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材料組成、配合比設計及調整培訓課件(85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52275
2023-05-05
85頁
1.66MB
1、混混 凝凝 土土配合比設計及調整混凝土概述混凝土概述一、定義:一、定義:混凝土是由膠凝材料、粗細骨料、活性礦物摻合料、外加劑及空氣混合、通過一定的工藝成型后、硬化而形成的一種復合材料 二、混凝土的組成二、混凝土的組成石子砂子水膠凝材料新新拌拌混混凝凝土土混凝土外加劑攪拌摻合料三、混凝土與日常工作關系三、混凝土與日常工作關系水泥GB175-2007石子GB/T14685-2011 砂子GB/T14684-2011 水 JGJ 63-2006 礦粉GB/T18046-2000粉煤灰GB/T 1596-2005其他活性礦物摻合料混凝土用外加劑砼設計規程 JGJ 55-2011 砼拌合物 GB/T 52、0080-2002 硬化混凝土GB50081-2002GB50107-2010GB50082-2009實體工程GB50204-2002 (2011年版)預拌混凝土 GB/T14902-2012 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2011四、混凝土與我們的日常工作四、混凝土與我們的日常工作-水泥水泥 1、水泥 GB175-2007通用硅酸鹽水泥 GB1346-2011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安定性檢驗方法 2、水泥為配比提供哪些參數:a、抗壓強度(抗折強度)b、凝結時間 c、安定性v安定性不合格對工程的危害 水泥安定性不良會產生水泥與混凝土不同步膨脹,從而破壞混凝土結構,導致強度破壞,同時3、混凝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龜裂,有的甚至膨脹潰散,個別水泥安定性不良會導致水泥根本無法產生膠凝功能從而無法提供強度 常規水泥種類1、硅酸鹽水泥特點:優點(1)凝結硬化快:早期強度及后期強度高 (2)抗凍性好 (3)抗碳化性好 (4)干縮小:可用于干燥環下的混凝土工程。(5)耐磨性好缺點(1)水化熱大:不易用于大體積砼 (2)耐腐蝕性差:不易用于經常流動的淡水、海水 礦物水等腐蝕介質接觸的工程。(3)耐熱性差:不易用于有耐熱的工程中 2、普通硅酸鹽水泥 特點:適合絕大部分的工業與民用建筑 3、礦渣硅酸鹽水泥(PSA、PSB)優點(1)水化熱較低,砼后期強度增長性好 (2)抗腐蝕,耐熱性較好缺點(1)4、耐磨性差 (2)低溫環境下強度增長較慢 (3)抗滲性能差4、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優點(1)保水性、抗滲性能好 (2)水化熱較小 (3)耐腐蝕性好缺點(1)耐磨性差 (2)抗凍性較差 (3)抗碳化性較差 火山灰水泥適用于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不宜用于干燥環境中的地上混凝土工程,也不宜用于有耐磨性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中。5、粉煤灰硅酸鹽水泥 優點(1)水化熱較小 (2)耐腐蝕性好 (3)硬化混凝土后期強度增長性好 缺點(1)耐磨性差 (2)抗凍性較差 (3)抗碳化性較差 (4)保水性、抗滲性能差 粉煤灰水泥適用于承載較晚的混凝土工程,不宜用于有抗滲性要求的混凝工程,及有耐磨性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中6、復合5、硅酸鹽水泥 特點:由于摻入兩種以上的混合料,起到了相互取長補短的作用,效果大大優于只摻一種混合材料的水泥,其早期強度高于礦渣、粉煤灰、火山灰水泥,并且水化熱較低、耐腐蝕、抗滲透性、抗凍性較好,因而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膠凝材料。五、活性礦物摻合料-粉煤灰v在混凝土中應用的歷史v 1914年,首先發現粉煤灰中氧化物具有火山灰特性v 1920年后的電廠大型鍋爐改造,從此開始有人研究粉煤灰的綜合利用v 1933年后美國伯克利加州理工學院的R.E.