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后澆墻板工程施工技術總結報告(2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43328
2023-04-17
21頁
1.16MB
1、 二次后澆墻板施工技術二次后澆墻板施工技術 中天建設 二次后澆墻板施工技術 1 目目 錄錄 1 工程概況.2 2 準備工作.5 3 施工工藝流程.5 4 主要施工方法.6 4.1 后澆墻板定位放線.6 4.2 后澆墻板與柱、梁連接鋼筋植筋.7 4.3 后澆墻板施工操作平臺的搭設.7 4.4 后澆墻板鋼筋綁扎與相關預埋.8 4.5 后澆墻板隱藏驗收.8 4.6 后澆墻板支模體系加工、安裝.9 4.6.1 后澆墻板支模體系加工.9 4.6.1.1 墻板支模材料的選擇.9 4.6.1.2 后澆墻板支模體系方案設計.9 4.6.2 后澆墻板支模體系安裝.11 4.7 后澆墻板混凝土澆筑.13 4.8 2、后澆墻板模板拆除.14 4.9 后澆墻板清理修補.14 5 材料與設備.15 5.1 材料.15 5.2 主要機具設備.15 6 質量控制措施.16 7 安全保證措施.18 8 施工技術經驗總結.19 中天建設 二次后澆墻板施工技術 2 1 1 工程概況工程概況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工程位于杭州市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西區之西南角,其西為擬建花蔣路,南為余杭塘河及沿河綠化帶,東為文化藝術中心,北為藝博路和學生公寓,本工程總用地面積約 33985 平方米,建筑面積 25189,其中地上 18513,地下 6676,地上 14 層,地下 1 層,建筑高度 8.7523.4m,建筑結構形式為鋼筋砼框3、架結構,建筑結構的抗震類別為重點設防類,設計使用年限 100 年。由于本工程外墻采用干掛混凝土條,與常規的做法有所不同,而且重量較大,因此在結構設計中外墻均采用了二次后澆墻板的工藝,后澆墻板均預留插筋,待主體結構施工完成驗收合格后施工,后澆墻板厚度 150mm、180mm、200mm,其中 1 層層高為 7.05m,2-4 層層高均為 5m,后澆墻板混凝土強度等級 C20,二次后澆墻板具體設計參數如下:1、墻板厚度:150mm、180mm、200mm 2、墻板高度:一層 7.05m,二至四層均 5m 3、墻板配筋:一層:墻板編號 墻板厚(mm)豎向鋼筋 水平向鋼筋 QB1-01 180 1014、50 雙層 8125 雙層 QB1-02 180 10125 雙層 8125 雙層 QB1-03 200 12150 雙層 10150 雙層 QB1-04 180 8150 雙層 10125 雙層 QB1-01 180 10150 雙層 8125 雙層 二層:墻板編號 墻板厚(mm)豎向鋼筋 水平向鋼筋 QB2-02 180 10150 雙層 8150 雙層 三層:墻板編號 墻板厚(mm)豎向鋼筋 水平向鋼筋 QB3-02 150 10150 雙層 8150 雙層 四層:中天建設 二次后澆墻板施工技術 3 墻板編號 墻板厚(mm)豎向鋼筋 水平向鋼筋 QB4-02 150 10150 雙層 85、150 雙層 4、后澆墻板預留插筋:圖 1 后澆墻板預留插筋詳圖 5、后澆墻板與混凝土梁的連接:預留插筋 1 12300,居中設置,伸入混凝土梁與墻板長度 Lae,墻板與梁之間留有 15mm 厚縫。圖 2 后澆墻板與梁連接詳圖 6、后澆墻板與混凝土柱的連接:預留插筋 1 12450,居中設置,伸入混凝土柱與墻板長度 Lae,墻板與柱之間留有 15mm 厚縫。