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軌道交通9號線同步注漿及二次補漿施工方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63950
2023-05-29
21頁
1.84MB
1、xx市城市軌道交通9號線工程9104-3標段同步注漿及二次補漿施工方案目錄第一章 編制說明- 1 -1。1 編制依據 1 1.2 編制原則- 2 1.3 章、節及圖、表編目說明- 2 -第二章 工程概況 3 -2。1 工程簡介 3 -2.2 區間地質概況 4 -2.3 區間水文地質概況- 4 -第三章 同步注漿- 6 3.1 同步注漿的方式與定義 6 -3.2 盾構同步注漿- 6 -3。3上軟下硬地層同步注漿 10 第四章 二次補漿 12 -4.1 二次補漿目的 12 -4。2 防水、堵漏提高隧道抗滲能力 12 4.3 二次補漿的注漿方式及漿液配比- 12 -4。3 注漿壓力及注漿量- 13 2、4。4 施工設備- 13 第五章 應急預案- 14 5。1 建立應急組織機構,明確責任分工 14 5。2 應急物資 16 5.3 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17 -第六章 質量控制 18 -6.1 工程質量保證制度 18 -6。2 工程質量措施 18 第七章 安全措施及文明施工 19 -7.1 安全措施 19 -7。2 文明施工 19 -第一章 編制說明1.1 編制依據序號內 容一、設計圖紙1xx市地鐵9號線工程初步設計(修編稿)第八篇 區間 園嶺站紅嶺站區間(第五冊)2xx市地鐵9號線工程初步設計(修編稿)第八篇 區間 紅嶺站-大劇院站區間(全一冊)3xx市地鐵9號線工程初步設計(修編稿)第八篇 區3、間 大劇院站鹿丹村站區間(全一冊) 二、施工合同1xx市城市軌道交通9號線BT項目合同三、施工規范及參照規范1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測量規范(GB0308-2008)2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113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4建筑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JGJ146-20045鐵路隧道施工規范(TB10204-2002)6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7-2003/J1632002)7盾構法隧道施工與驗收規范(GB 50446-2008)8建筑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JGJ146-20049xx市地鐵9號線工程勘察設計總承包合同10xx市地鐵9號線工程初步設4、計技術要求11xx市地鐵9號線工程初步設計文件組成與內容12xx市地鐵9號線工程機電系統對土建的要求14初步設計文件編制和電子文件統一規定(正式稿)(2010.04)15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99-1999(2003年版)16xx市城市軌道交通9號線工程初步設計預評審會專家組評審意見(2011年12月)四、質量保證手冊、程序文件及項目管理手冊1xx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項目質量管理手冊2xx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手冊及相關程序文件3xx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管理手冊五、其他依據1已審批的施工用地,臨時供水、供電等條件及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2現場踏勘及調查所取得5、的第一手資料3我單位現有的技術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機械設備配套能力以及在施工中已經積累的寶貴經驗和教訓4國家現行的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行業規范、行業標準及xx市現行的有關文件、規定5我公司投入本工程的技術力量、管理機構、機械設備、財務實力業主、總體組及其它相關部門提供的基礎資料。