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26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659527
2023-05-19
25頁
28.44KB
1、隧道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xx至xx第三合同項目經理部隧道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xx至xx第三合同合同項目經理部1、編制說明1.1編制依據為保證高速xx高速公路三合同段隧道工程施工安全,切實履行企業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和建設部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及專家論證審查辦法的規定,結合本工程的特點,制訂本合同段隧道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上述工程施工前,項目部向班組長、作業人員進行書面安全技術交底,雙方簽字,并由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監督。1.2采用的標準規范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公路工程安全施工技術規程 JTJ 076-95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范 JTJ02、4294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 JGJ46-2005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 JGJ33200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 JGJ59-99本項目的合同、招投標文件、圖紙等2、工程概況2.1本合同段簡介1、工程簡介:xx至xx(浙閩界)起點位于xx市龍淵鎮,與麗龍高速公路相接,起點樁號K109+697.499,終點終點樁號 YK164+397.6(右),ZK164+421.131(左),路線總長 54.764公里(右線)。主線按高速公路標準建設。本工程位于浙南低山丘陵區,山巒起伏,溝谷狹窄。受構造控制,河流、山脈走向多呈北北東向。路線基本平行于構造線方向沿河、沿溝布設,地勢兩頭低中間高,兩側高3、,中間低。線路主線處于侵蝕剝蝕丘陵區,間夾山麓溝谷堆積斜地,局部穿行于河谷沖積、沖洪積平原。丘陵海拔高程躲在230500m,地形坡度1565,巖性復雜,構造發育,地形較破碎,山體完整較差,局部呈雞爪狀,風化強烈,覆蓋層厚,植被發育。丘陵間溝谷縱橫切割較淺,多呈“U”形,呈雞爪狀或樹枝狀分布,狹長條形,高程200350m,與丘陵高差一般約50200m。河谷平原區條帶狀分布地勢平緩,高程多在200300m,雨季時水流湍急,枯水期溝谷流量較小,河流凸岸保留河流階地,階地高1.03.0m,階地具二元結構。2、地質、地震:區域地層巖性主要表現:沿線出露的地層主要有侏羅系上統西山頭組,白堊系下統朝川組、方4、巖組、館頭組及第四系;線路沿線區域也分布巖脈侵入,主要有英安玢巖、安山玢巖、霏細巖等,沿北東向、北西向構造侵入。區域地質構造主要表現:區域構造為華南褶皺系麗水-寧波隆起區xx-遂昌斷隆,區域范圍內 NNE和 NE向構造發育,NW方向次之,它控制了區內地層的分布和侵入巖的活動。區域內大斷裂主要有:麗水-余姚深斷裂和松陽-平陽大斷裂。區域內地震特點是強度弱、震級小,根據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 2001年 2月發布的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工作區內地震動參數峰值加速度分區為0.05g區,相當于地震基本烈度度區。