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區大廈項目土方挖運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0293
2023-06-08
17頁
284.55KB
1、目 錄一、工程概況2二、基坑底部土方挖運界面劃分2三、場地工程地質、水文氣候地質條件2四、土方施工4五、不良土層的處理6六、質量保證措施6七、安全施工措施7八、應急救援預案10附表:應急搶險人員聯系名單16土方挖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xxxxxx大廈項目,位于xx市xx國家級開發區中的口岸服務區。項目所在區域北側為xx中心商務區,南側為教育科研區,西側為綜合服務區,東側與澳門特別行政區隔海相望。 項目總用地面積為25079。31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68738。96平方米,建筑總高度188。8米。地上40層,地上建筑面積為100317.31平方米,主要功能為商業、辦公樓、七星級酒店,其中在10層2、和26層設置避難層;地下室建筑面積為68421。65平方米,地下三層(局部有夾層)。塔樓基礎采用復合后注漿鉆孔灌注樁,地下室基礎為預應力管樁基礎.0。000相對于絕對標高5.400m。項目地處海邊,為共用大基坑,由4家單位共同開發。本工程位于大基坑東南角,基坑長約189m,寬約130m.基坑側壁安全等級為一級,基坑大面設計開挖深度為-19。500m(底板面標高18.650m,板厚700mm,底板以下為總厚150mm的墊層、防水層及防水保護層),抗拔樁承臺高度為11。7米不等,因此承臺開挖標高在-19.800m20.500m,具體根據圖紙要求現場控制。二、基坑底部土方挖運界面劃分根據合同要求由x3、x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開挖至底板基礎墊層以上200mm(我司派人進行清土),即車庫大面開挖至19。300m,其中塊陰影部位開挖至-19.600m(詳見地下室分區圖).抗拔樁承臺及坑中坑土方開挖至坑內底板基礎墊層 以上200mm,移交給我司進行墊層施工.人工清理土方,隨挖隨清。跟不上挖機進度時,就近堆放至未移交施工段,由xx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挖運出場。本方案僅爭對地下室、抗拔樁承臺及主樓大開挖,電梯井深坑將另行編制專項施工方案.三、場地工程地質、水文氣候地質條件1、場地工程地質條件根據xx市橫琴新區xxxxxx大廈巖土工程詳細勘察報告,2011年12月 ; xx市橫琴新區xxxxxx大廈巖4、土工程詳細勘察補充報告,2012年5月揭露,場地內地層由上到下依次為人工填土、海相沉積、海陸交互相沉積、殘積層、燕山第三期侵入巖。其中開挖處為人工填土、海相沉積、海陸交互相沉積,以下為相應土層分布情況人工填土層(Q4ml)塊石填土灰白色、灰褐色、灰黃色,主要由中微風化花崗巖碎塊石及少量風化土組成,稍濕,松散稍密,為基坑挖土修建臨時便道拋填而成。該層場地內除KK2號鉆孔缺失外,其余鉆孔均有揭露,厚度0。602。90m,平均2。03m,層底標高為6。73-4。86m。海相沉積層 (Q4m)淤泥淺灰、灰黑色,刀切面光滑,質較純,富含有機質,聞有臭味,含少許貝殼碎片及石英細砂.飽和,流塑.該層場地內分5、布連續,各鉆孔均有揭露,厚度5.707。90m,平均6.53m,層底標高為12。6611。72m。海陸交互相沉積層(Q4mc)1粉質粘土/粘土該層巖性主要以粘土和粉質粘土產出,褐黃色、褐紅色混雜灰白色,刀切面光滑稍粗糙,局部含少量石英砂粒,韌性與干強度中等,無搖震反應。濕,可塑硬塑。該層場地內各鉆孔均有見及,分布較連續,該層與下部淤泥質土以互層形式產出,一般可分為上下兩層,其中:上層厚度0.701。60m,平均1.19m,層底標高為-13.8612。72m,下層厚度1。9017。00m,厚度變化較大,平均10.15m,層底標高為37。4621。22m。2淤泥質土灰黑色、深灰色,富含有機質,具腐6、臭味,手捏滑膩,刀切面光滑,含少量石英砂,偶見腐木碎屑.飽和,流塑.該層場地內分布較普遍,厚度2.4015.40m,平均6.35m,層底標高為-28.77-17。12m.2、場地水文地質條件場地地下水主要賦存于海陸交互相沉積的礫砂層(3)中,為孔隙水;殘積土孔隙、花崗巖風化帶裂隙中還分別賦存孔隙水及基巖網狀風化裂隙水,微具承壓性.