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區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69207
2023-06-06
15頁
78.54KB
1、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報審表 GD220207單位(子單位)工程名稱xx鎮金xx住宅小區五區致 廣東建發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項目監理機構): 我方已根據本公司有關規定完成了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 的編制,并經我公司技術負責人審查批準,請予以審查。 附件:(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 1 份。 項目經理部(項目章)項目負責人: 日 期: 年 月 日 專業監理工程師總監代表審查意見:專業監理工程師總監代表: 日 期: 年 月 日 總監理工程師審核意見:項目監理機構(項目章)總監理工程師: 日 期: 年 月 日 GD220103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單位(子單位)工程名稱:xx鎮金xx住宅小區五區 工程地點2、:xx市xx區xx鎮中華大道 施工單位:(法人章) 編制單位: 編制人: 編制日期: 年 月 日審核人: 審批人: (編制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日期: 年 月 日目 錄一、工程概況-1二、施工部署-1三、機械設備計劃-1四、勞動力計劃-1五、混凝土原材料要求-2六、澆筑前準備工作-2七、澆筑方法-4八、溫度控制-4九、養護-10十、施工控制要點-10十一、雨季施工措施-11十二、安全保證-11一、 工程概況 xx鎮金xx住宅小區五區擬建場地位于xxxx區xx鎮西環路市良路交叉路口附近,西南側為祈福水城,北臨金xx花園三區東門,東面緊鄰大來木制品公司。擬建建筑物占地面積約20000m2,建筑物包括3、6棟24層商住樓,高度為地上82.5m;設地下室兩層,基坑開挖深度為-7.0 -9.5m;+0.000相對于絕對標高4.400m,基坑安全等級為一級。圓形剛性基礎墩芯砼強度:C25、C30;圓形剛性基礎護壁砼:C30。墩的護壁鋼筋采用HPB235鋼筋,挖孔墩深度由地板面起計約25米。墩寬度為2m、1.8m、1.5m,挖孔墩深度由地板面起計約25米,屬于大面積混凝土施工范疇。二、施工部署本次混凝土施工采用混凝土攪拌站提供的預拌混凝土,輸送泵泵送施工,現場共設1臺混凝土輸送泵。三、機械設備計劃 主要機械、工具配置數量如下表:機 械 及 工 具 使 用 計 劃序號名稱單位數量用途1混凝土輸送泵臺2輸4、送混凝土進入澆筑倉2配電箱個10現場澆筑和夜間照明用電3振動電機臺8振搗混凝土4振搗棒條12振搗混凝土5水泵臺15抽排墩積水四、勞動力計劃混凝土施工時采用二班工作制,每12小時一班,每班配置混凝土工15人及其他工種若干,共需勞動力約80人。各工種及配置數量如下表:勞 動 力 使 用 計 劃序號工種單位數量備注1混凝土工人15前場混凝土振搗、趕平、搓抹、接拆泵管2機操工人3泵機操作3鋼筋工人5鋼筋維護4木工人5模板維護5電工人2電路維護、照明6機修工人2設備維護7普工人8現場材料轉運、機動、抽水總計人40五、混凝土原材料要求墩混凝土為泵送混凝土,墩部位屬于大面積混凝土施工范疇,其原材料的選取將關5、系到混凝土的和易性以及設計要求的強度等方面性能,因此材料的選取不僅關系到施工的可操作性,同時關系到工程的質量好壞。5.1骨料:粗骨料采用連續級配的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0%,不得含有泥塊,針狀片狀含量不大于10%,;細骨料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0%,不得含有泥塊,其通過0.315mm篩孔的顆粒含量不應少于15%。5.2水泥: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標號為P.042.5R。5.3摻合料:在混凝土中用適量粉煤灰代替水泥不僅可以增加混凝土中的含灰量,調整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可塑性,從而改善混凝土拌合料的和易性,而且對于大體積混凝土而言,可以降低水化熱。本工程采用F類級粉煤灰。