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鐵路客運專線特大橋橋面系工程施工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637159
2023-04-07
21頁
139.39KB
1、新建鐵路xx至xx客運專線xx特大橋橋面系施工方案 編制: 復核: 審核: 批準: 橋面系工程施工方案1 工程概況xx特大橋0#臺212墩,該段預制簡支箱梁208孔,現澆連續梁4孔,橋面全長6.902km。xx特大橋橋面附屬設施的設計情況主要包括:防撞墻、電纜槽豎墻(不含采購的RPC-H蓋板)、接觸網支柱基礎、遮板、防水層、保護層、聲屏障、人行道欄桿、伸縮縫等。xx特大橋0#臺212墩橋面主要工程數量表序號項目名稱計量單位工程數量備注1遮 板延米/m36902/17232豎墻A延米/m36902/7843豎墻B延米/m36902/4564防撞墻延米/m36902/26235聚氨酯防水涂料m242、48636橋面防水卷材m2352007保護層m2352001.1 防撞墻 防撞墻采用C40鋼筋混凝土,端部節長1320、中間節長1990,兩節之間設10寬的斷縫。 防撞墻、豎墻、遮板結構示意圖: 1.2 電纜槽(豎墻)電纜槽由豎墻和蓋板組成。豎墻在橋面上現澆,蓋板為預制結構。普通欄桿地段電纜槽的寬度由外到內分別為650、350,設置聲屏障段電纜槽的寬度由外到內分別為500、350。豎墻按2 m段設置單元,單元之間設10寬的斷縫。豎墻A、B均為C40混凝土。1.3 接觸網支柱基礎、 QJ-A2/A1/B接觸網支柱基礎為C50鋼筋混凝土。、 接觸網支柱基礎中預埋6根M39錨栓,基礎頂面預埋鋼板。、3、 基礎底部預留1個120x150的長方形孔洞,以便通信電纜通過。1.4 下錨拉線基礎、 QJLX-1下錨拉線基礎為C50鋼筋混凝土。 、 接觸網支柱基礎中預埋4根M24錨栓,基礎頂面預埋鋼板。、 基礎底部預留1個120x150的長方形孔洞,以便通信電纜通過。1.5 遮板、梁體兩側外邊緣設置人行道遮板,用于連接人行道欄桿用。、鋼欄桿遮板設計為C40鋼筋混凝土現澆結構,分為F1和F6六種類型。、在遮板現澆施工時預埋M16U型螺栓,用以安裝人行道欄桿。、遮板通過遮板鋼筋與橋面豎墻A的預留鋼筋綁扎在一起后再現澆豎墻A的混凝土,與橋梁連成整體。、遮板間設4斷縫,安裝完畢后用沙漿填塞。1.6 防水層防撞墻4、內側橋面防水層采用水泥基膠粘劑鋪設L類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防撞墻外側電纜槽中涂刷聚氨脂防水涂料作為防水層。1.7 保護層保護層采用C40細石纖維混凝土及C40鋼筋混凝土兩種建筑材料,具體使用部位如下:、防撞墻內:即兩防撞墻之間的橋面,為C40鋼筋混凝土。、防撞墻外:即電纜槽內橋面,為C40纖維混凝土。2 施工組織情況根據本段目前的架梁工期安排,xx特大橋0#212#墩首段橋面系計劃開工時間為2009年07月15日,計劃完工時間為2009年9月15日。橋面系各附屬設施的施工工序為:遮板和豎墻A 豎墻B 防撞墻 防撞墻外側防水層、保護層 (無砟軌道) 防撞墻內側防水層、保護層 接觸網基礎 其它附屬5、設施,為確??偣て诘氖┕みM度要求,根據工程數量具體情況和架梁的施工順序,計劃同時安排兩家施工隊伍進行施工作業。人員配置及模板、機具配置如下附表:橋面系工程施工主要勞動力配置表職能單位人員數量工作職責備注工班長人5全面負責橋面分管的現場工作領工員人5負責防撞墻、豎墻、遮板現澆、防水層、保護層測 