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挑式全封閉外腳手架工程施工方案(2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39865
2023-04-11
28頁
300.15KB
1、懸挑式腳手架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2、編制依據 2.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2.2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2。3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2。4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規程2.5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2.6工程建筑、結構施工圖紙2。7施工組織設計3、外腳手架施工重點特點與難點由于工期較緊,本工程施工地上采用懸挑式全封閉外腳手架,采用工字鋼懸挑式外腳手架施工,所以外架的搭設方法的確定與施工是外腳手架施工的重點。4、腳手架搭設的設計與計算4.1外腳手架搭設方案主體結構施工采用工字鋼懸挑式外腳手架施工,在4層懸挑、10層卸載,在112、層懸挑、16層卸載,然后用鋼絲繩斜拉懸吊分段卸荷,單段最大高度不超過26m,外腳手架采用483。5鋼管搭設,立桿采用單立桿,橫距為900mm,縱距為1500mm,橫桿步距為1800mm,腳手架內立桿距建筑物外皮有:北側部位為0.3米,東西兩側為0。3米,其它0。3米,局部2.65米,建筑物四周陽角處工字鋼無法伸出懸挑時, 在梁上預埋鋼筋拉環,用鋼絲繩兜掛來支撐腳手架上部立桿荷載。操作層外腳手架滿鋪,比腳手板低一步外設水平繩式安全網一道,緊貼腳手架外立桿內側設防護欄桿一道(高度為0.9m)和擋腳板一道(高度180mm)。欄桿內側立掛密目式綠色阻然安全網,網的下口與建筑物掛搭封嚴(即形成兜網).剪3、刀撐在腳手架外側沿架高連續設置,與地面傾角45度至60度。主體工程外架與主體框剪結構牢固拉結,連墻桿按兩步兩跨設置。第一排水平橫桿下設16號工字鋼,工字鋼座在二層頂現澆板上(由現澆板內預埋吊環固定),外架子不大于40設一個連墻點,且連墻點的豎向間距不應大于4m。因為本工程腳手架是懸挑式腳手架,所以在外腳手架部位需要加固。加固時立桿位置、腳手架立桿位置,工字鋼頂部(腳手架立桿位置)焊60鋼套管兩根,高度100 ,外腳手架立桿固定在鋼套管內。連桿、掃地桿按標準設置。42主體外腳手架架計算書垂直荷載的傳遞路線施工荷載木腳手板小橫桿通過扣件抗剪立桿工字鋼懸挑鋼絲繩4.2。1腳手架參數1。內排架距墻距離4、為: 北側為0。3米,東西兩側為0.3米 ,其它為0。3米,局部2.65米 ;大橫桿在上,搭接在小橫桿上的大橫桿根數為 2 根;橫桿與立桿連接方式為單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 0.80;連墻件布置取兩步兩跨,豎向間距 3.60 米,水平間距3。0 米,采用扣件連接;連墻件連接方式為雙扣件連接;2。活荷載參數:活荷載分為:施工荷載(包括作業層上人員、器具及材料自重)和風荷載;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3.0 kN/m2 ;腳手架用途:結構腳手架;同時施工層數:2 層;3。恒荷載參數: 恒荷載分為:a 腳手架結構自重(包括立桿、縱橫水平桿、剪刀撐、橫向斜撐和扣件等自重)b 構配件自重(包括腳手板、欄桿5、擋腳板、安全網等自重)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荷載標準值 :0.1248 kN/m2;腳手板自重標準值 :0。350 kN/m2;欄桿擋腳板自重標準值:0.140 kN/m2;安全設施與安全網自重標準值 :0.005 kN/m2;腳手板鋪設層數:4層;腳手板類別:竹笆片腳手板;欄桿擋板類別:欄桿、木腳手板擋板;4。水平懸挑支撐梁:懸挑水平鋼梁采用16號工字鋼,建筑物外懸挑段長度分別為:四個大角側處1.7米,其它1.5米;建筑物內錨固段長度為2.8米、1。5米.5。拉繩參數: 拉繩數量為:1; La-立桿縱距 h-立桿步距 懸挑架正立面圖大橫桿的計算:按照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6、02001)(以下簡稱扣規)第5.2.4條規定,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將大橫桿上面的腳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1。荷載值計算: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1=0.038 kN/m;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P2=0.3500.9/(2+1)=0。105 kN/m;活荷載標準值: Q=3.00.9/(2+1)=0.9 kN/m;恒荷載的設計值: q1=1.20。038+1。20.105=0。