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商業、物業管理用房塔吊基礎施工方案(2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62103
2023-05-25
24頁
572.22KB
1、 xx達觀上院項目塔吊基礎施工方案編制人:審核人:批準人:編制單位:編制日期: 目 錄目 錄2第一章 工程概況31、工程概況3第二章 工程地質條件及水文地質條件31、地層條件32、水文條件4第三章 編制依據4第四章 塔吊布置5第五章 塔吊基礎設計7第六章 主要施工工藝101、測量工程103、鋼筋工程114、混凝土工程13七、安全文明施工16第八章 塔吊基礎計算書16第一章 工程概況1、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xx省xx市仲愷高新區和暢六路,總建筑面積為62126.58平方米。整個工程由1棟4棟(28-29層)住宅、商業、物業管理用房、社區中心、垃圾房、地下停車庫等組成。占地面積為2458.38M2,2、總建筑面積為:62126.58M2,其中,住宅2-(28/29)F建筑面積為41065.02M2,商業1-2F建筑面積為3300.77M2,物業管理用房1F建筑面積為221.35M2,社區中心、垃圾房1F建筑面積為153.45M2,地下停車庫建筑面積為15843.7M2,首層架空停車1F建筑面積為1070.84M2,屋面花園架空建筑面積為471.43M2。本工程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場地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工程重要性等級為二級,巖土工程勘察等級為乙級,結構形式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建設單位:xx市公司設計單位:xx市惠院有限公司勘察單位:xx省勘察院監理單位:xx市建設監理公司 施工單位:工程有限公3、司工程概況詳見施工組織設計。第二章 工程地質條件及水文地質條件1、地層條件根據xx省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巖土工程勘查報告及有關技術資料,地層結構特征分列如下表:1人工填土(Q4ml):1-1素填土:雜色等,稍濕濕,結構松散,土質主要由風化土、風化巖塊、少量粘性土堆填而成,硬雜質含量為5%40%,塊石直徑一般為28cm的。層厚1.508.50m,平均4.83m。1殘積層(Qel):2-1粉質粘土:黃褐色、灰白色等,稍濕,可塑,干強度、韌性中等,為下伏基巖殘積土。層厚1.509.30m,平均厚度5.53m,層頂高程11.5421.05m,平均18.16m,層頂深度0.008.50m,平均2.14m。14、侏羅系(J)泥質粉砂巖:3-1全風化:棕褐色、黃褐色、紅褐色等,原巖結構完全破壞但尚可辨識,礦物成分大部分已風化成土,巖心呈土柱狀,殘余原巖結構強度,層厚0.5015.40m,平均厚度6.88m,層頂高程7.0821.20m,平均14.34m,層頂深度0.0013.60m,平均6.02m。為極軟巖,極破碎,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級。3-2強風化:棕褐色、灰褐色等,原巖結構大部分破壞,礦物成分顯著變化,裂隙很發育,巖心呈半巖半土狀或短柱狀或塊狀,用手可折斷,風化不均,局部夾中風化塊狀,層厚0.5030.90m,平均厚度10.71m,層頂高程-16.6620.85m,平均3.53m,層頂深度0.0035、6.70m,平均16.86m。為極軟巖,極破碎,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級。3-3中風化:棕褐色、灰褐色等,細粒結構,中厚層狀構造,巖體較破碎,巖芯主呈短柱狀,局部塊狀,裂隙較發育。層厚0.508.30m,平均厚度3.43m,層頂高程-20.3215.45m,平均-7.17m,層頂深度5.1041.00m,平均27.57m。巖石為軟巖,巖體較破碎,巖體質量等級為級。2、水文條件場地地下水類型為第四系孔隙水和泥質粉砂巖裂隙水,以裂隙水為主,強、中風化部分含水,場區填土層中有少量上層滯水分布。地下水主要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地表水)的垂直入滲及鄰近水系側向補給,主要以大氣蒸發/巖土層間側向滲流排泄完成地下水6、的循環交替。地下水位埋深為7.108.30m,地下水位標高11.7413.80m。