3、氣象、水文工程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光照充足,5、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604.61752.2mm,多年平均年降水日數 165天,山區降水量最高可達2226mm,一次連續最大降水量219.9mm。每年 4-6月為梅雨季節,降水量約占全年總降水量的4550.7%,7-9月為臺風季節,在臺風影響下,常有大雨、暴雨,降雨量約占全總降水量的20.9%27.6%,每年10月至次年1月降水量最少,僅占全年降水量13.215.5%,為枯水季節。全區多年蒸發量為12801484mm,其中79月蒸發量最大,約占全年總蒸發量的40.542.3%。線路區域氣溫隨季節變化明顯,多年平均氣溫16.818.1度,1月份最低,多年月平均氣溫56.3度,7月份最高,多6、年月平均氣溫27.629.3度,極端最低氣溫-8.4度,極端最高氣溫 40.7度。山區氣溫隨海拔上升而下降。本區主導風向為東風及東南風,平均風速1.3m/s。區域內河流屬甌江和閩江水系。甌江水系有xx溪、八都溪、小梅溪、豫章溪等。2、主要技術標準:xx高速公路按照交通部頒布的公路工程技術標準中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全封閉、全立交,設計速度 100公里/小時,整體式路基寬度26m,雙向 4車道;橋涵的設計荷載為汽車超20、掛車120;大、中、小橋及涵洞的設計洪水頻率為1/100。2.2隧道工程概況xx隧道左洞ZK130+500-ZK131+310.301位于R=1350的圓曲線內,左超4%;Z7、K131+310.301-ZK131+480.301位于緩和曲線內,左超4%-無超高;ZK131+480.301-ZK132+412位于直線段內,無超高。右洞YK130+555-YK131+255.955位于R=1380的圓曲線內,左超4%;YK131+255.955-YK131+415.955位于緩和曲線內,左超4%-無超高;YK131+415.955-YK132+330位于直線段內,無超高。明洞結構為現澆65cm厚C30鋼筋混凝土襯砌結構。洞頂填土最大厚度控制5m。明洞結構計算方法采用荷載結構模型,根據作用在支護結構上的荷載按彈性地基上的拱型平面桿系結構計算結構內力,并據此進行截面設計和配8、筋設計。暗洞襯砌結構按新奧法原理,采用復合式支護結構形式。初期支護以錨桿、鋼筋網及噴射混凝土組成聯合支護體系,二次襯砌采用模筑混凝土結構,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結構直接設防水排水夾層。3、安全管理體系3.1安全目標:(1)杜絕因工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2)嚴防重大爆炸、火災、坍塌和交通事故;(3)年重傷率、輕傷率分別控制在0.45、3以下;不發生因作業環境因素而導致的職業病;杜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3.2安全管理機構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指派一名副經理主抓安全工作。項目部必須設立單獨的安全管理部門,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隧道施工作業隊必須配備專職安全員,班組配備兼職安全員。39、.2.1安全員職責(1)經常深入施工現場進行檢查,對于違章作業及時進行制止;積極協助有關領導組織生產安全檢查或專項安全檢查,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并監督實施。(2)督促作業人員合理使用勞保防護用品,做好防塵、防毒、防職業病工作。3.3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縱向到基層班組、作業工人,橫向到職能部門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明確各級領導、管理人員和職能部門對安全生產應負的責任。3.3.1項目經理是工程項目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本項目安全生產負全面責任。