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樓工程樁基礎溶洞灌漿處理施工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55840
2023-05-10
20頁
262.60KB
1、 目 錄 第一章 編制依據2 第二章 工程概況2 第三章 總體施工部署3第四章 溶洞處理施工方法8 第五章 現場施工組織架構14 第六章 鉆探及灌漿加固施工技術要求14 第七章 施工質量管理措施17 第八章 文明施工及安全保證措施19 第九章 施工過程應急及搶險措施20 第一章、編制依據1、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及xx市樁基質量驗收規范。2、xx.山語湖項目C1區樁基工程施工圖3、C1、C2、C3區地質勘查報告4、23#、24#、25#棟樁基超前鉆地質勘查報告 第二章、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23#、24#、25#座樁基礎采用預應力管樁復合地基上筏板基礎。23#、24#、25#棟超前鉆報2、告顯示本場地溶洞較多、較大且較厚,溶洞率達44.54%、厚最大達23.20m。設計要求在筏板施工前必須對基以下30m深度范圍內的溶洞進行灌漿處理,其中23座共有22處溶洞灌漿處理、24、25座共有30處溶洞灌漿處理。二、工程地質概況根據鉆孔揭露,場地巖土層按其地質年代和成因類型的不同自上而下劃分為人工填土層、沖積土、殘積土層及石炭系基巖。分別敘述如下:人工填土層土性主要為粉質粘土,為新近填積土,層頂標高3.934.08m,平均4.01m,揭露厚度1.601.90m,平均1.75m。沖積層粉質粘土:灰褐色,褐黃色,稍濕,可塑,粘性好,本層位于地表,層頂標高1.825.96m,平均2.71m,揭露3、厚度0.804.90m,平均3.01m。沖積層淤泥質土:灰褐色,灰黑色,飽和,流塑,粘性一般,稍具臭味,含少許砂粒,層頂埋深0.802.10m,平均1.45m,層頂標高-0.121.23m,平均0.56m,揭露厚度2.603.50m,平均3.05m。沖積層粗砂:灰褐色,褐黃色,飽和,稍密中密,顆粒分選性差,含少許粘粒,本層位于地表,層頂標高約2.44m,揭露厚度約4.10m。殘積層粉質粘土:褐黃色、褐紅色,稍濕,硬塑,粘性好,為碎裂巖殘積土,本層分布廣泛,全部鉆孔有揭露,層頂埋深0.004.90m,平均0.42m,層頂標高-3.086.83m,平均3.73m,揭露厚度2.8018.30m,平均4、4.73m。全風化碎屑巖:褐黃色,褐紅色,風化劇烈,巖芯呈堅硬土狀,原巖結構清晰可辨,遇水崩解,本層分布廣泛,全部鉆孔有揭露,層頂埋深3.2018.30m,平均5.15m,層頂標高-14.072.53m,平均-1.01m,揭露厚度2.7015.90m,平均5.63m。強風化碎屑巖:褐黃色,褐紅色,風化強烈,巖芯呈半巖半土狀和堅硬土狀,遇水崩解,本層分布廣泛,全部鉆孔有揭露,層頂埋深6.5027.60m,平均10.78m,層頂標高-25.16-1.14m,平均-6.66m,揭露厚度1.9026.80m,平均6.93m。中風化灰巖:灰色,隱晶質結構,巖芯呈碎塊狀和短柱狀,巖質硬。局部有溶蝕現象。巖5、體基本質量等級為IV級。本層分布廣泛,層頂埋深9.7046.30m,平均20.67m,層頂標高-42.22-4.41m,平均-16.56m,揭露厚度0.1713.00m,平均2.51m。微風化灰巖:灰色,隱晶質結構,巖芯呈柱狀和短柱狀,巖質硬,錘擊聲脆,局部有溶蝕現象,部分鉆孔揭露有溶洞。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III級,本層分布廣泛,全部鉆孔有揭露,層頂埋深9.9047.20m,平均22.15m,層頂標高-43.12-4.57m,平均-18.18m,揭露厚度3.408.47m,平均4.69m。 第三章、總體施工部署溶洞處理施工可在基礎預應力管樁樁基施工后完成。施工總體工藝:建議采用先勘探機每樁引孔6、進行高壓注漿或高壓水泥砂漿灌注,注漿從溶洞標高最深處開始,溶洞標高最淺處結束。 