6相關的人、材、機定額1.2 編制原則1)嚴格執行國家和xx市有關工程建設的各項方針、政策、規定和要求;2)遵守、執行合同各條款的具體要求,確保實現業主要求的工期、質量、安全、環境保護、文明施工和職業健康等各方面的工程目標;3)在認真、全面理解設計文件的基礎上,結合工程情況,應用新技術成果,使施工組織設計具有技術先進、方6、案可靠、經濟合理的特點.1。3 章、節及圖、表編目說明本施工組織設計分章、節編制,連續編號,即以章、節進行統一編號。圖表按章分別編號:表的編號形式為:表x。yz,x.y表示該表所在章、節,z表示該表在該章節的圖號順序,如表3。31表示第三章第三節中第1張表;圖的編號形式為:圖x.yz,含義與表相同.第二章 工程概況2。1 工程簡介xx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xx市軌道交通9號線工程91043標段園嶺-鹿丹村站共有3個區間,分別是園嶺站紅嶺站區間、紅嶺站大劇院站區間和大劇院站鹿丹村站區間.1、園嶺站紅嶺站區間區間設計起點里程為右YCK20+389。300(左ZCK20+389。300),設計終點里程7、為右YCK21+081。600(左ZCK21+081。600)。區間右線累計全長697.493m(長鏈5.193m),左線累計全長698.140m(長鏈5。840m),于YCK20+625。970處設置聯絡通道.區間從園嶺站南端出發后,左右線均以R=1500m半徑的曲線由紅嶺中路東側路側轉向紅嶺中路路中,之后區間一直沿紅嶺中路路中南行,直至止于紅嶺站北端。兩站之間的線路為單坡形式,最大坡度28。289。隧道頂板覆土厚度為1018m。2、紅嶺站大劇院站區間區間設計起點里程為右YCK21+264.600 (左ZCK21+239。600),設計終點里程為右YCK22+017.200 (左ZCK21+8、017.200)。區間右線累計全長752。492m(短鏈0.108m),左線累計全長777。543m(短鏈0。057m),于YCK21+500.000處設置聯絡通道。區間從紅嶺站出站后,沿紅嶺中路南行,區間左線局部下穿大劇院一層地下停車場,在深南中路路口穿越紅嶺人行地道,上跨既有地鐵一號線科大區間、地鐵二號線燕大區間后,到達大劇院站。最小曲線半徑為R1000m,區間線路縱斷面為單坡形式,最大坡度為10.971,隧道覆土719m。3、大劇院站鹿丹村站區間區間設計起點里程為右YCK22+126.817 (左ZCK22+126。844),設計終點里程為右YCK22+610.000 (左ZCK22+69、10。000).區間右線累計全長484.983m,左線累計全長459.538m(短鏈25.418m).區間采用盾構法施工,隧道內徑為5400mm.區間從大劇院站出站后,在金華街路口以350m半徑轉入xx城建開發集團和濱苑小區,下穿14棟多層建筑,轉入濱河大道后到達鹿丹村站。區間線路最小曲線半徑為350m,總體場地條件較差,線路縱斷面為單坡形式,最大坡度為28,隧道頂覆土822 m。 2.2 區間地質概況1、園嶺站紅嶺站區間本區間地形起伏較小,地貌屬臺地,地面高程8.9m17.4m。兩側建筑物密集,下穿紅嶺中路,地面交通繁忙。本區間隧道穿越的地層主要為硬塑狀礫(砂)質粘土、全風化花崗片巖、強風化10、花崗巖、中風化花崗巖、微風化花崗巖。右線隧道在YCK20+881.4YCK20+981。4處遇上軟下硬地層,下方基巖為12-4微風化花崗巖(全斷面穿越硬巖約13m),單軸抗壓強度達到100MPa以上,上方為12-1、122全、強風化花崗巖.左線區間隧道在ZCK20+881.4ZCK20+981.4處遇上軟下硬地層,下方基巖為微風化花崗巖(89*3.7m),單軸抗壓強度達到100MPa以上,上方為121、122全、強風化花崗巖。