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廣場項目辦公和住宅樓測量專項施工方案(2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644486
2023-04-18
29頁
466.33KB
1、購物廣場項目測量專項施工方案目 錄一、編制依據- 4 -二、工程概況- 4 -三、施工部署- 5 -3.1 施工順序- 5 -3.2 施工階段劃分- 5 -3.3測量依據- 5 -3.4測量范圍- 5 -3.5 測量施工組織- 6 -3.6測量儀器- 7 -3.7 施工測量放線準備- 8 -3.8施工測量的基本要求- 9 -3.9 儀器保養和使用制度- 9 -四、平面控制網的布設- 10 -4.1 平面控制網布設原則- 10 -4.2 平面控制網的布設- 10 -4.3 平面施工測量放線- 15 -五、施工高程控制網的建立- 18 -5.1 高程控制網的布設原則- 18 -5.2 高程定位- 2、18 -5.3 0.00以下結構的標高控制- 19 -5.4 0.00以上結構的標高控制- 19 -5.5 結構竣工總高度測量- 20 -六、工程重點部位的測量控制方法- 21 -6.1 建筑物大角鉛直度的控制- 21 -6.2 墻、柱施工精度測量控制方法- 21 -6.3電梯井施工測量控制方法-21-七、測量精度要求- 21 -7.1 建筑物平面控制網主要技術指標- 21 -7.2 軸線豎向投測的允許誤差- 22 -7.3 各部位放線的允許誤差- 22 -7.4 標高豎向投測的允許誤差- 22 -八、施工過程中的細部放樣及二次結構部分- 23 -8.1 細部控制線放樣- 23 -8.2 二次3、結構的放樣- 23 -九、建筑物沉降觀測- 23 -10.1 觀測標準- 23 -10.2 觀測點設置- 23 -10.3 觀測周期- 24 -十、質量保證措施- 24 -11.1 測量質量控制- 24 -11.2生產階段的控制- 24 -一、編制依據1.1工程測量規范 GB50026-20071.2工程測量基本術語標準GB/T50228-961.3*省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資料規程1.4*市*C地塊工程裙房基礎及塔樓基礎1.5*廣場C區(甲方)所提供的控制測量引測點及高程點1.6公司質量方針、程序文件及測量各儀器設備監視工作管理辦法二、工程概況本工程由*市*C區xx地產公司建設,工程坐落于*市xx4、區愛民東路新華廣場沃爾瑪超市南側。C地塊工程規劃用地面積30萬,其分為商業住宅樓,裙樓地下3層地上4層,有5棟高層住宅樓建筑物,每棟樓均有30層。本工程0.00相當于大沽高程13.738。各負責單位具體概況如下:序號項 目內 容1工程名稱*省*市*廣場C區2建設單位3設計單位4監理單位5建設地點*省*市愛民東路*廣場南側C區6規劃用地面積約67600平米7使用功能商業辦公和高層住宅樓8結構形式鋼筋砼框架剪力墻結構三、施工部署3.1 施工順序業主方提供現場經審批的坐標控制點(包括高程點)做工程總控制網控制網加密細部放線3.2 施工階段劃分第一階段:現場確認業主提供的經審批的坐標控制點,相關成果報5、告的收集、整理存檔。第二階段:工程總控制網測定階段。第三階段:控制網加密階段,本項目測量組對其進行復測,再根據施工圖紙進行補充加密控制點。第四階段:各項目的細部放線階段,依據各控制網、點、各軸線線進行細部放線。3.3測量依據根據甲方xx地產公司提供的基準點A、B、C、D的坐標及高程進行測量(如表)。點號XY高程A4377136.117475649.24613.134B4377025.900475659.24113.292C4376809.083475677.85513.185D4377156.851475669.64212.9743.4測量范圍方案測量范圍*C地塊工程裙樓及塔樓測量(如圖)。36、.5 測量施工組織3.5.1施工測量組織工作由項目技術部專業測量人員成立測量小組,根據甲方提供給定的坐標點和高程控制點進行工程定位、建立軸線控制網。按規定程序檢查驗收,對施測組全體人員進行詳細的圖紙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確分工,所有施測的工作進度及逐日安排,由組長根據項目的總體進度計劃進行安排。3.5.2測量組的工作職責1)負責對項目全面測量工作的管理,組織測量人員并會同項目技術人員編制施工測量方案,以及工作結束后的測量工作總結。