地下水受季節降水影響,水位變化幅度為12m。第三章 編制依據1、xx市惠城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設計的xx達觀上院項目工程設計藍圖;2、xx省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巖土工程勘查報告及有關技術資料;3、地基與基礎施工驗收規范;4、塔吊使用說明書;5、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 GB5144-2012;6、塔式起重機操作使用規程 ZBJ80012-89;7、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2010;8、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5007-2002;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第四章 塔吊布置1、由于xx達觀上院項目7、施工場地狹窄,給本場區塔吊布置帶來困難,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建設單位工期要求:xx達觀上院項目塔吊布置如下:1#、2#塔吊:TC6013A型(2#樓北側、3#樓北側);具體布置示意圖見后附圖。2、各塔吊的具體定位見下圖:1#塔吊布置在2#樓北側,具體定位見下圖:2#塔吊布置在3#樓北側:第五章 塔吊基礎設計1、根據甲方提供的地勘報告,各巖土層的設計計算參數如下:各巖土層承載力特征值地層編號及巖性狀態推薦承載力特征值fak(kPa)壓縮模量(Es01-0.2)(Mpa)1人工填土松散80/2粉質粘土可塑1504.693-1 全風化泥質粉砂巖全風化300 5.773-2強風化泥質粉砂巖強風化600 8、/4-2中風化泥質粉砂巖中風化1200/1#塔吊的持力層為第-2層(強風化泥質粉砂巖層),該土層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600kpa,2#塔吊的持力層為第-1層(全風化泥質粉砂巖層),該土層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300kpa,經過計算(計算書見附件),1#-2#塔吊均可采用天然地基基礎。1#-塔吊基礎承臺做法如下: 塔吊基礎承臺配筋圖塔吊各塔吊承臺底標高(m)備注1#塔吊-10.950注:1#承臺基地須坐落在第-2層強風化泥質粉砂巖層上,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600kpa,2#承臺基地須坐落在第-1層全風化泥質粉砂巖層上,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300kpa,。2#塔吊-10.950塔吊基礎施工過程中注意9、事項:基礎開挖至老土找平,施工墊層,周邊砌磚后再行編筋澆筑混凝土,基礎周圍地面低于混凝土表面100mm以上以利排水。墊板下混凝土填充率95,四墊板上平面保證水平,墊板允許嵌入混凝土內5-6mm。四組地腳螺栓(16根)相對位置必須準確,組裝后必須保證地腳螺栓孔的對角線誤差不大于2mm,確保固定基節的安裝。允許在固定基節與墊板之間加墊片,墊片面積必須大于墊板面積的90,且每個支腿下面最多只能加兩塊墊片,確保固定基節的安裝后的水平度小于1/750,其中心線與水平面垂直度誤差為1.5/1000。塔吊基礎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2、布置于建筑物基坑內的塔吊基礎施工塔基與底板連接處的構造1#、2#塔吊由于10、施工現場制約,布置在車庫內,為了減小塔吊自重及運行期間的動荷對建筑物地基的擾動影響,塔基應下臥于建筑物基礎底板,且塔基與建筑物基礎底板須分離,在它們之間設一層級配砂石墊層,夯填密實,起緩沖作用。塔基斷面構造見下圖:塔基處建筑物基礎底板的后澆處理a、為了避免塔吊運行時的動荷載對建筑物基礎結構的影響,澆筑建筑物基礎底板時在塔基處留設一塊后澆,其大小根據塔吊標準節平面尺寸確定(應稍大)。b、為了使塔基處建筑物基礎底板后澆部分的防水效果不受影響,在進行卷材防水層施工時,施工縫處卷材應留甩頭(要有足夠長度,須考慮搭接),還可在施工縫處建筑物基礎底板側面設止水鋼板或膨脹止水條,進行防水的加強處理。c、建筑11、物基礎底板澆筑后,在施工縫邊砌筑200高擋土墻,避免雨后周邊雨水流人坑內。同時在塔基上方齊擋土墻搭設密閉棚架,避免建筑垃圾落人坑內,以利于后澆混凝土前坑內的清理。d、塔吊拆除后,建筑物基礎底板補澆前應將坑內雜物、積水清理干凈。