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橋箱梁施工組織設計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633890
2023-04-03
22頁
467.14KB
1、現澆箱梁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xx高速xx段龍街互通K60+472分離式立交橋現澆上部結構跨徑組合為:(24.95+25+25+24.95)m,雙幅橋,橋梁起點樁號為K60+419.000,終點樁號為K60+525.000,橋梁總長106m,上跨被交路。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連續箱梁,預應力連續箱梁采用等高度截面,截面為單箱多室形式,梁高150cm,右幅橋梁標準寬度16.75米,截面設計為單箱四室,左幅橋梁標準寬度為24.261米,截面設計為單箱六室。下部結構采用柱式墩、右幅采用三柱墩,左幅采用四式墩,墩柱柱直徑1.5m,最高墩柱為11.5米。樁基礎形式為水下鉆孔灌注樁,共49根,橋臺鉆孔2、樁直徑1.5m,橋墩鉆孔樁直徑1.8m,全橋樁長均為60m。橋墩、橋臺樁頂皆有承臺,橋臺為肋式臺。 龍街互通立交橋連續箱梁頂板懸臂1.75米。箱梁高度1.5米,頂板厚度25厘米,底板厚度20厘米,邊腹板厚度50厘米,中腹板厚度40厘米。為增強支點處抗剪能力,支點附近邊腹板厚度增大為80厘米,中腹板厚度增大為70厘米。箱梁底面支座位置處設置梁底支座墊平塊,墊平塊與箱梁一起澆筑。預應力連續箱梁布置通長預應力鋼束。預應力連續箱梁采用符合GB/T5224-2003標準的S15.24高強度低松弛鋼絞線。錨具采用OVM15系列錨具(OVM15-16:28套、OVM15-14:14套),預應力管道采用符合J3、T/T529-2004標準的金屬波紋管。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根據地形等采用滿堂支架現澆施工。箱梁分兩次澆筑,先底板、腹板、后頂板和翼板。外側模板和內模采用大塊鋼模板和竹膠板。二、支架及模板施工利用全站儀采用極座標法,將箱梁中心線放出于地面上,并將兩翼緣板的外邊線放置地面上,兩邊各向外加寬1.5米,作為支架搭設的依據。1、地基處理本工程范圍內地勢基本平坦,表層土為雜填土,為保證支架基礎的承載力,需對箱梁水平投影面積范圍內的地基進行處理,方法如下: 先將因下部施工造成的松軟地基進行清除,對有積水的要排干,然后填土整平。 清除局部松軟土層,可采用全部換填石灰土、水泥土、砂礫等辦法處理。換填后用壓路機4、碾壓密實。 有軟基部分地基如按以上處理不能滿足要求后,可采用粉噴樁處理。 采用20-30cm厚的2:8灰土封頂,確保地基承載能力,地勢較差處在表面采用10cm厚的C15混凝土封頂,并在四周設置排水溝,保證支架范圍內積水及時排除。2、滿堂支架搭設支架采用48腳手桿搭設,采用滿堂支架,支架支撐于2020cm的砼上,支架上下各設一節調節桿,以調整支架高程。滿堂支架搭設安全技術措施:支架搭設采用人工實施,并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搭架。根據設計要求及預壓結果考慮加設預拱度。搭設支架前,應組織人員對進場的鋼管、扣件、桿件進行檢查。