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小區多層住宅樓項目模板安裝拆除施工方案(3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58628
2023-05-18
34頁
350.69KB
1、目 錄 一、編制依據1 二、工程概況1三、施工準備1四、施工布置2五、主要部位支模方法3六、模板拆除6 七、模板工程施工質量標準7 八、模板工程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8 九、模板工程施工安全防護措施 10 十、模板計算書10 一、編制依據: 1、多層2#、3#住宅樓及1#住宅樓(0.00以上)施工組織設計; 2、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0483); 3、xx市xx安置小區一期1#住宅樓施工圖紙; xx市xx安置小區一期2#、3#住宅樓施工圖紙 4、xx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質量手冊;5、xx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程序文件;6、本企業具備的施工技術及設備能力。二、工程概況: 該工程為獨立基礎,六層2、框架結構。 基礎梁設在-1.00m標高以下, 框架柱截面尺寸主要為400X400mm。 框架梁主要規格為250X400mm、200X400mm、250X350mm、200X450mm 、250X500mm。 樓、屋面板為100、120mm厚,但陽臺、廚房、衛生間結構板頂標高低-0.02m、-0.25m。 三、施工準備: 、技術準備:詳細閱讀圖紙,了解工程特點,做好圖紙會審和技術交底工作。參與并執行施工組織設計的工期要求、技術要求以及與其它專業工種相配合的重點注意事項。 2、現場準備: 模板合模前,首先由水電等專業,對預埋管件驗收檢定無誤后,再行合模。 支模前,必須彈線,包括軸線,500mm控制3、線,標高線。 檢查鋼筋綁扎質量,辦好隱蔽工程記錄,并要檢查鋼筋保護層厚度。安裝模板前,應把模板面清理干凈,刷好隔離劑。3、勞動力組織準備建立模板澆筑領導小組:組長: 石伯泉 副組長:肖建旗技術負責: 肖進豐 質檢員:王書寬 木工計劃人數 50人。 4、機具準備: 電鉆臺,6KW,電鋸2臺,KW,其它相關機具現場確定。5、材料準備:20mm厚木膠合板:4500m2 50*100mm木枋: 30 m3 100*100mm木枋:10 m348鋼管:23T 扣件:15000個四、施工布署:1、 根據工程特點,框架柱、梁板、樓梯支模均采用20mm厚木膠合板、50100mm木枋,現場制作拼裝,采用48鋼管4、支撐。2、 1#住宅樓柱、梁板、樓梯支模均分二段施工,段為1-25/A-G軸,段為26-38/A-G軸,2#、3#住宅樓柱、梁板、樓梯支模均分三段施工,段為2#樓2-12-30/2-A2-N軸,段為3#樓1-21-33/軸,段為3#樓1-341-48/1-A1-K如下圖(施工示意圖二)所示。 梁、板、梯采用二套模板進行周轉,柱子采用一套模板進行周轉。 施工示意圖一 施工示意圖二3、 柱子支模安排一天時間(以每層每段為單位)。4、 梁、板、梯支模安排三天時間(以每層每段為單位)。五、主要部位支模方法: 1、 柱模板安裝 本工程為400X400mm柱規格,柱模板為20mm厚木膠合板,50100mm5、木枋作豎向背楞,雙鋼管對拉螺栓固定。 (1)按照設計圖紙,每個柱子預制好4片模板,木膠合板寬度兩片比柱截面小3mm,另外兩片寬度為柱截面加兩塊木膠合板的厚度。 (2)豎向背楞間距不大于250mm,對拉螺栓間距不大于600mm,下面一道螺栓距地200mm。 (3)支模前根據柱邊線用鋼筋在距地50mm左右,焊好柱斷面撐,每邊二根,并做好柱根清理工作。 (4)先拼裝相鄰兩塊柱模,穿好對拉螺栓,套上套管,然后再拼裝另外兩片柱模,用釘固定,模板四角加貼海綿條。 (5)先固定柱根部模板的截面尺寸和軸線位置,然后固定柱模上口的截面尺寸及重直度,柱模的斜撐每邊設二根,距地1.2m、2.5m,與預留在板面的錨筋6、連結,錨筋距柱約3/4柱高。(6)通排柱先安裝兩端柱,經校正固定合格后,拉通線校正中間柱。 (7) 澆筑砼板時,在板下f16以上的錨固鐵,高于地面100150mm,以利柱模底線準確就位,其位置在模板外邊緣線100mm左右。 支模前,彈500mm控制線,即該線離墻體邊線500mm。 2、 梁板模板安裝 (1)本工程梁板支模,采用20mm厚木膠合板,50100mm、100100mm木枋做主次龍骨。頂模采用木膠合板,厚度20mm,木板接縫處采用膠條封粘,以防漏漿。板下采用雙擱柵,用100100mm方木上層間距400mm,下層間距700mm,支撐采用f48鋼管支撐,間距900mm,水平方向采用斜撐。間7、距1500mm。 (2)施工工藝流程:彈出梁軸線及水平控制線搭設梁模支架安裝梁底橫桿安放梁底模按要求梁底起拱綁扎鋼筋安裝梁側模固定、校正安裝梁柱節點模板搭設頂板支架放U型頂托放大龍骨調整頂托標高放小龍骨鋪設頂板(3)操作工藝:標準跨梁板支撐系統如圖所示 a.在框架柱上彈出梁的軸線、位置線和水平線。 b.拉通線搭設梁支柱、立桿間距900mm,橫桿設三道。c.