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銀行客服中心營業辦公用房防雷接地施工方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45757
2023-04-20
21頁
681.84KB
1、目 錄一、工程概況2二、編制依據2三、施工準備3施工材料準備3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管理3人員安排3四、防雷、接地施工工藝3概述4工藝流程4接地體安裝工藝4人工接地體(極)安裝6焊接工藝7接地干線的安裝應符合以下規定8接地干線安裝8防雷引下線暗敷設91、防雷引下線暗敷設應符合下列規定92、防雷引下線暗敷設做法10均壓環焊接施工101、避雷帶或均壓環安裝符合下列規定102、避雷帶安裝11支架安裝111、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12、安裝12避雷針制作與安裝131、避針制作與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32、避雷針制作133、避雷針安裝14五、主要施工方法14接地體的施工14接地網施工14引下線的施工15屋頂避雷2、帶(針)施工15等電位連接161、衛生間162、設備機房16焊接17接地電阻的測量17六、質量保證措施17保證項目17基本項目17七、成品保護18接地體18接地干線安裝18防雷引下線明(暗)敷設18避雷網敷設19支架19避雷針19八、安全與文明施工19防雷接地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xx農業銀行客服中心(xx)及xx省分行營業辦公用房建設項目由xx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xx省分行開發建設,由xx省重點工程局代建,位于xx市徽州大道與成都路交匯處,總建筑面積為25.744萬。將建設為集辦公、餐飲、會議、培訓為一體的綜合項目。本工程共由超高層省行辦公樓、1棟高層單證客服中心綜合辦公樓、會議文體活動中心及3、輔樓、客服中心北樓、培訓中心、員工餐廳、客服中心南樓一共7個單體組成。省行辦公樓地上32層,高度153.6m ;單證、客服中心綜合辦公樓地上15層,高度66.9m。會議文體活動中心地上3層,建筑總高度為23.8m,輔樓地上兩層,建筑總高度17.8m。客服中心北樓地上5層,建筑高度23.95m。培訓中心地上5層,建筑高度23.95m。員工餐廳地上4層,建筑高度為19.4m。客服中心南樓地上5層,建筑高度為23.95m。結構形式分別為鋼筋(型鋼)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結構、框架核心筒結構、型鋼結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地下室為地下一層車庫,總建4、筑面積3.6萬。基礎埋深最深為17.6m,地下室層高為4.4m、4.95m、5.2m。本工程基礎形式為獨立基礎+抗水板。本工程防雷類型為第二類,利用基礎鋼筋作為防雷接地、電源工作接地及電子設備接地等的共用接地裝置,要求接地裝置的沖擊電阻不大于1歐姆。