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總承包公司文明安全施工標準化實施細則(3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32023
2023-04-03
35頁
14.80MB
1、建設總承包公司文明安全施工標準化實施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術語31 色系32 字體3第一章 場容場貌51.1 標準大門51.2 門樓式大門51.3 現場圍擋6(2)墻體表面平整光潔,不允許柱子偏出墻體外立面。71.4 六牌兩圖71.5 警示鏡、四牌兩欄81.6 辦公用房81.7 國旗、司旗臺81.8 會議室布置8第二章 環境衛生102.1 施工現場各類標識牌10腳手架樓層及樓號標識牌102.2 鋼筋(木工)加工棚112.3 鋼筋原材料堆放12第三章 腳手架133.1懸挑腳手架概論13腳手架安全色要2、求13(2)剪刀撐顏色為艷藍(色號“藍色300C”);13(4)操作層防護欄桿采用紅白漆,間隔400mm。13懸挑腳手架方案133.2 懸挑梁、錨環及卸載鋼絲繩設置13懸挑鋼梁錨固做法效果圖143.3 懸挑腳手架轉角處做法15懸挑腳手架轉角部位做法剖面圖163.4 作業層及安全網防護16架體內水平安全網防護效果圖173.5 連墻件17(5)開口型、一字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墻件;183.6 剪刀撐193.7 出料平臺203.7 馬道22第四章 安全防護244.1 安全通道244.2 臨邊防護25基坑臨邊25樓層臨邊、陽臺臨邊25樓梯臨邊25卸料平臺臨邊26室外電梯防護264.3 洞口防護263、平面洞口26豎向洞口27第五章 臨時用電295.1 臨時配電系統295.2 配電箱31 配電箱設置31 配電箱防護325.3 施工照明345.4 電線、電纜保護355.5 設備防雷和接地355.6 電工作業365.7 外電線路防護36術語1 色系(1)XX建設VI標準色:以下各類標識所用紅、藍、黑均采用以下色系(2)安全色(用于各類防護、牌)2 字體本書所用字體共三種黑體(XXVI形象)、宋體、楷體,凡本書各類標識所提黑體、宋體、楷體,均按以下標準統一。(1)VI形象標準黑體:漢儀字庫大黑簡體(2)宋體:微軟宋體(3)楷體:微軟楷體第一章 場容場貌1.1 標準大門墻體采用白色做底,上下及邊緣采4、用標準藍色,門柱頭安裝裝直徑30cm球形燈具。企業標志、簡稱樣式參照VI手冊。 1.2 門樓式大門如地方要求采用門斗式大門時,可采用下圖制式。說明:1、門體字體、色彩按標準制式;2、門柱及門楣形象門柱才采用磚砌或普通鋼結構外包鐵皮或其他板材,刷白漆。3、大門為兩折四扇平開門。大門效果示意圖大門制作尺寸標識圖1.3 現場圍擋施工現場圍墻采用定型金屬材料或砌塊砌筑,堅固、嚴密,噴繪企業標識,醒目,嚴禁亂涂、亂畫、亂貼。(VI手冊B5.1、A-1.2、A-3.2、 A-3.3-2)(1)企業標識居墻體中心線,墻高1.8m,字高40cm,墻高2.0m,字高50cm;(2)墻體表面平整光潔,不允許柱子偏5、出墻體外立面。(3)墻體采用白色作底,企業標識及簡稱按標準色,字體為漢儀大黑簡體。1.4 六牌兩圖施工現場內依次設置工程概況牌、管理人員電話簿、消防保衛牌、安全生產牌、文明施工牌、入場須知牌、施工現場平面圖、建筑工程立面圖,如地方有特殊要求,可另行增減。