維斯對粉煤灰在混凝土中應用做了比較系統的研究工作v 二戰結束之后,尤其是冷戰時期爆發的石油危機之后,許多國家發電廠的燃料結構都發生變化,都加快轉向以煤炭為主要6、燃料的進程。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灰渣的排放,這進一步促進人們重視粉煤灰資源的綜合利用。于是在一些工業發達國家里,粉煤灰的綜合利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興產業。粉煤灰的化學成分 粉煤灰的三大效應 1、形態效應:顯微鏡下觀察,粉煤灰是晶體、玻璃體及少量未燃炭組成的一個復合結構的混合體,其中含有70%以上的玻璃微珠結構,粒形完整,表面光滑,質地致密。2、粉煤灰的活性效應 因粉煤灰系人工火山灰質材料,所以又稱之為“火山灰效應”因粉煤灰中的化學成份含有大量活性SiO2及Al2O3,與砼中的游離Ca(OH)2等堿性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二次水化硅酸鈣、二次水化鋁酸鈣等膠凝物質,因此在混凝土能起到增強作用和堵塞混凝土7、中的毛細孔隙,提高混凝土的抗滲能力 3、微集料效應 粉煤灰中粒徑很小的微珠和晶體,在水泥石中可以相當于未水化的水泥顆粒,極細小的微珠相當于活潑的納米材料,能明顯的改善和增強混凝土及制品的結構強度,提高勻質性和致密性 小結:在上述粉煤灰的三大效應中,形態效應是物理效應,活性效應是化學效應,而微集料效應既有物理效應又有化學效應。這三種效應相互關聯,互為補充。粉煤灰的品質越高,效應越大。所以我們在配置粉煤灰混凝土、粉煤灰制品時針對不同要求選用適宜和定量的粉煤灰4、粉煤灰對混凝土的影響(1)減少水泥用料,節約成本(2)提高砼密實性,以及砼抗滲性能(3)減少泌水與離析,改善砼泵送性(4)增加砼后期強度(8、5)提高砼抗堿集料反應,增強砼耐久性(6)降低水化熱,使得大體積砼不易開裂 講延期養護的原因5 5、混凝土對粉煤灰種類的選擇GB/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F類:由無煙煤或煙煤煅燒收集的粉煤灰;C類:由褐煤或次煙煤煅燒收集的粉煤灰,氧化鈣含量一般大于10%小結:兩類三級小結:兩類三級級粉煤灰可等量代替水泥(高性能及預應力混凝土則宜采用)級粉煤灰可超量代替水泥級粉煤灰不易應用于混凝土六、活性礦物摻合料-粒化高爐礦渣粉1、歷史 粒化高爐礦渣粉:上世紀70年代,英國、德國等發達國家開始將超細礦渣粉應用的混凝土當中 上世紀90年代起,我國開始了礦渣粉的應用研究工作 2、礦粉與粉煤灰的9、不同點 (1)來源不同 粉煤灰:電廠排放煙氣處理回收后得到的煙灰,礦粉:煉鐵高爐排放的熔融狀礦渣經水淬后干燥磨細加工而得的超細粉末 (2)各組分含量不同 粉煤灰SiO2、Al2O3含量很高 而CaO 含量很低 礦粉CaO 含量較高 30-45%Al2O3含量較低一般10-15%左右 (3)二者活性不同 粉煤灰不具有自身水化硬化特點 只有在活性激發劑的作用下才能產生強度 而礦粉卻具備自身水化硬化特點,能在與水接觸后硬化的特點,當有活性激發劑的時候強度增長更為顯著粒化高爐礦渣粉3、礦粉的技術指標4、礦粉的活性指標 A 礦粉的活性指數%r 摻加礦粉的膠砂 R 不摻加礦粉的膠砂膠砂種類水泥g礦粉g標準10、砂g水ml基準膠砂(R)4501350225對比膠砂(r)22522513502255 5、其他礦物摻合料、其他礦物摻合料 現代混凝土發展日新月異,各種新性能的混凝土不斷發展,除粉煤灰礦粉外,還有很多種活性礦物材料應用到各種性能的混凝土中,如磷渣粉、鋼渣粉、硅灰等等七、混凝土與我們日常工作七、混凝土與我們日常工作-骨料骨料 在混凝土拌合物中砂、石的用量約占混凝土總重量的75%以上,因此砂石的質量對混凝土來說相當重要,它不僅影響混凝土的強度,也影響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耐久性1、細骨料 a、按形成條件 天然砂:河砂 山砂 湖砂 淡化海砂 人工砂:機制砂 混合砂 尾礦砂 b、按粗細程度 粗砂3.13.11、7 中砂2.33.0 細砂1.62.2 特細砂0.71.5 c、按技術要求類、類、類 類適用于強度大于C60的混凝土 類適用于強度C30-C60抗凍、抗滲及其他性能的混凝土 類宜用于強度等級小于C30的混凝土及建筑砂漿 2、細骨料對混凝土的影響 a、細度模數對混凝土的影響 經實踐證明,在水泥用量、水膠比、砂率一定的前提下,細度模數與混凝土塌落度成正比關系,細度模數每降低0.1塌落度便降低510mm;在塌落度一定的前提下,細度模數與膠凝材料用量成反比關系。