為確保在雷電天氣下,建筑物、人身以及機械設備免招雷擊而引發事故,結合工程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防雷接地施工方案。二、編制依據1、建筑物防雷設施安裝圖集99D501-12、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7-94( 2000年版)3、接地裝置安裝圖集03D501-44、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025、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5、收規范 GB50169-2006 6、建筑物、構筑物防雷設施安裝圖集 D5627、xx農業銀行客服中心(xx)及xx省分行營業辦公用房建設項目電氣施工圖三、施工準備 施工材料準備1、 圓鋼、扁鋼、鋼管、角鋼、鋼板、銅板、接地線及支持卡和各種螺栓等。2、 機具:鋼筋調直機、電焊機、鋼鋸及鋸條、接地測試儀等。3、 其他材料:保護管、紅丹防銹漆、清油、瀝青漆、電焊條、焊錫和水泥、砂石等。 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管理1、認真做好技術交底工作,按施工任務交代清楚施工圖紙技術資料。2、進場的材料、設備的質量必須進行認真、細致的檢查、檢測。所有材料和設備要有材質證明或出廠合格證。3、施工機械設備、儀表、工具、夾6、具、量具,要按規定定期檢驗,使機具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4、工地建立質量自檢小組,保證工程質量,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排除質量隱患,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 人員安排人員安排上綜合考慮了工程質量、進度要求,各工種勞動力配置如下:防雷接地專業技術指導員:2人 電工:3人 安裝工: 7人 電焊工:4人 施工階段按實際工程進度投入勞動量四、 防雷、接地施工工藝 概述防雷工程分為防直擊雷和防感應雷兩大部分。直擊雷防御的主要作用,是捕捉雷電閃擊點,保護建筑物及室外部分設備免受雷電的直接打擊。直擊雷防御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為:接閃器(避雷針、避雷帶)、引下線、接地網。感應雷防御系統的主要作用,是降低雷擊時的沖擊電位差7、和雷電電磁感應強度,保護電器設備免受雷擊過電壓和雷電電磁脈沖的危害。感應雷防御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為:電磁屏蔽、電涌保護器、等電位連接。接地為防止觸電或保護設備的安全,把電力電訊等設備的金屬底盤或外殼接上地線,利用大地作電流回路接地線。 工藝流程接地體接地干線引下線暗敷避雷帶或均壓環支架避雷網避雷針 接地電阻測試 基礎接地施工方法(1)、利用建筑物樁基、建筑物基礎地梁上的上下兩層鋼筋中的兩根主筋通長焊接形成的基礎接地網。(2)、樁基鋼筋與基礎鋼筋焊接:對照施工圖紙確保在每處防雷引下線點,樁基鋼筋均與基礎地梁鋼筋做可靠焊接,要求兩根樁基鋼筋與基礎地筋的兩根主筋焊接,樁基與基礎鋼筋必須采用12鋼筋作8、為焊接材質。要求雙面施焊,焊接長度為6倍鋼筋直徑焊接飽滿無遺漏,若施工焊接時圓鋼底面不好施焊時則采取單面焊,焊接長度為12倍鋼筋直徑。