中天建設 二次后澆墻板施工技術 4 圖 3 后澆墻板與柱連接詳圖 7、后澆墻板與柱(梁)間縫隙構造:圖 4 后澆墻板與柱(梁)間縫隙構造詳圖 8、后澆墻板混凝土強度等級;C20 9、后澆墻板洞口兩側構造柱:構造柱編號 構造柱尺寸 配筋 箍筋6、 GZ1 250*400 6 14 6200 GZ2 250*500 10 14 6100 GZ3 300*600 10 14 6100 圖 5 構造柱配筋 中天建設 二次后澆墻板施工技術 5 2 2 準備工作準備工作 2.1 組織技術人員仔細審閱圖紙,有疑問的地方與設計單位聯系,組織二次后澆墻板專題圖紙會審。2.2 主體結構施工完成并驗收合格。2.3 檢查后澆墻板預留插筋是否到位,有偏位變形的均已整改到位,墻體施工所需水平線已設置到位。2.4 二次后澆墻板施工所需模板、鋼管、扣件、對拉螺栓、振動器等材料機械準備。2.3 對后澆墻板施工作業班組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明確施工重難點及質量保證措施。7、3 3 施工工藝流程施工工藝流程 二次后澆墻板施工工藝流程如圖 6:圖 6 后澆墻板施工工藝流程圖 后澆墻板定位放線 后澆墻板施工操作平臺的搭設 后澆墻板隱蔽驗收 后澆墻板混凝土澆筑 后澆墻板鋼筋綁扎與相關預埋 后澆墻板支模體系加工、安裝 后澆墻板與柱、梁連接鋼筋植筋 后澆墻板模板拆除 后澆墻板修補清理 中天建設 二次后澆墻板施工技術 6 4 4 主要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方法 4.1 后澆墻板定位放線 仔細對照后澆墻板結構平面布置圖,明確后澆板墻的位置(包括墻板洞口、構造柱的位置)與厚度,復核后澆墻板與周邊柱、梁的關系,地面清掃干凈后,根據原一次結構施工時的軸線控制線,準確定位后澆墻板位置,彈出后8、澆墻板邊線及控制線,注明洞口及洞口兩側構造柱的位置。圖 7 一層二澆墻板平面布置圖 圖 8 墻板洞口兩側構造柱定位圖 中天建設 二次后澆墻板施工技術 7 4.2 后澆墻板與柱、梁連接鋼筋植筋 墻板定位放線完成后,于周邊已施工完成的框架柱上彈出 1m 水平控制線,按原圖紙要求,后澆墻板與周邊柱、梁連接的鋼筋均于一次結構施工時于框架柱、梁上預留插筋,后因施工方便及趕工需要,與業主、設計單位溝通后,采用后植法,植入框架柱、梁深度滿足設計要求,沿框架柱高度方向,每隔 450mm 植入1 12,沿梁跨度方向每隔 300mm 植入 1 12,洞口兩側加強筋均采用植筋法與周邊混凝土柱、梁連接,洞口兩側構造柱9、主筋采用后植法與梁連接。圖 9 墻板與柱連接鋼筋植筋圖 4.3 后澆墻板施工操作平臺的搭設 二次后澆墻板跨度大,大多數跨度為 10m,高度高(尤其是一層,層高達到7.05m),后澆墻板的鋼筋綁扎與支模均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因此施工前需搭設一個穩固的施工操作平臺,搭設雙排鋼管腳手架操作平臺,立桿橫距 0.8m,縱距 1.5m,橫桿步距 1.8m,大橫桿下設置縱向小橫桿,外側間隔 6m 搭設豎向剪刀撐,大橫桿上鋪設廢舊模板,以方便操作行走。圖 10 施工操作平臺的搭設 中天建設 二次后澆墻板施工技術 8 4.4 后澆墻板鋼筋綁扎與相關預埋 嚴格按照設計圖紙規范要求進行后澆墻板的鋼筋下料加工與綁扎,10、后澆墻中洞口較多,為鋼筋綁扎中的一個難點,嚴格控制洞口的位置與標高,嚴格遵照設計的要求與洞口兩側加設加強筋,與周邊框架、柱的連接滿足規范要求,洞口兩側構造柱的鋼筋綁扎與后澆墻的連接為質量控制的重點,安裝預埋管線等及時跟進到位,位置準確,與后澆墻的鋼筋連接牢固。幕墻干掛混凝土條的預埋件預埋到位,與墻板采取可靠固定措施,防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預埋件的偏位。圖 11 后澆墻板洞口立面詳圖 1 圖 12 后澆墻板的鋼筋綁扎與安裝預埋 4.5 后澆墻板隱藏驗收 后澆墻板鋼筋綁扎及安裝預埋完成后,尤其是幕墻干掛混凝土條的預埋件預埋完成,經項目部“自檢、互檢、交接檢”三檢合格后,上報監理公司,由項目總監理工程11、師組織業主工程處代表等參加后澆墻板隱蔽驗收工作,嚴格參照后澆 中天建設 二次后澆墻板施工技術 9 墻板施工設計圖紙及相關規范要求,對墻板鋼筋的綁扎、水電預埋管線的安裝及幕墻預埋件的預埋位置、固定措施等進行驗收。