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橋棧橋作業專項施工方案(2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43380
2023-04-17
24頁
407.04KB
1、新建XX至XX鐵路XX至XX段土建工程LYS12標段第一分部棧橋作業專項施工方案編制: 審核: 批準: 棧橋作業專項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XX鐵路線XX特大橋位于XX庫區河段,左岸為XX,右岸為XX。南充XX特大橋處于已建XX電航樞紐的庫區,橋址下游約3km為XX電航壩址,橋址上游15km為在建的鳳儀場電航樞紐紐工程。根據XX特大橋水中68102墩的施工需要,在XX設置棧橋一座,分四段(213+126+405+540)m,河道中間預留120m寬通航孔。棧橋橋面行車道設計寬度6。0m,跨徑15 m,總共93跨15聯。棧橋基礎采用直徑630mm的螺旋鋼管樁,下橫梁采用HN600200H型鋼,縱梁為三2、組(6片)貝雷片,上橫向分配梁為22a工字鋼,橋面系為32a槽鋼。棧橋中心線距橋墩中心線20m。本橋橋位處施工水位為269.3m,棧橋橋面板頂標高為273。5m,橋臺采用M7。5漿砌塊石,棧橋上設照明設施。1、水文條件下游XX航電樞紐工程水庫運行方式:當電站當入庫流量大于4600m3/s時,電站停機,水庫閘門全開,自由泄流沖沙,日平均流量大于4600m3/s的多年平均出現天數約為9天,控制的沙量占全年的55%左右;當入庫流量小于等于4600m3/s時,水庫閘前水位保持正常蓄水位269.30m,電站正常發電。上游鳳儀航電樞紐工程水庫運行方式:當電站當入庫流量小于2030m3/s時,保持水庫正常蓄3、水位280.0m運行,當入庫流量大于2030m3/s時,小于5000m3/s時水庫按277。0m運行,當庫流量大于5000m3/s時,電站停機,水庫閘門全開敞泄沖沙.南充XXXX雙線特大橋橋軸線的法向與主流的夾角為約14,河道洪水比降約為0.38,由于過水斷面內無路堤,壅水系數取值0.05。按規范推薦的壅水公式計算得到各流量壅水高度及影響范圍為:10年一遇設計洪水,橋梁最大壅水高度為0.037m,影響范圍約193m。100年一遇設計洪水,橋梁最大壅水高度為0.053m,影響范圍約277m。橋墩間流速變化情況為:20年一遇設計洪水主跨橋墩間流速的增幅最大為0.31m/s,位于109#110橋墩間4、,流向變化最大值為偏向右岸8.3,位于8384#橋墩間,最大流速為1。67m/s。100年一遇設計洪水主跨橋墩間流速的增幅最大約為0.32m/s,位于109#110橋墩間,流向變化最大值為偏向右岸4。8,位于82#83#橋墩間,最大流速為2.41m/s。2、氣候條件XX流域氣候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季風氣候顯著,冬暖夏熱。受地形影響,中下游盆地因有西北的岷山山脈、北部的秦嶺和東北的大巴山山脈為屏障,使西北寒流不易侵入,故冬季氣溫較同緯度地區偏高,為長江流域最少的降雪地區;夏季炎熱多雨,秋冬多霧.XX的氣溫,從北向南逐漸升高。北部山區地勢較高,受西北氣流影響較明顯,呈現氣溫低、雨量較少,屬于5、干寒冷型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0左右,極端最高氣溫2634,極端最低氣溫12左右;流域南部,屬四川盆地丘陵區,由于秦嶺、龍門山、米倉山、大巴山的屏障作用,西北氣流不易侵入,呈現夏季濕熱多雨、冬季溫暖干燥。年平均氣溫1618,極端最低氣溫約9,降雨受地理位置和季風的影響。