樁基鋼筋與防雷引下線焊接樁基鋼筋與防雷引下線焊接施工要點:對照施工圖紙確保每處防雷引下線均與樁基鋼筋做可靠焊接,每處防雷引下線要求兩根樁基鋼筋與防雷引下線兩根主筋焊接;樁基鋼筋與防雷引下線必須采用12圓鋼作為焊接材質。要求焊接長度為6倍圓鋼直徑,雙面施焊,焊接飽滿,無遺漏,若施工焊接時圓鋼底面不好施焊時則采取單面焊,焊接長度為12倍鋼筋直徑。(3)基礎接地示意圖 (4)由于地下室人防電氣導管全部為鍍鋅鋼管,要求鋼管導管與線盒接頭之間須做接地跨接 如下示意圖 人工9、接地體(極)安裝(1) 根據設計要求的數量,材料規格進行加工,優先利用室外地坪以下全部柱子基礎內的鋼筋網作為接地裝置(連接做法同引下線)利用基礎圈梁將接地裝置圍繞建筑形成環形。如四周無基礎梁,在室外地坪0.5m一下用3*12鍍鋅圓鋼將四周獨立基礎內主鋼筋連接起來。(2)當外基礎表面有非瀝青類防腐層且無樁基可利用時,需在基礎防腐層下的混泥土墊層內敷設人工環形基礎接地體或人工接地裝置,并設斷接卡其上端與引下線0.5m處預埋端子板焊接。(3)人工接地裝置:水平接地體采用-40mmX4mm鍍鋅扁鋼,垂直接地體采用 50mmX50mmX5mm鍍鋅角鋼,垂直接地體間距5米接地裝置距建筑物外墻入口處及人行道10、3m埋深大于0.7米,當距離3m時的做法時參照建筑安裝圖集JD10-1134,如圖1 圖中e1-e3為預埋件與防雷引下線相連或通過所在樓層梁或樓板內主筋與防雷引下線相連。如采用鋼管打入地下應根據土質加工成一定的形狀,遇松軟土壤時,可切成斜面形。為了避免打入時受力不均使管子歪斜,也可加工成扁尖形;遇土質很硬時,可將尖端加工成錐形,如選用角鋼時,角鋼的一端應加工成尖頭形狀。 圖1 單證綜合辦公樓地下室 焊接工藝1. 焊接連接的焊縫平整、飽滿,無明顯氣孔、咬肉等缺陷。允許偏差表格如下:項目規定數量尺量檢查按不同類搭接類別各抽查5處1接地(接零)線焊接搭接長度扁鋼2b(b扁鋼長度)圓鋼6dd為圓鋼直徑11、2扁鋼搭接焊菱邊數3觀察檢查 接地干線的安裝應符合以下規定1、干線穿墻時,應加套管保護,跨越伸縮縫時,應做煨彎補償。2、干線應設有為測量接地電阻而預備的斷接卡子,一般采用暗盒裝入,同時加裝盒蓋并做上接地標記。3、干線跨越門口時應暗敷設于地面內(做地面以前埋好)。4、干線距地面應不小于200mm,距墻面應不小于l0mm,支持件應采用404mm的扁鋼,尾端應制成燕尾狀,入孔深度與寬度各為50mm,總長度為70mm。支持件間的水平直線距離一般為lm,垂直部分為1.5m,轉彎部分為0.5m。5、地干線敷設應平直,水平度與垂直度允許偏差2/1000,但全長不得超過l0mm。6、角處接地干線彎曲半徑不得小12、于扁鋼厚度的2倍。7、地干線應刷黑色油漆,油漆應均勻無遺漏,但斷接卡子及接地端子等處不得刷油漆。 接地干線安裝接地干線應與接地體連接的扁鋼相連接,它分為室內與室外連接兩種,室外接地干線與支線一般敷設在溝內。室內的接地干線多為明敷,但部分設備連接的支線需經過地面,也可以埋設在混凝土內。具體安裝方法如下:1、接地干線敷設:(1)首先進行接地干線的調直、測位、打眼、煨彎,并將斷接卡子及接地端子裝好。(2)敷設前按設計要求的尺寸位置先挖溝。挖溝要求見3.3,然后將扁鋼放平埋入。回填土應壓實但不需打夯,接地干線末端露出地面應不超過0.5m,以便接引地線。 防雷引下線暗敷設1、防雷引下線暗敷設應符合下列規13、定(1)引下線扁鋼截面不得小于254mm;圓鋼直徑不得小于10mm。