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澆帶工程施工工藝手冊(2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44119
2023-04-18
23頁
11.07MB
1、第 1頁后澆帶后澆帶施工工藝手冊施工工藝手冊本工藝手冊為后澆帶施工工藝手冊,共分三部分。主要包括:地下室底板后澆帶、地下室側墻后澆帶、地下室頂板及地上樓板后澆帶。本工藝手冊對每項內容均按照施工準備、施工工藝、施工要點、質量檢驗標準做了介紹。編制依據編制依據GB50204-201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164-2011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JGJ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6-2、2011高層建筑筏形與箱形基礎技術規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66-2016 建筑施工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地下室底板后澆帶施工地下室底板后澆帶施工一、施工準備一、施工準備(一)技術準備1、施工圖會審已完成,圖紙已審核并蓋章確認。2、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進行方案交底、技術交底3、材料質保書留存,復試合格,有:橡膠止水帶復試報告,混凝土材質書,鋼板止水帶合格證,鋼筋復試報告等。(二)機具準備1、機械設備:砂輪切割機,電焊機,空壓機,電錘2、主要工具:泵車、混凝土振搗棒、手錘,鑿子(三)現場準備1、現場墊層已施工完成并具備上人放線條件3、。2、基礎降水措施已到位,保證地下水位低于作業面以下。二二、施施工工工工藝藝(一)工藝流程(二)施工要點1、超前止水層施工并彈邊線施工要點:超前止水層施工至與底板防水保護層同一標高,混凝土硬化后彈出后澆帶邊線2、底板底層鋼筋綁扎施工要點:底筋綁扎應橫平豎直,在彈線位置應緊臨彈線綁扎一條水平筋用于止水鋼板短鋼筋頭焊接。第 3頁3、止水鋼板安裝施工要點:后澆帶止水鋼板采用 4mm 厚鍍鋅鋼板,迎水面一側彎折 45 度,兩塊止水鋼板直接采用焊接形式連接,焊接必須滿焊,不得點焊。后澆帶兩側鋼板止水鋼板采用短鋼筋頭與板筋點焊固定,確保止水鋼板固定牢固,4、鋼絲網分隔施工要點:止水鋼板安裝完成后,進行底板4、上部鋼筋綁扎。鋼筋綁扎完成后,采用快易收口網或鋼絲網進行分隔。為了保證鋼絲網及快易收口網對后澆帶兩側混凝土的分隔效果,可采取每隔約 200300mm 設置豎向短鋼筋的方式,作為后澆帶內側鋼絲網的支撐背楞。同時,為了保證后澆帶分隔的穩固,采用設置斜撐鋼筋的形式進行加固。第 4頁5、底板面筋綁扎施工要點:面筋綁扎應橫平豎直,在彈線位置應緊臨彈線綁扎一條水平筋用于止水鋼板短鋼筋頭焊接固定。6、底板后澆帶兩側混凝土澆筑施工要點:在后澆帶邊線位置面筋上部設置 5cm 木條擋板,采用扎絲與面筋綁扎固定,避免混凝土進入后澆帶內。7、后澆帶剔鑿施工要點:剔鑿應在混凝土達 28 天臨期后進行,剔鑿時應采用人工手5、錘+鑿子或電錘剔鑿,剔除兩側鋼絲網及松散混凝土,裸露出完整粗糙石子面。