37.6km公路綠化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31962
2023-04-03
21頁
125.04KB
1、37.6km公路綠化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1 總則21.2 本細則適用于鄭州市公路綠化工程。31.8 監理過程中形成的主要文件3工作指令31. 9竣工文件42 編制依據42.1 監理依據41)工程建設文件42.2 監理規劃42.3 相關的專業標準設計文件42.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 (CJJ75-97)52.4 設計文件53.1 工程概況54、本工程質量控制要點75 監理工作流程85.3對合格的分項、分部工程簽署中間交工證書。85.5監理工作流程圖如下:86 種植材料116.52、苗木應該是在育苗期內經過移栽根系集中在樹蔸的樹木。117 種植前土壤處理118 種植穴、槽的挖掘128.1種植穴、槽的定點放線應符合下列規定:129苗木運輸和假植1410 苗木種植前的修剪1510.2喬木類修剪應符合下列規定:1510.3灌木及藤蔓類修剪應符合下列規定:1610.4苗木修剪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611 苗木種植1711.12種植的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811.13樹木種植應符合下列規定1911.16樹木種植后澆水、支撐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2012冬季施工20 1 總則 1.1 為提高本工程建設質量,實現聯合創優目標,規范施工及監理行為,特編制本細則。1.2 本細則適用于鄭州市公路綠3、化工程。1.3 工程項目開工之前承包單位應仔細閱讀本細則,若有疑義應書面填寫監理工作聯系單,通知總監辦。1.4 項目監理機構在開工前應組織現場監理人員學習本細則,使之貫穿于整個項目監理過程。1.5 承包單位應在總監辦的監理下,質監站監督下完成工程承包合同規定的承建內容,并達到合同規定的質量目標。1.6 項目監理機構應公正、獨立、自主的開展監理工作,維護建設單位和承包單位的合法權益。1.7 本工程施工監理過程中,除應符合本細則規定外,還應符合現行的有關強制性標準、規范的規定。1.8 監理過程中形成的主要文件分包單位資格報審表圖紙會審紀要及設計交底紀要施工組織設計或方案報審表開工令工作指令進度計劃4、材料檢驗表(種植材料、種植土、肥料)工程變更資料隱蔽工程檢查簽證(挖種植穴、換土、施肥等)工程計量資料工作聯系單監理日志監理月報質量缺陷及事故處理文件工程驗收資料1. 9竣工文件竣工結算審核意見工程項目質量評定報告監理工作總結2 編制依據2.1 監理依據 本工程施工監理過程中采用的監理依據有:1)工程建設文件2)城市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CJJ/T82-99)3)工程承包合同4)工程委托監理合同5)有關的法律法規和城市綠化工程相關規范2.2 監理規劃 項目監理機構編制的鄭州市公路工程監理規劃。2.3 相關的專業標準設計文件1.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 (GB50220-95)2.城市道路綠5、化規劃與設計規范 (CJJ75-97)2.4 設計文件1. 鄭州市公路綠化工程施工圖設計2. 鄭州市改建工程綠化施工圖設計3 工程概況及特點3.1 工程概況本項目路線全長37.673公里。(主線)全線新建跨河大橋5座,共1325m,中橋2座,共102m,小橋3座共77m。下穿公路通道橋一座,下穿鐵路通道橋二座,分離式立交二座。新建涵洞19道。