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小區地下室施工縫后澆帶專項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37891
2023-04-07
18頁
354.54KB
1、地下室后澆帶及施工縫施工專項方案一工程概況 1。工程基本資料項目名稱:XX花城地下室 建筑面積:7494。80m 建筑物形狀:整個建筑物頂板埋在地約0.89米,地下室成長方形222X33米,層高3.4米.地下室底板厚300mm,地下室頂板厚350mm,地下室外墻厚250mm.地下室底板及外墻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抗滲等級為P6,地下室頂板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 2。工程后澆帶設置地下室底板、外墻、頂板分別在8軸、14軸、18軸右側2200mm、24軸左側2200mm處設置800mm寬的后澆帶。地下室底板、頂板結構找坡1.01.5%。3.工程所在地地下水位及水質情況二設計要求:(一)結構設計2、總說明中關于后澆帶的說明1。后澆帶應從基礎到屋頂沿水平及豎直向貫通留設。2。后澆帶分施工后澆帶、沉降后澆帶、沉降及施工后澆帶;由設計圖指明后澆帶的類型。3。施工后澆帶應在其兩側混凝土齡期達到60天后澆筑。沉降后澆帶應在主體結構封頂板澆筑后14天,且其兩側結構單元沉降基本穩定(提供沉降觀測數據),經設計同意后澆筑.沉降兼收縮后澆帶的澆筑時間應同時符合收縮后澆帶和沉降后澆的要求。4. 底板及梁后澆帶處留筋采用貫通方式,墻及板在后澆帶處留筋采用搭接方式,外露鋼筋涂刷水泥漿作防銹 保護。5。板、墻、梁的后澆帶做法詳見圖集11G101-1P98;基礎底板、基礎梁的后澆帶做法見圖集11G101-3P93:3、當地下室底板及地下室外墻后澆帶施工需要超前止水時,后澆帶做法見平法圖集11G1013P94、外墻超前止水參照底板的做法。6。樓板后澆帶處當板面無鋼筋時,應在板面設置8200鋼筋網,鋼筋每側伸過后澆帶300。7。后澆帶混凝土施工前,后澆帶部位和外貼式止水帶應予以保護,嚴防落入雜物和損傷,外貼式止水帶,后澆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清理干凈,涂刷水泥凈漿或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并及時澆筑混凝土。8.后澆帶采用補償混凝土(內滲)12%水泥重量的膨脹劑,后澆帶混凝土比兩側混凝土高一個強度等級(5MPa)且至少C30。后澆帶混凝土的養護時間不得少于28天。9。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時的溫度不宜高于兩側混凝土澆筑時的溫度4、:后澆帶兩側可采用快易收口網作為隔斷。10。兩側結構在后澆帶未澆筑或未達到設計強度前,施工單位應將后澆帶兩側的構件妥善支撐,并注意留后澆帶可能引起的各部分結構的承載力問題與穩定性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施工期間結構穩定安全。(二)結構平面圖后澆帶為伸縮后澆帶。施工后澆帶易在2個月后封閉,若局部施工困難,可在同一跨內微調。 (三)建筑施工圖設計要求 1。地下室底板建筑構造要求(由上至下) (10)亞光防滑耐磨地坪漆 (9)100厚C25細石砼隨打隨抹光內配單層雙向鋼筋6150,坡底處沿墻設300mm寬排水明溝0。5右坡向集水井,排水溝內細石砼層最薄處40厚. (8)疏水板(不透水型)疏水層(約25、530厚)(集水井四側預埋藏20300PVC滲水管,將排水層匯集的水排入集水井)。