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樓建設土方開挖及基坑支護專項施工方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61852
2023-05-25
21頁
58.04KB
1、施工方案目錄一編制說明二工程概況三基坑測量施工方案四基坑支護施工方案五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六基坑開挖監測措施七安全文明施工八基坑護壁搶險技術一編制說明: 1、為預防施工現場土方坍塌事故的發生,保證施工安全,依據建筑法、安全生產法及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的要求,特編制此專項方案,以指導現場安全作業.2、本工程基坑開挖深度達12。80m,土方開挖及基坑支護專項施工方案必須組織專家審查,方案通過專家審查后方可實施.3、本專項方案是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補充性文件,方案編制完成后須經公司主管部門負責人、總工程師及總監理公程師審批簽字后,方可作業.二工程概況 1.1xx國際星城為高層建筑,層數為30層,高度92、9。5m,設計地坪標高52。40m。建筑物等級為一級,結構類型為框剪結構,設地下室三層,地下室底標高39.40m。1.2本工程位于xx南路與湘府南路交匯處東南角,建筑物外邊長121m,寬63m,基坑開挖深度為12.8m,東南向車庫入口處土方暫不考慮開挖.基坑西側距xx路邊線最近處5.93m,北側距湘府路邊線最近處5。97m,南側緊鄰xx大市場,東側緊鄰蓮湖大廈,且建筑物或埋藏地下水管、電信、電纜、排污管道等多種地下管線,基坑面積約達8000平方米,屬大面積基坑,土方量大,約11萬立方,土方開挖工期較長,基坑降水質量是土方開挖施工進度的關鍵,對周圍環境影響很大,所以本基坑對側壁變形控制的要求較高3、。1.3工程地質及水文概況: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長沙勘察設計研究院2007年10月所做:xx國際星城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本建筑場地地層自上而下依次為:人工填土:局部地段表層為約20cm的砼地面,以下為雜填土,褐紅、襯褐黃等色,大部分地段由砼塊、碎磚等建筑垃圾混30的粘性土組成,堆填時間約10年。未經分層壓實,結構松散。部分地段由粘性土混2030的砼、碎磚等組成,呈稍密狀態,層厚:2。203。90m.第四系新近沖積含有機質粉質粘土:褐灰,軟塑,具腥臭味。層厚:0。601。10m。第四系沖積粉質粘土:褐灰、棕黃色,呈可塑硬塑。層厚:0。502.10m。細砂:褐灰褐黃色,砂成分為石英質,含粘性土約254、%及少量圓礫,呈濕飽和稍密狀態。層厚0.501。40m。卵石層:褐黃灰白色,成分為石英質,不均勻含粘性土及砂礫石約30%,層厚0。501.40m,第四系殘積粉質粘土,暗紅、褐紅色,層厚0。204.10m。第三系泥質粉砂石:泥質粉砂巖:暗紅、紫紅色,主要礦物成分為石英、長石、云母及粘土礦物等,泥質膠結。強風化泥質粉砂巖:褐紅色,大部分礦物已風化變質,層厚0。34。8m。中風化泥質粉砂巖:褐紫、紅褐色,部分已風化變質,揭露厚度12。00-24m.潛水的穩定水位埋深為3。54。0相當于標高47。66-48.65m,水位隨季節而變化。1.4基坑特點、重點、難點分析及對策土方特點:本工程土方量大,基坑深5、度大,技術難度高,工期要求短;基坑周邊管線復雜,場地狹窄,土方運輸困難。