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底板大體積砼澆筑施工方案(2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40824
2023-04-12
27頁
459.27KB
1、目 錄一、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生產原因. 2二、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產生的規律3三、裂縫控制的主要措施3四、大體積砼的溫差計算9五、控制大體積砼的內外溫差及表面大氣溫差21七、施工配合23八、冬季施工技術措施24九、環保及夜間施工措施25地下室底板砼澆筑方案本工程基礎采用樁承臺片筏基礎,地下室底板多數為400、350厚,但承臺及電梯井深坑等均屬大體積砼。一、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生成的原因 大體積砼產生裂縫的原因是由于砼內部水化熱作用產生的溫度與砼表面溫度存在著溫差,勢必產生溫度應力,而且溫度應力與溫差成正比,所以這種溫度應力超過砼抗拉強度時就會產生裂縫。因此,防止砼出現裂縫的關鍵就是控制砼內部與表面的溫差2、。砼因溫度應力而產生的裂縫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因水泥水化熱使砼內部溫度升高,于是在升溫階段砼內外溫差過大,造成裂縫;第二階段是砼內部溫度達到最高后,砼因表面散熱(或縮水)過快而產生較大的溫降差,造成裂縫。砼內部因水化熱而溫度增大達到最大值的時間為砼澆筑后第三天。這些裂縫大致可分為兩種:1、表面裂縫: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后,水泥產生大量水化熱,使混凝土的溫度上升,但由于混凝土內部和表面的散熱條件不同,因而中心溫度高表面溫度低,形成溫度梯度,使混凝土內部產生壓應力,表面產生拉應力,當這個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時,混凝土表面就會產生裂縫。2、貫穿裂縫: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初期,混凝土處于升溫階段,彈3、性模量很小,由變形所引起的應力很小,故溫度應力一般可忽略不計,但是過了數日,混凝土逐漸降溫,這時溫差引起的變形加上混凝土多余水份蒸發時引起的體積收縮變形從而產生拉應力,當該拉應力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時,混凝土整個截面應會產生貫穿裂縫。從影響結構安全的角度講表面裂縫的危害性較小,而貫穿裂縫則會影響結構的正常使用,所以應采取措施避免表面裂縫,并堅決控制貫穿裂縫的開展。裂縫給工程帶來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如何進一步控制溫度變形裂縫的開展,是該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構件施工中的一個重要課題。由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條件比較復雜,施工情況各異,再加上混凝土原材料的材質各向異性較大,且混凝土由各種非均質材料組成,它的4、破壞很復雜,在施工過程中控制溫度變形裂縫,是涉及材料組成和物理力學性能及施工工藝等學科的綜合性問題。要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妥善處理溫度差值,合理解決溫度應力并控制裂縫的展開。二、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產生的規律根據大體積砼因水化熱升溫和降溫階段砼內部的應力變化,表面裂縫和收縮裂縫的內在聯系及產生的原因,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產生的規律有以下幾點:1、溫差和收縮越大,越容易開裂,裂縫越寬、越密。2、溫度變化和收縮的速度越快,越容易開裂。3、溫度變化梯度越大,承受均勻溫差收縮的厚度越小,越容易開裂。