將盤在坑內的防水卷材甩頭展開,并作局部防水加強處理。將施工縫處松動石子、浮漿剔除干凈,灑水濕潤,刷水泥素漿,然后澆筑混凝土。混凝土強度等級取較原設計強度等級高一級,內摻適量微膨脹劑。澆筑完畢將表面收刮平整,及時認真做好混凝土的養護工作。第六章 主要施工工藝1、測量工程采用平面坐標法:根據建設單位提供本工程的高程與坐標,并依據四周的永久性控制樁上的坐標點,畫出放線簡圖,經建12、設單位、監理工程師進行審定后進行定位,定位后將建筑軸線引出,設立基準控制樁,并據此來測定塔吊基礎的正確性。為保證塔吊基礎工程的相對位置及細部軸線的正確,從基礎開挖到基礎結束,均由全站儀進行測定,在塔吊基礎工程的四大角及軸線根據甲方給定的建筑坐標設立定位樁,基線由經緯儀投測到各個基礎上。標高傳遞由水準儀進行測定。測量放線用50m、水平尺等儀器,測量用儀器必須合格方可使用。2、土方工程為了不占用工期及塔吊安裝的方便,當基坑開挖在塔基部位挖至接近基底設計標高(留一定厚度進行人工清底)時,即應及時進行塔基的放線、開挖、混凝土澆筑,利用其他部位挖土及基坑支護的時間進行混凝土的養護和塔吊的安裝。根據現場實13、際情況,土方開挖主要采用機械挖土,人工挖土輔助。1#、2#塔吊由于位于基坑內,為了避免塔吊運行時的動荷載對建筑物基礎結構的影響,根據本方案第五章第二節的做法,土方開挖深度應低于車庫底板2.9m左右?;A施工完畢、塔吊安裝完畢后及時進行土方回填工作。 在機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配合人工隨時進行挖掘,并用手推車把土運到機械能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時用機械挖走。施工注意事項:a對定位標準樁、軸線引樁、標準水準點等,挖運土時不得撞碰。并應經常測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標高和邊坡坡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定位標準樁和標準水準點也應定期復測和檢查是否正確。b土方開挖時,應防止鄰近構筑物,道路、管線、圍擋等發生下沉和14、變形。與設計單位或建設單位協商,采取防護措施,并在施工中進行沉降或位移觀測。c如發現有測量用的永久性標樁或地質、地震部門設置的長期觀測點等,應加以保護。在敷設有地上或地下管線、電纜的地段進行土方施工時,應事先取得有關管理部門的書面同意,施工中應采取措施,以防止損壞管線,造成嚴重事故。3、鋼筋工程鋼筋必須按照不同的鋼種、等級、牌號、規格分批堆存,不得混雜,并且設立識別標志。鋼筋在存放過程中,應避免銹蝕和污染,鋼筋漏天堆置時,應墊高并加覆蓋。鋼筋制作前進行質量檢驗,鋼筋進場后,應做拉伸(抗拉強度、屈服點、伸長率)和冷彎試驗。鋼筋在加工之前,表面必須潔凈、無油漬、漆污、水泥漿、鐵銹等。鋼筋應平直,無15、局部彎曲,成盤的鋼筋和彎曲的鋼筋必須調直。用冷拉法矯直鋼筋時,I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大于2,II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大于1。3.1 承臺基礎鋼筋承臺鋼筋采用級鋼25各30根雙層雙向,架立筋為級鋼12-225,馬凳采用級鋼251000,保護層厚度為50mm,鋼筋綁扎參圖集11G101-3.基礎鋼筋的綁扎a、把基礎底層鋼筋按要求間距放好畫好鋼筋分檔標志,最后綁其余橫筋。鋼筋綁扎完畢后,各種操作人員不準任意蹬踏鋼筋。b、鋼筋綁扎:綁扎鋼筋網片時不準跳扣,應滿綁,底板鋼筋為雙層時,在上下鋼筋網片之間應設馬凳,馬登間距1.0M,以保證鋼筋位置正確,網片綁扎時應注意相鄰鋼筋綁扎點的綁扎扣應成八字形,以防鋼筋變形。16、C、模板合模以后,對鋼筋進行進一步修整,澆注混凝土時指定專人看管鋼筋及埋件位置。施工中注意的事項:(1)在加工前出具詳細的加工配料單(下料單)交項目部技術負責人審核。(2)班前對職工進行技術安全教育。(3)畫出施工鋼筋綁扎分布圖,重要部位畫出節點。(4)對機械操作人員進行培訓,持證上崗。(5)所有機械操作,必須維護完好。(6)鋼筋的品種和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7)鋼筋表面應保持清潔,無老銹和斑點。(8)鋼筋的規格、形狀、尺寸、數量、錨固長度、接頭設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要求。(9)鋼筋焊接、機械連接必須符合施工規范規定要求。(10)鋼筋綁扎完畢后,必須加強對成品保護17、。