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住樓項目塔吊安裝工程施工方案(2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663275
2023-05-26
24頁
483.20KB
1、目錄一、編制依據2二、工程概況3三、塔吊設計參數3四、塔吊受力驗算4五、基礎施工7六、基礎防水8七、塔吊的接地8八、塔吊的安裝8九、塔吊的頂升10十、塔吊附著安裝錨固11十一、塔吊的沉降觀測12十二、塔吊拆除13十三、塔吊安裝的安全措施15十四、塔吊使用的安全措施15十五、塔吊拆除的安全措施16十六、塔吊基礎布置附圖17xx塔吊安裝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設計的施工圖紙。2.建設單位提供的地質勘查報告。3. 建筑樁技術規范JGJ94-94。4.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 。5. 塔吊使用說明書。二、工程概況1. 結構概況xxxx小區工程,由1#、2#、3#、4#四棟高層、2、一層地下車庫及2層臨街商業用房組成;總建筑面積為95839.35;地下一層,1#、2#地上26層,建筑高度為78.6m,3#樓地上30層,建筑高度為91.6m,4#樓地上32層,建筑高度為98.05m。主樓采用直徑400mm的CFG樁基筏板基礎,樁端持力層為第層粉土。1#、2#、3#、4#樓基底樁頂標高分別為-5.995、-5.975、-7.7、-7.225,設計承載力特征值分別為620KN、640KN、560KN、560KN,地下車庫采用700mm厚筏板基礎,基底標高為-5.65。工程場區地下水位埋深為3.23.8m。 2. 土質概況 第層粉土(Q4ml):上部1.0m左右雜色,主要成分為建3、筑生活垃圾及建筑物老基礎;下部為粉土,褐黃色,稍濕,中密,含植物根系,局部夾粉質粘土。層底埋深1.22.4m,平均埋深1.82m;厚度1.22.4m,平均厚度1.82m。承載力特征值110KPa。第層粉質粘土(Q4al):灰褐色,流塑。含黃黑色鐵銹斑,局部夾粉土。層底埋深2.53.8m,平均埋深3.23m;厚度0.71.9m,平均厚度1.41m。承載力特征值60KPa。第層粉質粘土(Q4al):黃褐色,軟塑。含黃黑色鐵銹斑。層底埋深5.67.5m,平均埋深6.56m;厚度2.55.0m,平均厚度3.37m。承載力特征值80KPa。第層粉質粘土(Q4al):黃褐色,可塑。含小姜石、黃黑色鐵銹斑和4、灰色斑點,局部夾粉土。層底埋深7.510.0m,平均埋深8.80m;厚度1.13.5m,平均厚度2.24m。承載力特征值130KPa。第層粉砂(Q4al):黃褐色,飽和,密實,主要成份為長石、石英。層底埋深9.511.5m,平均埋深1.80m;厚度0.93.0m,平均厚度10.60m。承載力特征值170KPa。三、塔吊設計參數塔吊1塔吊2塔吊3型號TC5013ATC5013ATC5013A起升高度95.9m95.9m117.5米塔吊地質報告地質報告28孔地質報告31、32孔地質報告18孔塔吊傾覆力矩1545KN.M1545KN.M1545KN.M塔吊自重604.5KN604.5KN726.6K5、N基礎尺寸5.5m*5.5m*1.2m5m*5m*1m5m*5m*1m基礎類型天然地基,第四層CFG樁復合地基CFG樁復合地基樁長/最大起重荷載60KN60KN60KN樁間距/2.56m2.56m承臺鋼筋上下層縱橫向各2725上下層縱橫向各2425上下層縱橫向各2425承臺砼強度C35C35C35塔吊搭設類型附著式附著式附著式附墻設置三道三道三道基礎底標高-7.1m-6.00,塔吊平面位置見平面布置四、塔吊受力驗算1 