三、裂縫控制的主要措施組織協調各職能部門,針對本工程實際施工情況,擬定詳細的施工方案,從砼供應、輸送、澆筑及控制措5、施等方面逐項落實,嚴格把關;在施工中實施全過程的溫度監控手段,了解大體積混凝土內部溫度變化情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大體積混凝土產生溫度裂縫,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各部門職能人員全力協調、配合,保證大體積砼一次澆筑成功。(一)、在施工技術上,周密考慮,層層把關,組織從事施工的人員學習,首先要充分了解大體積混凝土中溫度變化所引起的應力狀態對結構的影響,認識溫度應力的一系列特點,掌握溫度應力變化的規律,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考慮溫度應力的影響,并設法降低混凝土的內部最高溫度和減少其內外溫差,而溫度應力的大小又涉及結構的平面尺寸、結構的厚度、約束條件、含筋率、混凝土的各種組成材料的特性等多種因素。(6、二)、原材料的選擇為保證大體積砼的施工質量,原材料的選擇極為重要,與商品砼攪拌站進行交流在原材質量控制上嚴把質量關,符合要求的方可使用。1、水泥的選擇:a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主要是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硬化時釋放的水化熱引起的,因此,選擇低水化熱的525普通硅酸鹽水泥。并在滿足設計強度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水泥用量,以減少水泥的水化熱。b水泥的質量管理:水泥進場時須嚴格驗收,有出廠合格證或試驗證明,尤其是對水泥的安定性必須嚴格檢測。對無足夠歷史資料證明其質量穩定的水泥,一律不得使用。嚴格水泥的驗收制度。凡進場的水泥均進行安定性、凝結時間試驗。防止水泥受潮和混料。散裝水泥倉必須密封且作好標明品7、種和標號工作。2、骨料的質量管理:在滿足可泵性的前提下,盡可能選擇粒徑較大、級配良好的砂、石,以減少單方砼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a選擇采用中粗砂,細度模數2.6。且砂中不得含有雜質。b因為連續級配粗骨料拌制的混凝土有較好的和易性、較少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以及較高的抗壓強度。又因增大骨料的粒徑可減少用水量,使混凝土的收縮和泌水隨之減少,同時亦可減少水泥用量,從而使水泥的水化熱減少,降低了混凝土的溫升,所以在保證混凝土的可泵性和混凝土不產生離析的前提下,應盡量選用粒徑較大、級配較好的石子。c粗骨料的形狀對混凝土的和易性和用水量也有較大的影響,因此,粗骨料中針狀、片狀顆粒按重量計不應大于5%8、。石子的含泥量必須嚴格控制在小于1%,黃砂的含泥量控制在小于2%,以減少混凝土的收縮。為了滿足上述要求,對來料須逐車驗收,隨機取樣,按品種、規格、質量分開堆放或進入指定料倉,查驗材料供應部門開具的質量證明單,拒收不合格的骨料。3、優化配合比設計:a在滿足可泵性的前提下,應盡可能降低含砂率。最大控制在40%左右。b在砼中摻加水泥重量21%左右的粉煤灰,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從而改善混凝土的可泵性,而且粉煤灰可以替代水泥用量的21%,既改善了砼的可泵性又降低了砼的水化熱。c添加緩凝型減水劑水膠比越大,砼的收縮也越大,在砼中加入適量的緩凝型減水劑,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降低水膠比,另一方面可明顯延緩水化熱釋9、放的速度,推遲水泥水化熱峰值出現。這樣不但可減少溫度應力,而且可使初、終時間相應延緩,大大減小在大體積砼中出現冷接縫的可能性。(三)、改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工藝1、降低砼的澆筑溫度:砼從攪拌機出料后,經攪拌車運輸、卸料、泵送、澆筑、振搗、抹平等工序后,砼的溫度稱為澆筑溫度,我們對以上各個環節一一加以控制:a降低砼的出機溫度:由于對砼出機溫度影響最大的是石子及水的溫度,砂的溫度次之,水泥的溫度影響很小。因此,降低砼的出機溫度,最有效的辦法是降低石子的溫度。我們除在砂、石堆場上搭設簡易遮陽棚外,還應在進料前用冷水沖洗骨料,降低其入機溫度。