流域內降水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北部山地因氣流越過盆地邊緣山區后水汽減少、降雨減少。降雨受地理位置和季風的影響.XX流域內降水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北部山地因氣流越過盆地邊緣山區后水氣減少,降雨較少。多年平均降水800mm以下,其中甘肅省文縣、武都一帶僅400500mm,為半干旱區。南部盆地丘陵區降水量較多,尤其是邊緣山區,因地形影響,降6、水量最豐,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2001400mm,其余地區為10001200mm。流域內暴雨出現在510月,約占全年降水量的82,最集中是79月,約占全水量的52,910月多陰雨天.XX流域徑流豐沛,但年內分配極不均勻,年際變化大。據武勝站資料統計,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72億m3,多年平均流量為882m3/s,年徑流主要集中在510月,約占全年徑流量的82%.最豐水年(19811982年)實測年平均流量1410m3/s,最枯水年(19711972年)實測年平均流量為517m3/s,歷年最小流量88m3/s.流域內洪水多由暴雨形成,洪水陡漲陡落,洪枯水位變幅較大。本河段暴雨多發生在510月,洪水發生7、時間與暴雨相應,大暴雨多出現在7、9兩月,洪水過程一般5天左右,復峰過程7天以上。歷年實測最大流量28900m3/s(1981年7月15日),相應南充水位站實測最高水位275。17m,實測最低水位為260。11m,實測最低水位為260。11m,歷年平均水位變幅達7。12m。XX雙線特大橋毗鄰南充市區,根據南充市氣象站氣象資料統計:多年平均氣溫17.4,極端最高氣溫40.1(1972年8月14日),極端最低氣溫2。8(1975年12月15日),多年平均降水量1020。8mm,年最大降水量1529。4mm(1952年),多年平均蒸發量1088。2mm,多年平均風速1.1m/s,最多風向N,實測最大8、風速16.0m/s(1976年8月15日),相應風向為NE,多年平均相對濕度79,年平均日照1266.7小時。橋位區風向的季節和地域變化均明顯.全年以西北和東南風為主,冬季以西北風為主,春季和夏季東南風為土,秋季東北風為主.年平均風速2.7m/s,實測最大風速為19m/s,年大風日數約5d。對施工不利的氣象條件主要有臺風、大風、大雨、冰凍和霧(低能見度)天氣。初步考慮當風力卵石土Q4al稍密21/35120250/1:10。4漂石土Q4al稍密22/45150350/1:10.457-2松軟土Q3al軟塑18.512720100/73粉質黏土Q3al硬塑19181240150/1:10.37-9、4粉砂Q3al稍密19。0/2545120/ /7-8粗圓礫土Q3al稍密20/3080180/1:0.750。3579卵石土Q3al稍密22/45120350/1:0.750。4121泥巖J3sW322/3570300/1:0。750。35W223/45/4504。51:0.50。44、工程特點4.1、工程所在地氣象條件惡劣,特別是受雨季影響,橋位區施工水位暴漲暴落出現頻率多,施工受風、流以及航運的影響較大,工程建設的組織和安全控制難度高,特別是鋼管樁的沉放,以及搭設過程中的生產組織與協調管理尤為重要。4.2、基礎均采用鋼管樁630mm,受當地長期采砂的影響,導致河床覆蓋層較薄,主要以大的卵10、礫石為主,使得管樁入土深度較淺,對設計、施工要求較高。 橋位區地質狀況自上而下依次為:(1)漂石:層厚310.5米;(2)粉砂巖:層厚3.86。