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及基坑支護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3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37558
2023-04-07
36頁
1.81MB
1、降水及基坑支護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目錄工程概況2土釘墻設計與施工3降水井設計與施工20施工監測27項目經理部主要人員組成31施工計劃32安全文明施工措施33竣工驗收35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XX,基坑深度11.20m。基坑邊界條件:基坑東邊線距華清路約20m; 南側距長纓路lOm; 北側距2 層民房38m;距基坑西北角約1 520m 處有一幢8 層住宅樓:基坑西側邊線距3 層客運站34m, 本基坑的坡道準備留于基坑西側。其平面位置見圖1/3。支護范圍內土層情況:本場地地層情況詳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書。各層土的主要物理力學指標詳見表l。支護土層計算參數 表1 指標 指標值層號厚度(m)深度(m)Y(k2、N/)C(kPa)()人工填土1.51.517.0010.0015.00黃工2.84.316.8025.0021.00黃工7.511.818.3021.0012.00古土層3.014.818.5035.0018.00陜西儲備物資管理局職工培訓中心基坑大致呈長方形為71.6m33.1m,開挖深度約11.2m; 基坑支護采用放坡(10.2) 土釘墻支護。基坑底總邊長約為209m。支護范圍內土層主要為黃土類土,地下水位埋深5.50m, 根據勘察報告提供及地區經驗,降水范圍內土層的綜合滲透系數K 取7md 。基坑尺寸及其與相鄰建筑的相對位置詳見降水井平面位置圖。土釘墻設計與施工2.1.1 現場踏勘資料3、;2.1.2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范(YB9258-97);2.1.3基坑土釘支護技術規程(CECS96:97);2.1 設計依據及所執行的技術標準2.1.4建筑深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2.2 設計與計算計算首先對未支護基坑的穩定性進行了驗算, 其計算安全系數: 基坑南側為0.650, 基坑北側為0.603, 均小于1.00, 說明未支護基坑邊坡根據現場具體條件及西安地區基坑支護經驗選擇土釘墻方案比較經2.3 施工方案的選擇及技術措施基坑支護總體上采用土釘墻支護方案, 即基坑分層開挖分層支護,其主要靠設置于坡體中的土釘被動受力(主要是受拉作用),提高土體的抗剪切強度,同時混凝土面4、層則起到限制和約束基坑土體側向變形的作土釘墻施工應與土方開挖交叉或平行施工。基坑開挖與支護應分層2.4 土釘及混凝土面層設計2.4.1 土釘土釘墻坡度80,墻高北側6.20m,南側為6.50m,土釘按梅花形布置,間距1.40m,共布9 排,各排距地表分別為1.20m、2.4m、3.6m、4.8m、6.0m、7.2m 、8.4m、9.6m、10.8m 。土釘直徑130mm,與水平向夾角15,長度自上而下分別為9.0m、9.0m 、9.0m 、9.0m、11.7m 、11.7m 、11.7m 、11.7m和9.0m. 土釘鋼筋分別為120、120、120、120、125、125、125、125 和5、120。每2m 設一組船形定位支架(扶正筋),按120布置,焊接在主筋上錨孔內注M15 水泥砂漿。南側加固后邊坡穩定驗算(Bishopit)式中Fs土坡的穩定安全系數。式中bi第i 條土條的寬度;Ci第i 條土條滑裂面上的土層黏聚力標準值(kPa);Li第i 條土條滑裂面處弧長(m);Wi第i 條土條自重(KN/m);i第i 條土條滑裂面處中點切線與水平面夾角;i第i 條土條滑裂面處土層內磨擦角標準值。