2)負責施測各施工階段的主要控制軸線、標高,做到各次測量閉合。3)負責做好資料的編制、匯總、整理、遞交、保管,各數據資料必須準確無誤,真實可靠,提供及時。4)負責做好測量7、控制點、點位、標牌等測量標志管理,做到位置準確、標志明顯,在施工期間保護完好。5)負責本項目在用測量儀器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保管、計量檢定工作,定期檢查、送檢及建議維修和購置。6)負責指導、監督、檢查各分包單位的測量管理工作,解決疑難測點的測量工作,負責檢查其測量記錄、簡圖、文字、數據、坐標位置、標高等正確性,做到完整、清晰、無誤。7)負責實施或按期督促專業測量單位進行沉降觀測,為施工安全提供測量保障。3.5.3測量工作人員如下:序號人員名稱職位職稱/上崗證書崗位證書號1趙慶利組長高級技能(三級)2喬建軍組員中級技能(四級)07060020194005043.4主要測量儀器序號器具名稱型 號8、精 度數 量1全站儀DTM-552a=0.65mm,b=0.31mm13水準儀DSZ30.1914激光垂準儀DZJ31/4000015鋁合金塔尺5m5mm26鋼卷尺50M(0.03+0.03L)mm17對講機2注:以上儀器設備附檢定證書合格證,以確保測量的精度。3.5 施工測量放線準備3.6.1全面了解設計意圖,認真熟悉與審核圖紙。施測人員通過對總平面圖和設計說明的學習,了解工程總體布局,工程特點,周圍環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坐標,其次了解現場測量座標與建筑物的關系,水準點的位置和高程以及首層0.000 的絕對標高。在了解總圖后認真學習建筑施工圖,及時校對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狀、構造9、,它是整個工程放線的依據,在熟悉圖紙時,著重掌握軸線的尺寸、層高,對比基礎,樓層平面,建筑、結構幾者之間軸線的尺寸,查看其相關之間的軸線及標高是否吻合,有無矛盾存在。3.6.2查驗甲方提供的測量控制點的精度:施測完畢后及時將復測點位誤差成果同調整方案報業主及監理單位。3.6.3測量人員和測量儀器的準備工作:人員配備包括項目部的人員配備和各個分包隊伍測量人員配備,人員的數量和分管的區域進行明確;測量儀器的配備,規格型號、數量、精度必須明確。3.6.4 對所有進場的測量器具按檢測周期進行檢測、審定;3.6.5 對測量人員進行技術、安全交底。3.7施工測量的基本要求3.7.1 嚴格執行測量規范;遵守10、先整體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確定平面控制網,后以控制網為依據,進行各局部軸線的定位放線。3.7.2 必須嚴格審核測量原始數據的準確性,堅持測量放線與計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3.7.3 定位工作執行自檢、互檢合格后再報檢的工作制度。3.7.4 測量方法要簡捷,儀器使用要熟練,在滿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爭做到省工、省時、省費用。3.7.5 明確為工程服務,按圖施工,質量第一的宗旨。緊密配合施工,發揚團結協作、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3.7.6 注意測量工作的安全,發現問題及時上報主管部門。3.7.7測量記錄必須原始真實、數字正確、內容完整、字體工整;測量精度要滿足要求。根據現行測量規范和有11、關規程進行精度控制。3.8儀器保養和使用制度3.8.1 測量儀器實行專人負責制,建立測量儀器管理臺帳,由專人保管、填寫;3.8.2 所有測量儀器必須按照儀器的檢測周期進行檢測,在儀器上粘貼校準狀態標識,具備合格的計量檢定證書,并由項目部測量負責人每月進行一次常項檢查;3.8.3 儀器必須置于專業儀器柜內,儀器柜必須干燥、無塵土;3.8.4 儀器使用完畢后,必須進行擦拭,并填寫使用情況表格;3.8.5 儀器在現場使用時,測量人員不得離開儀器;四、平面控制網的布設4.1 平面控制網布設原則4.1.1 平面控制應遵守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首先布設好各區段主軸線的井型控制網,再依次加密12、其它區域控制點; 4.1.2 布設平面控制網形要根據設計總平面圖、現場施工平面布置圖布設;4.1.3 選點應選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4.1.4 各項測量施工完成后嚴格執行自檢、互檢、專檢后,由有關主管部門驗線的工作制度;4.2 平面控制網的布設依據本工程的實際情況,地下室部分采用外控軸線網,地上部分采用內控法。