5.4外加劑:混凝土6、中摻入緩凝減水劑,以保證混凝土的可泵性及和易性,延遲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六、澆筑前準備工作6.1水泵、振動器等機具及薄膜等材料按需要準備充足,并考慮發生故障時的修理時間。6.2通過業主聯系政府水、電及交通主管部門,在混凝土澆筑期間保證水、電不能中斷,道路交通順暢保證混凝土的及時供應。6.3加強氣象預測預報工作,盡量避開在雷雨天氣進行混凝土澆筑。根據本季節的天氣特點,事先準備好在澆筑過程中所必須的抽水設備和防雨物資。6.4檢查鋼筋用預埋件墩的標高、位置與構件的截面尺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所安裝的支架是否穩固,模板的支撐固定是否可靠;模板的緊密程度;鋼筋、預埋件及預留孔洞的規格、數量及安裝位置是否符合7、設計要求。6.5檢查輸送泵是否運轉靈活、安全可靠,電源及配電系統是否符合要求,安全可靠。6.6混凝土澆筑申請單已經監理工程師批準。七、澆筑方法7.1澆筑方法:混凝土澆筑方向是由南北向北,后退式澆筑。集水坑等坑、洞附近處混凝土澆筑時,注意混凝土要從墩均勻下料及澆筑,以免將墩擠壓變形或上浮。混凝土澆筑至設計標高后、初凝之前要對混凝土表面用木抹子反復搓壓數道,然后再覆蓋薄膜養護。混凝土終凝后,采用養護7d,蓄水深度不少于50mm。7.2墩混凝土澆筑:墩混凝土厚度為1.52m,采用斜面分層,每次澆40cm。分層厚度必須保證上層混凝土在下層混凝土未初凝之前澆筑且利于大體積混凝土水化熱的散發。八、溫度控制8、8.1降低混凝土入模溫度:混凝土計劃澆筑時間為7、8月份,最高氣溫3035,日平均氣溫31左右。根據天氣實際情況,如天氣炎熱,可采取混凝土輸送泵覆蓋濕麻袋等辦法降低混凝土入模溫度。混凝土澆筑前對砼、鋼筋澆水降溫。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安排專人進行混凝土出罐溫度及入模溫度測定,要求將混凝土入模溫度控制在30左右。8.2加強施工中溫度控制:8.2.1、混凝土保溫保濕養護:混凝土澆筑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溫保濕養護,及時進行混凝土溫升測定及混凝土內外溫差測控,底板混凝土表面采用薄膜或濕水的麻胞袋覆蓋養護的方法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使其不產生溫度裂縫,底板側面采用薄膜覆蓋澆水養護。混凝土底版內外溫差要控制在209、25以內。如內外溫差超過25,則加大蓄水深度。8.2.2、混凝土測溫監控:混凝土澆筑后,其內部的溫度的測溫方法采用酒精溫度計測溫,每墩設1個測溫點,每個點位用鋼管埋設上、中、下3個測溫孔,測溫點位置位于墩大體混凝土中。混凝土測溫頻率:混凝土澆筑后3d內,每6h測量一次;7d內,每8h測量一次;14d內,每1d測量一次。混凝土澆筑期間,每4h測量一次混凝土的入模溫度(混凝土澆筑后,位于混凝土表面以下100200mm深處的溫度)。測量混凝土溫度時,也應測量大氣溫度,并按附表做好記錄。測溫時,應將溫度計與外界氣溫做妥善隔離,可在孔口周圍用棉紗塞住,溫度計在測溫孔內應留置3min以上,方可讀數。混凝土10、表面溫度,應以混凝土外表以內的溫度為準。測溫人員應同時檢查保溫養護情況,若發現混凝土溫度有過高或過低現象,應立即通知主管工長,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混凝土降溫期間,其每天的降溫速度應不大于1.5d,如降溫過快,應加強混凝土保溫養護。8.3混凝土溫度控制計算:混凝土澆筑后采用蓄水法進行溫度控制(蓄水7d),要求混凝土內部中心溫度與表面溫度之差控制在2025,混凝土表面溫度控制在40左右,計算混凝土養護需蓄水深度。計算系根據熱交換原理,每1m3混凝土在規定時間內,內部中心溫度降到表面溫度時放出的熱量,等于混凝土表面保溫材料應補充的發熱量。混凝土表面蓄水厚度計算:=0.5hi(Tb-Ta)K/T=0.511、2.20.58(40-31)1.3/2.325=0.13m式中:保溫材料所需厚度(m) h結構厚度(m)i保溫材料的導熱系數,水取0.58W/m.k;混凝土的導熱系數,取2.3W/m.k;T混凝土中心最高溫度與表面溫度之差();Tb混凝土表面溫度();Ta混凝土澆筑后35d空氣平均溫度();K傳熱系數修正值,對水取1.3.故蓄水15cm養護滿足要求。8.4混凝土裂縫控制計算:由于地下室承臺厚度較大,混凝土澆筑早期,由于水化熱的作用,中心溫度高,與外界接觸的表面溫度低,當混凝土表面受外界氣溫影響急劇冷卻收縮時,外部混凝土與內部混凝土之間相互約束,使表面產生拉應力;混凝土澆筑35天后,混凝土溫度逐12、漸下降,從表面開始慢慢深入到內部,此時混凝土已基本結硬,彈性模量很大,降溫時當溫度收縮變形受到外部邊界條件的約束,將引起較大的溫度應力。