此外,塊石填土()賦存上層滯水.根據室內土工試驗:場地下部礫砂層(3)屬強透水層,富水性屬中等豐富;塊石填土()屬弱透水層,富水性屬貧乏中等;場地其余各土(巖)層均屬微弱透水層,富水性貧乏。場地內礫砂層(3)受上部淤泥()、粉質粘土/粘土(1)和淤泥質土(2)阻隔與地7、表水水力聯系弱,與下部花崗巖風化帶有粉質粘土(4)和礫質粘性土層()阻隔,水力聯系亦較弱。地下水主要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地表水入滲和臨近山體越流補給,并以垂直蒸發和潛流的形式向外排泄。勘察期間測得場地地下水位埋深0。00m0。80m,平均0。61m,相應標高4。97m4。22m,平均4。51m。xx年降雨日為137。2天,年平均降雨量1993。70mm,其中59月降水集中,降雨量為年降雨量的77%。5、6、8月各月降水量均大于300mm,6月降雨量最多,達361。9mm。夏季多受臺風影響,易出現暴雨、大風天氣,年暴雨日為10。5天,410月暴雨日天數合計為年總數的97%。基于上述場地工程地質、8、水文氣候地質條件,對基坑土方挖運帶來很大困難。四、土方施工4.1、施工條件1、 由廣州建筑科學研究院新技術開發中心有限公司施工完基坑支護xx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將土方開挖至界面劃分(基礎底板底標高往上20CM)要求處,并經監理、業主、我司確認好標高后移交給我司。底板往下土方由我司進行機械開挖、人工配合,挖至承臺墊層標高.2、 機械、勞動力已完成調配,現已進入施工現場。3、 測量定位已完成,高程控制點引測到基坑內.4。2、施工要求1、 熟悉施工圖紙及地質情況,做好軸線控制標志,檢查挖土及運輸機械的準備情況,進行施工前技術質量和安全交底工作.2、 明確開挖承臺大小、深度,控制好開挖標高。4。3、現9、場準備1、 進行定位放線,放出承臺開挖線(預留出磚胎膜尺寸位置).2、 落實清土班組,以便開挖與修整同時進行。4。4、施工方案1)施工工藝:測量定位挖機進場挖出第四道錨索工作面錨索及腰梁施工、養護 土方大開挖 灑承臺開挖灰線 承臺土方開挖 人工修邊角基底平整 砌筑240mm厚磚胎膜 澆筑墊層。2)施工方法及流向:本工程地下部分工期緊,施工量大(根據測量現狀土面標高約15.5米,約有4米深的土方需大面開挖),故采用兩臺挖掘機(挖掘機斗容量為l。5m3),一臺小型挖機為輔0。6m3(用于開挖管樁間土方),跳塊施工,基坑單邊暴露不超長的原則進行開挖,確保支護結構安全。土方開挖從區開始,挖機從東南角內10、側開始依次往外進行,區開挖完后,進行區的開挖(區開挖分2塊進行,先開挖北側的40米的土方),接著進入主樓區的土方開挖,主樓完成后開挖區,最后開挖區。第一步挖2m左右,第二步挖2m左右,挖至距基礎底板墊層以上標高200mm,停止機械開挖,進行人工清理.施工員現場隨時測定標高保證開挖深度滿足施工要求。人工修土緊跟挖土機后面,人工修整的土方盡量隨機帶走,修挖時邊修邊澆筑墊層。根據本工程巖土勘察報告可知:屬我司開挖的區域土質情況很差,不滿足回填的要求,在人工挖土歸堆后采用挖機裝車外運,外運運距約15KM。因現階段土方開挖為相對標高為15。5米左右,剩余約4米左右深度土方未開挖,將采取大面積分層開挖,靠11、近支護處土方采用分層分段開挖,每段長為2Om;配合預應力錨索施工,須遵循分層、分段開挖,一段錨索完成后,再開挖相鄰施工段,做錨索,間隔施工,嚴禁超挖.基坑側壁剩余一道預應力錨索未施工,因此在土方大開前,先在側壁處開挖出至少810米寬的工作面便于錨索施工,開挖標高為錨索標高下20CM,外側土方采用1:1放坡,開挖時須避免對已完支護的擾動.待預應力錨索強度達到要求后再進行土方開挖作業。3)施工排水:由于土方開挖周期長,會遇到雨季及地下表層水較豐富。在每次大面積分層開挖之前須基坑四周必須設置淺溝,整個基坑在開挖過程中應保持一定的坡度,開挖完后立即人工清理四周排水溝及集水井,集水井設置在地勢較低處。地12、面排水遵循先整治后開挖的施工順序,施工前先做好地面排水,地面排水隨地形引流至集水井內,共設置4臺7。5KW水泵抽水至基坑上口的排水溝內。抽水由專人負責。五、不良土層的處理由地質勘察報告可知,基礎底板墊層大部分坐落在淤泥層及塊石填土層(視現場開挖情況而定),地質條件非常差,使墊層澆筑后起不到作用.必要時,經業主、監理、設計確認后將進行換填200mm厚碎石以改善地質條件。