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路基、隧洞工程爆破專項施工方案(2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65068
2023-05-31
25頁
729.37KB
1、xx交通工程爆破專項施工方案編制: 復核:審核:xx有限公司xx項目部經理部編制日期:xx目錄1 工程概述12 編制依據23 工程特點24 路基、隧洞洞臉開挖爆破設計2 4.1 施工方案的確定2 4.2 淺孔臺階控制爆破參數5 4.3 邊坡及隧道洞臉光面爆破參數75 隧道爆破設計9 5.1 爆破方案確定9 5.2 隧道施工方法與措施9 5.3 炮孔裝藥量116 爆破材料的管理117 爆破施工機械及人員配置128 爆破安全施工措施12 8.1 鉆孔安全措施12 8.2 爆破安全措施13 8.3 通風防塵安全措施14 8.4 爆破技術方法及技術措施149 爆破警戒方案15爆破專項施工方案1 工程概2、述本項目包含有道路工程、橋梁工程、涵洞工程、隧道工程、渣場擋排工程。2 編制依據1)xx交通工程施工合同文件、設計圖紙等相關文件。2)國家標準爆破安全規程。3)國家技術監督局土方與爆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4)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5)國家和地方政府頒布的有關技術法規、規范和條例。6)我單位對施工現場踏勘及調查的有關地形、地貌、地質、水文氣候等資料,當地建材、柴油、炸藥、爆破物品材料的供應情況。3 工程特點1)本工程時間緊任務重,需設備人員多。2)爆破作業點多,必須嚴格統一放炮時間。3)作業面不集中、設備較多,挖運爆破交叉施工。因此必須選擇合理的爆破巖石移動方向。4)因工程涉及爆破作3、業,爆破物品的管理和爆破作業安全防護是一項重要工作。4 路基、隧洞洞臉開挖爆破設計4.1 施工方案的確定根據該工程現場實際情況,并結合以往類似工程施工經驗,擬采用淺孔臺階控制爆破法施工為主,施工時應自上而下分臺階進行,邊坡或隧洞洞臉處應預留80cm的保護層,用光面爆破進行施工,以確保邊坡及隧道洞臉平整、穩定,依據爆破安全規程規定。本工程需要控制的主要有飛石,控制爆破個別機械、過往人員的危害為該段施工的重點,控制危害方法主要有選擇合理的單耗、合理的爆破網絡、最小抵抗線方向不能朝向機械及其他成品工程。表1: 不同距離時的安全允許裝藥量表 Q(Kg) 允許振動 速度V (cm/s)建筑物至爆源中心距4、離 R(m)2.32.0151.57204.693015.824037.505073.2460126.56100.2670200.97159.2180299.99237.65100585.91464.161201012.45802.071401607.731273.65表2:爆區不同巖性的K、值巖性K堅硬巖石501501.31.5中硬巖石1502501.51.8軟巖石2503501.82.0根據控制爆破震動速度公式:反向推導一次氣爆最大裝藥量公式: 式中:V 允許最大震動速度,單位cm/s,本工程最近建筑物為民房(彩鋼房),根據表2分別取值計算。K、 a 與地質地形有關的系數,本次爆破K取205、0、a 取1.8K 分散裝藥衰減系數,K取1R 最大一段齊爆藥量的幾何分布中心到鄰近被保護物的距離,m 從現場來看,附近建筑距爆區至少為150m,采用淺孔臺階控制爆破是可以符合安全規程要求的,但淺孔爆破要嚴格按上表控制一次齊爆爆破藥量,合理設計臺階高度及孔網參數。