1#塔吊驗算(1)自由起升高度40.5m,有14個標準節,自重F1=420.6kN(包括壓重), (2)豎向荷載計算 基礎自重:5.55.51.22.510=907.5KN 塔吊6、自重:604.5+60=664.5KN; 420.6+60=480.6KN 豎向荷載設計值:F=907.5+664.5=1572KN 自由高度豎向荷載設計值:F=907.5+480.6=1388.1KN(3)當不考慮附著時基礎最大壓力驗算 。(4)當考慮偏心距較大時的基礎設計值驗算 ,其中 ,得P=107.83KPa (5)地基基礎承載力特征值計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第5.2.4條,修正后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其中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N/m2);fak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取130kN/m2; b基礎寬度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根據GB 50007-2002中7、表取0.3;d基礎埋深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根據GB 50007-2002中表取1.6;基礎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在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12.65kN/m3;m基礎底面以上土的重度,在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12.65kN/m3;b基礎底面寬度,取5.5m;d基礎埋深度,取1.2m。 代入上式得地基承載力設計值 fa=153.65kPa所以PMAX=138.75153.65,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6)塔吊穩定性驗算 根據塔吊自由狀態下最不利彎矩1545KN.m作為傾覆力矩進行計算L/3=5.5/3=1.833m。所以塔吊穩定性滿足要求。2 2#、3#塔吊驗算(1)自由起升高度40.5m,有14個標準節,8、自重F1=420.6kN(包括壓重), (2)豎向荷載計算 基礎自重:5512.510=625KN 塔吊自重:726.6+60=786.6KN; 420.6+60=480.6KN 豎向荷載設計值:F=625+786.6=1411.6KN 自由高度豎向荷載設計值:F=625+480.6=1105.6KN(3)當不考慮附著時基礎最大壓力驗算 。(4)當考慮偏心距較大時的基礎設計值驗算 ,其中 ,得P=133.96KPa 由于基礎最大壓力大于基礎坐落在第四層自然土承載力的特征值,上述計算中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依然小于PMAX。所以需要對地基進行處理,采取CFG樁符合地基,CFG樁施工與3#樓CFG工程9、樁相同,地基處理后的復合地基設計承載力特征值不小于192.54/1.2=160.54,為增大受力余量取165KPa。