根據水平線安裝好梁底橫桿,梁跨度4m時,按跨度的1起拱,然后放置梁底模。在梁底模兩側粘貼海綿條,然后安裝梁側模,在梁側模與梁底橫桿間墊小木膠合板塊,以利梁側模周轉使用。用鋼管扣緊梁底處側模,梁側豎向短鋼管吊直、鋼管三角撐固定,并注意梁截面尺寸8、大小正確,如圖。 d.梁模板固定完后,接著安裝梁柱板接頭。根據梁柱截面尺寸四個柱面做成8塊模板組拼,上口平板底,下口比原砼低200mm, 雙向用14對拉螺栓擰緊。在柱模安裝前,在砼四邊鑲貼海綿條,以防漏漿。 e.樓板采用滿堂腳手架,支柱間距1200mm,橫桿三道與梁支撐連成整體,安裝頂托,主龍骨,板跨度4m,按跨度的1起拱,調節頂托高度將背楞找平。然后放置50100mm次龍骨,間距300mm,上口與支梁側模上口相平。木膠合板板邊刨直對拼并在下部加墊海綿條防止漏漿。 3、 樓梯模板安裝 (1)先支休息平臺梁模板,后支踏步斜板、休息平臺板,施工要求同梁板施工。 (2)樓梯綁筋完成后,最后支踏步板,9、踏步板用50mm厚木板。按照樓梯設計加工斜三角,高寬同踏步的高寬,按樓梯步節釘在同樓梯板厚的木枋上,然后一起釘在斜板上。安裝時注意上下樓層的標高,最后在斜三角立面釘踏步板,支撐固定牢固,如圖。(3)樓梯踏步在澆筑后應按圖紙要求在砼初凝前預埋樓梯桿埋件。六、 模板拆除 (1)拆模順序一般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 (2)柱砼強度達到1.2Mpa時(以同條件試塊為準)方可拆,模根據目前溫度和砼強度,24小時可拆模。拆模時應先試拆一塊模板,確定砼棱角不受到破壞方可大面積拆除。先拆斜撐,再拆柱箍,接著用小撬棍輕輕撬模板上口,使模板與砼面脫離,然后再拆另外三塊。拆模時注10、意螺栓螺母等的收集,柱模碼放整齊。 (3)梁板模板跨度8m,應當砼強度設計強度的75后方可安排拆除。梁側模須周轉使用,在梁板強度達到2.5Mpa時可以考慮拆除。當上層正在澆砼時,下層梁板的底模板和支柱不可拆除,必須至少隔一層拆除(考慮施工荷載影響),樓梯模板隨樓板模板拆除。 先拆最上支架部分水平拉桿下調樓板頂托拆除主次龍骨拆樓板模板拆梁底模拆支架系統。對活動部件必須一次拆除,如中途停止應及時進行加固,以免發生事故。如果模板與砼墻面吸附或粘結不能離開時,可用撬棍輕撬動模板,不得用大錘砸模板,應保證拆模時,不損壞砼結構或門窗洞口。 (4)拆模時不要用力過猛,拆下來的木料應及時運走。 (5)加強模板11、保護,拆除后逐塊傳遞下來,不得拋擲,拆下后,即清理干凈,涂刷隔離劑,按規格分類堆放整齊,以利再用。 (6)模板拆除后,及時清理雜物,各種材料及小型構件一定清除干凈,放入指定場地。 七、 模板工程施工質量標準 (1)材料:各種模板及相應的材料由專業人員驗收合格。 (2)保證項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須有足夠的剛度、強度及穩定性。 (3)基礎項目:模板的接縫寬度不大于1.5mm,隔離劑涂刷均勻,不得有漏刷。 (4)允許偏差項目:柱軸線位移不大于3mm,標高(2mm,-5mm),截面尺寸(2mm,-5mm),垂直度不大于3mm,平整度不大于2mm,預埋件尺寸、位置、規格符合要求,中心線不大于3mm,預留洞12、方正,中心線位移不大于10mm,截面尺寸無負誤差。 (5)模板方案、技術交底、預檢驗收記錄及分項工程質量評定表齊全,無漏項。 八、 模板工程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1)模板平整度達不到要求的,嚴禁使用。 (2)安裝螺栓時,要兩面均勻,對拉螺栓要平整,兩端擰入螺用的絲扣,應有足夠的長度。 (3)為防止根部漏漿,柱模板拼裝前,先在根部邊線外抹砂漿找平,粘貼海綿條。 (4)梁板應按要求起拱。 (5)通排柱拉通線進行校正,砼澆筑時,設看模人員,如有變形走位,及時調整模板。 (6)墻體及梁內設支撐鐵,端頭刷防銹漆。柱采取在四角預留插鐵,與支撐鐵焊牢,每邊2根以防柱根部位移。 (7)留置同條件試塊作為拆模依據13、。 (8)每次拆模后,及時用鏟子、干拖布等清理模板表面,涂刷脫模劑備用。 (9)所有模板拼縫均粘貼海綿條,與砼面接觸的接縫粘貼塑膠帶。 (10)模板工程質量控制程序。模板工程質量控制程序學習圖紙和技術資料學習圖紙和技術資料學習圖紙和技術資料學習圖紙和技術資料學習圖紙和技術資料底部標高中心線,端面尺寸放線學習圖紙和技術資料學習操作規程和質量標準技術人員書面交底操作人員參加交底技術交底技術交底施 工 日 記質量評定記錄質量評定清理現場文明施工自 檢 記 錄拆 模按規范及方案設計注意保護棱角技術交底和鋼筋砼工工序交接檢查澆搗砼時留人看模(巡檢)中 間 抽 查執行檢查標準自檢梁、板和柱抽檢質量評定不合14、格的處理 九、安全防護措施: 、在工作人員進場上崗前,必須進行三級安全教育,考試合格后,方要上崗作業 。 、進入施工現場必須帶好安全帽,嚴禁吸煙,穿拖鞋、易滑鞋。嚴禁在坑槽上下傳遞工具、模板等。 、木工所用的電鉆、刨、床、電鋸等必須有專人操作,專人負責,各種機械安裝處必須掛貼安全操作規程,并嚴格執行。機械出現故障,必須停用,由專業人員檢修,嚴禁帶病作業。 、工作前應先檢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以免持地傷人,工作時要思想集中,防止設備傷人。 