首先,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鋼管、碗口桿件表面應平直光滑,鋼管、碗口桿件的外徑、5、壁厚、端面等的偏差應滿足規定要求;鋼管、扣件、碗口桿件均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鋼管、碗口桿件必須涂有防銹漆。不滿足上述條件的鋼管、扣件不得采用。搭設支架前,應根據需要進行放線定位。嚴禁將不同直徑的鋼管、碗口桿件混合使用;鋼管與相連接的扣件應匹配。立桿在搭設時,上下的連接在高度方向上應相互錯開,立桿上下連接應密實、牢固。搭設過程中,應經常對立桿的豎直度進行檢測,當偏差超出規范值,應立即糾偏。當立桿搭設至一定的高度,在墩柱處,應采取措施將支架與墩柱抱緊,連為一體,鋼管與墩柱混凝土面。平桿搭設應與立桿同步進行,平桿在連接后好,應將碗口桿件上的扣件打緊。平桿按照每隔6、一道加設一排的要求搭設,每層的平桿應在同一平面上。平桿連接完成且將扣件打緊后,方可進行立桿的接高。支架搭設過程中,須設置剪刀撐、橫向斜撐,并且應隨立桿、縱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橫向、縱向剪刀撐每隔46排設置一道,剪刀撐、橫向斜撐均要求接地。施工過程中,為保證安全,可在集中作業段采用腳手板搭設施工平臺,腳手板厚度不小于5cm。腳手板應鋪滿、鋪穩,并盡量將腳手板與支撐桿件相連接。木腳手板應采用杉木或松木制作。嚴禁上下層交叉作業,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穿防滑鞋、系安全帶。嚴禁在六級風和大雨天、雷電、大霧天氣時進行碗口支架的搭設施工。底托、頂托插入鋼管的長度不應小于總長的三分之一,且不小于20cm。頂7、托槽口不得小于內設方木的寬度,槽口底部應平整。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泵送混凝土和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懸掛其中設備。在碗口支架使用期間,嚴禁進行立桿、主節點處的水平桿、剪刀撐等的拆除作業。臨路搭設腳手架時,外側應有防止墜物傷人的防護措施。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腳手架上應配有施工人員上下的便梯,禁止直接攀爬碗口支架上下。底板鋪設應從一端逐步推進,確保每一塊竹膠板釘牢后,方可在上面站人,避免懸空被人踩反。模板鋪設完成后,應在最外側及懸空端部架設安全網。箱梁施工中因施工所需開設的孔洞,均應征得設計單位的同意8、,所有施工預埋件,在施工完后應予割除,恢復原狀,并注意防銹和美觀。按照設計要求,各跨預加應力產生的長期反拱值均大于荷載短期效應組合計算的長期撓度,故各跨均不設預拱度。因此,施工時只設置支架、地基變形等產生的預拱度。3、支座安裝支架搭設完成后,安裝支座,支座安裝按設計要求進行,特別是滑動支座,安裝時充分考慮溫度等影響,留出適當的偏移量。由測量組測量放樣,劃出支座中心線、方位線,并由現場技術員核對跨徑尺寸。支座安裝前,將墊石頂面仔細清刷干凈,再次復核標高無誤后,將支座用環氧樹脂粘貼在墊石上,不得出現脫空現象,必須保證支座底面水平和清潔。4、底側模拼裝現澆梁底側模采用大塊防水膠合板,以減少模板接縫,9、增加底板表面光潔度,提高砼外觀質量,底模與側模間采用加橡膠密貼,并加固牢固的辦法,防止漏漿等。