表3:爆破振動安全允許標準序號保護對象類別安全允許振速(cm/s)10Hz10 Hz50Hz50Hz100Hz1土窯洞、土坯房、毛石房屋a0.51.00.71.21.11.52一般磚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塊建筑物a2.02.52.32.82.73.03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a3.04.03.54.54.25.04一般古建筑與古跡b0.10.36、0.20.40.30.55水工隧道c7156交通隧道c10207礦山巷道c15308水電站及發電廠中心控制室設備0.59新澆大體積混凝土d: 齡期:初凝3 d 齡期:3 d7 d 齡期:7 d28 d 2.03.0 3.07.0 7.012注1:表列頻率為主振頻率,系指最大振幅所對應波的頻率。 注2:頻率范圍可根據類似工程或現場實測波形選取。選取頻率時亦可參考下列數據:硐室爆破20 Hz;深孔爆破10 Hz60 Hz;淺孔爆破40 Hz100 Hz。a 選取建筑物安全允許振速時,應綜合考慮建筑物的重要性、建筑質量、新舊程度、自振頻率、地基條件等因素。 b 省級以上(含省級)重點保持古建筑與古跡7、的安全允許振速,應經專家論證選取,并報相應文物管理部門批準。 c 選取隧道、巷道安全允許振速時,應綜合考慮構筑物的重要性、圍巖狀況、斷面大小、深埋大小、爆源方向、地震振動頻率等因素。 d 非擋水新澆大體積混凝土的安全允許振速,可按本表給出的上限值選取。為了確保施工安全,最大限度地發揮自有技術優勢、選定合理的爆破方式、起爆方法、施工組織措施,特制定整體方案要點如下:1)爆破施工通過優化爆破技術參數,合理選擇起爆網絡、起爆方向、積極主動地采用綜合性安全防護措施、科學地進行施工組織設計,杜絕飛石對人員、機械的危害。2)爆后要達到成型邊坡內側巖石松散度、粒徑滿足挖運、刷坡施工需求。3)爆破有害效應要控8、制安全允許的范圍之內,確保其他設施的安全。4)由專人負責指揮挖裝施工組織,爆破、挖裝、刷坡等工作確定在白天視線較好的條件下進行,早上600至下午1800。并在距爆區兩端500m范圍內設置醒目的警示標牌提醒駕駛人員注意前方施工。5)組織人員成立應急清障排險小組,隨現場施工進展情況配備的防護警示背心和鐵鏟、撬棍、鏟車、挖掘機等工具及設備隨時準備聽從指揮進行應急排險工作。4.2 淺孔臺階控制爆破參數1)鉆空直徑D: D=42mm2)底盤抵抗線W1: W1=(2530)D或W1=(0.41.0)H3)臺階高度H: 根據現場情況選取。4)孔間距a: a=m1w1=(1.01.5) W15)排間距b: b9、=(0.81)a6)超深h: h=(0.150.35)W17)單耗q: 根據地質條件 取 q=0.3kg/m3 8)單孔裝藥量Q: Q前=qaw1H Q后=qabH9)裝藥長度L1: L1=Q/qx qx:炮孔裝藥線密度qx=1kg/m10)填塞長度L2: L2= L- L1 應滿足L21.2W111)根據現場爆破效果再對孔距、排距、單耗在做適當的調整按不同臺階高度計算得到淺孔臺階爆破參數見表1。表4 淺孔臺階爆破參數表(D=42mm q=0.30kg/m3)臺階高度H(m)抵抗線w1(m)超深h(m)孔距a(m)排距b(m)裝藥長度L1(m)單孔裝藥Q(kg)1.00.70.20.80.7010、.170.171.51.00.21.11.00.450.452.01.00.21.21.00.720.722.51.20.21.41.21.261.263.01.20.21.41.21.511.514.01.20.21.41.22.022.025.01.20.21.41.22.522.5212)布孔方式:梅花形布孔;13)裝藥結構:線性連續裝藥;裝藥結構示意圖14)起爆方式:電毫秒微差起爆,每個炮孔內裝2個起爆藥包。電毫秒雷管孔和或孔外延時,導爆管四通和毫秒雷管復式連接。15)起爆網絡:為確保起爆網絡的安全傳爆、改善爆破質量、減少爆破危害、方便施工操作,結合我公司成熟的施工技術和經驗,本工程的11、爆破起爆網絡擬采用復式微差起爆網絡,起爆網絡采用電雷管和四通連接,起爆器起爆。為控制爆破有害效應,一次爆破最大裝藥量為150kg。