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及雨水管道工程地基處理低能量真空強夯施工組織設計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60997
2023-05-24
21頁
137.47KB
1、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報審表 xx新城市政一期工程名稱:C1道路及雨水管道工程C1.3標 編號: 致:xx咨詢有限公司 (監理單位)我方已根據施工合同的有關規定完成了 xx新城C1.3標地基處理 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的編制,并經我單位上級技術負責人審查批準,請予以審查。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承包單位(章):xx發展有限公司 項目經理: 日 期: 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 專業監理工程師:日 期:總監理工程師審核意見:項目監理機構:總監理工程師: 日 期:xx新城一期C1道路及雨水管道工程C1。3標地基處理工程(真空排水聯合低能量強夯法)施工組織設計編 制: 審 核:編制單位:x編制日期:2、 目錄1、 編制依據2、 工程概況3、 工程水文地質狀況4、 施工方法5、 施工進度計劃與保證工期措施6、 施工質量保證措施7、 安全施工措施8、 文明施工措施9、 竣工資料10、 附圖、表xx新城一期市政C1。3標段道路地基處理1.編制依據:1。1. xx市深水港工程建設指揮部港城分指揮部頒發的xx新城一期市政C1、C2、B1道路地基處理指定分包定向議標投標須知;1.2。交通部(JTJ22198)港口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1.3。 交通部(JTJ2509)港口工程地基規范;1.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JGJ7991)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1。5。 xx市地基處理技術規范(DBJ08403、94)。1。6。xx新城C1道路地基處理施工方案。2.工程概況xx新城一期市政C1道路是蘆潮港人工湖(又名“滴水湖)的環湖景觀大道,道路等級為城市次干路,計算行車速度為40Km/h,規劃紅線寬50m,道路橫斷面為機動車雙向四車道加單側雙向非機動車道,道路全長8.54Km。C1。3標段鄰近東海側,全長為2.16Km,地基加固面積約為119010m2。xx新城位于xx市東南端,地處東海與杭州灣的交匯處,地貌類型屬潮坪相和河口、砂嘴、砂島的交界處。擬建C1道路場地系圍海造地、人工吹填形成,現狀地勢平坦,地面標高一般在4。55.5m。擬建道路現狀表層為圍海造地和人工湖開挖吹填形成的吹填土。吹填土部分區4、域以粉性為主,夾層狀淤泥質粘性土,土質松散且不均勻;部分區域呈淤泥質粘土夾粉土,呈軟塑流塑狀態。吹填土厚度一般為2。23.8m,局部最深約67m。在臨海區域半圓范圍內以砂質粉土為主,局部夾較多粘性土;而在另半圓范圍內以粘性為主,夾粉性土,吹填土土性空間和縱向分布欠均一。由于吹填土形成時間短,屬久固結土,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高壓縮性、強度低,在動力作用下易產生沉降和液化。為了確保路基強度和穩定,需對路基進行處理。2.1.地基加固標準強夯處理后,場區地基強度和沉降滿足如下設計要求。、加固的有效深度4m。、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k: 0-2。0m130KPa,2.04.0120Kpa、表層2。0m內5、地基回彈模量:EO25Mpa;3.工程水文地質狀況3。1地形地貌:擬建場地位于xx市東南端,地處東海與杭州灣的交匯處,地貌類型屬潮坪相和河口、砂嘴、砂島的交界處.擬建場地系圍海造地、人工吹填形成,現狀地勢平坦。3。2。地基土的構成與特性:經勘察初步查明擬建場地在自然地面50.0m深度范圍內的土層均屬第四紀河口、濱海、淺海相沉積,主要由飽和的粘性土、粉性土和砂土組成,一般呈水平層理分布。3。3。