8、施工縫沖洗施工要點:剔除完成后采用高壓水槍進行兩側施工縫沖洗,將積水抽出,并人工清除干凈底部雜物。9、灑水濕潤,混凝土澆筑施工要點:澆筑前 1 小時灑水濕潤表面,采用比兩側混凝土高一個等級的微膨脹抗滲混凝土進行澆筑,澆筑振搗完成后應采用壓光機進行壓光。由于后澆帶澆筑后的膨脹作用,澆筑時,后澆面約低于兩側底板面 5mm 左右。第 6頁10、混凝土養護施工要點:根據氣候條件采取不同養護措施,保證后澆帶混凝土表面保濕保溫。三、質量控制要點三、質量控制要點(一)止水鋼板的質量控制要點1、止水鋼板表面無油污,無斷裂,無明顯銹蝕。26、止水鋼板厚度為 3mm,寬不小于 300mm,彎折 30-50cm。3、止水鋼板采用焊接連接,焊縫應嚴密飽滿,無漏焊,嚴禁焊穿鋼板。4、止水鋼板安裝應注意迎水面方向,不可反向安裝。5、鋼板固定按照短鋼筋頭 20-30cm 一道設置,保證鋼板穩固可靠,短鋼筋頭設置在鋼板正中位置。6、鋼絲網應緊貼鋼筋頭在先澆混凝土側設置,保證止水鋼板埋入深度。在底板上下面縱橫筋每個交接位置采用鋼絲滿扎固定,避免漏漿。第 7頁(二)橡膠止水帶質量控制要點1、止水帶寬度不小于 50cm,連接采用熱壓焊接,接頭不得設置在轉角處。2、止水帶轉彎位置應做成圓弧形。3、止水帶并應再用專用鋼筋固定,并與底板鋼筋綁扎形成穩固結7、構。4、鋼絲網應緊貼鋼筋頭在先澆混凝土側設置,保證止水鋼板埋入深度。在底板上下面縱橫筋每個交接位置采用鋼絲滿扎固定,避免漏漿。(三)后澆帶剔鑿質量控制要點1、后澆帶剔鑿應在混凝土強度達 100%后進行。2、剔鑿應保證完成面為完整粗糙石子面。3、剔鑿完成后用水槍沖洗出石子面。(四)混凝土澆筑及養護質量控制要點1、混凝土澆筑應提前 1 小時灑水濕潤作業面。2、后澆帶底部積水應抽干,雜物應清理干凈。3、混凝土限制膨脹率滿足設計要求,標號應高于兩側混凝土一個標號。4、澆筑過程連續,避免形成冷縫,振搗密實,面部與兩側混凝土平齊。5、養護應保溫保濕,養護時間不少于 14 天。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地下室側墻后8、澆帶施工地下室側墻后澆帶施工一、施工準備一、施工準備(一)技術準備1、施工圖會審已完成,圖紙已審核并蓋章確認。2、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進行方案交底、技術交底3、材料質保書留存,復試合格,有:橡膠止水帶復試報告,混凝土材質書,鋼板止水帶合格證,鋼筋復試報告等。(二)機具準備1、機械設備:砂輪切割機,電焊機,空壓機,電錘2、主要工具:泵車、混凝土振搗棒、手錘,鑿子(三)現場準備1、外墻防護腳手架已施工單位。第 8頁二、施工工藝二、施工工藝(一)工藝流程(二)施工要點1、地下室外墻鋼筋施工施工要點:鋼筋綁扎應橫平豎直,后澆范圍內豎直分布筋不綁扎。2、外墻后澆帶止水帶安裝施工要點:鋼板止水帶應采用 8m9、m 直徑短鋼筋焊接固定牢固,鋼板連接位置應滿焊,迎水面向外;橡膠止水帶固定鋼筋應綁扎牢固。止水鋼板兩側墻體截面范圍內采用細鋼筋焊接成網狀,與端鋼筋及墻體鋼筋焊接形成支撐網。第 9頁3、焊接后澆帶側面鋼筋、綁扎鋼絲網施工要點:鋼絲網分隔應采用雙層,分布在后澆帶背側,并在外墻水平筋與豎直筋交叉處滿扎鋼絲固定。第 10頁4、后澆帶兩側混凝土澆筑施工要點:兩側混凝土澆筑不應將混凝土撒至后澆帶內。實時檢查鋼絲網漏漿情況,對漏漿位置進行封堵,墻體模板拆除時臨近后澆帶兩側一排止水螺桿應保存完好,用于后澆帶模板支模。