當砂較粗時,由于砂的比表面積減小因而水泥漿體富余量較大使得新拌混凝土宜泌水。因此在配置普通混凝土時應當選用級配合理的中砂,在配制高強混凝土時宜12、選用細度模數在2.83.3的中粗砂 在配制泵送混凝土時0.315mm粒級通過率不應小于15%b、混凝土對含泥量的要求 c、混凝土對泥塊量含量的要求 d、混凝土對機制砂及混合砂石粉含量的要求 石粉是加工機制砂的廢料,在混凝土組成中,充當著微集料的角色,根據巖石成分的不同石粉也具有一定的活性,因此其具體含量及摻量應經過實驗驗證e、為什么要控制骨料中含泥及泥塊含量?v 首先,含泥量及泥塊過高會降低新拌混凝土的塌落度,使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降低v 其次,混凝土在攪拌過程中,攪拌機無法完全打散骨料中的泥及泥塊,因此在混凝土硬化后,泥塊在硬化混凝土中形成不穩定結構,不穩定結構會相互串聯形成空隙,因而降低混凝13、土的抗滲性及耐久性v 因此,對有抗滲性能的混凝土要嚴格控制其含泥及泥塊含量 3、粗骨料 a、按分類 卵石:自然風化水流搬運分選堆積形成 碎石:天然石、礦山廢石機械破碎篩分 制成 b、按級配 連續粒級、單粒級 c、按分類 類、類、類 d、混凝土與石子的各項檢測參數 e、碎石與卵石各自的特點 碎石:較卵石強度高、表面粗糙、針片狀多,需漿量大,界面粘結好 卵石:表面光滑、針片狀少,需漿量小,但界面粘結差 f、混凝土對石子的選用原則 因單粒級配制混凝土會加大膠凝材料用量,對混凝土 的收縮等性能造成不利影響,所以應優先選用連續級配 泵送混凝土宜選用525mm 531.5mm 抗滲混凝土宜選用525mm 14、細石混凝土宜選用516mm 高強高性能混凝土宜選用520mm(碎石)自流平、自密實混凝土宜選用516mm、520mm卵石 碎石應控制針片狀含量 八、混凝土用水八、混凝土用水 JGJ63-2006混凝土用水標準1、混凝土中的拌和水有兩個作用:a、供水泥的水化反應 b、賦予混凝土的流動性 2、混凝土拌合物用水原則 a、飲用水可直接用于混凝土的拌制 b、拌合用水不應有飄浮明顯的油脂和氣泡 c、拌合用水不應有明顯的顏色和異味 d、混凝土設備洗刷用水不宜預應力、加氣及暴露在腐蝕環境下的混凝土 e、未經處理的海水嚴禁用于鋼筋及預應力混凝土,但可用于素混凝土中。九、混凝土用外加劑九、混凝土用外加劑 外加劑對15、現代混凝土的發展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其能賦予新拌混凝土各項性能使之滿足不同工程的需求。外加劑品種繁多,按使用功能大致分為以下幾類:改善和易性:減水劑、泵送劑、保塑劑等 提高耐久性:引氣劑、阻銹劑、防水劑等 調節凝結時間:速凝劑、緩凝劑、早強劑等 減少塑性收縮:減縮劑、膨脹劑等 其他:防凍劑、增稠劑、消泡劑、絮凝劑等等1、常用外加劑的組成 常用外加劑是以減水劑為母料,添加一種或幾種不同功能的活性劑復配制成的2、減水劑的機理 水泥水化時,由于離子間的范德華力作用以及水泥主要礦物在水化過程中帶不同電荷而產生凝聚,這種絮凝結構將一部分自由水包裹其中,使之不能參與流動(15-30%)簡單的說減水劑的機理16、就是將絮凝結構打散,將被包裹的水從絮凝結構中釋放出來3、普通減水劑(一代)代表品種木質素磺鹽,特點減水率一般在10%以下,可顯著的改變混凝土和易性,一般作為復合減水劑和其他外加劑的原料使用。4、高效減水劑(二代)對水泥有強烈的分散作用,大大的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的,同時大幅度降低水泥用量,顯著的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且氯離子含量微小對鋼筋不產生銹蝕;主要以奈系、酮基磺酸鹽(脂肪族)減水劑為主。