、嚴禁在腳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6、樓板上有預留洞者,應在安裝后將洞口蓋好,砼上口預留洞,應在模板拆除后,隨即將洞口蓋好。 7、拆除模板用撬棍,人不許站在正在15、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模板時,應防止整片模板掉落。8、二人抬運模板時,要互相配合,傳遞模板,工具等上下應有人接放,模板應隨裝隨拆隨運送,嚴禁從高處擲下。十、模板計算書梁模板扣件鋼管高支撐架計算書支撐高度在4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稱為扣件式鋼管高支撐架,對于高支撐架的計算規范存在重要疏漏,使計算極容易出現不能完全確保安全的計算結果。本計算書還參照施工技術2002.3.扣件式鋼管模板高支撐架設計和使用安全,供腳手架設計人員參考。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3.00米,基本尺寸為:梁截面 BD=250mm500mm,梁支撐立桿的橫距(跨度方向) l=1.00米,立桿的步距 h=1.50米,梁底無承重立桿。梁模板支撐16、架立面簡圖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5。A、模板面板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連續梁計算。作用荷載包括梁與模板自重荷載,施工活荷載等。1荷載的計算:(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q1 = 1.500.501.00=0.75kN/m(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q2 = 0.351.00(20.50+0.25)/0.25=1.75kN/m(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P1 = (2.50+2.00)0.251.00=1.125kN均布荷載:q = 1.20.75+1.21.75=3kN/m集17、中荷載:P = 1.41.125=1.575kN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1001.81.8/6 = 54cm3;I = 1001.81.81.8/12 = 48.6cm4;計算簡圖彎矩圖剪力圖變形圖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N1=1.14kNN2=1.14kN最大彎矩:M = 0.122kN.m最大變形:V = 0.002mm2強度計算經計算得到面板強度計算值:f = 0.12210001000/54000=2.259N/mm2面板的強度設計值 f,取13N/mm2;面板的強度驗算 f 小于 f,滿足要求!抗剪計算截18、面抗剪強度計算值:T=31140/(2100018)=0.095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T=1.30N/mm2抗剪強度驗算 T 小于 T,滿足要求!撓度計算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v = 0.002mm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 250/250,滿足要求!B、梁底支撐方木的計算梁底方木計算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載:q = 1.14/1.00=1.14kN/m最大彎矩:M = 0.1ql2=0.11.141.001.00最大剪力:Q=0.61.001.14=0.684kN最大支座力:N=1.11.001.14=1.254kN方木19、的截面力學參數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51010/6 = 83.33cm3;I = 5101010/12 = 416.67cm4;(1)方木強度計算截面應力=0.114106/83330=1.37N/mm2方木的計算強度小于 17,滿足要求!(2)方木抗剪計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Q = 0.6ql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T = 3Q/2bh T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T=3684/(250.00100.00)=0.205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T=1.70N/mm2方木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3)方木撓度計算最大變形v =0.6770.9510004/(1020、0100004166700)=0.154mm方木的最大撓度 小于 1000/250,滿足要求!C、梁底支撐鋼管計算1梁底支撐橫向鋼管計算橫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方木支撐傳遞力。