施工要點:合理安排挖土順序、出土口;土方開挖分段進行交叉流水作業;土方大開挖堅持先加固、后開挖,挖出護壁土面后立即作好護坡處理;土方開挖以1515米為單位,分塊進行,逐步后退。1.5編制依據及原則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3、建設工程安全全生產管理條例;4、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5、xx國際星城工程施工圖紙;6、xx國際星城工程地質勘察報告;7、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8、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9、xx國際星城工程施工組織設計;6、10、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企業質量、職業健康安全、環境管理體系文件。11、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12、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13、基坑土釘支護技術規程CECS96:97;三基坑測量施工方案按基坑圍護圖紙要求,沿基坑開挖面放好開挖邊線,臨基坑圍護線放坡,放坡系數具體各斷面詳見基坑圍護圖,基坑邊工作面放800寬,沿工作面周邊做300300排水溝,轉角處做100010001000集水井。測量放線及測量樁點的保護(1)在基坑開挖之前,場內所有的紅線樁及建筑物的定位樁,全部經市規劃部門測量核準。明確在樁基施工階段紅線及定位樁是否產生位移,若有移位應會合規劃部門、設7、計單位、建設單位研究處理方案。(2)對場邊道路及場內的臨時設施做好定位標記,以備觀測。(3)在基坑開挖前,要根據施工圖紙、基坑開挖放坡坡度及核準的軸線樁測放基坑開挖上下口的白灰線。繪制出基坑位置及基坑上下口開挖線位置圖撒開挖白線、驗線-5.630m基坑土方開挖撒12.80m基坑開挖白線、驗線-12。80m基坑邊坡支護及開挖坑底找平修整(4)因此,在基坑開挖前,基坑開挖范圍內的所有軸線樁和水準點都要引出施工活動區域以外,用大方木樁深打后釘上鐵釘并加以保護。(5)所有的測量木樁、紅線點一經核實后,項目部就應落實專人對其進行定期檢查復核,以確保紅線的準確性。要及時復撒灰線,將基坑開挖下口線測放到基坑8、底。及時控制開挖土標高、做到5m扇形挖土工作面內,標高白灰點不少于2個。(6)認真執行開挖樣板制,即凡重新開挖邊坡坑底時,有操作技術較好的工人開挖一段后,經測量人員或質檢人員檢查合格后作為樣板,繼續開挖.施工人員換班時,要交接挖深、邊坡、操作方法,以確保開挖質量.(7)開挖邊坡時,盡量采用溝端開行,挖土機的開行中心線要對準邊下口線。要堅持先修坡后挖土的操作方法。挖土施工放坡放坡按二級放坡5。63m按70度放坡然后水平段留置0.8m水平段,7.17m按70度放坡至坑底。四基坑支護施工方案按設計院提供的土釘墻設計方案進行施工噴錨網支護技術(新型土釘)原理是利用沿途介質的自承能力,借助錨桿與周圍土體9、的摩擦力和粘聚力,將外部不穩定土體和深部穩定土體聯在一起,形成一個穩定的組合體。錨桿端部互相連接的噴射混凝土面板,由于緊密嵌固于土體中,它不僅能很好的調節錨桿相互之間的應力分布,而且可以很好的起到防水作用。一是防止水沖刷邊坡給基礎施工帶來不便,二是可以有效地防止地下水的滲漏,避免周圍地面沉降,影響建筑物的安全。噴錨網由于采用水平壓力灌漿新技術,大大加強了地面的承載能力。噴錨網支護方法的施工不單獨占用施工工期,它和土方開挖同時進行,邊開挖邊支護,無污染,噪聲低.