1716kN/m;活荷載的設計值: q2=1.40.9=1.26kN/m;圖1 大橫桿設計荷載組合簡圖(跨中最大彎矩和跨中最大撓度)圖2 大橫桿7、設計荷載組合簡圖(支座最大彎矩)2。強度驗算: 跨中和支座最大彎距分別按圖1、圖2組合。跨中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彎距為M1max=0。080.17161.52+0.101。261.52 =0。314 kN.m;支座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 M2max= -0。100.17161。520。1171。261。52 =0.370 kN。m;選擇支座彎矩和跨中彎矩的最大值進行強度驗算:=MW = 0。370106/5080。0=72.835 N/mm2;大橫桿的最大彎曲應力為 =72。835 N/mm2 小于 大橫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0 N/mm2,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最大撓8、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 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靜荷載標準值: q1= P1+P2=0.038+0.105=0.143 kN/m; 活荷載標準值: q2= Q =0。90 kN/m;最大撓度計算值為:V= 0.6770。14315004/(1002。06105121900)+0。990.915004/(1002.06105121900) = 1。991 mm;大橫桿的最大撓度 1.991 mm 小于 大橫桿的最大容許撓度 1500。0/150 mm與10 mm,滿足要求!4。2.3、小橫桿的計算:根據扣規第5。2.4條規定,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9、上面.用大橫桿支座的最大反力計算值作為小橫桿集中荷載,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1.荷載值計算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1= 0。0381。500 = 0。057 kN;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P2=0。350。91.5/(2+1)=0。1575 kN;活荷載標準值:Q=3。00。91。5/(2+1) =1.35 kN;集中荷載的設計值: P=1。2(0。057+0.1575)+1.4 1。35 = 2.147 kN; 小橫桿計算簡圖2。強度驗算:最大彎矩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大橫桿傳遞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 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qmax 2/8 = 1.210、0。0380。92/8 = 0.0046 kN。m;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qmax= = 2。1470.9/3 = 0.644 kN。m ;最大彎矩 M= Mqmax + Mpmax = 0.0046+ 0.644 = 0。649 kN。m;最大應力計算值 = M / W = 0。649106/5080=127。76 N/mm2 ;小橫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127.76 N/mm2 小于 小橫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05。000 N/mm2,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最大撓度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大橫桿傳遞荷載設計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 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11、:Vqmax = 4/384EI = 50.0389004/(3842。06105121900) = 0。013 mm ;大橫桿傳遞荷載 P = p1 + p2 + Q = 0。057+0.1575+1。35= 1.565 kN;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Vpmax =1565900(39002-49002/9 )/(722.06105121900) = 1。613 mm;00最大撓度和 V = Vqmax + Vpmax = 0。013+ 1.613 = 1.626 mm;小橫桿的最大撓度和 1。626 mm 小于 小橫桿的最大容許撓度900/150=6.0與1012、 mm,滿足要求!4。2。4、扣件抗滑力的計算: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65N。