支撐鋼管計算簡圖支撐鋼管彎矩圖支撐鋼管變形圖支撐鋼管剪力圖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最大彎矩:Mmax=0.199kN.m最大變形:Vmax=0.008mm最大支座力:Qmax=1.14kN截面應力:=0.199106/5080=39.17N/mm2支撐鋼管的計算強度 小于 205.0N/mm2,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 小于600/150或10mm,滿足要求!2梁底支撐縱向鋼管計算Par21、t32梁底支撐縱向鋼管只起構造作用,無需要計算。 D、扣件抗滑移的計算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R Rc其中: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14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65N.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雙扣件在20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12.0kN。E、立桿的穩定性計算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其中: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 22、橫桿的最大支座反力:N1=1.14kN (已經包括組合系數1.4)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N2 = 1.20.1493.00=0.536kN 樓板的混凝土模板的自重:N3=0.63kNN = 1.14+0.536+0.63=2.306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8A -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89W -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f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l0- 計算長度 (m);如果完全23、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架,由公式(1)或(2)計算 l0= k1uh (1)l0 =(h+2a) (2) 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為1.167; u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u = 1.7 a -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10m;公式(1)的計算結果:= 23.23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小于 f 滿足要求!公式 (2)的計算結果:= 8.9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小于 f 滿足要求!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公式(3)計算 l0= k1k2(h+2a) (3)k2-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2取值24、為1;公式(3)的計算結果:= 11.31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小于 f 滿足要求!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剪力墻或柱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存在安全隱患。