2、紅嶺站大劇院站區間本區間所處地形為沖積濱海積平原,區內地勢平坦,地面高程一般在2.1-10。0m之間。基底為花崗巖,上部發育沖積一海積砂,地面被建筑物,道路覆蓋,原始11、地貌不復存在或變得極為模糊。本區間隧道穿越的地層主要為硬塑狀礫(砂)質粘土、全風化花崗片巖、強風化花崗巖,區間左線在ZCK21+225。705處遇上軟下硬地層,上方為全風化花崗巖,下方基巖為中風化花崗巖、上軟下硬地層長度54.7m3、大劇院鹿丹村站區間區間所處地形為河谷沖積平原,地面高程一般在5.0m-10.0m之間,下伏基巖為侏羅系巖石,上部發育為沖積粘土,圓、卵石等地面被道路覆蓋,原始地貌不復存在或變的極為模糊。區間穿越隧道地層主要為硬塑狀礫(砂)質粘性土、全風化崗巖片、強風化花崗巖、中、微風化花崗巖,在里程YCK22+239。341處存在地質斷裂帶:隧道在YCK22+342.902處有基12、巖侵入,基巖段全長約222。5m全斷面基巖段長75.7m2.3 區間水文地質概況1、園嶺站紅嶺站區間本區間原始地貌為臺地,其地勢平坦。本場地揭露第四系地層為人工填土層,沖洪積層及殘積層,基巖為燕山期花崗巖。地下水位的變化受地形地貌和地下水補給來源等因素控制。勘察期間揭露地下水穩定水位埋深3。604。90m,標高10.3814.06m。地下水位的變化與地下水的賦存、補給及排泄關系密切,每年二月起隨降雨量增加,水位開始逐漸上升,到六月至九月處于高水位時期(豐水期),九月以后隨著降雨量減少,水位緩慢下降,到十二月至次年二月處于低水位期(枯水期).2、紅嶺站大劇院站區間本區間原始地貌為臺地及其間溝谷區13、,其地勢平坦,本場地揭露第四系地層為人工填土層,沖洪積層及殘巖層,基巖為燕山期花崗巖。地下水位的變化地形和地貌和地下水補給來源等因素控制。勘察期間揭露地下水穩定水埋深1。90-6。30m標高0.253.98m。3、大劇院鹿丹村站區間地貌屬于河谷沖積平原,現地勢平坦。本場地揭露第四系地層為人工填土層,沖洪積層及殘積層,基巖為花崗巖。地下水位的變化受地形地貌和地下水補給來源等因素控制。勘察期間揭露地下水穩定水位埋深1。504.50m標高0.473。26m,平均標高1.74m。第三章 同步注漿3。1 同步注漿的方式與定義同步注漿是通過同步注漿系統及盾尾的注漿管,在盾構向前推進盾尾空隙形成的同時進行。14、漿液在盾尾空隙形成的瞬間及時起到充填作用,從而使周圍巖體獲得及時的支撐,可有效地防止巖體的坍陷,控制地表的沉降。在地層穩定性差,采用EPB模式掘進時,同步注漿的重要意義更為明顯。3。2 盾構同步注漿當管片脫離盾尾后,在土體與管片之間會形成環形空隙。同步注漿的目的是為了盡快填充環形間隙使管片盡早與地層共同作用,防止地面變形過大而危及周圍環境安全,同時作為管片外防水和結構加強層。(1)注漿材料及配比設計1)注漿材料采用水泥砂漿作為同步注漿材料,該漿材具有結石率高、結石體強度高、耐久性好和能防止地下水浸析的特點。水泥采用42。5抗硫酸鹽水泥,以提高注漿結石體的耐腐蝕性,使管片處在耐腐蝕注漿結石體的包15、裹內,減弱地下水對管片混凝土的腐蝕。2)漿液配比及主要物理力學指標根據盾構施工經驗,同步注漿擬采用表3.2-1所示的配比.在施工中,根據地層條件、地下水情況及周邊條件等,通過現場試驗優化確定。同步注漿漿液的主要物理力學性能應滿足下列指標:表3.21同步注漿材料配比和性能指標表水泥(kg)粉煤灰(kg)膨潤土(kg)砂(kg)水(kg)外加劑801402003004060600800460550按需要根據試驗加入A膠凝時間:一般為310h,根據地層條件和掘進速度,通過現場試驗加入促凝劑及變更配比來調整膠凝時間。對于強透水地層和需要注漿提供較高的早期強度的地段,可通過現場試驗進一步調整配比和加入早16、強劑,進一步縮短膠凝時間。B固結體強度:一天不小于0.2MPa,28天不小于2.5MPa。C漿液結石率:95,即固結收縮率5。D漿液穩定性:傾析率(靜置沉淀后上浮水體積與總體積之比)小于5.(2)同步注漿主要技術參數1)注漿壓力注漿壓力略大于該地層位置的靜止水土壓力,同時避免漿液進入盾構機的土倉中。最初的注漿壓力是根據理論靜止水土壓力確定的,在實際掘進中將不斷優化.