土釘墻內部整體穩定性分析將各數據代入求得Fs=1.61.4 安全土釘抗拔力驗算可采用下式計算:式中 Kdi第i個土釘抗拔強度安全系數;Tti第i個土釘設計極限抗拔力(kN);Ean第i個土釘處主6、動土壓力(kN/m2);Sx,Sy土釘的水平,垂直間距(m)。外部整體穩定性驗算抗滑移安全系數抗拉傾覆驗算式中 G自重;! x 重心與墻趾的水平距離;! 基底傾角;墻背傾角;磨擦角;b 水平投影寬度。2.4.2 墻面墻面配單層6200 鋼筋網片,與土釘鋼筋連接處焊接井字形鋼筋架,井字形鋼筋架由218通長加強筋及218 長100mm鋼筋組成。上下網片搭接長度200mm,墻面面層噴C20 細石混凝土,厚100mm,鋼筋保護層厚50mm。 2.5 土釘施工 2.5.1 土釘施工主要工序 平整坡面孔位放線成孔土釘加工與安放灌注水泥砂漿補漿。 2.5.2 主要技術要點及質量指標 (1)平整坡面 采用人工7、鏟平,達到基本平整,符合尺寸要求。 (2)放線 按照圖紙要求采用鋼尺確定孔位以木樁或鋼釬做為標記,孔位誤差小于5cm。 (3)成孔 成孔采用人工洛陽鏟成孔為主,機械成孔為輔,根據地層成孔性,隨時調整成孔機具。嚴格控制成孔的位置和角度偏差,成孔傾角為15,偏差小于3。(4)土釘加工與安放為使錨釘居中,每隔2.O設置一個鋼筋船形中心定位架。成孔后將錨桿下入孔內,錨釘下入前應清除孔內虛土。(5) 灌注水泥砂漿采用M15 強度水泥砂漿,水灰比0.400.45。用砂漿攪拌機攪拌均勻后將注漿管插入距孔底不小于40mm,通過砂漿泵加壓,灌入孔底后,緩慢拔出注漿管,直至砂漿飽滿,稍后需補漿12 次。(6)施工8、技術要求1)嚴格按照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 120-99)有關要求施工。2)基坑開挖與支護應分層進行,上層支護完畢后,支護結構達到一定強度(大于70%)后,方可進入下一層的開挖。分層開挖深度不大于2.0m.3)土釘墻施工順序:基坑開挖修坡成孔安放錨筋(桿)并注漿制做鋼筋網片并安裝(掛網)噴混凝土。4)土釘成孔施工允許偏差:孔深允許偏差50mm;孔徑允許偏差5mm;孔距允許偏差100mm;成孔傾角允許偏差5%。5)墻面施工允許偏差:坡面平整度允許偏差20mm;鋼筋保持層厚度不小于20mm。2.6 鋼筋混凝土面層施工2.6.1 面層施工主要工序綁扎固定鋼筋網設置面層厚度控制標志并檢查面層鋼筋9、保護層厚度噴射細石混凝土面層定期進行養護。2.6.2 主要技術要點及質量指標土釘施工后,在修整后的坑壁上將編織好的鋼筋網固定在錨釘和掛網鋼筋上,檢查錨頭與面層鋼筋網片的連接是否牢靠,檢查鋼筋保護層厚度是否不小于30mm,然后噴射C20 細石混凝土。細石粒徑在51 Omm之間,噴射采用混凝土噴射機干噴法作業。2.7 設置排水系統及混凝土養護混凝土面層施工的同時,在坡頂及坡腳采取必要的敞、排水措施。即坡頂做散水面,坡腳挖排水溝。對已施工的混凝土做防凍養護。2.8 土釘墻施工要點2.8.1 土釘支護按設計規定的分層開挖深度按作業順序施工,在完成上層作業面的土釘與噴混凝土以前,不進行下一層深度的開挖。10、2.8.2 當用機械進行土方作業時,嚴禁邊壁出現超挖或造成邊壁土體松動。基坑邊壁采用小型機具或鏟鍬進行削坡,保證邊坡平整并符合設計規定的坡度。2.8.3 為防止基坑邊坡的裸露土體發生坍陷,對于易塌的土體可采取以下措施:(1)對修整后的邊壁立即噴上一層薄的砂漿或混凝土,待凝結后再進行鉆孔;(2)在作業面上先構筑鋼筋網噴射混凝土面層,而后進行鉆孔并設置土釘;(3)在水平方向上分小段間隔開挖:(4)先將作業深度上的邊壁做成斜坡,待鉆孔并設置土釘后再清坡;(5)在開挖前,沿開挖面垂直擊入鋼筋或鋼管,或注漿加固土體。2.8.4 土釘支護是在排除地下水的條件下進行施工,采取恰當的排水措施包括地表排水,支護11、內部排水,以及基坑排水,避免土體處于飽和狀態并減輕作用于面層上的靜水壓力。