(7)P6級自防水鋼筋混凝土底板,結構找坡1%。(6)50厚C20細石混凝土保護層.(5)無紡布隔離層一層.(4)20厚聚氨酯防水涂膜。(3)30厚1:2水泥砂漿找平層(2)100厚C15素混凝土墊層(1)素土夯實(夯實密度0.93) 2.地下室側墻(由外到內)(6)回填土分層夯實,粘性土阻水層厚度不小于300。(5)100厚磚砌保護層。(4)油氈隔離層(3)無紡布隔離層一層(2)自防水鋼筋混凝土鋼筋砼(1)內墻面做法詳見各部位室內裝修做法。 3。地下室頂板(由上至下)(9)種植土或硬化地面(詳景觀設計)(8)土6、工布濾水層(聚丙烯)100150g/m,四周上翻100高,用粘結劑粘結。(7)疏水板(透水型)疏水層(約2530厚)(6)有大型喬木時,鋪0.4mm厚HPDE隔根層,上翻過種植土面150mm.(5)40厚C20細石混凝土保護層,配4150X150鋼筋網片,設間距3000分隔縫(鋼筋在縫內斷開),縫寬10mm,縫內嵌聚氨酯密封膠(向排水方向找坡,使總坡度達2%)(4)無紡布隔離層一層(3)2。0厚聚氨酯防水涂膜(地漏、管道周圍做2。0厚聚氨酯防水涂膜附加層,同時做纖維織物胎體增強處理),上返高出種植面400,水平面大于200。(2)現澆抗滲鋼筋混凝土結構頂板,結構找1%坡,表面收光。(1)頂棚做7、法詳見各部位室內裝修做法。三施工縫及后澆帶施工方案選擇1。施工縫方案(1)底板施工縫方案本項目施工中地下室底板不設施工縫。(2)外墻施工縫方案本項目在地下室外墻距墻底300mm處留置施工縫,施工縫的節點做法如圖:地下室外墻施工縫節點做法詳解圖地下室剪力墻施工縫位置及做法詳圖(3)頂板施工縫方案本項目施工中地下室頂板不設施工縫.2。后澆帶方案(1)頂板后澆帶方案(2)外墻后澆帶方案地下室外墻后澆帶防滲漏節點做法(3)底板后澆帶方案四后澆帶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安全保證措施1.后澆帶鋼筋質量保證措施后澆帶處的鋼筋隨結構梁板墻鋼筋一起綁扎,其施工技術措施與質量保證措施按鋼筋工程施工的要求處理.后澆帶梁筋不8、斷開,板筋及墻體水平筋斷開.后澆帶鋼筋綁扎完成后在鋼筋表面刷水泥砂漿保護鋼筋不生銹。2.結構主體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后澆帶處理方法在進行結構主體施工時,后澆帶部分的模板工程按不設后澆帶處理,也就是模板按梁、墻、板正常的構件支模方式來安裝。為保證后澆帶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被污染和澆筑,在支模和綁扎鋼筋時,采用鋼絲網片隔離,同時在后澆帶模板面上鉆孔或墻底設排漿孔。在主體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混凝土終凝前后清理后澆帶去的混凝土污染物。2.后澆帶的留置在進主體墻梁板混凝土施工時,采用放置快易收口網留置后澆帶,并在墻體后澆帶界面處墻體內中豎向焊接固定止水鋼板,在地下室底板后澆帶界面處的板厚中部焊接固定止水鋼板(9、止水鋼板的U形盤盤口朝上)。混凝土振搗宜控制在距快易收口網 450mm 左右,振搗時聚集到混凝土表面的泌水應盡快排除,要保證快易收口網后面沒有空隙產生,也不可讓混凝土漿沿網下流;在地下室底板施工時監理應要求快易收口網的上、下邊界距底板上下表面各 50mm,以免快易收口網形成貫穿底板通縫,為滲水提供通道。3.后澆帶施工前結構主體的成品半成品保護措施在后澆帶兩側結構主體拆模的同時,對后澆帶兩側的梁板墻結構主體增設支撐鋼管,以防結構主體變形或受損。在后澆帶端頭(外墻外)、后澆帶兩側設集水井和擋水坎,以防止污水流入后澆帶。在結構板面加鋪木模板(木模板下鋪方木)覆蓋后澆帶(蓋板過后澆帶邊至少200mm)10、,直至后澆帶澆筑施工前清理后澆帶時方移除此蓋板。