具體內容與要求如下:表 4.5.1 后澆墻板隱蔽驗收標準 項目 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綁扎鋼筋骨架 長 10 鋼尺檢查 寬、高 5 鋼尺檢查 受力鋼筋 間距 10 鋼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取最大值 排距 5 保護層厚度 板、墻、殼 3 鋼尺檢查 綁扎箍筋、橫向鋼筋間距 20 鋼尺檢查 鋼筋彎起點位置 20 鋼尺檢查 預埋件 中心線位置 5 鋼尺檢查 水平高差+3,0 鋼尺和塞尺檢查 412、.6 后澆墻板支模體系加工、安裝 4.6.1 后澆墻板支模體系加工 4.6.1.1 墻板支模材料的選擇 1、面板選用 18mm 厚膠合板,要求邊角整齊、表面光滑,易于脫模,不得有脫膠空鼓,對主體施工拆除留下的黑模板加以修整,周轉利用。2、豎向內愣選用 483.5(壁厚不小于 3.0),要求材料質優良,無彎曲。3、墻模板外愣選用 483.5 雙鋼管。4、選用 M14 對拉螺栓,16 塑料套管。4.6.1.2 后澆墻板支模體系方案設計 1、項目技術人員與作業班組緊密配合,所有后澆墻均繪制模板翻樣排列圖和支撐圖,特別部位如豎向洞口,放出細部構造大樣圖,按照模板翻樣排列圖,進行墻板配模加工(模板標準尺13、寸為 1830*915mm)。例如:一層 14.5 軸/B-C 軸后澆墻板模板排列圖如下 中天建設 二次后澆墻板施工技術 10 圖 13 后澆墻板模板排列圖 2、后澆墻板支撐體系經過嚴格的驗算,例如面板、支撐內愣、外愣、對拉螺栓等驗算,確定墻模板支撐方案。豎向內愣采用 483.5 鋼管,間距 150mm,外愣采用雙根 483.5 鋼管,采用 M14 對拉螺栓,對拉螺栓水平間距為 450mm,豎向間距首道離地 150mm,底層三道對拉螺栓豎向間距 250mm,其余豎向間距為450mm。水平方向間隔 1m,上下設置兩道斜撐,保證墻板側向穩定性。圖14 后澆墻板支撐體系立面示例圖 圖15 后澆墻板支14、撐體系剖面圖 中天建設 二次后澆墻板施工技術 11 4.6.2 后澆墻板支模體系安裝 4.6.2.1 工藝流程:檢查墻位置定位線安裝就位側墻模板安裝安裝對拉螺栓與套管安裝另一側墻模板檢查(調整豎向內愣鋼管間距)安裝水平雙鋼管外愣臨時固定對拉螺栓墻模板檢查、調整墻板垂直度、安裝支撐緊固對拉螺栓螺帽安裝豎向洞口側邊模板質量檢查。圖 16 墻板模板安裝 圖 17 豎向內愣安裝 圖 18 洞口側邊模板安裝 圖 19 墻板模板加固 中天建設 二次后澆墻板施工技術 12 圖 20 加設斜撐 4.6.2.2 墻板支模體系安裝施工要點:1、按墻位置線安裝就位一側墻模板,安裝臨時斜撐固定,對拉螺栓規格與間距應符15、合模板方案設計要求。2、清理墻板內雜物,再安裝就位另外一側模板,對上對拉螺栓。安裝兩側模板的水平雙鋼管外愣,嚴格控制雙鋼管外愣間距,尤其是底下三道按設計方案要求間距加密,用對拉螺桿配山形卡將水平鋼管外愣固定,螺栓均采用雙螺帽。3、檢查、校正模板垂直度,墻模板安裝完成后,檢查對拉螺栓是否緊固,模板拼縫及下口是否嚴密,辦理預檢手續。墻板模板豎向拼縫處均釘方條,保證拼縫處嚴密,防止漏漿。4、因后澆墻板待主體結構驗收完成后施工,混凝土澆筑參考構造柱做法,于模板上口預留混凝土澆筑口,預留口尺寸 200*200mm。圖 21 墻板預留砼澆筑口 5、二次后澆墻板與周邊框架柱、梁脫開連接,縫寬 15mm,于墻16、板模板安裝時留出。中天建設 二次后澆墻板施工技術 13 圖 22 墻板與梁、柱縫隙圖 4.7 后澆墻板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澆筑作為二次后澆墻板施工中最大的重點與難點,后澆墻板高度高、跨度大、板厚小(二至四層大多數為 150mm),不易振搗,混凝土澆筑運輸極為不便,無法采用泵送澆筑混凝土,均需采用人工運輸澆筑,采用常規混凝土澆筑方法,工人于操作平臺上從預留箕口倒入混凝土,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澆筑速度慢,振搗困難,無法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容易產生蜂窩麻面現象,混凝土澆筑不完整,澆筑完成后,墻板與梁間縫隙過大,需要大面積后補。