2.8.5 基坑四周支護范圍內的地表進行修整,構筑排水溝和水泥砂漿或混凝土面層,防止地表降水向地下滲透。2.8.6 土釘成孔前,按設計要求定出孔位并作出標記和編號。孔位的允許偏差不大于l50mm,鉆孔的傾角誤差不大于3,孔徑允許偏差520mm,孔深允許偏差為50200mm。2.8.7 成孔過程中做好成孔記錄,按土釘編號逐一記錄取出的土體特征、成孔質量、事故處理等,以便及時修改土釘的設計參數。2.8.7 鉆孔后進行清孔檢查,對孔中出現的局部滲水塌孔或掉落松土立即處理,成孔后及時安設土釘鋼筋并注漿。2.8.8 土釘鋼筋置入前12、,設置定位支架,保證鋼筋處于鉆孔的中心部位,支架沿釘長的間距為2m。2.8.8 土釘鋼筋置入后,采用重力方法注漿填孔。重力注漿以滿孔為止,在初凝前補漿12 次。2.8.9 向孔內注入漿體的充盈系數大于1.O。2.8.10 注漿用水泥砂漿的水灰比不超過0.40.45,漿體攪拌均勻并立即使用。2.8.11 砂漿強度用70mm70mm70mm 立方試件經標準養護后測定,每批至少留3 組(每組3 塊)試件:給出3 天和28 天強度。2.8.14 土釘端部通過其他形式的焊接件與面層相連,事先對焊接強度作出檢驗。2.8.15 在噴射混凝土前,面層內的鋼筋網片牢固固定在邊壁上并符合規定的保護層厚度要求。2.13、8.16 鋼筋網片綁扎而成,網格允許偏差10+10mm,鋼筋網鋪設時每邊的搭接長度應不小于一個網格邊長。2.8.17 噴射混凝土配合比通過試驗確定,粗骨料最大粒徑不大于12mm,水灰比不宜大于045。2.8.18 噴射混凝土的噴射順序為自下而上,噴頭與受噴面距離宜控制在0.801.50m 范圍內,射流方向垂直指向噴射面,防止在鋼筋背面出現空隙。2.8.19 為保證施工時的噴射混凝土厚度達至規定值,可在邊壁面上垂直打入短的鋼筋段作為標志。在繼續進行下步噴射混凝土作業時,仔細清除預留施工縫接合面上的浮漿層和松敞碎屑,并噴水使之潮濕。2.8.20 噴射混凝土強度采用邊長100mm 立方試塊進行測定,14、每批至少留取3 組(每組3 塊)試件。2.9 土釘墻設計圖1 計算參數及簡圖圖 2 計算參數及簡圖291 土釘墻計算結果技術參數表2 土坡高度11.7坡角()80土釘傾角()15地表荷載P(kPa)O由支護土體自重引起的側壓力最大值Pm(kPa)11.60土釘垂直間距S()1.2土釘水平間距Sh(m)1.4平均黏聚力(kPa)20.6平均內磨擦角()14.5土釘墻穩定安全系數(1.21.4)1.25土釘鋼筋的直徑(mm)22鋼筋抗拉強度標準值(MPa)310土釘的孔徑()O13土釘與土體之間的界面粘結強度34.7土的平均重度r(kN/m3)17.8無外荷時土釘所受的最大拉力N(kN)72.3615、土釘之抗拉強度算滿足要求292 計算土釘長度及配筋 計算土釘長度及配筋表3 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第五排第六排第七排第八排第九排第層土釘距10.59.38.16.95.74.53.32.10.9坑底的距離()第層土釘處土壓力系數0.410.821.001.001.001.001.001.001.00土釘所受拉力(N)29.6859.3772.3672.36105.91105.91105.91105.91105.91第層土釘長度不小于7.759.7810.319.7510.1211.5310.9110.369.77I/H0.660.840.880.831.040.990.940.890.84根16、數111111111土釘鋼筋的直徑202020202525252525土釘之抗拉強度驗算滿足要求滿足要求滿足要求滿足要求滿足要求滿足要求滿足要求滿足要求滿足要求外荷信息 表4外荷(kPa)外荷距坑邊(m)作用深度-(m)外荷引起的側壓力(kPa)40.002OO1.0033.55地層巖性表5層號厚度重度黏聚力內摩擦角粘結強度l1.51725.5lO151522.53022.816.847.0425702l58.85037.518.3137.252l157.512903000O總深度11.8平均f(按厚度加權)17.820.614.534.7穩定性驗算表6Ka =O.5991475規范第8.2.17、4條上釘墻平均重度r17.8Ea1439.56士釘墻厚度B(m)10FtEaxKH抗滑動穩定性驗算1041.77729.091.431.87MwM0KQ抗傾覆驗算12546.282843.434.412.12圖3 土釘墻正立面圖圖4 II 剖面圖圖5 lIII 剖面圖圖6 基坑支護平面圖說明: l. 