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隧道接觸網槽道及綜合接地施工作業指導書(3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43317
2023-04-17
33頁
2.35MB
1、XX高鐵XX段ZWZQ-5標編號:SDZWZQ5標隧道接觸網槽道及綜合接地施工作業指導書接觸網槽道及綜合接地作業指導書1、適用范圍: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XX高鐵XX段ZWZQ5標XX隧道、XX隧道、XX隧道進口的預埋接觸網槽道及綜合接地施工.2、作業準備:2.1 內業技術準備組織技術人員認真學習、領會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閱讀、審核隧道施工圖有關技術要求、問題,熟悉高速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7532010)、高速鐵路隧道工程施工技術規程(Q/CR9604-2015)及鐵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4-2009)等文件有關隧道預埋接觸網槽道及綜合接地施工的內容.依據鐵路隧2、道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42009),結合現場施工作業條件,制定相應安全保證措施及應急預案。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明確操作要點和質量驗收標準。作業人員應進行崗前培訓和安全教育,特殊工種應持證上崗。2.2 外業技術準備施工前復核接觸網槽道、綜合接地系統的埋設里程,檢查進場材料質量、尺寸是否符合設計圖紙要求。對現場作業人員進行培訓,并確認人員、設備、材料、機具、作業環境滿足正常作業的要求。臺車采用 12 米,有效工作長度為 11。9 米.施工測量放出槽道預埋的開口位置。3、技術要求3.1接觸網槽道(1)明確弧形槽道外側半徑為 6650mm,特殊區段處槽道半徑應和隧道二襯保持一致.半徑3、誤差為10mm。結構及連接形式如圖 1 弧形槽道:圖 1 弧形槽道 (2)預埋槽道材質采用 Q345B,三級熱浸鍍鋅防腐(鍍鋅層厚度不小于 80m). (3)隧道內的預埋槽道涉及接觸懸掛吊柱(A1A2)、接觸懸掛無補償下錨(B1B2)、接觸懸掛無補償下錨(C1C4)、中心錨結下錨(D1D4)、隧道口 PW 線終端下錨(E1E2)、跨中處附加線懸掛(F1F4)、隧道口附加線安裝(G1G2)及附加線對向下錨(K1K2)種類型.施工時嚴格按照接觸網槽道預留接口設計圖中設計里程及部位進行安裝。 (4)預埋槽道斷面尺寸誤差、埋入深度誤差需滿足設計和規范、驗標要求。3。2 綜合接地(1)隧道綜合接地系統以4、位于通信信號電纜槽內的貫通地線為主干,充分利用隧道地段構筑物設施內的接地裝置作為接地體,形成低電阻等電位接地平臺。 (2)在綜合接地系統中,建筑物、構筑物及設備在貫通地線接入處的接地電阻不大于1歐姆。 (3)綜合接地系統由貫通地線、接地裝置及引接線等構成。 (4)襯砌內的接地鋼筋需充分利用其結構鋼筋,并在襯砌內預埋外聯接地端子,接地裝置應與貫通地線可靠連接. (5)隧道內接地鋼筋之間均要求可靠焊接,施工時根據具體鋼筋配筋情況,采用搭接焊或是 L 型焊接,焊縫厚度不小于 4mm。