工人3負責測量放樣及控制工作技術員人6全面負責技術交底、施工過程控制等技術指導工作試驗工人2負責試驗成品及半成品材料檢測工作鋼筋工人30負責鋼筋彎制、綁扎安裝電焊工人15負責鋼筋焊接工作模板工人30負責模板安裝加固及拆除混凝土工人15負責混凝土施工機械工人5施工機械操作電工人3負責全面施工用電木工15126、負責橋面工程施工中木工制作普工人30負責鋼筋、模板、混凝土等各道工序的具體工作橋面系工程施工主要機具配置表名稱型號單位數量資源配置用途砼攪拌站HZS120座1負責砼拌制砼泵車37m臺1混凝土輸送發電機30KW臺2鋼筋焊接、混凝土振動供電吊車16T臺1遮板立模及拆除;防撞墻模板裝、拆除隨車吊8T臺3材料及極具裝卸運輸砼切割機QG-120臺3切除保護層砼砼運輸車8m3輛3豎墻、防撞墻及保護層混凝土運輸電焊機BX1-300臺6鋼筋焊接及其他構件焊接鋼筋切斷機GQ40-1臺3鋼筋下料鋼筋彎曲機GQ40臺3鋼筋彎曲砼振動棒HZ-30臺15混凝土振搗遮板模板廠家定做孔4配置雙側4跨32.6m梁遮板模板防撞7、墻鋼模板廠家定做孔4配置雙側4跨32.6m梁防撞墻模板豎墻模板廠家定做孔4配置雙側4跨32.6m梁豎墻模板3 施工總體方案: 根據橋面工程施工特點及總體部署,橋面工程施工總體方案為:橋面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采用攪拌運輸車通過縱向貫通便道運輸至橋下,在用汽車泵泵送至橋面的工作面。鋼筋加工在橋下集中制作,橋面上直接安裝成型,遮板、防撞墻及豎墻模板采用廠家定做的定型鋼模板。3.1 防撞墻、豎墻、遮板 1、混凝土澆注時根據結構斷面的大小采用HZ-50、HZ-30插入式振搗棒進行振搗,拆模后的混凝土養生采用覆蓋保濕養護,指派專人負責混凝土養護工作。 2 、豎墻B的施工時同時進行,遮板采取現澆并8、和豎墻A進行同步施工。 3、豎墻施工過程中遇有接觸網支柱基礎、下錨拉線基礎影響豎墻施工時采取整節間隔的方法,接觸網支柱基礎、下錨拉線基礎施工完畢后再單獨施工此處非標準節的豎墻。 4、遮板與豎墻A采取在橋面直接現澆,施工過程中用吊車吊裝就位,人工配合進行調整,確保模板底面平整度、采用墊砂漿條定位然后控制測量其達到設計標高。4 施工工藝4.1 防撞墻防撞墻施工工藝流程圖 施工準備1、收集施工設計圖紙并進行審核2、清理橋面雜物,整修預埋鋼筋,橋面鑿毛3、整修模板,并進行編號4、施工便道,施工用水、用電、機具、材料,人員 測量放線1、直線段每梁每側放設3個點,兩端及跨中各一個;7000m半徑曲線段每19、0米放1 個點,保證線形圓順。2、點位測設后彈出輪廓線。 鋼筋綁扎1、根據防撞墻的輪廓線確定鋼筋的平面位置,根據設計橋面高程計算出防撞墻頂面高程,確定防撞墻鋼筋的頂面位置。2、防撞墻斷縫處的鋼筋端面要豎直、平齊,注意接地鋼筋、接地端子的設置。 模板支立1、 模板采用廠家定制鋼模板,相鄰節模板端頭,斷縫處之間夾塞一=8mm鋼板夾條,及鋼板兩側再填塞海綿油氈并涂刷潤滑油,確保每兩米設置一道L=10mm斷縫寬度,同時保證拆模時將鋼板夾條撬出即可將模板拆除。2、模板安裝采用8T吊車配合,人工輔助配合進行調整就位,模板底層必須要求先用普通拌制砂漿調平,調平層厚度為2cm左右。3、模板加固采用鋼管支頂和松10、緊螺栓緊拉的方法整體固定模板,每梁每側模板通過螺栓連接成整體,防止調整好的模板在混凝土振動或外在因數影響下移動變形,影響結構尺寸的準確性。4、模板支立完畢后,檢查泄水孔、電纜孔等各種其他部件的預留孔洞的位置、數量和尺寸是否符合設計及相關文件要求。模板加固示意圖見附件 澆注混凝土1、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攪拌站運輸車運輸至現場,出料斗通過安裝在防撞墻模板上的下料槽直接輸送混凝土。2、混凝土澆注過程中應加強對混凝土性能的檢測,觀察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并在現場嚴格控制坍落度. 3、混凝土澆注時采用水平分層法從一端澆至另一端,分層厚度不超過30cm.施工時應盡量減少濺落在上層模板上的混凝土11、渣,控制每節段的混凝土澆注時間,以避免影響上層混凝土拆模后的美觀。4、混凝土振搗應指定專人負責并劃分固定作業區范圍,以加強其責任心。振搗易采用插入式=30mm振搗棒振搗,混凝土周邊的振搗可采用橡膠錘于模板外部進行敲打振搗,或在振搗不到直角部位設置相適應孔徑的排氣PVC管,減少拆模后混凝土表面的氣泡數量,確保拆模后混凝土外觀質量。5、混凝土澆注完成后,指定專人負責進行收漿抹面工作。 