基坑AB、C-D、EA及D-E段采用土釘墻支護方案。 2. 土釘墻施工前應查清坡體影響范圍內的管線情況,并檢是否有滲漏等現象,如發現有異常情況及時報設計進行處理。 3. 基坑開挖與支護應分層進行,上層支護完畢后,支護結構達一定強度后,方可進行下一層的開挖,分層開挖的深度不大于2.0m(第一層視土質18、情況可開挖3.0m)。 4. 錨孔灌注M15水泥砂漿,面層為C20細石混凝土。 5. 如遇人工填土或其他易塌土層,應分段進行開挖與支護,分段長度不超過lOm。 6. 土釘墻及錨桿施工嚴格按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 120-99)之規定執行。 7. BC段擬設置坡道,可根據實際情況單獨考慮支護方案。降水井設計與施工3.1 降水設計 3.1.1 基本參數 據鄰近場地抽水試驗結果,降水深度范圍內土層綜合滲透系數k=7.0md。基坑設計水位降深S為7.70m(即地下水降至基坑底以下20m),含水層厚度H為20.0m。降水井半徑據地區經驗取r=0.4m。 3.1.2 基坑涌水量( Q)估算 根據等代19、大井法估算了該基坑的涌水量,估算時采用下式:式中F基坑面積(基坑面積為3440)。 計算結果: Q2936.01(/d)3.1.3 單井出水量( q)及降水井個數 q=24(1 d/ a ) 式中 q管井單井出水量(m3/d); l過濾器浸沒長度,取2.0(m); d過濾器外徑,取500mm; a與含水層滲透系數有關的經驗系數,查表取70; 計算結果: q=514.29/d。 干擾井抽水條件下,計算的單井出水量為247.94d。 3.1.4 井點間距及降水井布置 在基坑周邊共布設降水井12 個,井點間距2025m。降水井的鑿井深度為265m,井底標高為-275m;井徑為800mm:無砂混凝土管20、內直徑為500mm,其孔隙率不小于15:降水井下端設1.0m的沉淀管;井管外采用天然圓礫填,圓礫的粒徑為5 至l0mm。降水井的平面位置詳見圖7。 3.1.5 水位降低檢驗 本次采用基坑中部設置降水井法進行降水,水位降低檢驗的重點是基坑中心點的水位降低情況。 用等代井法進行計算,等代大井面積F=3440m2,等代井的半徑r0=33.1 m,考慮群井抽水,當基坑中部水位降深為7.7m 時,干擾井總的出水量為297525m3d,大于上述估算的基坑涌水量。基坑中心點水位降低檢驗基坑中心點采用下式進行驗算:計算結果為:S(o)=7.88m7.70m 可以滿足降水要求。 3.1.6 降水設備抽水設備可采21、用深井潛水泵,設計總出水量670m 3/d。降水井采用鍋錐法成孔(見鍋錐成孔施工方案),設觀測孔2 個,深度不小于9.0m,孔徑不小于120mm,降水由專人負責,配專職抽水工及電工各1 名,24h 值班。在實施基坑第二次開挖前五天開始降水,觀測井水位降至下一次開挖基底下0.5m時,進行下一次開挖。3.2 基坑降水對周邊環境影響及處理方案 基坑降水對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為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問題。3.2.1 降水引起地面沉降估算 (1)假定地基為均質各向同性體。 (2)假定土層變形為彈性變形。 (3)疏干區土層平均壓縮模量取ES 4.OM Pa,以下土層E s8.OMPa 。估算結果,當基坑中部水位22、降深為7.70m 時,由于降水引起基坑周邊的沉降量約為74.1Omm,基坑周邊1 5m 處約為56.1 mm,引起地面傾斜約為0.90:基坑1 5m 以外地下水流近似于水平流,引起地面不均勻沉降主要在基坑周邊1 5m 以內。