4米;(3)粉砂質泥巖:層厚223。9米;(4)泥巖:層厚7.5米。二、總體施工組織規劃1、工期:棧橋施工工期控制在60天以內,即2009年11月20日開工,2010年1月20日完工。2、機械設備準備:安排一臺50噸KH180型履帶吊機(兩條運輸船連接拼裝成整體,將履帶吊放在船上,拼裝成一臺浮吊)一臺浮吊(浮箱拼裝工作平臺,在平臺上架設一臺20噸的扒桿拼裝成浮吊)和90型振動錘進行鋼管樁插打作業,利用吊車進行橋面縱梁及橋面板的安裝工作。3、材料準備:611、30鋼管樁,HN600200鋼橫梁,貝雷片,上橫向分配梁22a工字鋼,橋面系32a槽鋼,聯結系L50和L80角鋼,水平聯426鋼管,聯結鋼板10。4、人員情況:有施工棧橋經驗的熟練工人45人,分三組施工,進行鋼管樁焊接、插打,安裝貝雷梁,鋪設橋面槽鋼及焊接鋼管護欄等工作.荊溪河河叉棧橋長213米,接B7便道,共3聯;西岸棧橋長126m共2聯,接84#主墩;江心島西側棧橋長405m,分5聯,接85主墩,設置一個8m寬,長43米的錯車道;東側棧橋長540米,分5聯,設置一個8m寬,長48米的錯車道.棧橋跨徑設置為15米,遇到地質情況較差則調整跨徑,如設為6米、9米或12米,錯車道設置在棧橋的上游一12、側。每個墩設置鋼管樁2根,分聯墩兩排共4根,錯車道處設3根鋼管樁,地質情況較差或入土深度較淺則設為板凳樁以增強穩定性。XX雙線特大橋棧橋為加快施工分兩個工作面同時從兩頭展開,向江心島推進,第一工作面先施工荊溪河河叉棧橋,再施工西岸棧橋(到84主墩),最后施工85#主墩到江心島西側棧橋;第二工作面由東岸開始逐漸向江心島推進.見棧橋總平面布置圖東岸棧橋利用岸邊的有利條件,岸邊棧橋跨徑小于或等于12米的采用KH180型履帶吊機站在岸上自岸邊第一排及第二排鋼管樁開始插打,鋼管樁按照設計位置插打完后,采用吊機配合焊接工人依次施工樁間聯結系、分配梁、縱梁、橋面板。第一節棧橋施工完成后,履帶吊車站在已修建好13、的第一節棧橋上進行第三排鋼管樁施工,按照釣魚法照此順序依次向江心島方向施工.對于跨徑為15米的棧橋采用兩條船拼裝式浮吊按倒退法依次插打鋼管樁,同時焊接水平聯和HN600200鋼橫梁;貝雷縱梁及橋面系32a槽鋼采用吊車逐孔吊裝、安裝推進,逐孔成型,焊接防護欄桿和劃分行車道及標志。84#主墩和85#主墩鋼平臺同步施工,利用浮吊插打鋼管樁,安裝貝雷梁,其上安裝工字鋼,再鋪10mm厚鋼板。西岸棧橋按照東岸棧橋施工方法進行組織施工。樁頂連接是為了增加兩根鋼管樁之間的立面剛性,使之受力均勻。每排鋼管樁插打完成,經過沉樁記錄鑒定檢查合格后,及時焊好水平聯和樁頂聯結系.樁頂連接系與鋼管樁之間采用焊縫連接,焊縫14、高度為hf=10 mm。鋼管樁樁頂兩側與下橫梁縱向用4塊10250400mm鋼板做肋板漸變加寬和補強,下橫梁置于加寬鋼板上.下橫梁上設三組6片貝雷梁縱梁,下橫梁和貝雷縱梁之間用焊接卡板固定,貝雷縱梁與上分配梁用U型螺栓固定,棧橋橋面板采用32a槽鋼滿鋪,按間距50cm焊接10圓鋼,起固定槽鋼和防滑作用。橋面板與上分配梁之間焊接固定,采用跳焊。具體見細部設計圖。三、主要施工方法1、測量控制1.1、主要施工測量控制技術、控制方法本工程施工棧橋搭設主要采用TCA1800全站儀進行測量控制,主要用于施工過程中的變形觀測.1.2、施工測量放樣主要為施工棧橋鋼管樁基礎的定位。施工棧橋鋼管樁定位通過在棧橋上15、設置臨時控制點采用全站儀三維坐標法進行。鋼管樁施工方法采用履帶吊釣魚法和浮吊倒退法進行施工,現場必須對每個鋼管樁進行單根定位。為了保證鋼管樁放樣精度,需在棧橋上加密至少2點,以便設站和后視。加密點的平面位置測設可采用全站儀自由設站法進行;加密點的高程測設可采用EDM三角高程進行跨河水準測量或GPS高程擬合方法。加密點測設完畢后,用全站儀三維坐標法進行鋼護筒放樣定位。