拆模、養生1、待防撞墻混凝土強度經試驗數據確定達到2.5Mpa以上,并且要求現場施工員接到強度通知單后簽字確認、方可通知作業班組進行模板拆除作業,拆模時嚴禁拋扔模板,并避免模板碰撞混凝土表面及棱角,及時對缺陷部位進行12、及時修補,如遇到因外力的撞擊而導致混凝土發生大塊掉角或脫落現象,需要用混凝土修補的,要事先通知試驗人員確定正確施工配合比方可進行施工修補作業,以便避免結構外觀顏色不一致現象。2、拆模后應立即進行混凝土養生,采用土工布覆蓋灑水的方法,指定專人負責灑水養生的工作,要求連續灑水覆蓋養生時間不少于14天。4.2 豎 墻豎墻施工工藝框圖4.2.1 施工準備(同防撞墻) 測量放線(同防撞墻) 鋼筋綁扎(同防撞墻) 模板支立1、斷縫處堵頭模板的加工與防撞墻相同。2、每節模板上部(豎墻圬工以上)設2根拉桿。3、模板支立要保證各豎墻之間、以及豎墻與防撞墻承臺高度的一致性,同時各豎墻與防撞墻承臺之間的平面位置滿足13、蓋板安裝的平面的尺寸、相對高度的要求,防止出現蓋板無法安裝或板縫過大以及蓋板不平整等問題。4、由于蓋板之間縫隙較窄(3mm),此調整精度較高,為“毫米”級的控制,要求豎墻模板加工尺寸滿足設計精度要求,保證豎墻的位置滿足蓋板安裝的平面尺寸要求,達到板縫的精確控制;標高的控制除了測量放線以外,為保證各豎墻之間、防撞墻承臺高度的一致性,應采用水平尺逐段運行測平調整。5、模板加固加固采用鋼管支頂和松緊螺緊拉的方法整體固定模板,每孔梁每側模板全部支立通過螺栓連接成整體,防止模板移動, 澆注混凝土1、混凝土澆注時采用水平分層法從一端澆至另一端,根據豎墻的高度,分層厚度17cm。振搗采用插入式=30mm振搗14、棒振搗,振搗時、振搗棒避免碰模板,考慮到豎墻截面較小且有配筋,為保證混凝土的密實,采用橡膠錘于模板外部進行敲打振搗,能有效地引出混凝土表面的施工氣泡,提高混凝土外觀質量.2、其它同防撞墻施工工藝。 拆模、養生同防撞墻施工工藝。4.3 遮板現澆遮板的施工工藝流程圖 、外模安裝1、根據遮板的結構設計情況,優化確定為橋面直接現澆方案。2、外模的安裝要求與側模錨固可靠,防止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模板移動或鏈接處輕微松動。 鋼筋綁扎1、預先綁扎成形,整體進行安裝就位。2、其它同防撞墻施工工藝。 側模支立1、按照模板的拼裝順序依次進行側模1、側模2、側模3的安裝,模板拼縫之間粘貼雙面膠泡沫條,保證模板縫嚴密15、,防止漏漿。2、每套模板的側模設2根拉桿,方便調整側模的尺寸位置符合設計要求,防止模板尺寸的相對變形。3、側模的重量較輕,安裝采用人工直接就位。4、模板支立加固完畢應進行檢查預埋件的位置、數量和尺寸是不符合要求。、澆注混凝土同前述施工工藝。、拆模、養生、存放1、待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損時,即可拆除側模,拆模時嚴禁拋扔模板,并避免模板碰撞混凝土表面及棱角,并及時對缺陷部位進行修補。2、側模拆除后應立即進行混凝土養生,采用一布一膜土工布或無紡布覆蓋灑水的方法,固定專人負責灑水養生的工作,養生時間不得低于14天。 5 質量控制要點 由于客專線橋面工程涉及的專業較16、多,涵蓋內容廣泛,橋面工程施工質量控制尤為重要,如何施工中除保證每一結構本身的質量外,還應統籌考慮其它結構有關接口的施工質量,確保后續工程施工的正常進行,橋面工程施工過程中質量的控制要點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5.1 防撞墻 1、此結構為外漏部分,其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整個橋面的外觀,因此施工過程中要加強混凝土圬工的外觀質量及線形、棱角完整的控制。 2、為保證無渣軌道施工機械的運行及橋面的運行使用寬度,防撞墻位置的控制應準確,保證兩防撞墻之間的凈距符合設計要求及無渣軌道施工機械的運行空間的要求,同時也是電纜槽蓋板安裝是否滿足設計位置的根本保證。 