宣傳欄采用不銹鋼材質,單立柱,現場螺栓連接成整體,不允許焊接。宣傳欄具體尺寸參照附圖制作。窗頭企業標志及名稱采用VI手冊標準制式,高16cm,紅底白字。1.5 警示鏡、四牌兩欄門衛室內側應設置警示鏡、危險作業每日告示牌、天氣預報牌、安全獎罰牌、安全生產日歷牌、宣傳欄、閱報欄,內容豐富,及時更新,整齊潔凈。警示鏡及警示牌制作要求同六圖兩牌,鏡面底6、部距離地面20cm。附圖1.6 辦公用房 基本構造臨建用房均統一采用拆裝式活動彩板房,板房可單層或兩層,根據現場情況定,結構需穩定。板房標準間軸線尺寸為3640*5540,按標準板塊寬度1820mm為模數設計,房間開間不同尺寸按標準模數調整。 辦公區形象(1)外部形象:墻體為乳白色,門為彩板門、窗框為鋁合金材質,屋檐為藍色,踢腳處刷30cm藍色帶。板房外 側欄板懸掛各類企業文化宣傳牌,統一采用藍底白字。(2)內部形象:墻體為乳白色,地面地板為瓷磚,二層為木地板。板房外墻禁止出現與企業標識無關的各類廣告。1.7 國旗、司旗臺辦公區國旗、司旗臺,按下圖尺寸統一制作。外貼青色石材,VI黑體陰刻“中國7、鐵建”, 四字上下居中,水平均布,字高800mm,刷黃色油漆。中間旗桿高11.6m,兩側高11m(自臺底標高起)。1.8 會議室布置會議室布置要求搭設占用三間辦公室,房間內放置會議桌及視頻設備,懸掛企業文化、三大體系、四大文化理念、項目簡介、施工平面布置圖、施工進度計劃網絡圖、項目管理目標、項目組織機構、企業簡介等內容。要求所有宣傳牌距地面900mm懸掛。具體做法詳見下圖第二章 環境衛生2.1 施工現場各類標識牌腳手架樓層及樓號標識牌為有效識別在建工程在施部位及層數,須在毗鄰現場主要道路的腳手架外側沿腳手架拐角處設置樓層標識牌。同時,須在腳手架明顯部位(如通道口上方等)設置樓號標識牌。標識牌尺8、寸為(寬高)900mm600mm,白底紅字,標識牌外沿四周設25mm寬藍色邊框,具體樣式見下圖。 樓層樓號標識圖 限載標識牌限載標識牌施工升降機首層明顯部位須設置“限載8人”的安全標識牌。限載標識牌尺寸為(寬高)600mm400mm,白底紅字,標識牌外沿四周設20mm寬藍色邊框,具體樣式見上圖。木工、鋼筋工各類加工棚標語牌施工現場鋼筋加工機具等防雨防砸棚棚頂標語牌做法、尺寸及顏色標識,規定如下:標語牌高度為8001000mm(可根據現場情況適當調整高度),標語牌采用白底紅字、黑體,上沿及下沿設置150mm 高的藍色帶(高度可根據標語牌高度適當調整),標語牌上應標注集團徽標、防護棚名字、棚子編號9、及宣傳標語,字體高度及間距根據標識牌確定,防護棚立柱采用400mm紅白相間油漆涂刷,具體樣式見下圖。 各類庫房標識牌各類倉庫諸如水泥庫、泵房、垃圾站等庫房均應設置標識牌均,按標識牌尺寸為(寬高)600mm300mm,白底藍字,標識牌外沿四周設10mm寬藍色邊框,具體樣式見下圖。2.2 鋼筋(木工)加工棚鋼筋(木工)加工棚按下圖統一制式進行加工,具體尺寸可按現場需要進行適當調整。2.3 鋼筋原材料堆放鋼筋原材料堆放區中,鋼筋原材按照9m長一種型號分類擺放,鋼筋加工棚和材料堆放區均在素土夯實的基礎上,采用20cm厚C25細石混凝土進行硬化,并向兩側找2%坡,每隔2m用C20混凝土澆筑30*30cm10、混凝土地梁,將鋼筋墊起,保證鋼筋不會因地面積水而銹蝕;外漏部分用紅白漆涂刷,間距200mm。第三章 腳手架3.1懸挑腳手架概論腳手架安全色要求(1)腳手架立桿及大橫桿、小橫桿安全色為桔黃色(色號“黃色136C”);(2)剪刀撐顏色為艷藍(色號“藍色300C”);(3)腳手架與建筑物拉結點外側端頭部位為紅色(色號“紅色032C”),長度不小于150mm。