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渣廠35kV生產用電線路工程變電站線路進站施工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0096
2023-06-07
16頁
117.96KB
1、xx鈦渣廠35kV生產用電線路工程變電站線路進站施工方案 目 錄一、工程概況 1 -二、組織措施- 1 -三、技術措施- 4 四、安全措施- 7 五、應急預案與響應管理措施 9 六、進入變電站危險點及預防措施 11 - 附:簡易平面圖一、工程概況1、工程概況1、進站工作的原因:、xx鈦渣廠35kV生產用電線路工程已建完成。N1至變電站原設計為光纖進站,設計要求,需連光纖進入白巖子110kV變電站與N1連接,施工時需進站工作(敷設光纜、做光纜頭等) 2、進站工作的內容:、從N1#隔空拉設光纖線至變電站內閘盒,并敷設光纜,做光纜頭及光纜試驗等。 3、需進變電站:白巖子110kV變電站.二、組織措施2、一、施工管理機構的設置及職能1、施工管理機構的設置為了滿足施工的有關要求,便于工程的外部協調和內部的統一指揮,對施工過程進行可控在控,根據本工程的特點,結合現場實際情況,決定成立以網源公司李志強為項目經理的施工現場項目指揮站.項目經理全權負責對本工程進行現場管理指揮.負責工程的施工管理及對協調工作。1。1對本工程設現場工作負責人二人,負責以下工作:(1)向工作班成員布置當天的任務、內容以及工作范圍,使工作班每個成員都明白當天的工作。組織人員進行安全“三查(查安全思想、查安全措施、查安全器具),并說明施工任務,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項,重點講明當天的重點危險施工作業及其予防措施,并隨時抽問,在使全體作3、業人員明了后,方可作業;做到“四清楚、四到位”。(2)組織工作班主要成員進行危險點分析,提出控制措施或解決方案。(3)向工作班成員明確各自的工作,不允許工作班成員做超出工作票范圍的工作。(4)向工作班成員宣布現場工作紀律,加強現場安全監護,設專職監護人二名,并開展一對一互相監督活動。(5)要求進站作業工作班成員著裝統一,正確使用勞保用品及安全防護用品等。(6)施工前,組織人員對施工機械、安全用具進行全面檢查,確認已經試驗合格并經維護保養,確保進場施工機械、安全用具有良好性能,均為合格品。(7)施工前,由項目負責人組織施工負責人、現場安全員、技術員、班組長等對施工現場進行勘察,明了施工作業環境、4、施工任務、臨近帶電的范圍、停電范圍、交叉跨越等情況.(8)施工前,組織全體施工人員學習施工措施,有針對性的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知識和技術培訓,使用體施工人員明確施工任務,明確作業中的安全施工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項。(9)正確、合理的按照標準化工序工藝組織施工作業,嚴格督促全體作業人員遵守執行安規和相關規定。(10)當天工作結束,要在現場清點班組成員,并把現場清理完畢,方可離開現場。1。2設現場安全員一人,負責以下工作:(1)主要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的安全監督管理,確保安規、施工措施、相關安全技術要求等在現場的有效執行,確保人身安全,防止發生人身事故.(2)加強對班組工作人員及工器具的安全、使用管理。(5、3)負責監督作業班成員對安全用品的正確使用。(4)監督作業班成員不得超過工作范圍作業。(5)監督作業班成員按作業票內容作業。1。3技術人員一人,負責本工程的施工技術工作及質量管理工作;1。4設材料專責一人,負責本工程的材料和管理工作.1。5下設一個施工班、兩個施工組。2、項目管理機構圖材料員: 王彬技術員:何海兵 安全員:向本杰 資料員: 吳翔負責人:李勇施工一組:2人 項目負責人:李志強 負責人:周代軍施工二組2人 3、施工管理機構圖材料員: 李繼龍技術員:范晶 安全員:周代軍 資料員: 吳翔負責人:李勇施工一組:2人 項目負責人:李志強 負責人:周代軍施工二組2人 三、技術措施(1)施工時6、間、方法及步驟1、35kV大田站進站時間施工時間:2013年4月28日07時00分2013年4月29日20時00分.(工作時間:每天早上7:00至下午20:00)進站施工人員:9人(含工作負責人、安全監護人).2、工作內容:2012年11月27日2012年12月2日開挖電纜溝,敷設光纖線纜到指定閘盒,敷設電纜。2012年12月3日2012年12月4日吊車進站起吊N0桿,電纜做頭及試驗3、施工步驟:(1)開挖加N0#電桿坑(位于變電站圍墻外,不須進站作業)。(2)商品混凝土進站,澆制基礎。吊車、運桿車進站,起吊立桿。(3)開挖N0桿變電站內的電纜溝及圍墻處的孔洞;(4)N0桿變電站內電纜敷設;(7、5)制做電纜頭及試驗;(6)電纜溝回填,埋設標示樁。4、施工方法:商混車澆制施工方法:(1)先將N0桿坑開挖完畢,支好模盒,商混車按規劃路線行駛進入現場,臨進帶電體設備時,應有專人指揮。