如圖3、圖 4、圖 5:圖2:雙邊焊接,搭接長度不小于 55mm,焊縫厚度不小于 4mm。圖 2 雙邊焊接圖 3:單邊5、焊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00mm,焊縫厚度不小于4mm。圖 3 單邊焊接圖 4:接地鋼筋交叉點焊接,采用16的“L”型鋼筋進行焊接。焊接長度及焊縫厚度須滿足圖 3、圖 4 要求. 圖 4 接地鋼筋交叉點焊接 4、施工程序及工藝流程 4。1 工藝流程 接觸網槽道施工工藝流程見圖 5。圖 5 接觸網槽道施工工藝流程圖 4.2操作平臺加工 4。2。1 材料準備 根據操作平臺加工設計圖紙,提前加工所需部件,具體所需部件數量及部分尺寸分列如下: 鋼板:事先裁剪尺寸為 290012003mm 的鋼板作為操作平臺面板. 固定角鋼:采用404 型等邊角鋼,垂直切割為 4cm 長小塊. 鋼管及鋼筋:根據圖紙中(圖6、 6)所列尺寸,切割出指定尺寸的相應材料。所用材料可根據現場實際操作情況進行調整。圖 6 預埋槽道操作平臺尺寸圖4.2.2 平臺加工根據尺寸現場加工制作接觸網槽道操作平臺(圖 7)。圖 7 預埋槽道操作平臺外觀圖 具體步驟如下: (1)根據現場尺寸,焊接出一個 288cm(長)120cm(寬)80cm(高)的焊接平臺基礎支架。 (2)將支撐鋼筋頭焊接與平臺面兩側長邊上,根據圖紙尺寸,將相應長度的鋼筋頭焊接與預先設計的偏距位置上,保證鋼筋頭垂直度和焊接質量。 (3)將預先裁剪 290012003mm 的鋼板放置于已焊接好的鋼筋頭支撐上,將平臺短邊和鋼筋頭分別與鋼板的短邊和長邊進行焊接,保證焊接質7、量. (4)將半徑 R=665cm 的弧形槽道放置于焊接好的槽道操作平臺不同位置對平臺面板進行檢查,對半徑誤差較大的位置進行調整。 (5)根據現場實際需要,在面板上焊接固定角鋼,每個槽道使用6 個角鋼進行固定(圖 8)。圖 8 接觸網槽道安裝固定平臺固定角鋼位置圖(A1A2 型) 4.3槽道安裝流程及工藝 4.3.1 臺車改裝 依據設計要求的位置,在模板臺車上每根槽道位置上開 3 個定位固定孔,槽道兩端及中部各一個。 4。3.2 槽道組裝 將兩根槽道放置在工作臺上(圖 9、圖 10),根據設計要求的槽道間距離將槽道放置于不同的角鋼卡槽內,用鋼筋焊接牢固,形成槽道組(圖 11)。 焊點位于槽道基8、礎錨桿上,嚴禁直接在槽道本體上進行焊接作業,以免破壞其防腐層或使材料強度發生改變。圖 9接觸網槽道安裝固定平臺使用俯視圖(A1A2 型)圖 11接觸網槽道安裝固定平臺使用正視圖(A1A2 型)圖 12預埋槽道組焊接 4。3.3 槽道粗定位 按照設計位置,測量出槽道位置,并將事先焊接好的成組槽道就位,并控制好槽道組的位置與偏距。 4。3.4 槽道安裝 當接觸網槽道下錨位于、級圍巖及級圍巖二襯為素混凝土地段時,采用 16 鋼筋網片加強,網格間距 2020cm,加強網片縱向寬度 3m,鋼筋網片置于槽道背后,環向鋼筋與槽道錨桿接觸并可靠焊接。每組弧形槽道的每條槽道基礎設置一榀三肢鋼架(圖 13),其中9、一榀鋼架內側的一根 22 環向鋼筋作為接地鋼筋,至少與三根槽道錨桿進行可靠的接地焊接并滿足接地焊接要求。槽道基礎錨桿與襯砌鋼筋網片及三肢鋼架鋼筋焊接牢固.圖 13 素混凝土段二襯架構預埋槽道基礎加強圖 4.3.5槽道精定位 臺車移動就位,面板頂升到位后,將 T 型螺栓穿過鋼模板上的預留預留螺栓孔,放入槽道,水平旋轉 90 度,將槽道調整到位并固定牢固。 4.3.6 二襯澆筑 二襯臺車加固端頭鋼模板,進行二次襯砌澆筑.4.3。7 二襯脫模 T型螺栓螺母松開后,旋轉 90取出螺栓,收回襯砌臺車脫模。4。3。