(5)2#復合地基設計計算。 單樁承載力設計值Ra:由于與2#樓工程樁施工相同,取640KN。 復合地基置換率m的計算:m=(fspk-fsk)/(fpk-fsk):樁間土承載力折減系數取0.9;fsk:樁間土承載力特征值,取80KPa;fpk:樁體承載力特征值,Ra/Ap=640/3.140.2=5095.5KPa。其中Ap表示樁截面面積。代入上式得m=0.0185 理論樁間距計算:,根據以上數據得正方形布樁間距為2.6m。 理論布樁根數n的計算n=Aj/s其中Aj代表基礎面積10、取25m,得n=3.7,取4根。所以在塔吊基礎承臺下施工4根CFG樁,處理后的地基承載力為165KPa,滿足上述要求。(6)3#復合地基設計計算。 單樁承載力設計值Ra:由于與3#樓工程樁施工相同,取560KN。 復合地基置換率m的計算:m=(fspk-fsk)/(fpk-fsk):樁間土承載力折減系數取0.9;fsk:樁間土承載力特征值,取130KPa;fpk:樁體承載力特征值,Ra/Ap=560/3.140.2=4458.5KPa。其中Ap表示樁截面面積。代入上式得m=0.0111 理論樁間距計算:,根據以上數據得正方形布樁間距為3.36m,取3m 理論布樁根數n的計算n=Aj/s其中Aj11、代表基礎面積取25m,得n=2.8,取4根。所以在塔吊基礎承臺下施工4根CFG樁,處理后的地基承載力為165KPa,滿足上述要求。(7)塔吊穩定性驗算 根據塔吊自由狀態下最不利彎矩1545KN.m作為傾覆力矩進行計算L/3=5/3=1.67m。所以塔吊穩定性滿足要求。五、基礎施工1.基礎施工前,首先精確定位,采用機械和人工挖土的方法進行塔吊基礎的土方的開挖,基礎鋼筋及砼施工必須嚴格按照方案、圖紙及規范施工。在下道工序前,必須請監理驗收后,方可進行施工,并做好基礎隱蔽工程資料,作為塔吊報驗附件 資料。2.澆筑砼要求:控制砼坍落度(按配比要求12020mm);砼振搗密實;表面壓實抹光;加強澆水養護12、;砼試件不少于2組,待時間達到后,進行抗壓試驗,并將砼抗壓試驗報告及鋼筋質保書作為塔吊報驗附件資料,強度必須達到設計強度70%以上,方可安裝塔吊。3.固定支腿的安裝:將4只固定支腿與一個塔身標準節裝配在一起,當鋼筋綁扎到一定程度時,將裝配好的固定支腳和基礎整節吊入鋼筋網內。保證預埋后的標準節中心線與水平面的垂直度1.5/10004.上層鋼筋采用鋼筋焊接骨架支承,支承架四邊采用斜撐,穩定上下層鋼筋。5.做好塔吊的接地預埋的焊接工作及引出線的固定工作。六、基礎防水1.由于3臺塔吊拆除之前基礎外側需要做回填土,且周圍地下水位較高,為防止水流入塔吊基礎內,基礎防水做到承臺基礎磚胎膜外側,待基礎回填土時13、將磚胎膜向上砌筑到回填土面以上,防水跟著砌體向上施工。七、塔吊的接地塔吊基礎設接地裝置兩組,用404mm寬鍍鋅扁鋼從塔吊基礎下甩出,臨時接地時與護坡鋼筋網片連接,待工程筏板施工時,與建筑物筏板主筋接地相連,接地電阻不大于4。接地簡圖如下:八、塔吊的安裝塔式起重機在安裝前要復驗塔機基礎,校出底腳水平誤差在1以內,才允許安裝。1.基礎節和塔身套架的安裝按照塔式起重機安裝程序,25t汽車吊穩在距建筑物4m處,支腳、找平進入立塔程序。塔式起重機在出廠和轉廠時,塔身基礎節和一至兩個標準節含在頂升套架內,安裝時將立起來的基礎套架用四根專用,吊索平吊起安裝在基礎底腳上。注意:塔身頂升套架開口處即是頂升節入口14、,應按事先確定的方位安裝,因頂升時起重臂不準旋轉,套架開口方向即是起重臂伸展方向,確保正常頂升。