本基坑四周距已有建筑物的距離,均在l 520m,在基坑l 5m 以外引起的最大沉降量小于56.1 mm,最大傾斜不大于O.90,不會對周鄰建筑物及道路安全造成嚴重的后果。3.2.2 防止降水引起地面及已有建物沉降變形的措施(1)采用較小的井間距及較深的抽水井有利于減小對周圍建筑物的影響,抽水井結構詳見圖7。(2)基坑降水采取分階段緩慢進行,這樣可避免降水引起過大的差異沉降對23、已有建筑物造成危害。(3)加強對已有建筑物的變形監測及地下水位的監測工作在降水影響范圍內的已有建筑物均設變形觀測點,及時監測其變形情況。圖7 降水井平面布置圖圖8 抽水井結構圖降水設計計算表71. 潛水含水層完整井(1) 基本參數43.9滲透系數k(m/d);727.9含水層厚度H(m);20地下水位埋深5.518.7假定基坑水位降深S(m)7.7井距基坑邊的距離(m)226.9基坑面積A()344042.9過濾器半徑rs(m)0.2538.6過濾器進水部分長度1(m)3.0035.2管井半徑rw(m)0.3528.721.3(2) 計算指標X=0.329.7降水影響半徑R(m)=2S182.24、2245.2基坑等效半徑r0(m)33.1039.8R0(m)=R+ r0215.31基坑涌水量Q(/d)=1.366k(2H-S)S/log(R0/r0)2921.24管井的出水量q(/d)=1203.14rslk1/3514.29q=1.366k(2H-s)s/lg(R n/nr (n-x)r)474.372846.24n*q降水井數量n(個)612單井每小時出水量(/h)21.43實際井點抽水基坑中心點水位降深S(m)7.88濾管的長度(m)L=aq/D1.45a=70施工監測4.1 施工監測的內容施工監測包括下列內容:(1)支護結構位移的量測;(2)地表開裂狀態(位置、裂寬)的觀察:(25、3)鄰近建筑物和重要管線等設施的變形測量和裂縫觀察:(4)基坑滲、漏水和基坑內外的地下水位變化。在施工開挖過程中,基坑頂部的側向位移與當時的開挖深度之比如超過O.3O.5時,即加密觀察、分析原因并及時對支護采取加固措施,必要時增用其他支護方法。4.2 監測點布置(1)土釘墻位移觀測點10 個;(2)周圍建筑物沉降觀測點20 個。具體見監測施工方案。4.3 監測方法及實施4.3.1 監測方法監測方法以儀器觀測為主,儀器觀測和目測調查相結合。4.3.2 前期準備(1) 建立監測控制系統,埋設控制點,測放位移測線(點),固定并標記、保護。施工水位觀測井。(2)熟悉有關技術資料(支護、降水、監測),進26、行技術交底,分工分責,落實到人。(3)建立監測制度,明確觀測周期、記錄制度、測點保護,資料匯總以及信息返饋等。4.3.3 監測實施(1) 觀測、記錄原始值和初期狀態(2) 觀測周期:現場監測時間間隔按下表執行(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加密)。觀測周期表 表8施工階段觀測周期開挖階段12h 次每天2 次地下工程施工階段第一周12h 次每天2 次第二周1 天1 次第三、四周2 天1 次四周1 周1 次(3)監測警戒:當遇到以下情況時應減緩施工速度并加密、加強觀測,有異常情況時應停止施工并采取相應措施。1)變形實測值接近或達到(估)算值或發生突變時;2)基坑水位達到或超過設計降深,應停止降水;3)基坑周圍27、環境水位下降接近或超出計(估)算值時,應采取加灌措施;4)遇到異常情況時。4.4 抽水監測與管理(1)降排水之前觀測一次自然水位,在抽水開始的5lO 天內,要求每早晚各觀測一次水位、流量;以后改為每天觀測一次,并作好記錄。進入雨季或出現新的補給源時,應增加觀測次數。(2)對觀測記錄應及時整理,繪制Qt(抽水量與時間)與St(水位下降值與時間)關系曲線圖,分析水位下降的趨勢與流量變化,預測水位下降達到設計要求的時間;根據實際抽水情況,研究降水設計的可靠程度或提出調整措施:查明抽水過程中的不正常狀況及其產生的原因,及時組織排除。