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 雙扣件在20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12。0kN;按扣規表5。1。7,直角、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8。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6.40kN。(扣規并沒有要求折減抗滑承載力, 公司出于對安全的考慮,內部決定予以折減)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扣規5.2.5): R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6.40 kN;R - 縱向或13、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 = 0。0381.52/2=0。057 kN;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2 = 0.038(0。9+0。1+0。5)/2=0。029 kN;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 P3 = 0。3500.91.5/2=0.236 kN;活荷載標準值: Q = 3.00。91.5/2 =2。025 kN;荷載的設計值: R=1.2(0。057+0.029+0。236)+1。42。025=3。221 kN;R 6.40 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4。2.5、腳手架立桿荷載的計算: 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靜荷載標14、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為0。1248 (查扣規表A-1) NG1 = 0。124836。0 =4.493 kN;(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kN/m2);采用竹笆片腳手板,標準值為0。35 NG2= 0.35101.5(0。9+0.5)/2 =3.675 kN;(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采用欄桿、木腳手板擋板),標準值為0。14 kN/m NG3 = 0。14101.5/2 = 1。05 kN;(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kN/m2);0.005 NG4 = 0.0051。536。0= 0。27 kN;經計算得恒荷載標準值: NG =NG1+NG215、+NG3+NG4 = 4.493+3。675+1。05+0。27 = 9.488 kN;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經計算得活荷載標準值 NQ= 3.00。91.52/2 = 4。05 kN;風荷載標準值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其中 - 基本風壓(kN/m2),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河南駐馬店 (n=50)基本風壓為 = 0.4 kN/m2;-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第7.2節的規定采用:按B類考慮 = 1.14;(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的高度,應為支點向每三步的頂16、點.即8。1+1.83=13.5m處) - 風荷載體型系數:查吉人空間取值 1。128;經計算得風荷載標準值: =0.71.141.1280.4=0。360 kN/m2;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N = 1.2NG+1.4NQ= 1.27.283 +1。43。6= 13.78 kN;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為N = 1。2 NG+0.851.4NQ = 1.27.283+ 0.851。43。6= 13.024 kN;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 為= 0。851.40。361。51。82/10= 0.208 kN.m;4。2。6、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不組合風荷17、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 (扣規5.3。