就位后用專用螺栓緊固好,用經緯儀校正垂直度,確保1以內,修正時可用不同厚度的薄鐵片作墊鐵。2.安裝回轉支承總成地面裝齊回轉配件、駕駛室及護欄,檢驗吊耳可靠,用四根專用吊索平吊起安裝在套架上端,用專用螺栓聯接緊固。之后接通回轉電機,讓回轉機構旋轉。3.安裝塔帽將塔尖(或與上接架組合在一期)吊裝,核對方向,用專用螺栓聯接緊固。4.安裝平衡臂在地面組裝好配重臂,拼裝好上弦拉帶,臨時固定穩妥,一般配重臂上有固定吊耳,沒有吊耳的,應事先選好吊點,試吊平穩后再正式吊裝在不久的將來塔身套架上端。注意:地面用大繩提15、前攬住配重臂尾端,隨汽車吊起身時控制其自由擺動。就位時與嗒身回轉機構配合,對正安裝孔位,先安裝配重臂與嗒身相聯的兩枚銷軸,鎖緊開口銷,然后再徐徐升起,使配重臂仰起一定角度,便于安裝上弦拉帶,上弦拉帶安裝于塔尖的相應孔位,用銷軸聯接好,上齊開口銷,以防送、防退,以后吊車將配重臂緩慢放平,至拉帶漲緊,確認無誤后,方可摘鉤卸下吊索,此后電工即可投入接通電路工作。5.安裝起重臂和上弦拉帶地面組裝起重臂,按出廠編號和頭尾順序組裝。銷軸、開口銷位置不能妨礙變幅小車在起重臂上的行走。變幅小車提前穿入起重臂中,此時地面用方木將起重臂掂起一定高度,繼續組裝起重臂,掂起高度以變幅小車不受壓為最佳高度,在地面組裝時16、還要保持起重臂的平直。依照程序將起重臂上弦拉帶按順序組裝好,固定在起重臂的脊上。吊裝起重臂可以用一臺汽車吊,使用特制吊索,將變幅小車移至起重臂前端固定匯率,試吊起重臂,找準吊點后即可吊裝就位。根據需要,當采用兩臺汽車吊安裝起重臂時,一臺汽車吊在塔吊附近,另一臺汽車吊在起重臂前端,同時起吊安裝較為穩妥。先安裝與塔身相聯的的兩顆銷軸,留下端部的汽車吊可繼續起升,使起重臂仰起一定角度,使上弦拉帶安裝于塔尖的相應孔位,用銷軸聯接好,上齊開口銷。此后吊車將配重臂緩慢放平,至拉平漲緊,確認無誤后,方可摘鉤卸下吊索。6.穿好鋼絲繩和調試完成塔吊的初裝高度,如受現場限制,起重臂不能隨風自由旋轉,臨時用攬風繩固17、定,安裝程序要抓緊進入穿繩,調試階段,為頂升加節做準備。特別注意起升系統和變幅小車兩套鋼絲繩的死守端,鋼絲繩卡子規格和數量要符合規范要求,不少于3個。調試好各限位可進入頂升作業。7.注意事項(1) 嚴格遵照安全技術交底和安拆方案完成裝塔作業。(2)參加作業人員均應按此方案執行不得隨意更改。(3)安拆過程中如出現問題應及時研究或變更施工方案,但變更時需有主管人員批示后方可執行。九、塔吊的頂升1.頂升前檢查:(1)塔式起重機運轉正常各限位靈敏有效,標準節螺栓已緊固。(2)液壓系統電路、油路、油質、油位正常,電機轉向符合油泵要求控制閘閥動作自如,溢流閥沒顫動,有效。2.頂升準備:(1)將檢驗合格的標18、準節吊放起重臂下,靠近塔身區域一字排列。(2)起重臂調整到正方位與頂升套架入口一順,暫時固定起重臂。注意頂升過程中絕對不允許旋轉起重臂。(3)放開地面主電纜,使其隨嗒身上升。(4)調整頂升套架內上下各滾輪間隙,要求在23mm以內。(5)觀測塔身垂直度在3以內符合要求。3.頂升程序:頂升加節必須在四級風以下的良好天氣進行,頂升中突發惡劣天氣應馬上停止作業,將頂升套架歸位,裝齊聯接螺栓、緊固后方可撤離。同時應注意以下事項:(1)起重臂吊起一個標準節,裝入頂升入口的引進小車備用。(2)起重臂再吊起一個標準節,幅度為距塔身10m處,作為起重臂配重。(3)松開頂升套架與嗒身聯接螺栓。(4)接通液壓泵站電19、源,排凈液壓系統內空氣。油缸無泡沫,油泵運轉聲音正常,油壓正常,可頂升10cm,觀察10分鐘,無漏油,不下滑可繼續頂升作業。