表1 模板支架計算長度附加系數 k1步距h(m)h0.90.9h1.21.2h1.51.5h2.1k11.2431.1851.1671.163表2 模板支架計算長度附加系數 k2H(m)h+2a或u1h(m)1.351.441.531.621.801.922.042.252.7041.01.01.01.01.01.01.01.01.061.0141.0121.0071.0071.0071.0071.0071.0071.00781.0261.25、0221.0151.0141.0141.0121.0121.0101.010101.0391.0311.0241.0211.0201.0181.0181.0161.016121.0421.0391.0311.0291.0261.0241.0221.0201.020141.0541.0471.0391.0361.0331.0301.0291.0271.027161.0611.0561.0471.0431.0401.0351.0351.0321.032181.0811.0641.0551.0511.0461.0421.0391.0371.037201.0921.0721.0621.0561.05226、1.0481.0441.0421.042251.1131.0921.0791.0741.0671.0621.0601.0571.053301.1371.1111.0971.0901.0811.0761.0731.0701.066351.1551.1291.1141.1061.0961.0901.0871.0811.078401.1731.1491.1321.1231.1111.1041.1011.0941.091以上表參照 杜榮軍:扣件式鋼管模板高支撐架設計和使用安全F、梁模板高支撐架的構造和施工要求工程經驗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規范的相關要求外,還要考慮以下內容1模板支架的構造要求:a梁板模板高支27、撐架可以根據設計荷載采用單立桿或雙立桿;b立桿之間必須按步距滿設雙向水平桿,確保兩方向足夠的設計剛度;c梁和樓板荷載相差較大時,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桿間距,但只宜在一個方向變距、而另一個方向不變。2立桿步距的設計:a當架體構造荷載在立桿不同高度軸力變化不大時,可以采用等步距設置;b當中部有加強層或支架很高,軸力沿高度分布變化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變步距設置,但變化不要過多;c高支撐架步距以為宜,不宜超過1.5m。3整體性構造層的設計:a當支撐架高度20m或橫向高寬比6時,需要設置整體性單或雙水平加強層;b單水平加強層可以每4-6米沿水平結構層設置水平斜桿或剪刀撐,且須與立桿連接,設置斜桿層數要大于28、水平框格總數的1/3;c雙水平加強層在支撐架的頂部和中部每隔10-15m設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設豎向斜桿,使其具有較大剛度和變形約束的空間結構層;d在任何情況下,高支撐架的頂部和底部(掃地桿的設置層)必須設水平加強層。4剪刀撐的設計: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應滿足立面滿設剪刀撐;b中部可根據需要并依構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設置。5頂部支撐點的設計:a最好在立桿頂部設置支托板,其距離支架頂層橫桿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b頂部支撐點位于頂層橫桿時,應靠近立桿,且不宜大于200mm;c支撐橫桿與立桿的連接扣件應進行抗滑驗算,當設計荷載N12kN時,可用雙扣件;大于12kN時應用頂托方式。29、6支撐架搭設的要求:a嚴格按照設計尺寸搭設,立桿和水平桿的接頭均應錯開在不同的框格層中設置;b確保立桿的垂直偏差和橫桿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規范的要求;c確保每個扣件和鋼管的質量是滿足要求的,每個扣件的擰緊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鋼管不能選用已經長期使用發生變形的;d地基支座的設計要滿足承載力的要求。7施工使用的要求:a精心設計混凝土澆筑方案,確保模板支架施工過程中均衡受載,最好采用由中部向兩邊擴展的澆筑方式;b嚴格控制實際施工荷載不超過設計荷載,對出現的超過最大荷載要有相應的控制措施,鋼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c澆筑過程中,派人檢查支架和支承情況,發現下沉、松動和變形情況及時解決。30、 柱模板計算A、柱模板參數柱模板的截面寬度:B=400mm,B方向對拉螺栓1道,柱模板的截面高度:H=400mm,H方向對拉螺栓1道,柱模板的計算高度:L = 400mm,柱箍間距計算跨度:d = 450mm。柱模板豎楞截面寬度60mm,高度80mm,間距300mm。柱箍采用方木,截面50100mm,每道柱箍1根方木,間距450mm。柱箍是柱模板的橫向支撐構件,其受力狀態為受彎桿件,應按受彎桿件進行計算。柱模板計算簡圖 B、柱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公式為下式中的較小值:其中:- 混凝土的重力31、密度,取24.00kN/m3; t -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0時(表示無資料)取200/(T+15),取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00; V -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3.00m/h; H -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3.00m;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1.00。