如果注漿壓力過大,會導致地面隆起和管片變形,還易漏漿.如果注漿壓力過小,則漿液填充速度趕不上空隙形成速度,又會引起地面沉陷。一般而言,注漿壓力取1。11。2倍的靜止水土壓力,最大不超過3.04。0bar。由于從盾尾圓周上多點同時注漿17、,考慮到水土壓力的差別和防止管片大幅度下沉和浮起的需要,各點的注漿壓力將不盡相同,并保持合適的壓差,以達到最佳效果。在最初的壓力設定時,下部每孔的壓力比上部每孔的壓力略大0.51。0bar。2)注漿量根據刀盤開挖直徑和管片外徑,可以按下式計算出一環管片的注漿量。V=/4KL(D12D22)式中:V 一環注漿量(m3)L 環寬(m)D1 開挖直徑(m)D2- 管片外徑(m)K- 擴大系數取1。52代入相關數據,可得:V=/4(1。52)1.5(39.436)=6。08.0m3/環根據上面經驗公式計算每環(1.5m)注漿量Q=6.08。0m3。3)注漿時間和掘進速度在不同的地層中需根據不同凝結時間18、的漿液及掘進速度來具體控制注漿時間的長短。做到“掘進、注漿同步,不注漿、不掘進,通過控制同步注漿壓力和注漿量雙重標準來確定注漿時間。注漿量和注漿壓力達到設定值后才停止注漿,否則仍需補漿。同步注漿速度與掘進速度匹配,按盾構完成一環掘進的時間內完成當環注漿量來確定其平均注漿速度。4)注漿結束標準及注漿效果檢查采用注漿壓力和注漿量雙指標控制標準,即當注漿壓力達到設定值,注漿量達到設計值的85以上時,即可認為達到了質量要求.注漿效果檢查主要采用分析法,即根據壓力注漿量-時間曲線,結合管片、地表及周圍建筑物量測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必要時,對拱頂部分可采用超聲波探測法通過頻譜分析進行檢查,對未滿足要求的部位19、,進行補充注漿。(3)同步注漿方法、工藝壁后注漿裝置由注漿泵、清洗泵、儲漿槽、管路、閥件,繼續注漿。盾尾密封采用三道鋼絲刷加注盾尾油脂密封,確保周邊地基的土砂和地下水、襯背注漿材料、開挖面的水和泥土不會從外殼內表面和管片外周部之間空隙流入盾構機內部,確保壁后注漿的順利進行。圖3.22 同步注漿示意圖注漿量和注漿壓力的大小可以實現自動控制和手動控制,手動控制可對每一條管道進行單個控制,而自動控制可實現對所有管道的同時控制。注漿工藝流程及管理程序見圖3。2-3管片襯砌背后同步注漿工藝流程及管理程序。注漿效果參見圖3。2-4.不合格注漿系統準備注漿參數設計控制方式設定注 漿注漿工況分析繼續注漿注漿完20、畢注漿效果檢查綜合評價下環注漿漿液配置檢測試驗漿液運輸調整控制方式及參數清洗設備及管路采取補充注漿措施數據采集與管理計劃圖表不正常信息反饋不合要求圖3.2-3 管片襯砌背后同步注漿工藝流程及管理程序圖3。2-4 注漿效果圖(4)同步注漿的注意事項1)在開工前制定詳細的注漿作業指導書,并進行詳細的漿材配比試驗,選定合適的注漿材料及漿液配比。2)制訂詳細的注漿施工工藝流程及注漿質量控制程序,嚴格按要求實施注漿、檢查、記錄、分析,及時做出P(注漿壓力)Q(注漿量)t(時間)曲線,分析注漿速度與掘進速度的關系,評價注漿效果,反饋指導下次注漿。3)成立專業注漿作業組,由富有經驗的注漿工程師負責現場注漿技21、術和管理工作.4)根據洞內管片襯砌變形和地面及周圍建筑物變形監測結果,及時進行信息反饋,修正注漿參數和施工工藝,發現情況及時解決。5)做好注漿設備的維修保養,注漿材料供應,定時對注漿管路及設備進行清洗,保證注漿作業順利連續不中斷進行。6)每環掘進之前,都要確認注漿系統的工作狀態處于正常,并且漿液儲量足夠,掘進中一旦注漿系統出現故障,立即停止掘進進行檢查和修理。3。3上軟下硬地層同步注漿同步注漿配比見表3。3-1。在上軟下硬地層掘進時,同步注漿以注漿壓力控制為主,由于地層穩定性差,地層在延遲注漿的時間內可能會發生坍塌,注漿量可能會較硬巖段有一定量的減少,但注漿壓力不得小于3.5bar,注漿量為622、m3。表3.31 上軟下硬段同步注漿用水泥砂漿配比表(kg/m3)試驗編號水泥粉煤灰膨潤土細砂水配比16034156779446第四章 二次補漿4.1二次補漿目的同步背后注漿結束后,漿液在凝固的過程中會有1.4左右的體積收縮,而工程地質主要是上軟下硬地層漿液易發生流失,在管片背面會形成空腔.