1-1)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 :N =13.780 kN;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i = 1.58 cm;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扣規第5.3.3條 :k = 1.155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規表5.3。3取 : = 1。50 ;計算長度 , lo = kh = 1。1551。51。8 = 3.119 m;長細比 Lo/i = 311.9/1.58 = 197。0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由長細比查扣規附錄C得到:= 0。186 ;立桿凈截面面積 : A = 4。89 cm2;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5.08 cm3;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18、計值 :f =205。000 N/mm2; = 13780/(0。186489)=151。505 N/mm2;立桿穩定性計算 =151。505 N/mm2 小于 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扣規5.3。1-2)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N =13。024 kN;= 13024/(0。186489)+208000/5080 = 184。138N/mm2;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穩定性計算 = 184.138 N/mm2 小于 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 滿足要求!4。2。7、連墻件的計算: 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19、值應按照下式計算: Nl = Nlw + N0 (扣規5。4.1)風荷載標準值 (按頂標高44。1m查= 1。67) = 0。71。671.1280。4 = 0。527 kN/m2;每個連墻件的覆蓋面積內,腳手架外側的迎風面積 Aw = 1。82步1.52跨 = 10。800 m2;注:實際工作中連墻件垂直距離按層高,水平距離按立桿縱距的倍數,最多三跨, 所以這里應按下式計算:Aw = 3。6(層高)1.53(跨) = 16.2 m2;按扣規5。4.1條 N0= 5.000 kN;風荷載產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kN),按照下式計算:Nlw = 1.4WkAw = 1.40.52710。8 =20、 7。968kN;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 Nl = Nlw + N0= 12。968 kN;連墻件承載力設計值按下式計算: Nf = Af其中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 500/15。800 = 31。646 的結果查表得到 =0。959,為內排架距離墻的長度;又: A = 4。89 cm2;f=205。00 N/mm2;連墻件軸向承載力設計值為 Nf = 0.9594.89104205103 = 96.135 kN;Nl = 12。968 Nf = 96.837,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連墻件采用單扣件與墻體連接.由以上計算得到 Nl =12.968 kN 大于單扣件的抗滑力21、,不滿足要求!可采用雙扣件.4。2.8、懸挑梁的受力計算:懸挑腳手架的水平鋼梁是一個帶懸臂的連續梁.出于安全的考慮,懸挑水平鋼梁,既用錨環固定,同時又用鋼絲繩斜拉保護。 在計算鋼絲繩強度時, 不考慮型鋼懸挑的作用;在驗算懸挑型鋼的強度時, 對于懸挑小于1.7m的,不考慮鋼絲繩受力,對于懸挑大于1。7m的,按不考慮懸挑作用的情況計算。懸挑水平鋼梁采用16號工字鋼,其中建筑物外懸挑段長度分別為:北側大廳處1.6 m ,東西兩側 1.3 m,其它1.4 m ,西北角處3.6 m ; (1)、懸挑L=1。45 m 的計算: (懸挑1.35 m的用本況結果)腳手架排距為 Lb=900 mm,內排腳手架距22、離墻體La=500 mm ,支拉斜桿的支點距離墻體為Lc=1400 mm ,錨固長度Lm=2850 mm ,總長4。5m 水平支撐梁的截面慣性矩I = 1130.00 cm4,截面抵抗矩W =141。00 cm3,截面積A = 26。10 cm2,質量20.50 kg/m受腳手架集中荷載 P = 13。780 kN;水平鋼梁自重荷載 q=1。20.205 = 0.246 kN/m;懸挑腳手架示意圖懸挑腳手架計算簡圖最大彎矩 13.780。513。781.40。50.2461。45226。44 kN.m 支座反力 (26.440。50。2462.852)/2.858.927 kN 最大應力 =M23、/1.05W+N/A= 26。44106 /( 1.05 141000 )+ 0 / 2610.0 = 178。