5、高性能減水劑(三代)80年代初日本首先開發出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主要以三元或四元化合物聚合反應制得,因而品種較多且能略有差異 85年后逐步應用到混凝土中,是國際上進20年發展最快的高性能減水劑 聚羧酸系17、高性能減水劑特點:(1)1h坍落度保持率非常好,低溫時保持不變坍落度還略有增加(2)減水率很高,一般能在30%左右,且能增加硬化混凝土的強度(3)能增加混凝土的含氣量,高摻量會降低混凝土的強度(4)與其他減水劑存在相容性問題,也存在著與水泥相容性問題(調侃日本)6、緩凝劑 原理:主要延緩、抑制水泥中C3A和C3S礦物組分的水化,但不影響水泥后期水化和強度增長 用途:適用于大體積、大面積澆筑的混凝土 較長時間停放或長距離運輸的混凝土 免振實自流平及其他需延緩凝結時間的混凝土 與高效減水劑復配可制備高強、高性能混凝土 分類:有機緩凝劑、無機緩凝劑 有機緩凝劑-摻量微小(萬分之幾)使用不當降低混凝土18、最終強度 無機緩凝劑-摻量較大(千分之幾)但效果不穩定 (八大類 n小類)葡頭糖酸鈉 常用的緩凝劑,白色或淡黃色結晶粉末,易溶于水微溶與醇,通常條件下可使新拌混凝土塌落度保持1-2h,且有一定的保塑性,對3d齡期內的水泥水化有強烈的抑制作用,故無特殊情況摻量不得超過0.1%7、早強劑 早強劑又稱促凝劑指能夠縮短水泥混凝土凝結時間的外加劑(種類,無機、有機鹽)(1)氯鹽早強劑(氯化鈣、氯化鈉、氯化鋁)只能用于不配筋的素混凝土中(2)硫酸鹽早強劑(硫酸鈉、硫酸鈣)會引起堿集料反應,摻量應由試驗確定(3)硝酸鹽、亞硝酸鹽早強劑 (NaNO2)既能作為早強組分也可用作防凍組分(4)有機化合物早強劑(水19、溶性)甲、乙、丙酸鹽 三乙醇胺(1234級)適用范圍 早強劑適用于常溫、低溫和最低溫度不低于-5環境中施工有早強要求的混凝土工程。炎熱環境條件下及大體積混凝土不宜使用早強劑 注意 (1)對人體產生危害或對環境產生污染的化學物質嚴禁用作早強劑(硝酸銨、氯化銨)(2)亞硝酸鹽等有害成分的早強劑嚴禁用于飲水工程及與食品相接觸的工程 常用早強劑摻量限值混凝土種類使用環境早強劑名稱C摻量%預應力混凝土干燥環境三乙醇胺0.05硫酸鈉1.0鋼筋混凝土干燥環境氯離子0.6硫酸鈉2.0潮濕環境三乙醇胺0.05硫酸鈉1.5 8、其他外加劑 外加劑種類繁多,性能不一在此不一一列舉。工程中應根據不同使用要求的混凝土選20、用適當、適量的外加劑,若使用不當會對混凝土構造造成破壞,直接影響工程質量9、奈系高效減水劑及復配 全稱萘磺酸甲醛縮合物,是工業萘與濃硫酸、甲醛經磺化、縮合反應制得 特點:(1)坍落度損失較大,半小時后剩余塌落度只有初始值的50-60%(2)摻量超過1%時對混凝土有輕微的緩凝及泌水(3)可與除聚羧酸減水劑之外的高效及普通減水劑相容且相容性較好 奈系高效減水劑坍落度損失較快,不能滿足混凝土的施工性,因此需要與緩凝組分復合使用 奈系減水劑與葡頭糖酸鈉性能互補,按一定比例即可配制出工程中常用的泵送劑10、各種長用外加劑組分摻量類類 別別品品 種種折折 固固 摻摻 量量 范范 圍圍普通減水劑木質素磺酸鹽21、0.2%高效減水劑奈系0.50.8%脂肪族0.50.8%高性能減水劑聚羧酸0.160.24%緩凝劑(緩凝組分)葡萄糖酸鈉0.2%檸檬酸(鈉)0.05%六鱗片酸鈉0.2%酒石酸(鈉)0.06%丙三醇(甘油)0.1%引氣劑(引氣組分)十二烷基磺酸鈉(K12)0.0004%聚羧酸0.002%奈系木質素磺酸鈣0.02%十、混凝土配比設計及調整十、混凝土配比設計及調整 JGJ55-2011 JGJ55-2011 GB/T50080 GB/T50081 GB/T50082GB/T50080 GB/T50081 GB/T50082 1、混凝土的分類 按坍落度:干硬性 塑性 流動性 大流動性 按表觀密度:輕混22、凝土、普通混凝土、重混凝土 、超重混凝土 按使用功能:建筑混凝土、道路混凝土、耐熱混凝土、耐酸混凝 土、防輻射混凝土等 2、混凝土的特性 材料組分來源豐富,經濟性好 容易成型為任意形狀和尺寸的構件 耐久性好 脆性易裂,抗拉強度低,可與鋼材復合使用 混凝土生產能耗較低,維護費用少 3、混凝土配比設計的基本要求 a、滿足設計強度 b、滿足施工工作性 c、滿足工程所處環境對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 d、滿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4、混凝土配比常用術語 a、水膠比 b、砂率 c、表觀密度 d、坍落度 坍落度:是指混凝土的和易性,其中包括混凝土的保水性,流動性和粘聚性,坍落度是用一個量化指標來衡23、量其程度的高低 a、維勃稠度放片 