(4)操作層防護欄桿采用紅白漆,間隔400mm。(5)懸挑腳手架懸挑梁安全色為紅白(200mm紅白相間,斜角45) 腳手架及作業層防護圖 腳手架剪刀撐圖 懸挑腳手架懸挑梁 腳手架與結構拉結點懸挑腳手架方案搭設懸挑式鋼管腳手架前,項目經理部應編制專11、項施工方案,經分公司審批通過后方可施工;搭設高度20m及以上懸挑式鋼管腳手架工程前,應當組織專家論證,論證通過后方可施工。3.2 懸挑梁、錨環及卸載鋼絲繩設置承重或上人的懸挑腳手架,其懸挑梁應采用雙軸對稱截面的型鋼,截面高度不應小于160mm。每個型鋼懸挑梁外端應設置鋼絲繩與上一層建筑結構斜拉結。鋼梁錨固長度不應小于懸挑長度的1.25倍。懸挑梁尾應在兩處及以上固定于鋼筋混凝土梁板結構上,錨固型鋼懸挑梁的U型鋼筋拉環或錨固螺栓直徑不宜小于16mm;每個型鋼懸挑梁外端宜設置鋼絲繩或鋼拉桿與上一層建筑結構拉結,拉結的吊環直徑不小于20mm;鋼絲繩固定處采取角鋼固定,防止滑移。鋼絲繩不參與懸挑鋼梁受力12、計算。懸挑鋼梁錨固做法效果圖懸挑鋼梁錨固做法節點詳圖鋼絲繩做法懸挑部位做法效果圖鋼絲繩周邊防滑移措施效果圖懸挑腳手架整體做法3.3 懸挑腳手架轉角處做法施工現場的型鋼懸挑腳手架在立面轉角處的處理方法一般采用輻射式布置型鋼梁,這在小截面的角柱情況下尚可行,但通常高層建筑的框架柱截面較大,采用輻射式布置型鋼梁,一般會遇到1-3根的型鋼懸挑梁布置在框架柱內,這使行柱筋偏位,柱內的型鋼梁處的混凝土不密實,影響框架柱的質量,有可能造成重大安全隱患。且采用輻射方式布置型鋼梁的方法,使得外架轉角處的立桿間距布置不一,個別內立桿未能落在型鋼梁上,造成虛腳現象。因此建議在外架的轉角處的型鋼懸挑梁采用如下圖做法。13、懸挑腳手架轉角部位做法剖面圖懸挑腳手架轉角部位做法詳圖3.4 作業層及安全網防護作業層腳手板應鋪滿、鋪穩、鋪實,距墻面間距不得大于200mm,不得有空隙或探頭板、飛跳板。操作面外側應設置一道護身欄桿和一道不小于180mm高的擋腳板。腳手板應設置在不少于三根橫向水平桿上,當腳手板長度小于2m時,可采用兩根橫向水平桿支撐。腳手板兩端應與橫向水平桿可靠固定,嚴防傾翻。架體必須用密目安全網沿外架內側進行封閉,安全網之間必須連接牢固,封閉嚴密,并與架體固定。腳手架施工層操作面下方凈空距離3m內,必須設置一道水平安全網,第一道水平網下方每隔10m及以下應設置一道水平安全網防護,所有的安全網必須使用專用繩子14、綁扎。懸挑層應做到封閉,腳手架底層作業面應滿鋪腳手板,并且在緊貼底層腳手板下方兜設一道安全網。架體內水平安全網防護效果圖作業層及密目安全網立面防護效果圖3.5 連墻件(1)連墻件的布置應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2)雙排鋼管腳手架連墻件應與內外排桿件相連接,連墻件宜與立桿相連接,搭設高度超過24m的雙排腳手架,應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結構可靠連接。拉結點設置的位置和數字按照專項方案確定,連墻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于建筑物的層高,并且不應大于4m,水平距離不得超過6m。(3)連墻件中的連墻桿應呈水平設置,不能向上傾斜,向下傾斜的角度不宜大于15;(4)連墻件必須能承受拉力和15、壓力,拉壓復合力不應小于10kN;(5)開口型、一字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墻件;(6)連墻件必須經過計算,當連墻件軸向力計算值大于8kN時,必須采用雙扣件(防滑)。