588 N/mm2;水平支撐梁的最大應力計算值178.588 N/mm2 小于 水平支撐梁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15.000 N/mm2,滿足要求!(2)、懸挑L=1.60 m 的計算: 腳手架排距為 Lb=900 mm,內排腳手架距離墻體La=650mm ,支拉斜桿的支點距離墻體為Lc=1550 mm ,錨固長度Lm=2700 mm ,總長4。5m水平支撐梁的截面慣性矩I = 1130.00 cm4,截面抵抗矩W = 141.00 cm3,截面積A = 26.10 cm2, 20.524、0 kg/m受腳手架集中荷載 P = 13。780 kN;水平鋼梁自重荷載 q=1.20.205 = 0。246 kN/m;懸挑腳手架示意圖 懸挑腳手架計算簡圖最大彎矩 13。780.6513.781.550.50。2461.6230.631 kN.m 支座反力 (30。6310.50.2462。72)/2。711。005 kN 最大應力 =M/1。05W+N/A= 30.631106 /( 1。05 141000 )+ 0 / 2610.0 = 206。896N/mm2;水平支撐梁的最大應力計算值206。896 N/mm2 小于 水平支撐梁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15 N/mm2,滿足要求!(325、)、懸挑L=3。60 m 的計算 :Lb=900 mm ,La=2650mm ,Lc=3600 mm ,Lm=2200 mm,=45o, 總長 6。0m懸挑腳手架計算簡圖最大彎矩,按下式簡化計算13.782.65/3。6(20。05+0.9)+0。2463.62/810。542 kN。m 支座反力 (13。782.6513。783.550。50.2463.62)/3.5524.516 kN水平鋼梁的軸力 FHR1/tg24。516/tg45o24。516 kN最大應力 M/1.05WN/A=10。542106/(1。05141000) 24。516103/2610 = 80。599 N/mm226、;水平支撐梁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80。599N/mm2 小于 水平支撐梁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15.000 N/mm2,滿足要求!4.2。9、懸挑梁的整體穩定性計算: 水平鋼梁采用16號工字鋼,計算公式如下 (鋼規GB500172003第4。2.2)其中 整體穩定系數,查鋼規GB500172003附錄B:。大于0。6時,應用代替值: (鋼規GB500172003附錄B,B。11)經過計算得到最大應力Mx/()=10。542106 /(0。929141000)=80。5f=215N/mm2 滿足要求!4.2。10、拉繩的受力計算:(1)、懸挑L=1.45 m的計算: (懸挑1.35m的用本況結果) 27、腳手架排距為Lb=900 mm ,內排腳手架距離墻體La=500 mm,支拉斜桿的支點距離墻體為Lc=1400 mm,錨固長度Lm=3050 mm,總長4。5m. 鋼絲繩拉環 鋼絲繩鋼梁= 68。7o N = 13。780 kN = 66。7o N = 13。780 kN 水平鋼梁的軸力 FH 和拉繩的軸力 F 按照下式計算: =FH = Fcos = 20。27cos68.7o = 7.363 kN (2)、懸挑L=1。6 m 的計算: = 66。7o 腳手架排距為Lb=900 mm,內排腳手架距離墻體La=650 mm,支拉斜桿的支點距離墻體為Lc=1550 mm,錨固長度Lm=2950 28、mm,總長4.5m = 66.7o N = 13。780 kN水平鋼梁的軸力 FH 和拉繩的軸力 F 按照下式計算:=FH = Fcos = 21.516cos66.7o = 8。511 kN (3)、懸挑L=3.60 m的計算,= 45oF = R1/sin = 24。516/sin45o = 34。671 kN4.2.11、拉繩的強度計算: (鋼絲拉繩的內力計算) (1)、懸挑L=1。45 m的計算: (懸挑1.3m的用本況結果) F = 20。27 kN 鋼絲繩的容許拉力按照下式計算:(建筑施工計算手冊133)其中Fg- 鋼絲繩的容許拉力(kN); Fg - 鋼絲繩的鋼絲破斷拉力總和(k29、N),計算中可以近似計算Fg=0。5d2,d為鋼絲繩直徑(mm); - 鋼絲繩之間的荷載不均勻系數,對619、637、661鋼絲繩分別取0。85、0。82和0.8;采用619鋼絲繩:=0.850K 鋼絲繩使用安全系數。 K=6.000,得到: =查建筑施工手冊表14-2,選取 1 根直徑16的6股19絲的鋼絲繩,當鋼絲繩的公稱抗拉強度為1700 N/mm2時,Fg=152.0 kN,能滿足要求! (2)、懸挑L=1.6 m的計算: F = 21.516 kN =查建筑施工手冊表142,選取 1 根直徑16的6股19絲的鋼絲繩,當鋼絲繩的公稱抗拉強度為1700 N/mm2時,Fg=152。0 k30、N,能滿足要求! (3)、懸挑L=3.60 m的計算: F = 34.671 kN=為了統一規格,選取 2 根直徑16的6股19絲的鋼絲繩,4.2。12、固定鋼絲繩拉環的強度計算:(1)、懸挑L=1。45 m的計算: N=20.27 kN鋼絲拉繩(斜拉桿)的拉環的強度計算公式為 當按抗剪驗算時 f 為拉環受力的單肢抗剪強度,f = 120N/mm2;當按抗拉驗算時,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10。