4、埋設件埋設按塔吊廠家提供資料,對預埋地腳螺栓位置進行定位,核實無誤后,預埋地腳螺栓,對地腳螺栓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將4件10.9級高強度螺栓及墊板與預埋螺栓定位框裝配在一起。為了便于施工,當鋼筋捆扎到一定程度時,將裝配好的預埋螺栓和預埋螺栓定位框整體吊入鋼筋網內。再將8件30的鋼筋將預埋螺栓連接。吊起裝配好的預埋螺栓和預埋螺栓定位框整體,澆筑混凝土。在預埋螺栓定位框上加工找水平,保證預埋后定位框中心線與水平面的垂直度小于1.5/1000。固定支腿周圍混凝土充填率必須達到95%以上,機腳螺絲應嚴格按說明書要求的平面尺寸設置,允許偏差不得大于5mm。澆筑混凝土時注意對地腳螺栓保護,并用測量儀18、器觀察,如發現移位,立即糾正。塔吊基礎用206的鍍鋅扁鐵與兩個接地體進行連接。5、混凝土工程本工程基礎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攪拌站統一供應混凝土。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承臺混凝土澆筑均采用自卸。本工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均要滿足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的要求。5.1、承臺混凝土承臺周邊模板采用370mm厚磚胎模,用水泥標準磚砌筑,M5.0水泥砂漿。砌筑高度超出承臺基礎頂面100mm?;A厚度1350mm,采用分層投料,分層澆筑,一次性成型的澆筑方法。預先在底板四周外模上留設泄水孔,澆筑過程中混凝土的泌水要及時處理,以免使粗骨料下沉,混凝土表面水泥砂漿過厚致使混凝土強度不19、均和產生收縮裂縫。根據混凝土溫度應力和收縮應力的分析,必須嚴格控制各項溫度指標在允許范圍內,才能避免混凝土產生裂縫??刂浦笜耍夯炷羶韧鉁夭畈淮笥?5;降溫速度不大于1.52/d;控制混凝土出罐和入模溫度(按規范要求)。加摻合料及附加劑:摻粉煤灰,替換部分水泥,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摻減水劑,減少水灰比,防止水泥干縮。使用插入式振動器,振動器正確方法,應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搗過程中,宜將振動棒上下略為抽動,以使混凝土上下振搗均勻。混凝土分層澆筑,每層混凝土的厚度應符合規范要求。在振搗上層混凝土時,應插入下層內50mm左右,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同時在振搗上層混凝土時,要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進20、行。每一插點要掌握準振搗時間,過短不易密實,過長能引起混凝土產生離析現象。一般應視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顯著沉降、不再出現氣泡及表面泛出灰漿為準。振動器插點要均勻排列。澆筑混凝土時應經常觀察模板、鋼筋、預埋件等有無移動、變形情況,發現問題應立即停止澆灌,并應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凝結前修正完好?;炷翝仓螅瑧皶r進行養護?;炷帘砻鎵浩胶?,先在混凝土表面覆蓋一層塑料薄膜,采用澆水覆蓋方式養護14天。養護過程設專人負責。 在本工程施工過程中必須保證結構混凝土的強度等級符合設計要求。用于檢查結構構件混凝土強度的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筑地點隨機抽取。塔吊基礎砼澆筑后應按規定制作試塊,本工程留置不少于2組同21、條件和2組標養試塊,試塊強度達到100%時才能開始安裝塔吊。基礎塔吊砼拆模后應在四角設置沉降觀測點,并完成初始高程測設,在上部結構安裝前再測一次,以后在上部結構安裝后每半月測設一次,發現沉降過大、過快、不均勻沉降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匯報公司工程技術部門分析處理后,方可決定可斷續使用或不能使用。6、地下室頂板處理措施在地下室頂板上預留3m*3m的預留洞,按頂板配筋預留一個搭接長度,塔吊拆除后用搭接方式連接,并用高一強度等級的微膨脹混凝土封閉。在預留頂板洞口周邊砌筑200高的磚墻擋水,素水泥漿抹光,并沿洞口加設1.2m高的防護欄桿,三道橫桿,間距0.6M。 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1、進入施工22、現場,正確佩戴安全帽,不得穿拖鞋,要樹立“安全第一 預防為主”的思想。