根據混凝土澆筑后不同時間段起不同變形,分為兩種情況進行混凝土的裂縫控制計算:自約束裂縫控制計算、外約束裂縫控制計算。8.4.1混凝土自約束裂縫控制計算:混凝土澆筑早期,由于水化熱的作用,混凝土溫度升高,體積膨脹,約35d達到峰值,本次以3d為計算時間。計算條件1、 計算時間為3d2、 混凝土表面溫度取40.3、 水泥用量為300kg/m34、 混凝土入模溫度控制為30.5、 不考慮外加劑等影響。如通過計算,混凝土的拉應力小于該齡期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則不會出現表13、面裂縫,否則應采取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加強混凝土的保溫養護措施降低混凝土內外溫差,有效控制混凝土表面裂縫的出現。 計算步驟1、 混凝土的水化熱絕熱溫升值T(t)=mcQ(1-e-mt)/(c.)T(3)=300314(1-e-0.43)/(0.962400)=28.6式中:T(t)混凝土澆筑完t段時間,混凝土的絕熱溫升值()mc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kg)Q 每千克水泥水泥水化熱量(J/kg),取314 J/kg;c-混凝土的熱比,一般由0.921.00,取0.96(J/kg.K)-混凝土的質量密度,取2400kg/me-常數,e=2.718;m-與水泥品種、澆筑時與溫度有關的經驗系數,一14、般為0.20.4;t-混凝土澆筑后至計算時的天數(d)。t=32、混凝土內部中心最高溫度Tmax=T0+T(t).Tmax=30+28.60.60=47.2式中:Tmax-混凝土內部中心最高溫度()T0-混凝土的澆筑入模溫度()-不同澆筑厚度的降溫系數,查表取0.603.混凝土彈性模量計算E(t)=E0(1-e-0.09t)E(3)=3.0104(1- e-0.093)=0.71104N/mm2式中:E(t)-混凝土從澆筑至計算時的彈性模量(N/mm2);計算溫度應力時,一般取平均值;E0-混凝土的最終彈性模量(N/mm2),可按表查取。取E0=3.01044、混凝土最大拉應力計算t=2/3E15、(t)T1/(1-c)t=2/30.711041.010-5(47.2-40)/(1-0.15)=0.40N/mm2式中:t-混凝土的拉應力(N/mm2);-混凝土的熱膨脹系數(1/),取1.010-5;T1-混凝土截面中心與表面之間的溫差();c-混凝土的泊松化,取0.150.20.根據以往施工經驗,混凝土3天齡期強度可達到設計強度的40%以上,其3天齡期的抗拉強度為1.540%=0.6N/mm20.40 N/mm2,滿足要求。8.4.2混凝土外約束裂縫控制計算:混凝土澆筑后期,混凝土溫度逐漸下降,其溫度收縮變形受到外部邊界條件的約束,將引起較大的溫度應力。按不同的時間和要求,分以下兩個階段16、進行:混凝土澆筑前裂縫控制施工計算、混凝土澆筑后裂縫控制施工計算。本次主要進行混凝土澆筑前裂縫控制施工計算,估量混凝土澆筑后可能產生的最大溫度收縮應力,如小于混凝土抗拉強度,則表示采取的措施能有效控制裂縫的出現,否則應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內外溫差,改善施工操作工藝和性能,提高混凝土極限拉伸強度,以達到預防混凝土溫度收縮裂縫出現的目的。本次以14d為計算時間。1 、混凝土的水化熱絕熱溫升值T(t)=mcQ(1-e-mt)/(c.)T(14)=300375(1-e-0.414)/(0.962400)=48.82 、混凝土收縮值計算各齡期混凝土收縮變形隨許多具體條件和因素的差異而變化,一般可按下式計算17、:y(t)=y0(1-e-b.t)M1M2M3M4M5M6M7M8M9M10y(14)=3.2410-4(1-e-0.0114)1.01.01.01.121.20.930.71.21.00.97=0.4210-4式中:y(t)-各齡期(d)混凝土的收縮相對變形值;y0-標準狀態下最終收縮值(即極限收縮值)取3.2410-4b-經驗系數,取0.01;Mi-考慮各種非標準條件的修正系數,查表可得。3 、混凝土收縮當量溫差計算Ty(t)=-y(t)/aT y(14)=-0.4210-4/1.010-5=-4.2式中:Ty(t)-各齡期(d)混凝土收縮當量溫差(),負號表示降溫;a-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18、,取1.010-5。