9.8條f = 50N/mm2;綜合取f = 50N/mm22雙肢 = 100 N/mm2所需要的鋼絲拉繩(斜拉桿)的拉環最小直徑 故選取16的吊環。(2)、懸挑L=1。6 m的計算,F = 21。51631、 kN 故選取18的吊環(3)、懸挑L=3。60 m的計算, F = 34。671 kN 故選取22的吊環4.2.13、錨固段與樓板連接的計算: (1)、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如果采用鋼筋拉環,拉環強度計算如下: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受力 R=8.294 kN和R=10。021 kN;其它懸挑大于1。7m的情況,考慮綜合受力作用,電算R0。5kN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強度計算公式為: f = 50N/mm2;所需要的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最小直徑為了安全要兩根12的,采用118鋼筋,滿足要求。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一定要壓在樓板下層鋼筋下面,并要保證兩側30cm以上搭接長度.其方法見圖。 32、(2)、卡環的計算由已選用的17。0鋼絲繩,選與鋼絲繩配套卡環為2。7號其安全荷重2711.306安全(3)、吊點抗滑承載能力計算為防止吊點處鋼絲繩的滑移,采用在工字鋼上焊一根20圓鋼PN=14470/590=32。1N/2由表得角焊縫最小值為P=160N/2PPN滿足要求(4)、工字鋼抗滑承載能力計算由于工字鋼不考慮分擔豎向荷載,所以只需驗算其預埋件(16圓鋼,錨固滿足30d),工字鋼與預埋鋼筋之間的連接,要求在工字鋼頂部水平位置滿焊,焊縫抗壓承載力,選用“工16”型工字鋼.由上式得TBC=14。74N2PN=14470/5(502)=28.94N2由表得角焊縫最小值為P=160N/2PPN33、滿足要求(5)、腳手架搭拆施工要求5。1 腳手架材質要求(1)鋼管采用國標3號鋼和技術要求,外徑不小于48,壁厚不小于3.5。由嚴重銹蝕,彎曲,壓扁或有裂縫的鋼管嚴禁使用。(2)扣件要有出廠合格證,有脆裂,變形,滑絲的扣件禁止使用,扣件表面應進行防銹處理,扣件活動部位應能靈活轉動。當扣件夾緊鋼管時,開口處的最小距離應不小于5。(3)為避免減少架子不均勻沉降,在立桿底部加掃地桿,掃地桿離下腳間距高不超過120。(4)密目式安全網應緊隨架體搭設高度滿掛。使用的密目式安全網須是建設部認證產品。(5)操作處緊貼外立桿內側設置二道扶手欄桿(高度分別為1。2m和0.6m)。(6)腳手板應做到嚴密,牢固,鋪34、平。鋪穩,鋪實,不得超過50間隙.嚴禁由超過150的探頭板。(7)腳手板在下列部位應給予固定:腳手板的兩端和拐角處;板長方向間隔15-20m;坡道和平臺的兩端;其他可能發生滑動和翹起的部位.5。2搭設構造措施要求(1)、立桿: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200。每根立桿地步均應設置墊板為腳手版.立桿接頭除在頂部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取對接扣件,對接搭接應符合以下要求: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不知;兩相鄰立桿接頭不應設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各接頭中心距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采用不少于2隔旋轉扣件固35、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立桿頂端高出建筑物上皮1m。(2)、掃地桿:腳手架底部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用直角件固定在距工字鋼表面不大于200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3)、大橫桿:設在立桿內側,長度不小于三跨,采用直角扣件與立桿扣緊,直角扣件不得朝上。大橫桿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或搭接,對接或搭接應符合以下要求:1)對接接頭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各接頭中心距最近主接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大橫桿對界扣件開口應朝架子內側.螺栓向上,避免開口朝上,以防雨水進入,導致扣件銹蝕,銹腐后強度減弱,36、2)搭接長度不小于1m,等間距設置3隔旋轉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到搭接大橫桿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同一根大橫桿的兩端高差不得超過20,同跨內兩根大橫桿高差不得超過100。