1、墻板預留箕口上一層樓板處開設混凝土澆筑圓形洞口,直徑 200mm,間距同墻17、模板箕口間距,作業班組于上一層樓面上運輸混凝土,從洞口處澆灌混凝土,方便混凝土的運輸,加快了墻板混凝土澆筑的速度,消除混凝土運輸過程中的安全隱患,混凝土從樓板洞口沿著側墻板畚箕入口澆灌入墻板,操作方便。2、盡量縮小墻板預留畚箕口的水平間距,保證后澆墻板混凝土澆筑完整。圖 23 上層樓板開設砼澆筑洞口 3、采用附著式混凝土振動機,提高混凝土振搗質量,增強墻板混凝土密實度,消除墻板大面積蜂窩麻面現象。中天建設 二次后澆墻板施工技術 14 4.8 后澆墻板模板拆除 待墻板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拆除墻板模板,保證拆模時墻體不粘模、不掉角、不裂縫,拆模順序與模板安裝順序相反,首先拆除墻板斜撐,松開墻板對18、拉螺栓,退出對拉螺桿,后松開墻板支撐,分別拆除雙鋼管外愣與豎向鋼管內愣,使模板與墻體分離,模板拆除后,及時清理整齊堆放。圖 24 后澆墻板成型效果 4.9 后澆墻板清理修補 由于后澆墻板砼澆筑振搗困難,容易造成局部混凝土外觀質量缺陷,墻板模板拆除后,對于局部的蜂窩麻面、小孔洞、振搗不密實之處及時進行修補。1、小蜂窩的處理措施:先用水將需要修補的部位洗刷干凈,等需修補部位表面濕潤但無泛水后,再用與此處混凝土配合比一致水泥砂漿壓實抹平,表面顏色相同。圖 25 墻板局部蜂窩麻面 圖 26 墻板修補后效果 2、表面露筋較淺的處理措施:將露筋部位砼等清洗干凈,待修補部位表面濕潤后用與混凝土顏色一致的水泥19、砂漿抹壓平整,并認真養護,養護時間為 14 天。3、孔洞處理措施:鑿除松動混凝土,將砼表面的灰塵、雜物沖洗干凈,孔外則安裝模板,用比原砼高一級的細石混凝土進行搗實澆筑,澆筑砼前應用水充分濕中天建設 二次后澆墻板施工技術 15 潤砼表面。5 5 材料與設備材料與設備 5.1 材料 1 模材采用183091518mm黑模板,鋼管采用483.5mm(壁厚不小于3.0mm)無縫鋼管,可鍛鑄鐵制作扣件(直扣、旋轉扣件),方木采用 6080mm,M14 對拉螺栓,16 塑料套管。2 后澆墻板采用 C20 混凝土,6、8、10、12、14 鋼筋,幕墻預埋件。3 聚氨脂發泡劑,硅酮膠等效密封膠。5.2 主要機20、具設備 表 5.2 主要機具設備 名稱 規格 功率 數量 錘子 重量 0.25、0.5 -20 個 扳手 開口寬()17-19、22-24-20 把 圓盤鋸 MJ-106 3kW 4 臺 平刨 MB-503 3kW 4 臺 手電鉆-10 把 臺鉆 VV508S 520W 4 臺 手提電鋸 M-651A 1.05kW 10 臺 手提電刨-0.45kW 4 臺 壓刨 MB1065 7.5kW 4 臺 線垂 0.5kg-15 個 砂輪切割機 J3GY-LD-400A 2.2kW 2 臺 水準儀 DSZ2-2 臺 鋼卷尺 50m、5m-2 把、1 把/人 工程檢測尺 2m-3 根 塞尺-3 把 扭矩扳21、手-3 把 附著式振動機-1.5kW 2 臺 翻斗車-20 臺 灰桶-50 只 鐵揪-10 把 鋼筋切斷機 GJ5-40 7.5kW 2 臺 鋼筋彎曲機 GJ5-8 5.5kW 2 臺 鋼筋調直機 GJ58/4 5.5kW 2 臺 中天建設 二次后澆墻板施工技術 16 6 6 質量控制措施質量控制措施 6.1 執行規范及標準 1.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8-2003)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2011 版)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2011)4.