滿堂支架搭設簡圖右幅、左幅如下:5、滿堂支架施工計算計算依據: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2鋼結構設計規范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4路橋施工計算手冊在計算過程中,主要結構的力學性能取如下數據:1支架鋼管: ,截面積,截面慣性矩,,回轉半徑:。2方木采用紅松:單重,順紋壓應力,順紋彎應力,橫紋彎應力,順紋剪應力,彎曲剪應力,彈性模量。3型鋼采用鋼,軸向應力,彎曲應力,剪應力。現澆混凝土箱梁支架及模板計算:計算分兩部分:一為箱梁中橫隔板實體部分,木橫梁間距20cm,立桿布置間距為60cm60cm;二為箱梁中腹板實體10、部分,木橫梁間距20cm,立桿布置間距為90cm90cm. 竹膠板底模計算底模采用1.5cm竹膠板,設計強度取E=9200MPa,。木橫梁采用方木,跨間寬度,凈距。按箱梁縱向置于中腹板處的最不利位置計算,取1m為計算長度,按單向板計算:底模板 q1=97.5N/m21m=0.0975KN/m砼重 q2=26N/m31.5m1m=39KN/m砼重1.2倍沖擊系數:q2=39N/m1.2=46.8KN/m振搗砼 q3=2kpa1m=2KN/m施工人群 q4=1.5kpa1m=1.5KN/m 總計荷載 q= q1+ q2+ q3+ q4=50.3975 KN/m 強度: ql2/10=bh2/6 h11、=(ql26/(10b) =0.004823m=4.823mm剛度: ql4/128EI= l/400 I=bh3/12 h=3(ql340012/(E128l) =5.88mm在箱梁實體段位置,橫梁間距10cm,1.5cm厚竹膠板可滿足,按照橫梁間距20cm, 竹膠板在其余部位也可滿足要求。 箱梁中橫隔板實體部分計算a木橫梁中橫隔板全部為實體砼,砼計算高度為1.5m。底模板 q1=97.5N/m20.2m=0.0195KN/m梁體砼重 q2=26N/m31.5m0.2m=7.8KN/m砼重1.2倍沖擊系數: q2=7.8N/m1.2=9.36KN/m振搗砼 q3=2kpa0.2m=0.4KN12、/m施工人群 q4=1.5kpa0.2m=0.3KN/m 總計荷載 q= q1+ q2+ q3+ q4=10.0795 KN/m 以2跨連續梁計算:最大支反力 Rmax=1.143ql=1.14310.07950.6=6.9114 KN/m 最大剪力 Qmax=0.607ql=0.60710.07950.6=3.67037 KN最大彎矩 Mmax=0.077ql2=0.07710.07950.62=0.28 KN.m最大撓度 fmax=0.0632ql4/EI=120.063210.07950.64/(91090.10.13)=1.1mm木橫梁的強度及剛度檢算: 支撐處方木橫放的局部承壓:ab13、=R/A局部受壓: ab=R/A=6.9114103/(0.10.20.6)=0.576Mpa2.6Mpa 彎應力:ab=M/W=M/(ab2)/6=60.28103/(0.10.12) =1.68 Mpa12Mpa剪應力:max=3Q/(2bh)=33.67037103/(20.10.1) =0.55 Mpa1.9Mpa 剛度: f/L =1.1/600=0.0018330.0025 木橫梁采用10cm10cm方木,間距20cm可滿足要求。b木縱梁 木縱梁選用12cm15cm的方木置于鋼管立柱的托盤上,直接承受木橫梁傳遞的荷載,按簡支梁計算,計算跨徑取立柱間距60cm。