3、防撞墻模板結構尺寸是嚴格按照設計結構尺寸,廠家定制17、的定型模板,模板安裝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防撞墻底面標高,提前做好砂漿條塊墊高并進行測量找平處理,保證防撞墻的蓋板臺階的高程準確,蓋板安裝后平整穩定,防止電纜槽蓋板安裝后局部懸空而不共同受力的情況。 4、此外還要注意防撞墻斷縫的設置,確保斷縫寬度滿足設計要求,施工過程中具體操作為:斷縫位置中間設置一塊d=8mm鋼板,兩側設置各d=1mm后的油氈,與鋼板側均勻涂刷黃油以便于用導鏈取出中間鋼板。5.2 電纜槽豎墻 1、要嚴格控制各豎墻的頂標高與防撞墻的蓋板安裝臺階位于同一水平高程面,確保蓋板安裝后平整穩定和共同受力,因蓋板安裝時與豎墻的縫隙較小,施工中一定要避免因豎墻結構尺寸不符合設計而影響蓋板安裝18、。 2、 因豎墻斷面較?。?0cm寬,凸臺處只有5cm寬),要切實注意混凝土的振搗質量,尤其是5cm寬的凸臺處的振搗,只能以鋼釬插搗或進行拍擊的人工振搗方法,在模板拆除時注意碰撞而出現掉角現象。 3. 此外還要注意豎墻斷縫的設置等。5.3 遮板現澆 1、在遮板預制時,要嚴格控制預埋螺栓的準確位置及外漏長度,U型螺栓的加工尺寸要準確,因為預埋件是連接鋼欄桿的接口,接口的位置尺寸將直接影響到鋼欄桿能否正確安裝。 2、遮板現澆模板安裝時要嚴格控制遮板的標高及位置,防止影響豎墻A的施工,保證頂面與豎墻A的頂面平齊。6 安全技術措施6.1 施工現場安全用電措施1、現場移動式電器設備必須使用橡皮絕緣電纜,19、橫過通道必須穿管埋地敷設。2、開關箱與用電設備實行一機一閘保險。同一移動開關箱嚴禁有380V和220V兩種電壓等級。3、各種機電設備檢修、維護時應斷電、停運轉;如要試運轉,須有針對性保護措施。4、安裝、維修或拆除臨時用電工程,必須由電工完成,電工必須持證上崗,實行定期檢查制度,并做好檢查記錄。 5、嚴禁將電線拴在鐵扒釘、鋼筋或其它導電金屬物上,電線必須用絕緣子固定,配電導線必須保證與鄰近線路或設施的安全間距。6.2 起重機具使用安全措施1、起重機的內燃機、電動機和電氣、液壓裝置部分,在執行任務前,必須對其進行仔細檢查是否運轉正常,及時對起重機進行維修。操作人員在作業前必須對工作現場環境、行駛道20、路、架空電線、建筑物以及構件重和分布情況進行全面了解。2、現場施工負責人應為起重機作業提供足夠的工作場地,清除或避開起重臂起落及回轉半徑內的障礙物。各類起重機應裝有音響清晰的喇叭、電鈴或汽笛等信號裝置。在起重臂、吊鉤、平衡重等轉動體上應標以鮮明的色彩標志。3、起重吊裝的指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作業時應與操作人員密切配合,執行規定的指揮信號。操作人員應按照指揮人員的信號進行作業,不信號不清或錯誤時,操作人員可拒絕執行。操縱室遠離地面的起重機,在正常指揮發生困難時,地面及作業層(高空)的指揮人員均應采用對講機等有效的通訊聯絡進行指揮。4、在露天有六級及以上大風或大雨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起重吊裝作業。21、風雨過后作業前,應先試吊,確認制動器靈敏可靠后方可進行作業。起重機的變幅指示器、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以及各種行程限位開關等安全保護裝置,應完好齊全、靈敏可靠,不得隨意調整或拆除。嚴禁利用限制器和限位裝置代替操縱機構。5、操作人員進行起重機回轉、變幅、行走和吊鉤升降等動作前,應發出音響信號示意。起重機作業時,起重臂和重物下方嚴禁有人停留、工作或通過。重物吊運時,嚴禁從人上方通過。嚴禁用起重機載運人員。操作人員應按規定的起重性能作業,不得超載。在特殊情況下需超載使用時,必須經過驗算,有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并寫出專題報告,經企業技術負責人批準,有專人在現場監護下,方可作業。嚴禁使用起重機進行斜拉22、斜吊和起吊地下埋設或凝固在地面上的重物以及其他不明重量的物體。