(5)每頂升一個標準節高度,液壓缸活塞杠要做兩次行程,第一次頂升到位時,將支撐銷推入標準節踏塊上,然后操縱桿配合將頂升橫梁放入下一個標準節踏塊耳槽內,進行第二次頂升,爬升一小段后將支撐銷拉回原位,待活塞杠完全伸出時,頂升套架與嗒身之間就露出一個標準節空位。(6)用人力將引進小車上的標準節拉入嗒身內,調整變幅小車,以保證前后臂相對平衡,套架螺孔與新標準節螺孔對正,下降壓實,裝齊標準節聯接螺栓,緊固合格,收回頂升橫梁,放入下一個標準節踏塊耳槽內,準備第二節頂升。(7)操縱液壓20、泵站應由技術老練,責任心強的員工擔任,或由高空作業組長擔任,操作人;每個方位應有人把守觀察頂升過程中,支撐銷方位的人員,相應負責支撐銷,頂升橫梁放入,放松。(8)完成頂升,液壓缸活塞杠收回液壓缸內,手柄回零,切斷電源,觀測嗒身垂直度在3以內,符合技術要求,可投入運轉。施工前應熟讀說明書,熟悉塔吊安拆方案和相關安全技術交底,嚴格遵守頂升操作規程,順利完成頂升任務。十、塔吊附著安裝錨固當塔式起重機頂升到自由高度后,如果還不能滿足工程施工所需高度時,應在規定的位置和高度安裝附著裝置。1.建筑物的錨固點建筑物上的錨固點應提前選定,隨工程進展適時埋放預埋件,預留螺栓空洞,為安裝夾板提供方便。根據塔吊附著21、安裝的相關規定和現場實際情況,本工程在X層、X層、X層分別各安裝一道附著,附著埋件采用塔吊出廠廠家提供的埋件,在各樓施工至相應部位時埋放預埋件。注意:根據不同的塔機對錨固點的不同技術要求,選定的方位應滿足塔機的拉力要求,放射角度的要求。兩錨固點之間,錨固點與附著框之間應處在同一水平面上,這樣附著杠就水平,兩端的銷軸就好安裝。2.附著安裝(1)分工原則:高空作業分成兩個小組,一小組在塔身上,另一小組在建筑物內。地面協同小組負責供料、司索、指揮等。(2)安裝前先在塔身中心安裝附著框的位置鋪上幾塊木板,便于員工操作的安全。先安裝塔身上的抱箍,將其臨時固定,再用塔吊吊起附著框散件。一一拼裝起來,固定后22、,調整高度使其與錨固點的水平誤差最小,緊固好各自螺栓。高空作業的另一小組人員安裝錨固夾板,檢查夾板外型及焊口,符合附著杠端點的要求,每塊錨固夾板都必須用穿墻螺栓雙螺母緊固。根據錨固點與附著框之間的距離,確定附著桿的長度,將其合理拼接,按規范要求焊接牢固。使用厚壁鋼管做附著打的,拼接對焊時,焊口應切割成45坡形,分多次焊平,不夾渣,不虛焊,自然冷卻后,用塔吊直接吊裝到相應位置,兩端用配套銷軸聯接,鎖上開口銷。注意:確定附著桿長度時,地面用經緯儀觀測嗒身垂直度,用附著桿的長度適當修正塔身塔身垂直度。如附著桿兩端有絲杠可調,應提前留出調整量,安裝后在經緯儀的觀測下,調整絲杠校正垂直度在4以內。附著桿23、安裝后經驗收符合技術要求,可繼續頂升加節作業。根據不同塔形要求,附著框以上,自由高度不能超過十個標準節高。完工后及時驗收,符合GJG59-99要求后,可投入施工調試、運轉和使用。十一、塔吊的沉降觀測1觀測內容:包括基礎沉降觀測、傾斜度及水平位移;2觀測時間:塔吊基礎在交付安裝后,塔吊安裝好每天測量1次,當基礎附近地面荷重突然增加,周圍大量積水及暴雨后均應及時觀測1次。當塔吊升高或停工時間較長再次使用時也應及時進行觀測,第一道附著安裝后可一周進行2次觀測或根據施工進度變化情況決定觀測次數,如基礎比較穩定,則可以15天左右觀測1次。3測量中應盡可能固定測量人員及水準儀和水準尺,使用固定的水準點,并24、按規定的時間、線路和方法進行測量,及時整理測量結果,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并及時處理。測量結果必須符合規范規定要求。十二、塔吊拆除1. 拆前準備(1)檢查塔吊拆卸區域,確保該區域內無影響拆卸的障礙物存在。