b選用商品砼供應的混凝土攪拌站設置應離施工澆筑現場較近的地點,10、盡量縮短砼在路上的運輸路線。c加快砼澆筑速度,保證砼施工質量。本工程地下室底板砼以后澆帶為界分成澆筑區,各區投入兩臺或三臺砼輸送泵一次澆筑完成。2、大體積砼的澆筑a本工程地下室底板砼澆筑采用“一個坡度、斜面分層、循序推進、一次到頂”方法澆筑。根據現場施工的實際情況,為使水化熱盡快散失,并使澆筑后的溫度分布均勻。澆筑過程中擬按斜面分層澆筑,斜面坡度由砼自然流淌形成,這樣可以避免因澆筑層的長度過大,而增大每層的澆筑時間如:第一層澆筑厚度50cm(底層)澆筑每次向前推進23m,再回頭澆筑第二層(面層),澆第二層時間隔將第一層混凝土槎向前續接一次,當已澆筑的下層砼尚未初凝時,即開始澆筑第二層,如此逐層11、進行直至澆筑完畢。混凝土澆筑的間歇時間不得大于2小時,使混凝土不得出現人為施工縫,必須保證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以免導致施工冷縫產生(詳附圖)。每層砼必須在下層砼初凝前澆筑完畢,這樣逐層覆蓋,循序漸進。砼的布料采用砼輸送泵布料,并采用塔吊配合施工。1501501501250混凝土分層澆筑流程圖b對澆筑后砼,在初凝以前進行二次振搗,以排除砼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鋼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砼與鋼筋的握裹力,增加砼密實度,防止因砼沉落而出現裂縫,減少內部微裂。c由于泵送砼的坍落度較大,其內在的自由水較多,砼澆筑時易產生泌水層。在砼的澆筑過程中,在未澆筑的一邊設集水坑,讓多余的水份和浮漿順勢流入坑中,12、用水泵抽出排至場外,以增強上層砼密實度,提高砼表面強度,減少砼表面裂縫。d板砼振搗密實后,用木抹子磨平搓毛三遍,以防產生表面收縮裂縫。在砼初凝前再用鐵槎板壓實,這樣能較好地控制砼表面龜裂,減少砼表面水份的散失,促進砼養護。e設置滑動墊層,在墊層砼上先鋪設一層低強度水泥砂漿,以降低新舊砼之間的約束力。f在施工管理上,認真做好施工準備,項目全體人員分工合作,公司各部門全力配合及協調管理,確保大體積砼一次性澆筑完畢。(四)、加強砼養護大體積砼開裂的主要原因是砼內外溫差太大,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2)對此做了明確規定:大體積砼水化熱引起的內、外部溫差及砼表面與大氣溫差不宜超過2513、。所以大體積砼養護的要點是表面保溫和保濕,保溫可減少砼內部和表面的溫差。綜合以上分析,針對本工程地庫底板的特點,采取以下的養護方法:1、底板在砼硬化后,即澆水充分濕潤表面,然后用一層塑料薄膜加一層麻袋覆蓋。由于薄膜的隔氣作用,砼內部蒸發出的水分足以滿足養護需要,達到自養效果,水化熱峰值過后,待砼溫度下降,可撤去麻袋和薄膜,灑水養護,兩種養護時間總計不少于14晝夜;2、地下室500高外墻及頂標高低于底板面的豎向構件的養護,在砼澆筑完畢終凝后,自模板的上方澆水養護至少7天,拆模后應立即刷養護液。四、大體積砼的溫差計算以1#樓CT4承臺為例進行計算,采用砼的強度等級為C60,抗滲等級為P8,摻UEA14、-E膨脹劑。從本工程工期來看,承臺大體積砼施工日期大約在2011年11-12月,天氣平均溫度約10-5,砼出罐溫度及入模溫度預計不大于25。混凝土配合比計算依據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計算手冊。(一)、混凝土配制強度計算混凝土配制強度應按下式計算:fcu,o fcu,k+1.645式中:fcu,0-混凝土配制強度(MPa);標準差取值, 取 = 6 Mpa;fcu,k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 取fcu,k = 60 Mpa;混凝土配制強度fcu,o = 60+1.6456=69.87 Mpa;(二)、水灰比計算: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計算15、:W/C=afce/(fcu,0+abfce)式中:a回歸系數,對碎石混凝土可取0.48,對卵石混凝土可取0.50, 取a = 0.46 ;b回歸系數,對碎石混凝土可取0.52,對卵石混凝土可取0.61, 取b = 0.07 ;fce水泥28d抗壓強度實測值, 取fce = 59.325 Mpa;實際取水灰比W/C = 0.4659.325(69.87+0.460.0759.325)=0.38 ;抗滲混凝土除了滿足上式要求之外,還應該滿足下表:由于抗滲等級為P8-P12,采用C60混凝土,所以查表取水灰比,W/C=0.500。