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土建地下車站盾構渣土池施工方案(2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48714
2023-04-24
25頁
962.05KB
1、軌道交通#線一期工程土建0#段#站盾構渣土池施工方案目錄第一章 編制說明11.1 編制依據11。1。1 相關文件11。2 主要規程規范11。3 編制原則1第二章 工程概況32。1 工程簡介32。2 #站工程概況3第三章 總體施工部署53。1 施工部署5 人員配置53.2 施工準備5 施工用水用電5 資源配置5第四章 渣土池施工74。1 渣土池設計概況74。2 施工工藝7 測量放線74.2。2 鋼筋工程74。2。3 預埋件施工94。2。4 操作平臺搭設10 模板工程114。2.6 混凝土工程13 混凝土養護14第五章 質量保證措施155。1 模板質量控制155.2 鋼筋質量控制155。3 混凝土2、質量控制16第六章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76.1 安全要求176.2 文明施工要求171、計算概況182、計算依據183、荷載計算184、墻體承載力計算(不考慮扶壁柱)185、挖機通道驗算19第一章 編制說明1.1 編制依據1.1.1 相關文件(1)#站圍護結構設計圖(060438-S-JG-02(01)-01)(2)站主體結構設計圖(060438-SJG-02(02)-01);(3)#軌道交通#線一期工程土建#段施工組織設計(20170520);(4)周邊環境調查報告;1.2 主要規程規范表1.2-1 主要標準、規范、規程一覽表序號類別標準名稱標準編號1法律法規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國務院令第393、7號2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建設部2002219號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2015年版)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55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GB/T50476-20086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GB/T50326-20067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8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00-20139行業標準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10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JGJ107-201611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1212鋼筋焊接接頭試驗方法標準JGJ/T27-201413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1214、4相關管理文件地鐵建設工程標準化管理手冊地鐵2016109號1.3 編制原則#軌道交通#線一期工程土建一標盾構區間即將施工,根據盾構施工要求與總工籌的安排,在#站主體結構頂板施工渣土池。為確保項目正常動工后,有條不紊的組織渣土池施工,特編制此方案,指導現場施工。第二章 工程概況第三章 總體施工部署3.1 施工部署盾構區間渣土池位于#站頂板23軸到31軸,總長66m,寬20。3m,因中鐵24局場地移交晚,根據總工籌安排,將渣土池分兩部分施工,先施工北側小渣土池,長23.5m(從出土井口以南7m至頂板標高變化處),寬20。3m,滿足盾構始發要求,后施工剩余42。5m渣土池.3.1.1 人員配置工區5、人員配置如下表所示:表3.1-1 人員配置表崗位人數備注工區長1人負責現場生產技術員1人技術服務施工員1人協調生產質檢員1人質量監督安全員1人安全監督試驗員1人取樣送檢測量員2人測量放線合計8人3.2 施工準備3.2.1 施工用水用電供水系統:現場施工臨時用水從原有的供水管上引出,引出管采用普通PE管。供電系統:在靠近附屬結構的中柏大道西側設置總配電房,渣土池施工用電,在施工場地邊設置二級分配電箱。二級電箱電源由總配電箱引出,其輸電線路用橡膠電纜鋪設,生產區動力電及照明電由總配電箱引出。