由于空腔的存在,此處地層易發生坍塌變形,隨圍巖松動范圍擴大,會引起地面沉降.用二次注漿及時填充管片背面的空腔,使地層沒有發生變形的空間,有效地控制地面下沉。盾構機穿越后考慮到環境保護和隧道穩定因素,如發現同步注漿有不足的地方,通過管片中部的注漿孔進行二次補注漿,補充一次注漿未填充部分和體積減少部分,從而減少23、盾構機通過后土體的后期沉降,減輕隧道的防水壓力,提高止水效果。4.2 防水、堵漏提高隧道抗滲能力 盾構隧道成形之后,由于同步注漿不飽滿或因漿液凝固體積收縮,管片背面形成空腔,在富水層里,地下水會在此匯集形成水囊,如果管片止水條松動或止水條處混凝土開裂掉塊,形成滲水通道。水囊里的水就會從滲水通道進入隧道,即造成隧道滲水。通過二次注漿,用漿液完全填充空隙,把水囊縮小或消滅,使管片背面的空隙水壓減小,可有效控制滲水,達到防水目的.4.3 二次補漿的注漿方式及漿液配比(1)注漿方式首先是人工鑿開管片吊裝孔,再插入注漿管注漿。先注水泥漿液(膨潤土、粉煤灰、黃沙、水、水泥)對背襯進行填充,然后是注水玻璃雙24、液漿對注漿孔(開孔位置)進行封口。(2)注漿漿液的配比二次注漿采用水泥漿以及水玻璃雙液漿,二次注漿總的配比為:(kg/m3)1)水泥漿:膨潤土:粉煤灰:黃沙:水:水泥100kg:400kg:680kg:430kg:160kg2)水玻璃雙液漿:水泥漿水灰比0。5,水泥漿和水玻璃比例11。4.3 注漿壓力及注漿量二次注漿的水泥漿注漿壓力為0。2Mpa0。4Mpa,漿液流量:1015L/Min,使漿液能沿管片外壁較均勻的滲流,而不致劈裂土體,形成團狀加固區,影響注漿效果;水玻璃雙液漿注漿壓力為0.3Mpa0.6Mpa.二次注漿一般每5環注一次。形成有一定范圍的環箍,從而限制隧道的變形和沉降。注漿孔位25、為支撐塊和連接塊的中心孔,長區間如遇鄰接塊注漿孔封住時,在下一環注漿。每5環注漿量一般約為2m,并根據實際隧道沉降監測情況調整,以保證隧道線形在規范要求范圍內。4。4 施工設備二次注漿使用專用的泥漿泵,注漿前鑿穿管片吊裝孔外側保護層,安裝專用注漿接頭。所需設備如表4.41所示。表4.4-1 施工設備數量統計設備數量液壓注漿機1臺灰漿輸送泵1臺儲漿桶2個注漿管若干第五章 應急預案5.1 建立應急組織機構,明確責任分工 本工程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副經理、總工、盾構經理為副組長,各部門盾構施工負責人為組員的盾構施工事故應急領導小組,下設通訊聯絡組、技術支持組、保衛協助組、應急救援組、安全檢查組26、物資保障組等6個應急處理小組。項目部應急組織機構如下:組長:項目經理(屈飛鵬)副組長:項目副經理(練明)副組長:項目總工、盾構經理 (羅澤華、丁平)通 訊 聯 絡 組:王 磊技術 支 持 組: 魏 帥保 衛 協 助 組:李家林應 急 救 援 組:樊 濤安 全 檢 查 組:屈 夏后 勤 保 障 組:王 磊圖5.11 應急組織體系框圖組成人員聯系方式如下:副組長:練明(羅澤華丁平(盾構經理各應急組織的分工職責如下:應急領導小組。負責指揮、協調和組織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解決事故救援及調查處理工作中的問題;及時檢查應急救援預案的落實情況,做出相應的決策。(1)應急領導小組組長任項目應急救援總指揮,其27、職責:1)分析緊急狀態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2)指揮、協調應急響應行動;3)與項目外應急響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4)直接監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5)最大限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和救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6)應急響應組織的啟動;7) 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8) 向上級部門及領導通報事故情況,決定請求外部援助;9) 決定應急措施,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2)通訊聯絡組職責:1)確保與項目經理和外部聯系暢通、內外信息反饋迅速;2)保持通訊設施和設備處于良好狀態;3)負責應急過程的記錄與整理及對外聯絡。