(1)貫徹落實國家、行業、上級有關法律法規、標準和各項規章制度。(2)明確本項目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支持安全管理人員工作。(3)履行工程施工承10、包合同,合理配置人力、物資、機具、資金等要素,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大力推進安全標準工地建設。(4)正確處理安全與進度,安全與效益的關系,把安全工作貫穿于施工生產全過程。(5)經常聽取職工群眾對安全生產的意見和建議,總結推廣科學管理經驗。(6)定期組織安全生產檢查。(7)組織制定本項目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必須做好事故現場保護和傷員搶救工作,按規定及時如實上報,不得隱瞞、虛報和故意拖延不報。3.3.2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副經理對安全生產負直接領導責任,其安全職責是:(1)貫徹執行國家、行業有關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方針、政策、法規和上級有關指示、決議,組織制定11、修訂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及安全措施計劃等。(2)貫徹“五同時”原則,監督檢查各項規章制度執行情況和職能部門職責履行情況。(3)指導業務部門編制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領導開展重大事件應急響應工作。(4)參加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4、技術方案4.1.監控量測(1)量測的目的現場監控量測是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掌握圍巖在開挖過程中的動態和支護結構的穩定狀態。必須進行現場監控量測,通過對量測數據的分析和判斷,對圍巖支護體系的穩定狀態進行預測并據此確定相應的施工措施,以確保圍巖結構的穩定。(2)量測項目根據隧道的地質條件,圍巖特點,設計考慮進行如下項目的量測:拱頂下沉量測、圍巖周邊收斂量測、錨12、桿抗撥試驗、圍巖內部位移量測、地表沉降觀測和掌子面地質支護狀態觀測,施工中根據具體情況增加其它量測項目,以滿足施工需要。(3)施工監控流程見圍巖施工監控流程框圖。(4)監控量測方法隧道開挖支護時,及時埋入觀測計或錨固件。拱頂下沉用精密水準儀懸掛鋼卷尺進行量測,水平收斂用成都大地巖土工程技術開發公司研制的ZW-3型圍巖收斂儀量測,錨桿抗撥試驗用錨桿抗撥計,洞口淺埋段地表沉降觀測采用精密水準儀,洞內外觀察由有經驗的工程師用地質羅盤、鋼尺、地質錘等工具。量測方法及儀器見附圖,量測斷面測點布置見附圖。(5)測點布置及量測頻率洞內拱頂下沉與水平收斂量測點布置在同一斷面內,斷面間距:II 類襯砌地段平均為13、5m。量測頻率依據開挖后的時間、測點距開挖面的距離以及設計要求進行。(6)數據整理在取得量測數據后,將同一斷面的各種量測數據互相印證,以確認量測結果的可靠性:對位移等物理量隨時間變化的時態曲線進行回歸處理,監視時態曲線的變化規律,利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分析圍巖變形的空間分布規律,了解圍巖的穩定性特征。(7)信息反饋用經驗對量測情況進行信息反饋。通過對目測和位移量測結果的分析,對圍巖穩定狀態,施工方法和支護措施的安全情況進行評判,將評判結果反饋到設計和施工中,確定二次社砌和仰拱施工時間,及時調整施工方法和支護設計參數。圍巖施工監控流程框圖5、風險策劃和控制工程開工前,對隧道工程施工可能存在14、的危險源進行辨識、評估,并采取控制措施。5.1危險源種類隧道施工存在的危險源主要有: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涌水淹溺、突泥突水、坍塌、爆炸、中毒和窒息、瓦斯爆炸、瓦斯突出等。5.2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從人的不安全行為、作業活動的不安全因素、設備設施和周圍環境的不安全狀態等方面,對隧道施工可能存在的危害進行識別。