沉放時,在兩個互相垂直的測站上布設二臺經緯儀,控制鋼管樁的垂直度,并監控其下沉.鋼管樁沉放完畢后,應用全站儀在鋼管樁頂口放出樁位設計縱橫軸線,用鋼尺量取鋼管樁頂口的偏位,用垂球或測斜儀測出鋼管樁的垂直度,提交竣工資料。鋼管支撐樁施工16、完畢后,用全站儀三維坐標作業模式,在任一根鋼管樁上測出其設計頂標高,再用水平儀或連通水管抄出其余樁頂設計標高,供處理樁頭用.樁頭處理完畢后,在相關樁的樁頂處用全站儀放出樁頂的設計縱橫軸線,供安裝上部支撐梁系定位用。2、棧橋施工設備選型2.1、起重設備選型S120S175段棧橋單樁(Q345B、630mm、9mm)最長20m,單重約3t,選取50t履帶吊作為棧橋施工的主要起重設備。2.2、振動錘選型振動錘的選型按照:振動錘按激振力P土的動摩阻力R=LUf進行選擇確定.(式中L:鋼管樁入土深度m;U:鋼管樁周邊長度m;f:土單位面積的摩阻力kN/m2)根據地質資料,鋼管樁分別穿過以下土層(取本段棧17、橋有代表性的樁位):1層:卵石土,Hmax=7。5m,樁側極限摩阻力f1=1780KN1層:漂石土,Hmax=5.5m,樁側極限摩阻力f3=1630KN計算結果Fmax=1780 kN,結合砂性土的液化特性,取動摩阻系數=0。15計算:則所需振動錘的激振力為F=1780 kN0。15=267 kN選用DZ90型振動錘,最大激振力為546kN,滿足要求。2。3、可移動導向架設計與制作導向架結構如下圖所示,通過定位絲扣能較好的控制鋼管樁的斜率。導向架結構示意圖3、鋼管樁基礎施工 3.1、外630mm螺旋鋼管樁制造:螺旋鋼管樁外徑630mm,壁厚9mm,Q235鋼,由有資質廠家定做。鋼板的焊接采用坡18、口焊,鋼管樁對接時豎向焊縫相互錯開,不得少于90,對接接頭加豎向拼接板,拼接板為1002008,每個接頭不得少于8塊拼接板.卷制鋼管樁的鋼板必須平直,不得使用表面銹蝕或受過沖擊的鋼板,并應有出廠證明書.螺旋鋼管樁焊接成型后,檢查其外型尺寸,應符合:橢圓度:允許偏差0。5D,且不大于5mm(D為鋼管樁外徑)外周長:允許偏差0。5%C,且不大于10mm(C為鋼管樁周長)縱軸線彎曲矢高:允許偏差0。5%L,且不大于30mm(L為鋼管樁長度)3。2、630mm鋼管樁的插打:鋼管樁在起吊、運輸和堆存過程中,應盡量避免由于碰撞等原因造成管身變形和損傷。采用可移動式導向架進行定位,單樁鋼管樁分2節進行沉放.19、鋼管樁節段由平板車運至50t履帶吊后方,利用20t汽車吊將鋼管樁節段拼接成設計長度。定位導向框架設完成后,利用50t吊車起吊鋼管樁,并將鋼管樁穿入導向框內.鋼管樁在自重作用下入土自穩,然后由車脫鉤并吊起振動捶至樁頂,夾具夾緊樁頭后起動振動錘振沉鋼管樁,當樁頂與棧橋頂標高相適應時,停止下沉,取下振動錘開始接樁,接樁的焊縫按相關規范進行,接樁完成后進行二次施沉至設計標高.依據首次沉放的直樁進行定位,依次完成同一排架的其它鋼管樁沉放。3.3、特殊地質情況處理對于卵礫石和漂石地層,如果鋼管樁很難按設計下沉到位,則需報請設計人員進行變更處理。一般是以灌入度和鋼管樁不再下沉為止來控制鋼管樁是否樁基滿足承載20、力要求,如果通過檢算樁基承載力能夠滿足要求,則主要是通過采取措施來保證棧橋穩定,如將單排墩改為板凳,同時對入土較淺的樁基進行回填以滿足最小入土和埋置深度。3.4、棧橋施工工藝流程:鋼管樁加工、運輸導向架安裝樁間聯系撐焊接履帶吊就位分節振沉鋼管樁貝雷梁安裝下橫梁安裝上部縱橫分配梁安裝貝雷梁間斜撐、支撐花架安裝橋面板鋪設欄桿、防滑條、安全警示燈等附屬結構安裝材料、振動錘就位測量控制施工測量施工準備3.5、釣魚法施工工藝3。