需加固處理地基土的物理學性質: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d及特性值fak值一覽表(附表1)層序地層名稱PS值重度直剪固快峰值強度地基承載力PS(Mpa)(KN/m3)C(Kpa)(0)設計值fd(KPa)特性值f6、ak(KPa)2吹填土0。6218。8134。03040253031砂質粉土3.0318.9333.01109032粉砂5.6818。6232。51301053.4。土層滲透系數:在第2、3-1、32層中進行室內滲透試驗,測得其滲透系數見下表 (附表2)層序土層名稱室內滲透試驗KV(cm/s)KH(cm/s)2吹填土(砂質粉土夾淤泥質粉質粘土)1。75E057.71E-054。55E062。81E-043-1砂質粉土6。90E052。57E-041。27E044.48E-0432粉砂8。46E054.98E-048。46E-056.10E043.4.水文狀況:蘆潮港年平均高潮位為1.86m;平7、均底潮位為1.34m,最大潮差為5.14m,平均潮差為3.2m。勘察期間地下水位埋深一般為1。303.00m之間,相應絕對標高為3.852.23m,從整個場地分析地下水水位埋深呈西部低,東部高(臨海區域)的趨勢,其水位差約1m。xx市平均地下水位埋深為地表面下0。50.7m,低地下水位埋深為地表面下1.5m.4施工方法:4。1.施工程序步驟:4.1。1. 施工前由主體施工單位將場區平整,推平至4。0m標高,(預留50cm超高);4.1。2.由主體施工單位開挖明溝、集水井;4。1。3.引測控制基線、基準點,形成“”字形測量控制網,將施工區域分成若干個100m54m的施工小區,局部有港橋和加寬區域8、,根據現場情況作適當調整。4。1.4.小螺鉆探摸取樣,分析土質特性,根據土質分布情況合理布置高真空排水井點管;4。1。5.預埋水位觀測管,每小區6孔,埋深4。0m,濾頭長1.5m,并要求水位測管周圍灌粗砂,正確掌握真空降水對地下水位的變化情況,編制水位孔的編號,并進行定時測量和記錄;4。1.6.采用10m9m(局部加寬區域可采用10m10m)方格網測量地面沉降初始值(延環線方向為10m,垂直環線方向為9m或10m),同時測定地下水位的初讀數;4。1.7.分三次布置高真空排水設備(具體見后附圖):在降水明溝內側布置小區外圍封閉管,外圍封閉管與明溝一樣要求相互貫通,外圍封閉管井點管間距為2米,距小9、區邊線距離為23米。第一次降水:均為3m淺管,濾頭長度為1.5m,井點管臥管間距為3m,井點管間距為2米,要求井點管周圍灌粗砂從孔底至地面以下50cm,孔口地面以下50cm內用粘土或淤泥質土封死。降水水位至2。5m以下,連續72小時不間斷降水。完畢后拆除并保留外圍封管,進行第一遍強夯。第二次降水:在第一遍強夯后,采用一長一短相間的井點管布置方式,短井點管管長3米,長井點管管長6米,井點間距為4米,臥管間距為4米,要求3米深井點管周圍灌粗砂從孔底至地面下50cm,孔口地面以下50cm內用粘土或淤泥質土封死。第一遍強夯后立即插管降水,并將夯坑及地表的明水及時排出。第二遍降水要求降至地面3米以下,連10、續降水7天。第三遍降水:在第二遍強夯后,采用一長一短相間的井點管布置方式.短井點管管長3米,長井點管管長6米,井點間距為4米,臥管間距為4米,要求3米深井點管周圍灌粗砂從孔底至地面下50cm,孔口地面以下50cm內用粘土或淤泥質土封死。第二遍強夯后立即插管降水,并將夯坑及地表的明水及時排出。第三遍降水要求降至地面3米以下,連續降水7天.外圍封管:井點間距為2米,管長為6米,井點管濾頭處1米灌粗砂.4。1.8。強夯施工按三遍進行,第一、二遍強夯夯點間距4m4m,呈正方形布置,第三遍強夯為搭接滿夯。夯錘要求重1010.5噸,錘底面直徑2。5m,要求有出氣孔.第一遍強夯:單點夯一擊,夯擊能量為40011、KJ;第二遍強夯:單點夯二擊,夯擊能量為1000KJ;第三遍滿夯:單點夯二擊,夯擊能量為1000KJ。夯擊能量可根據現場土質情況,通過現場監理認可,作適當調整.4.1。9。每遍強夯時必須保留外圍封閉管,并繼續抽水,確保場地內的地下水位不急劇上升,直至三遍強夯結束。4。1.10。第一遍強夯后考慮到不能對土體重復擾動,可在第二遍強夯前對場地進行推平,二、三遍強夯后,將場地用推土機推平,并進行地面沉降、地下水位觀測,滿足設計規定的間隙期后再進行下一遍的夯擊。4.2。高真空排水施工工藝4。2。