到最后的收口時,靈活機動,可以開口放坡、降低馬道或者臺階開挖,以便最大限度提高開挖功效,但土回填馬道后,再用錨桿將出口加固復原,對邊坡無10、任何影響。1土釘墻支護的設計方案見設計院提供的土釘墻設計方案進行施工2網噴砼護面設計見設計院提供的土釘墻設計方案進行施工3注漿因為注漿砂漿體的強度遠比土體強度為高,因此土層錨桿設計中砂漿體強度不是控制參數。錨桿注漿全部采用孔底加壓注漿,注漿壓力為0.5mPa,對于松散地層注漿壓力為1.01.5Mpa.注漿配合比:水泥:砂:水=1:0.5:0。45.并加三乙醇胺等.4、具體施工措施土方噴錨支護的施工流程為:制錨開挖基坑鉆孔送錨注漿修坡編網筋噴射砼開挖下層4.1制錨錨桿體:25鋼筋,技術質量要求:錨長允許誤差20cm錨桿體每隔34m做對中架錨桿體(鋼筋)搭焊長度5d,雙面焊5開挖噴錨網支護的特點是11、邊開挖邊支護。為保證基坑邊壁在開挖工程中土體應力場和應變場不產生過大變化,因此,對土方開挖有嚴格要求,挖土必須分層分段開挖6鉆孔用洛陽鏟和空氣沖擊鉆成孔。技術質量要求:孔徑大于14cm孔深允許誤差20cm打設角一般為3-8.孔位迂障礙物時允許變動.7注漿一般為底部注漿技術質量要求:配比為水泥:砂:水=1:0。5:0。45,并加三乙醇胺0.3注漿壓力大于0。5Mpa水泥普425、中細砂.8修坡面注漿后進行修坡面,使坡面平整。嚴格控制坡面到地下室墻體距離。9編網及焊接技術質量要求:網筋6200200, 6為級鋼網筋搭焊長度10cm ,多于3個焊點;錨頭井字型,2525cm,焊接充滿空隙10噴射砼護12、面技術質量要求:材料:普通425水泥、中砂、碎石或豆石(粒徑小于15cm)配合比:水泥:砂:石:水=1:2:2:0。4,冬期加3速凝劑(水泥重量比)配料的攪拌,上料后水砂石經過噴漿機和輸送料管混合,即可達到均拌的目的.砼強度C20噴射砼面層每天澆水養護23次,養護7天。11開挖下層開挖下層土方時間與上層噴射砼強度、注漿強度、地質條件,邊壁位移量有關,一般上層砼面層噴射2436小時后方可進行下層開挖。5、施工監測錨噴網支護監測是支護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監測手段可隨時掌握基坑周邊環境的變化及支護土體的穩定狀態、安全程度和支護效果,為設計和施工提供信息.通過信息反饋體系,可及時修改支護參數,改13、善施工工藝,預防事故發生,本工程基坑設以下監測項目:1、監測基坑邊壁的位移,繪制位移時程曲線,分析變形速率和位移量,確定其對邊坡穩定、對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線的影響程度。監測點位置待開挖3m(兩排錨桿)后確定監測結果.2、監測基坑北側4層樓房的沉降,繪制沉降時程曲線,分析沉降過程趨勢和各測點的不均勻沉降量,確定其對樓房的影響程度,監測數據見附圖。6、應用效果6。1縮短了工期,土方開挖與邊坡支護同步進行。6.2解決了場地狹小給施工帶來的不利影響,并保證了相鄰建筑的安全,基坑四周建筑物和地下各種管線安全無恙。6。3支護效果良好,基坑支護完成后,根據對基坑邊壁幾何尺寸進行的測定,邊壁完全符合地下室墻體14、外墻模的要求,另根據基坑邊壁位移的時程曲線分析,基坑邊壁位移收斂,最大位移量為22mm。1)、土釘墻施工注意要點:(1)、上層土釘注漿體及噴射混凝土面層達到設計強度的70后,方可開挖下層土方及下層土釘施工.(2)、基坑開挖和土釘墻施工應按設計要求自上而下分層分段進行。在機械開挖后,人工修整坡面,坡面噴混凝土支護前,清除坡面虛土.(3)、土釘成孔施工宜符合下列要求: 孔深允許偏差:50孔徑允許偏差:5孔距允許偏差:100成孔傾角偏差:5%(4)、土釘墻編網要求:鋼筋保護層厚度20;本工程鋼筋網與土釘連接采用焊接。