實際取水灰比:W/C=0.380.抗凍混凝土除了滿足上式要求之外,還16、應該滿足下表:由于抗凍等級為F50摻引氣劑,所以查表取水灰比,W/C=0.600。實際取水灰比:W/C=0.380.(三)、用水量計算:1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確定:1)水灰比在0.400.80范圍時,根據粗骨料的品種,粒徑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表選取: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藝的混凝土用水量應通過試驗確定。3)摻外加劑時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計算:mwa= mw0(1-)式中:mwa摻外加劑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mw0未摻外加劑時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外加劑的減水率,取=%.3f%。4)外加劑的減水率應經試驗確定。實際取17、水灰比W/C = 0.38(1-10100)=0.342 ;由于混凝土水灰比計算值小于0.40,所以用水量取試驗數據mw0=150.000kg。摻外加劑時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mwa = 150(1-10100)=135 kg;(四)、水泥用量計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按下式計算:mc0= mw0/(W/C)經計算得: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c0 = 1500.342=438.388 kg;摻粉煤灰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c,按下式計算:mc= mco(1-c)c取代水泥百分率, 取c = 15 ;mc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取mc0 = 438.388 kg;經計算得: 摻粉煤灰混18、凝土的水泥用量mc = 438.388(1-15100)=372.629 kg;(五)、粉煤灰用量計算:粉煤灰摻量按下式計算:mf=c(mco-mc)c粉煤灰的超量系數, 取c = 1.2 ;經計算得: 粉煤灰摻量mf = 1.2(438.388-372.629)=78.91 kg;(六)、粗骨料和細骨料用量的計算:塌落度為1060mm的混凝土合理砂率按下表的確定:塌落度大于60mm的混凝土砂率,根據上表基礎上按塌落度每增大20mm,砂率增大1%的幅度調整。根據水灰比為0.342,粗骨料類型為:碎石,粗骨料粒徑:20(mm),查上表,取合理砂率31.500%。粉煤灰混凝土粗骨料和細骨料基準用量19、的確定,采用體積法計算,計算公式如下:s=(mso/(mso+mgo)100%(mco/c)+(mgo/g)+(mso/s)+(mwo/w)+0.01=1其中:mg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m3);ms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細骨料用量(kg/m3);c水泥密度, 取c = 3000 kg/m3;g粗骨料表觀密度, 取g = 2650 kg/m3;s細骨料表觀密度, 取s = 2620 kg/m3;w水密度, 取w = 1000 kg/m3;混凝土含氣率, 取 = 1 %;以上兩式聯立,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mg0 = (1-0.011-438.3883000-1501000)(1220、650+(31.5100(1-31.5100)2620)=1255.022 kg/m3;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細骨料用量ms0 = (1-0.011-438.3883000-1501000)(12650+(31.5100(1-31.5100)2620)31.5100(1-31.5100)=577.127 kg/m3;(七)、混凝土配合比的計算:混凝土的基準配合比為:水泥:砂:石子:水:粉煤灰=372:577:1255:150:78或重量比為:水泥:砂:石子:水:粉煤灰=1.00:1.55:3.37:0.40:0.21砼內部絕熱溫升:根據承臺、底板抗滲砼配合比設計經驗,每立方米砼水泥用量約為438Kg21、,525#水泥每千克水化熱Q=461KJKg,根據資料表明,砼最大絕熱溫升一般在澆筑后三天左右達到峰值。自約束裂縫控制計算(一)、計算原理(依據) :澆筑大體積混凝土時,由于水化熱的作用,中心溫度高,與外界接觸的表面溫度低, 當混凝土表面受外界氣溫影響急劇冷卻收縮時,外部混凝土質點與混凝土內部各質點之間相互約束,使表面產生拉應力,內部降溫慢受到自約束產生壓應力.則由于溫差產生的最大拉應力可由下式計算:式中 t混凝土的拉應力(N/mm2); E(t) 混凝土的彈性模量(N/mm2); 混凝土的熱膨脹系數(1/);l T1 混凝土截面中心與表面之間的溫差();其中心溫度按下式計算計算所得中心溫度為22、:50.99度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15 0.20;由上式計算的t如果小于該齡期內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值, 則不會出現表面裂縫,否則則有可能出現裂縫,同時由上式知采取措施控制溫差T1就有可有效的控制表面裂縫的出現 。大體積混凝土一般允許溫差宜控制在20 25范圍內。(二)、計算:E0混凝土的彈性模量, 取E0 = 36000 N/mm2;混凝土的熱膨脹系數, 取 = 0.00001 ;l T1混凝土截面中心與表面之間的溫差, 取 T1 = 30.99 ;泊松比, 取 = 0.15 ;1)混凝土在3d齡期的彈性模量,由公式:計算得: E(3)36000(1-exp(-0.093)=8518.338 23、N/mm2;2)混凝土的最大拉應力公式:計算得: 最大拉應力t = 238518.3380.0000130.99(1-0.15)=2.07 N/mm2;3)3d齡期的抗拉強度公式:計算得: f(3)0.82.04lg(3)(2/3)=0.996 N/mm2;所以采取保溫措施進行降低因混凝土內外溫差引起的拉應力計算如下:保溫法溫度控制計算書依據 朱伯芳著,王鐵夢著(一)、計算參數: 混凝土的導熱系數, 取 = 2.3 W/mK;i保溫材料的導熱系數, 取i = 0.05 W/mK;h大體積砼結構厚度, 取h = 6.6 m;Tb表面溫度, 取Tb = 25 ;Tmax中心溫度, 取Tmax = 24、50.99 ;Ta混凝土澆筑后3-5d空氣平均溫度, 取Ta = 15 ;K傳熱系數修正值, 取K = 1.4 ;(二)、計算公式: 保溫材料所需厚度計算公式: (三)、計算結果: 保溫材料所需厚度i = 0.56.60.05(25-15)1.4(2.3(50.99-25)=0.039 m;為防止大體積砼承臺板產生溫差裂縫,應盡量降低砼內部絕熱溫升與砼表面的溫差。根據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2)規定:大體積砼水化熱引起的砼內、外部最大溫差不宜超過25。根據以上計算,本工程承臺大體積砼在澆筑三天以后內部最高溫度可達50.99,覆蓋塑料薄膜和草袋,其表面溫度可達到33.46;大25、體積砼內外溫差為:50.9933.4617.5325砼表面溫度與大氣溫度之差為:33.46258.4625大體積砼溫差均小于25, 滿足承臺大體積砼的抗溫度裂縫要求。澆筑前裂縫控制計算書一)、計算原理(依據) :大體積混凝土基礎或結構(厚度大于1m)貫穿性或深進的裂縫,主要是由于平均降溫差和收縮差引起過大的溫度收縮應力而造成的.