1真空排水設備表(附表3)序號設備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真空泵FK15型套100真空度750mmHg2平衡箱只12、1003離心泵只50排水量45m3/h4總管63mmm3000053m支管32mmm1000066m支管32mmm30007彈簧管63mmm20008彈簧管32mmm80009發電機組200kw臺44.2。2.施工人員組織(附表4)序號工種人數備注1成孔工30專門成孔2安裝、搬運工25負責安裝泵、拆卸泵3雜勤25負責拔管、洗管、包扎濾頭等4電工3負責接線、檢查用電安全等5機修2檢查泵的正常運轉和維修等總人數854。2.3真空降水施工流程準備工作鋪放總管埋設支管支管總管連接-真空泵安裝調試-抽水水位觀測-拆除強夯.4.2。4施工工藝4。2。4。1井位布置:按井位設計平面圖安置抽水機組、總管。4.13、2.4。2成孔:水沖法成孔,外徑約150mm。4.2.4。3下井管:孔深度達到設計要求才能下管,管頂外露約20cm。4。2。4。4填濾砂:采取動水投砂,當成孔水逐步澄清,即投砂(深管6m可采用現場的粉細砂,淺管3m采用外購粗砂。)在管井周圍均勻回填,孔口50cm用淤泥或粘土封死.4。2。4.5設備安裝:井點管與總管、真空泵機組連接后,進行運行調試,檢查是否有漏氣及死管的情況,發現問題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補救。4。2。4。6抽水運行:真空泵機組安裝真空表,注意真空度情況的變化,出水應先濁后清。4.2.4.7進行24小時水位跟蹤觀測,水位下降達到設計要求和抽水時間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拆除施工區域內井14、點管和臥管,進行強夯.由于土層中有淤泥質粘土存在,該類土質滲透系數很小,可能導致井點降水難以達到預期效果,發生這種情況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如增設井點管,延長抽水時間等)。4.3.強夯施工準備4.3.1。C1、C2道路地基低能量強夯施工參數匯總表。C1、C2道路地基區低能量強夯施工參數匯總表(附表5)夯點布置(正方形)夯擊擊數夯擊能(KN.m)第1遍第2遍第3遍第1遍第2遍第3遍第1遍第2遍第3遍4m4m4m4m4m4m122400100010004.3。2。機具準備。表2:機具配備(附表6)序號設備名稱規格臺班效率數量1履帶吊EPD6025噸22履帶吊EPD6015噸23夯錘自制(錘15、底面積S5.0m2)1010。5噸45自制托鉤自制56推土機TD14017真空泵FK型15KW1008電焊機22KW210水準儀蘇光411經緯儀北光J2112路基箱1.2m6m244.4.項目組織機構,見表(附表7)表7:項目組織項目經理盧 斌項目工程師項目常務副經理夏忠明張夢華技術員資料員安全員施工員徐鶴濤朱曙光(兼)朱曙光陳漢年降水3組降水2組降水1組強夯2組強夯1組4.5。技術資料準備4。5。1.編制施工作業方案、質量檢驗計劃、施工進度計劃報業主、監理審批。4.5.2.填寫開工報告及測量放線資料報監理審批。4.5。3.進行技術、安全交底。4。6.場地準備4.6.1。平整施工場地,并控制場16、地標高誤差在10cm范圍內(由主體施工單位負責),按10米9米方格形測量場地標高,求出夯前平均標高。4。6.2。預埋水位管。4。6.3。強夯區測量定位,測量控制樁,埋設軸線樁和水準點樁。4.7.強夯施工4。7。1.平整場地,按設計圖測放第一遍夯點.4。7。2。測量地面沉降,地下水位初始值,經真空排水后地下水位降至地面以下2。5m。4.7。3.夯機就位,夯錘中心對準夯點.4。7.4.測量夯點標高作記錄。4.7。5。標定落距,將控制落距的脫鉤器鋼絲繩長度固定.4。7。6.測量夯前錘頂標高,作記錄。4。7.7.將夯錘起到規定高度,待夯錘脫鉤自由落下后,放下吊鉤測量錘頂高程,并作記錄。4。7。8。夯完17、及時用推土機整平場地。4.7.9.采用10m9m方格網測量第一遍夯后地面沉降。并立即進行插管進行真空降水,連續降水7天,觀測地下水位的變化情況,地下水位到地面以下3米后,即拆管進行第二遍強夯。4。7。10。測放第二遍夯點,第二遍夯點為第一遍夯點的中心位置。夯擊能量為1000KNm,夯擊數為2擊。4.7.11。第一遍強夯采用路基箱進行操作,第一、二遍強夯采用1525噸吊車吊10噸夯錘進行夯擊.4。7.12.夯完及時用推土機整平場地。4.7。13.采用10m9m方格網測量第二遍夯后地面沉降。并立即進行插管進行真空降水,連續降水7天,觀測地下水位的變化情況,地下水位到地面以下3米后,即拆管進行第三遍18、強夯。4.7.14.