(5)、土釘墻施工位移監測在需支護坑體每邊設位移、沉降觀測點各二個.土釘支護監測是支15、護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監測可隨時掌握基坑周邊環境的變化,以及支護土體的穩定狀態、安全程度和支護效果,為設計和施工提供信息,通過信息反饋體系,可及時修改支護參數、改善施工工藝、預防事故發生。五土方工程施工方案1施工進度計劃及保證措施計劃施工工期 為40天土方工程量113000m32 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法車輛行車車輛行車,挖土時留置車道8m寬,并鋪設500厚磚碴做臨時道路,從西向東邊挖邊退。車輛遠離圍護墻靠邊行走。配置5臺挖掘機及50輛自卸車,視天氣及交通情況增減機械。土釘墻圍護是隨著基坑挖土的進行而逐步施工的,因此土釘墻施工與挖土作業交叉進行,二者的配合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基坑的安全和施工工16、期,需合理安排,分層分段作業.本工程采用全封閉明挖法,開挖總體思路是:1)由西開始向東方向分層分段退挖,每段約10m,放坡段每層深度約3m。土方開挖走向如基坑土方開挖走向示意圖所示.挖土從上面下分層分段依次進行,每層開挖深度不得超過同層土釘墻下0.5m,每層分段開挖長度不得超過30m,開挖面寬度不得小于同層土釘長度,且不得大于10m,嚴禁超挖或在上一層未加固完畢就開挖下一層。下層土方應在上層土釘墻完成且養護至少4872小時后才可繼續開挖。在挖方邊坡上如發現有滑坡等土體,向挖方一側滑移和軟弱夾層、裂隙時,及時清除和采取相應措施,以防上崩塌與下滑;當遇到地下管線時,應通知市政、電力部門,將期移位后17、再行施工。基坑的土方開挖根據基坑的深度和實際的地質條件進行分層開挖,在整個基坑開挖過程中應做好各項工序的搭接,作到隨挖隨做支護,以保證基坑支護安全。2.2施工方法(1) 土方開挖施工采用水平分段,垂直分層的方法施工。每段大約10m到15m之間,每層約3m深。(2) 每段土方施工時先在兩邊需要設置土釘墻的位置挖開一條約1/4基坑寬度的溝槽,提供工作面給土釘、噴錨網插入施工,然后再挖中間的土方。(3) 土方工程采用退挖分層分段施工,根據施工部署的走向,向出土口退挖。具體施工時,每段端部基坑又分為兩個作業面同時挖土,每作業面上均配置一到四臺反鏟下挖機,一臺推土機配合堆土,按流向直接挖至分層面標高,即18、挖即裝車即轉運。(4) 預留車道土方施工段采用臺階后退法施工。具體施工時,從各期段端部基坑的遠端角開始,分層挖至出土口的土臺階后,呈放射狀向該段的出土口方向后退挖土,邊挖邊傳遞土方,所挖出的土方經下挖機分級傳遞至基坑頂面后,直接裝車轉運至存土場堆放。(5) 挖土施工時與錨桿施工相互配合,交替進行。在挖至錨桿下部0.2m處,待該層錨桿完成后,才可向下繼續開挖.按照此辦法分層分段挖至基坑底設計深度以上30cm,再用人工挖整平至基坑底設計深度。(6) 有超前鋼管擋土支護結構的基坑,土方開挖該鋼管頂標高土面后,馬上插入施工,并且待超前鋼管施工注漿完成后,方可進行土方開挖。(7) 對設有預應力錨桿(索)19、的土層,需待該土層的支護面噴錨網和預應力桿(索)注漿達七天后并張拉完畢,方可進行下一層土方開挖施工。(8) 在施工過程中,要注意做好施工降水施工排水的組織及措施.施工降水排水另見有關專題方案。(9) 土方開挖過程中,派人對擋土支護結構進行配合監測,如發現擋土支護結構有偏移過大的現象,立即采取回填加固等有效措施進行處理,待加固措施完成后,基坑偏移趨于穩定時才能繼續進行開挖。機械挖土過程中,配有經驗豐富的施工人員現場指揮,切實保護好樁身、超前鋼管及錨桿支護系統不受碰撞,及配以一定的人工挖土.