23座、24座、25座筏板下溶洞分布一覽表樓座孔號孔口標(m)洞頂深度(m)洞底深度(m)洞高(m)充填狀況灌漿料23Zk123.4623.2024.701.50半充填粉質粘土27.4029.502.1半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203.4022.0025.903.90半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和砂Zk223.7024.2027.603.4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263.8021.8024.903.1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 Zk283.8719.4027.408.0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 Zk294.0020.9023.702.87、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 Zk303.9619.1021.402.3充填軟塑狀粉質粘土 23.2026.703.5全充填軟塑狀粉質粘土 Zk313.4419.1021.802.7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323.5820.9024.403.5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363.5117.8019.802.0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383.8219.3025.205.9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25.6026.220.62無充填Zk463.6419.1022.303.2全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503.4820.3026.506.20串球狀、半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513.5620.1022.102.00充填可塑狀8、粉質粘土Zk523.6718.2020.702.5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543.7918.7022.103.40全充填中砂Zk563.9618.7022.503.80串球狀、全充填軟塑狀粉質粘土Zk574.0824.6030.806.2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24Zk124.2818.8020.001.2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25.2027.202.00無充填30.0034.404.4無充填Zk224.0820.4021.601.2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23.1046.3023.20串球狀、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293.7521.9022.500.6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29.3032.403.10充填9、可塑狀粉質粘土Zk283.4422.3023.801.50無充填29.7037.507.80半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322.8530.0033.003.00無充填Zk333.0720.1026.106.00串球狀、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27.2037.2010.00半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102.6817.3020.503.20串球狀、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21.6022.901.30串球狀、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24.0025.001.00半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28.0029.001.00半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30.3035.605.3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342.3829.0042.0013.00半充填10、