(7)連墻件不允許與無鋼筋的懸挑部位連接,必須要連接時,可在懸挑部位增設鋼筋,以保證在架體出現問題時,懸挑部位不被破話。(10)連墻件原則上不允許拉結主體懸挑部位,當必須要拉結時,應進行受力計算,驗算合格后方可進行拉結。3.6 剪刀撐腳手架應在外側全立面連續設置剪刀撐。剪刀撐跨度為5-7根立桿,斜桿與水平面夾角應為4560,剪刀撐與立桿交叉處應用扣件連接。剪刀撐斜桿的接長可采用對接或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同時使用不少于3個扣16、件固定,剪刀撐布置應在施工方案中進行綜合考慮,根據立桿縱距進行安排,保證剪刀撐交接點位于主節點處,此處采用直角扣件與小橫桿連接。開口型腳手架兩端必須設置橫向斜撐。 3.7 出料平臺落地式及懸挑式出料平臺應有相應的設計計算,并按設計要求進行搭設,平臺支撐系統必須與建筑結構進行可靠連接,平臺的材質應符合規范及設計要求,并應在平臺上設置荷載限定標牌。同時,物料周轉平臺承載面積應不大于20,長寬比應不大于1.5:1。落地式物料周轉平臺落地式出料平臺必須有專項設計方案并經審批、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平臺應與結構進行有效剛性拉結,嚴禁平臺與外架相連接。平臺上的腳手板必須鋪嚴綁牢,平臺周圍須設置不低于1.17、5m高防護圍欄,圍欄外側用密目安全網封嚴,下口設置18cm高擋腳板,欄桿內側設置硬質材料的擋板,欄桿上嚴禁搭放物品,平臺應在明顯處設置標志牌、規定使用要求和限定荷載(平臺外側懸掛總限重標牌,內側懸掛限材料數量標牌)。嚴禁3人以上(包括3人)同時在出料平臺內作業。落地式出料平臺示意圖懸挑式物料周轉平臺懸挑式周轉平臺必須有專項設計方案并按設計要求進行搭設,經審批、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懸挑式物料周轉平臺的擱支點應分別設置,保險繩應張緊,嚴禁使用花籃螺栓調節鋼絲繩,斜拉部位必須進行驗算。周轉物料平臺盡量避開懸挑陽臺(板設置),當無法避開時,可在周轉物料平臺固定一端設置枕木(可用槽鋼),確保物料平臺18、不壓在懸挑陽臺(板)上,且受力鋼絲繩應與結構固定端構件固定牢固,不能與懸挑陽臺(板)固定。另外,物料周轉平臺應設置防滑裝置。平臺兩側必須安裝高度不低于1.5m的固定防護欄桿,欄桿內側設置硬質材料的擋板,并應在平臺上設置荷載限定標牌,平臺臺面、平臺與建筑結構間必須滿鋪腳手板,鋪板應嚴密、牢固。平臺移動過程中嚴禁站人。平臺安裝時應保證外沿高于內沿,傾斜角在15為宜,平臺上不得超過2人同時作業。懸挑板處出料平臺圖3.7 馬道(1)馬道分為人行馬道和運料馬道兩種,人行馬道寬度不得小于1米,坡度不大于1:3,運料馬道寬度不得小于1.5米,坡度不大于1:6;(2)馬道的腳手板必須鋪嚴、鋪牢、釘防滑條,防滑19、條厚度為20-30mm,間距不大于300mm,拐彎處應設平臺,平臺寬度不得小于1.5m;(3)坡道和平臺必須設置兩道防護欄桿和18cm高的擋腳板,內側用密目安全網封閉。馬道具體節點做法詳見后附件-馬道做法。第四章 安全防護4.1 安全通道(1)建筑物出入口必須搭設寬于出入通道兩側各1米的防護棚,棚頂應滿鋪雙層不小于5厘米厚的腳手板,通道兩側用密目安全網封閉;(2)多層建筑防護棚長度不小于3米,高層不小于6米,防護棚高度不低于3米。防護棚具體做法詳見后附件。