基坑排水 基礎土方工程施工期間,項目部決定在每條軸線基坑旁采用人開挖一條排水溝,排水溝寬300mm,起點深為20、200 mm按0。5的坡度進行施工,且為保證排水溝的順利工作,排水溝邊坡定為1:0.77。在排水中遇個別地式較高處,人工開挖11米集水井作為過度2.3施工機械設備表1反鏟挖掘機5臺(1.0m3)開工進場 2自卸汽車:50輛(15t)按進度配備3鑿巖機2臺 按進度配備4鑿巖風鎬10臺按實際地質情況及進度配備5推土機2臺按進度配備6洗車器2臺開工進場7抽水機6臺開工進場3 各項施工措施3。1產品保護措施(1) 對錨桿(索)頭監測控制點和水準點派專人進行跟蹤保護,嚴禁野蠻施工,蓄意破壞。(2) 土方開挖時做好施工監測工作,防止邊坡發生過大的下沉或變形,如變形超過限值,必須采取加固措施。(3) 施工中21、如發現有文物、地質(震)部門設置的長期觀測點及地下管道等時,將通知監理和甲方處理。六。基坑開挖監測措施(1) 在施工過程中對維護結構的基坑頂土體和樁頂變形進行監測,通過監測掌握圍巖、支護結構、地表的動態,及時預測和反饋,用其成果調整設計,指導施工.變形容許值、預警值按(GJB02-98)相關規定選取.當變形值超過時,應立即停止開挖,并通知設計和監理,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安全后方可繼續施工。(2) 開挖過程應對支護結構頂的水平位移、預應力錨桿的應力變化、場地范圍內的水文進行監測,須滿足設計及規范的要求,如發現異常情況時,立即停止開挖,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后,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進行施工。(3) 施工過22、程須對基坑周邊的地下水位、水土壓力等進行量測。(4) 具體監測內容詳見監測專項方案。3.3 工期保證措施本工程土石方工程量大,開挖困難,工期緊,為了順利按期完成本站的工程施工,我司將增加足夠的施工機械,不惜成本,計劃將土方全部外運,以免因土方在場內轉運而影響施工進度。因為土方外運量非常大,故計劃安排日夜連續外運土方,并派專人組織指揮交通,處理好出土車流量的問題,以免引起交通混亂和堵塞。開挖階段,統籌指揮好各臺挖掘機的施工、錨桿及錨索的施工、噴錨網的施工,避免各機亂挖亂運,引起挖開壞口的情況,合理安排出土口和出土線路,提高挖掘機、運土車的工作效率。3。4 質量、安全保證措施(1) 施工前做好管理23、人員、各班組的安全交底和技術交底工作.(2) 基坑周圍設置鋼管護欄,護欄采用水平兩道51鋼管,鋼管立柱間距3.0m。并在明顯位置掛安全警示牌。(3) 機械開挖嚴禁在高度超過3m或在不穩定土體之下“偷巖”(無坡腳及負坡腳)作業。在挖方邊坡上如發現有危巖、孤巖、古滑坡等土體或導致巖(土)體向挖方一側滑移的軟弱夾層、裂隙時,應及時清除和采取相應措施,以防止巖(土)體崩塌與下滑。(4)基坑周邊布置明溝排水,每隔30m設集水坑,其它樓采用放坡開挖(5) 加強基坑周圍建筑物、基坑和鋼支撐的變形監測,遇暴雨等異常情況應加密監測周期。如變形有異常,應立即停工,分析原因,及時采取措施補救。(6) 注意施工場內安24、全用電.(7) 夜間施工做好照明及安全防護工作。夜間施工照明的準備基坑開挖期間,夜間照明用電:所有用電均可以從現場配備的配電箱內接引通過手提小電箱架空至土方開挖區域。整個施工現場的夜間照明通過用鋼管架子架高安置的2個5000W大太陽燈照明。施工范圍內的夜間照明采用活動燈架,每個燈架安裝1000W小碘鎢燈,每兩個基坑配置一個燈架。