8槽道清理 清理槽道外露部分的浮漿,露出槽道滑槽部分. 4。4 預埋槽道圖 (1)接觸懸掛吊10、柱用預埋槽道如圖 14 所示:圖 14 接觸懸掛吊柱用預埋槽道 (2)接觸懸掛無補償下錨用預埋槽道如圖15 所示:圖 15 接觸懸掛無補償下錨用預埋槽道 (3)接觸懸掛補償下錨用預埋槽道如圖 16 所示:圖 16 接觸懸掛補償下錨用預埋槽道 (4)中心錨結下錨用預埋槽道如圖17 所示:圖 17 中心錨結下錨用預埋槽道(5)隧道口 PW 線終端下錨用預埋槽道如圖18 所示:圖 18 隧道口 PW 線終端下錨用預埋槽道(6)跨中處附加線懸掛用預埋槽道如圖19 所示:圖 19 跨中處附加線懸掛用預埋槽道 (7)隧道口附加線安裝用預埋槽道如圖20 所示:圖 20 隧道口附加線安裝用預埋槽道圖 21 附11、加線對向下錨用預埋槽道 5、施工要求 5.1施工前仔細閱讀設計圖紙,了解設計意圖和設計要求。 5.2應注意二次襯砌施工縫、沉降縫對預埋滑道槽的影響,施工前應仔細審核圖紙,提前做好計劃,核對、統計每組槽道中心位置里程與位置. 5。3滑道槽安裝時,除固定點位置的填充泡沫扣除外,其余段泡沫要注意保護,以免混凝土澆筑時進入滑道槽內。 5。4檢查槽道內發泡填充物的完整狀態,如有殘缺,要進行填補。 5.5對于兩根一組的槽道,要根據設計要求的槽道平行間距,用鋼筋或型鋼焊接牢固。 5.6依據臺車模板上槽道的設計要求位置,在模板臺車上開預留T 型螺栓固定孔,每根槽道上固定點為兩處(槽道兩端各一處),隧道頂部 212、.5m 的弧形槽道固定點位三處(槽道兩端、中間各一處)。 5。7T型螺栓固定孔的開孔原則:要結合所有槽道預留臺車模板布置圖進行統籌優化,減少模板開孔數量。盡量避開臺車模板的加固支撐、頂升固定點及各種連接結構,要嚴格按圖控制槽道距臺車邊緣的距離。 5.8在槽道預埋前,務必將設計圖紙與二次襯砌長度進行核對,如果因為調整臺車型號等原因導致施工縫與槽道設計位置有沖突時,原則不能調整預埋槽道位置,需要調整臺車的搭接長度以匹配槽道位置。 5.9接觸網預埋槽道設計位置是以臺車順線路前段或后端邊緣來控制,施工時注意不同型號的槽道與臺車的相對位置. 5。10預埋槽道的錨桿與鋼筋網片沖突時,不允許切斷錨桿,需要局13、部調整鋼筋網片來解決。槽道內發泡填充物為接觸網安裝階段剔除,施工時不要隨意將其剔除.預埋接觸網槽道必須與縱向接地鋼筋可靠連接以接入綜合接地系統。 6、勞動組織 勞動力組織:采用架子隊模式. 施工人員應結合施工方案、機械、人員組合、工期要求進行合理配置,十大員必須由企業正式職工擔任,根據實際需要配置勞務工人數量.主要施工人員配置見表 1 作業工地人員配備。 表 1 作業工地人員配備序號職務/工種人員職責范圍1架子隊隊長1負責本架子隊生產管理工作2技術主管1負責本架子隊技術工作3技術員1負責班組技術工作4質檢員1檢查施工各項機械、材料及施工質量5安全員1全權負責本班安全工作6材料員1負責提供本班所14、用材料7試驗員1負責本班試驗檢測及混凝土控制8領工員1負責本班施工組織管理9測量員2負責測量放線及定位10工班長1負責工班的組織指揮11施工人員4負責槽道安裝及相關的襯砌施工 7、材料要求接觸網預埋槽道規格、尺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材質及性能應滿足電氣化鐵路接觸網隧道內預埋槽道(TB/T33292013)的要求,材質采用 Q345B 三級熱浸鍍鋅防腐(鍍鋅層厚度不小于 80m)。接地鋼筋及節點連接鋼筋采用 HRB40016.接地端子采用不銹鋼接地端子,材料性能符合設計要求。 