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5.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22、)6.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7.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9.砼模板用膠合板(GB/T17658-1999)10.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 2 部分:熱軋帶肋鋼筋 GB 1499.2-2007 11.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11G101-1 1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6.2 后澆墻板施工的質量控制措施 6.2.1 后澆墻板施工前,項目部組織相關技術人員認真仔細地學習和閱讀施工圖紙,吃透和領會施工圖的要求,及時提出不明之處,加23、強與設計人員的溝通,明確后澆墻板施工的重點與難點,施工前做到心中有數。6.2.2 施工前組織對作業班組的技術交底工作,因如此大面積的二次后澆墻板施工類似工程極少,積極摸索與優化墻板施工方案,逐層交底至現場操作工人,明確墻板施工要點與質量控制措施,克服施工難度,優選鋼筋、模板、混凝土施工作業班組,建立從項目管理層到施工班組操作層兩個層次質量責任制,明確質量責任主體。6.2.3 后澆墻板施工所用全部材料(諸如鋼管、扣件、鋼筋等),進場時應檢驗驗收,詳細核對其品種、數量、規格、質量要求,做到不合格的產品不進場。6.2.4 測量人員要按照設計要求精確定位出墻板軸線、控制線和標高,特別注意構造柱、豎向預24、留洞口、水電安裝預埋管線與幕墻干掛石材預埋件位置,后澆墻板模板安裝時盡量消除尺寸誤差。6.2.5 后澆墻板與周邊框架柱、梁連接鋼筋應設置到位,采用后植法的連接鋼筋中天建設 二次后澆墻板施工技術 17 應進行現場拉拔試驗,確保植入柱、梁深度滿足設計要求,加強墻板鋼筋綁扎質量控制,嚴格按照墻板設計圖紙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2011 版)的要求進行鋼筋隱蔽驗收。6.2.6 后澆墻板模板安裝時嚴格按照模板排列圖的要求,模板拼縫嚴密,及時更換質量不符合要求的模板,嚴格控制拼模板精度,重點加強豎向洞口的定位控制。6.2.7 墻板模板安裝應嚴格控制軸線、平面位置、標高、斷25、面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模板接縫隙寬度、高度、脫模劑刷涂及豎向洞口斷面尺寸等的準確性。墻板內外愣的設置間距嚴格按照模板設計方案要求,對拉螺桿的套管應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確保螺栓緊固時不變形。6.2.8 后澆墻板支模體系加固前,質檢員與相關人員嚴格檢查模板安裝質量,進行模板平整度、垂直度的校準、檢查,二次后澆墻板跨度大、高度高,對模板的安裝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 6.2.8 后澆墻板模板安裝驗收標準 項目 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軸線位置 5 鋼尺檢查 底模上表面標高 5 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 墻板截面內部尺寸+4,-5 鋼尺檢查 層高垂直度 不大于 5m 6 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 大于26、 5m 8 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 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 2 鋼尺檢查 表面平整度 5 2m 靠尺和塞尺檢查 6.2.9 后澆墻板內水電安裝管線、盒與幕墻預埋件定位準確,采取有效措施與墻板的固定,保證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移動,不偏位。