2、挖機在作業時,嚴禁任何人上下機械,傳遞任何物件,嚴禁工人進入作業半徑。3、需要斜坡橫向作業時,需要先填平,使機身保持平穩。4、基坑周邊設置牢固醒目的防護欄桿,夜間設置紅色標志燈。5、認真貫徹實環保條例,車輛經過道路要及時清掃并灑水除塵。6、施工車輛嚴格按照指定路線,指定時間通行,采取嚴格有效的降噪措施,保證居民的生活區安靜。第八章 塔吊基礎計算書1、天然地基選用最具代表性的TC6013A型塔吊進行計算矩形板式基礎計算書 工程信息: 工程名稱:xx達觀上院項目;編制日期:2017/6/12。施工單位: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23、限公司;地上層數:28;地下層數:2層;建筑高度:94米;建筑面積:62511米2;總工期:520天;結構類型:框架; 計算依據: 依據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JGJ/T 187-2009)、塔式起重機設計規范(GB/T 13752-9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編制。 一、參數信息 1)塔吊基本參數 塔吊型號:QT80A,塔吊最大起吊高度H0110m,塔身寬度B1.8m; 2)塔機自重參數 塔身自重G0698kN,起重臂自重G171.54kN24、,小車和吊鉤自重G229.4kN,平衡臂自重G363.7kN,平衡塊自重G4122.89kN,最大起重荷載Qmax58.8kN,最小起重荷載Qmax16.66kN; 3)塔機尺寸參數 起重臂重心到塔身中心的距離RG127m,小車和吊鉤重心到塔身中心的距離RG211.5m,平衡臂重心到塔身中心的距離RG36.8m,平衡塊重心到塔身中心的距離RG411.8m,最大起重荷載到塔身中心的距離RQmax2.5m,最小起重荷載到塔身中心的距離RQmin55m; 4)塔吊承臺參數 承臺長度b5.5m,承臺寬度l5.5m,承臺高度h1.35m,承臺混凝土強度等級:C35,承臺混凝土自重40.8kN/m3,承臺25、上部覆土厚度d0m,承臺上部覆土重度0kN/m3; 5)塔吊基礎參數 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300kN/m2,基礎寬度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b0.3,基礎埋深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d1.6,基礎埋深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25kN/m3,基礎底面以上的土的加權平均重度m25kN/m3,承臺埋置深度D2.95m,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298.75kN/m2; 6)風荷載參數 塔身桁架桿件類型為:型鋼或方鋼管,地面粗糙度類型為:B類 城市郊區,塔機計算高度h46m,塔身前后片桁架平均充實率00.35,塔身風向系數1.2,基本風壓W00.55kN/m2(工程所在地:惠陽,取50年一遇),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z126、.35,風荷載體型系數s1.95,風荷載風振系數z1.66; 7)承臺配筋參數 承臺底面長向配筋:使用HRB335鋼筋,直徑為25mm,間距為184mm; 承臺底面短向配筋:使用HRB335鋼筋,直徑為25mm,間距為184mm; 二、荷載計算 1、自重荷載及起重荷載 1)塔機自重標準值 Fk1698+71.54+29.4+63.7+122.89985.53kN; 2)基礎自重標準值 Gk5.55.5(1.3540.8+00)1666.17kN; 豐水期:Gk5.55.5(1.35(40.8-10)+00)1257.79kN; 3)起重荷載標準值 Fqk58.8kN; 2、風荷載計算 計算公式27、如下: 1)工作狀態下塔機塔身截面對角線方向所受風荷載標準值 a. 塔機所受風均布線荷載標準值 工作狀態下00.2kN/m2 z1.35 s1.95 z1.59 00.35 1.2 計算結果:k0.67kN/m2 qsk0.51kN/m b. 塔機所受風荷載水平合力標準值 FvkqskH23.46kN c. 基礎頂面風荷載產生的力矩標準值 Msk0.5FvkH539.58kNm 2)非工作狀態下塔機塔身截面對角線方向所受風荷載標準值 a. 