可塑狀粉質粘土Zk362.2225.5025.700.20無充填27.8041.5013.7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392.0120.6022.001.4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29.9039.209.3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401.9825.2038.4013.2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433.9017.0817.580.5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443.2018.5020.001.5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21.9032.4010.5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452.8824.0033.109.1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472.8818.2019.000.8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22.3022.99011、.69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23.4033.57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484.2717.5019.001.5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19.4335.2515.82充填硬塑狀粉質粘土Zk494.2518.7335.1816.45半充填硬塑狀粉質粘土Zk554.0230.1935.595.4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584.4918.3023.104.8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28.2036.608.4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624.2029.1031.402.3無充填25Zk25.7515.3018.403.1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294.9612.9014.101.20無充填17.0018.401.40無12、充填29.0033.504.50無充填Zk324.6019.5022.503.0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Zk364.3720.3021.701.40無充填23.4026.102.7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Zk425.0619.0022.113.11充填可塑狀粉質粘Zk564.4513.6015.101.50半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19.0031.5010.5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Zk554.5215.0018.103.1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20.0030.0010.00半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594.5514.3017.803.5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18.1022.804.7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23.5028.004.13、50半充填可塑狀粉質粘Zk606.0315.6021.205.60串球狀、半充填可塑狀粉質粘Zk626.0816.5020.403.90串球狀、充填可塑狀粉質粘注:灌漿材料:為水泥漿;為水泥砂漿 