主要技術標準(見下表)序號技 術 指 標 名 稱單位指 標 值備 注1公路等級一級公路平原微丘區(XX范圍路段為城市快速路)2車道數6(8)3計算行車速度km/h804路基寬度整體式路基m33.5(80)5地震基本烈度度VII注:其他采用交通部現行有關技術6、標準、規范、規程。自然地理概況(1)地形地貌 項目所在地區鄭州市位于華北平原西南部的邊緣地帶,西南部與嵩山余脈相連接,北中、東北部及東部與黃河泛濫平原相連接。總體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路線通過地區鄭州市北部、東部為黃河沖積泛濫平原區,東南部、南部為波狀傾斜平原區。 (2)工程地質、地震 路線所在的北部、東部為黃河泛濫平原,覆蓋第四系沖積的亞粘土、亞砂土和粉、細砂層;東南部、南部為波狀傾斜平原區,覆蓋第上系沖積、風積的黃土狀亞砂土和粉、細砂層??傮w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覆土厚度達百米以上。 全線無大的不良地質分布,路線東南部段的風積沙層,經多年治理,沙害輕微。南部黃土狀亞砂土、亞粘土,多屬非自重濕陷7、性黃土。 項目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5g(相當于地震基本烈度VII度)。按抗震設防烈度7度設防。 (3)氣象、水文 項目所在區域屬于南溫帶亞濕潤大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4.2,一月份氣溫最低,月平均氣溫為-0.2-0.4;七月份氣溫最高,月平均氣溫27左右。極端最高氣溫40.5,極端最低氣溫-17。年平均降水量為640毫米,雨水多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50%以上,平均初霜日在11月上旬,終霜日在次年3月中下旬,全年無霜期217天。地面最大凍土深度20厘米。 路線穿過的主要河流為賈魯河,其它次級的索須河、魏河、七里河以及東風渠、十八里河等均勻賈魯河支流,屬淮河水系。區8、內水系發育中等。 隴海鐵路以北區的含水層主要為全新統粉細砂層。一般情況水位埋深36米,在市區東北部泛濫平原地下水初見水位12米,由于人工大量開采地下水,形成一定范圍的降落漏斗,局部水位最大埋深可以達到50米左右。隴海鐵路以南區的含水層主要為上更新統粉細砂層、亞砂土,一般情況水位埋深大于720米。 地表除七里河水受工業及生活排污等污染嚴重外,其它河流污染較輕。區內地下潛水大部分未受到污染或污染基微。(4)土壤特性沿線地表無基巖出露,表層為黃河沖積及黃河泛濫堆積物。村莊、道路、鐵路周圍多為雜填土,成份以黃色、黃褐色、亞粘土、亞沙土為主。K0+000K23+920段,地表為灰色、灰黃色、黃褐色亞沙土9、亞粘土夾粉細沙土壤,并以亞沙土為主,局部為淤泥質亞粘土。K23+920K37+466.639段,地表為淺黃色、黃褐色黃土壯亞沙土夾粉細沙土壤,土壤含鈣質結核,東南部多被風沙覆蓋或零星覆蓋。4、本工程質量控制要點4.1根據本工程的特點, 綠化質量控制的要點為:種植材料質量,種植前土壤處理,種植穴、槽的挖掘,苗木運輸和假植,苗木種植前的修剪,苗木種植。另外,本工程項目部分為冬期施工,冬期施工也是重點控制對象。4.2為了保證苗木的成活率,必須注意以下問題:1)苗壯,即苗木健壯無病蟲害。2)苗鮮,即做好各環節工作,縮短從起苗到栽植的時間,不能使苗木失水、受害。3)根全,即起苗時細心盡量不截根、不傷根10、,多帶毛細根,使根系健全。4)適時,即根據苗木的生理特性,在最佳時期進行種植。5 監理工作流程5.1承包商填寫開工報告,經項目監理機構審核后批復同意開工,方可開工。5.2開工后,每道工序、原材料經項目監理機構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5.3對合格的分項、分部工程簽署中間交工證書。5.4監理工程師每月將質量驗收合格工程進行計量。不合格項目,進行返工處理。