同時按照25m30m的網格設置排水溝,內填卵石(詳基坑降、排水平面圖).六、質量保證措施1、土方工程施工中,應經常測量和校正其平面位置、水平標高.軸線控制樁和水準控制點采取可靠的保護措施,定期進行復測和檢查,保證其正確性。 2、基13、坑開挖過程中應對土質情況、地下水位和標高等變化情況經常檢查,做好原始記錄,若發現地基土質與設計不符時,需經有關人員研究處理并做好隱蔽工程記錄,確保基坑工程質量。并做好施工場內外的排水工作,保證土方開挖面在地下水位以上5Ocm. 3、土方施工采用分層開挖的方法。土方開挖時先開挖基坑支護邊的土方,開挖寬度約4m,保證錨桿有足夠的施工工作面。4、土方開挖時要從上到下分層分段依次進行,每一段之間要做一定的坡度,以利泄水。對于軟弱土層,應鋪設爛磚塊作臨時道路,同時挖掘機的行走便道必要時須鋪設鋼板.5、挖出的土方要及時運走,棄土要距離坡頂或基坑邊2m以外堆放,且高度不要超過1。5m,基坑邊嚴禁重型車輛通過14、,施工荷載不大于15KN。 6、機械挖土要在基礎底板墊層標高以上保留20cm由人工挖平清底。基坑底的土質要符合設計要求,并嚴禁擾動。 7、在開挖將至基坑底,要嚴格控制基底的標高,以防超挖。 8、待預應力錨索張拉完成后,才能進行下一層土方施工。9、開挖時對樁基的保護措施(1)、開挖前測量人員對場內的工程樁進行定位并做好標識;(2)、因本工程的工程樁高出設計樁頂標高近3米多,土方開挖時為保護工程樁,遂采用分層開挖,開挖時嚴禁挖機觸碰工程樁,工程樁基施工單位隨挖隨截。本工程土方開挖分2層,因此需進行兩次截樁。(3)、樁間可采用0。6 m挖機先開挖,由現場施工員安排專人看護,嚴禁在過程中碰到工程樁,隨15、后由2名工人配合將樁附近的土清理.(4)、為了保護好基礎樁,挖機底部所處位置土方宜在樁頂錨固筋標高以上2030.每臺挖機底再鋪以34塊鋼板,挖機轉移位置時,其底鋼板隨之交替移動。七、施工組織及進度計劃1、施工組織計劃根據以上所述的施工流程和施工方法,對基礎施工組織計劃如下:(1)挖掘機PC200型3臺,每臺各配1.5m挖斗一個,鋼板34塊,其中一臺加配0。6 m挖斗一個;(2)工人15個,鐵鏟、揚鎬若干.2、進度計劃根據現有土方完成面估算,基坑約8萬m,且基礎樁較多、較密,同時電梯井開挖深度大、難度高,前期延誤時間較長,為確保總工期不受影響,因此采用分區穿插流水施工(根據后澆帶分區,第一開挖區16、開挖后立即進入結構施工)。因開挖的土方多為淤泥質土,估計基礎土方每天可開挖及轉土2500m,具體詳施工進度計劃。八、安全施工措施該項工程要確保實現安全生產,建立以項目經理為負責人的安全保證體系.開工前組織全體進場人員學習安全知識,進行安全交底,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安全檢查,發現不安全因素立即整改,防患于未然,切實做好安全、文明施工。達到“建筑施工現場安全標準化工地”,應實施如下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保證措施:(一)安全組織機構(二)安全生產措施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施工現場安全文明領導小組,項目經理為項目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工程施工生產安全負有直接的領導責任。牢固樹立“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17、“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1。在工地適當位置設置足夠安全標志,在基坑頂部周圍要設置圍護欄,人員上下要有專用爬梯.配備專職安全督導員,消除事故隱患,做好安全文明三級教育和施工前的安全技術交底。2.司機、電工等特種工人必須持證上崗,機械設備操作人員(或駕駛員)必須經過專門訓練,熟悉機械操作性能,經專業管理部門考核取得操作證或駕駛證后上機(車)操作;機械設備要有年檢合格證。3。開始挖土前,需對機械進行檢查,完工后對機械進行保養,施工中按安全操作系統進行機械操作。4。晚上施工時,照明系統必須保持良好狀態,照明要充足.5。因場地內地質條件較差,土方開挖過程中必須切實保證機械人員施工安全,由專人負責指18、揮挖機操作,挖掘機上基坑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安全坡度,挖掘機行走地方土層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強度不夠的地方,必須采取措施,鋪設鋼板、碎石、砂袋等。