現有的預防措施不能防止事故發生的,很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的,列為重要危險源,其他可能造成傷害的判定為一般危險源。5.3風險控制和管理對評估出的危險源制定控制措施,有針對性地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對危險性較大的專項工程應當編制專項工程施工方案。安全生產管理科負責制定重大危險源識別和控制管理。建立15、工程項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的臺帳,加強重大危險源的監控管理。對本工程項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應予以公示,并在其部位懸掛安全警示標志。項目部應對重大危險源實施動態管理,項目負責人、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應當全面準確的掌握工程項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加強對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的檢查。編制安全應急救援預案,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器材設備,定期組織演練。6、針對危險源的安全技術措施隧道施工是高風險作業,應抓好如下工作:在一般地質地段施工時,主要抓好開挖、出碴、支護、襯砌、輔助作業等環節的控制,每道工序嚴格按操作規程執行;在不良地質地段,除按一般地質地段抓好各道工序的控制以外,重點做好方案的預控。6.1一般地質地16、段隧道施工的安全技術措施一、開挖(一)危險源:塌方(塌坍、掉塊)、爆炸(炸藥、雷管、高壓風管爆管)、高壓水管爆管、觸電、鉆孔臺架倒塌、鉆孔臺架的高空墜落、機械傷害。(二)控制要點1、鉆眼()鉆孔臺車的安全:鉆孔臺架主體結構必須有專門設計,加工制作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保證臺架的安全穩定,作業平臺上鋼筋圍欄的高度應大于.0m。()檢查清理危石,確認掌子面的安全:施鉆的人員和安全員在鉆眼前,同時應檢查掌子面、拱頂、邊幫安全狀況,清理掉松動的危石。()檢查有無瞎炮:進入掌子面后首先檢查有無瞎炮,如發現有瞎炮,應立即通知爆破工,對瞎炮進行處理,不得在原炮眼里繼續打眼。()高壓風、水:高壓風、水管線必須經常17、有專人進行檢查維護,防止其爆裂傷人。()供電線路:臺車上的供電線路要經常檢查維護,上人之前必須先檢查,后上人。()防止機械傷人:使用風動鑿巖機前,應檢查機身、螺栓、卡套、彈簧和支架是否正常,管接頭是否牢固,有無漏風,鉆桿是否彎直,是否堵塞,鑿巖機支架應放置穩定。2、裝藥()爆破器材加工必須在專用加工房里進行,加工房要遠離洞口不少于50m以外適合的地方,當洞口距開挖面大于一定距離后,可在洞內附屬洞室等適當地點設臨時加工房,嚴禁在加工房以外任何地方加工爆破器材。加工爆破器材必須使用合格的專用雷管鉗連接。加工好的爆破器材運到裝炮點后,應分別放在安全地點,必須有專人全程管理。()清除炮眼內雜物:在清除18、炮眼內雜物時,要通知在場人員注意躲避。()分工劃片裝藥:在裝藥前,應針對炮眼的布局和裝藥規定,規范裝藥的順序和安全有效的裝藥程序,劃片分工負責,保持安全距離,防止相互碰撞。()應用木棒裝藥:裝藥時必須用木棒輕輕送進,輕輕地搗實,嚴禁用力強行裝藥。起爆藥不得搗得太實。嚴禁使用金屬棍棒裝藥。()封堵好裝藥炮孔:嚴禁擅自增加裝藥量。炮眼封堵使用炮泥或者專用的封孔材料,不允許使用石硝或其它物品封堵炮眼。()一旦開始裝藥,在炮眼20m范圍內不準繼續鉆孔作業,嚴禁邊鉆孔邊進行裝藥作業。不允許在裝藥區域內進行與裝藥作業無關的其它工作,尤其是電、氣焊、金屬切割。裝炮區的所有機械或機具必須停止運轉,撤到安全距離19、以外。()為防止中途停電,裝藥人員要帶有安全燈具。()要專人專車負責爆破器材的領取和運輸,炸藥與雷管藥分車裝運,每次剩余的爆破器材應立即送回指定的保管庫房。