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石灰土底基層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32109
2023-04-03
8頁
44.54KB
1、道路石灰土底基層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石灰土底基層施工監理細則總 則1、為了保證石灰土底基層的施工質量和安全,加強現場質量和安全控制,特制定本細則。 2、本細則未詳盡之處,須按國家有關規范規定辦理。一、基本要求1、石灰土底基層施工組織設計須經總監辦批復。各標段要根據設計文件、合同任務及實際施工條件,編制周密的施工組織計劃,包括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總的施工工藝流程、總體進度計劃、機械勞力配置及材料供應等具體內容,要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和有關的規章制度。2、原材料控制(1) 石灰 : 石灰應符2、合施工圖紙設計的要求,可選擇采用磨細生石灰粉或采用消解機消解石灰:石灰在用于工程之前7d,充分消解成能通過10mm篩孔的粉狀,并盡快使用。石灰需設棚存放,并能防風避雨,在用于工程之前按公路工程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試驗規程(JTG E51-2009)進行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2)土:塑性指數1015的粉質粘土、粘土,土中的有機質含量小于10%。土粒的最大尺寸應不大于15mm。(3)水: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用水標準JGJ63的規定。宜采用飲用水及不含油類等雜質的清潔中性水,PH值宜為68。3、施工氣溫應不低于5,并在第一次重冰凍到來之前一個月完成。降雨時不應進行石灰土底基層施工,一般情況下,不3、宜安排在雨季施工。4、在鋪筑上層前將下層頂面雜物清除干凈,并灑水保持濕潤,不得有花白地面。5、壓實過程中,如有表面松散、起皮等現象,應采取有效措施,使其達到規定要求。二、施工機具 采用路拌法施工,一般現場施工機具不低于以下要求:灰土拌合機1-2臺,振動壓路機2臺,雙光輪壓路機1臺,膠輪壓路機1臺,平地機1臺,推土機1-2臺,灑水車2輛。三、質量控制1、工藝流程:下承層驗收測量放樣備料、攤鋪拌和整形碾壓養生質量檢測。2、測量和放樣采用全站儀在下承層恢復中樁和邊樁,石灰土底基層邊線。復核水準點,測量填前壓實高程。3、備料、攤鋪:(1)備土優先選用CBR值、塑性指數滿足要求的土,原則選用同一土場、相4、同土質的土,如果土質發生變化及時進行相應的試驗。用挖掘機配合自卸汽車將填料從取土位置運到填土區,填土區提前根據卸土量打好方格,按每車土運量等間距傾倒,推土機推平,按虛鋪厚度每10米放一個點位控制,刮平機進行整平,壓路機進行穩壓。所備土應將超尺寸顆粒篩除。(2)備石灰依據灰土的最大干密度和石灰的松方干容重計算得每延米石灰用量。計算石灰用量時灰劑量高于理論灰劑量1-2%,寬度不得小于設計寬度。(3)攤鋪在下承層上作標志,用碼方架沿平行于路中心,新建段半幅為2條線碼方,分別位于1/4處和3/4處,全副共2條線碼方,采用自動碼方機或人工進行碼方。加寬段段每側為1條線碼方,位于加寬寬度中心處,全副共2條5、線碼方,采用自動碼方機或人工進行碼方。碼方完畢自檢合格后,由監理驗收后方可攤鋪。攤鋪時按已作好的標志采用人工扣锨法均勻攤鋪。4、拌和(1)采用路拌機拌和,拌和時要有專人跟隨拌和機,隨時檢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機操作員調整拌和深度,每間隔5-10m挖驗一處,檢查拌和是否到底,避免灰土底部有素土夾層及漏拌條帶,拌和深度應切入下承層5-10mm。(2)拌和二遍后應及時檢測混合料含水量,如含水量偏小,灑水應均勻,防止局部水量過大。然后進行悶料12小時左右,過后再進行第二遍拌和。含水量應略大于最佳含水量1-2個百分點。混合料拌和均勻后應色澤一致,局部不均勻應人工拌和。拌合完畢應立即有試驗室檢測人員現場取樣6、,經檢測灰劑量合格后,進入下一道工序。