3.2.2 資源配置表3.2-1 主要勞動力計劃表序號工種人數備注1汽車吊司機12砼罐車司機23灑水車司機16、4鋼筋工85焊工26雜工57木工88砼工3表3.2-2 材料數量表(設計數量,不考慮損耗)序號材料種類規格型號數量備注1工字鋼32b723m2混凝土C301050m3鋼板0.350。50.01m153塊預埋40。150。150。01m86塊預埋53.517。50。02m5塊63。590.02m4塊7鋼筋A105。2t8C1435t9C202.5t表3.2-3 主要施工設備計劃表序號項目設備名稱數量主要參數1鋼筋骨架制作鋼筋彎曲機2彎曲直徑640mm2鋼筋切斷機2切割直徑640mm3電焊機2額定容量20-24KVA4乙炔氣割機1切割厚度5-100mm5起重設備汽車起重機2重量25T6模板制作切割7、機2木板切割機7測量設備全站儀1精度1mm8水準儀1精度0。1mm9其它水泵20。75KW第四章 渣土池施工4.1 渣土池設計概況盾構區間渣土池位于#站頂板23軸到31軸,總長66m,寬20.3m,因場地原因,分兩部分施工,先施工北側小渣土池,長23.5m(從出土井口以南7m至頂板標高變化處),寬20.3m。渣土池底部采用300mm厚C30混凝土墊層,側墻采用C30混凝土,厚300mm,渣土池側墻設置扶壁柱,間距3m,尺寸為40cm40cm,鋼筋加密;便橋墩柱寬3.5m,厚400mm,小渣土池便橋高度3.38m,大渣土池便橋墩柱高度2.38m,在墩柱頂預埋0。350.50。01m預埋鋼板與148、鋼筋焊接,在每塊鋼板上放置兩根32b工字鋼,上鋪20mm厚鋼板作為行車通道.渣土池頂部設置基坑護欄,每2000mm預埋(150mm150mm)厚10mm鋼板埋件.為保證施工安全,搭設雙排腳手架作為操作平臺。上翻梁采用200mm厚C20鋼筋混凝土保護。4.2 施工工藝4.2.1 測量放線1)平面位置根據施工場地布置總平面圖和渣土坑具體位置(詳細布置圖見附圖),測量員測量放線定出邊線,打出邊線后延邊線放線并用墨盒線彈出輪廓線.2)標高控制渣土池側墻標高以渣土池東南角基坑外地面高出1m控制,故渣土池側墻標高為484.726,便橋墩柱控制標高為484.386。4.2.2 鋼筋工程1)鋼筋工程施工流程鋼9、筋原材檢驗鋼筋下料鋼筋半成品制作測放結構邊線按線綁扎底板鋼筋綁扎上部鋼筋鋼筋自驗合格后報驗下道工序施工。2)側墻鋼筋布置側墻鋼筋縱向主筋采用HRB40014鋼筋,間距200mm,豎向主筋采用HRB40014鋼筋,間距200mm,下部采用直錨或彎錨插入混凝土墊層中,彎錨鋼筋離地10cm,具體形式見附圖,縱向主筋間設置拉鉤,10鋼筋,間距400mm,梅花形布置.在小渣土池南端與大渣土池交界處側墻需預留長短鋼筋作為搭接。3)便橋墩柱鋼筋布置便橋墩柱鋼筋縱向主筋采用HRB40014鋼筋,間距200mm,豎向主筋采用HRB40014鋼筋,間距200mm,下部采用直錨或彎錨插入混凝土墊層中,彎錨鋼筋離地110、0cm,縱向主筋間設置拉鉤,10鋼筋,間距400mm,梅花形布置。主筋連接方式采用焊接或搭接.具體設計圖詳見附件。4)扶壁柱鋼筋布置扶壁柱尺寸為0.4m0。4m,每邊均勻布置3根HRB40020主筋,箍筋采用10間距200mm。圖4.2-1 扶壁柱鋼筋設計圖5)上翻梁保護層鋼筋布置上翻梁采用0.2m厚混凝土保護層,縱向與豎向主筋均采用HRB40014鋼筋,間距300mm。圖4.2-2 上翻梁鋼筋設計圖6)鋼筋操作要點及技術要求(1)鋼筋的品種、規格及數量和鋼筋的根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所有鋼筋必須復試合格后方可使用。 (2)同一搭接區段鋼筋接頭相互錯開。搭接區段長度為35d且不小于500mm。(11、3)鋼筋綁扎牢固,根據綁扎鋼筋的直徑確定鉛絲的長度,使綁扎后鉛絲的剩余長度不超過2cm,并向結構內部按倒,不得伸向鋼筋保護層。(4)鋼筋保護層墊塊的布置間距控制在7550cm以內,以保證單塊模板處有4個混凝土墊塊,嚴格控制鋼筋保護層滿足要求,防止鋼筋在混泥土澆注過程中發生位移。墊塊的強度和密實性不低于混凝土的要求。(5)鋼筋布設后必須拉線或劃線逐一調整,做到鋼筋平直、間距均勻。(6)在綁扎下層鋼筋時,按事先混凝土墊層上的定位線放置并綁扎,綁扎上層鋼筋時,先綁扎縱橫兩個方向的定位鋼筋,并在定位鋼筋上劃線,然后排放縱橫鋼筋,綁扎方法于下層筋同。4.2.3 預埋件施工1)墩柱頂部墩柱頂部預埋尺寸為312、50mm500mm10mm厚鋼板,與250mm長HRB40014鋼筋,漏出50mm長,下部采用彎鉤形式。圖4。23 便橋墩柱預埋件設計圖2)側墻頂部渣土池頂部設置基坑護欄,每2m預埋(150mm150mm)厚10mm鋼板埋件。圖4。2-4 渣土池圍擋立柱預埋件4.2.4 操作平臺搭設因渣土池高度超過3m,為保證施工安全,在鋼筋、模板時同時搭設雙排腳手架操作平臺,操作平臺鋼管步距為1200mm,縱向間距2000mm,并加設斜撐,斜撐間距2000mm,架體搭設高度視實際操作高度需求而定,在操作層中部需加設一道鋼管護欄.