第三遍強夯為滿夯,需把施工小區的外邊用灰線測放出來,并作好夯前場地標高和夯后推平之后場地標高的測放和記錄。4.7.15.第三遍強夯為搭接滿夯,搭接為不小于1/4夯錘直徑。4.7。16.按照施工工藝要求,全部施工完畢后,拆除外圍封閉管,整平場地。4.7。12。整理夯擊記錄,交工驗收。4.8.施工技術標準4。8。1.夯面標高偏差應小于5cm。4。8。2.夯位放線偏差不得超過5cm.4.8.3.夯錘對中偏差不得超過10cm.4.8.4。夯擊數不小于設計要求.4.8.5.夯擊時收錘標準應符合設計技術要求。4.8。6。強夯范圍符合圖紙要求。4.8。7.強夯過程中降水,主要以外圍封閉管19、排水邊溝和水泵抽水降水,若碰到雨季,必須增加排水設備,保證排水暢通,地表無積水.4.9.施工質量技術措施4。9。1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難題及解決方法.4。9.1.1。如遇強夯的能量及其它技術參數不適合局部現場地質狀況,施工中強夯參數應作適合現場情況的調整工作。施工單位須征得甲方建設指揮部、設計院、監理、和有關研究小組的同意才能實施.4.10.施工質量技術措施4。10.1.施工過程中定期對控制樁、水準點控制樁進行復測并填寫復測資料。4.10.2.機組進場就位強夯之前,標定夯錘質量,丈量夯錘落距,使之保證滿足規定的夯能要求。4.10。3.認真做好強夯施工記錄,如實記錄各夯點錘擊數,每擊下沉量,夯坑深20、度及最后兩擊貫入度差值.4。10.4.強夯施工中,密切注意異常現象,對夯沉量異常、夯錘反彈、偏錘、地表隆起等要加強檢測,如實記錄,并及時作出相應措施。4。10.5。夯錘氣孔應保持暢通,防止堵塞,應隨時將氣孔余土清除。4.10。6。及時排除夯坑及場地積水。4.11.強夯嚴格控制:a、 周圍出現明顯隆起,如一擊時就出現明顯隆起,則要適當降低夯擊能量,相鄰夯坑內隆起量小于5cm;b、 第二擊夯沉量小于第一擊夯沉量;c、 兩擊夯沉量不大于50cm;d、 有明顯側移。5.施工進度計劃與保證工期措施5.1。施工進度計劃,見附表。5.1。1.施工準備中包括:人員、機具進場、組裝、調試等。5。1.2.工期從施21、工第一天起算,或接總包方開工通知算起C1.3標段的真空降水聯合低能量強夯施工90個日歷天內完成。5.2。工期保證方法5.2。1。制訂目標,編制進度計劃,上報進度計劃。5。2。2。進行施工實際進度和計劃進度相比較,出現偏差及時采取措施調整。5。2。3.協調與施工進度有關的部門,單位和施工作業機組之間的關系。5。2。4。工期控制措施5。2。4。1.落實各層次的進度控制人員,具體任務和工作責任,建立進度控制的組織系統,并對影響進度的因素進行分析預測。5。2.4.2。采取加快施工進度的技術方案。5.2.4。3.對責任機組長簽訂施工工期保證書與有關進度計劃目標相協調。6。施工質量保證措施6.1.質量目標22、創優質工程,施工中各項工序合格率達100,分項工程保證項目和基本項目合格率達到100,優良率達到90%以上.6.2.施工質量保證體系6.2。1。決策層由項目經理、項目常務副經理、項目總工程師組成.6.2。2.執行層由各施工隊長組成,施工隊負責人兼任兼職質量員。6。2。3.勞務層由施工班組長、機械操作工、試驗工、施工操作人員等勞務層組成.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機械操作工及其他勞務人員為第二責任人.6。3.技術保證措施6.3。1。認真進行圖紙會審和技術交底,項目經理牽頭,項目主任工程師組織全體人員認真學習施工方案、施工驗收規范標準,并進行認真的技術質量、安全書面交底,列出質量重點監督部位、監督要點23、。6.3.2.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對關鍵過程、特殊過程編制作業指導書,用以指導施工。6。4制度保證6。4。1.建立嚴格有效的管理制度:6。4.1。1。堅持施工組織設計審批制,施工組織設計、各分項工程施工方案,必須經上級技術主管、業主代表、監理工程師審查批準后執行。6.4。1.2。認真執行技術復核、隱蔽工程驗收制,把好隱蔽工程質量關,測量復核,復核計劃,并將結果填寫測量復核記錄,中間部位交工需填寫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作為檔案資料保存。6。4.1。3。建立嚴格的質量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責任明確,責任到人。6。