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高速公路涵洞通道施工技術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0353
2023-06-08
15頁
55.62KB
1、沿江高速公路xx至朱村段第四合同段涵洞通道施工技術方案涵洞通道施工技術方案一、 總則(一)編制依據1。xx省沿江高速公路xx至朱村段路基工程項目招投標文件及設計圖紙2。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3.現場踏勘和調查及我局的技術裝備、施工經驗4.總體施工組織設計及有關參考資料(二)編制范圍第四合同段K19+000K24+094涵洞通道工程二、工程概況(一)自然地理本段主要為平原微丘區,大部分地段以山間與河谷盆地地形為主,地形起伏較大,水文地質條件較差,地下水位高,施工難度大。(二)主要工程本標段共有涵洞417.5m15道,其中圓管涵331。74m11道,蓋板涵54。75m3道,箱涵31。19m1道;通道2、405。39m15道,其中暗蓋板板式通道69。45m3道,明蓋板板式通道62.77m2道,暗蓋板箱式通道273。17m10道。三、 涵洞通道的作業順序由于本標段路線長,涵洞通道數量多,其作業順序劃分為四段,兩個施工隊進行平行流水作業和一個臺背回填隊。施工一隊:K19+058K19+315K19+445ZK19+813YK19+812。5YK19+944ZK19+968ZK20+240YK20+220ZK21+160ZK21+360 ZK21+561。5ZK21+800 ZK21+910 。 施工二隊:ZK22+289 YK22+430YK22+398YK22+256YK21+876YK21+73、64YK21+508YK21+380YK21+170K22+741K22+930K23+131K23+310.5K23+460K23+570K23+974.臺背回填隊:負責全線結構物的臺背回填作業。四、施工組織部署和施工組織工作(一)施工管理體系項目部從加強工程質量和進度出發成立了以總工牽頭的施工管理和質量管理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詳見附后質量管理體系框圖。(二)測量試驗工作的準備情況總體施工組織計劃安排,我部測量技術人員對設計單位提供的導線點及水準點進行了復核、確認,然后利用導線點及水準點進行了路線復測及主要控制樁、地面高程復測并加密了導線網點及水準網點。同時也恢復了路中線樁及敷設了施工邊樁。4、工地試驗室已對所需碎石、砂、水泥等原材料進行了一系列標準試驗。依據設計要求,嚴格控制原材料的各項指標,使其能達到施工要求.(三)征地拆遷情況經現場踏勘,結構物范圍內的建筑物及其他設施,樹木均已完成拆遷工作.但沿線的電力、通訊等還未拆除.(四)棄土場的選定1#棄土場位于k20+190右側,面積約1320m2,距工作面垂直距離為2m;2棄土場位于Zk22+000左側,面積約2670m2,緊靠征地線;3棄土場位于k22+980右側,面積約3000m2,距工作面垂直距離為40m;4棄土場位于k23+573右側,面積約2000m2,距工作面垂直距離為240m.(五)機械設備及人員安排見附表。五、 圓管涵5、的施工技術方案(一)定位放線管涵施工前,先用測量儀器放出軸線、縱橫控制線和基礎開挖線,再根據設計要求的基底平面尺寸及標高來確定基坑的開挖范圍。放樣時,結合涵洞的全長、管節安裝及洞口翼墻的準確位置,以便做好兩端洞口與原溝渠連接順暢。(二)基坑開挖 基坑開挖前,上報分項工程開工報告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再進行基坑開挖施工。根據施工放樣確定的基坑開挖范圍和測量的原地面標高,采用挖掘機開挖,開挖時留足工作面,坑壁設一定的斜坡度。為防止泡槽,設置排水溝和集水坑用水泵排水.挖至距基底20cm左右時,再用人工整修坡面并挖至設計標高,對基底進行夯實,再對基坑底部測量實際高程和測試地基承載力報監理工程師并做好記錄.6、(三)基坑處理開挖好的基坑進行清理后,報請監理工程師并做地基承載力試驗,若地基土質較差,其地基承載力小于管基基底應力時,根據監理工程的意見進行處理或采取換填碎石及其他處理措施,用壓路機進行壓實.然后按設計要求鋪設20cm厚的砂礫墊層,當壓實度達到96以上時報請監理工程師檢驗.(四)管基及墻身混凝土澆筑 基坑處理完畢后,報請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再進行管基及墻身混凝土澆筑。1.