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業混凝土工程管控圖集培訓課件(20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49848
2023-04-25
20頁
1.26MB
1、西南西南分分公司公司混混凝土工凝土工程程管控管控圖圖集集一施工準施工準備備目目 錄錄二施工工施工工藝藝及及質質量把控量把控1.1施工施工圖紙圖紙準準備備1.圖紙齊全對地下室底板澆筑時,有根 據施工縫留設繪制的澆筑分 區及順序圖;并發至各部門。2.圖紙估算量商務部、技術部根據圖紙信息,已算出圖紙預算工程量;工程部根據圖紙提出現場用 量,三量進行對比1.2混凝土混凝土試塊試塊及及標標養室養室混凝土試塊及標養室混凝土試塊制作后統一放置至標養室,標準養護室采用普通集裝箱,內部設置帶門隔斷,內側為養護室,外側為操作間;裝飾裝修階段因試塊 量少,采用成品標養箱。1.3混凝土混凝土泵泵管加固管加固泵管在豎向2、方向從底層一直 到頂層,利用房間里的通風井或 其他洞口穿過樓層,在穿過樓層 處,用木方填塞嚴密,并保持整 根垂直管在同一鉛直線上,同時 應考慮裝拆方便、故障排除容易、附著牢固安全可靠。首層采用泵 管加固,泵管加固方式詳見下圖(根據本項目繪制)。泵管留設位置示意圖首層泵管加固立面圖首層泵管加固平面圖1.4混凝土洗混凝土洗泵泵方式方式泵送過程空壓機圖混凝土地泵清洗球圖項目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采用空壓機及清 洗海綿球進行洗泵1.5布料機加固布料機加固布料機放置區域模板下部的腳手架底腳需 墊木板,腳手架頂部木方間距不得大于100mm,腳手架立桿間距縮小為原來的一半,腳手架梁底、層高中部及掃地桿處增 加三3、道水平剪刀撐,并在布料機放置區域 的周圍四面打上豎向剪刀撐,形成模板支 撐架格構柱形式。1.6澆澆筑前筑前驗驗收及收及澆澆筑令筑令澆筑 準備技術、安 監、質量、工程聯合 驗收澆筑令各 部門領導 及監理簽 字工程部填 寫澆筑申 請二施工工施工工藝藝及及質質量把控量把控2.1混凝土混凝土標標高控制高控制樓層結構面混凝土澆筑前,在柱鋼筋、墻鋼筋上用紅油漆標記作為標高 控制點,再將各標記點拉線連接,進行標高控制。2.1混凝土收面控制混凝土收面控制混凝土終凝之前應及時對混 凝土表面進行抹平壓光處理,大面積采用壓光機,收面壓 光不少于 3 遍。壓光機無法收面的邊角部位采 用人工鐵抹子壓光,墻、柱根 部收面4、采用人工鐵抹子收面,并符合標高。2.2混凝土振混凝土振搗搗要求要求振搗點位移動要求:50(70)型振搗棒移動間距為300mm(400mm)。為使上下層混凝土結合成整體,振搗器應插入下層混 凝土50mm;振動棒在混凝內振搗時間,每插點約2030s,振搗時應將振動棒上 下抽動50100mm;振搗時要避免將振動棒觸及鋼筋、預應力芯管、預埋件等。2.3混凝土旁站制度混凝土旁站制度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有工程部、質量部進行旁站。還有邀監 理單位一同旁站(旁站觀測重 點:混凝土供應是否及時,相 關機械設備是否正常,控制好 混凝土收面時間,混凝土振搗 是否到位,模板架體是否穩固 等)。2.4核心區不同等核心區不5、同等級級混凝混凝土土控制控制快易收口網實例圖完成后取出周轉背楞實例圖先澆高強度等級混凝土,后澆低強度等級混凝土,高標號要澆筑到板頂位 置。收口網成 45 度角放 置,收口網應在梁側模 安裝前綁扎完成。不同標號混凝土隔斷做法圖2.5墻墻柱底部柱底部鑿鑿毛毛按剔鑿部位沿墻柱邊線用云石機切割,深度均為 10mm,切縫必須順直。將切割線內 的軟弱混凝土、浮漿、松動石子剔除,并用水沖洗干凈,露出均勻石子,表面不得有 明水,以保證混凝土接縫處的質量。2.6施工施工縫縫的留的留設設施工縫的位置必須設置止水鋼板,止水鋼板安裝時,有凹槽的一側必須朝向迎水面方 向??捎枚啼摻铑^將其焊接在結構附加鋼筋上。鋼板與鋼板6、之間必須搭接并雙面滿焊;當遇到柱子時,柱子箍筋必須先斷開,止水鋼板穿過柱子后將斷開的箍筋“T”焊在鋼板 上;當遇到轉角時,將鋼板彎折后搭接并雙面焊接牢固。2.7后后澆帶處澆帶處理理混凝土澆筑前,在新老混凝土結合面刷素水泥漿一遍。后澆帶采用膨脹混凝土澆筑,其強度比兩側混凝土提高一級。澆筑時溫度宜低于兩側混凝土澆筑時的溫度。2.8混凝土養混凝土養護護塔樓外框柱使用節水保溫養護膜實例圖板面混凝土養護實例圖抗滲混凝土、強度等級 C60 及以上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后澆帶混 凝土的養護時間不得少于 28d。2.9混凝土陽角?;炷陵柦潜Wo護已澆筑混凝土的樓梯踏步,在踏步上陽角用40*40*1200膠合板(廢舊),豎向構件側面模 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80%方可拆模,構件陽角用40*40*1200膠合板(廢舊)進行保護,以防棱角損壞。陽角條與結構之間用玻璃膠或免釘膠固定,1m范圍內均勻不少于三個固定點。樓梯陽角成品保護墻柱陽角成品保護2.10混凝土拆模混凝土拆模在結構強度滿足拆模要求時,由工 程部發起拆模申請,認真完善拆模 令內容,在由質量部、安監部、技 術總工完成檢查與審批,最后報送 監理單位審核。取得正式簽字確認 后的拆模令,方可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