5.5監理工作流程圖如下: (下頁接續)6 種植材料6.1 種植材料應根系發達,生長茁壯,無病蟲害,規格及形態符合設計要求。6.2 苗木挖掘、包裝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城市綠化和園林綠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CJ/T34的規定。6.3 選擇的苗木應樹干通11、直,不傷皮、不掉皮、無局部腐朽、枝杈發育良好。6.4苗木樹冠以葉冠的主要冠面測量,其寬度包括偶然伸出的枝條,樹冠應對稱、姿態優美、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6.5苗木應該是在育苗期內經過移栽根系集中在樹蔸的樹木。6.6花灌木要求內膛多枝,枝條飽滿,株型整齊,色澤鮮艷明亮,葉族豐滿。6.7喬木應具有挺直的樹干、發育良好的枝杈,不應有大于20mm未愈合的傷痕。7 種植前土壤處理7.1 種植前應對綠化工程場地的土壤理化性質進行化驗分析、采取相應的消毒、施肥和客土等措施,對場地進行排查、清理,排除有礙施工的障礙物,按照設計圖進行地形整理。7.2 種植地的土壤含有建筑廢土及其他有害成分,以及強酸性土、強堿土、12、鹽土、鹽堿土、重粘土、沙土等,均應根據設計規定,采取客土或改良土壤的技術措施。7.3種植土應是理化性能好,結構疏松、通氣、保水、保肥能力強,適宜植物生長的土壤。7.4種植土表層100cm以內不得有石灰、水泥等嚴重影響植物生長的雜物或垃圾,30cm內不得有直徑超過3cm的礫石,表面基本無礫石等。7.5種植土最低土層厚度應滿足植物根系正常發育生長的需要,具體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植被類型草本花卉草坪地被小灌木大灌木淺根喬木深根喬木土層厚度(cm)30304560901507.6深翻種植土3040cm,若發現局部地段土質欠佳或混雜的雜質過多應及時換土,混雜的雜質較少時,可進行篩選,去除雜質,以確保土壤13、純度。8 種植穴、槽的挖掘8.1種植穴、槽的定點放線應符合下列規定:穴、槽定點放線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位置準確,標記明顯。種植穴定點時應標明中心點位置,種植槽應標明邊線。定點標志應標明樹種名稱(或代號)、規格。行道樹定點遇到障礙物影響株距時,應與設計單位取得聯系,進行適當調整。8.2種植穴、槽的大小,應根據苗木根系、土球直徑和土壤情況而定。穴、槽必須垂直下挖,上口、 下底相等,底部平坦。避免挖成上大下小的“鍋底坑”。規格應符合表8.2-18.2-4規定。8.3樹穴必須在苗木到達前挖好,遇到嚴重影響植物生長的垃圾或污染土壤,必須將其全部挖出并換填好土。地被子植物要有50cm深種植土,根據本工程情14、況因綠化苗木規格較大的樹木坑尺寸為1.5m*1.5m*1.2m(深)。8.4在土層干燥地區應于種植前津穴。8.5挖穴、槽后,應施入腐熟的有機肥作為基肥。 常綠喬木類種植穴規格(cm) 表8.2-1樹高土球直徑種植穴深度種植穴直徑15040-5050-6080-90150-25070-8080-90100-110250-40080-10090-100120-130400以上140以上120以上180以上 落葉喬木類種植穴規格(cm) 表8.2-2 胸徑種植穴深度種植穴直徑胸徑種植穴深度種植穴直徑2-330-4040-605-660-7080-903-440-5060-706-870-8090-115、004-550-6070-808-1080-90100-110 綠籬類種植槽規格 表8.2-3苗高種植槽規格單行雙行50-18040*4040*60100-12050*5050*70120-15060*6060*80 花灌木類種植穴規格 表8.2-4冠徑種植穴深度種植穴直徑20070-9090-11010060-7070-909苗木運輸和假植9.1苗木運輸量應根據種植量確定,必須于當日種植數量銜接,做到苗隨運輸、隨栽植,以減少暴露時間。