23座、24座、25座預應力管樁溶洞鋼管樁處理分布一覽表樓座孔號樁號洞頂深度(m)洞底深度(m)洞高(m)充填狀況灌漿料23Zk3569、9517.1021.101.60、1.90半充填粉質粘土M30水泥砂漿Zk4070Zk3996Zk6106、107、132、13316.5017.100.60全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 Zk21195、19618.6020.401.8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 Zk22169、14、17022.9024.203.40充填軟塑狀粉質粘土 Zk2185Zk1210、211、212、23718.1021.802.70半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31251、26919.3020.000.7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合計19根24Zk5748、49、58、5929.6030.000.4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43103、104、125、12617.0817.580.5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44105、106、127、12818.5020.001.5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4786、8718.2019.000.8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27167、168、189、19016.3017.20015、.9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11215、21618.0020.302.30珠串狀溶洞,充填可塑狀粉Zk10237、23817.3025.005.40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7256、257、277、27819.5020.601.1充填可塑狀粉質粘土Zk10258、259、279、28017.3025.005.40充填硬塑狀粉質粘土合計30根25Zk5648、49、58、5929.6030.000.40無充填合計4根附圖:23座、24座、25座筏板基礎下溶洞灌漿平面布置圖 23座、24座、25座預應力管樁鋼管樁平面布置圖 一、溶洞加固處理的目的由于基底或樁端距溶洞洞頂距離近,基底或樁端附加應力對洞16、體影響不太大,要求洞內充填物承載力不高,對溶洞內填充物樁側摩阻力要求較高。溶洞一般情況下短時間內其變化不明顯,但當其受到附加應力影響時,空洞頂板土體會產生崩塌擴展現象,最終會引致洞體頂板失穩陷落,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溶洞處理的目的旨在:1、 堵塞溶洞與外界的直接漏水通道,防止水土流失;2、 充填洞體內空隙,防止洞壁土體崩塌;3、 加固洞內原充填的欠固結的軟弱土體,防止軟弱土體在受附加應力及自重影響下產生較大的固結沉降變形,使洞內充填物與洞壁間產生過大的空隙;并且一定程度提高洞內填充物承載力特征值和樁側摩阻力特征值。二、溶洞加固原理及原則 (1)加固原理 由于筏基或樁端是以相對穩定的硬土或巖17、層為基底持力層的,淺層溶洞系位于相對較硬的持力層下部,當溶洞不斷擴大時,基底持力層將也不斷變薄,隨著洞體高度及寬度增大,當洞頂土體其支承及抗剪能力無法抗衡基底應力時,將發生塌陷事故。所以淺層溶洞的進行處理的目的在于防止地基基礎及地面產生塌陷,而淺層溶洞間具有連通性或水力聯系,淺溶洞頂板往往較薄,溶洞洞體內部分為空洞,部分多為呈流塑軟弱土體充填,該軟弱土體為欠固結土體。據此,我們利用鉆探機鉆孔,先根據洞底的充填情況,采用針對性注漿法、直接壓力灌漿充填法,即先在鉆孔內把注漿管下放至孔底后,用高壓設備使純漿液成為高壓流從噴嘴中噴射出來,沖擊(切)洞內充填水體及土體,同時注漿管以一定速度旋轉及漸漸向上18、提升至洞頂標高上大于0.50m,一來起到清孔、排水作用,二來起到使漿液與洞內殘留土粒強制攪拌混合作用;然后將注漿管下放至需處理的溶洞洞底或預定位置,不提管直接由下至上壓力灌注水泥漿,當孔口冒出純水泥漿漿體時,進行封蔽性靜壓灌漿,如灌漿過程中單孔出現耗漿量大或灌漿壓力無法提升時,可能出現了漏漿現象,必須改用水泥化學漿灌漿堵封漏漿通道。