支反力 R=10.3814、66 KN ,Qmax= 12.61 KN最大彎矩 Mmax=0.96 KN.m 最大撓度 fmax=0.933mm彎應力:max=M/W=M/(ab2)/6=2.133 Mpa12Mpa剪應力:max=3Q/(2bh) =1.051 Mpa1.9Mpa 剛度: f/L =0.933/600=0.0015550.0025 木橫梁采用12cm15cm方木,間距20cm可滿足要求。 箱梁中腹板實體部分計算a木橫梁木橫梁采用方木直接承受底模傳下的荷載,橫梁在實體段間距20cm,木橫梁置于的木縱梁上,木縱梁按60cm布置. 木橫梁置于箱底橫隔板處的荷載:底模板 q1=97.5N/m20.2m=0.0115、95KN/m振搗砼 q3=2kpa0.2m=0.4KN/m施工人群 q4=1.5kpa0.2m=0.3KN/m 砼荷載一:砼高1.5m,梁體砼重 q2=26N/m31.5m0.2m=7.8KN/m砼重1.2倍沖擊系數: q2=7.8N/m1.2=9.36KN/m總計荷載 q= q1+ q2+ q3+ q4=10.0795 KN/m 砼荷載二:砼高0.85m,梁體砼重 q2=26N/m30.85m0.2m=4.42KN/m砼重1.2倍沖擊系數: q2=4.42KN/m1.2=5.304KN/m總計荷載 q= q1+ q2+ q3+ q4=6.0235 KN/m 砼荷載三:砼高0.6m,梁體砼重 16、q2=26N/m30.6m0.2m=3.12KN/m砼重1.2倍沖擊系數: q2=3.12N/m1.2=3.744KN/m總計荷載 q= q1+ q2+ q3+ q4=4.4635 KN/m 砼荷載四:砼高0.55m,梁體砼重 q2=26N/m30.55m0.2m=2.86KN/m砼重1.2倍沖擊系數: q2=2.86N/m1.2=3.432KN/m總計荷載 q= q1+ q2+ q3+ q4=4.1515 KN/m 按簡支梁計算 為計算方便按以下算:支座反力 RA=RC=1.0608KN , RB=6.1535KN 剪力 QA=QC=1.0608KN , QB=1/2RB=3.0768KN 17、撓度 fmax=0.2718mm木橫梁的強度及剛度檢算: 支撐處方木橫放的局部承壓:ab=R/A 簡支梁,支坐處承受兩個方木,以2R計算。局部受壓: ab=2R/A =26.1535/(0.10.20.6)=1.0256Mpa2.6Mpa 可彎應力:max=M/W=M/(ab2)/6=1.674Mpa12Mpa剪應力:max=3Q/(2bh) =0.46152Mpa1.9Mpa 剛度 f/L =0.2718/600=0.0004530.0025 木橫梁采用10cm10cm方木,間距20cm可滿足要求。b木縱梁 木縱梁選用12cm15cm的方木置于鋼管立柱的托盤上,直接承受木橫梁傳遞的荷載,按簡18、支梁計算,計算跨徑取立柱間距60cm。支座反力 R =15.413KN剪力 Qmax=15.413KN 撓度 fmax=0.85mm強度及剛度檢算:彎應力:max=M/W=M/(ab2)/6=4.75Mpa12Mpa剪應力:max=3Q/(2bh) =1.28Mpa1.9Mpa剛度 f/L =0.85/600=0.001420.0025 木縱梁選用12cm15cm的方木, 立柱間距60cm合適。 碗扣支架計算鋼管立柱采用4.8cm3.5mm鋼管碗扣支架,按兩端鉸接受壓桿件計算,計算長度以橫桿步距120cm,立桿高度以8m計。