(2)首層引下線必須在距地面1.51.8m處做斷接卡子或測試點(一條引下線者除外)。斷接線卡子所用螺栓的直徑不得小于l0mm,并需加鍍鋅墊圈和鍍鋅彈簧墊圈。(3)利用主筋作暗敷引下線時,每條引下線不得小于二根主筋,柱子主筋對接若是直螺紋接頭時必須做跨接焊。 如下(4)現澆混凝土內敷設引下線不做防腐處理。(5)建筑物的金屬構件(如消防梯、煙囪的鐵爬梯等)可作為引下線,但所有金屬部件之間均應連成電氣通路。(6)引下線應沿建筑的外墻敷設,從接閃器到接地體,引下線的敷設路徑,應盡可能短而直。根據建筑物的具體情況不可能直線引下時,也可以14、彎曲,但應注意彎曲開口處的距離不得等于或小于彎曲部線段實際長度的0.1倍。引下線也可以暗裝。但截面應加大一級,暗裝時還應注意墻內其它金屬構件的距離。(7)引下線的固定支點間距離不應大于2m,敷設引下線時應保持一定松緊度。(8)引下線應躲開建筑物的出入口和行人較易接觸到的地點,以免發生危險。(9)在易受機械損壞的地方、地上約1.7m至地下0.3m的一段地線應加保護措施,減少接觸電壓的危險。2、防雷引下線暗敷設做法(1)首先將所需扁鋼(或圓鋼)用手錘(或鋼筋扳子)進行調直或拉直。(2)將調直的引下線運到安裝地點,按設計要隨建筑物引上,掛好。(3)及時將引下線的下端與接地體焊接好,或與斷接卡子連接好15、。隨著建筑物的逐步增高,將引下線敷設于建筑物內至屋頂為止。如需接頭則應進行焊接,焊接后應敲掉藥皮并刷防銹漆(現澆混凝土除外),并請有關人員進行隱檢驗收,做好記錄。(4)建筑物為鋼結構或鋼筋混凝土建筑時,構件內有箍筋連接的鋼筋或成網狀的鋼筋,其箍筋與鋼筋、鋼筋與鋼筋應采用土建施工的綁扎法、螺絲、對焊或搭焊連接。單根鋼筋、圓鋼或外引預埋連接板、線與構件內鋼筋應焊接或采用螺栓緊固的卡夾器連接。構件之間必須連接接電氣通路。同時敷設在混凝土中作為防雷裝置的鋼筋或圓鋼的截面的總和不小于10鋼筋時,利用結構的所有混凝土柱或鋼構柱作為自然引下線。按設計要求找出全部主筋位置,用油漆作好標記,建筑四周的引下線(平16、面圖指定)在首層高出地面 0.5米處預埋接地引出端子板,平裝飾柱面,以便測量接地電阻或增補接地裝置用,隨鋼筋逐層串聯焊接至頂層,焊接出一定長度的引下線,搭接長度不應小于l00mm,做完后請有關人員進行隱檢,做好隱檢記錄。(5)土建裝修完畢后,將引下線在地面上2m的一段套上保護管,并用卡子將其固定牢固,刷上紅白相間的油漆。 均壓環焊接施工1、均壓環焊接施工符合下列規定(1)本工程圖紙以說明是二類防雷。(2)根據二類防雷標準高于45米以上的建筑時,利用每層梁鋼筋焊接成網形與防雷引下線可靠連焊縫飽滿,同時衛生間電位,門窗金屬欄桿都要做可靠接地,具體做法參照圖集02D501-2。 門窗接地示意圖(3)17、 經查圖單證綜合樓十層地面為44.7m,省行辦公樓十層地面是46.4m,則單證綜合樓在十層頂板開始利用每層梁兩個主鋼筋焊與各圈梁全部焊接成網與再柱筋引下點焊接,焊接長度符合規范要求。省行辦公樓從十層地板面開始焊接均壓環。2、避雷帶安裝(1)避雷帶可以暗敷設在建筑物表面的抹灰層內,或直接利用結構鋼筋,并應與暗敷的避雷網或樓板的鋼筋相焊接,所以避雷帶實際上也就是均壓環。(2)利用結構圈梁里的主筋或腰筋與預先準備好的約20cm的連接鋼筋頭焊接成一體,并與柱筋中引下線焊成一個整體。(3)外檐金屬門、窗、欄桿、扶手等金屬部件的預埋焊接點不應少于2處,與避雷帶預留的圓鋼焊成整體。(4)利用屋面金屬扶手欄桿18、做避雷帶時,拐彎處應彎成圓弧活彎,欄桿應與接地引下線可靠的焊接。 