(2)進入變電站通道與35kV平田線72號至構架交錯位置,且距離在10米左右,應設置圍欄和警示標志;變電站內設備及帶電范圍均設置圍欄和警示牌。以防商混車進入后,由于車體寬大,靠近或誤碰到設備及帶電體;商混車進入時由線路負責人熊偉監護。(3)商混車進入變電站后,停放至指定地點,將靠近N0圍墻鑿穿,用溜槽將商混車的尾部與N0連接,通過墻體洞口至開挖好的基坑進行澆制。澆制期間由線路負責人熊偉監護,防止他人從洞口進出。8、澆制完成之后,當天即恢復墻體原貌。 (4)澆制完成后,車輛離開時必須由線路負責人熊偉監護。吊車起吊電桿施工方法:(1)本工程采用25T吊車.(2)吊車按規劃路線行駛進入現場,臨進帶電體設備時,應有專人指揮。(3)進入變電站通道與35kV平田線72號交錯位置,且距離在10米左右,應設置圍欄和警示標志;變電站內設備及帶電范圍均設置圍欄和警示牌.以防商混車進入后,由于車體寬大,靠近或誤碰到設備及帶電體;施工時必須有專人監護。本次施工采用停電作業方式:由于本工程N0桿離35kV平田線只有5米左右,桿型為:31018米的錐形桿,桿身較重,為防止在組立過程中電桿誤碰帶點線路及設備,采用停電組立電桿的方式.9、(4)吊車起吊時必須由專人監護,吊車臂下嚴禁站人。起吊時應仔細觀察周圍帶電體及設施,避免意外情況發生。(5)吊車到位后,將電桿起吊到圍墻高度2米以上,然后把電桿吊出圍墻,吊至澆制好的基礎之上,配合地面施工人員組立電桿。 (6)組立完成后,車輛離開時必須有專人指揮和監護.5、注意事項及要求:(1)人工開挖電纜溝。電纜埋深為:電纜表面距地面的距離不應小于0.7米。當受條件限制時,應采取防止電纜受到損壞的措施。在電纜穿過的圍墻處掏挖孔洞,以供電纜通過.(2)電纜敷設完畢后,進行電纜頭的制作。電纜頭的制作應有經過培訓的、有經驗的、熟悉工藝的人員進行。電纜的電纜頭制作、敷設及試驗過程中,均應在指定作業范10、圍內,嚴禁超出作業范圍.(3)回填電纜溝,埋設標示樁,每隔5米放置一塊。(4)在汽車運輸裝卸過程中,應與車身綁牢,嚴禁電纜盤在車身上滾動。車輛裝卸時采用吊車裝卸。(5)人力搬運或滾動電纜盤前,必須保證電纜盤牢固,電纜繞緊。滾動時必須順著電纜盤上的箭頭指示或電纜的纏緊方向.(6)電纜及其附件到達現場后,應按要求及時進行檢查:(7)直埋電纜在直線段每隔5米處、電纜接頭處、轉彎處、進入建筑物等處,應設明顯的方位標志或標樁。路徑標志、標樁應與實際路徑相符,且清晰、牢固、間距適當。(8)直埋電纜在回填土前,應經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回填土應分層夯實。(9)施工結束后,做到工完、料盡、場地干凈。(10)商混車11、(吊車)進站時要按照規定的路線和方向行駛,離電帶體不能小于2.5米.不能碰撞帶電設備及線路。(11)商混車(吊車)在進站后禁止改變方向行駛時,必須要聽從施工單位現場負責人指揮,不能盲目行駛,從而導致撞壞設備或者觸電傷人。(12)進入變電站車輛必須持有通行證或辦理相關手續,按規定站內指定的路線通行,并在門衛處接受檢查,在確認符合有關安全管理規定后,經許可方能進入變電站。車輛入站后,要遵守施工單位相關的管理規章制度。四、安全措施1、進站施工前,必須組織施工人員學習施工措施、規程及相關制度,施工負責人必須對作業人員進行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明確工作區域和危險點及防范措施;組織作業人員現場踏勘;作業過12、程中嚴格加強現場指揮及監護.2、進站人員必須有經驗并經安規考試合格。3、進站前,必須先辦理進站手續,措施齊全,并征得變電站值班人員的同意,得到許可和安全交底后方可開工。4、工作前工作負責人應認真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并全員簽字,明確工作內容和安全注意事項,告知危險點(源)及控制措施。5、工作人員工作中正常活動范圍與帶電設備的安全距離按安規要求,在站內的工作范圍按運行值班人員劃定的區域,不得超出警戒線。6、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變電站內的各項規章制度,在設置的工作范圍內施工,設專人監護,嚴禁進入帶電區域。7、作業現場專人負責,專人監護,站內施工區域由變電站值班人員劃定,作業區域實行圍欄圍護,標志明確13、。8、施工中使用的包裝箱、塑料布、編織袋等必須及時清理,嚴禁隨地丟放,以防刮風使之懸空或掛在運行設備及母線上造成短路。9、進入變電站時應認真遵守交通規則,嚴禁酒后駕駛、疲勞駕駛、超速行車,嚴禁酒后進入變電站。10、施工人員在穿越35kV設備區域時,應與帶電設備及母線保持在2。5米以上安全距離,使用的工器具不得超過頭頂以防觸電。現場安全監護人必須加強監護,及時發現并制止違章行為.11、現場專職安全監護人(安全員)必須加強安全監護,不得參與具體的現場施工作業。12、作業現場周圍必須設置作業區,并設立圍欄和警示標志,拉好警戒線。13、車輛及待安裝設備進入站內后,必須進行有效的接地。