6、插打時主要注意事項:利用測量儀器定出樁位中心線,確保鋼管樁的垂直度;吊放鋼管樁,測量鋼管樁中心偏差及傾斜度并進行調整,符合要求后鋼管樁整體下插,在入河床的瞬間應再次調整鋼管樁21、中心偏差及斜度,符合要求后迅速著床(否則應再次調整),此時在自重作用下,鋼管樁入土;鋼管樁下沉過程中,應及時檢查鋼管樁的傾斜度,發現傾斜應及時采取措施調整導向,必要時應停止下沉,采取其它措施進行糾正。在鋼管樁各項偏差滿足要求的前提下,利用振動錘下沉鋼管樁,由于此時鋼管樁入土淺,任何偏載或水平力極易造成鋼管樁的傾斜。打樁時先打23錘,然后檢查鋼管樁的傾斜度,調整完畢,接著增加打樁次數,然后校正樁的傾斜度,當鋼管樁入土深度達到3m后,方可連續沉樁。停錘時,以樁尖標高為控制依據。若鋼管樁達到設計標高,但貫入度異常時,則須連續沉樁。為防止“假極限”或“吸入”現象,沉樁時,應休息一天時間再復打.現場應確22、保鋼管樁的入土深度,并視設計樁尖處的貫入度適當調整鋼管樁樁底標高。鋼管樁下沉過程中,應隨時觀察其貫入度,當貫入度小于1cm/錘時停振分析原因,或用其它輔助方法下沉,禁止強震久震。鋼管樁的平均中心偏差允許值為:最大中心位置偏差在5 cm以內,傾斜度在1%以內。4、樁頂連接及樁頂分配梁樁頂連接是為了增加兩根鋼管樁之間的立面剛性,使之受力均勻。樁頂連接和樁頂分配梁按施工設計圖施工。當鋼管樁樁位與設計樁位偏差過大時,應檢算后決定是否加強或增設分配梁。每排鋼管樁插打完成,經檢查合格后,及時焊好樁頂聯結系。樁頂連接與鋼管樁之間采用焊縫連接,焊縫高度為hf=8 mm。5、橫向HN600200H分配梁施工鋼管23、樁樁頂處理,用12mm鋼板漸變加寬,并補強,兩排HN600型鋼下橫梁置于加寬樁頂處,焊接牢固,兩側用槽鋼或鋼板焊接擋塊,防止下橫梁滑出。6、貝雷梁施工同組貝雷梁間距45cm,內設勁性骨架,兩組間間距為250cm,組間設斜撐.每組貝雷梁安裝在樁頂HN600200H型鋼下橫梁上,用專用卡板固定,防止貝雷梁滑出。吊裝過程中,要有專人指揮.7、橫向I22a分配梁施工在貝雷梁上橫向放置I22a分配梁,間距75cm,用U型螺栓固定,防止分配梁滑動.8、橋面系及護欄施工在橫向分配梁上鋪設橋面系32a槽鋼,槽鋼與工字鋼之間采用斷續焊縫焊接連接,隨后施工防護欄桿。9、焊接要求9.1、焊前準備(外觀檢查及坡口打磨24、)材料到位后,首先檢查管樁本身及管口焊縫坡口的質量情況,然后對焊縫的坡口進行打磨。打磨后的坡口必須呈金屬的光澤,凡是采用切割修正后的坡口必須清除氧化皮并打磨平整后才能進行焊接。9。2、焊縫表面質量要求焊接工作結束后,焊工必須及時認真清除焊縫表面的渣質和金屬飛濺物,檢查焊縫表面外觀質量應符合焊接技術質量規定的要求(不允許存在如下焊接缺陷:裂紋、夾渣、未焊透、弧坑、焊縫低于管體表面、氣孔、焊瘤以及超限的咬邊等)。焊縫表面高度在13mm,焊縫表面寬度在2330mm.但同一條焊縫的寬窄度差不得大于4mm。10、成品的直線度控制我們使用全站儀和水準儀安裝胎架時和檢測組裝軸線。確保在全長度范圍內不大于3025、mm(符合路橋建設技術規范的技術要求)。11、在棧橋的施工中,應遵守以下操作要點11。1、利用50t履帶吊配置振動錘進行鋼管樁沉放.履帶吊停放在已施工完成的橋面上,采用可移動式導向架精確定位后沉入鋼管樁。沉樁盡量一氣呵成,中途不可有較長時間的停頓,以免樁周土擾動恢復造成沉樁困難。11。2、在進行施打過程中,如出現貫入度異常等情況,應立即停止施工,會同各方協商解決,不可貿然施工.11.3、每排鋼管樁施打完畢,應立即進行樁間連接。鋼聯撐焊接質量可靠,以保證樁的穩定性.11。4、鋼管樁沉樁偏位應滿足設計要求,以保證結構受力可靠。每跨棧橋施工完畢后,才能上重載。11.5、當貝雷桁架的支點不在其節間支撐26、處時,對支點處的貝雷桁架加設腹桿加強。11.6、鋼棧橋下橫梁與樁帽之間采用焊接連接牢固,貝雷桁架組裝后,其與下橫梁及分配梁均連接牢固。11。7、 鋼棧橋分配梁與縱向次梁之間采用焊接連接,焊縫高度8mm,縱向次梁與面板之間的連接采用間斷焊接,焊縫高度6mm.