9.2苗木裝運前,需檢查起掘后的苗木質量。對以損傷不符合要求的苗木應淘汰,補足苗樹。車廂內應墊上草袋等物,苗木應根系或土球向前,樹梢向后,順序安放,呈斜放或平放16、,用木架將樹冠架穩,做到上不超高,梢不托地,運輸途中,應注意覆蓋根系部位或灑水保持根系濕潤。小苗的運輸,為防治途中起熱燒苗要在車內苗子中間放置竹筒透氣。9.3苗木在裝卸車時應輕吊輕放,對裸根苗不能抽取,嚴禁整車推下。帶土球的可用長而厚的木板斜搭于車廂,將土球移到板上,順勢慢滑卸下,不得損傷苗木和造成散球,起吊帶土球(臺)小型苗木時應用繩網兜土球吊起,不得用繩索縛捆根頸起吊。9.4裸根苗木必須當天種植,裸樹苗木自起苗開始暴露時間不宜超過8h,當天不能種植的苗木應進行假植。9.5帶土球小型花灌木運至施工現場后,應緊密排碼整齊,當日不能種植時,應噴水保持土球濕潤。9.6苗木運到現場后,未能及時栽植或17、未栽完,應視栽種時間長短分別采取“假植”措施。臨時放置可用草袋蓋好,冬季干旱多風應在栽植地附近挖淺溝,將苗呈稍斜放置,挖土埋根,帶土球的苗木安排在1天內能栽完;1天內能栽不完的,集中放好,四周培土,樹冠用繩攏好,土球間隙中加細土培好。假植期間對樹苗應進行葉面噴水。10 苗木種植前的修剪10.1種植前應進行苗木根系修剪,宜將劈裂根、病蟲根、過長根剪除,并對樹冠進行修剪,保持地上地下平衡。10.2喬木類修剪應符合下列規定:具有明顯主干的高大落葉喬木應保持原有樹形,適當疏枝,對保留的主側枝應在健壯芽上短截,可剪去枝條1/51/3。無明顯主干、枝條茂密的落葉喬木,對干徑10cm以上樹木,可疏枝保持原樹18、形;干徑5-10cm的苗木,可選留主干上的幾個側枝,保持原有樹形進行短截。枝條茂密具圓頭型樹冠的常綠喬木可適量疏枝。枝葉集生樹干頂部的苗木可不修剪。具輪生側枝的常綠喬木用作道樹時,可剪除基部23層輪生側枝。常綠針葉樹,不宜修剪,只剪除病蟲枝、枯死枝、生長衰弱枝、過密的輪生枝和下垂枝。10.3灌木及藤蔓類修剪應符合下列規定:帶土球或濕潤地區帶宿土裸根苗木及上年花芽分化的開花灌木不宜作修剪,當有枯枝、病蟲枝時應予剪除。枝條茂密的大灌木,可適量疏枝。對嫁接灌木,應將接口以下砧木萌生枝條剪除。分枝明顯、新枝著生花芽的小灌木,應順其樹勢適當強剪,促生新枝,更新老枝。用作綠籬的喬灌木,可在種植后按設計要求19、整形修剪。苗圃培育成型的綠籬,種植后應加以整修。攀緣類和蔓性苗木可剪除過長部分。攀緣上架苗木可剪除交錯枝、橫向生長枝。10.4苗木修剪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剪口應平滑,不得劈裂。枝條短截時應留外芽,剪口應距留芽位置以上1cm。修剪直徑2cm以上大枝及粗根時,截口必須削平并涂防腐劑。11 苗木種植11.1苗木種植施工必須嚴格按照圖紙造型既比例進行,各品種正式種植前應先做出施工樣板,帶檢驗合格后正式種植。11.2栽植時注意前景與背景的關系,充分展現植物的群體美與個體美。11.3栽植時樹穴底部填入適量種植土,使中部略微突起,注意樹木朝向,創造最佳觀賞面。11.4樹木植入種植穴前,應先檢查種植穴大小及深20、度,不符合根系及土球時,應修整種植穴。11.5帶土球樹木必須踏實穴底土層,再放苗木入穴。在土球四周下部墊入少量的土,使樹干直立穩定,然后剪開包裝材料,將不易腐爛的材料一律取出,土球周圍分層填好土,為防止栽后灌水土塌樹斜,填土至一半時,應用木棍將土球四周砸實,再填至滿穴,并夯實(不要弄碎土球),做好灌水堰。11.6裸根苗木應嚴格按照“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方法種植。初步栽好后應檢查樹干是否保持垂直,樹冠有無偏斜,若有偏斜,應加以扶正。最后,把余下的穴土繞根莖一周進行培土,做成環形的灌水堰,其圍堰直徑應大于種植穴的直徑,堰土窯拍實,不能松散。11.7苗木栽植時,要做到隨起、隨運、隨栽、隨澆水,不合適的21、苗木不選、不起、不運、不栽,把好苗子關。11.8樹木栽后管理包括澆水、封堰及其他。