五、應急預案與響應14、管理措施1、應急小組組成人員應急小組組成人員組 長:黃校超 電話:副組長:李志強 電話:13508226829成 員:李永發 周世明 楊世強 鄧啟剛等人員匪警電話:110 火警電話:119 救護電話:1202、現場施工人員意外傷害應急預案(1)目的:為了保證對送電線路施工中可能對人身產生的意外傷害進行預控和應急響應特制定本預案。(2)適用范圍:適用項目部施工現場意外傷害而引起的急救工作。(3)應急領導小組長負責施工人員意外傷害應急工作的統一布置,組織應急領導小組監督各職能部門運行工作。(4)應急領導小組副組長負責對施工人員意外傷害應急現場的統一指揮,調度工作和通信工作。(5)質安部負責施工人員15、意外傷害急救培訓工作,急救物資的配置與保管.(6)施工工段長負責提高和加強施工隊職工防止意外傷害安全意識及急救技能的培訓.3。應急準備:(1)應急設施:汽車、急救箱、通訊電話、對講機。(2)事前措施:1)工程開工前,項目部就地聯系好掛鉤醫院,確定營救路線。2)設立應急聯絡電話表,將專用電話告訴每一個施工人員,并在現場醒目處設置聯絡電話號碼,現場每一個施工點要配有電話,沒有聯系信號的地方要配有對講機。(3)每年項目部質安部組織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意外傷害等急救方法的培訓4應急措施:(1)發生意外傷害,現場人員應立即停止工作。(2)現場人員在做好自身防護后,迅速搶救受傷人員,針對受傷性質的不同采取適16、宜的急救方法,同時撥打現場應急電話。(3)現場應急領導小組接到急救電話后,立即通知應急小組成員及安排車輛趕赴現場實施急救,同時向公司報告。(4)質安部接到報告后,迅速向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匯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視緊急程度進行組織和指揮急救.應急小組成員待命接受指揮.(5)現場人員在搶救傷者的同時,要保護好事故現場,采取防范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六、進入變電站危險點及預防措施1、進入變電站風險預測及防范對策見表6-1表6-1危險點防范對策觸電事故 進入站內,必須嚴格遵守站內的規章制度,服從站內人員的管理。 在施工區域與帶電區域之間設置好圍欄,懸掛安全標識牌,標識明確方可進行工作,任何人員嚴禁跨越圍欄進17、行其他工作。 在帶電體附近施工要確保操作范圍符合安全操作規程 施工人員穿越35kV設備區域時,應與帶電設備及母線保持在2.5米以上安全距離,使用的工器具不得超過頭頂以防觸電。現場監護人必須加強監護,及時發現并制止違章行為。 進入施工現場,手機統一保管,嚴禁現場接、打手機。高空墜落 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高空人員必須真確使用安全帶及后備保護繩;轉移工作位置過程中不得失去后備保護措施. 嚴格工器具的外觀檢查,不合格嚴禁使用; 高空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防觸電、防靜電感應,保證接地可靠; 高空作業必須設安全監護人,作業人員嚴格按要求使用安全用具;物體打擊 高空作業人員嚴禁隨意向地面扔工器18、具、物料等,上下傳遞工器具、材料等物品應使用繩索起吊; 高空作業人員應使用工具袋,隨身的工器具應用繩索和掛鉤固定好,防止失手掉落工具。2、安全薄弱環節預測及預防措施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分析和預測在下列方面存在著影響安全施工的薄弱環節,應提前采預防措施,以保證安全施工。安全薄弱環節預測及預防措施見表6-2。表6-2序號安全施工薄弱環節預測預防措施1人員安全意識差 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培訓,不合格不準上崗; 全方位營造施工安全氛圍,督促施工人員時刻注意安全; 加強施工中的安全監督,必須嚴格執行安全獎懲制度.2交通運輸安全 組織駕駛員定期進行遵章守紀學習,進行“一日三檢”; 杜絕駕駛員違章駕駛、酒后開車、無證駕駛、私自出車、開帶病車; 對違章現象嚴格按制度進行處罰; 嚴禁超重,隨車人員同時做好監護工作。3使用未經檢驗的工器具 未檢驗合格嚴禁出庫。4工作票執行不規范 嚴格執行工作命令票制度. 提高各級人員特別是施工隊長重視工作票的意識; 加大工作票執行方面的檢查力度。7觸電 施工作業前必須明確間隔的位置,防止誤入帶電間隔;施工技術交底時必須對此專項交底.附:施工平面圖。- 14 -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6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34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2
4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