采用靜壓灌漿法在孔內注入高濃度水泥化學漿,使水泥化學漿液在壓應力的驅動下擴散、滲透到空狀的洞及軟土中去,一來充填填土的孔隙及巖體裂隙,排擠出孔隙中存在的自由水和氣體,并產生膠結作用,形成新的整體;二來形成劈裂灌漿,使漿液在洞內及周邊軟土中形成呈樹根網絡狀水泥固體;三19、來通過水泥化學漿的快速凝固作用,堵塞洞體與外圍的透水通道,進一步迫使洞內空洞得到充分的填充,待漿體凝固后,在溶洞中形成一個強度較高的固結體,從而起到既置換、加固洞體軟弱土體及充填空洞作用,又起到洞體上下板塊的承接作用,從而達到加固目的。三、溶洞處理方法1、對于內有填充物的溶洞,可通過高壓注漿,樁基鉆孔應鉆穿溶洞至底部完整基巖,采取高壓注漿方法由底部向上對溶洞進行加固處理,使得填充物被壓潰、劈裂、擠壓、置換等效果,達到封堵溶縫隔斷水源,漿液沿基巖裂隙滲入充填溶洞中,并將填充物轉化為具有一定強度的結石體或硬塑狀土。2、對于溶洞有少量或無填充物的情況下可采用灌注水泥砂漿,將漿液充填溶洞中,使樁底洞隙20、封閉。3、對于厚度小于3m的溶洞,采取二孔施工;厚度大于3m的溶洞,采取梅花式間距為1.5m布設注漿孔。3、對于溶洞垂直多層分布(串球狀),且底部溶洞埋藏較深,應對底部溶洞進行高壓灌漿處理,以便可以采用上部完整性較好基巖作為樁端持力層。 第四章、溶洞處理施工方法根據溶洞洞內無充填或呈半充填為可塑或軟塑狀土體充填狀態,即使是洞內無充填的溶洞,洞內液體多呈泥漿狀,漿體比重較大,具較大的懸浮力,直接填料法難施工。因此,應根據鉆探結果及結合設計要求,進行具體分析,采取不同的處理手段及施工工藝和施工順序進行灌漿加固處理。成孔要求:為進一步查明溶洞的分布范圍及洞體的范圍和溶洞的平面位置,對需進行灌漿處理的21、溶洞,鉆孔灌漿成孔孔數按1.5m1.5m網格或梅花形分布布孔,鉆孔灌漿點宜按網格狀放射線布置,鉆孔采用鉆機成孔,成孔深度進入基巖面以下不少于3.0m,且至需灌漿處理的溶洞洞底下約300mm。 如下圖所示:為查明溶洞的分布范圍,以原鉆孔點ZKA為例,在進行土、溶洞施鉆前,以原地勘報告所顯示的鉆孔點放坐標點,在以ZKA為中心,東西南北方向間距1.5m呈放射狀進行鉆孔。直至在某方向鉆孔過程中未揭露有土、溶洞止,鉆孔過程中記錄每個鉆孔的成孔情況,作為溶洞施工處理的依據。(一)、直接靜壓灌漿充填施工工藝對洞內充填可、軟塑狀態土體的溶洞,為防止洞內欠固結的軟弱土體產生過大的固結變形,使洞頂出現脫空現象,形22、成空洞,需對洞內土體進行壓力注漿充填處理。1、高壓側向噴射洗孔注漿(水泥漿) 鉆機成孔(直接利用鉆探鉆孔)下落高壓注漿管高壓噴射漿(漿體水灰比約0.60.7)噴嘴旋轉及提升提管至第一層洞體頂板上大于0.50m時停止噴漿拔管洗管。2、直接壓力灌漿充填(水泥砂漿)在已洗孔的孔內及時將注漿管下放至需處理的溶洞洞底不提管直接通過高壓漿泵由下至上壓力反灌水泥砂漿反灌法注漿至鉆孔孔口冒出純漿體封孔壓力注漿至灌漿壓力達到約0.30.5Pa或地面土體出現冒漿時可停止灌漿。灌漿過程采用主灌孔與觀測孔結合,灌漿點按網格狀放射線布置,灌漿點間距約1.5m,采用鉆機成孔,成孔深度至洞底;灌漿孔控制范圍系在灌漿孔灌漿時23、,邊沿觀測孔直接冒漿為主。(二)、靜壓灌注水泥漿+預埋管壓力灌漿充填施工工藝本工程預應力管樁下鋼管樁注漿采用鉆孔灌注水泥砂漿(水泥漿)預埋管壓力灌漿充填處理。施工工藝順序:成孔預埋鋼管洗孔預埋管壓力注漿開放式灌注水泥砂漿充填預埋管壓力注漿 1、預埋管壓力注漿 此工藝用于預應力管樁下鋼管樁注漿的溶洞;施工工藝如下:A. 埋管:孔內埋設一根梅花型每0.5米開1孔直徑為10mm的鋼管;長度根據設計圖紙要求的深度進行下料,鋼管連接處進行加強焊接。 B. 孔排渣: 將壓漿管下至旋噴樁樁頂,自上而下,采用高壓水沖洗鉆孔內沉積(沉渣)物進行排渣,直至反濾水變清為止。C. 放式注漿: 洗孔完成后,進行孔底灌注24、純水泥漿,直至孔口排出水泥漿為止。D. 拆管封孔: 當灌漿壓力大于0.5Pa(施工經驗顯示,當漿壓力0.5Pa時,地面開始出現上抬或開裂冒漿),而長時間(約10分鐘)不進漿或進漿量很少時,應停止注漿,稍后拆除注漿管并封孔。E. 洗管:拆除注漿管后必須及時清洗注漿管及高壓泵。質量控制:灌漿及注漿過程必須注意觀測旁邊鉆孔孔口冒水、冒漿情況,以此分析洞體的充填質量,當單孔水泥灌注量超過預計的量較大,但灌漿壓力達不到0.3Pa時,暫停灌漿(為防止堵管,要進行適當的提管及洗管處理),約3小時后再重新開始灌漿,若為多孔灌漿,則跳孔進行,灌漿壓力無變化或達不到設計要求時,停止灌漿待分析研究處理。2、洞內靜壓25、灌注水泥砂漿充填對于少量充填物或無充填物的溶洞可進行此灌漿工藝施工3、預埋管壓力注漿此階段灌漿目的在于補灌、充填空隙作用,灌漿過程先進行完全開放式注漿排水,后封蔽壓力灌漿。其目的是,待洞內漿體初凝及充填物沉積穩定后,為防止洞體頂板底與注漿固結體頂面間出現脫空現象,進行補漿填縫處理。