6。進入施工現場人員,應按規定佩戴安全勞保用品,嚴禁赤腳或穿拖鞋上班,有關作業人員必須做好交接班手續,班組應定期進行安全活動,并做好安全檢查記錄。7.開展安全文明日檢、周檢、月檢制度,發現安全隱患及時督促整改;配足專職安全員和安全協管員,做到每個施工點有一名安全協管員。8.搭設臨邊防護欄時,必須符合下列要求:(1)防護欄桿應有上、下兩道橫桿及欄桿柱組成,上桿離地面高度為1.01。2m,下桿離地面高度為0。50。6m。(2)基坑四周固定時,可采用鋼管并打入地19、面5070cm深。鋼管離邊口的距離,不應小于50cm。 (3)欄桿柱的固定及其與橫桿的連接,其整體構造應使防護欄桿在桿上任何處,能經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當欄桿所處位置有發生人群擁擠、車輛沖擊或物件碰撞等可能時,應加大橫桿截面或加密柱距。 (4)防護欄桿必須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網封閉,或在欄桿下邊設置嚴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cm的擋腳板或40cm的擋腳笆。擋腳板與擋腳笆上如有孔眼,不應大于25mm。板與笆下邊距離底面的空隙不應大于10mm。9。挖土施工安全要求:(1) 使用時間較長的臨時性挖方,土坡坡度要根據工程地質和土坡高度,結合當地同類土體的穩定坡度值確定.(2) 土方開挖宜從上到下分層20、分段進行,并隨時作成一定的坡勢以利泄水,且不應在影響邊坡穩定的范圍內積水。(3) 在斜坡上方棄土時,應保證挖方邊坡的穩定。棄土堆應連續設置,其頂面應向外傾斜,以防山坡水流入挖方場地.但坡度陡于1/5或在軟土地區,禁止在挖方上側棄土。在挖方下側棄土時,要將棄土堆表面整平,并向外傾斜,棄土表面要低于挖方場地的設計標高,或在棄土堆與挖方場地間設置排水溝,防止地面水流入挖方場地.八、應急救援預案(一)應急預案的方針與原則“發生事故時應遵循“保護人員優先,防止和控制事故的蔓延為主;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區域為主、單位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達到控制事故,有效地搶救傷員,減少事故損失,防止事故擴大. 21、(二)應急預案工作流程圖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及施工工藝的實際情況,認真的組織對危險源和環境因素的識別和評價,特制定本項目發生緊急情況或事故的應急措施,開展應急知識教育和應急演練,提高現場操作人員應急能力,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害和不良環境影響.其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程序見下圖:危險源及環境因素辯識、評價編制應急預案成立搶險領導小組組建搶險隊、救護車配備應急物資、設備應急知識教育培訓定期評審實施應急預案進行評審、修訂未發生發生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程序圖(三)明挖深基坑開挖存在的危險因素及預防、應急措施 危險因素:1、違規違章作業、安全防護措施缺陷,基坑發生坍塌滑坡。2、受到應力的影響基坑坑底隆起。3、地質22、復雜發生涌砂涌水。4、帷幕樁滲水與漏水事故5、高空墜物 (1) 基坑坍塌滑坡1、預防措施 嚴格按設計文件和技術交底施工、嚴格控制基坑開挖坡度.如果遇到特殊情況,需要基坑停工較長時間,應在平臺、基坑邊和坡腳設置排水明溝和積水坑,并派專人抽水值班,并對基坑邊坡面進行噴射素砼保護。 在進度允許的條件下盡量采用少開工作面的形式,避免暴露太多的基坑工作面. 坡頂嚴禁堆積荷載, 基坑四周設置磚砌或砼排水溝;分層開挖,層間設臺階,每層開挖邊坡坡率根據地質情況按規定放坡,坡面噴射砼保證穩定。開挖期間加強監測頻率,對監測報表中的數據進行認真分析總結。2、應急措施: 出現險情時,現場人員從安全通道有序疏散,同時對23、可能造成影響的周邊的人員進行疏散。 