8、設備機具配置表 2 設備機具配制表序號設備機具型號數量備注1槽道操作平臺1 臺2電焊機BX2-5001 臺3鋼筋切割機15、QJ40-11 臺4T 型螺栓20 套5電阻測試儀MS2520CN1 臺 9、質量控制及檢驗 9.1 接觸網槽道 (1)埋入件的規格型號符合設計要求,安裝時嚴禁將槽道錨桿割除或彎折、損傷。 (2)埋入件的錨固抗拔力符合設計要求. (3)臺車上預留 T 型螺栓孔位置要求精確測量,認真完成,確保位置精準無誤 (4)槽道間距允許偏差為10mm. (5)槽道嵌入混凝土的位置符合設計要求,允許偏差為不大于3mm.圖 22 槽道在二襯中埋入深度誤差 (6)同一懸掛點的兩組槽道位置符合設計要求,兩者在順線路方向的間距允許偏差為5mm。 (7)接觸懸掛用槽道垂直線路的位置符合設計要求,與無偏斜理論定位中心線的16、允許偏差為不大于10mm. (8)槽道與水平方向和垂直線路方向施工允許偏差為:每米長度不大于5mm。 9.2 綜合接地 (1)接地體的材料、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施工單位觀察和尺量,監理單位見證試驗. (2)接地體的位置、埋設深度、外漏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 (3)隧道地段貫通地線的規格、型號、電氣特性應符合相關產品標準的規定及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施工單位全部檢查質量證明文件并按相關規定進行測試;監理單位全部檢查質量證明文件,并按相關規定17、進行見證試驗或平行檢驗。 (4)貫通地線的敷設位置、接續盒防護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尺量。 (5)各部引接端子之間、各部引接端子與貫通地線之間的連接應符合設計要求,并保證連接可靠。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施工單位觀察、測試檢查;監理單位觀察、見證試驗。10、安全及環水保要求10.1 安全要求10.1.1 所有焊接設備的機殼都必須接地良好,每月檢查一次;移動的焊接設備更要隨時檢查接地情況。10.1.2 焊接設備的安裝、維修和檢查必須由持證電工進行.焊機在使用中發生故障,焊工應立即切斷電源,通知電工檢查修理.焊18、工不得隨意拆修焊接設備。10.1.3 推拉電源閘刀時,注意頭部不要正對電閘,且應戴上絕緣手套。10.1.4 電焊鉗應有可靠的絕緣,防止焊鉗與焊件(鋼筋、預埋件等)發生短路燒毀電焊機或發生其他意外。焊接完畢后,焊鉗應放在可靠的地方,再切斷電源。焊鉗的把柄必須是電木、橡膠、塑料等絕緣材料制成。10.1.5 焊接電纜必須絕緣良好,不能把電纜隨意壓在鋼筋下或靠近電弧,防止壓損或高溫破壞絕緣層。電纜磨損破皮應立即修好或更換。10.1.6 更換焊條時要戴好防護手套,夏天出汗及工作服潮濕時,注溻不要靠在鋼材上,避免觸電.作業時要穿好膠底鞋,戴好防護手套,不得裸膀子、穿拖鞋或赤腳作業. 10。2 環保要求 10.2。1隧道施工應保護生態環境,施工中必須遵守污染物排放的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防止隧道施工造成周邊環境污染和破壞。 10。2.2槽道包裝材料和填充材料棄至指定地點進行統一處理。 10.2.3隧道內必須連續通風,有粉塵或不良氣體時應加強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