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新館建設項目道路開口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0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47191
2023-04-21
10頁
34.04KB
1、xx省博物館新館建設xx路新開路口施工方案目錄1.0工程概況2.0編制依據3.0施工順序4.0施工措施5.0質量保障措施6.0安全保障措施7.0施工期限1.0工程概況本工程為xx省博物館新館建設室外景觀工程,根據圖紙設計, 需在xx路主車道西側與省博物館新館入口交叉路口處開路口一處, 作為車輛進出使用,施工完畢后新開路口與xx路西側輔道相連接。2.0編制依據1、工程設計圖紙(xx省博物館新館建設室外景觀工程施工圖)。2、施工標準規范及施工組織設計。3、工程總體施工計劃及現場實際踏勘情況。3.0施工順序 1、施工前準備2、現場踏看和調查3、施工放線定位4、道路基礎開挖及碾壓5、道路分層鋪設6、道2、路養護4.0 施工措施1、施工前準備:1)施工前做好現場交接工作,做好用電線路、用水管線及其它相關的施工準備,做好臨建設施的搭建工作。2) 施工前,做好技術交底工作,交底必須細致齊全,并結合具體操作部位,關鍵部位和施工難點的質量要求,操作要點,安全要求等進行詳細的交底,做到安全文明施工。3) 認真做好材料的計劃采購準備,編制各項材料計劃,對多種材料的采購,入庫、保管和出庫,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法,同時加強防盜和防火管理。2、現場踏看和調查:施工前根據設計圖紙和相關資料進行沿線踏勘和調查A、核實工程范圍,明確對工程范圍內有影響的各種建筑物或構筑物的確切位置、結構和數量,以及相關公用設施的桿線、管道和3、附屬設施的情況B、摸清沿線附近可資利用的排水溝渠、河道,以及該地區下水道的管徑、 流向和以往暴雨后的積水情況等,以便考慮施工期間的排水措施。C、對施工范圍內的地下管線及地面設施,認真核實,并取得可靠資料,在地面標出明顯標志,以便在路基的施工、碾壓時,對地下管線造成影響和破壞。3、定位放線:根據施工圖紙,對道路開口位置使用水平儀或前站儀進行施工定位放線,放線要求準確4、道路基礎開挖及碾壓1)開挖路槽:挖路槽采用機械與人工配合進行,寬度每側比牙石邊寬 40 厘米,形成的路基縱坡、橫坡、中級高程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路槽挖出后應對路槽土壤取樣送試驗室做擊實實驗,取得土壤最大干密度,以檢驗路槽壓實度,檢4、驗方法可采用環刀法,確保路槽質量2)路基壓實機具的選擇及壓實,根據現場土的性質、狀態和層厚選擇不同的壓實機械,用不同的機械壓實,其壓實效果也各異。一般來說,對砂性土,用振動壓路機械效果最好,而對粘性土,則以碾壓式和夯擊式較好。路基土碾壓機械的選擇可依據規范要求執行, 另外壓實機具的單位壓不應超過土的強度極限,否則會引起土基破 壞。選擇機械時,還應考慮土的狀態,層厚和碾壓遍數,以充分發揮機械效率,獲得最佳壓實效果。壓實方法及注意事項: 路基土壓實是以壓實原理為依據,以盡可能小的壓實功能獲得良好的壓實效果為目的。路基壓實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施工。碾壓方法如下:(a) 碾壓前應對填土層的松鋪厚度、5、平整度和含水量進行檢查,符合要求方可進行碾壓;(b) 壓實機具宜先輕后重增長土基強度;(c) 碾壓速度宜先慢后快,最大速度不宜超過4kg/h ,以免土被機械推走;(d) 碾壓工作直線段由兩邊向中間,小半徑曲線段由內側向外側,縱向進退式進行: 一般碾輪每次要重疊1520cm,約碾壓 5-8 遍至表面無顯著輪印,應做到無漏壓、無死角,確保碾壓均勻,且達到要求 的密實度為止。(e) 該工程路基范圍內有大量地下管線,因而在路基壓實施工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為防止路基范圍內溝槽、 檢查井及雨水口等沉陷, 可按規范要求采取相應措施。路基下管、溝、井、雨水口等,應按規定密實度填筑,最低密實度不應小于 87%(6、重),90%(輕)。碾壓時應特別注意均勻一致,并隨時保持土壤濕潤,不得干壓,在填土施工過程中,應經常檢查土壤含水量及密實度。5、道路分層鋪設施工1) 150mm 厚級配碎石施工:在道路兩側指示樁上明顯標志出碎石邊緣的設計高程, 選用級配、質地符合要求的碎石, 進行全寬鋪設, 用壓路機進行碾壓夯實,夯實后與路中心平行,直線段由邊到中,超 高段由內側到外側依次連續均勻進行,并且有正確的斷面和適度的路 拱。