若不合格應根據檢測結果進行人工補撒,直到檢測合格后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拌和完成的標志是:混合料色澤一致,沒有灰條、灰團和花面,沒有粗細顆粒“窩”和“帶”,且水分合適和均勻。(3)應特別注意拌和機調頭處的處理,拌和機調頭處一般為兩個施工段落的接頭,應及時整平、翻松并以拌和機橫向重新拌和。下層灰土與老路面先接觸應采用人工翻拌,上層灰土應與老路面搭接20-30厘米。 5、整形(1)以推土機及時進行穩壓,防止水分散失,要求推土機穩壓時搭接1/2鏈軌寬度,保證穩壓密度。(2)整形前要對灰土頂進行高程復測(新建段一個斷面要至少布5個點,加寬段根據情況布點),并做好標志7、,以便刮平機司機高程上的適宜控制。(3)壓路機在初平路段快速碾壓一遍,以暴露潛在不平整處,對于局部低洼處用拌和機將其表層5cm以上耙松,用新拌混合料找平。(4)再用平地機按第2條原則整平,高處料應直接刮出路外。(5)再對灰土頂高程進行全線復測,對局部低洼處不再處理,由基層進行找補,整形應達到規定路拱。(6)整形期間嚴禁任何車輛通行。6、碾壓:采用振動壓路機碾壓,碾壓應由路邊緣向中心碾壓,碾壓應行走順直,連續完成,中途不得停頓,邊壓實邊檢測,在壓實度達到規定要求時方可停壓。碾壓結束后,表面平整密實、無軟彈和翻漿現象,滿足規范及設計要求。對局部有輪跡處可再進行靜壓,達到表面平整密實效果。兩工作段的8、銜接處應搭接拌和,前一段拌和后,留58m不進行碾壓,后一段施工時, 將前一段未壓部分一起再進行拌和,并與后一段一起碾壓。施工機械不宜在已壓成的處治層上掉頭,如必須在其上進行,應采取保護措施。7、養生(1)上層石灰土底基層施工完成并經監理驗收合格后采用覆蓋養生毯進行養生。下層灰土可用覆土法。養生期原則不少于七天,養生毯覆蓋沿橫向自高處向低處鋪設,搭接縫朝向橫向的低處,以利養生水流淌到結構層表面;(2)石灰土底基層施工原則全幅施工,施工細節嚴格按規范及監理細則進行。(3) 加強對底基層的養護管理,在基層施工前必須保持養生,原則禁止通行,若因保護不力,出現松散等問題,則由標段重新處理。8、質量檢測(9、1)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權值1壓實度(%)代表值95按附錄B檢查。每200m每車道2處。3極值912平整度(mm)153m直尺:每200m測2處10尺23縱斷高程(mm)+5,-20水準儀:每200m測4斷面14寬度(mm)符合設計要求米尺:每200mm測4處15厚度(mm)代表值-12按附錄H檢查,每200m每車道1點2合格值-306橫坡(%)0.5水準儀:每200m測4個斷面17強度(MPa)符合設計要求按附錄G檢查3(2)外觀鑒定 1)表面平整密實,無坑洼。2)施工接茬平整、穩定。四、質量保證措施1、所用石灰必須經項目部試驗室檢驗合格并經監理批復同意后方可進10、場,如發現不合格材料將一律清除場外。2、嚴格控制備土厚度,以避免出現素土夾層。3、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急剎車,以保證穩定土表面不受破壞。4、碾壓過程中,混合料表面要始終保持濕潤,如表面水分蒸發的快,應及時補灑少量的水。五、安全生產保證措施1、消解石灰不得在浸水的同時邊投料、邊翻拌,人員應遠避,以防燒傷;2、工作中,特別是特殊工種作業人員,嚴禁酒后上崗,嚴格按照操作規程辦事,佩戴好勞動保護用具,堅決杜絕違反操作規程的事件發生。3、加強對施工機械、車輛的維修保養,并做好防雨、防漏電、防汛、防火、防盜工作。4、加強對職工的安全常識教育,樹立起自我保護且防止傷害他人的安全意識。5、加強對工程質量的管理,嚴格按照規范施工,嚴把質量關。6、對機械、電器設備,定期進行全面檢查,確保不出現任何安全問題。7、現場配有專職安全員巡視監督,負責施工現場的安全工作。 六、環保措施1、裝卸、攤鋪及翻動粉狀材料時,操作人員應站在上風側,輕拌輕翻減少粉塵,應盡量避免在大風天氣進行。2、石灰消解應盡量避免在大風天氣時進行。3、場地廢料的處理,應按指定地點處理,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排水通道暢通,工地干凈衛生。施工中還應盡量減少對周圍綠化環境的影響和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