立桿豎向荷載=縱梁鋼管自重鋼管自重:10根3.0m立桿,17.31kg19、3=51.9kg=0.5193KN立桿承擔相連橫桿和縱桿重量的1/2 ,橫桿和縱桿各有7根, 橫桿和縱桿重量:4kg7222=56kg=0.56KN端部上托: 0.06KN縱梁支點處的反力:箱梁中橫隔板實體部分:N=10.3866KN 碗扣底部立桿承載:N=2R+G=210.3866+1.1393=21.9125KN33.1KN 可箱梁中腹板實體部分: N=15.413KNN=2R+G=215.413+1.1393=31.965KN33.1KN 可6、支架預壓為避免在砼施工時,支架不均勻下沉,消除支架和地基的非彈性變形, 準確測出支架和地基的彈性變形量,為預留拱度提供依據,事先對支架進行預壓。20、支架搭設完成及外側模板鋪設到位后,選一跨具有代表性的的滿堂支架進行預壓,預壓前,分別在底模板跨中、端部、四分之一跨處布設觀測點,以獲取有效數據,指導后續施工。預壓采用注水預壓法。預壓重量按照澆筑重量的120%施加,預壓時間為48小時。、加載順序:分三級加載,第一、二次分別加載總重的30%,第三次加載總重的40%。、預壓觀測:觀測位置設在每跨的L/2,L/4處及墩部處,每組分左、中、右三個點。在點位處固定觀測桿,以便于沉降觀測。采用水準儀進行沉降觀測,布設好觀測桿后,加載前測定出其桿頂標高。沉降觀測過程中,每一次觀測均找測量監理工程師抽檢,并將觀測結果報監理工程師認可同意。第一次加載后,每2個小21、時觀測一次,連續兩次觀測沉降量不超過3mm,且沉降量為零時,進行第二次加載,按此步驟,直至第三次加載完畢。第三次加載沉降穩定后,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可進行卸載。、卸載:人工配合吊車吊運砂袋均勻卸載,卸載的同時繼續觀測。卸載完成后記錄好觀測值以便計算支架及地基綜合變形。根據觀測記錄,整理出預壓沉降結果,調整碗扣支架頂托的標高來控制箱梁底板及懸臂的預拱高度。三、鋼筋骨架的制作安裝1、鋼筋應分批堆放在鋼筋棚內,掛上標示牌,注明鋼筋型號、規格、廠家、進場日期、檢驗日期。鋼筋棚內場地采用混凝土硬化,鋼筋堆放采用磚砼砌高,距地不小于30cm。防止雨淋和地表潮氣使鋼筋銹蝕。2、鋼筋下料可用砂輪切割機、專用切割22、機等非高溫切割設備,要求鋼筋切割斷面垂直于鋼筋軸線。鋼筋連接采用直螺紋套筒、閃光對焊、搭接焊、綁扎搭接等施工工藝。套筒連接鋼筋絲頭的制作在專用的剝肋滾軋設備上進行。每次調整刀鋸或更換鋼筋規格時,前10個絲頭應逐個檢驗,穩定后抽20自檢。檢驗合格,立即戴上塑料保護帽或擰緊套筒,存放待用,凡檢驗不合格的絲頭,必須立即切除,在重新制作。采用對焊機施工時,每批10%且不少于10個試件應進行外觀檢查,焊接接頭處不得有橫向裂紋。對焊接頭一般需進行拉伸試驗與彎曲試驗。采用電弧搭接焊時,保證鋼筋中心同軸,單面焊焊接焊縫長度不小于10倍的鋼筋直徑;雙面焊時不小于5倍的鋼筋直徑,焊縫寬度不小于0.7倍的鋼筋直徑,23、焊縫高度不小于0.5倍的鋼筋直徑,且做到焊縫飽滿,焊渣隨焊隨敲。電焊工持證上崗。3、鋼筋骨架存放與運輸制好后的鋼筋或骨架必須放在平整、干燥的場地上。存放時,每個加勁筋與地面接觸處都墊上等高的木方,以免粘上泥土。每組骨架的各節段要排好次序,便于使用時按順序裝車運出。在骨架每個節段上都要掛上標志牌。存放骨架還要注意防雨、防潮。鋼筋保護層墊塊一律采用混凝土墊塊。墊塊制成半圓型或三爪型。鋼筋機械連接流程圖下料運至現場備用剝肋用套筒對接鋼筋用扳手擰緊定位抽檢10%用螺紋規檢查套絲檢查套筒兩端外漏絲扣不超過一扣分類堆放現場抽檢和記錄四、砼澆注龍街互通立交現澆箱梁混凝土采用C50。箱梁砼澆注是箱梁施工的重中24、之重,對砼生產、運輸、澆注設備、砼配合比要求較高,結合以往施工經驗,箱梁砼澆注按以下要求進行:1、對砼配合比進行嚴格選定,并報監理工程師批準。