表 6.2.9 后澆墻板預埋件和孔洞允許偏差 項目 允許偏差(mm)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置 3 預埋管、預留孔中心線位置 3 插筋 中心線位置 5 外露長度+10,0 中天建設 二次后澆墻板施工技術 18 項目 允許偏差(mm)預埋螺栓 中心線位置 2 外露長度+10,0 預留洞 中心線位置 10 尺寸+10,0 6.2.10 加設鋼管斜撐,數量與間距嚴格按照模板方案設計27、要求,保證后澆墻板側向穩定性。6.2.11 上一層樓板開洞處盡量避免樓板鋼筋密集處,洞口開設應對準墻板預留畚箕口,確保混凝土順利灌入。6.2.12 后澆墻板封閉前,墻板內的雜物必須清理干凈,澆筑混凝土前模板應澆水濕潤,但模板內不應有積水。澆筑過程中加強墻板的砼振搗,混凝土適當加大坍落度,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6.2.13 同一處墻板的混凝土應連續澆筑,避免施工縫的產生,并應在底層混凝土澆筑之前將上一層混凝土澆筑完畢。6.2.14 后澆墻板砼外觀質量缺陷修補由項目部技術負責人直接負責,局部外觀缺陷修補前,對施工人員進行交底,安排責任心較強的施工人員進行修補,修補處及時進行養護,保證養護時間,減少與28、原混凝土的表面色差。7 7 安全保證措施安全保證措施 7.1 二次后澆墻板施工應符合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程JGJ46-2005、建筑施工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12 等規范的有關規定。7.2 后澆墻板施工前對各班組及操作工人作好安全技術交底,使安全工作達到標準化、規范化。7.3 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教育,按照作業要求正確穿戴個人防護用品,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嚴禁29、赤腳或穿高跟鞋、拖鞋進入現場,堅持施工前班組對施工部位的安全檢查,提高全員的安全防護意識。7.4 后澆墻板施工所用機械設備經驗收合格,安裝裝置齊全,試運行符合安全要求。機械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操作技術,熟悉機械性能,嚴禁機械無人負責或隨便中天建設 二次后澆墻板施工技術 19 拆除安全防護裝置。7.5 現場的作業環境及安全設施符合安全施工規定要求,不符合要求時應采取措施后方可作業,不適宜高處作業的人員,不得進行高處作業。7.6 應時常檢查后澆墻板施工搭設的操作平臺或外架是否牢固可靠,操作平臺外側加設豎向剪刀撐,施工現場設置作業區警示標志。7.7 后澆墻板施工所需的鋼管、模板、方木等材料應堆放整齊、不30、得任意亂放,堆放高度不宜過高,不得在腳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7.8 后澆墻板高度較高,墻板模板及支撐系統在安裝過程中,必須設置臨時固定設施,嚴格按照施工工藝流程施工,分段分層自下而上進行,內外均安裝牢固支撐,施工前檢查模板、支撐等構件是否符合要求,材質是否合格。7.9 嚴禁在模板的連接支撐件上攀登上下,嚴禁在同一垂直面上安裝模板,支模過程中,如需中途停歇,應將支撐、搭頭、封頭板等釘牢。