為了確保起爆網絡設計與現場施工的有效銜接,方便爆破施工,避免雷管的分發錯誤,采取了標識措施。對每個孔都用竹片進行標識,表明孔號、孔深、雷管段位。4.3 邊坡及隧道洞臉光面爆破參數1)針對邊坡及隧道洞臉的巖石情況初次選用如下爆破參數,在施工中可按照選定的參數總結每次爆破效果,測量半孔率和輪廓不平整度,不斷調整光爆參數:孔深L=3.2m光爆孔間距a=(1510)d=(1510)*43mm=645430mm取a=600mm單孔裝藥量Q1=L r式中:炮孔裝藥系數,取=0.12、7L孔深,L=3.2mr每米長度炸藥量,r=0.4kg/m經計算Q1=0.89kg,取0.9kg 光面爆破炮孔布置及裝藥圖 2)設計裝藥參數表鉆孔名稱孔徑(mm)炸藥種類孔距a(m)孔深L(m)炸藥單耗q(kg/m3)單孔藥量Q(kg)備注邊眼422#巖石硝銨炸藥0.50.61.61.80.320.35Q=aqWL最小抵抗線,邊眼傾角與設計邊坡一致輔助眼422#巖石硝銨炸藥0.70.81.72.00.350.38Q=qW2L3)設計圖示(見下圖)。4)鉆孔采用手風鉆施工,邊眼傾角與設計坡度一致,邊眼位置要準確,應先測量放設邊線再布置邊眼。5)邊眼采用間隔裝藥,輔助眼采用連續裝藥結構。輔助眼先于13、邊眼起爆。5 隧道爆破設計5.1 爆破方案確定本工程隧道長度較短,擬從進口單向掘進,隧道從出口方向進洞,獨頭掘進,避免與隧道進口施工產生干擾。掘進時III類圍巖采用全斷面法、IV類圍巖采用上下臺階法、V類圍巖采用臺階法加臨時支撐,在隧道開挖作業時,必須采取有效的控制爆破,以確保施工安全。采用小型手風鉆機鉆孔,采用楔形掏槽的爆破作業方式掘進,并控制循環進尺過長,避免產生的爆破有害效應超過安全規程規定,本工程設計III類圍巖循環進尺3m,IV類圍巖循環進尺2m以內,V類圍巖循環進尺1.5m以內。如遇地層較差時,爆破技術人員應及時根據現場情況修改爆破進尺及爆破參數。施工中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遵循新奧法14、施工原理,軟弱地質洞身開挖應堅持: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早襯砌的原則,加強施工臨時監控量測,確保施工安全。施工中如遇實際圍巖類別與設計資料不符及時與監理、設計部門聯系調整施工方案,確保開挖安全,順利進行。5.2 隧道施工方法與措施隧道開挖采用鉆爆法,以新奧法理論指導施工(見鉆爆法施工工藝流程框圖),光面爆破,爆破器材采用2#巖石硝銨炸藥(有水地段用乳化炸藥),周邊眼采用25光爆小藥卷。裝巖運輸采用ZL-50裝載機配合25t自卸式汽車運輸,直接運至業主指定的棄碴場。1)光面爆破參數:A、不耦合系數。合理的不耦合系數應使炮孔壓力低于巖壁動抗壓強度,而高于動抗拉強度,通常,不耦合系數采用1.52.15、5,選用1.7;B、光面炮眼間距E。一般取炮眼直徑的815倍。在節理裂隙比較發育的巖石中,應取小值;在整體性好的巖石中,可取大值,選用60cm;C、最小抵抗線W。光面層厚度或周邊眼到鄰近輔助眼間的距離,是光面眼起爆時的最小抵抗線,一般它應大于或等于光面炮眼間距,選用80cm。炮眼布置圖及爆破參數表(見附件1、附件2、附件3)。2)爆破網絡圖隧道網絡爆破示意圖圖中同一段位炮眼的炸藥并聯同時起爆,線路布置在外側,防止之前段位爆破損壞后段位的引線。3)光面爆破宜采用細藥卷,起爆時注意以下事項:A.周邊孔應該同時起爆才能保證光面爆破效果;B.起爆順序為先掏槽孔,再輔助孔,輔助孔起爆后再起爆周邊孔、底孔16、;C.周邊孔的底孔應該裝一個粗藥卷,以克服巖體挾制作用;D.為了減少超挖和降低工程造價,開挖過程中,加強斷面量測,并及時處理個別欠挖部位,修整開挖斷面,獲得良好的經濟效果。