混凝土因外約束引起的 溫度(包括收縮)應力(二維時),一般用約束系數法來計算約束應力按以下簡化公式計算:T=T0+(2/3)T(t)+Ty(t)-Th式中 混凝土的溫度(包括收縮)應力 (N/mm2); E(t) 混凝土從澆筑后至計算時的彈性模量(N/mm2),一般取平26、均值; 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取1 10-5; T0 混凝土的澆筑入模溫度(); T(t) 澆筑完一段時間t,混凝土的絕熱溫升值();混凝土的最大綜合溫差()絕對值,如為降溫取負值;當大體積混凝土基礎長期裸露在室外,且未回填土時,T 值按混凝土水化熱最高溫升值(包括澆筑入模溫度)與當月平均最低溫度之差進行計算;計算結果為負值,則表示降溫; Ty(t) 混凝土收縮當量溫差(); Th 混凝土澆筑完后達到的穩定時的溫度,一般根據歷年氣象資料取當年平均氣溫(); S(t) 考慮徐變影響的松弛系數, 一般取0.3-0.5; R 混凝土的外約束系數,當為巖石地基時,R=1;當為可滑動墊層時,R=0,一般土27、地基取0.25-0.50; c 混凝土的泊松比.(二)、計算:E0混凝土的彈性模量, 取E0 = 36000 N/mm2;混凝土的熱膨脹系數, 取 = 0.00001 ;R外約束系數, 取R = 1 ;S(t)應力松弛系數, 取S(t) = 0.19 ;c泊松比, 取c = 0.15 ;1)混凝土在3d齡期的彈性模量,由公式:計算得: E(3)36000(1-exp(-0.093)=8518.338 N/mm2;2)最大綜合溫差T = 33.185()最大綜合溫差T均以負值代入下式計算。3)基礎混凝土最大降溫收縮應力計算公式:計算得: 最大降溫收縮應力8518.3380.0000133.18528、0.191(1-0.15)=0.632 ;4)不同齡期的抗拉強度公式:計算得: f(3)0.82.04lg(3)(2/3)=0.996 N/mm2;5)抗裂縫安全度:抗裂縫安全度k = 0.9960.632=1.577 ; 1.15 滿足抗裂條件五、控制大體積砼的內外溫差及表面大氣溫差本工程采用具有設計新穎、品質精良、數字顯示溫度、準確直觀快捷、體積小、性能好、操作簡單的JDC-2建筑電子測溫儀,它的性能特點是預埋式測溫線與主機插接可測大體積砼內部溫度(免留測溫孔),測溫線長度規格:0.5m、1.0m、1.5m、2.0m、2.5m、3.0m其他長度規格可定做;測溫探頭與主機插接可測氣體、液體、29、流體和顆粒狀材料溫度;其優點是施工中測溫線不慎損壞時可用應急夾補救。砼澆筑時應測量其入模溫度和氣溫,砼養護時應測量其內部、表面溫度和氣溫。1、測溫線預埋及測點布置:測點布置必須具有代表性,選擇厚度、散熱條件不同的承臺在其中部布置,根據本工程實際情況,擬在每棟塔樓電梯井坑對應的大承臺中各布置一組,每次澆筑砼時在區段內相對較大的承臺內加布一組(一組測溫線為底部一根,中部一根,分別測量底部和中部溫度,用測溫探頭測其表面溫度和材料溫度),分別預理在邊緣和中部,安裝時將測溫線用鋼筋牢固地固定,和導線相連的接頭處要作防水和絕緣處理,確保其安全可靠地完成測試工作。測溫線沿垂直鋼筋從砼表面引出。在砼澆搗中,避30、免振動捧直接接觸測溫線,應小心在其周邊以外進行振搗,外露導線施工時注意保護。具體布置位置見附圖。2、測溫:將測溫線與主機插接即可測量砼內部溫度。同時探頭與主機插接即可測量大氣環境溫度,測溫數據應作好記錄。砼內部溫度上升階段每2h測一次,下降階段每4-8h測一次,并要將砼兩個溫差控制在25以內。若其溫差接近25,應及時采取措施如加蓋麻袋等加強保溫,降低溫差。3、溫度監測:砼澆筑時,應測量砼入模溫度和氣溫。養護時應測量砼塊體內部、砼表面和大氣溫度。第1天至第3天每2小時測量一次,第4天至第6天每4小時測量一次,第天至第14天每8小時測量一次,并作好記錄。根據測溫值的變化,及時調整養護措施。六、承臺31、大體積砼內部降溫措施:1、在CT4承臺內部采用循環冷卻水系統,在承臺中部鋼筋上預埋循環水管工作。2、對于設置循環水管互相之間應相通,循環水兩頭端部均應伸出承臺底板上標高不小于500mm。3、循環水管道采用40*20鍍鋅管,接頭部分采用對接頭等配件連接。必要時在接頭部位焊接,確保在承臺砼澆筑時焊管接頭部份不脫節,保持管內水暢通,并與中部鋼管綁扎在一起,確保砼澆筑砼時不移位。4、循環水管超出承臺底板上口標高兩頭端部,一端接入現場自來水管道,一端用皮管接出的水流入現場水桶內或直接作養護水。5、根據測溫孔的測量記錄,隨時作好循環水的工作,項目部派專人跟蹤負責記錄檢查,同時派一名工人負責操作循環水的開關32、三班作業。當溫差高于25度時進行循環水降溫,當溫差低于25度,不作降溫處理。直至溫差穩定低于25度兩天以上時,停止循環水降溫工作。6、當循環水降溫工作完成后,將測溫管以及循環水焊管內采用水泥粉煤灰注漿,但循環水管的一端用3mm的鋼板焊死。7、附:循環水管布置圖。