2) 6%水泥穩定石粉渣基層施工:石渣由堅硬、耐久干凈的石或巖石軋制而成,其顆粒形狀應有棱角,水泥穩定石粉渣應集中拌合, 通過實驗確定石料的松輔系數,采用全寬攤鋪, 攤鋪完畢后采用壓路機、打夯機在7、初平道路段快速碾壓夯實一遍,檢查潛在的不平整,若 出現不平整, 采用人工進行平整, 并保持無明顯粗、 細集料離析現象。用壓路機進行碾壓, 碾壓后與路中心平行直線段由邊到中,超高段由內側到外側依次連續均勻進行,碾壓后表面應堅實3)瀝青粘層油( 0.3-0.4kg/m2)施工:瀝青的質量必須符合要求,噴灑瀝青前應用噴燈將油管、噴嘴及截門等加熱,以利噴油。噴灑前應調整好噴桿的高度、長度、噴嘴槽口方向及位置、噴油壓力,使油量準確,噴布均勻。兩端噴嘴長軸應與噴桿中心線成60角,中間噴嘴長軸應與噴桿中心線成30角。應調整噴桿高度采用無重疊、兩層重疊或三層重疊的噴灑方法, 不得留有條紋及存在薄厚不均的現象。8、4)聚酯長絲針刺無紡土工布施工:瀝青灑布應在良好的氣候條件下進行,不得在雨天、雨后未干或有威脅的天氣(如大風或降雨) 下進行,灑布前應首先檢查噴油管、噴嘴和油路系統是否安裝好,油路是否暢通,車內油溫是否符合要求。澆灑透層瀝青前,最好使灰土灰類基層表面稍加水潤濕。起點 及終點處應按澆灑寬度鋪設牛皮紙或葦席一道, 起點處應與已鋪的路面或已澆灑的透層油拉齊, 終點處覆蓋物邊應與路面中線垂直, 以免起點處噴灑重復油大、終點處因停止噴灑滴油而油大的弊病。灑布初或灑布中應有專人檢查用油量,將一張牛皮紙稱重后平鋪在基層上,灑布后將油紙稱重,扣除紙重,量測牛皮紙面積,計算出單位面積用油量,誤差大于0.2kg/9、時應進行調整。5)80mm 厚粗粒式瀝青砼和40mm 厚細粒式排水型瀝青砼施工在鋪筑混合料之前, 應檢查確認下層的質量, 面層和粘層應連續施工, 鋪筑面層前,應灑粘層瀝青,對清掃過及灑過粘層瀝青的表面,不許 車輛行駛。立緣石、平緣石及其它結構物應在鋪筑前完成,攤鋪前應 在所有接觸面上均勻地刷上一薄層乳化瀝青或熱瀝青結合料。在混合料完成攤鋪和刮平后應立即以路面進行檢查,對不規則之處應及時用人工進行調整,隨后進行充分、均勻地壓實,壓實分成初壓、復壓和終壓。 壓路機應以均勻速度行駛,壓路機速度應符合相關規定。5.0質量保障措施1、施工中嚴格按照質量手冊及質量檢測標準進行施工。2、嚴格按照圖紙施工,認10、真執行施工規范。3、積極接受監理的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4、設置專職的質量檢查員。5、認真貫徹三檢制度,實行班組自檢,互檢相結合的檢查制度,做好各項檢查記錄。6、施工中應嚴格執行“施工許可證”注意事項中相關的質量要求。6.0 、安全措施1、彩鋼瓦圍欄設置及要求1) 管架:管架采用直徑 48mm 璧厚 3.2mm 鋼管,綁扎采用直角扣件、十字扣件、回轉扣件和對接扣件連接。2) 彩鋼圍欄為天藍色,每一塊彩鋼瓦高1800mm,寬 850mm,采用綁扎絲固定在水平桿上,每塊彩鋼板連接處無縫隙。 具體做法如下:A、水平桿:鋼管長6m,上下各一根,無彎曲,保持水平,橫桿間距為 1.3m。B、立桿: 11、固定上下水平桿位置, 高 1.5m,無彎曲 ,立桿間距為 3m。C、斜拉桿: 斜拉桿為整個架體的受力拉桿,在架體的每個受力點上均設置斜拉桿,并沿立桿交錯設置,要求兩端均設置直角扣件, 斜拉桿長 1.8m。D、擺放位置: 在道路開口范圍外2m 處設置,沿四周進行設置, 做到不影響交通和市民生活,做到安全第一,排除安全隱患。F、架子的檢查與驗收: 搭設完畢, 在投入使用前由施工負責人組織搭設班長、 使用班組和安裝技術人員進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后報監理審批驗收,驗收合格后投入使用。2、施工區域內外懸掛國家規定的安全標志、危險、警告、符號和標語,提醒行人和車輛注意安全和保護施工設施。3、施工地段前50m 處設立施工警示牌,提醒過往行人注意安全,禁止車輛駛入輔道4、施工區域設置專人進行交通管理,對人員、車輛、機械實行統一指揮,相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帶。5、施工機械鏟、卸、運環節設專人灑水防塵,施工現場盡量不堆放土方、材料,需堆放時應采取覆蓋、表面灑水、及時淋水降塵。6、防止噪聲污染的技術保證措施要求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為噪聲的管理制度,增強全體 施工人員防噪的自覺意識, 盡量減少人為因素產生的噪聲。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及作業時間,防止夜間擾民。7.0施工時間本工程施工日期為: 2013年 5 月日起至2013年月日止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09-04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