支架安裝1、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角鋼支架應有燕尾,其埋注深度不小于l00mm,扁鋼和圓鋼支架埋深不小于80mm。(2)所有支架必須牢固,灰漿飽滿,橫平豎直。(3)防雷裝置的各種支架頂部一般應距建筑物表面l00mm;接地干線支架其頂部應距墻面20mm。(4)支架水平間距不大于1m(混凝土支座不大于2m);垂直間距不大于1.5m。各間距應均勻,允許偏差30mm。轉角處兩邊的支架距轉角中心不大于250mm。鍍鋅圓鋼搭接及搭接長度應符合規范要求,下面為搭接示意圖。(5)支架應平直。水平度每2m檢查段允許偏差3/1000,垂直度每3m19、檢查段允許偏差2/1000;但全長偏差不得大于l0mm。(6)支架等鐵件均應做防腐處理具體做法參照D501-1-4圖集。2、安裝(1)應盡可能隨結構施工預埋支架或鐵件。(2)根據設計要求進行彈線及分檔定位。(3)用手錘、鏨子進行剔洞,洞的大小應里外一致。(4)首先埋注一條直線上的兩端支架,然后用鉛絲拉直線埋注其它支架。在埋注前應先把洞內用水澆濕。(5)如用混凝土支座,將混凝土支座分檔擺好。先在兩端支架間拉直線,然后將其它支座用砂漿找平找直。(6)如果女兒墻預留有預埋鐵件,可將支架直接焊在鐵件上,支架找直方法同前。避雷網安裝(1)避雷帶如為扁鋼,可放在乎板上用手錘調直;如為圓鋼,可將圓鋼放開一端20、固定在牢固的地錨的夾具上,另一端固定在絞磨(或倒鏈)的夾具上,進行冷拉調直。(2)將調直的避雷帶運到安裝地點。(3)將避雷線用大繩提升到頂部、順直、敷設、卡固、連接連成一體,同引下線焊接。焊接處的藥皮應敲掉,進行局部調直后刷防銹漆及鉛油(或銀粉)。(4)建筑物屋頂上突出物,如金屬旗桿、透氣管、金屬天溝、鐵欄桿、爬梯、冷卻水塔、電視天線等,這些部位的金屬導體都必須與避雷網焊接成一體。頂層的煙囪應做避雷帶或避雷針。(5)在建筑物的變形縫處應做防雷跨越處理。(6)避雷網分明網和暗網兩種,暗網格越密,其可靠性就越好。網格的密度應視建筑物防雷等級而定,防雷等級高的建筑物可使用l0ml0m或l2m8m的網21、格,如果設計有特殊要求應按設計要求執行。 避雷針制作與安裝1、避針制作與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所有金屬部件必須鍍鋅,操作時注意保護鍍鋅層。(2)采用鍍鋅鋼管制作針尖,管壁厚度不得小于3mm,釘尖刷錫長度不得小于70mm。(3)多節避雷針各節尺寸見下釘體各節尺寸項 目針 全 高 (mm)1.02.03.04.05.0上節10002000150010001500中節150015001500下節15002000(4)避雷針應垂直安裝牢固,垂直度允許偏差為3/1000。(5)焊接要求詳見第.(2)條清除藥皮后刷防銹漆。(6)避雷針一般采用圓鋼或鋼管制成,其直徑不應小于下列數值:A、獨立避雷針一般采用22、直徑為19mm鍍鋅圓鋼。B、屋面上避雷針一般宜采用直徑25mm鍍鋅鋼管。C、水塔頂部避雷針采用直徑25mm或40mm的鍍鋅管。D、煙囪頂上避雷針采用直徑25mm鍍鋅圓鋼或直徑為40mm鍍鋅鋼管。E、避雷環用直徑12mm鍍鋅圓鋼或截面為l00mm2鍍鋅扁鋼,其厚度為4mm。2、避雷針制作按設計要求的材料所需的長度分上、中、下三節進行下料。如針尖采用鋼管制作,可先將上節鋼管一端鋸成鋸齒形,用手錘收尖后,進行焊縫磨尖,涮錫,然后將另一端與中、下二節鋼管找直,焊好。