塔機所受風均布線荷載標準值 非工作狀態下00.55kN/m2(惠陽,取50年一遇) z1.35 s1.95 z1.66 00.35 1.2 計算結果: k128、.92kN/m2 qsk1.45kN/m b. 塔機所受風荷載水平合力標準值 FvkqskH66.7kN c. 基礎頂面風荷載產生的力矩標準值 Msk0.5FvkH1534.1kNm 3、塔機的傾覆力矩 塔機自身產生的傾覆力矩,向前(起重臂方向)為正,向后為負。 1)大臂自重產生的向前力矩標準值 M171.54271931.58kNm 2)最大起重荷載產生的最大向前起重力矩標準值 (Qmin比Qmax產生的力矩大) M216.6655916.3kNm 3)小車位于上述位置時的向前力矩標準值 M329.411.5338.1kNm 4)平衡臂產生的向后力矩標準值 M4-63.76.8-433.1629、kNm 5)平衡重產生的向后力矩標準值 M5-122.8911.8-1450.1kNm 計算結果: 工作狀態下,標準組合的傾覆力矩標準值 MkM1+M3+M4+M5+0.9(M2+Msk)1696.71kNm 非工作狀態下,標準組合的傾覆力矩標準值 MkM1+M4+M5+Msk1582.42kNm 三、地基承載力驗算 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298.75kN/m2 1)工作狀態下 Mk1696.71kNm a.當軸心荷載作用時: FkFk1+Fqk1044.33kN Pk(1044.33+1666.17)/(5.55.5)89.6kN/m2 Pkfa298.75,滿足要求。 b.當偏心荷載30、作用時: 基礎長寬比b/l5.5/5.51 基礎長寬比小于等于1.1,按方形基礎計算 Wxlbb/627.73m3 Wyllb/627.73m3 MkxMkb/(b2+l2)0.51199.76kNm MkyMkl/(b2+l2)0.51199.76kNm Pkmin3.07kPa Pkmin=0,偏心荷載合力作用點在核心區內,按下式計算: Pkmax176.13kN/m2 Pkmax1.2fa358.5,滿足要求。 2)非工作狀態下 Mk1582.42kNm a.當軸心荷載作用時: FkFk1985.53kN Pk(985.53+1666.17)/(5.55.5)87.66kN/m2 Pkf31、a298.75,滿足要求。 b.當偏心荷載作用時: 基礎長寬比b/l5.5/5.51 基礎長寬比小于等于1.1,按方形基礎計算 Wxlbb/627.73m3 Wyllb/627.73m3 MkxMkb/(b2+l2)0.51118.94kNm MkyMkl/(b2+l2)0.51118.94kNm Pkmin6.96kPa Pkmin=0,偏心荷載合力作用點在核心區內,按下式計算: Pkmax168.36kN/m2 Pkmax1.2fa358.5,滿足要求。 四、基礎抗剪驗算 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第8.2.7條。 驗算公式如下: 式中 hp受沖切承載力截面高度影響32、系數,取 hp=0.95; f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承臺使用C35混凝土,取 ft=1570kN/m2; am沖切破壞錐體最不利一側計算長度: am=1.8+(1.8 +2(1.35-0.05)/2=3.1m; h0承臺的有效高度,取 h0=1.35- 0.051.3m; Pj(小偏心)最大壓力設計值: 工作狀態下 P1176.13-(5.5-1.8)/2(176.13-3.07)/1.8-1.74kN/m2; Pj176.13+-1.74174.39kN/m2; 非工作狀態下P1168.36-(5.5-1.8)/2(168.36-6.96)/1.8168.36kN/m2; Pj168.33、36+168.36336.72kN/m2; Fl實際沖切承載力: 工作狀態下 Fl174.39(5.5-1.8)5.5/21774.42kN; 非工作狀態下Fl336.72(5.5-1.8)5.5/23426.13kN; 允許沖切承載力: 0.70.9515703.11.34207.52kN 驗算結果: 工作狀態下實際沖切承載力不大于允許沖切承載力,滿足要求! 非工作狀態下實際沖切承載力不大于允許沖切承載力,滿足要求! 五、承臺配筋驗算 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第8.2.7條。 