根據公式計算的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F1=62.710kN/m2實際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F1=62.710kN/m2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F2= 2.00kN/m2。C、柱模板面板的計算面板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32、,應該按照均布荷載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如下面板計算簡圖1面板強度計算支座最大彎矩計算公式:跨中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其中:q - 強度設計荷載(kN/m); q = (1.262.710+1.42.00)0.45 = 35.12kN/m經過計算得到最大彎矩:M = 0.1035.120.30.3=0.316kN.M面板截面抵抗矩:W = 4501818/6=24300mm3經過計算得到: = M/W = 0.316106/24300 = 13.004N/mm2面板的計算強度小于20.00N/mm2,滿足要求!2.抗剪計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Q = 0.6qd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T = 333、Q/2bh T其中最大剪力:Q=0.60.335.12=6.322kN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T=36322/(245018)=1.171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 1.30N/mm2面板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3.面板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其中:q - 混凝土側壓力的標準值,q = 62.7100.45=28.22kN/m; E - 面板的彈性模量,取3.00N/mm2; I - 面板截面慣性矩 I = 450181818/12=218700mm4;經過計算得到:v =0.677(62.7100.45)3004/(1003.00218700) = 2358.593mmv 面板最大允許34、撓度:v = 300/250 = 1.2mm;C_CD、豎楞方木的計算豎楞方木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應該按照均布荷載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如下:豎楞方木計算簡圖1豎楞方木強度計算支座最大彎矩計算公式:跨中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其中:q - 強度設計荷載(kN/m); q = (1.262.710+1.42.00)0.3 = 23.42kN/m d為柱箍的距離:d = 450mm;經過計算得到最大彎矩:豎楞方木截面抵抗矩:W = 608080/6=64000mm3經過計算得到: = M/W = 0.474106/64000 = 7.406N/mm2豎楞方木的計算強度小于17N/mm2,滿足要求!35、2.豎楞方木抗剪計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Q = 0.6qd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T = 3Q/2bh T其中最大剪力:Q=0.60.4523.42=6.323kN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T=36323/(26080)=1.976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70N/mm23.