b、坍落度等級劃分 5、具備滿足配比試驗的相關設備、且滿足實驗所需的環境溫度要求 6、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步驟(1)確定適配強度 設計強度等級小于C60時,按下式計算混凝土強度標準差(MPa)fcu,0混凝土配制強度(MPa)fcu,k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MPa)當設計強度等級大于或等于C60時,混凝土配制強度按fcu,o1.15fcu,kfcu,o1.15fcu,k混凝土強度標準值混凝土強度標準值C20C20C25C25C45C45C50C5055554.04.05.05.06.06.0 (2)計算水膠比 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大于C60等級時,混凝土水膠比宜24、按下式計算:式中:a、b回歸系數 fb膠凝材料28d膠砂抗壓強度(Mpa)當無水泥28d實測值時,可根據水泥的富裕系數推測水泥28d強度 當膠凝材料中含有粉煤灰、礦粉且沒有28d實測強度時膠凝材料強度可按下式推測 f、s 粉煤灰和粒化高爐礦渣粉影響系數,可按下表選用 粉煤灰及礦粉的影響系數 注:采用級、級粉煤灰宜取用上限值 采用S75級粒化高爐礦渣粉宜取下限值,采用S95級粒化高爐礦渣粉宜取上限 值,采用S105級粒化高爐礦渣粉可取上限值加0.05。當超出表中的摻量時,粉煤灰和粒化高爐礦渣粉影響系數應經試驗確定。(3)確定用水量 當水膠比在0.400.80范圍內,混凝土用水量根據粗骨料的最大粒25、級參照下表選用選用 塑性混凝土用水量注 本表用水量系采用中砂時的取值。采用細砂時,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可增加510kg;采用粗砂時,可減少510kg。摻用礦物摻合料和外加劑時,用水量應相應調整。表用水差異 摻加減水劑的混凝土用水量按下式計算 mwo計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 m、wo未加外加劑時推定的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 外加劑的減水率(),應經混凝土試驗確定 用水量恒定法則 恒定用水量法則:指粗細骨料在比例一定的情況下,適當增減水泥用量,只要用水量不變,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基本不變 意義:(1)在保證和易性不變的前提下,通過增減水泥調整試配混凝土強度(2)相同的用水量可以配制出和易性相近26、但強度不同的混凝土(4)計算膠凝材料用量 我們通過計算得出試驗用混凝土的水膠比,通過查表找到適合的用水量,因此我們就得到了試驗用配比的膠凝材料用量 分為以下兩種情況:(a)只包含水泥只包含水泥(b)列、已知C30配比膠凝材料計算值為370kg/m3,粉煤灰(級)摻量為18%礦粉摻量25%(S95)計算膠凝材料各組分用量礦粉=3700.25=93kg/m3粉煤灰=3700.18=67kg/m3 如無膠凝材料28d實測值時,級粉煤灰不能等量代替水泥,一般超量1015%代替水泥用量因此粉煤灰實際摻量為671.10=74kg/m3所以此膠凝材料各組分含量為水泥210kg/m3 、礦粉 93kg/m3、27、粉煤灰 74kg/m3 377包含水泥、粉煤灰、礦粉包含水泥、粉煤灰、礦粉(5)計算砂、石用量 a、砂率(s)確定砂率的原則是:在保證混凝土拌合物具有的流動性和粘聚性的前提下,水泥漿體最省時為最佳砂率流動性砂 率最佳砂率骨料總表面積增大,包裹骨料漿體變薄,潤滑作用下降最佳砂率 砂率與粘聚性、保水性關系 砂率過小,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均下降,易產生泌水、離析和流漿現象。砂率增大,粘聚性和保水性增加。