通知相關管線單位,根據影響程度進行管線監護和處置. 會同相關部門對影響到的周邊道路進行調整和交通疏解。 在具備條件和不危及人員安全的前提下補強支撐,并對坡腳處進行土方回填。 盡量減少動載、進行坡頂卸載。 杜絕任何流入基坑邊坡內的水源。(2)基坑坑底隆起1、安全預防措施 基坑開挖過程中加強基底隆起監測,對監測報表中的數據要進行認真的分析。 地基加固、周邊設降水井降水等措施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工。 基坑周邊防止過多的超載。 開挖前對圍護質量摸底、詳查,對可能會發生滲漏的部位進行注漿封堵處理.2、應急措施: 立即疏散險情現場作業人員,同時對可能造成影響的周邊單位或住宅24、內的人員進行疏散。 發現坑底隆起跡象,應立即停止開挖,并應立即加設基坑外沉降監測點。 回填注漿或回填土,直至基坑外沉降趨勢收斂方可停止回灌和回填。(3) 涌砂涌水1、安全預防措施 開挖過程中對圍護結構樁間等薄弱部位設專人監視. 若發現出現少量滲漏,應及時處理,先堵漏后開挖,防止滲漏點擴大. 加強量控監測、對量測數據進行審查對比,密切關注圍樁的變形情況。 監測信息圍護結構變形超過允許范圍時,必須立即加密支撐,防止變形進一步擴大,遇薄弱環節錯位開裂,出現滲水通道時,及時處理. 應急措施: 立即疏散險情現場作業人員,同時對可能造成影響的周邊人員進行疏散。 在涌砂處打設42 注漿孔注漿加固;在涌水處采25、用M10漿砌片石圍堰,邊用抽水機將突水排出,然后回填干砌片石,注漿加固。(4)高空墜物 作好基坑四周圍閉工作,在基坑坡頂和基坑邊按照規范要求設置護欄安全網; 為防止地面雜物掉入基坑,在基坑周邊護欄下緣設置踢腳板。(四)應急救援組織架構1、應急救援領導組:組 長:樊為民 電話:13801800449副組長:樊 中 電話:13122337017組 員:沈健 袁忠飛 張平2、應急救援領導組職責應急救援協調領導組是項目部的非常設機構.負責本標段施工范圍內的重大事故應急救援的指揮、布置、實施和監督協調工作.及時向上級匯報事故情況,指揮、協調應急救援工作及善后處理,按照國家、行業和公司、指揮部等上級有關規26、定參與對事故的調查處理.3、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共設應急救援辦公室、安全保衛組、事故救援組、醫療救援組、后勤保障組、專家技術組、善后處理組、事故調查處理組等八個專業處置組.4、。各救緩組職責: 應急救援辦公室 負責人:張平 值班電話:18651320628主要職責:負責“預案”日常的管理工作,負責重大事故的報告,通知指揮組全體成員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在實施應急救援任務時與其他處置組協調工作,按照經理的命令調動搶險隊伍,機械物資及時到位,實施搶險救援工作. 組員 負責人:袁忠飛 電話:13918697877主要職責:組織力量對事故現場及周邊地區道路進行警戒、控制,組織人員有序疏散。 事故救援組 負責人27、:沈健 電話:13124873466主要職責:根據專家技術組的技術建議和事故現場情況制定方案,按照方案迅速組織搶險力量進行搶險救援。 醫療救護組 負責人:黃建峰 電話:15262826393主要職責:組織醫護人員迅速展開對傷員的急救,有必要時應立即與120急救中心聯系,請求增援,并派人在路口等候指引. 后勤保障組 負責人:宋優兵 電話:13127807827主要職責:迅速組織車輛運送搶險隊伍及搶險物質,必要時立即切斷主電源,并與醫療救護組協作保障所需物品的使用. 事故調查組 負責人:楊浩 電話:18689580629主要職責:負責對事故現場勘察取證,查清事故原因和事故責任,總結經驗教訓,制定防28、范措施,提出對事故及責任人的處理意見,配合上級調查組工作。 善后處理組 負責人:沈春城 電話:15000446881主要職責: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負責對傷亡人員的醫療、撫恤、安置等工作,并于保險公司協調理賠事宜.在應急救援協調領導組組長發布啟動本應急預案命令時,各職能組無條件地服從我隊應急救援協調領導組的安排,立即投入到應急救援的行列.(五)事故報告1、事故報告原則應遵循“迅速、準確的原則,在第一時間內上報重大事故情況。