4.2 臨邊防護 基坑臨邊(1)當基坑深度超過1.5米時,必須在基坑臨邊0.5m外搭設1.2米高兩道防護欄桿,上口要水平,豎桿間距不大于2米20、,并懸掛1.2米寬(可定制)密目安全網,安全網應在防護欄桿內側,安全網要結實、美觀、整齊一致;(2)所有的防護鋼管均用40厘米長紅白相間的油漆粉刷,并在距離基坑邊30厘米砌筑30厘米高24厘米寬的擋水墻。(3)防護欄桿擋水墻應預先統一測定標高,砌筑抹灰完成后高度一致。 樓層臨邊、陽臺臨邊(1)現場所有樓層臨邊防護均為不低于1.2米的固定防護欄桿并滿掛密目安全網(或設置18cm高擋腳板),所有的防護鋼管均用40厘米長紅白相間的油漆粉刷;(2)欄桿用鋼管固定于窗口兩側、結構柱、陽臺門口或用膨脹螺栓固定于樓面上,確保穩定。 樓梯臨邊(1)樓梯踏步及休息平臺處搭設兩道牢固的1.2米高的防護欄桿(也可用21、鋼筋代替,鋼筋立柱直徑不小于16mm,欄桿不小于14mm,保證穩定性)并用密目安全網封閉(或采用18cm高的踢腳板),所有的防護鋼管均用40厘米長紅白相間的油漆粉刷;(2)回轉式樓梯應在中間洞口處每隔2層滿掛一道單層平網防護。 卸料平臺臨邊(1)卸料平臺臺面、臺面與結構間應滿鋪腳手板,腳手板應鋪嚴綁牢,兩側設不低于1.2米防護欄桿,內側采用膠合板作為擋板(或其他硬性材料)完全封閉;(2)護欄上嚴禁搭放物品,平臺應在明顯處設置標志牌規定使用要求和限定荷載; 室外電梯防護(1)防護門須采用對開式、定型化防護門,禁止使用推拉式及開啟式防護門。防護門開啟插銷須留置在外側(施工升降機一側),避免樓層內人22、員隨意開啟,發生意外。防護門尺寸(寬高)為1200mm1800mm,防護門上端及下端400mm、中間200mm安全色為紅色,其他部位為白色,具體樣式見下圖。防護門正面4.3 洞口防護 平面洞口(1)1.5*1.5m以下的孔洞,要求加設鋼筋網片并用堅實蓋板蓋住,有防止挪動、位移的措施;(2)1.5*1.5m以上的孔洞,四周設兩道防護欄桿(也可用鋼筋代替),中間支掛水平安全網。 豎向洞口(1)電梯井道等豎向洞口防護須用定型化可向上開啟式防護門,防護門與電梯井口同寬,高度不低于1200mm,防護門上下端兩側各設一道不小于200mm 長的固定軸(防護門周轉使用時,通過較長的固定軸可解決防護門比電梯井口23、窄的問題,提高防護門的可周轉性),其中上端固定軸與結構連接牢固。防護欄安全色為紅白(400mm 紅白相間,防護門最上端須為紅色)。防護門下端設180mm 高擋腳板,安全色為紅白(200mm 紅白相間,斜角45),具體樣式見下圖。(2)電梯井內水平防護采用在井洞內每隔三層(10m)用鋼管搭設防護平臺,上面滿鋪跳板(主體施工階段)或兜掛安全水平網(裝修施工階段)進行安全防護。電梯井道等豎向洞口防護(3)施工現場陽臺、窗洞等部位臨邊防護存在不易固定、裝修期間易被拆除等問題,這些部位的臨邊防護,應采取卡具固定式,即通過卡片或卡環,將臨邊防護橫桿固定在結構上,盡量使防護設施與施工作業減少交叉和沖突。第五24、章 臨時用電5.1 臨時配電系統建筑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工程專用的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線制低壓電力系統,必須符合下列規定:(1)采用三級配電系統;(2)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3)采用二級漏電保護系統。