4.2.1 定位圖 甲方提供使用 A、B平面示意圖如下:4.2.2 平面控制4.2.2.1 已知點的校核由于甲方xx地產公司提供的基準點在圍墻里面,首先采用尼康全站儀對基準點A、B點進行距離、角度坐標的復測,符合規范及點位限差要求后,方可進行本工程控制網的施測。4.2.2.13、2 平面控制網測設A平面控制網點的布設方法平面控制網點的布設方法分為初定、精測、檢測三個步驟。1) 初定:利用業主提供的A點和B點坐標值,將施工方格控制網點坐標放到地面上,然后彈上墨線用紅油漆畫點及點線連接做成標記,圖為橫向連接點線和縱向連接點線及點(如圖1、2、3)。 (圖一) (圖二) (圖三)2) 由于該施工場地為硬化地面,所以直接落到地面。3)精測:方格網控制點初定彈上墨線畫上紅油記號,利用全站儀將控制網點的坐標值精密放到水泥硬化地面上。精度合格后做為本工程的平面控制依據。4)檢測:測角必須兩個測回、測距往返觀測,根據測得數據進行平差計算。A為確保工程的質量,將各施工區段做成井型控制,14、這樣即能保證各區段獨立施工放線,又能協調工期保證工程的進度。B首先以甲方提供的B點為測站,A點為后視點引測C、D、E 、F、G、H、Z點,檢查夾角和三點的距離看誤差是否符合規范要求,符合要求后將C、A、D、E、F、J、H、Z點加以固定記號和保護,然后采用全站儀放樣法放出出建筑物主軸線的交點,經角度、距離校測符合點位限差要求后就已完成軸線控制點。引測點位圖。(如圖)引測坐標點數據:點號XY備注C4376988.585475653.736D4376875.712475639.210H4376849.700475759.282K4376980.301475865.977Z4377015.84047515、931.881F4377013.032475755.658E4376975.019475677.267G4377618.258475648.3004.2.3 布點描述1、 橫軸方向軸線全部向北西偏移1米。2、 縱軸方向軸線全部向北偏移1米。3、 總體偏移1米是為了柱子基礎起來不影響軸線不通視,影響測量效率。4、 控制點軸線(如下圖1、2) 5、圖二軸線布設只有縱向C2-E軸線與橫向8軸是控制軸線。 ( 圖一) 圖24.3 平面施工測量放線4.3.1 土方施工測量放線4.3.1.1 軸線控制墨線及油漆點樁校測在建筑物基礎施工過程中,對軸線控制樁每半月復測一次,以防支護位位移而影響到正常施工及工程16、施測的精度要求;采用測量精度2級、測距精度2mm+3ppm的尼康全站儀,根據首級控制進行校測。4.3.1.2 土方測量放線首先依據場區平面軸線控制點和基礎開挖基礎圖,測放出基槽塔樓裙房位置,并用白石灰撒出。當基槽開挖到接近槽底設計標高時,用經緯儀分別投測出基槽邊線和集水坑控制軸線,并打控制樁指導開挖。4.3.2 地下施工(0.000米以下)測量放線4.3.2.1 建筑物平面控制網懸掛于場區平面控制網上;4.3.2.2 基礎控制軸線點主要按層布設,要保證每層每個隊伍要有一條十字控制軸線,每層都至少控制兩條縱向軸線及一條橫向軸線,以防控制點破壞并保證施工進度。4.3.2.3 當墊層上的防水層、保護17、層做完后,開始放底板結構線時,應根據基礎邊上的控制墨線紅油漆點,用全站儀正、倒鏡分中法直接向墊層上投測,經閉合無誤后,再向內加密其它主軸線,最后再進行細部放線;4.3.2.4 基礎施工時,其它建筑物軸線可根據軸線控制點分施工段測放,并訂上指標樁,指標樁以木樁上釘小釘表示軸線定位點;4.3.2.5 底板澆筑前,利用護坡上的標高引測底板控制標高,(引測依據不少于3個點,且必須符合要求),抄測在所插的鋼筋上(結構50線);4.3.2.6 基礎測量主要控制的軸線方向為4組,形成各施工段的軸線控制網,軸線控制點標在固定基礎邊上;4.3.2.7 當每一層平面軸線測設完后,必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及時填寫報18、驗單,報驗單必須寫明層數、部位、報驗內容并附一份報驗內容的測量成果表,以便能及時驗證各軸線的正確程度狀況。4.3.3 地上施工(0.000米以上)測量放線4.3.3.1 為了保證軸線投測的精度,首層及以上各層平面控制主要采用內控法,在每層樓面上預留150150mm的洞口,保證預留洞口開設在每層的樓板上,自首層至頂層位置統一,避開梁、樓梯、電梯等。