灌漿過程采用主灌孔與觀測孔結合,灌漿點按網格狀放射線布置,灌漿點間距約1.5m,采用鉆機成孔,成孔深度至洞底;灌漿孔控制范圍系在灌漿孔灌漿時,邊沿觀測孔直接冒漿為主。質量控制:灌漿及注漿過程必須注意觀測旁邊鉆孔孔口冒水、冒漿情況,以此分析洞體的充填質量,當灌漿壓力達到設計要求,或灌漿壓力未達到設計要求但地面土體松動冒26、漿時,停止灌漿。(三)、溶洞鉆孔封孔處理因在基坑底下開孔施工,鉆孔會產生冒水或涌水現象,要求對存在相對深層土洞的鉆孔或出現漏水現象的鉆孔進行鉆孔封孔處理,封孔深度至巖層面;施工工藝如下:1、 將棉紗球放入鉆孔內,用注漿鋼水管壓下至巖層面;2、 不提管,利用鋼管為注漿管壓入純水泥漿,直至孔口冒出純漿體為止。3、 對基坑開挖后出現冒水現象的鉆孔,須進行水泥化學漿灌漿封孔處理。(四)、溶洞埋深淺且洞體較高時處理要點據勘察資料顯示,局部鉆孔位土、溶洞埋深較淺且洞體較高、頂板薄的溶洞,且相鄰鉆孔土、溶洞之間具有連通性,為防止預應力管樁周邊范圍砂土的流失,造成樁破壞,所以結合樁施工記錄,對此范圍內土、溶洞27、灌漿施工制定以下施工要點: (1) 注漿鉆孔施工:先采用地質鉆機對管樁附近勘察資料揭示有溶洞點的范圍進行放射性補鉆孔,并將補鉆孔間距調整為1.5m,鉆孔深度控制在樁基巖持力層3m左右,即可終孔。鉆孔孔徑開孔為130mm ,終孔直徑為130 mm ,鉆孔垂直度保證 1 %。(2)埋設孔口注漿管: 進行注漿施工前,先對所有鉆孔孔深由大到小的順序實施預埋管及灌漿。(3) 采用高壓噴射清水進行沖洗:孔口注漿管埋設1天后,先采用高壓方式噴射清水對鉆孔進行沖洗,將注漿管分段下入孔底,每段注漿管須連接緊密并采用麻絲密封。噴射清水采用從下而上的方式。 (4) 采用靜壓注漿方式進行注漿: 按要求進行清水噴射洗孔28、后,再采用高壓注漿方式進行注漿。將注漿管分段下入孔底后,從下而上進行注漿,注漿采用單管注漿方式。為保證水泥漿液在連通溶洞中具有較好的流動性,靜壓注漿開始時采用較稀的漿液和較低的注漿壓力,隨后逐漸增加漿液濃度及加大注漿壓力,在注漿過程中要觀察透氣孔的返漿情況,可以此作為洞內灌漿情況的參考值。 (5) 封孔:靜壓注漿結束后,若注漿孔口冒漿,需對孔口進行封閉處理,防止漿液流出;若注漿結束后孔內漿液有流失,需補灌漿液到注漿孔內漿液飽滿為止。第五章、現場施工組織架構項 目 經 理質安班技 術 負 責 生 產 負 責材料員試驗員文明施工后勤雜工班安裝班注漿班機電班鉆探班配料班成孔班資料員質安員施工員施工人29、員組成:組成現場工程項目部,由我司項目經理負責全面工作,配工程師1名、技術員1名、施工管理人員1名共同負責技術方案實施、質量管理和解決工程進展中的技術問題。組成人員約需15名。第六章、鉆探及灌漿加固施工技術要求 (一)鉆探施工設備及技術參數 1、鉆孔(1)、造孔工具及機械 a、XY-100型油壓巖芯地質鉆機。 b、泥漿泵。(2)、技術指標 a、成孔直徑130mm。 b、傾角900。(3)、成孔要求鉆孔直徑130mm,成孔時采用循環水鉆進,減少孔內沉渣。(4)、成孔方法采用地質鉆機直接鉆入巖層達到設計及灌漿要求深度;(二)灌漿施工設備及技術參數 2、灌漿(1)、灌漿要求采用34臺150型高壓泥泵30、及一套循環裝置壓力灌漿,灌漿壓力0.30.5Pa,砂漿泵2臺,最大水平輸送距離80M,達到注漿飽滿。(2)、灌漿方法a、鉆探孔封孔灌漿:對于產生孔口有冒水現象的鉆孔,采用預埋管灌漿封孔,即先開放式灌漿法,即孔底反壓灌漿,灌漿管端距孔底200mm左右,待漿液溢出孔口后,再封孔壓力灌漿,并進行穩壓灌漿約3min; b、其余需壓力灌漿的鉆孔,要根據溶洞的充填情況,采用不同要求的灌漿施工工藝進行靜壓灌漿(詳見各灌漿加固施工工藝)。(3)、灌漿技術指標a、配合比:M2.5b、水灰比:0.600.70c、灌漿壓力:設計要求0.30.5Pa(4)選材 名稱規格、型號或種類備注水泥32.5R復合水泥不宜使用高31、鋁水泥砂中砂、粒徑2.50mm不含雜質、質地堅硬水潔凈水、飲用水不含高濃度氯化物(5)本項工程所需主要機械設備一覽表 序號設 備 名 稱型 號單 位數 量備 注1巖芯鉆探機XY-100型臺34成孔2砂漿攪拌機JB-0.3臺2制漿3擠壓機UBJ-1.8臺2注漿4高壓泵BW-150臺2注漿5泥漿泵BW200/40套2送漿6切割機臺1預埋管加工7電焊機臺1預埋管加工機械設備的動態管理:A、根據工程數量和工期計算機械設備需用數量并留有余地。B、選用性能良好、效率高的機械設備。C、按動態管理要求組織機械設備進、退場。D、搞好設備的管、用、養、修,保證設備的完好狀態。E、設備進場前必須全面檢修,未經檢修的32、設備不得進場。F、備足各項設備的易損件、易耗件,充分發揮設備效率。G、現場設小型修配場所,對出現損壞的機械及時修理。