圖4.2-5 施工平臺搭設4.2.5 模板工程(1)側墻模板設計側墻模板面板采用13、18mm厚木膠合板,次楞采用50100mm木枋,豎向布置,間距250mm,主楞采用雙拼鋼管橫向布置,間距600mm,采用M14對拉螺桿,間距600mm600mm。架設鋼管作為斜撐加固,與水平面成45角,架設方式如圖所示。側墻靠近冠梁側,采取在冠梁上打入M24膨脹螺栓,與對拉螺桿焊接。圖4。2-6 側墻模板設計圖(2)便橋墩柱模板設計模板面板采用18mm厚木膠合板,次楞采用50100mm木枋,豎向布置,間距250mm,主楞采用雙拼鋼管橫向布置,間距600mm,采用M14對拉螺桿,間距600mm600mm.架設鋼管作為斜撐加固,與水平面成45角,架設方式如圖所示。圖4.2-7 便橋墩柱模板設計圖模14、板制作及安裝的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儀具軸線位置5經緯儀、鋼尺模板內部尺寸5鋼尺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鋼尺表面平整度5靠尺或塞尺模板安裝必須正確控制軸線位置及截面尺寸.為保證模板接縫寬度符合標準要求,施工中應加強對模板的使用、維修、管理。模板支撐安裝必須平整、牢固、接縫嚴密不漏漿,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模板安裝施工結束后報監理驗收,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4.2.6 混凝土工程1)砼澆筑(1)在澆筑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技術人員根據專項施工方案進行技術交底;生產人員檢查機具、材料準備,保證水電的供應;要掌握天氣的變化情況,檢查模板、鋼筋等的預檢和隱蔽項目;檢查安全15、設施、勞動力配備是否妥當,能否滿足澆筑速度的要求。混凝土澆筑間歇時間必須在其允許范圍內。(2)凝土澆筑采用分層澆筑,逐層振搗。(3)混凝土振搗做到“快插慢拔”,澆筑時應插入下層5cm左右,以消除兩層之間的接縫,同時振搗上層混凝土時要在下層混凝土初凝之前進行,振搗保持在2030s之間、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氣泡、表面泛出灰漿為準,振搗棒插點均勻排列,呈“交錯式次序移動,振搗時,盡量避免碰撞鋼筋、預埋件等,防止移位變形.(4)各專業需派專人負責各自項目的質量保證,模板工經常觀察模板、支架、預埋件和預留洞的穩定情況,當發現有變形、移位時,立即停止澆筑,并立即采取措施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凝16、結前修整完好.鋼筋工對鋼筋的移位及時修整并清理.(5)砼澆筑時,按規范規定留置砼試塊.2)混凝土的養護(1)混凝土澆筑完后,要馬上振搗不可以過振與漏振。(2)抹面處理后的砼要及時鋪蓋塑料薄膜養護混凝土,最好是邊抹面邊鋪蓋,其敞露的全部覆蓋嚴密,保持塑料內有凝結水。避免造成混凝土風干太快,導致裂縫.(3)為了防止混凝土硬化后較長時間未養護所產生的水分蒸發而引起干燥收縮,還要加強混凝土澆水養護,不得少于7天,澆水次數能保持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養護水應是自來水,水溫與混凝土表面溫度保持一致。(4)在養護過程中,應根據混凝土溫度與氣溫的差別及變化,及時采取措施,養護水符合混凝土拌合水標準。4.2.7 17、混凝土養護(1)砼澆筑完成后,及時收漿,立即采用覆膜養護。砼的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天.(2)施工期間要加強測溫工作,控制砼的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度之差以及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均不超過25。(3)如氣溫在5以上采用麻袋進行灑水養護。養護工作設專人負責,輪流值班。(4)模板和保溫層,應在砼冷卻到5后方可拆除,當砼與外界溫差大于20,拆模后的砼表面,應臨時覆蓋,使其緩慢冷卻.(5)砼澆筑完成,待強度達到一定值后(不低于2.5Mpa)拆除側模板。拆除模板時,需按程序進行,禁止用大錘敲擊,防止損傷冠梁混凝土。拆除的模板必須及時進行清理和修整,涂上脫模劑,并妥善存放。(6)對拉螺桿取出后,對拉螺桿孔洞及時采用18、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壓實抹平。第五章 質量保證措施5.1 模板質量控制1)模板及支架用材料的技術指標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進場時應抽樣檢驗模板和支架材料的外觀、規格和尺寸。2)模板施工前,先進行模板及支撐系統的配置設計,對運到現場的模板及配州按規格、數量逐次清點及檢查,不符合質量要求的不得使用。