(8) 施工時推土機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5m以上推鏟土;挖土機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以防機械自重下沉。(9) 基坑開挖后盡量減少對基土的擾動、基坑底部以上30cm土層采用人工挖土,嚴禁機械開挖。(10) 防止施工順序不合理:土方開挖宜先從低處進行,分層分25、段依次開挖,形成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嚴禁大鍋底式開挖。(11) 在地下水位以上挖土。地質資料反映有細砂及中粗砂層的工程項目,必須有截水和降水等有效防止流砂措施。(12) 防止基坑邊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尺寸不足的情況,加強檢查,隨挖隨修,并認真驗收。七安全文明施工1、操作安全技術措施現場施工人員必須進行技術交底,并持證作業,掛牌負責,定機定人操作。所有進場機械必須進行嚴格的檢查,保證機械設備完好。夜間施工配備足夠照明,主要通道不留盲點。加強基坑監測,發現問題及時能報各施工方,并會同維護單位做好應急處理。2、文明施工措施 工地內車輛出入口配置高壓水槍沖洗,所有駛出現場的車輛必須沖洗干凈后才能26、上路行駛. 場內不大面積積水,所有泥漿、污水、廢水必須經沉淀處理后才能排入排水管道。 施工前辦好施工許可證、余泥渣土排放證、夜間施工許可證、散體物料運輸準運輸等證件,復印件在施工現場辦公室張貼。 施工垃圾要層層清理,設立垃圾池集中堆放。搞好與相關單位的關系,本著“與人為善”的態度,出現糾紛通過組織途徑解決,嚴禁聚眾打架。3 環境保護與衛生 遵守有關規定并采取措施降低設備噪音,防止噪音污染. 遵守有關散體物料管理的規定,所有散體物料在排放、運輸選擇合格車輛進行。 施工現場內的各類爐灶禁止使用有毒物體作燃料,禁止燃燒各類建筑廢料和生活垃圾. 教育員工,并做好檢查監督工作,保持環境衛生,嚴禁隨地大、27、小便.八基坑護壁監測及搶險措施。監測內容:沉降監測、位移監測、深層監測及基坑周邊的變形觀測等。.監測點設置:地表沉降、位移觀測點50個;深沉土體位移監測孔12個。觀測預警值:連續三天位移速度達3毫米/天或地表位移量累計增加20毫米;地面累計沉降超過基坑深度的1;深層土體位移累計60毫米.4。觀測成果分析:每天進行觀測成果匯總并繪制沉降(S)-時間(T)關系曲線圖、沉降(S)水平位移(L)距離(H)關系展開曲線圖;每三天對繪制圖形及觀測結果集中進行討論,分析變形是否過大及是否趨于穩定,并確定是否需進行采取補救措施。監測結果:監測結果表明:臨邊地面開裂、土釘支護邊坡的沉降、位移量均控制在預定的范圍28、內,基坑施工始終是安全、穩定的,鄰近建筑構物未發生實質性沉降,證明總體方案是非常成功的。應急措施1。開挖到某一層面時,若出現土體位移過大,應先將基坑回填掉,并盡快查找分析原因,采取補救措施。2.若坑內土體隆起,應在坑內利用重物壓制隆起土體的同時,對坑外土體加固或對坑外土體進行降方卸荷.3。基坑內保證有一臺挖土機可以隨時調用,如發現開挖后坡頂位移、沉降呈增大趨勢且不收斂,立即用挖土機挖土向坡腳回填土方,直至位移穩定再采取加固措施.基坑工程的破壞率較高.因此,配合施工過程的監測與信息反饋技術,如基坑護壁帷幕漏水化學灌漿搶險技術在基坑開挖期間,設專人檢查基坑穩定,發現問題及時能報有關施工負責人員,便于及時處理。在施工中如發現局部邊坡位移較大,須立即停止開挖,能知圍護單位做好加固或加密錨桿處理,進行邊坡噴砼,待穩定后繼續開挖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6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