(3)技術支28、持組職責:1)提出搶險搶修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2)指導搶險搶修組實施應急方案和措施;3)修補實施中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4)繪制事故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信息資料。(4)保衛協助組職責:1)設置事故現場警戒線、崗,維持工地內搶險救護工作正常運行;2)保持搶險救援通道的暢通,引導搶險救援人員及車輛的進入;3)協助交警部門疏導交通;4)搶險救援結束后,封閉事故現場直到收到明確解除指令。(5)應急救援組職責:1)實施搶險搶修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斷加以改進;2)尋找受害者并轉移至安全地帶;3)在事故有可能擴大進行搶險搶修或救援時,高度注意避免意外29、傷害;4)搶險搶修或救援結束后,直接報告項目經理并對結果進行復查和評估。(6)安全檢查組職責:負責進行崗前安全教育培訓、工作中日常安全檢查及事故分析,嚴格安全操作程序,督促檢查安全防護品的佩帶和使用,安全設施的設置與使用;作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并保存各種記錄,保證其暢通、有序、有效運行;負責安全考核制度的實施。(7)后勤保障組職責:1)保障系統內各組人員必須的防護、救護用品及生活物質的供給;2)提供合格的搶險搶修或救援的物資及設備.5。2 應急物資應急資源的準備是應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項目部應根據潛在的事故性質和后果分析,配備應急資源,包括:救援機械和設備、交通工具、醫療設備和必備越頻、30、生活保障物資。表5。2-1 主要應急物資、機械設備儲備表應急類型名稱數量存放的地點性能管理人急救車輛瑞豐商務車1輛綜合部完好王磊急救通訊設備移動電話20部個人保管完好對講機12部測量組完好殷允濤應急物資水管100m庫房完好胡榮和電纜200米庫房完好胡榮和編織袋500個庫房完好胡榮和污水泵5臺庫房完好胡榮和發電機1臺庫房完好胡榮和水玻璃10桶料場合格胡榮和注漿機1臺車站內完好羊濤袋裝水泥2t料場合格胡榮和套管1根庫房完好羊濤5。3 突發事件應急預案(1)編制專項應急預案。并報監理、業主審批通過后執行。(2)當監測數據超出警戒值時,立即告知業主、監理、小區房屋住戶(若在房屋段),爭取在第一時間內協31、同業主做好協調工作;如出現較大沉降時,立即協同地鐵公司、BT指揮部、工區配合進行人員疏散工作,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處理工作,確保把損失降至最低。(3)針對注漿過程中易發生注漿管堵塞的問題,當注漿管發生堵塞時可采取以下措施處理:1)可增大壓力將高壓清洗機(380bar)注入注漿管將堵塞的漿體壓出進行清理;2):壓入膨潤土漿液或泡沫劑將漿體壓出;3):1、2還無法解決時,只有采取將注漿管上部活動蓋開,往兩邊將漿體捅開。(4)當盾尾出現漏漿時,應即時減小注漿壓力,同時加強盾尾密封油脂的注入.若還未解決時,停止注漿待加大盾尾密封油脂注入量和注入壓力來密封。處理好后才進行同步注漿和掘進。(5)注漿過程中32、要加強地面及其周圍建筑物和襯砌變形的監測,出現監測異常時應及時將信息反饋給注漿操作人員,以便及時修正注漿參數。(6)應急物資的準備 物資種類:工地現場儲備型鋼30T、鋼板20、 方木5m、灰砂磚10000塊、水泥50T、水玻璃20T、砂石100 m、編織袋10000條,彩鋼瓦200,以上物資及商品砼聯系好供應商,確保物資充足.