3)模板安裝應模板的接縫應嚴密,模板內不應有雜物、積水或冰雪等,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平整、清潔,用作模板的墊層等應平整、清潔,不應有影響構件質量的下沉、裂縫、起砂或起鼓,對清水混凝土構件,應使用能達到設計效果的模板。4)模板支承系統必須橫平豎直,支撐點必須牢固,扣件及螺栓必須擰緊,澆搗混凝土前對19、模板的支撐、螺栓、扣件等緊固件派專人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5)模板拆除根據規范的強度要求進行拆除.6)模板拆除后,必須及時進行清理,要鏟除澆搗混凝土時留模板表面的殘漿,鏟除殘漿和整理后的模板表面均勻涂刷脫模劑。5.2 鋼筋質量控制1)鋼筋進場時,應按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規定抽取試件作屈服強度、抗拉強度、伸長率、彎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檢驗,檢驗結果應符合相應標準的規定.2)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3)鋼筋機械連接套筒、鋼筋錨固板等的外觀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4)鋼筋采用機械連接或焊接連接時,鋼筋機械連接接頭、焊接接頭的力學性能、彎曲性能應符合國家現20、行有關標準的規定。接頭試件應從工程實體中截取。5)鋼筋采用機械連接時,螺紋接頭應檢驗擰緊扭矩值,擠壓接頭應量測壓痕直徑,檢驗結果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JUJ l07的相關規定。6)當縱向受力鋼筋采用機械連接接頭或焊接接頭時,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受拉接頭,不宜大于50,受壓接頭,可不受限制;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中,不宜采用焊接;當采用機械連接時,不應超過50。7)鋼筋安裝時,受力鋼筋的牌號、規格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5.3 混凝土質量控制1)混凝土采用商品砼,使用前,嚴格審核廠商提供的混凝土設計配合比;每車砼到達現21、場,認真檢查料單上混凝土的各項指標是否符合要求;同時現場檢測塌落度是否滿足要求,并隨時對混凝土清水沖洗檢查骨料質量情況。2)混凝土澆筑前進行技術交底,明確注意事項。3)混凝土澆筑前,對支撐體系、鋼筋等進行檢查,符合要求后澆筑混凝土。4)硅澆筑前合理安排設備及人員,硅澆筑過程中,技術人員跟班作業.5)采用振搗器搗實混凝土,每一振點的振搗延續時間,應將混凝土搗實至表面呈現浮漿和不再沉落為止;且移動間距不宜大于作用半徑1.5倍.6)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及時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以及養護方法應符合本施工方案前面所述要求。第六章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6.1 安全要求(1)所有施工操作過程必須嚴格按交底進行,未明確22、之處請及時與交底單位交底人聯系,禁止盲目施工.(2)特殊施工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各施工工序必須報驗,經現場施工員確認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工序施工.(3)振動器必須有漏電保護裝置,操作人員應佩戴勞動保護用品。 (4)現場用電,一定要有專人管理,同時設專用配電箱,嚴禁亂接亂拉,采取用電掛牌制度,尤其杜絕違章作業,防止人身、線路,設備事故的發生。(5)施工過程中嚴禁私自按意圖施工,確有交底過程中未明確或現場情況改變時,需報現場施工員批準后方可進行施工。(6)嚴格貫徹實施“三級”安全教育內容,重點注意電擊、機械傷人。(7)施工時應注意過往車輛,避免出現交通事故。 6.2 文明施工要求(1)施工廢水23、排放前先經沉淀池沉淀,并采取必要的凈化措施處理達標后方可排放。有害物質定點存放并按照有關規定處理。(2)材料、設備等堆放合理,各種物資標識清楚,排放有序,并符合安全防火標準。進入作業現場的材料(包括周轉性材料)、設備及臨時設施與作業需求和文明施工管理的要求相適應,控制進入的順序、時間、數量,保持通道的暢通。(3)各作業面都應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剩余材料要堆放整齊、可靠,廢料及時清理干凈。