作為軸線向上投測的途徑;4.3.3.2 各建筑物內控制網施測前,還要對區域及軸線控制點進行校核,在滿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選擇視線較長、便于通視的主要控制點作為各建筑物內控制網的施測依據。控制樁點做法:在首層板砼澆筑前定出控制點位置然后預埋鐵件,并用鋼鋸19、條鋸出十字劃在鐵件上做出標記,并且在預埋件四周彈線用紅油做標志;4.3.3.3首層放線驗收后,應將控制軸線引測至建筑物內。根據施工前布設的控制網基準點及施工過程中流水段的劃分,在各建筑物內做內控點(每一層至少4個內控基準點),埋設在首層相應偏離軸線2米的位置。基準點的埋設采用10cm10cm鋼板,鋼針刻劃十字線,鋼板通過錨固筋與首層樓面鋼筋焊牢,作為豎向軸線投測的基準點,基準點周圍嚴禁堆放雜物;4.3.3.4 軸線投測方法儀器采用鉛垂儀及接收板;豎向投測前,應對首層鋼板基準點控制網進行校測,校測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網的精度,以確保軸線豎向傳遞精度;將鉛垂儀架設在底板的內控基準點上,接收板20、放在投測樓層面的相應預留洞口,將最小光斑的激光束投到接收靶的“十”字交點處;將檢定合格的經緯儀架設在接收板上,依次投測出主軸線,每層投測的控制點位都須進行聯測和必要的檢核后方可使用;施工層放線時,應先在結構平面上校核投測軸線,閉合后再測設細部軸線;高空作業時易受日照、風力、搖擺等的影響。應在早晚時和風力小時做垂直投測。五、施工高程控制網的建立5.1 高程控制網的布設原則5.1.1 為保證建筑物豎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場區內建立高程控制網。高程控制網的建立是根據甲方提供的水準基點(A、B),采用0.3mm級精度的DSZ3-1水準儀對所提供的水準基點進行引測復測檢查,校測合格后。5.1.2 高程控制21、網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準的精度。5.1.3 地下基礎至少應有三個水準點,水準點間距宜小于500km.5.2 高程定位5.2.1 根據*雙利地產公司提供的水準點,作為場區高程控制點,數據如下:點 號高程(m)備 注A13.134銅芯釘B13.292銅芯釘C13.185銅芯釘D12.974銅芯釘5.2.2根據*雙利地產公司提供的高程點,在建筑物周圍的圍墻或地面上做高程點的引測,引測數據為相對標高為地下室為-15米標高地上為+0.500標高,并做明顯標識。5.3 水準測量的引測點5.3.1 水準線路應按附合路線和引測到各支護樁上定期復測。5.4 0.00以下結構的標高控制5.4.1 高程控制點的聯測22、 在向基坑內引測標高時,首先聯測高程控制網點,以判斷場區內水準點是否被碰動,經聯測確認無誤后,方可向基坑內引測所需的標高。5.4.2 0.00以下標高的施測 為保證豎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對每層所需的標高基準點,必須正確測設,在同一平面層上所引測的高程點,不得少于三個,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點的較差不得超過3mm,取平均值作為該平面施工中標高的基準點,基準點應標在護坡樁的立面位置,首先用水泥砂漿抹成一個豎平面,然后在該豎平面上測設施工用的基準標高點,并用紅色三角“”作標志,同時標明絕對高程和相對標高,便于施工中使用。5.5 0.00以上結構的標高控制5.5.1 施工到首層后,在首層每流水施工段平面23、易于向上傳遞標高的位置設三個高程基準點,與場區高程控制點以三等水準測量精度聯測后,標注“”紅色油漆標記和建筑標高。考慮隨建筑荷載的增加建筑物會有所沉降,每間隔一定時間要與場區控制點聯測一次,以作檢校,檢測后的資料成果必須作統一分析,以保證水準點使用的準確性。5.5.2 各建筑物各層高程均利用首層紅“”為標高基準,用檢定合格的鋼尺傳遞高程,并用紅“”作好標記,然后使用水準儀將該層三個高程點往返檢測合格后(誤差在3mm內),做為該層高程基準點。每次傳遞必須以首層為基準,嚴禁層層傳遞。5.5.3 在第一層的墻體和樓板澆筑完后,從墻體下面的已有標高點向上用鋼尺沿墻身量距。標高的豎向傳遞,應用鋼尺從首層24、起始高程點豎直量取,當傳遞高度超過鋼尺長度時,應另設一道標高起始線,鋼尺需加拉力、尺長、溫度三差改正;每棟建筑物應由三處(選擇三個內控點)分別向上傳遞;5.5.4施工層抄平之前,應先校測首層傳遞上來的三個標高點,當較差小于3mm時,以其平均點引測水平線。