鋼面板上焊接鋼筋防滑條。四、棧橋維護保養由于棧橋使用時間較長,達26個月,定期必要的維護是維持棧橋使用壽命和結構安全的有力保障,常規防護包括以下幾點:1、檢查棧橋各構件連接情況,及時進行修補;2、對棧橋面板和防滑鋼筋發生翹曲或損壞的部分,及時修復或更換.3、設置位移和沉降觀測點,定期觀測,發現異常及時處理。五、測量控制方案1、控制點坐標一覽測27、量控制點坐標一覽表序號控制點號X坐標Y坐標備注1T0353413790。806488434。909加密點2T0363413761.982488526。954加密點3T0153414683。614487485.612加密點4T0163414405。729487820。539加密點5T0173414269。335487931。058加密點6T0183413455。522489006。901加密點 2、測量控制平臺與棧橋施工主要的環節在鋼管樁的打設,鋼管樁打設使用履帶吊機,利用兩臺全站儀控制樁位。定位的具體方法如下: 2。1、首先要根據樁基與鋼管樁的相對位置關系,計算出鋼管樁的絕對坐標值。 2.2、28、選擇適宜的兩個控制點置鏡(全站儀),A點設置在迎水面(上游)第一排樁的中心方向上,交會角不宜小于50度。 2.3、用兩測站的儀器同時對鋼管樁中心放樣(相互復核),測站人員根據全站儀所顯示的數據用對講機指揮吊機移動,使鋼管樁定位準確。 2。4、打第一根樁時,采用偏角法進行復核,以免出現粗差. 2。5、鋼管樁打設時,在互相垂直的兩個方向上置兩臺鏡(全站儀)觀測鋼管樁的邊緣線,以控制鋼管樁的豎直度。鋼管樁的頂標高控制:可先測量出水面標高,然后根據設計鋼管樁頂標高與實測水面標高計算高差,自水面向上或向下直接用鋼尺量取即可(一般打樁時都在送樁及替打與樁頭之間夾上墊層,墊層一般用水泥袋或麻袋等填入,所以計29、算樁頂標高時加入此厚度)。 2。6、待第一根樁打畢,立即進行竣工測量,用全站儀按上述定位方法定出樁的中心,與樁的實際中心相比較得出差值,記錄. 2。7、第一根樁定好位打完樁后,再用上述方法定出下一個樁的中心位置,用上一根樁進行檢核。2。8、在定出兩根樁的中心后,以這兩點為基準,采用勾股定理或邊長法定出其他樁的中心樁位,用全站儀測得全部的竣工坐標、記錄。六、安全保證措施棧橋施工過程中,為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和安全,制定了詳細的施工作業程序,采取以下的施工安全措施:1、打樁前必須對樁進行嚴格檢查。不允許使用有裂縫或其他缺陷的樁,以防止斷樁事故。2、吊裝時應系纜風繩,使樁保持平衡,防止碰撞.3、設立明30、顯的航標,以確定施工范圍。4、周圍安裝安全網,防止落水事故發生。5、水上作業人員應著救生衣。6、潛水作業人員作業前應對潛水設備、潛水服、高壓管、通話擴音器檢查無誤后方可下水.7、一切電氣設備應安裝漏電開關。8、吊裝作業,應統一指揮,嚴禁非指揮人員發令,指揮起重信號。9、打樁時履帶吊履帶最前端離懸臂處HN600200H型鋼水平距離不得超過3米,且橫橋向應在中間。10、為保證棧橋暢通,棧橋上嚴禁堆放貨物。11、每根鋼管樁打入后應立即測出河床標高,以后每周必須測量一次(大潮、洪水期應每日測量),當沖刷深度超過規定值(淺灘區2m,淺水區4m,深水區5m)時,必須馬上拋沙袋維護。七、環保、水保措施1、棧31、橋上設置垃圾箱,生活垃圾和施工垃圾扔進垃圾箱,禁止直接扔進XX.2、生活廢水、廢機油收集起來,集中處理。3、岸上存料區盡量少破壞原地表,完工后進行植草、植樹復耕。八、文明施工、文物保護措施1、水上棧橋現場必須統一著裝,穿救生衣,佩戴胸卡,戴統一的安全帽。2、標識標牌齊全,愛惜保護好現場的文明標示牌。3、現場整潔干凈衛生,橋面上無垃圾、廢機油和泥漿。