必要時租賃250Kw應急發電機1臺。工地儲備注漿機及管路2臺套.應急工程指揮車1輛。型鋼、鋼板、方木和發電機等,在盾構機通過前應提前貯備到工地現場,其它物資可根據現場使用的材料進行調配,但現場的其它各種物資的數量必須滿足要求.第六章 質量控制6.1 工程質量保證制度(1)33、成立工程項目經理負責人質量管理小組,完善質量保證體系的質量管理責任制,嚴格按照質量體系中規定的責權要求運行.(2)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會議,組織質量教育,嚴格執行“三檢制度,加強技術交底工作,強化工序控制,由責任化強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提任質量控制人員,配合監理工程師實施監督檢查,保證工程質量。(3)加強現場施工材料管理,嚴格執行進料檢驗程序,保證施工材料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不合格材料不得進場使用,確保工程質量.(4)配備好施工機具和計量工具以滿足施工要求,建立健全各種資料、原始記錄、使之成為評價工程質量的重要依據。(5)加強與甲方,監理的配合,認真接受指導和監督。6。2 工程質量措施(1)配料:采用34、經計量準確的計量工具,嚴格按照以設計配方配料施工。(2)注漿:注漿一定要按程序施工,每段進漿要準確,注漿壓力一定要嚴格控制,專人操作。當壓力突然上升或從孔壁、地面溢漿時,應立即停止注漿,每段注漿量應嚴格設計進行,跑漿時,應采取措施確保注漿量滿足設計要求。(3)注漿完成后,應采用措施保證注漿水不溢漿跑漿。(4)每道工序均要按排專人,負責每道工序的操作記錄。(5)整個注漿施工應密切注意和防止地面出水溢漿、隆起等情況,加強對施工地段的沉降觀測。(6)注漿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注漿準備,注漿一經開始應連續進行,力求避免中斷。(7)每根施工結束后,要及時清洗漿管,避免堵管,對于沉積凝固嚴重的注漿管要及時更換。35、第七章 安全措施及文明施工7.1 安全措施 (1)建立健全各種崗位責任制,嚴格執行現場交接制度. (2)注漿泵及高壓管路必須驗試運轉,確認機械性能和各種閥門管路,壓力表完好后,方準施工。 (3)每次注漿前,要認真檢查安全閥、壓力表的靈敏度,并調整到規定注漿壓力位置。 (4)安裝高壓管路和泵頭各部件時,各絲扣的聯接必須擰緊,確保聯接完好。 (5)注漿過程中,禁止現場人員在注漿孔附近停留,防止密封膠沖式閥門破裂傷人。 (6)注漿時不得隨意停水停電,必要時要事先通知,待注漿完成并沖洗后才可停水停電. (7)注漿施工期間,必須有專門機電修理工,以便出現機械和電器故障時能及時處理。 (8)注漿現場操作人36、員必須配制安全帽、防護眼鏡、口罩和手套等勞保用品,方可進行注漿施工。7。2 文明施工 (1)圍擋設施:施工現場圍擋應封閉嚴密、完整、牢固、美觀,上口沿要平、外立面要直,高度不低于1。8m,沿街圍擋應使用金屬板材. (2)現場施工人員一律要佩戴工作胸卡和安全帽,遵守現場的各項規章制度,非施工人員一律不準擅自進入施工現場。 (3)現場臨時設施的設置,要按照“適用、整潔、安全、盡量少占用地的原則,在施工組織設計中統一考慮,合理布置。所有臨時設施的門口都要掛上用途、管理制度的標牌,實行管理公開化,互相監督。 (4)施工現場防火、用電安全、施工機械管理及余泥外運、散體物料運輸、使用預拌混凝土等應嚴格執行國家或地方的有關規范、規程和規定,絕對禁止違章行為。 (5)施工機械擺設整齊,機身整潔,標識編號明顯清楚,安全裝置靈活有效,操作現場內外干凈,操作方便,攪拌站掛牌攪拌,當日完成后清洗干凈。 (6)現場生產用電線路符合安全用電規程,線路電桿排列整齊牢固,線路無吊掛物. (7)在施工過程中材料要嚴格定量使用,除合理耗損外杜絕浪費現象,并采取處罰措施。 (8)工地應嚴格遵守文明施工規定,并教育員工自覺遵守城市環保、環境衛生管理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