3、起爆()隧道爆破作業必須統一組織指揮,實施爆破前,所有人員必須撤離起爆現場,其安全距離為:a、獨頭巷道撤離不少于200m;b、相臨的上下坑道撤離不少于lOOm;c、相臨的平行道、橫通道及洞與洞之間撤離不少于50m;4、瓦斯工區鉆爆作業必須符合以下規定:(一)瓦斯工區鉆孔作業應符合下列規定:a、開挖工作面附近20 m風流中瓦斯濃度必須小于1.5%;b、必須采用濕式鉆孔;c、炮眼深度不應小于0.6m。(二)瓦斯工區裝藥與爆破作業應符合下列規20、定:a、爆破地點20 m內,風流中瓦斯濃度必須小于1%;b、爆破地點20 m內,礦車、碎石、煤碴等物體阻塞開挖斷面不得大于1/3;c、通風應風量足,風向穩,局扇無循環風;d、炮眼內煤、巖粉應清除干凈;e、炮眼封泥不足或不嚴不應進行爆破。(三)瓦斯工區的爆破作業必須采用煤礦許用炸藥,有突出地段安全等級不低于三級的煤礦許用的含水炸藥。(四)瓦斯工區必須采用電力起爆,并使用煤礦許用電雷管。嚴禁使用秒或半秒級電雷管。使用煤礦許用毫秒延期電雷管時,最后一段的延期時間不得大于130ms,(五)瓦斯工區采用電雷管起爆時,嚴禁反向裝藥。采用正向連續裝藥結構時,雷管以外不得裝藥卷。在巖層內爆破,炮眼深度不足0.21、9m時,裝藥長度不得大于炮眼深度的1/2;炮眼深度為0.9m以上時,裝藥長度不得大于炮眼深度的2/3。在煤層中爆破,裝藥長度不得大于炮眼深度的1/2。所有炮眼的剩余部分應用炮泥封堵。炮泥應用水炮泥和黏土泡泥。水炮泥外剩余的炮眼部分應用黏土炮泥填滿封實。嚴禁用煤粉、塊狀材料或其他可燃性材料作炮泥。(六)爆破網路和連線,必須符合下列要求:a、必須采用串聯連接方式。線路所有連結接頭應相互扭緊,明線部分應包覆絕緣層并懸空。b、母線與電纜、電線、信號線應分別掛在巷道的兩側,若必須在同一側時,母線必須掛在電纜下方,并應保持0.3 m以上間距。c、母線應采用具有良好絕緣性和柔軟性的銅芯電纜,并隨用隨掛,嚴禁22、將其固定。母線的長度必須大于規定的爆破安全距離。d、必須采用絕緣母線單回路爆破。e、嚴禁將瞬發電雷管與毫秒電雷管在同一串聯網路中使用。(七)電力起爆必須使用防爆型起爆器作為起爆電源,一個開挖工作面不得同時使用兩臺及以上起爆器起爆。(八)在低瓦斯工區和高瓦斯工區進行爆破作業時,爆破15min后應巡視爆破地點,檢查通風、瓦斯、煤塵、瞎炮、殘炮等情況,遇有危險必須立即處理。在瓦斯濃度小于1%,二氧化碳濃度小于1.5%,解除警戒后,工作人員方可進入開挖工作面工作。瓦斯突出工區爆破作業應按鐵路瓦斯隧道技術規范第9.1.3條第3款執行。4、貫通安全當在同一隧道兩個工作面接近貫通時,兩端擔任掘進的單位必須加23、強聯系,服從統一協調指揮。兩工作面距離接近余留8倍循環進尺時,另一端停止掘進,將人員和設備撤走。并在安全距離處設置警示,禁止人員入內。二、出碴(一)危險源:塌方(塌坍、掉塊)、危石、機械傷人、運輸交通安全。(二)控制要點1、裝碴前和裝碴過程中應觀察圍巖狀況,發現松動危石或塌方征兆應通知領班人員,處理過后再行裝碴。支護結構是否處于安全狀態。2、裝碴機械在操作中其回轉范圍內不得有人通過。輔助人員應隨心留意機械運轉,防止擠傷碰傷。3、嚴禁超量裝載,車箱邊的危石應立即除掉,避免途中落石傷人。4、裝碴時發現碴堆中有殘留炸藥雷管,應立即處理。5、非值班司機不得駕駛機車,司機不得擅離工作崗位。6、在機動車輛24、行駛頻繁的地段不得行駛非機動車輛。7、通過較大坡度地段、洞口、以及前面有障礙物時,必須減速鳴笛。8、設置安全標志。在洞口、橫通道口、狹窄的施工地段、道路危險地段、棄碴場邊緣應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突出“減速”、“小心”警示,必要時有專人指揮。9、洞內交通嚴禁超車。會車時,兩車間的安全間距應大于50cm;同方向行駛的車輛,兩車間的安全距離應大于20m,洞內能見度較低時應予加大。10、保證車況良好。在進洞前應對電路系統、剎車系統、照明系統進行檢查,發現故障立即修理排除。同時每一輛車應攜帶適當的滅火器。11、嚴禁混裝。洞內所有運輸車輛嚴禁人員和料具混裝、人、碴混裝。12、所有進出隧道的人員必須走人行道25、,嚴禁扒車、搭車和與司機攀談嬉鬧。13、卸碴應有專人指揮,在指定的地點卸碴,不得隨意傾倒。車輛卸完碴以后,司機和指揮人員應檢查車斗是否放下,確認放下后再行駛,防止車斗撞壞電線等建筑物。三、支護(一)危險源:塌方(塌坍、掉塊、突泥、突水)、危石、設備觸電、高壓風管爆管、機械傷人、高處墜落、臺架的穩定性、乙炔氧氣的爆炸、電氣焊引起的火災、車輛安全。