外墻后澆帶在主體結構墻拆模后即砌筑磚墻,此墻用作后澆的磚胎模,在此磚墻外側按地下室外墻防水施工要求進行防水施工.并在此墻內與地下室外墻間下部設集水井,放置一水泵以便排除后澆帶內的積水.集水井的底側墻鋼筋混凝土按地下室底板施工。3。后澆帶混凝土施工措施:(1)地下室底板處后澆帶施工措施1)鋼筋控制檢查后澆帶內鋼筋的規格、形狀、尺寸、數量、間距、搭接長度和接頭位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尤其是后澆帶內鋼筋如果斷開,要求綁扎搭接接頭面積的百分率不超過 25(設計為50),焊接接頭不超過 50%.混凝土澆筑前,應對鋼筋表面顆粒狀或片狀老銹進行除銹11、處理。若有鋼筋被踩彎或壓彎現象,在混凝土澆筑前應要求及時進行矯正。2)混凝土澆筑控制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前清理干凈后澆帶中雜物,將兩側混凝土的松散石子鑿除,表面清洗干凈,保持濕潤;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時的溫度應盡量低于兩側混凝土澆筑時的溫度,且宜選擇在溫度較低的季節施工;后澆帶應在兩側混凝土齡期達到 60d 后再施工;為防止混凝土中水泥漿流失,提高混凝土密實度,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振搗時間應適當延長,待 12h 后再抹平壓光數遍,減少表面裂縫產生。3) 防滲漏措施采用適合工程特點的后澆帶接縫形式和其與兩側混凝土接縫防水做法是做好防滲漏措施的關鍵,通常應采取企口縫或階梯縫,并選擇接縫中部設置止水條12、或止水帶的組合做法。4)底板后澆帶的臨時保護措施為了地下室底板后澆帶混凝土澆筑之前的清理方便,后澆帶的溝槽向兩側做泛水,并在后澆帶排水端頭部位砌筑集水井,用來清理后澆帶中的垃圾及積水。兩側集水井應及時抽水,保持后澆帶處于無積水狀態,降低鋼筋銹蝕程度;在兩側混凝土澆筑完畢初凝前,用高壓水槍及時清理后澆帶內的浮漿,水槍清理不動的浮漿及時用長釬搗碎,這樣即使有一些松散、松動的積沉物,以后清理起來也比較容易;在后澆帶混凝土未澆筑之前,后澆帶的兩側應采用磚砌檔墻以及上口采用木蓋板進行全封閉保護,防止混凝土、砂漿結塊污染及建筑雜物大量堆積,防止損壞外貼式止水帶,防止工程施工中鋼筋污染,保證鋼筋不被踩踏。513、)成品保護措施混凝土強度達到 1.2N/ 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進行施工作業;在后澆帶混凝土初凝后,應在 12h 內進行養護,養護期間應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其養護時間不得少于 28d.養護措施可采取灑水的方法,此法可有效保持混凝土內水份不蒸發,在不影響后續工序施工的情況下使混凝土得到有效養護,強度不斷增長,且有可能避免表面裂縫的產生。4、后澆帶施工資料整理后澆帶施工完成后按照 GB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進行質量驗收,并及時收集整理下列文件和記錄:設計變更文件;原材料出廠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和進場抽樣試驗報告;混凝土配合比報告單;混凝土工程施工記錄;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施工14、音像資料;其他必要的文件和記錄。五地下室墻面施工縫質量保證措施 1.地下室墻面施工縫留置在離地面300mm高的地方. 2。地下室墻面施工縫水平留置,并盡量保持在一條水平線上,高度誤差50mm。 