(2)將頂升套架升至塔身頂部,并用銷軸將其連接在回轉支承的四個支腳上,然后按說明書裝上套架附件。(3)頂升橫梁應裝在回轉支承的耳座上。(4)引進小車掛在導軌上,并固定在需要拆卸的標準節上,將起重臂轉至套架開口一側。2拆卸塔身(1)按有關說明,使塔機處于頂升的配平狀態,當回轉支承支腳離開塔身魚尾板200mm左右時立即停止頂升,并將引進小車上的固定件鎖閉在應拆卸的標準節上。根據有關說明使引進小車就位,25、將連接標準節與其下方標準節的軸銷拆掉,將扶梯拆開,繼續向上頂升,直至標準節與魚尾板脫開,然后將止動靴支承在塔身耳座上,將引進小車向外移至導軌上,以便將標準節推出套架。(2)每拆一節標準節,油缸應重復頂升三次。(3)在下降塔機時,必須在止動靴上裝安全楔。(4)將塔吊標準節降至地面;將回轉支承支腳插入下方標準節的魚尾板內,并在四腳桿上插入安全銷,落下配平重;再將引進小車掛在導軌上,與下一個應拆標準節連接,按要求反復上述操作,直至將塔身拆卸完畢。最后拆除液壓系統,放油,并降至地面,并用塔機標準軸銷將回轉支承與塔身第一節連接起來。3拆除鋼絲繩和配重(1)將吊鉤滑輪組降至地面。(2)從起重臂端的旋座上將26、鋼絲繩固定楔套取下。(3)在配重和起重臂端下,能用輔助吊車拆卸時,應將起升鋼絲繩繞在起升機構卷筒上;如有輔助吊車拆卸,則可將起重鋼絲繩全部繞在其它繩筒上保存起來。(4)利用拆繩對鋼絲繩全長進行認真檢查。(5)按照有關說明的相反程序,用輔助吊或卷揚機拆下配重。(6)將小車移至臂根,從小車上將鋼絲繩卸下,將小車后繩纏繞在小車卷筒上,拆除小車前繩,將小車固定在起重臂上。(7)拆除全部附件,并拆開連接的電纜、安全繩。4拆除起重臂(1)拆卸平衡臂上的連桿橫梁:用兩根12m21.3mm吊索,按有關章節所示的吊點將起重臂吊起,在平衡臂上安裝張緊器,放松張緊器使拉桿松馳,卸掉平衡臂連接撐架。(2)拆卸起重臂拉27、桿:放松張緊器,并將起重臂下降,塔頭撐架向前傾斜到位后銷上連桿。抬起起重臂卸掉拉桿,檢查起重臂拉桿是否放入托尺內。為安全起見,可將拉桿縛于起重臂根處。(3)放下起重臂:將起重臂舉成水平,卸掉根部軸銷,將起重臂從塔中抽出,用系在臂端的繩索導向,逐漸將臂放下。5拆卸拉桿和起升機構(1)拆卸平衡臂拉桿。(2)用三根4米長吊索將起升構件吊起,該吊索由三個掛鉤固定在起升機構耳座的吊環上,將起升機構放到地面。6拆卸平衡臂全臂采用這樣的拆卸方法,平衡臂僅用一道工序即可拆下,用四根長8m21.3mm吊索在規定吊點將平衡臂吊起,為了便于取下軸銷,輔助吊車將平衡臂稍抬起,軸銷即可取出,并插入銷卡箱內。輔助吊車繼續28、工作,將平衡臂從駕駛室節中抽出,取掉安全索,將平衡臂放至地面。7拆卸塔頭撐架、駕駛室節、回轉支撐和基礎節(1)拆卸塔頭撐架:用一根4米長吊索將撐架吊位,卸掉連桿,抽出撐架軸銷,將撐架拆下放至地面。(2)拆卸駕駛室節:用兩根8米長吊索(21.3mm)將駕駛室節吊位,拆開駕駛室節并將其下放至地面。(3)拆卸回轉支承:用兩根長8米21.3mm吊索掛位回轉支承,抽出回轉支承與塔身第一節連接軸銷,將回轉支承放至地面。(4)拆卸踏身第一節 - 套架組件:在魚尾板軸銷上裝吊環,用兩根長8米21.3mm吊索將基礎節 - 套架組件吊位,拆除塔身第一節與底盤基礎的軸銷,吊出組件并下到地面。十三、塔吊安裝的安全措施29、1嚴格遵照安全技術交底和安裝方案完成裝塔作業。2參加作業人員均應按此方案執行不得隨意更改。3安拆過程中如出現問題應及時研究或變更施工方案,但變更時需有主管人員批示后方可執行。4.施工過程中遇到雷暴雨和六級以上強風應停止作業十四、塔吊使用的安全措施 1. 塔吊使用工程中,地面應做好排水措施,塔吊基礎內嚴禁進水。 