4。1。4。關鍵技術崗位持證上崗制.6.5。監督保證6.5.1。嚴格執行監理程序,工程開工前做24、文件報批審核、質量檢驗單的批復、工程測量及其它檢測的實施,復核均應請監理予以審查、認可和旁站監督.工程施工過程中監理查驗、隱蔽工程的驗收、設計變更、工程竣工的驗收等,均應嚴格執行監理程序。6.5.2。維護監理的權威性,自覺接受監理的監督檢查。6。5。3。項目質量管理人員和質量監督員不定期進行質量檢查監督,并應做到抽查結果和施工記錄核對,施工記錄與工程量核對,完成量和作業時間核對,由以上三項核對來檢查質量隱患,杜絕質量事故的發生。6.5.4。對于發現的質量問題,應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制定整改預防措施。7.安全施工措施7.1。安全控制目標:實現安全事故“0的目標,安全防護設施達到規范標準.安全管理組25、織體系見表9。表9:安全管理組織體系:項目經理盧 斌項目常務副經理夏忠明項目專職安全員徐鶴濤施工員工地安全員李春松傅景民技術員朱曙光施工員陳漢年閔小健質量員電工組強夯組排水組7。2.組建項目部安全生產領導小組,項目經理為第一負責人,項目經理、項目主任工程師均為安全領導小組成員。項目部設專職安全員,各作業隊長兼職安全員.7.3.安全防范措施7。3。1.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及xx市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的有關規定及條例。7.3.2.對施工生產易發生危險的場地:電源、基坑、彎道等處應進行隔離,并推出警戒告示,對公眾會構成危險的場所,交通彎道、用電設備作業場所掛出有說明的警戒標志。7.3。3.堅持常抓不26、懈的安全教育,各分項施工安全技術交底應有安全措施。7.3。4.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檢查,對重點部位、危險崗位要有記錄,對查出的隱患做到定人、定時、定措施,及時解決。7.3.5.保證現場機械行駛道路暢通,嚴格控制道路坡度、轉彎半徑,并平整壓實場地,確保機械行走和車輛安全。7.4.消防安全措施7.4.1。發電機組房及臨建符合防火規定,并配備消防器材。7.4。2.不得在工地或工地周圍非露天地方使用明火,尤其注意燃油、電源、易燃、易爆處的安全7.4.3.對于需要使用電焊、乙炔等,屬三級動火,需填寫書面動火證明,報上級安全部門備案。7。5。施工安全措施7.5.1.進入現場的施工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7.5。227、。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7.5。3.酒后三小時內不得操作及上崗工作。7。5.4.大風天氣、大霧及夜間照明不良的情況下,嚴禁施工作業。7。5.5.施工人員必須明確分工,各負其責,各崗位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本工種的有關安全操作規程.7。5。6。施工現場保持平整,夯坑應及時回填.7.6。防洪保證措施7。6。1.建立防洪小組,組織抗洪搶險突擊隊。7。6.2.雨季到來之前組織大檢查,重點檢查臨建、臨時供電等方面的防洪、防澇、防電、防雷擊等。7。6。3.儲備一定數量的防洪器材,如油氈、雨衣、草袋、水泵等.8.文明施工措施8.1。現場管理8。1。1.堅持掛牌施工、文明施工,施工現場設置宣傳標語牌、安全標識、指示28、牌和警示牌,及有關工程圖牌。8。1.2。臨時工棚牢固整齊,并作好防臺防汛措施。xx發展有限公司xx新城一期市政C1道路及雨水管道工程C1.3標 2003年12月12日 施工工藝流程圖施工準備強夯機械進場測放控制樁拼裝調試預埋水位管場地整平用10m10m方格網測量場地標高挖設排水溝插真空強排水管進行第一遍降水定期測量地下水位以控制間歇時間和夯擊程序夯前測量地面沉降、地下水位初始值勤測量夯前標高布置第一遍夯點第三次插管降水第一遍強夯施工,夯擊能量為400KN.m場地整平第二次插管降水測量整平后標高布置第二遍夯點第二遍強夯施工,夯擊能量為1000KN.m場地整平測量整平后標高測量整平后標高布置第三遍夯點第三遍強夯施工,夯擊能量為1000KN.m場地整平測量整平后標高固結期滿后夯后檢測竣工驗收資料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