3、避雷針安裝先將支座鋼板的底板固定在預埋的地腳螺栓上,焊上一塊肋板,再將避雷針立起,找直、找正后,進行點焊,然后加以校正,焊上其它三塊肋23、板。最后將引下線焊在底板上,清除藥皮刷防銹漆避雷帶與避雷短針的安裝圖五、主要施工方法 接地體的施工接地電阻不大于1歐姆,如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增設人工接地體,直至滿足要求。按設計圖紙位置設置連接板,供測量接地電阻、連接人工接地體。 接地網施工優先利用室外地坪0.5米以下全部柱子基礎內的鋼筋網作為接地裝置(連接做法同引下線),利用基礎圈梁將接地裝置圍繞建筑形成環形。如四周無基礎梁,在距室外地坪0.5米以下用3x12鍍鋅圓鋼將四周各獨立基礎內主筋焊連起來。接地網上引線與防雷引下線對應,刷紅漆做好標記。接地網與防雷引下線連接處須電焊。 引下線的施工引下線應根據防雷設計要求選擇構件內有箍筋連接的鋼筋或成24、網狀的鋼筋,其箍筋與鋼筋、鋼筋與鋼筋應采用土建施工的綁扎法、螺絲、對焊或搭焊連接。單根鋼筋、圓鋼或外引預埋連接板、線與構件內鋼筋應焊接或采用螺栓緊固的卡夾器連接。構件之間必須連接接電氣通路。同時敷設在混凝土中作為防雷裝置的鋼筋或圓鋼的截面的總和不小于10鋼筋時,利用結構的所有混凝土柱或鋼構柱作為自然引下線;下與接地體可靠焊接。 屋頂避雷帶(針)施工省行綜合樓屋面避雷帶圖接閃帶采用12鍍鋅圓鋼沿屋頂女兒墻及屋脊屋頂明敷設,引下線利用混泥土柱筋內有箍筋鏈接的鋼筋或成網狀的鋼筋采用土建施工綁扎法形成可靠電氣通絡。避雷帶水平敷設時支架間距為1米,轉彎處為0.5米。利用屋面混凝土樓板內 10 的主筋做不25、大于 10m10m或12m8m 的接閃網格。在建筑物高度超過45米時,沿屋頂周邊敷設的接閃帶應將其接閃帶的支架適當加長并斜彎至外墻的外表面或屋檐邊垂直外表面。屋面不同層面的接閃器之間應相互連接。高出屋面 0.5米的非金屬物體應裝接閃器,并應與接閃帶相連接。突出屋面的金屬物體、金屬管道等均應與接閃帶相連接;下端與基礎接地網作連接,形成可靠的電氣通路。 等電位連接1、衛生間設置LEB等電位連接板,將衛生間中金屬管道、構件(含金屬窗框)等相互連通。等電位板采用25mmx4mm熱鍍鋅扁鋼在墻內暗敷,在層裝高0.3米。扁鋼與作引下線建筑物基礎鋼筋連通。2、設備機房在等電位聯 結箱附近、配電間、強弱電豎井26、內、弱電機房、電梯機房、水泵房、空調主機房、電梯井道底部、人防各防護單元等處(見平面圖)預埋接地端子板。端子板采用焊接連接型或螺栓連接型。 所有凸出屋面的金屬體均應就近與避雷帶相焊接,埋地的金屬管道應與接地裝置相連,金屬窗、鋁合金窗、玻璃墻的金屬框均應就近與防雷接地裝置相焊接連通。電纜進出線在進出端,應將電纜的金屬外皮,鋼管與接地裝置相連。進出建筑物的架空金屬管道,在進出處應就近接到接地裝置上。 焊接所有圓鋼的搭接長度單面焊接為圓鋼直徑的6倍,雙面焊接為圓鋼直徑的6倍,扁鋼為其寬度的2倍并三面焊接。焊接應飽滿牢固,不應夾渣虛焊、咬肉、氣孔及未焊透現象。 接地電阻的測量 接地裝置接地體施工完畢后27、,應測量其接地電阻。儀器采用K-2126B接地電阻測試儀,建筑物沖擊接地電阻不大于1,當接地體達不到要求時,自然接地極應增加人工接地體來降低接地電阻,直到符合要求為止。六、質量保證措施 保證項目1).材料的質量,接地電阻值a. 防雷及接地裝置的材料質量符合設計要求,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b. 