5.3 炮孔裝藥量1)掏槽孔Q1=L r式中:炮孔裝藥系數,取=0.9L孔深,LIII=3.2m、LIV2.2m、LV1.1mr每米長度炸藥量,r=0.78kg/m經計算QIII=2.24kg,取2.2kg QIV、V=1.54kg,取1.5kg QV=1.19kg,取1.1kg2)輔助孔QIII=L r=0.8*3.1*0.78=1.93kg 取QIII=1.9kgQIV、V=L r=0.8*2.1*0.78=1.31kg17、 取QIV、V=1.3kg QIV、V=L r=0.7*1.6*0.78=0.87kg 取QIV、V=0.9kg3)光爆孔通常為輔助孔的1/31/4,取QIII0.6,QIV、V=0.4kg ,QV=0.3kg6 爆破材料的管理1)爆破材料的貯存倉庫必須干燥、通風、庫內溫度應保持在1830之間,炸藥庫房與民居的最小安全距離為200m。庫內應有消防設施,炸藥和雷管必分開貯存,不同性質的炸藥不能貯存在一起。炸藥堆擺在木墊板上,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7米,寬度不得超過2米。堆與堆之間設不小于1.3米寬的通道,藥堆與墻壁的距離不小于0.3米。雷管要放在專用的木箱內且與炸藥的距離不小于2米。2)炸藥庫必須18、嚴格執行出入登記制度。嚴禁穿帶鐵釘、鐵掌鞋和易燃物品進庫。庫內及附近嚴禁吸煙和有明火。3)爆破材料的領用和運輸A爆破材料必須是持證的炮工專人領用,領用人必須持現場技術分管領導簽字的領料單領用,當日未用完爆破材料必須退庫存放并辦理相應退庫手續,嚴禁私自存放。B爆破材料的裝卸必須做到輕拿輕輕放。不得碰撞、拋擲、墜落。雨天運輸時,必須作好防雨、防滑等措施。C爆破材料必須要有熟悉爆炸性能的專人押送。人力運送時,每人不得超過20,當炸藥與雷管同時運送時,不得超過10,人力運輸相隔的最小安全距離不得小于16m。7 爆破施工設備及人員配置1)機械設備配置依據爆破施工的總體要求,結合實際施工特點,遵循合理調配19、資源,選用可靠設備,滿足施工質量、工期的要求對其機械設備進行選擇和配置:石方爆破主要設備表序號設備名稱數量1空壓機5臺2小型手風鉆10臺3裝載機3臺4自卸汽車10臺5挖掘機5臺2)管理人員配置表如下: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爆破安全管理領導小組:組長:xx副組長:xx組員:xx另外每個爆區設置爆破指揮長1人,負責爆破過程的全面指揮工作。下設施工組、技術組、安全組、群工組 ,各設組長1人,分工明確到人,各負其責。爆破作業的人員必須選擇經專業培訓取證的合格人員,且具豐富爆破作業經驗的人員上崗。8 爆破安全施工措施8.1 鉆孔安全措施1)各種鉆孔機械必須保持技術狀況良好、安全、靈活、可靠。操作人員須按20、操作規程作業。作業前應檢查壓氣膠管接頭,機械連接螺帽等是否安全牢固。2)鉆孔前必須進行“四檢查”和“四清除”。即檢查和清除炮煙和殘炮;檢查和清除盲炮(由爆破員處理);檢查和清除頂、幫、掌子面浮石;檢查和清除支護的不安全因素。3)鉆孔時應做到“四嚴禁”。即嚴禁打殘眼;嚴禁打干眼;嚴禁戴手套扶釬桿;嚴禁站在手風鉆機釬桿下。4)退出手風鉆或更換釬桿時,應減速慢退,切實注意釬桿位置,避免釬桿脫落傷人。5)鉆孔臺架應安裝牢固,周邊應與洞幫相頂實,前部與掌子面距離應小于50公分。6)鉆孔時若遇流砂層或突然涌水地段,應停止作業,并迅速報告有關部門,制定安全措施。7)作業完畢,應將一切設備和工具移至安全地點。21、8.2 爆破安全措施本工程破設計采用電雷管引爆系統,爆破作業由持有爆破證的爆破員操作,爆破作業規定如下:1)不準在同一工作面使用不同批號、不同廠家的雷管,爆破器材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并經過嚴格檢驗,不合格者不得使用。2)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禁止進行爆破工作:A.有冒頂或邊坡滑落危險;B.通道不安全或通道堵塞;C.工作面有涌水危險或炮眼溫度異常;D.