(二)控制要點1、支護前應檢查確認掌子面、拱頂、邊幫的安全狀況,清理掉松動的危石,找頂清理危石時,遇有緊急情況及時通知的關人員及機械撤離。2、作業時檢查作業臺架安放穩定,噴錨操作平臺四周必須按四邊作業要求設置防護欄桿,掛安全網,配置登高扶梯,梯子要穩定地26、固定在平臺上,不得晃動。3、高壓風、水、輸料管必須經常有專人進行檢查、維護,防止其爆裂傷人。4、檢查是否漏電,如電焊機、噴射機、等用電設備閘刀、線路、漏電保護器、接地要聯接完好,電線無破損、無漏電。臺架上的供電線路保證不漏電,必須先檢查,后上人。5、乙炔、氧氣的使用、擺放距離和防護要滿足國家的有關規定,防止爆炸。6、臺架上的小型工具要放入工具箱,防止墜落傷人。7、運送材料的車輛嚴禁人料混裝,嚴禁超寬、超載、超高、超速,裝運殘料要捆綁牢固。車輛行駛過程中必須遵守出碴車輸的有關規定。8、如發現支護結構有起皮、開裂、掉塊等現象,應立即對支護結構進行加固補強。四、襯砌(一)、危險源:瓦斯爆炸、瓦斯突出27、臺架墜落、墜物、砼輸送管爆管、爆模、漏電、運輸車輛的安全。瓦斯爆炸瓦斯突出(二)控制要點、襯砌臺車、作業臺架必須有專門設計,加工制作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保證臺架的安全穩定,防護欄桿的高度應大于1.2m。跳板、底板、梯子應安裝牢固并進行防滑處理。、臺架嚴禁超載堆放物品,工作臺上、跳板上和腳手架上嚴禁亂堆亂放,應在臺架上掛牌標明載重量,防止超載堆放物品,防止物品墜落傷人。、所有明火源必須與防水板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以免引燃防水板。鋼筋焊接設備必須的隔離防護板供電線路必須與防水板保持一定距離。、所有通過襯砌臺車的供電線路必須有絕緣措施,電焊機、振搗器、輸送泵等用電設備閘刀、線路、漏電保護器、接地要聯28、接完好,電線無破損、無漏電。、乙炔、氧氣的使用、擺放距離和防護要滿足國家的有關規定,防止爆炸。、砼輸送泵用前應連接好管路,對管道進行檢查并試壓。、運送材料的車輛嚴禁人料混裝,嚴禁超寬、超載、超高、超速,殘料要捆綁牢固。、在襯砌混凝土灌注時,必須按設計要求支撐好,兩側灌注速度和混凝土面上升高度要對稱,灌注時隨時檢查支撐的穩定,防止襯砌臺車偏壓造成的爆模。6.2不良地質地段隧道施工的安全技術措施不良地質主要包括:軟弱破碎富水圍巖、巖溶地質、膨脹巖地質、巖爆地質、涌水、瓦斯工區、瓦斯突出工區。(一)危險源:除了具有一般地質地段所具有的危險源以外,還存在坍塌、突泥、突水、巖爆、初期支護結構出現大的垮塌29、瓦斯爆炸、瓦斯突出等(二)控制原則1、軟弱破碎富水圍巖、巖溶地段:必須根據設計提供的的地質資料,有針對性地開展超前地質預報工作,根地質預報獲取的地質資料制定相應的施工方案,根據實際揭示的地質情況及時修改施工參數。2、膨脹巖地段:支護與圍巖應緊貼,嚴格控制圍巖變形。采用嚴防水、少擾動、早封閉的措施。施工期間應有專人監測,當圍巖變形加速時,立即撤走人員。3、在巖爆地段:可在掌子面鉆孔、噴水釋放部分應力,減弱巖爆危害。施工應有專人觀測,發覺巖壁面發生響聲,立即示警撤走人員。4、施工中加強對圍巖和支護體系的監控量測。當發現圍巖和支護體系變形速率異常時,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情況嚴重時應將全部人員撤離危險30、區域。5、瓦斯工區施工中應遵循各項關于瓦斯監測、隧道通風以及各項施工的操作規程。堅持瓦斯數據檢測發現問題及時上報,瓦斯濃度超標應立即撤出人員進行通風及其他應急處理。6、在不良地質地段施工,必須有應急預案,儲備足夠的搶險急救物資設備,如準備小導管、管棚長鋼管、雙漿液注漿機、管棚鉆機、型鋼拱架、泥漿泵、水泵等。6.3輔助作業輔助作業主要指供水、供電、供風、通風排煙、排水、道路。(一)危險源:空壓機的壓力罐、風管爆裂、高壓水管爆裂、供電線路和配電設備漏電、水泵漏電、風機漏電、風筒著火、供電線路著火、道路失修、結構超限、交通失控。(二)控制要點、空壓機壓力罐必須定期標定,高壓風管定期檢查維修確保完好,31、防止爆裂。2、高壓水管定期檢查維修確保完好,防止爆裂。3、供電線路必須采用“三相五線”制,供電設備和供電線路必須按照設計方案實施。