(3)對抽水設備應建立定期檢修保養制度,保持設備的正常運行。降水期間不28、得停泵。(4)抽出的水應排至降水區以外,不應產生回滲。遇有大雨或暴雨,應及時排除地面和基坑積水,以減少下滲,保證降水。降水引起地面附加沉降 表9距坑邊距離(m)0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大井半徑(m)33.1033.1033.1033.1033.1033.1033.1033.1033.1033.1033.1033.1033.1033.1033.1033.1033.10距坑中心:ri(m)33.1038.1043.1048.1053.1058.1063.1068.1073.1078.1083.1088.1093.1098.10103.10108.10113.29、10計算si=(m)7.706.966.355.835.374.974.614.283.983.713.463.233.012.812.622.442.27疏干區:Es=(MPa)44444444444444444水下影響深度(m)0.000.741.351.872.332.733.093.423.723.994.244.474.694.895.085.265.43水下平均模量:Es(MPa)88888888888888888假定基準高度(mm)74.11計算C 值248.71230.03213.65199.07185.94173.99163.02152.90143.49134.70126.430、6118.70111.37104.4297.8291.5385.53疏干平均附加壓力38.5034.8131.7429.1326.8524.8323.0321.4019.9218.5617.3016.1415.0514.0413.0812.1811.33(kN/m2)水下平均附加壓力77.0069.6363.4958.2553.6949.6646.0642.8039.8437.1234.6132.2830.1128.0826.1724.3722.67(kN/m2)地面沉降s=(mm)74.1167.0261.1156.0751.6847.8044.3341.2038.3535.7333.31331、1.0728.9827.0225.1923.4521.82相傾斜值0.14%0.10%0.08%0.06%0.05%0.04%0.04%0.03%0.12%0.09%0.07%0.06%0.05%0.04%0.04%0.03%地面高度(mm)0.007.1013.0018.0522.4326.3129.7832.9135.7738.3840.8043.0445.1347.0948.9350.6652.30項目經理部主要人員組成項目經理:張曉陽技術負責:孫中云測 量:蘇寶安施 工 員:李 剛各個崗位均選派我公司責任心強、技術水平高、有工作經驗的,近年來有突出業績的管理和技術人員上崗。現場主要工序32、負責人及勞動力安排。主要工序負責人及勞動力安排計劃表 表10序號崗位負責人人員數量(人)備注1技術組孫中云22質檢組李鵬23鉆孔組劉永安104灌漿混凝土噴面組孟保平155鋼筋班付新社26降水井施工白新平107降水施工李鵬48安全員李鵬1施工計劃6.1 進度計劃土釘墻施工計劃工期35 天設備、機械進場調試安裝試,材料進場送檢等前期準備工作5d,第一批土釘墻(-0.51.5)施工8d,以后每批(2.0m)土釘墻施工時間7d,共計30d。6.2 保證工期措施6.2.1 組織措施(1)由實踐經驗豐富的項目經理管理生產,協調各工序、各專業的工作關系。(2)人力資源按三班輪換作業配置,晝夜不停施工,充分利33、用有效工作時間。(3)加強設備的維修和保養,保證設備100%的完好率。(4)切實落實施工材料計劃,責任到人,確保施工材料滿足施工要求。(5)加強安全檢查,消除事故穩患,以免影響工程進度。6.2.2 技術措施(1) 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加快施工進度計劃,根據施工進展情況總結經驗,調整計劃,提高工作效率。