危及設備安全,卻無有效防護措施;E.工作面無良好照明,未做好準備工作;3)爆破前必須發出音響和視覺信號,待所有人員及設備撤至安全區域方能點炮。4)放炮后,在確認無盲炮時,應不小于15分鐘,不能確認無盲炮時,必須不小于30分鐘,爆破作業人員方可進入爆破作業22、點。5)放炮后進入工作面時要首先檢查頂、幫及支護是否安全,有無盲炮等情況,如有不安全情況,應及時處理后方可繼續工作。6)加工藥包、裝藥聯線現場嚴禁煙火。7)裝藥前應對炮眼進行清理和驗收,裝藥時嚴禁使用鐵質工具,裝藥完畢要用炮泥堵塞,操作要溫和,不可用力過猛。8)發現盲炮或懷疑有盲炮,應立即處理。處理盲炮應由當班爆破員進行,無關人員不準在場。當班來不及處理,應詳細交班。盲炮未處理好之前,禁止在工作面進行其它作業。9)禁止用鐵制掏勺掏出炮泥,掏炮泥時不得用力拉動起爆藥包引線,嚴禁從炮眼中強力拔出雷管。8.3 通風防塵安全措施1)粉塵濃度,有害有毒氣體含量在此30分鐘內降低到允許范圍內(各主要有害氣23、體安全濃度表)。COH2SNO2粉 塵體積比0.00160.006610%時2mg/m32) 堅持以風、水為主的綜合防塵措施,做到鉆孔標準化,通風排塵、噴霧灑水制度化,個人防護經常化。3)鉆孔前,應向工作面1015米內的頂、幫和巖碴上灑水,巖碴要分層灑水,灑濕灑透。8.4 爆破技術方法及技術措施1)采用多排微差爆破技術。增大開挖量,使巖石松動,控制爆破地震和飛石。2)孔內采用分段(間隔)裝藥爆破技術。使被爆巖體、藥包分布均勻,改善爆破塊度。3)應用空隙裝藥爆破技術。降低爆破初始壓力對巖體粉碎作用,提高爆破有效利用,降低炸藥單耗,改善爆破質量。4)應用排間和孔間順序微差爆破技術。可降低爆破地震波24、,減少炸藥單耗,改善爆破效果。5)綜合運用各種爆破器材(導爆索、導爆管雷管、電雷管、微差起爆儀等)采用復式爆破網絡。確保爆破網絡可靠,達到預期爆破效果。6)嚴格控制微差爆破中最大一段的齊爆藥量。降低爆破地震波的危害。7)科學的劃分爆破區域,采取相應的控制爆破技術措施,確保安全施工。8)根據開挖工作面的推進和變化,應隨時注意改造臨空面及松散爆堆的堆積方向,以加強控制爆破個別飛石的主拋方向。9)根據被爆巖性的變化,應隨時進行試爆,摸索最佳炸藥單耗和最佳裝藥結構,以提高和改善爆破效果。10)每次爆破之前進行爆破設計,報監理工程師比準后方可實施爆破。9 爆破警戒方案根據“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25、安全生產方針,做到防范于未然,現將爆破危險區劃定、樹立爆破警戒牌、派專人警戒、爆破信號等管理措施作如下規定:1)根據爆破點的實際地形情況和國家有關爆破安全規程,準備在爆破點四周淺孔臺階控制爆破100m、隧道爆破200m劃定為警戒區域。 2)明確爆破時間:早上05:00-06:00中午12:00-13:00下午17:30-18:30樹立爆破危險區警示牌,凡在警戒點和主要道路設置警戒牌,寫明爆破危險等內容。3)爆破前派專人在爆破區警戒點警戒在進行起爆前30分鐘,應派警戒人員佩戴對講機進入警戒點,禁止人員、車輛進入警戒區內,撒離在警戒區域內的人員,并負責觀察警戒區范圍的動靜,發現情況應及時通知起爆站暫停起爆。4)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工,確保安全A.嚴格按設計控制同段最大藥量,減少爆破地震;B.嚴格按設計孔網參數和爆破參數施工;C.確保鉆孔質量,保證設計的最小抵抗線;D.保證填塞長度和填塞質量,控制爆破飛石。5)建立爆破信號系統將爆破信號掛牌,讓全體員工及附近村民了解爆破信號,爆破警報采用手搖警報器+哨聲,信號涵義如下:警報器:預告(起爆前15分鐘,持續1分鐘)警報器:起爆信號(起爆前1分鐘,持續30秒)長哨1聲:解除警戒信號(爆破安全檢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