檢查方法:全數檢查,實測或檢查接地電阻測試記錄。2).電氣設備,器具接地(接零)a. 接至電氣設備、器具和可拆卸的其它非帶電金屬部件接地(接零)的分支線,必須直接與接地干線相連,嚴禁串聯連接;b. 檢查辦法:抽查總數10%,觀察和檢查安裝記錄。 基本項目1) .網帶安裝位置正確,固定牢靠,28、防腐良好;避雷網規格尺寸和彎曲 半徑正確;支持件間距均勻;a. 檢查方法:全數檢查,觀察和實測,檢查安裝記錄。2) .引下線安裝數量與材質符合設計要求,引下線位置正確,連接完好,明裝引下3) 線垂直,無明顯彎曲,與建筑物間距一致,防雷接地引下線的保護管固定牢固,4) 用鋼管作保護管,上下各焊一跨接線,使引下線與保護管成一整體,斷線卡設5) 置便于檢測,接觸面鍍鋅或鍍錫完整,螺栓等緊固件齊全。支持件間距均勻,6) 涂刷不污染建筑物,暗裝引下線隱蔽工程記錄完好。 a. 檢查方法:全數檢查,觀察和實測,檢查隱蔽記錄。7).接地接零線敷設平直、牢固,固定點間距均勻,跨越建筑物變形縫補償裝置,穿墻有保護29、管,油漆防腐均勻完整,焊接連接的焊縫平整,焊縫飽滿,無明顯氣孔等缺陷。防腐均勻,不污染建筑物。a.檢查方法:全數檢查,觀察和實測,檢查隱蔽記錄。8). 接地體安裝位置正確,連接牢固,接地體埋設深度距地面不小于0.6米,隱蔽記錄齊全、準確。a.檢查方法:全數檢查,觀察和實測,檢查隱蔽記錄。七、成品保護 接地體1、其它工種在挖土方時,注意不要損壞接地體。2、 安裝接地體時,不得破壞散水和外墻裝修。3、 不得隨意移動已經綁好的結構鋼筋。 接地干線安裝1、電氣施工時,不得磕碰及弄臟墻面。2、噴漿前,必須預先將接地干線紙包扎好。3、拆除腳手架或搬運物件時,不得碰壞接地干線。4、焊接時注意保護墻面措施。 30、防雷引下線明(暗)敷設1、安裝保護管時,注意保護好土建結構及裝修面。2、 拆架子時不要磕碰引下線。 避雷網敷設1、 遇坡頂瓦屋面,在操作時應采取措施,以免踩壞屋面瓦。2、 不得損壞外檐裝修。3、 避雷網敷設后,應避免砸碰。預用扁鐵或圓鋼不得超過30cm。 支架1、剔洞時,不應損壞建筑物的結構2、支架穩注后,不得碰撞松動。 避雷針1、拆除腳手架時,注意不要碰壞避雷針。2、注意保護土建裝修。八、安全與文明施工1、 施工現場懸掛的安全標志語及安全標志牌,危險部位要設警告、警示標志并有專人負責。2、 各種電氣設備,電動工具等,線路,絕緣要良好,電氣設備的和線路的安裝,必須是持有操作證的電工(兩人以上)31、負責安裝。嚴禁電線拖地使用。3、 現場的施工用電,臨時用電的供電線路敷設要整齊,固定要可靠、無亂拉、亂扯現象,任何人不準私自接電。4、 配電箱符合統一的標準要求,箱內零件齊全,并符合規范,膠蓋閘只作斷路開關使用,不得加熔絲。碰插保險內保險絲的規格符合要求,嚴禁用銅、鋁、鐵絲代替保險絲,箱內漏電保護器靈敏、有效,無帶電裸線,無雜物,箱門要有鎖,防雨措施良好。5、 焊接點溫度較高,防止燙傷。6、 避雷網(帶)施工前應檢查工作面是否平整,腳手架是否牢固,有無探頭板,并綁牢后方可施工。7、 避雷網(帶)鋼筋用大繩由地面運至屋頂,必須先檢查大繩有無破損,必須有可靠拉力,方可使用,并且工人拉動時不能有勒手的感覺。8、 電動施工機具要做好接地或接零保護,電動工具在使用時要有漏電保護開關。9、 加強宣傳教育工作,提高施工人員文明施工的意識,維護現場秩序。10、 工序作業完成后,須做到工完場地清。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