洞內變壓器和配電柜必須放置在設計指定的地點,變壓器洞室需做好防水、防潮措施。所有供電設備和線路必須定期檢查維修維護。用電設備必須采用“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一接地”,防止漏電起火或漏電傷人。4、供電線路和通風管分側掛設,防止電路起火引起火災。5、瓦斯工區的機修作業、電工作業必須使用防爆工具。6、排水溝要通暢,防止積水損壞道路。反坡施工時,必須有足夠的排水能力。7、道路必須經常性檢查和維護,確保平順、暢通。8、鉆孔臺架、噴錨臺架、襯砌臺車、壓漿修補臺架等必須留有足夠的凈空32、以利車輛通行,設置明顯的限界標志,車輛通行時,機具材料及人員不得侵入。7、應急管理項目部成立工程項目管理重大事件應急響應領導小組,明確各級人員的職責。隧道隊組織一支30人的反應快速的應急救援隊伍。項目部建立重大事件的應對處理機制,制訂生產安全事故事件綜合應急預案、施工現場處置方案,配齊所需的應急設備和救援物資,定期組織演練。本項目隧道工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詳見有關各項預案,本方案不贅述。7.1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一)施工過程中若發現較弱突水突泥現象,立即報告應急組織領導同志,現場施工人員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迅速打隨機排水孔,安置塑料彈簧軟管進行排水(塑料彈簧排水管引入排水溝),釋放水壓力,并及時33、噴錨進行圍巖封閉。如果圍巖破碎,可在初噴砼結束后迅速安置鋼拱架,然后再進行復噴砼封閉圍巖,加強支護。(二)施工過程中若發生高強壓力突水突泥現象,應立即盡可能地撤離人員和機械設備,確保安全。及時向現場應急領導小組匯報,根據實際情況迅速組織救護工作。準確記錄水量的流量、流速、水壓,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突水突泥控制。指揮與控制:觀測預警由工程部技術干部和各工班指定人員加強日常觀測,確保在第一時間確認涌水險情,提前發出預警提示。a與當地氣象臺建立天氣服務聯系,根據天氣預報和降水量統計,加強隧道涌水觀測;b注意觀測隧道涌水流量及變化時間、流速、水壓及擴拱處有無滲涌水;c觀測數據有變化時,及時向副經理匯報,以34、便組織施工搶險。施工報告a賦存高壓水段在開挖時,工人要身系安全帶,安全帶長度松緊適宜,如有涌水,應立即停止施工回到安全地帶,并及時匯報;b破拱處發現有水從拱頂滲涌時,施工工人應立即停止施工并回到安全地帶,并及時匯報;c賦存高壓水段要準備兩臺抽水機,保證不積水,水涌過急,抽不干時要向指揮部及時報告。安全撤離當確認出現涌水時,由項目部領導下令,立即電話通知值班室,組織所有現場施工人員將施工機械加以安置保護,洞內施工人員由班組長帶隊全部撤離。被困施工人員來不及撤離的,應選擇襯砌臺車等安全平臺進行自我保護,等待公司組織救援。組織搶險a各班組及時清點人員,確認有無被困人員,并集結待命,不得私自外出;b組35、織搶險突擊隊,由各工班抽調精壯工人組成,負責安裝擋護拱架,堆砌砂袋,規范水流方向;c在配備充分照明、救生設備時,由項目部決定組織身體素質好、水性高的工人進洞執行搜索救援活動;d衛生員做好準備,并視情提前與定點醫院聯系。供電和照明a在涌水可能危及到洞內變配電設施時,應果斷斷電,防止個別線路漏電發生意外;險情排除后,經檢查確認安全后可恢復供電;b啟動專用照明線路,保障隧道內必要的照明需要。設備在發生涌水時,如設備不能撤離到安全位置,應使設備處于動力關閉、加固和適當防護狀態,防止設備造成不必要的損壞。(三)通訊各救援小組、醫院、上級機關和外部救援機構,必須建立起暢通的通訊網絡。(四)警戒與治安a在發生涌水險情時,保安應加強洞外巡視,隔離安全地帶,禁止閑雜人員圍觀,禁止一切人員進入危險區域,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b加強洞口看護,未經公司統一組織不得放入任何人員。(五)人群疏散與安置疏散人員工作要有秩序的服從指揮人員的疏導要求進行疏散,做到不驚慌失措,勿混亂、擁擠,減少人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