2、箱梁澆注砼由兩端向中間對稱、均勻澆注。3、砼澆注前,對支架、模板等進行一次全面詳細檢查,并征得監理工程師同意。4、備足原材料,以防在澆注過程中砼量不足。5、砼澆注斜向分斷,水平分層的方法進行。整幅箱梁分兩次澆注:第一層澆注底板和部分腹板,第二層澆注剩余腹板、翼板和頂板。6、砼振搗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對作業的振搗工進行專業培訓。7、砼澆注過程中,技術人員、質檢人員全過程旁站,保持與項目部和拌和站的聯系,做好應急準備。對支架砼的各項指標隨時檢測,并隨時25、檢查滿堂支架和模板的穩定性,來保證砼澆注順利。養生工作應從最早澆注砼初凝后即開始,并應特別注意對箱室內灑水、降溫、消除因內外溫差引起的砼表面裂紋。砼表面覆蓋麻片,以保證砼表面經常濕潤。五、預應力施工1、鋼絞線下料及穿束波紋管均采用塑料波紋管,在鋼筋綁扎時,與鋼筋牢固定位。預應力鋼絞線采用15.24鋼絞線,OVM15錨具。鋼絞線下料應在長線平臺上進行,下料后,應梳整編束,每隔11.5m用鐵絲綁扎,編束后的鋼絞線應順直不扭轉,按編號分類存放,鋼絞線搬運時,支點距離不大于3m,端部懸出長度不得大于1.5m。鋼絞線切斷前的端頭先用鐵絲綁扎,切斷后斷面用膠布纏緊封頭,以利于穿束。穿鋼束前應清除孔道內雜物26、。穿束宜采用人工或慢速卷揚機牽引由一端一次穿束。對進出束口要有良好的導向措施。2、張拉及壓漿 預應力筋和錨具使用前必須按有關規定進行抽檢試驗,且應征得監理工程師同意。 預應力筋穿束前,必須對預應力筋進行下料、編束、油泵、油頂必須進行校驗,以確定張拉力與油表的對應。所有設備應定期進行檢查和保養。 張拉前應向監理工程師提交詳細說明、圖紙、張拉應力和延伸量計算,并征得同意。 左線第八聯和右線第六聯采用雙端張拉,縱向鋼束張拉時兩端應保持同步。其他各聯均采用單端張拉,分節段施工的施工縫處采用連接器連接。預應力鋼束在箱梁橫截面應保持對稱張拉,張拉順序按鋼束編號進行,應觀察梁體變位,張拉過程中,發現異常及時27、向設計、業主方通報。 待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95以上,方可張拉預應力鋼束。箱梁張拉次序為:先張拉橫隔梁鋼束(數量為一半,張拉鋼束交錯進行)張拉主梁鋼束(在箱梁橫截面保持對稱張拉,張拉順序按鋼束編號進行)張拉橫隔梁鋼束(剩余的一半,張拉鋼束交錯進行)。張拉完成后可拆架,拆架應先跨中并逐步往兩側支點拆除。預應力張拉順序:0初始張拉應力(0.1con )張拉應力(1.03con )(持荷5分鐘)錨固。 張拉采用張拉力與伸長量雙控制的方法,并以張拉力為主,實測伸長值與理論值的誤差應控制在6%以內,否則應停止張拉,查找原因。一束拉完后看其斷絲,滑絲情況是否在規定要求范圍,若超出規范需要重新穿束張拉,錨固28、時也要作記號,防止滑絲。預應力鋼束張拉時,千斤頂軸線必須與OVM錨錨墊板垂直。 張拉時,還應對箱梁的上拱進行測量,觀察箱梁水平、垂直方向的位移,以便采取措施,對箱梁應加強支撐,以防出現萬一,張拉完成后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后,方可錨固、切割露頭,切割鋼絞線,用砂輪切割機,張拉溫度不宜低于5。 張拉結束后,立即進行壓漿,一般不宜超過3天,以防止預應力鋼材銹蝕,壓漿采用40號、水灰比為0.40.5之間的水泥漿,采用出廠日期不超過一個月的水泥,用活塞式壓漿泵壓漿,壓漿時用0.7MPa的恒壓,連續注入漿液,壓漿灌滿管道時,塞住前排氣孔,再進行一次補漿,使管道內漿液密實。