七、施工配合1、鋼筋工五名/班現場配合;2、木工五名/班現場配合; 3、水、電工五名/班現場配合; 4、普工五名/班清掃道路;5、路口設指揮一名,保證道路暢通;6、食堂零點準備加班飯;7、管理人員、工長、質檢跟班,試驗員現場做試塊及測溫;8、項目派人到攪拌站(廠家)控制配合比,廠家派人到現場調度;9、塔吊配合,避免冷縫產生;10、備用振33、搗棒五臺,備用柴油發電機一臺。八、冬季施工技術措施淮南地區冬季時間為每年十二月開始,為保證冬季期間施工的正常進行及工程質量,應采取以下措施。1、要求攪拌站加強拌和物的質量,為滿足各組成材料間的熱平衡.2、砼的運輸過程中要注意防止砼熱量散失、表面凍結、砼離析、坍落度變化等。3、砼澆筑加快速度,防止熱量散失過多。4、根據天氣變化情況進行相應的工序調整,盡量避免極端天氣澆筑砼,如在施工中突遇冰凍天氣,應立即采取有效的防凍措施后再進行澆筑砼,同時應對新澆砼進行覆蓋保溫。九、環保及夜間施工措施1、施工場地實行硬地化和綠化,經常灑水和澆水,以減少粉塵污染;禁止在施工現場焚燒廢舊材料、有毒、有害和有惡臭氣味34、的物質;裝卸有粉塵的材料時,應灑水濕潤和在倉庫內進行。2、嚴禁向建筑物外拋擲垃圾,所有垃圾裝袋運出。現場主出入口處設有洗車臺位,運輸車輛必須沖洗干凈后方能離場上路行駛;裝運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車輛,用苫布覆蓋,并派專人負責清掃道路及沖洗,保證行駛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環境。3、在開工前,了解周圍環境情況,與工地所在辦事處聯系、溝通,達成諒解,并采取有效措施盡可能減少在施工中的“擾民”,進而減少施工過程中的“民擾”,使工程施工順利進行。4、施工中采用低噪音的施工機械、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建筑施工作業的噪音可能超過建筑施工現場的噪音限制值時,我公司在開工前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環保部門申35、報,核準后方能施工。5、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嚴禁在中午和夜間進行生產噪音的建筑施工作業(中午12時至下午2時、晚上11時至第二天早上7時)。由于施工不能中斷的技術原因和其它特殊情況,確需中午或夜間連續施工作業的,我公司將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環保部門申請,取得相應的施工許可證后方可進行施工。6、在施工場地外圍進行噪音監測。對于一些產生噪音的施工機械,應采取有效的措施減少噪音,如切割金屬和鋸模板的場地均搭設工棚以屏蔽噪音。7、注意夜間照明燈光的投射,在施工區內進行作業封閉,盡量降低光污染。8、砼澆搗時嚴禁振動鋼筋,防止產生噪音。鋼筋吊運時注意輕拿輕放,不得亂扔、亂拋而產生很大的噪音。9、工人上下班時36、不得大聲喧嘩,公司車隊及砼車進出工地時先停在附近地區,不得一次停靠數輛車而造成交通堵塞。項目部每天派專人值班、指揮,始終如一地保持良好的秩序。10、教育員工注意儀表,維護公司形象。與周圍居民和睦相處,有事通過項目部領導出面協商,發現有與居民吵架者立即調離項目部并嚴加懲處。11、對周邊設置的沉降觀測點,每天安排專人觀測一次,做好記錄;暴雨、臺風過后立即觀測,并察看現場四周圍墻、護壁等設施有無開裂、傾斜等現象,做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并采取措施,保證設施的安全。12、合理安排施工進度,縮短地下室施工工期,早日回填土方,減少深基坑對居民住宅、圍墻的影響。13、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施工現場周圍地下管線,尤其在重型車輛的出入口處。施工現場及周圍不得隨意開挖,如地下管網被損壞,應及時會同有關部門修復。14、施工現場周圍搭設安全保護措施。現場工人不得隨意向圍墻外亂扔、亂拋垃圾、臟水,維護現場及周圍道路暢通、整潔,保護好周圍綠化、道路等設施。15、對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應及時入庫,專庫保管,加設明顯標志,建立嚴格領退料手續并配備足夠的滅火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