但砂率過大,水泥漿不足以包裹骨料表面時,則粘聚性反而下降粘聚、保水性最佳砂率骨料總表面積增大,包裹骨料漿體變薄,粘聚作用下降砂 率 砂率的大小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和易性,因此選用合理的砂率對混凝土尤為重28、要b、體積法與質量法 體積法 質量法(假定容重法)普通混凝土每立方的假定質量可取23502450kg 采用質量法計算粗、細骨料用量時,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mg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ms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細骨料用量(kg)mw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s砂率()mcp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質量(kg)7、混凝土配比適配、調整及確定(1)適配 a、以計算配合比為基準配比,用水量及假定容重不變,分別將水膠比增加減少0.05、砂率相應增加減少1%b、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采用工程實際使用的原材料,并應滿足國家現行標準的有關要求;配合比設計應以干燥狀態骨料為基準,細骨料含水率應小于0.29、5%,粗骨料含水率應小于0.2%。結合配比實驗記錄講解例題 試配流程圖稱取拌合用料稱取拌合用料投放各組分材料投放各組分材料攪拌攪拌2min出罐、觀察并檢測出罐、觀察并檢測坍落度、容重坍落度、容重裝模、振動臺裝模、振動臺振動振動拆模,標養室拆模,標養室養護養護摻粉劑外加劑時適當延長摻粉劑外加劑時適當延長攪拌時間攪拌時間12分鐘分鐘每盤混凝土試配的最小攪拌量應與下表符合符合,并不應小于攪拌機額定攪拌量的1/4(2)檢測新拌混凝土各項性能 依據GB/T50080-2002 檢測拌合物性能 坍落度 和易性 表觀密度 放片 依據GB/T50082-2009 檢測混凝土耐久性 (3)調整(校正系數)c,t30、混凝土拌合物表觀密度實測值(kg/m3)c,c混凝土拌合物表觀密度計算值(kg/m3)當混凝土拌合物表觀密度實測值與計算值之差的絕對值不超過計算值的2時,按配合比可維持不變;當二者之差超過2時,應將配合比中每項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數(4)配比的確定 當實驗混凝土標養28d后,依據GB/T50081-2002對其力學性能進行實驗,得到3組抗壓強度值,以膠水比為橫坐標,強度為縱坐標建立強度與膠水比關系圖,找到與適配強度相對應的膠水比,作為正式配比。也可以直接采用上述3組混凝土強度實驗中一個滿足適配強的配比為正式配比作圖法 理想情況 膠膠 水水 比比抗抗 壓壓 強強 度度設計強度設計強度對應設計強度31、的膠水比對應設計強度的膠水比作圖法 一般情況膠膠 水水 比比抗抗 壓壓 強強 度度設計強度設計強度作為正式配比作為正式配比作圖法 特殊情況膠膠 水水 比比抗抗 壓壓 強強 度度設計強度設計強度v混凝土現狀及展望 混凝土發展至今逐步完成由傳統的四大組分單一性能到如今的多組分高性能的轉變,而隨著新材料、新型添加劑及新工藝的發展與應用,勢必會推動著混凝土繼續向前發展。目前很多新型的混凝土正悄悄的走入我們的生活之中。v清水混凝土 極具裝飾效果,所以又稱裝飾混凝土。它澆筑的是高質量的混凝土,而且在拆除澆筑模板后,不再作任何外部抹灰等工程。它不同于普通混凝土,表面非常光滑,棱角分明,無任何外墻裝飾,只是在表面涂一層或兩層透明的保護劑,顯得十分天然、莊重。v彩色透水混凝土 透水混凝土:是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種多孔輕質混凝土,它不含細骨料,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層水泥漿相互粘結而形成孔穴均勻分布的蜂窩狀結構具有透氣、透水和重量輕的特點 主要特點及意義 可塑性強,連續鋪設不需要切割伸縮縫 色彩豐富、亮化環境 補充地下水、維護生態平衡 吸收熱能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有利于人類生存環境的良性發展及城市雨水管理v透水混凝土的構成碎石墊層砂石過濾層砂石過濾層基準透水混凝土基準透水混凝土基礎夯實面層透水混凝土面層透水混凝土表面處理劑表面處理劑表面強固劑表面強固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