對曲線孔道和豎向孔道,壓漿時要由最低的29、壓漿孔壓入,由最高的排氣孔排氣出漿。 壓漿前必須用水沖洗一遍管道,再用無油高壓風吹干,從拌和水泥漿到開始向孔道壓漿間隔時間不超過30分鐘。壓漿時氣溫或構件溫度不得低于5,水泥漿溫度不超過32,否則應采取措施。壓漿方法要求如下: 壓漿拌和機應制造出膠狀稠度的水泥漿。壓漿機必須能以0.7MPa的常壓連續進行作業。壓漿停止時,壓漿機要照常循環并攪拌。在泵的全部緩沖板上應裝上1.0mm標準孔的篩式濾凈器。 此設備應能對壓漿完成的孔道保持壓力,并應設置一個維持孔道壓力的、能夠開閉的噴嘴。 壓力表應在使用前進行校正,此后在工程師要求時也應校正。壓漿作業過程,最少每隔3小時應將所有設備用清水徹底清洗一次,每30、天用畢后也用清水進行沖洗。 當工程師要求時,應進行壓漿試驗。 按要求拉力對鋼絞線束進行張拉后,并獲得工程師同意進行下一步工作時,應盡快用無油脂壓縮空氣將每個裝有預應力鋼絞線的孔道吹凈,并開始壓漿。 壓漿前,錨具周圍的鋼絞線間縫隙和孔洞,應予填封,以防止冒漿。 準備工作未經工程師檢查之前,不得進行壓漿。 泥漿要求水泥漿應由硅酸鹽水泥和水組成,出廠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一個月在符合和易性需要的條件下,水泥漿的水灰比一般采用0.40.45。在量筒內注入500ml的水泥漿,3小時后泌水率不應超過2。水泥漿摻入膨脹劑后的最大自由膨脹量不超過10。水泥漿拌和時間應不小于2分鐘,直到獲得均勻稠度為止。稠度:在稠度31、測定儀上測定,水泥漿自儀器筒內流出時間宜在14-18秒之間。 摻合料不得使用含有氯化物和硝酸鹽的摻合料,只有經過監理工程師書面同意,才可采用其它摻合料,并應嚴格按照生產廠說明書規定使用。 氣候條件考慮 溫度大于32不得拌和或壓漿,高溫壓漿時,采取適當降溫措施。 寒冷氣候時,應采用抗凍性水泥漿,如果孔道處溫度有可能在48小時內降至4以下時,除非監理工程師同意采用防護措施,否則不得進行壓漿。 壓漿壓漿必須有監理工程師在場時,才能進行。在壓漿前,水泥漿應不斷攪動,以防流動性降低。孔道壓漿,應自下而上,順序進行。且應滿足圖紙及監理工程師的要求。水泥漿壓注工作應在一次作業中,一端壓進,另一端冒漿,連續進32、行,并讓出口處冒出廢漿,直至不含水沫氣體的廢漿排出,其稠度與壓注的漿液相同時停止。然后應將所有出漿口和孔眼封閉,壓漿端的水泥漿壓力最少升至0.7MPa,最少維持10秒鐘。為保證鋼絞線束全部充漿,進漿口應予封閉,直到水泥漿凝固前,所有塞子、蓋子或氣門均不得移動或打開。六、封錨、封端1、施工人孔設置在1/5跨徑處,人孔直徑不應大于80厘米,在橋面施工前須將箱梁頂板施工人孔處截斷鋼筋恢復,并用內托模澆筑C50微膨脹混凝土。2、梁體封端處砼表面應鑿毛,表面上的灰碴和支承板、支座板上的浮漿應全部清除干凈。3、灌注時應分層振搗密實,每次振搗層厚度不大于40cm,與橋面接縫處應嚴密、平整。4、梁部施工完成,待預應力灌漿強度達到90以上時,并征得監理工程師同意后,拆除支架。現澆箱梁施工工藝框圖基 礎 施 工安裝鋼橫梁綁 扎 鋼 筋拼裝支墩安裝梁體支座側模、內模及端模支 架 預 壓安 裝 底 模放 置 鋼 縱 梁等 強 養 生灌 注 混 凝 土灌注混凝土濕接縫張拉壓漿模板制作制作混凝土試件制作混凝土試件模板、支架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