2. 塔吊司機應受過專業訓練,按有關部門規定進行考核合格并取得操作證,要求其了解操作塔吊的工作原理,熟悉該機械的構造、各安全裝置的作用及其調整方法,掌握該機械各項性能的操作方法及維修保養技術。3. 塔吊必須有持證的專業人員進行操作,非司機人員不得操作,作業時應有專人指揮,司機酒后及患病時30、,不得進行操作。 4. 作業前應檢查軌道,應平直無沉陷,軌道螺栓無松動,排除軌道上的障礙物,松開夾軌并向上固定好,重點檢查各轉動機構應正常,主要部位連接螺栓無松動,鋼絲繩磨損情況及穿繞滑輪應符合規定。5. 起重機的變幅指示器、力矩限制器以及各種行程限位開關等安全保護裝置,必須齊全完整、靈敏可靠,不得隨意調整和拆除,嚴禁用限位裝置代替操縱機構。6. 起吊前應進行空載運轉,檢查行走、回轉、起重、變幅等各機構的制動器、安全限位器。防護裝置等,確認正常后方可作業。7. 操縱各控制器時應依次逐級操作,嚴禁越檔操作。在變換運轉方向時,應將控制器轉到零位,待電機停止轉動后,再轉向另一方向,操作時力求平穩,嚴31、禁急開急停。8. 作業時,應將駕駛室窗戶打開,注意指揮信號,駕駛室內應有防火防觸電安全措施。9. 起重作業時,重物下方不得有人停留或通過,嚴禁超荷載和起吊不明重量的物件。10. 起吊重物時綁扎應平穩、牢固,不準斜拉斜吊物品,不準抽吊交錯擠壓物品,不準起吊埋在土里或凍粘在地上的物品,不得在重物上堆放或懸掛零星物件,零星物料和物件必須用吊籠或鋼絲繩綁扎牢固后方可起吊。11. 雨天起吊,應先試吊,確認制動器靈敏可靠后方可進行作業。12. 有物品懸掛在空中時,司機與起重工不得離開工作崗位。13. 起重機行走到接近軌道限位開關時,應提前減速緩行至停止位置,吊鉤距臂桿頂端不得小于五米。 14. 通有六級以32、上大風或大雨、大霧、雷雨天,應停止作業。15. 作業完畢后,塔吊應停放在軌道中部,吊鉤、小車應移到吊臂根部,臂桿不應過高,應須向風源,放松回轉制動器,卡緊軌鉗,切斷電源。16. 司機必須認真做好起重機的使用、維修、保養和交接班的記錄工作,定期對機械進行維修保養,做好設備十字作業(清潔、潤滑、調整、緊固、防腐)。十五、塔吊拆除的安全措施1. 施工方案要有組織領導和勞動力組合內容,拆除工作要有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調度安裝員等人員組成領導班子,負責內外協調,安全進度,做到統一指揮,各負其責。2. 根據拆除方案,起重指揮執行拆除,順序,核實每件的重量,找準重心,起吊構件的結構。3電工應對被拆塔機的電33、器氣線路各元件進行認真檢查,對拆下的電纜線接頭要進行編號,拆除的電器設施應妥善保管。4. 拆塔機時,如需進行焊割作業,焊工在動火前必須將機上的油桶、油棉紗等易燃物品消除。機上應配置二只四氯化碳滅火器設備用。5. 在進行上下層交叉拆除作業時,要搭設防護棚或隔離設施;機、上各高處臨邊作業,操作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6. 劃定警戒區,凡被拆除塔機垂直投影區,配合吊機運行范圍,均規定為危險作業區,并圍上安全色帶(繩)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其它未盡事宜,嚴格按照塔吊施工說明書施工。十六、塔吊基礎布置附圖1#樓塔吊基礎尺寸及位置:2#塔吊基礎和CFG樁位置位置及尺寸:3#樓塔吊基礎和CFG樁位置及尺寸基礎承臺剖面圖固定支腿固定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