H、建立健全機械管理制度,落實操作司機責任制。第七章、施工質量管理措施1、依照設計方案和建設單位要求精心組織施工,各主要工序必須有工程技術人員把關,每道工序檢驗合格后才可以進行下一道工序作業,違反設計要求和規范要求的需停工、返工,查清原因。確保無人為操作事故,以達到設計要求。1)、施工前,詳細閱讀場區勘察文件,針對溶洞的發育及分布情況,在平面圖中進行詳細標注,制訂各工種設備施工運行線路,形成“作戰”地圖。2)、依鉆探孔坐標,進行測放定位。3)、采用密布、細灌、依序施工原則施工,施33、工前技術交底要明確細致。4)、灌漿成孔要采用濃漿或套管護孔,防止砂層塌孔,引發地面塌陷,土洞范圍施工可適當鋪設長木跳板。5)、在灌漿處理過程中,所布置的灌漿孔密度很大,可以等效于是一個加密勘察的過程,通過灌漿鉆孔可以進一步摸清場地溶洞分布特征,對后期的混凝土灌注樁(CFG樁或沖孔樁)樁施工提出針對性的處理措施,提高混凝土灌注樁(CFG樁或沖孔樁)樁的施工質量。6)、施工過程必須有專人記錄及測量樁孔及鉆孔內的漿體充填高度及量,出現異常情況,必須及時報項目技術負責人。2、進場材料由專人負責驗收,并向業主和監理報驗,同時按規定抽試,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材料不準進場。3、質檢人員要抓好三個方面工作:34、各工序質檢驗收,嚴格掌握各種配合比,認真做好記錄。4、進場作業人員嚴格遵守三項規程:安全規程、操作規程和現場管理規程。由安全員檢查各項安全制度落實及執行情況。5、現場工程技術人員應各負其責,保證安全施工;確保工程質量進度,及時解決施工中的種種問題,做好現場管理和對外協調,做好各種工程表格填寫和記錄。6、注意節約用水用電。(二)安全措施: 1、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教育,嚴格執行安全生產制度和操作規程,作到安全交底,確保工程全過程安全施工。2、加強安全檢查,設專職和不脫產安全員,對關鍵部位進行經常性檢查。3、嚴格現場管理,加強機械維修,檢查和保養,機電設備由專人操作,認真遵守用電及機械的安全操作規程。35、第八章、 文明施工及安全保證措施(一)、文明施工措施施工現場是企業的窗口,是直觀顯示施工企業綜合素質和整體實力的標志,根據勘察施工的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措施:1、做到“工完場清”,保證場地整潔,材料、設備、工具分類堆放。2、在道路路面、城區內及公共場所作業的工具、材料、人員應清洗干凈,不污染場地,拖泥帶水。3、施工現場的醒目位置應設有相關的安全警示標志,人員進入施工現場要帶好安全帽,佩戴工作證。4、保持宿舍清潔衛生,設專人打掃,安全帽、工具、日常生活用品要放置整齊有序。遵守有關施工規定,施工作業盡量安排在白天進行,不擾民。(二)、安全措施 1、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教育,嚴格執行安全生產制度和操作規程36、,作到安全交底,確保工程全過程安全施工。2、加強安全檢查,設專職和不脫產安全員,對機械操作及搬運過程的安全關鍵部位進行經常性檢查。如發現隱患,應及時報警并及時采取相應措施處理。3、根據鉆探或試驗進展及施工環境等情況,在道路路面、城區內及公共場所作業時,必須及時搞好鉆孔周圍的安全護欄。4、嚴格現場管理,加強機械維修,檢查和保養,機電設備由專人操作,認真遵守用電安全操作規程和機械。每天開工前,應有合理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造成不安全因素。5、鉆孔施鉆完成后,及時用回填泥漿池及水泥砂漿封孔,防止地面缺陷及滲漏。 6、在溶洞處理過程中,特別是在探明溶洞范圍的過程中,要防止溶洞原因引起人機塌陷,其預防措施37、可在溶洞分布范圍先進行錘擊埋管壓力灌注水泥漿后,待水泥漿體達到齡期后,采用槽鋼或大直徑長鋼管鋪模板后,放置鉆機,進行成孔。7、鉆機工人必須戴安全帽作業,并持證上崗。第九章、施工過程應急及搶險措施 1、發現施工場地周邊變形開裂或地下水位變化較大時,工作人員應及時撤離現場,并通知設計單位,業主單位,現場項目經理部。2、此工程施工在坑內施工,若地面及邊坡土體變形較大(視開挖深度及開裂位置分析而定),若變形超出設計控制范圍時,必須及時通知業主和設計單位,查明情況,在排除地陷現象后,現場采用挖掘機進行挖土回填處理,并分層用挖掘斗壓實。3、由項目經理負責組織基坑在意外情況下的搶險組織機構,從人員、材料、制度上確定人、材(財)、物的準備。做到土方開挖機械手即叫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