(4)、小橫桿:每一主接點處必須設置一小橫桿,用直角扣件扣接并嚴禁拆除,主節點處兩個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應大于150靠墻一側的 外伸長度不 大于200,外架立面外伸長度以100為宜。作業層非主接點處的小橫桿宜根據支撐腳手版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立桿縱距的1/2,可按600設置。小橫桿兩端均應運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大橫桿上。(5)、連墻桿:按兩步三跨設置,通過預埋在邊梁部位的鋼管或鋼管筋拉環與外架立桿拉接。連墻體與腳手37、架連接的一端可稍微下斜,不容許向上翹起.設置第一排連墻件前.每隔6跨設一道拋撐,一確保架子穩定。 (6)、剪力撐: 腳手架沿兩端和轉角處起,斜桿與地面的傾角為45。60。剪力撐沿架高連續設置, 剪力撐斜桿的接長宜采用搭接,連接方法同立桿。剪力撐的斜桿除兩端用旋轉扣件與小橫桿的伸出端或立桿扣緊外,還應在其中增加24個扣接點,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接點的距離不大于150。(7)、腳手板、防護欄和擋腳板:腳手架設作業一層,滿鋪竹腳手版,緊貼腳手架外立桿內側設防護欄桿兩道(高度分別為1。2m和0.6m)和擋腳板一道,擋腳板高180。腳手板平鋪,應鋪滿鋪穩,拐角要交圈,不得超過150的探頭板.腳手板應設置在38、三根小橫桿上,當腳手板長度小于2m時可用兩根小橫桿支撐,且腳手板兩端應與其可靠固定,嚴防傾翻.腳手板對接平鋪時,接頭處必須設置兩根小橫桿,腳手板外伸長度應取130-150,兩塊腳手板外伸長度的和不大于300;腳手板搭接鋪設時接頭必須支在小橫桿上,搭接長度大于200,其伸出小橫桿的長度不小于100。欄桿上立掛密目阻燃安全網,網的下口與建筑物掛搭封嚴。5.3荷載(1)外架單層結構作業荷載不超過3KN;(2)扣件式內滿堂梁板模支撐架,作用于跨中的集中荷載應不大于以下規定值0.9m、1.2m跨度的允許值分別為4.5KN/,3。5KN/.5.4 架子搭設質量要求不得采用有嚴重銹蝕、彎、壓扁或折裂的鋼管;39、新扣件必須有生產許可證,測試報告和產品質量合格證;有裂紋,變形的扣件不得使用,出現滑絲搭接螺栓必須更換;鋼管新舊扣件均應進行防銹處理。 地基基礎:表面堅實,平整,不積水;墊板不晃動,不下沉. 立桿垂直度允許偏差:一根桿的兩端為+20;同跨內兩根桿為+10。步距允許偏差: +20;立桿縱距允許偏差: +50立桿橫距允許偏差: +20扣件安裝:主接點處各扣件中心點距離不大于150;同步立桿上兩個相隔對接扣件的高度差不大于500;立桿上的對接扣件到主接點的距離不大于步高的1/3;縱向水平桿上的對接扣件至主接點的距離不大于立桿縱距的1/3。扣件螺栓擰緊力矩:4065NM.5.5拆除順序和方法先搭的后拆40、,后搭的先拆。先從鋼管腳手架頂端拆起.拆除時,周圍設置護欄或警戒標志,設專人指揮.嚴禁非作業人員入內。拆除順序由上而下,先搭后拆, 后搭先拆的原則,先拆欄桿,腳手版,剪力撐,斜撐,后拆小橫桿,立桿,先按一步一清的原則依次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 拆立桿時,先抱住立桿再拆開最后兩個扣,拆除大橫桿, 斜撐, 剪力撐時,先拆中間扣。然后托住中間,再解端頭扣。 連墻桿應隨拆除進度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桿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在拆除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2步。拆除整個過程中,不得換人,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當解開與另一個人有關的結扣時,應先通知對方,以防墜落。拆除時嚴格控制架桿接觸電線,不要碰壞41、外墻,瓷片,窗框,玻璃,水管等物品.拆下的鋼管,腳手板等配件,分別集中用鋼絲栓住,及時用塔吊運至地面,嚴禁拋擲,運至地面。6、安全通道搭設一)為防止施工時異物墜落,在建筑物周圍外架下所設通道部位設置防護棚。(1)挑出建筑物(含外架)距離不得小于3m。(2)棚具體做法為:每隔3m外挑一根斜鋼管,鋼管邊必須與架體用扣件連接,上面間距1m鋪設橫桿,橫桿以直角扣件接,用腳手版鋪設嚴密。(3)護棚懸挑端頭應設置欄桿,欄桿不低于1.2m并不少于二道橫桿,外面用密目式安全網封閉。(4)每隔3m應設置斜拉桿,一端與斜撐鋼管端頭相連,另一端與架體相連,保證防護棚的安全,穩定性。搭設桿橫距1050的雙排扣件式腳手架,步高1800,按標準雙排扣件式腳手架搭設,連墻件均有布置,且每點覆蓋面積不大于30,滿設剪力撐,高度超女兒墻500.二)、周圍建筑物及人行通道安全防護措施1、安全通道搭設高度5m,底層腳手板離地面高4。5m,上層腳手架的高度5m,滿鋪雙層腳手板。2、材料:采用扣件式腳手架材料,按扣件式腳手架及安全設施標準搭設。3、施工現場其余臨建:目前的臨建是南側鋼筋加工棚.現場這些臨建嚴禁住人休息,安全員平時要經常檢查,并有記錄。4、搭設時間:由項目經理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商研確定,并研討搭設的安全程度標準,確認后立即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