(2) 用針對性強的鉆孔設備,簡便的成孔工藝。(3) 加強質量管理,杜絕不合格品。(4) 定期檢查,收集信息進行統計總結,找出影響進度原因并加以改進完善。6.2.3 經濟措施(1)強工程財務管理,制定嚴格的進度計劃和資金保證措施,確保資金按時到位。(2)確所有人員崗位責任,嚴格獎罰制度,內部實行競爭機34、制,開展勞動競賽活動,提高員工責任心,調動其勞動積極性。安全文明施工措施7.1 安全保證措施7.1.1 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有關規范、操作規程和本施工組織設計。7.1.2 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上崗,爬高必須系安全帶。7.1.3 受建設方、監理公司及治安部門對現場質、治安、環衛等工作的管理和監督。7.1.4 場供電線路的設計、安裝要合理、牢固,移動性用電設備必須用電纜供電并安裝漏電保護裝置,主電線路必須由專職工員負責,任何人員不得隨意推、拉閘刀。7.1.5 續照明電燈必須用低壓供電,嚴禁使用220V 交流電手燈。7.1.6 壓線正下方嚴禁施工,在其下方兩側施工時,與高壓線距離不得小5m。7.135、.7 坑上口按安全要求搭設基坑圍欄。7.2 文明施工措施7.2.1 工地主要入口要設置大門,門旁必須設立明顯的標牌,標出工程名稱、施工單位和工程負責人姓名。7.2.2 建立文明施工責任制,劃分區域,明確管理責任人,實行掛牌制,做到現場清清整齊.7.2.3 施工現場場地平整,道路堅實暢通,樁孔施工完后及時灌注混凝土.清除積土和多余混凝土.7.2.4 施工現場臨時水點應由專人管理.不得有常流水常明燈.7.2.5 施工現場的臨時設施,包括生產、辦公、民用用房、倉庫、料場,臨時上下水管道及照明動力線路,要嚴格遵循有關規定及施工設計確定的施工平面圖布置,搭設整齊。7.2.6 操作地點和周圍必須清潔整齊,36、做到活完腳下清。7.2.7 混凝土在運輸、灌注過程中,不灑、不漏、不剩,灌注孔位周圍要有墊板,丟灑在路上、孔位附近的混凝土及時清理。7.2.8 施工現場不準亂堆垃圾及余物,應在適當地點設置監時堆放點,并定期清運或外運渣上、垃圾及流體物品,并要采取遮蓋防漏措施。7.2.9 在鋼筋制作場地、鉆孔施工場地等處設置告示板,注明主要施工數據,以便于監督和檢查。7.2.10 施工現場設置宣傳標語和黑板報,并適時更換內容,做到鼓舞土氣,表揚先進鞭策后進。7.2.11 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配戴胸卡和安全帽,嚴格穿插鞋、涼鞋、高根鞋及帶釘后根鞋,嚴禁酒后進入施工現場。7.2.12 現場使用的鉆機、鋼筋加工機等37、應按平面圖位置擺放,遵守機械安全技術規程,經常保持機身周圍環境的清潔,機械的標記、編號明顯,安全裝置可靠。7.2.13 清潔機械排出的污水要有排放措施,不得隨地流淌。7.2.14 所有機械必須根據的性能,分期分階段定期檢修、保養,并記錄備案。7.2.15 建立健全機械設備定機、定人、定崗位責任的三定制度,操作證制度,交接班制度和獎罰制度。竣工驗收本降水及支護工程必須堅持下道工序對上道工序的驗收,專職質檢員對關鍵工序的驗收,每個土釘的成孔、鋼筋制作及注漿質量應在自檢合格的基礎上,由監理工程師和甲方代表進行中間驗收。施工結束后,整理所有原始記錄和試驗報告,向建設單位提出降水及支護施工竣報告書,并提供下列資料:(1) 項目部負責人上崗證,特殊工種上崗證;(2) 企業資質證書,營業執照復印件,施工合同復印件;(3) 降水及支護施工竣工圖;(4) 鋼材、水泥出廠證明及復試報告,鋼筋焊接試驗報告;(5) 粗、細骨料物理試驗報告;(6) 混凝土配合比試驗報告;(7) 設計變更通知單,事故處理記錄等有關文件;(8) 上釘墻施工記錄匯總;(9) 隱蔽工程驗收記錄;(10)混凝土試塊抗壓強度試驗報告;(11)建筑物沉降及基坑變形監測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