4、打樁過程中發現XX江底有沉船、文物等,應立即停止施工,并上報當地文物部門。九、施工應急預案1、編制目的棧橋施工過程中,插打鋼管樁、吊裝橫、縱梁等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施工,棧橋施工存在很大的突然性和危險性,所以在施工前必須加強崗前學習培訓32、,施工中采取正確的安全操作規程,并設立應急預案措施,盡可能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是編制本應急預案的目的。 2、組織機構我項目部在棧橋施工開始前,成立棧橋施工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地點設在項目部駐地。項目部棧橋施工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下設5個救援專業組,即:應急援救組、后勤保障組、治安保衛組、技術分析組和善后處理組。我項目部棧橋施工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組長由項目經理擔任,副組長由項目總工程師擔任;下設的小組由副經理及安質部、技術部、物資部、綜合辦公室等相關部門負責人擔任。我部棧橋施工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組長由項目經理擔任,副組長由項目總工程師擔任;下設的小組由副經理及安質部、技術部、物資部、綜合辦公室等相關33、部門負責人擔任。3、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及專業救援組職責3。1指揮領導小組職責:(1)負責本單位“預案”的制定、修訂和演練;(2)組建義務應急救援隊,并組織實施救援行動;(3)檢查督促做好棧橋施工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4)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5)向項目部領導、相關部門通報事故情況,配合上級有關部門人員進行事故調查,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項目部相關部門人員負責向有關上級單位通報事故情況;(6)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 3. 2 救援專業組分工(1)應急救援組:由副經理及有關人員組成。負責人:項目副經理.負責查明危險源,提出應急和補救措施及勞力的調配。(234、)后勤保障組:由物資設備部、財務室等有關人員組成。負責人:物資設備部部長。擔負應急車輛、資金的調配以及傷員生活必需品和救援、器材、物資的供應任務.(3)治安保衛組:由綜合辦公室及其保安人員組成。負責人:綜合辦公室。擔負現場治安,交通指揮,設立警戒,指導人員疏散。(4)技術分析組:由施工技術部部長、安質檢部及有關人員組成。負責人:施工技術部長。負責收集有關設計、施工方案、作業指導書,工程日志和班前安全講話等相關材料,對有關設備、設施、器具、起因物(指導致事故發生的物質、物體)、致害物(指直接作用于人體引起傷害和中毒的物質、物體)、痕跡、現場遺留物等進行技術分析、檢測和試驗,提報事故報告。(5)善35、后處理組:由項目總工程師及有關人員組成。負責人:項目總工程師.負責指導傷亡人員家屬接待和死亡人員的喪葬工作,配合有關部門核定撫恤、喪葬等費用,協調善后處理各項事宜.4、應急準備及措施4.1棧橋在施工期間,將于施工上、下游各300米處設置警示牌,同時設警示安全員。4。