3。止水鋼板的外側不得焊接固定或擱置在支撐物上,止水鋼筋的固定通過在鋼板的中部點焊鋼筋條,然后將鋼筋條綁扎固定在墻面的豎向或水平筋上。點焊時不得燒穿止水鋼板。 4.打施工縫下部的混凝土時,混凝土澆筑至施工縫止水鋼板中部,整個混凝土澆筑面高度誤差不得超過50mm,更不得低于止水鋼板下部或高于止水鋼板上部。 5。后期在施工縫接合面上澆筑混凝土時要將施式縫處的混凝土浮漿和松動的石子清除。在打混凝土前澆水濕潤。15、六后澆帶質量驗收標準和人員安排后澆帶的混凝土澆筑質量檢查驗收標準同普通混凝土質量檢驗,后澆帶混凝土質量的驗收需更加重視滲漏。后澆帶施工特別關注澆筑前的混凝土界面的清理工作。 為確保后澆帶施工質量,嚴防滲漏。本項目將安排地下室一名施工員全程跟蹤后澆帶的施工工作,其負責后澆帶的預留、后澆帶的保護與支撐、后澆帶的安全維護、嚴禁在后澆帶留置期間在后澆帶兩側堆放物品、后澆帶的清理、后澆帶支模、后澆帶澆筑、后澆帶養護、后澆帶的防水節點施工。其該項工作完成的質量如何將在后澆帶施工完成后2個月內進行后后澆帶在下雨期間的滲漏情況檢查.發現滲點超過5個或滴水點超過1個點將考核不合格,如滲點5點以下和沒有出現漏點,16、將給預優質獎勵。1、后澆帶構造(1)底板后澆帶構造底板后澆帶構造如下圖:(2)樓層后澆帶構造樓層后澆帶構造如下圖:(3)后澆帶構造鋼筋措施。地下室底板、外墻后澆帶中梁底腰筋不斷開,面筋隔一斷一(角筋不斷開);板底筋隔一斷一,面筋全部斷開;墻筋全部斷開。后澆帶鋼筋連接,地下室墻體鋼筋可搭接,板底和梁鋼筋宜采用焊接或機械連接。樓層后澆帶梁后澆帶范圍內,箍筋加密處理。該位置原設計為150時,加密為100;原為200時加密為150;原為100時不再加密。當樓板在后澆帶未設板面筋時,增設附加面筋8200x200(垂直后澆帶的鋼筋按樓板后澆帶構造圖斷開,錨入兩側砼內不少于La,且不少于300)。后澆帶中梁17、底腰筋不斷開,面筋隔一斷一(角筋不斷開);板底筋隔一斷一,面筋全部斷開;墻筋全部斷開。后澆帶中鋼筋連接,樓板鋼筋可搭接,梁鋼筋宜采用焊接或機械連接;后澆帶中鋼筋鋼筋接頭百分率,梁不應大于50,板不宜大于50。2、后澆帶施工措施:(1)地下室底板處后澆帶施工措施底板處后澆帶模板支撐底板厚度大部分為0.8m,后澆帶采用225鋼筋作骨架,在后澆帶設置鋼網作側模支護,綁扎在鋼筋骨架上。豎向立筋采用25250。為保證結構施工質量,后澆帶鋼筋骨架不得焊于底板鋼筋上。由于后澆帶有一定的側壓力,模板固定可采用如下圖所示的固定方式,以抵抗混凝土的側壓力,保證模板位置和幾何尺寸的準確。鋼筋控制檢查后澆帶內鋼筋的規18、格、形狀、尺寸、數量、間距、搭接長度和接頭位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尤其是后澆帶內鋼筋如果斷開,要求綁扎搭接接頭面積的百分率不超過 25(設計為50),焊接接頭不超過 50%.混凝土澆筑前,應對鋼筋表面顆粒狀或片狀老銹進行除銹處理。若有鋼筋被踩彎或壓彎現象,在混凝土澆筑前應要求及時進行矯正。兩側接縫收口控制采用快易收口網時,混凝土振搗宜控制在距快易收口網 450mm 左右,振搗時聚集到混凝土表面的泌水應盡快排除,要保證快易收口網后面沒有空隙產生,也不可讓混凝土漿沿網下流;在地下室底板施工時監理應要求快易收口網的上、下邊界距底板上下表面各 50mm,以免快易收口網形成貫穿底板通縫,為滲19、水提供通道。混凝土澆筑控制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前清理干凈后澆帶中雜物,將兩側混凝土的松散石子鑿除,表面清洗干凈,保持濕潤;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時的溫度應盡量低于兩側混凝土澆筑時的溫度,且宜選擇在溫度較低的季節施工;后澆帶應在兩側混凝土齡期達到 60d 后再施工;為防止混凝土中水泥漿流失,提高混凝土密實度,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振搗時間應適當延長,待 12h 后再抹平壓光數遍,減少表面裂縫產生. 