5、施工縫剔鑿施工要點:剔鑿應在混凝土達 28 天臨期后進行,剔鑿時應采用人工手錘+鑿子或電錘10、剔鑿,剔除兩側鋼絲網及松散混凝土,裸露出完整粗糙石子面。第 11頁6、施工縫沖洗施工要點:剔除完成后采用高壓水槍進行兩側施工縫沖洗,并清理后澆帶內雜物。7、外墻后澆帶分布筋綁扎后澆帶內裸露的鋼筋需刷水泥漿包裹加以保護,防止長期放置生銹。按照外墻配筋圖進行后澆帶內鋼筋綁扎第 12頁8、后澆帶模板支設根據地下室側墻防水施工時間與地下室側墻后澆帶施工時間的先后順序關系,將地下室側墻后澆帶分為防水后于后澆帶施工及防水先于后澆帶施工兩類。(1)防水后施工時,地下室后澆帶支模施工要點:側墻后澆帶采用對拉止水螺桿、鋼管、模板組成支模體系。通常寬度為 800mm 的后澆帶,止水螺桿橫向間距為 300mm,豎向11、 450mm,豎向背楞采用 50100mm 木枋,橫向主楞采用 A483.0 雙鋼管。第 13頁(2)防水先施工時,地下室后澆帶支模施工要點:先行在地下室側墻后澆帶緊挨兩側已澆筑側墻位置砌筑外墻磚胎膜或安裝預制板,并抹灰處理,在抹灰面上鋪貼防水卷材(后澆帶處不斷開)。第 14頁地下室側墻后澆帶外側采用砌體擋墻時,當填土深度小于等于 5m 時采用240mm 厚磚砌擋墻,當填土深度大于 5m 時,采用 480mm 厚磚砌擋墻。側墻后澆帶最外以砌體墻或預制板作為模板,內側需采取單側支模的方第 15頁式進行施工。8、灑水濕潤、澆筑混凝土施工要點:澆筑前 1 小時灑水濕潤表面,采用比兩側混凝土高一個等級12、的微膨脹抗滲混凝土進行澆筑,澆筑振搗完成后應采用壓光機進行壓光,確保后澆帶與兩側墻面平齊9、混凝土養護施工要點:根據氣候條件采取不同養護措施,保證后澆帶混凝土表面保濕保溫。四、質量控制要點四、質量控制要點(一)止水鋼板的質量控制要點1、止水鋼板表面無油污,無斷裂,無明顯銹蝕。第 16頁2、止水鋼板厚度為 3mm,寬不小于 300mm,彎折 30-50cm。3、止水鋼板采用焊接連接,焊縫應嚴密飽滿,無漏焊,嚴禁焊穿鋼板。4、止水鋼板安裝應注意迎水面方向,不可反向安裝。5、鋼板固定按照短鋼筋頭 20-30cm 一道設置,保證鋼板穩固可靠,短鋼筋頭設置在鋼板正中位置。6、鋼絲網應緊貼鋼筋頭在先澆混凝13、土側設置,保證止水鋼板埋入深度。在外墻內外面縱橫筋每個交接位置采用鋼絲滿扎固定,避免漏漿。7、短鋼筋網片應焊接牢固,避免混凝土至后澆帶內。(二)橡膠止水帶質量控制要點1、止水帶寬度不小于 50cm,連接采用熱壓焊接,接頭不得設置在轉角處。2、止水帶轉彎位置應做成圓弧形。3、止水帶并應再用專用鋼筋固定,并與底板鋼筋綁扎形成穩固結構。4、鋼絲網應緊貼鋼筋頭在先澆混凝土側設置,保證止水鋼板埋入深度。在底板上下面縱橫筋每個交接位置采用鋼絲滿扎固定,避免漏漿。(三)后澆帶剔鑿質量控制要點1、后澆帶剔鑿應在混凝土強度達 100%后進行。2、剔鑿應保證完成面為完整粗糙石子面。3、剔鑿完成后用水槍沖洗出石子面14、。(四)混凝土澆筑及養護質量控制要點1、混凝土澆筑應提前 1 小時灑水濕潤作業面。2、后澆帶底部積水應抽干,雜物應清理干凈。3、混凝土限制膨脹率滿足設計要求,標號應高于兩側混凝土一個標號。4、澆筑過程連續,避免形成冷縫,振搗密實,面部與兩側混凝土平齊。5、養護應保溫保濕,養護時間不少于 14 天。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地下室頂板及地上樓板后澆帶地下室頂板及地上樓板后澆帶一、施工準備一、施工準備(一)技術準備1、施工圖會審已完成,圖紙已審核并蓋章確認。