(4)防止粉塵飛揚,減少對生產人員和當地居民造成危害。(5)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施工垃圾及生活垃圾集中堆放處理,嚴禁亂丟亂放。(6)嚴禁在現場焚燒任何廢棄物及有毒廢料(廢機油、廢塑料等)。(7)派專人進行施24、工便道沖水清掃,保持道路不起灰塵。附件一:計算書1、計算概況渣土池墊層采用C20混凝土,厚度300mm;側墻和便橋墩柱采用C30混凝土,側墻厚度300mm,墩柱厚度400mm。渣土池側墻設扶壁柱,間距3m,尺寸為40cm40cm,鋼筋加密。便橋橫梁,采用32b工字鋼,在墩柱頂預留鋼筋固定,上鋪2mm厚鋼板;挖土機采用PC200。墻體雙向配筋14200200,拉筋10400梅花形布置.2、計算依據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3、荷載計算土壓力分三種情況計算:1)渣土池內未堆土,渣土池外主體結構頂25、板回填土:頂板回填土采用素填土,根據地勘報告:粘聚力c=10kpa,內摩擦角=8,重度=18。2KN/m3,回填高度與地面平齊,為2.72m。取單位米寬墻進行計算,根據朗肯主動土壓力公式可得:Ea=122Ka2cKa+2c2 =1218.22.7220.75622.720.756+210218.2 =15.2kN其中:Ka=tan245o2=0.756臨界深度z0=2cka=21018.50.756=1.24m主動土壓力作用點離墻底的距離為:z03=2.721.243=0.49m故填土土壓力對擋土墻底部的彎矩為:M=15.20.49=7.5kNm2)渣土池內堆土,渣土池外暫未回填:根據區間地勘26、報告,掘進區間多為中風化砂巖,經過盾構機掘進及渣土改良后為松散狀態,根據地勘報告及經驗取值:粘聚力c=0kpa,內摩擦角=25,重度=20KN/m3,堆土高度3。72m。取單位米寬墻進行計算,根據朗肯主動土壓力公式可得:Ea=122Ka2cKa+2c2 =12203.7220.406 =56.18kN其中:Ka=tan245o2=0.406主動土壓力作用點離墻底的距離為:z03=3.7203=1.24m故填土土壓力對擋土墻底部的彎矩為:M=56.181.24=69.66kNm3)渣土池外填土完成,渣土池內傾倒渣土,高出地面1m,故擋土墻懸臂端為1m。渣土參數與第二種情況一致。Ea=122Ka227、cKa+2c2 =1220120.406 =4.06kN其中:Ka=tan245o2=0.406主動土壓力作用點離懸臂端底部的距離為:z03=103=0.33m故填土土壓力對擋土墻懸臂端底部的彎矩為:M=4.060.33=1.34kNm4、墻體承載力計算(不考慮扶壁柱)側墻厚雙向配筋14200200,拉筋10400梅花形布置,混凝土保護層厚度40mm。單位米寬度配筋514,As= 769 mm2.HPB300牌號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fy=270 N/mm2,C30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fc= 14.3 N/mm2、抗拉強度設計值ft= 1。43 N/mm2.單位米寬度側墻極限抗彎承載力:Mmax28、=1fcbx(0x2),其中h0=30040=260mm;根據公式1fcbx=fyAs,計算得:受壓區高度x=fyAs1fcb=2707691.014.31000=14.52mm則Mmax=1fcbx0x2=1.014.3100014.5226014.522 =52 kNm。由上可知在第一種情況和第三種情況下,側墻承載力滿足要求。第二種情況下,渣土池內堆滿渣土時不滿足要求,故假設堆放渣土高度為h,則:主動土壓力為:Ea=122Ka2cKa+2c2=4.062深度h處,單位米寬的墻體,彎矩為:M=4.0623=1.3533。M=1.3533Mmax=52 kNm 則3521.353=3.37m,29、考慮1.4倍安全系數,取2.4m;故在渣土池外未回填土時,池內渣土堆放高度不得大于2。4m。5、挖機通道驗算挖機選用一臺PC220的挖掘機,工作重量為23。1t,挖機通道的受力模型按跨中荷載的簡支梁,需要驗算彎矩和跨中撓度。行走通道下布置6根32b工字鋼,按最大跨度為3m計算。單根工字鋼所受跨中集中荷載q=2.31105N/6=3.85104N跨中彎矩:M=ql/4=2.89107Nmm,MxxWx=0.2891081.05726103=37.9N/mm2 215N/mm2跨中撓度:V=8qL3/384EI=83。8510430003/38421000011620104=0。89mml/4=750mm滿足要求!附圖一:渣土池平面圖附圖二:側墻與墩柱配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