2在棧橋進行整體吊裝時,聯系航道部門進行暫時封航.4.3在棧橋上部施工時掛安全網,防止墜落物傷及來往船只。4.4在棧橋施工的全過程中,白天施工場地周圍插警示紅旗,夜間掛紅燈予以警示.4。5鋼管樁制作,必須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并按規范進行抽檢。4。6鋼管樁沉樁偏位控制在設計范圍內,以保證結構受力可靠,以及避免與工程樁位,承臺沖突,棧橋36、施工每跨的各種構件安裝可靠后,才能上重載。4.7履帶吊在棧橋上沉樁時,履帶最前端懸臂處與I56a的水平距離不得超過3m,吊車應居中,以保證棧橋和吊車安全。4。8每排鋼管樁施打完畢,應立即進行樁間連接,鋼聯撐焊接質量可靠,以保證樁的穩定性。4.9在涌潮及洪水期間必須經常測量棧橋樁位處受沖刷的情況,沖刷超過設計要求時,必須及時拋砂袋進行河床維護。5、應急響應程序5。1事故發生后,如有人員受傷,當事人或發現人應立即撥打120救護車到事故現場救護傷員.5。2當事人或發現人應立即向應急救援小組和局指揮部報告,同時采取應急措施,防止事態擴大,減少事故損失.(1)向內部報警,簡述:出事時間、地點、情況、報警37、人姓名。(2)向外部報警,詳細準確報告:出事時間、地點、單位、電話、事態狀況及報告人姓名、單位、地址、電話。5.3項目部接到報告后,項目經理組織有關人員對發生事故的地段設欄防護,嚴禁閑雜人員出入,保護現場,同時按應急措施進行加固搶險。5.4項目部接到報警后,及時啟動應急預案,項目部領導小組成員立即到現場,并按各自的職責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5.5如事故等級構成大事故或有人員死亡,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應及時通知當地派出所。 5.6緊急事故處理結束后,事故發生所在單位的負責人應在24小時內寫出事故調查報告上報中交一公局四公司和局指揮部安全質量部并由中交一公局四公司安全質量部上報中交一公局安全質量部,妥38、善處理善后事宜。6、檢查和教育5。1開工前項目部對深水基礎施工的物資準備及機械使用情況進行檢查。 5。2項目部、施工班組施工前對操作員工進行崗前培訓,使上崗員工熟知該專項工程的應急預案,提高實戰中自防自救能力。附件1:棧橋施工應急救援體系響應程序附件2:棧橋施工應急救援組織及聯系電話應急救援組織電 話組 長主要職責指揮領導小組趙剛發布、實施和解除應急救援指令.向新聞和上級單位通報事故情況。救援專業組應急救援組王軍川負責本預案的編制、修改與演練的實施;判別應急響應級別。查明危險源,提出應急和補救措施。勞力調配。后勤保障組任希貴資金和車輛的調配,救援機具、器材和物資的供應。治安保衛組王超現場治安,39、交通指揮,設立警戒,指導人員疏散。技術分析組田世寬收集相關材料,分析傷亡原因,提報事故報告。善后處理組李海誠喪葬死亡人員,接待家屬,核定撫恤、喪葬費用。上游水文站外聯組劉主任發現洪水或洪峰,立即電話通知應急指揮領導小組下游電站外聯組李主任接通知后,開閘放水,盡量保證洪水不淹沒棧橋、鋼平臺、圍堰附件3:深水基礎施工應急救援器材、設備、機具序號設備名稱型號數量負責小組備 注1應急照明燈10個應急救援組2工字鋼50根3編織袋1000個4備用航標2臺5工程船3艘6氧氣瓶2個7救生衣40件8救生圈40個9救援指揮車2輛后勤保障組10無線對講機4部11安全帽30個12設備運輸車輛1輛13柴油發電機1臺14吊車1臺15急救醫療箱2個16傷員擔架4具17紅白警戒線80米治安保衛組18照相機2臺技術分析組1950m鋼尺2把2050m測繩2根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