第 17頁2、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進行方案交底、技術交底3、材料質保書留存,復試合格,有:鋼管復試報告,扣件復試報告,頂托復試報告,橡膠止水帶復試報告,15、混凝土材質書,鋼筋復試報告等。(二)機具準備1、機械設備:砂輪切割機,電焊機,空壓機,電錘2、主要工具:泵車、混凝土振搗棒、手錘,鑿子(三)現場準備1、下部樓層混凝土已澆筑完成,具備搭設腳手架條件。2、后澆帶兩側混凝土養護時間滿足設計要求,樓層內材料清理完畢。二、施工工藝二、施工工藝(一)工藝流程(二)施工要點1、后澆帶處立桿排布施工要點:后澆帶架體設置為獨立支撐,滿堂架搭設前首先放線排布后澆帶立桿,根據不同板厚及梁尺寸設置為單側單排及單側雙排兩種形式,所有獨立支撐部位桿件采用黃油漆涂刷,以防后期拆除時誤拆。第 18頁2、后澆帶架體搭設施工要點:后澆帶獨立架橫向橫桿與滿堂架在立桿位置搭接布置,16、縱向橫桿通長布置。3、后澆帶模板鋪設施工要點:后澆帶底部模板、木方及背楞與滿堂架應完全分離設置,應達到一次安裝,兩次拆除的目的。第 19頁4、樓板底筋綁扎施工要點:底筋綁扎應橫平豎直,在彈線位置應緊臨彈線綁扎一條水平筋用于固定梳子收口板,后澆帶位置底部縱向分布筋全部綁扎,面筋分布筋暫不綁扎,以便拆除梳子收口板。5、梳子收口板安裝施工要點:梳子收口板在加工區集中加工,按樓板鋼筋間距設置梳子扣,底筋綁扎完成后設置,并在背面設置斜撐固定。第 20頁6、側面混凝土澆筑施工要點:兩側混凝土澆筑時應保護梳子收口板不移位,不破壞漏漿。7、兩側滿堂架拆除施工要點:后澆帶兩側滿堂架拆除不可拆除獨立支撐部分采用黃17、油漆涂刷過的架體桿件、扣件及模板木方。第 21頁8、施工縫剔鑿施工要點:剔鑿應在混凝土達 28 天臨期、拆除梳子板后進行,剔鑿時應采用人工手錘+鑿子或電錘剔鑿,剔除兩側松散混凝土,裸露出完整粗糙石子面。9、施工縫沖洗施工要點:剔除完成后采用高壓水槍進行兩側施工縫沖洗,在合適位置留設的空洞清除雜物至下部樓層中。第 22頁10、后澆帶面部分布筋綁扎施工要點:按照結構樓板配筋圖進行后澆帶內鋼筋綁扎11、后澆帶混凝土澆筑、養護施工要點:澆筑前 1 小時灑水濕潤表面,采用比兩側混凝土高一個等級的微膨脹混凝土進行澆筑,澆筑振搗完成后應采用壓光機進行壓光,確保后澆帶與兩側墻面平齊12、混凝土養護施工要點:根18、據氣候條件采取不同養護措施,保證后澆帶混凝土表面保濕保溫。第 23頁四、質量控制要點四、質量控制要點(一)架體搭設及模板質量控制要點1、架體搭設材料應復試合格。2、架體搭設應能滿足一次搭設,兩次拆除,完全分離設置要求。3、后澆帶獨立支撐架體應采用黃油漆涂刷標識,避免工人誤拆。4、架體頂部木方、鋼管嚴格按照尺寸下料搭設,與周邊模板體系分離設置。5、滿堂架搭設至后澆帶內混凝土達 100%強度期間,嚴禁拆除獨立支撐腳手架任何構件。6、后澆帶兩側必須采用梳齒板支設。(二)后澆帶剔鑿質量控制要點1、后澆帶剔鑿應在混凝土強度達 100%后進行。2、剔鑿應保證完成面為完整粗糙石子面。3、剔鑿完成后用水槍沖洗出石子面。(三)混凝土澆筑及養護質量控制要點1、混凝土澆筑應提前 1 小時灑水濕潤作業面。2、后澆帶底部雜物應清理干凈。3、混凝土限制膨脹率滿足設計要求,標號應高于兩側混凝土一個標號。4、澆筑過程連續,避免形成冷縫,振搗密實,面部與兩側混凝土平齊。5、養護應保溫保濕,養護時間不少于 14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