現場澆注的混凝土構件或模板,必須全部松動后方可起吊。6、起吊重物應綁扎平穩、牢固,不得在重物上再堆放或懸掛零星物件。易散落物件應使用吊籠柵欄固定后方可起吊。標有綁扎位置的物件,應按標記綁扎后起吊。吊索與物件的夾角宜采用4560,且不得小于30,吊索與物件棱角之間應加墊塊。起吊載荷達到起重機額定起重量的90%及以上時,應先將重物吊離地面200500后,檢查起重機的穩定性、制動器的可靠性、重物的平穩性、綁扎的牢固性,確認無誤后方可繼續起吊,對易晃動的重物應拴拉繩。7、重物起升和下降速度應平穩、均勻,不得突然制動。左右回轉應平穩,當回轉23、未停穩前不得作反向動作。非重力下降式起重機,不得帶載自由下降。嚴禁起吊重物長時間懸掛在空中,作業中遇突發故障,應采取措施將重物降落到安全地方,并關閉發動機或切斷電源后進行檢修。在突然停電時,應立即把所有控制器撥到零位,斷開電源總開關,并采取措施使重物降到地面。起重機不得靠近架空輸電線路作業。起重機的任何部位與架空輸電導線的安全距離不得小于下表中的規定。8、起重機的使用的鋼絲繩,就有鋼絲繩制造廠的簽發的產品技術性能和質量的證明文件。當無證明文件時,必須經過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起重機使用的鋼絲繩,其結構形式、規格及強度應符合該型起重機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鋼絲繩與卷筒應連接牢固,放出鋼絲繩時,卷筒上應24、至少保留三圈,收放鋼絲繩時應防止鋼絲繩打環、扭結、彎折和亂繩,不得使用扭結、變形的鋼絲繩。使用編結的鋼絲繩,其編結部分在運行中不得通過卷筒和滑輪。 起重機與架空輸電導線的安全距離 電壓(KV)安全距離 1115204060110220沿垂直方向(m)1.53.04.05.06.0沿水平方向(m)1.01.52.04.06.9、鋼絲繩采用編結固接時,編結部分的長度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20倍,并不應小于300,其編結部分應捆扎細鋼絲。當采用繩卡固接時,與鋼絲繩直徑匹配的繩卡的規格、數量應符合表-2的規定。最后一個繩卡距繩頭的長度不得小于140。繩子卡滑鞍(夾板)應在鋼絲繩承載時受力的一側?!癠”螺25、栓應在鋼絲繩的尾端,不得正反交錯。繩卡初次固定后,應待鋼絲繩受力后再度緊固,并宜擰緊到使兩繩直徑高度壓扁1/3。作業中經常檢查緊固情況。 與繩徑匹配的繩卡數 鋼絲繩直徑()10以下1020212628363640最少繩卡數(個)34567繩卡間距()8014016022024010、每班作業前,應檢查鋼絲繩及鋼絲繩的連接部位。當鋼絲繩子在一個節距內斷絲根數達到或超過表3根數,應予報廢。當鋼絲繩表面銹蝕或磨損使鋼絲繩直徑顯著減少時,應將表-3報廢標準按表3.3.4-4折減,并按折減后的斷絲數報廢。向轉動的卷筒上纏繞鋼絲繩時,不得用手拉或腳踩來引導鋼絲繩。鋼絲繩涂抹潤滑脂,必須在停止運轉后進行。 26、鋼絲繩報廢標準(一個節距內的斷絲數) 采用的安全系數鋼絲繩規格619+1637+1661+1交互捻同向捻交互捻同向捻交互捻同向捻6以下1262211361867147261338197以上16830154020 鋼絲繩銹蝕或磨損時報廢標準的折減系數 鋼絲繩表面銹蝕或磨損量(%)101520253040大于40折減系數8575706050報廢11、起重機的吊鉤和吊環嚴禁補焊。當出現下列的情況之一時應更換:表面有裂紋、破口;危險斷面及鉤頸有永久變形;掛繩處斷面磨損超過高度10%;吊鉤襯套磨損超過原厚度50%;心軸(銷子)磨損超過其直徑的3%5%。12、當起重機制動器的制動鼓表面磨損達1.52.0(小直徑取小值,大直徑取大值)時,應更換制動鼓,同樣,當起重機制動器的制動帶磨損超過厚度50%時,應更換制動帶。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2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