2、緊急通訊聯絡緊急報警電話 110 緊急救援消防電話 119急救中心電話 120交通事故緊急救援電話 122天氣預報電話 121213、事故報告程序發生上述事故后現場施工員應立29、即向工區負責人匯報,工區負責人接到報告的同時向我隊應急救援協調領導組辦公室報告,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簡要情況,并隨時報告后續情況。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判斷是否要求與110、119、120、122以及其他相關救援電話聯系增援。4、事故應急救援辦公室接報后應立即報告應急救援領導組組長,組長接報后根據報告的情況判斷事故的級別下達啟動應急預案命令,展開現場救援工作,有關部門人員趕赴事故現場到指定地點集結,勘察事故情況,通知相關部門就近調動搶險隊伍、機械設備實施應急救援。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同時應向上級主管部門或主管領導匯報。5、報告內容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事故類別。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人員傷亡情況。已30、采取的救援措施。6、應急救援(1)在發生事故向隊應急救援領導組組長報告的同時,應組織有一定救護常識的人員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救護,或護送傷員去醫院救治,保證第一時間的救護工作。(2)搶救被堵人員時,可用呼喊、敲擊等方法聽取回聲,并判斷遇險人員的位置。對被堵人員應在支護好頂板、用掘小巷或繞道通過的方法接近遇險人員。(3)清理堵塞物時,要防止傷害遇險人員,嚴禁用鎬刨、錘砸等方法扒人破土塊。(4)各搶險組根據事故現場情況及應急救援指揮組命令,按照本“預案”“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中各專業處置組的職責要求,迅速組織力量展開工作.(六)應急結束應急救援指揮組應根據救援處置進展情況,在確定沒有被困人員、傷亡31、人員已轉移和事故現場已穩定的情況下,由應急救援組組長(應急救援總指揮)宣布應急狀態結束。(七)后期處置1、善后處理由善后處理組按照職責工作內容進行妥善處理。2、調查、總結由事故調查組按照職責工作內容進行調查處理,并寫出書面總結材料上報。(八)宣傳教育根據公司的相關要求,進行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預防重大事故有關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預防事故的意識和防范能力,積極組織應急預案培訓,使參加救援的人員熟悉掌握應急預案中應承擔的責任和救援工作程序,提高防范能力和應急反應能力。(九)演練本應急救援預案每年演練一次,通過演練(桌面演練、功能演練、全面演練)檢查應急人員對應急預案、程序了解程度,及時發現應急工32、作程序和應急準備中的不足,增強應急小組及人員之間的配合和協調能力,確保預案一旦啟動,能及時有序地展開救援.(十)總結。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附表:應急搶險人員聯系名單序號姓名職務手機號碼1樊為民項目經理138018004492錢曉雄技術負責189818747503張平施工員186513206283袁忠飛施工員139186978774沈健安全員131248734665黃建峰質量員152628263936宋優兵材料員131278078277楊浩組員186895806298沈春城組員150004468819劉釗組員1368513630610姜昆組員1851604688510王緒樂組員13815234366 應急救援物資、機具儲備一覽表序號物資名稱及規格型號數 量存放地點責任人1消防器材5套現場及生活、辦公區樊 中216a工字鋼5噸施工現場3砂100m3施工現場4石100m3施工現場55cm厚板材10m3施工現場6編 織 袋500個庫房7200200方木20m3庫房8鐵 鍬20把庫房9十 字 鎬10把庫房10PC200挖掘機3臺作業現場11運土車10臺作業現場12醫用急救包2個庫房13發電機150KW1臺工區現場14電焊機UN1004臺庫房15消 防 水池1施工現場16手電筒10作業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