7.10 后澆墻板模板拆除應按規定逐次進行,按照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順序,不得采用大面積撬落方法。拆除的模板、支撐、連接件應安全落地,不得留有懸空模板。7.11 墻板拆模作業時必須設置警戒區,嚴禁下方有人進入31、,拆模作業人員嚴禁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嚴禁在同一垂直面上拆除模板。拆模必須一次拆清,不得留下無撐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時清理,堆放整齊。7.12 二次后澆墻板澆筑過程中,應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混凝土運輸安全,翻斗車裝砼不宜過滿,人貨電梯的垂直運輸應有專人操作,附著式振動機振搗時盡量避免碰撞墻板支撐體系,以免造成支撐體系松動。7.13 遇六級以上大風雨,應暫停室外的高空作業。7.14 墻板施工材料吊運時,要有專人負責指揮,以確保安全。7.15 所有臨時用電必須由電工接至作業面,其他人員禁止亂接電線。機電人員應持證上崗,并按規定使用好個人防護用品。7.16 施工中需要重點做好后澆墻板支撐和側向穩定措施32、。7.17 后澆墻板施工期間,安全員全面負責安全監督工作,發現不安全因素,隨時排除,并采取有效預防措施。8 8 施工技術經驗總結施工技術經驗總結 8.1 二次后澆墻板施工前,項目部必須全面了解后澆墻板設計圖紙,資料及與主體結構設計圖紙間的關系,若發現圖中有矛盾或其他問題及時向設計單位提出,以便解決或更正。中天建設 二次后澆墻板施工技術 20 8.2 后澆墻板施工前,項目有關技術人員應向后澆墻板施工作業班組進行專項施工技術交底,明確二次后澆墻板施工的重點與難點,做到心中有底,同時加強作業班組之間的相互配合與協調,尤其是與水電安裝班組與幕墻施工單位,為保證后澆墻板施工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8.3 做33、好后澆墻板施工所用材料進場驗收工作,施工過程中定期進行檢查,確保材料使用的質量與安全。8.4 后澆墻板鋼筋綁扎前,做好預留插筋的偏位等整改措施,確保與周邊框架柱、混凝土梁的連接滿足圖紙設計要求(尤其是鋼筋伸入砼柱、梁與后澆墻板的長度應滿足 Lae)。8.5 后澆墻板的鋼筋加工、下料與安裝,嚴格按照規范與設計圖紙的要求,預留洞口處的加筋不得遺漏,加強后澆墻板安裝的隱蔽驗收工作,便于后續模板安裝工程的順利開展。8.6 后澆墻板施工前,應搭設安全可靠的操作平臺,鋪設舊模板,外側加設豎向剪刀撐,保證操作平臺的安全與穩定。8.7 二次后澆墻板高度高、跨度大,豎向預留洞口復雜,模板加工前,應繪制后澆墻板模34、板排列圖,安裝過程中嚴格按照模板設計方案安裝加固,對拉螺栓設置到位前,模板應有臨時固定措施,后澆墻板豎向內愣與外側雙鋼管主楞、對拉螺栓的間距應嚴格控制,斜撐設置到位,保證墻板支模體系的穩定。8.8 后澆墻板另一側模板封閉前,必須將墻板內的雜物等清理干凈,否則后期將無法清理,影響后澆墻板施工質量。8.9 后澆墻板混凝土澆筑前,模板上的預留畚箕口位置與上一層樓板開孔位置應事先做好溝通,畚箕口的間距不宜過大,保證混凝土澆筑完整,減少后期墻板與砼梁之間混凝土修補塞縫工程量。8.10 上一層樓板開孔處應盡量避免破壞樓板鋼筋,后澆墻板施工完成后,及時修復。8.11 墻板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適當加大混凝土坍落度,加強混凝土和易性,重點做好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振搗工作,減少墻板蜂窩、麻面現象的出現,改善后澆墻板混凝土外觀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