豎楞方木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其中:q - 混凝土側壓力的標準值,q = 62.7100.3=18.813kN/m; E - 豎楞方木的彈性模量,取10000N/mm2; I - 豎楞方木截面慣性矩 I = 60808080/12=2560000mm4;經過計算得到:v =0.677(62.7100.3)45036、4/ (100100002560000) = 0.204mm v 豎楞方木最大允許撓度,v = 450/250 = 1.8mm;豎楞方木的最大撓度滿足要求!E、B方向柱箍的計算本算例中,柱箍采用方木,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51010/6 = 83.333cm3I = 5101010/12 = 416.667cm4B方向柱箍計算簡圖其中:P - 豎楞方木傳遞到柱箍的集中荷載(kN); P = (1.262.710+1.42.00)0.3 0.45 = 10.54kN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B方向柱箍剪力圖(kN)B方向柱箍彎矩圖(kN.m)B方向柱箍變形圖(kN.m)最大彎矩:37、M = 0.646kN.m最大支座力:N = 24.9kN最大變形:v = 0.002mm1.柱箍強度計算:柱箍截面強度計算公式:=M/W f其中:M - 柱箍桿件的最大彎矩設計值,; W - 彎矩作用平面內柱箍截面抵抗矩,W = 83.333cm3;柱箍的強度設計值(N/mm2): f = 17B邊柱箍的強度計算值:f = 7.75N/mm2; B邊柱箍的強度驗算滿足要求!2.柱箍撓度計算經過計算得到:v =0.002mm v 柱箍最大允許撓度,v = 200/250 = 0.8mm;柱箍的最大撓度滿足要求!F、B方向對拉螺栓的計算計算公式:N N = fA其中:N - 對拉螺栓所受的拉力;38、 A -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 對拉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N/mm2;對拉螺拴的強度要大于最大支座力24.9kN。經過計算得到B方向對拉螺拴的直徑要大于14mm!G、H方向柱箍的計算H方向柱箍計算簡圖其中:P - 豎楞方木傳遞到柱箍的集中荷載(kN); P = (1.262.710+1.42.00)0.3 0.45 = 10.54kN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H方向柱箍剪力圖(kN)H方向柱箍彎矩圖(kN.m)H方向柱箍變形圖(kN.m)最大彎矩:M = 0.646kN.m最大支座力:N = 24.9kN最大變形:v = 0.002mm1.柱箍強度計算柱箍截面強度計算公式39、:=M/W f其中:M - 柱箍桿件的最大彎矩設計值, M = 0.646kN.m; W - 彎矩作用平面內柱箍截面抵抗矩, W = 83.333cm3; 柱箍的強度設計值(N/mm2): f = 17 H邊柱箍的強度計算值 f = 7.75N/mm2; H邊柱箍的強度驗算滿足要求!2.柱箍撓度計算經過計算得到:v =0.002mm v 柱箍最大允許撓度,v = 200/250 = 0.8mm; 柱箍的最大撓度滿足要求!H、H方向對拉螺栓的計算計算公式:N N = fA其中:N - 對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 對拉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N/mm40、2;對拉螺拴的強度要大于最大支座力24.9kN。經過計算得到H方向對拉螺拴的直徑要大于14mm!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3.00米,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 b=1米,立桿的橫距 l=1米,立桿的步距 h=1.50米。圖1 樓板支撐架立面簡圖圖2 樓板支撐架荷載計算單元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5。 板模板計算A、 模板面板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靜荷載標準值 :q1 = 250.21+0.351=5.35kN/m活荷載標準值 :q2 = (2+1)1=3kN/m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41、 1001.81.8/6 = 54cm3;I = 1001.81.81.8/12 = 48.6cm4;1強度計算:f = M / W f其中:f - 面板的強度計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彎距(N.mm); W - 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 f - 面板的強度設計值,取13N/mm2;M = 0.100ql2其中:q - 荷載設計值(kN/m);經計算得到:M = 0.100(1.25.35+1.43)經計算得到面板強度計算值:f = 0.8610001000/54000=15.926N/mm22抗剪計算:T = 3Q/2bh Mmax=0所以第8天以后的各層樓板強度和足以承受以上樓層傳遞下來的荷載。第2層以下的模板支撐可以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