4、混凝土彈性模量計算E(t)=E0(1-e-0.09t)E(14)=3.0104(1-e-0.0914)=2.17104N/mm25、混凝土的溫度收縮應力混凝土因外約束引起的溫度收縮應力可按以下簡化公式計算=-E(t)TS(t)R/(1-c)T=T0+2/3T(t)+Ty(t)-ThT=30+2/348.8-4.2-35=23.33=-2.171041.010-5(-23.33)0.30.5/(1-0.15)=0.89N/mm2式中: T-混凝土的最大綜合溫差()絕對值,如為降溫取負值;當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暴露在室外且未回填時,T值按混凝土水化熱最高溫升值(包括澆灌入模溫度19、)與當地月平均最低溫度之差進行計算;計算結果為負值,則表示降溫;Th-混凝土澆筑后養護期達到穩定時的溫度,取35;T0-混凝土的入模溫度()S(t)-考慮徐變影響的松弛系數,一般取0.30.50;R-混凝土的外約束系數,當為巖石地基時,R=1;當為可滑的墊層時,R=0;一般地基取0.250.50;c-混凝土的泊松比,可采用0.150.20,-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取值為1.010-5。6 、比較根據以往施工經驗,混凝土14天齡期強度可達到設計強度的90%以上,其14天齡期的設計抗拉強度為1.590%=1.35N/mm21.150.89N/mm2=1.02N/mm2,滿足要求。7 、結論 混凝土澆20、筑后14天,其溫度應力值小于混凝土的同期抗拉強度,能夠滿足混凝土澆灌前的裂縫控制條件(但前提條件是控制混凝土的內外最大溫差不超過30)關于“混凝土澆筑后裂縫控制計算”,將根據混凝土的實際情況(包括混凝土的養護等)及現場取得的數據進行計算。九、養護 混凝土在每墩澆筑完之后,要馬上覆蓋薄膜養護。混凝土澆筑完12h后,養護不少于7d,7d后采用澆水養護不少于14d。至基礎澆筑完之前,仍需加強保溫養護。十、施工控制要點10.1 預拌混凝土進場質量控制:預拌混凝土進場后,每車均要檢測混凝土的坍落度,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才允許泵送入模,不得隨意往混凝土內加水。10.2混凝土振搗時控制:混凝土的振搗要遵循“快插21、慢拔”的原則,且在振搗過程中上下略為抽動,以使上下振搗均勻。每次混凝土的振動時間為20-30s,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氣泡為準。混凝土振動棒插點要求均勻排列,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動,每次移動位置50cm。振動棒使用時,距離模板距離不大于20cm,但不宜緊靠護壁振動,且量避免碰撞鋼筋、預埋件。十一、雨季施工措施 工程施工期間正值雨季,雷陣雨較多,為確保工程順利進行,防患于未然,特制定以下措施。11.1 施工期間,安排專人負責收集,發布氣象資料,及時通報全體施工人員,以便安排工作時預先采取措施。11.2 雷雨大風來臨時,現場設人員值班,發現險情,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大雨過后應對現場所22、有設備、設施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整修,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11.3 雷雨大風來臨前,現場要儲備足夠的薄膜對已澆筑完畢的混凝土進行覆蓋。11.4 雷雨、大風到來前,要及時做好設備、機具、材料的防雨遮蓋工作。11.5 在炎熱季節,設專人負責防暑降溫工作,保證茶水的供應和提供必須的勞動保護用品,現場備應急藥物箱及降暑藥物,飲食要衛生,飯菜要可口,保障工作人員身體健康。十二、 安全保證措施12.1 臨邊防護在基坑外臨邊設一道防護欄桿,其欄桿高度不少于1.2m,并加斜撐加固。12.2 現場安全用電嚴格按國家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有關規定進行系統設置,重點注意以下問題:現場施工用電原則執行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的“三級”保護措施。其電箱設門、設鎖、編號,注明負責人。機械設備必須執行工作接地和重復接地的保護措施;必須采用“三相五線制”。現場用高、低壓設備及線路,按編制的平面布置圖安裝和埋設,禁止使用破壞或絕緣性能不良的電線,嚴禁電線隨地走。機械安全防護 各種機械要定機電人員維護保養,保證機械運行正常。 施工現場各種機械要掛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