防滲漏措施采用適合工程特點的后澆帶接縫形式和其與兩側混凝土接縫防水做法是做好防滲漏措施的關鍵,通常應采取企口縫或階梯縫,并選擇接縫中部設置止水條或止水帶的組合做法。底板后澆帶的臨時保護措施為了地下室底板后澆20、帶混凝土澆筑之前的清理方便,后澆帶的溝槽向兩側做泛水,并在后澆帶排水端頭部位砌筑集水井,用來清理后澆帶中的垃圾及積水。兩側集水井應及時抽水,保持后澆帶處于無積水狀態,降低鋼筋銹蝕程度;在兩側混凝土澆筑完畢初凝前,用高壓水槍及時清理后澆帶內的浮漿,水槍清理不動的浮漿及時用長釬搗碎,這樣即使有一些松散、松動的積沉物,以后清理起來也比較容易;在后澆帶混凝土未澆筑之前,后澆帶的兩側應采用磚砌檔墻以及上口采用木蓋板進行全封閉保護,防止混凝土、砂漿結塊污染及建筑雜物大量堆積,防止損壞外貼式止水帶,防止工程施工中鋼筋污染,保證鋼筋不被踩踏。成品保護措施混凝土強度達到 1.2N/ 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進行施工21、作業;在后澆帶混凝土初凝后,應在 12h 內進行養護,養護期間應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其養護時間不得少于 28d.養護措施可采取灑水的方法,此法可有效保持混凝土內水份不蒸發,在不影響后續工序施工的情況下使混凝土得到有效養護,強度不斷增長,且有可能避免表面裂縫的產生.(2)頂板后澆帶施工措施:模板支撐體系控制要求其模板支模架子一次性安裝成型,待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好以后再進行拆除,確保板底平整。在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前,在后澆帶跨內的梁板兩側結構長期處于懸臂受力狀態,因此要求在施工期間本跨內的模板和支撐不能拆除,否則可能引起各部分結構的承載能力和穩定問題。這部分模板支撐體系必須待后澆帶混凝土養護28天后,22、才可以拆除。按由上向下順序拆除。防滲漏措施在內墻、頂棚后澆帶接縫處用柔性彈性膩子涂刷兩遍,可避免在結構的沉降及伸縮過程中產生細小裂縫;后澆帶應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強度等級應提高一級。3、后澆帶施工應該注意的問題(1)后澆帶的支撐方案 后澆帶封閉前,后澆帶處梁、板模板的支撐不得拆除,同時后澆帶跨內不得施加其他荷載,例如放置施工設備、堆放施工材料等,以保證結構安全.(2)樓面后澆帶的臨時保護措施后澆帶空置期間,為防止雜物進入,采取膠合板封閉的措施.(3)后澆帶質量要求:后澆帶混凝土采用高一等級的混凝土。(4)后澆帶混凝土的保養方法采用灑水保養,保持后澆帶混凝土的潤濕。4、后澆帶施工資料整理后澆帶施工完成后按照 GB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進行質量驗收,并及時收集整理下列文件和記錄:設計變更文件;原材料出廠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和進場抽樣試驗報告;混凝土配合比報告單;混凝土工程施工記錄;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施工音像資料;其他必要的文件和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