抄平時,應盡量將水準儀安置在測點范圍的中心位置,并進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線標高的允許誤差為3mm。5.6 結構竣工總高度測量建筑物主體結構竣工時建筑物標高的檢查,用50m鋼卷尺進行標高檢查,允許誤差見下表:建筑物總高度(H)限差建筑物總高度m限差mm30H601060H901590H12018六、工程重點部位的測量控制方法6.1 建筑物大角鉛直25、度的控制首層墻體施工完成后,分別在距大角兩側30cm 處外墻上,各彈出一條豎直線,并涂上兩個紅色三角標記,作為上層墻支模板的控制線。上層墻體支模板時,以此30cm 線校準模板邊緣位置,以保證墻角與下一層墻角在同一鉛直線上。以此層層傳遞,從而保證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6.2 墻、柱施工精度測量控制方法為了保證剪力墻、隔墻和柱子的位置正確以及后續裝飾施工的及時插入,放線時首先根據軸線放測出墻、柱位置,彈出墻柱邊線,然后放測出墻柱30cm 的控制線,并和軸線一樣標記紅三角,每個房間內每條軸線紅三角的個數不少于兩個。在該層墻、柱施工完后要及時將控制線投測到墻、柱面上,以便用于檢查鋼筋和墻體偏差情況,以及26、滿足裝飾施工測量的需要。七、測量精度要求7.1 建筑物平面控制網主要技術指標測角中誤差測距中誤差測距相對中誤差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815mm1/140001/100007.2 軸線豎向投測的允許誤差高 度 (m)允許誤差(mm)每 層330 H 601060 H 901590 H 120207.3 各部位放線的允許誤差項 目允許誤差(mm)外廓主軸線長度+15細部軸線+2承重墻、梁、柱邊線+3非承重墻邊線+3門窗洞口線+37.4 標高豎向投測的允許誤差高 度 (m)允許誤差(mm)每 層330 H 601060 H 901590 H 12020八、施工過程中的細部放樣及二次結構部分8.1 細部控27、制線放樣施工層放線時,應先在結構平面上校核投測軸線(采用三點成一線及轉直角復測),再按投測控制線引放其它細部施工控制線,且每次控制軸線的放樣必須獨立施測兩次,經校核無誤后方可使用。8.2 二次結構的放樣根據主體的主軸線依據建筑施工圖放出二次結構線,同時依據主體結構墻、柱上的標高(建筑一米線)抄測細部標高。裝修時嚴格按照建筑主軸線進行放樣。九、建筑物沉降觀測10.1 觀測標準按照設計要求,本工程應從基礎底板施工完成時開始進行沉降觀測,至建筑物沉降基本穩定終止。沉降觀測應按相應的規范標準執行。沉降觀測應由有相應資質的單位承擔。10.2 觀測點設置在地下一層地面的建筑物轉角及中部應設永久性觀測點,沉28、降觀測點的埋設預埋件使其牢固。10.3 觀測周期10.3.1 沉降觀測點埋設完畢并穩定后,觀測初始值。10.3.2 施工期間每周,觀測一次。十、質量保證措施11.1 測量質量控制11.1.1 測量工作是項目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測量工作準確與否直接影響工程的使用功能及能否順利交驗,同時也是項目創優工作的重要保證;11.1.2 測量外業施測和內業計算要做到步步校核;11.1.3 所有歸檔的資料和需交付顧客的測繪產品必須作業人員的自檢、工程負責人檢驗和分公司最終檢驗。11.2 生產階段的控制11.2.1 測量組長或施工組長要按進度和方案要求,安排工作,并作好測繪日志。11.2.2作業過程中應根據測量儀器使用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檢校維護、保養并作好記錄,發現問題后立即將儀器送檢。11.2.3作業過程中,要嚴格按作業規范和技術要求進行。11.2.4作業過程中嚴格執行“三檢制”:11.2.4.1自檢:作業人員要按作業要求進行操作,每道工序完成后立即進行自檢,自檢中發現不合格項應立即改正,直到全部合格,并填寫自檢記錄(簽字)。11.2.4.2互檢:由測量責任工程師組織進行質量檢查活動,發現不合格項立即改正至合格為止。11.2.4.3交接檢:由測量責任工程師組織,上道工序合格后交給下道工序,交接雙方記錄上簽字,并注明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