苗木栽植后,要澆透第一遍水、澆實第二、第三遍水,第一遍水應不超過當天,頭遍水和二遍水的間隔時間一般應在3-5天,澆水時應防止沖垮水堰,每次澆水后及時檢查苗木,對傾斜苗木及時扶正固定,為保墑,最好覆蓋一層細土。第三遍水滲入后,可將水堰鏟去,將土堆與樹干基部,稍高出原地面。樹木封堰后應清理現場,做到整潔美觀。11.9苗木種植后對于粘性土壤,宜適量澆水,根系不發達的樹種,澆水量宜較多;肉質根系樹種,澆水量宜少。遇到干旱天氣時,應增加澆水次數。11.10若遇天氣干燥,應及時向葉面噴水,每天噴水2-3次,保持葉面潮濕,直到22、扎出新根。11.11樹木栽后要整姿,在保留自然樹形的前提下,使用鋒利而適用的工具,提高或剪薄樹冠,去除死病枝、樹杈等改善樹形,使樹形美觀。11.12種植的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種植應按設計圖紙要求核對苗木品種、規格及種植位置。規則式種植應保持對稱平衡,行道樹或行列種植樹木應在一條線上,相鄰植株規格應合理搭配,高度、干徑、樹形近似,種植的樹木應保持直立,不得傾斜,應注意觀賞面的合理朝向。種植綠籬的株行距應均勻。樹形豐滿的一面應向外,按苗木高度、樹干大小搭配均勻。在苗圃修剪成型的綠籬,種植時應按造型拼栽,深淺一致。種植帶土球樹木時,不宜腐爛的包裝物必須拆除。種植時,根系必須舒展,填土應分層塌踏實,種植23、深度應與原種植線一致。11.13樹木種植應符合下列規定樹木置入種植穴前,應先檢查種植穴大小及深度,不符合根系要求時,應修整種植穴。種植裸根樹木時,應將種植穴底填土呈半圓土堆,置入樹木填土至1/3時,應輕提樹干使根系舒展,并充分接觸土壤,隨填土分層踏實。帶土球樹木必須踏實穴底土層,而后置入種植穴,填土踏實。綠籬成塊種植或群植時,應有中心向外順序退植。坡式種植時應由上向下種植。大型塊植或不同彩色叢植時,宜分區塊種植。11.14落葉喬木在非種植季節種植時,應根據不同情況分別采取以下措施:苗木必須提前采取疏枝、環狀斷根或在適宜季節起苗用容器假植等處理。苗木應進行強修剪,剪除部分側枝,保留的側枝也應疏剪24、或短截,并應保留原樹冠的三分之一,同時必須加大土球體積??烧~的應摘去部分葉片,但不得傷害幼芽。冬季應防風防寒。11.15對排水不良的種植穴,可在穴底鋪1015cm砂礫或鋪設滲水管、盲溝,以利排水。11.16樹木種植后澆水、支撐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種植后應在略大于種植穴直徑的周圍,筑成高1015cm灌水土堰,堰應筑實不得漏水。坡地可采用魚鱗穴式種植。新植樹木應在當日澆透第一遍水,以后應根據當地情況及時補水。粘性土壤,宜適量澆水,根系不發達樹種,澆水量較多;肉質根系樹種,澆水量以少。澆水時應防止因水流過急沖刷裸露根系或沖毀圍堰,造成跑漏水。澆水后出現土壤沉陷,致使樹木傾斜時,應及時扶正、培土。澆水25、滲下后,應及時用圍堰土封樹穴。再筑堰時,不得損傷根系。11.17種植胸徑5cm以上的喬木,應設支柱固定。支柱應牢固,綁扎樹木處應夾墊物,綁扎后的樹干應保持直立。11.18攀緣植物種植后,應根據植物生長需要,進行綁扎或牽引。12冬季施工12.1冬季施工時,應盡量避免在大風或其他惡略天氣下進行施工,以免對苗木造成損壞、脫水,施工中應注意從起苗到栽植的保護。12.2冬季起苗時,遇大風應立即停止起苗,對已起下還未來得及裝車的苗木要及時進行假植,假植的土要用濕土,裸根植株假植后要及時向根部澆水,所有假植苗木應及時蓋上篷布,防止苗木被風吹干。12.3運輸中要防止苗木被風吹,應采取防風措施,如覆蓋篷布等。12.4已栽上的植株應及時打支撐或鐵絲固定,支撐點和鐵絲固定點要用墊子,避免將樹皮破壞。12.5已栽上的植株應采取冬季應防風防寒措施,如寒前灌水,即在土壤封凍前灌1次透水。根莖培土,即在灌凍水后結合封堰,再根莖處堆土防寒,防止凍傷根莖和根系。用草繩纏樹干增強樹木的御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