專用變壓器供電時TN-S接零保護系統示意圖臨時用電配電系統圖總配電箱系統圖 分配電箱系統圖 開關箱系統圖5.2 配電箱 配電箱設置(1)總配電箱應設在靠近電源的區域,分配電箱應設在用電設備或負荷相對集中區域;(2)總配電箱、開關箱必須安裝兩級漏電保護器,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動作時間按規范要求匹配;(3)動力開關箱與照明開關箱宜分別設置,每臺用電設備必須有各自的專用25、開關箱,實行“一機一閘一漏一箱”;(4)施工現場所使用的總、分箱應根據實際情況按要求采取重復接地設置;(5)配電箱、開關箱的電源進線端嚴禁采用插頭和插座做活動連接。 總配電箱配置圖 重復接地設置圖“一機一閘”配置圖 配電箱防護現場固定式配電箱應設圍欄,并有防雨防砸措施,防護籠上懸掛 “臨時用電管理規定”和“當心觸電”的警示標牌,美觀大方,經濟適用(該籠子可裝拆使用)。分配電箱防護做法與總配電箱防護相同。5.3 施工照明(1)一般場所照明電源布線及燈具的裝設現場生活區、臨時庫房和電梯井內、建筑物內樓梯、施工作業面等陰暗處必須設有足夠的照明且使用安全電壓,電梯井口應設警示照明;(2)特殊場所安全電26、壓照明器具的使用低壓變壓器入箱時應使用漏電保護器控制一次線,使用有可見分斷點斷路器開關控制二次線;(3)樓內低壓照明線路布置樓內低壓照明線路使用角鋼和瓷瓶固定于柱子和墻體上。低壓變壓器入箱做法 室內照明線路5.4 電線、電纜保護(1)現場臨時用電配電線路必須按規范架設整齊,架空線路必須采用絕緣導線,不得采用塑絞軟線,電纜線路必須按規定沿附著物敷設或采用埋地方式敷設,不得沿地面明敷設;(2)現場所使用的鋼筋、木工加工機械設備的電源線應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電源線不得外露拖地使用,應采用埋地保護,但如果機械設備需要經常挪動,則可采用鋼管敷設與開關箱埋地相結合的方法。 電纜線沿附著物敷設 電纜線埋地敷27、設 鋼管敷設5.5 設備防雷和接地(1)在施工現場專用變壓器供電的TN-S接零保護系統中,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與保護零線連接;(2)做防雷接地機械上的設備所連接的PE線必須同時做重復接地,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10歐姆。 電氣設備接地與防雷示例5.6 電工作業(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工程必須由電氣工程技術人員負責管理,明確職責,并建立電工值班室和配電室,確定電氣維修和值班人員;(2)現場各類配電箱和開關箱必須確定檢修和維護責任人;(3)電工作業過程中必須按要求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5.7 外電線路防護(1)在建工程不得在外電架空線路下方施工、搭設作業棚、建造生活設施或堆放構件、架具、材料及其他雜物等;(2)在建工程(含腳手架)、起重機械與外電線路的最小安全距離應符合JGJ46-2005有關規定;(3)當在建工程與外電線路不能滿足最小安全距離時,應采取絕緣隔離防護措施,并懸掛醒目的警告標志。注:護線架的支搭應采用非導電材質,其基礎立桿地埋深度為300-500mm,整體護線架要有可靠支頂拉接措施,保證架體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