計算簡圖如下(小偏心): 1)、承臺底面長向配筋驗算 1.1)、抗彎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34、式中 a1截面I-I至基底邊緣的距離,取 a1(5.5-1.8)/21.85m; l承臺寬度,l=5.5m; a塔身寬度,取 a=1.8m; P截面I-I處的基底反力: 工作狀態下P(5.5-1.85)/5.5(176.13-(3.07)-(3.07)117.92kN/m2; 非工作狀態下P(5.5-1.85)/5.5(168.36-(6.96)-(6.96)114.07kN/m2; 經過計算得: 工作狀態下MI1.852(25.5+1.8)(1.35176.13+1.35117.92-21.351666.17/(5.55.5)+(1.35117.92)5.5/121029.55kN.m; 非35、工作狀態下MI1.852(25.5+1.8)(1.35168.36+1.35114.07-21.351666.17/(5.55.5)+(1.35114.07)5.5/12963.98kNm; 取最不利的MI1029.55kNm; 1.2)、配筋面積計算,公式如下: 依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 式中 1系數,當混凝土強度不超過C50時,1取為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時,1取為0.94,期間按線性內插法確定,承臺使用C35混凝土,故11; fc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承臺使用C35混凝土,取16700kN/m2; h0承臺的計算高度,取1.35-0.051.3m; 1.36、3)、承臺底面長向配筋驗算: fy鋼筋強度設計值,使用HRB335鋼筋,取300000kN/m2; 鋼筋直徑25mm; 鋼筋間距184mm; 配筋數量31根; 經過計算得: s1029.55/(1167005.51.32)0.007 1-(1-20.007)0.50.007 s1-0.007/20.996 As=1029.55/(0.9961.3300000)10000002650.474mm2; 承臺底面長向需要配筋:As1lh 0.0015 As10.00155.51.35100000011137.5mm2; 承臺底面長向需要配筋: A1Max(As,As1)11137.5mm2; 承臺底37、面長向實際配筋: A23.14(25/2)23115209.375mm2; 驗算結果:A2=A1,滿足要求。 2)、承臺底面短向配筋驗算 2.1)、抗彎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 b承臺長度,b=5.5m; l承臺寬度,l=5.5m; a塔身寬度,取 a=1.8m; b塔身寬度,取 b=1.8m; 經過計算得: 工作狀態下MII(5.5-1.8)2(25.5+1.8)(1.35176.13+1.353.07-21.351666.17/(5.55.5)/48340.26kN.m; 非工作狀態下MII(5.5-1.8)2(25.5+1.8)(1.35168.36+1.356.96-21.3516638、6.17/(5.55.5)/48321.13kN.m; 取最不利的MII340.26kN.m; 2.2)、配筋面積計算,公式如下: 依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 式中 1系數,當混凝土強度不超過C50時,1取為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時,1取為0.94,期間按線性內插法確定,承臺使用C35混凝土,故11; fc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承臺使用C35混凝土,取16700kN/m2; h0承臺的計算高度,取1.35-0.051.3m; 2.3)、承臺底面短向配筋驗算: fy鋼筋強度設計值,使用HRB335鋼筋,取300000kN/m2; 鋼筋直徑25mm; 鋼筋間距184mm; 配筋數量31根; 經過計算得: s340.26/(1167005.51.32)0.002 1-(1-20.002)0.50.002 s1-0.002/20.999 As=340.26/(0.9991.3300000)1000000873.335mm2; 承臺底面短向需要配筋:As1bh 0.0015 As10.00155.51.35100000011137.5mm2; 承臺底面短向需要配筋: A1Max(As,As1)11137.5mm2; 承臺底面短向實際配筋: A23.14(25/2)23115209.375mm2; 驗算結果:A2=A1,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