澆筑前依據規范要求對混凝土的配比、拌和、和易性及坍落度等進行試驗,使混凝土的各項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2.混凝土拌合時,嚴格按配合比配料,攪拌的第一盤混凝土作質量檢查,并根據實際施工情況,調整施工配合比,直至達到要求為止,同7、時在施工的混凝土中現場取樣,做好試驗。3。根據設計要求對軸線、標高檢查無誤后,進行混凝土澆筑。管基砼分兩次澆筑,先澆筑管底以下部分,并注意在安放管節前澆筑高度60cm內預留管壁厚度坐漿砼23cm ,待安放管節后,再澆筑管底以上部分,保證新舊混凝土結合及管基混凝土與管壁的結合,然后振搗到位。(五)管節安裝1.在管節安裝前,對管節進行質量檢驗,符合要求后再進行安裝。2.管節采用C30混凝土,螺旋主鋼筋為甲級冷撥低碳鋼直徑b=5mm,縱向鋼筋為I級鋼筋(A3)直徑6.5mm.對于軟土段管涵采用剛性接頭的套式涵管.3。管節安裝從下游開始,使接頭面向上游。每節涵管緊貼于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勻。安裝過程中8、保持管內清潔無臟物,無多余的砂漿和其他外來物。管節安裝采用汽車吊吊裝就位。(六)管涵的接縫處理涵管接縫寬度控制在10mm內,并用瀝青麻絮填塞接縫的內外側,以形成柔性密封層,再用15cm寬的1:3水泥砂漿在其外部環繞接縫,澆筑好后給予充分養生,使其達到足夠的強度而不產生裂縫、脫落現象.(七)沉降縫的設置涵洞全長范圍內設沉降縫34道,其位置設在路基中部和行車道外部。沉降縫設置順路線方向,用瀝青麻絮填塞,用以粗鐵絲綁扎、D=2cm麻繩及瀝青浸制麻布為材料的防水層纏繞管壁一周。(八)管涵回填 管涵回填在隱蔽工程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進行回填.1.為確保臺背回填質量,全線設立臺背回填專業隊,專門進行臺背9、回填工作。回填材料保證有良好的透水性,且不含草根、腐植物或摻5的灰土進行回填。2.在涵身兩側不小于兩倍孔徑范圍內分層填筑碾壓,每一層厚度不大于15cm,臺背回填從填方基底或結構物頂部至路床頂面的壓實度均不小于95%。3。在雨季回填時,備足防雨布和遮雨柵并對填筑面做成3-4%的坡度,以利于排水.4.遵照兩邊對稱的原則進行回填,并做到在基本相同的標高上兩側同步進行回填,防止不均勻回填造成對管涵的破壞。5。施工過程中,若涵頂覆土厚度小于0。5m時,嚴禁任何重型機械和車輛通過。(九)洞口處理 洞口處理均采用坐漿法施工。洞口河床鋪砌及隔水墻、錐形護坡均用7。5#漿砌片石砌筑,勾縫采用7。5砂漿.作業中嚴10、格控制砂漿的配合比,確保砂漿飽滿、密實、表面平整、勾縫均勻平順。嚴禁通縫砌筑。后附:圓管涵施工工藝圖六、 蓋板涵的施工技術方案蓋板涵的施工放樣、基坑開挖類同于圓管涵,并報批分項工程開工報告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再進行施工。(一)基底處理基坑達到設計要求并清理后,做基底承載力試驗,若不符合設計要求,采取擴大和加深砂礫墊層或加寬基底襟邊寬的措施。(二)基礎和臺墻砌筑基礎和臺墻的砌筑采用7.5#漿砌片石依照設計圖紙先進行基礎砌筑再進行臺墻砌筑,施工過程中采用坐漿法砌筑。砌筑過程中,嚴格控制砂漿的配合比,砂漿飽滿、密實、表面平整、勾縫均勻平順。外圈定位行列和轉角面選擇形狀較方正及尺寸較大的片石,并長短相間11、地與里層砌堤交接,尖銳突出部分敲除。嚴禁通縫砌筑.(三)沉降縫的設置蓋板涵沉降縫在路基中心線處,兩側行車道與硬路肩接頭垂直中心線方向各設一道,兩側的沉降縫設置在兩塊蓋板的接縫處。板式通道在中央分隔帶垂直方向設一道沉降縫,縫寬12cm,用瀝青麻絮填塞.(四)蓋板的預制和安裝1。蓋板采用30#混凝土在預制場集中預制,按設計要求進行鋼筋布置.暗板式蓋板混凝土澆至離板頂5-8cm時,在蓋板上層的鈍角部分和銳角部分放置由4號鋼筋組成的鋼筋網,然后進行澆筑。模板采用鋼模,蓋板預制后在場內編號堆放。蓋板養生強度達到設計標號的85時起吊堆放。2.當墻身和臺帽強度達到100%設計強度后進行蓋板安裝。蓋板安裝采用12、汽車運輸,吊車集中安裝.臺帽上經測量放出準確位置后進行安裝,安裝時慢放輕移,對準位置放置平穩。蓋板安裝完畢后,用12.5水泥砂漿、小石子填充蓋板涵邊緣同臺帽間的空隙。3.蓋板安裝時統一指揮,確保吊裝準確安全,并安排專職安全員負責施工現場的行人與車輛疏導工作。(五)臺背回填 臺背回填在隱蔽工程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進行回填。1。臺背填土順路線方向長度,頂部為距翼墻尾端不小于臺高加2m、底部距基礎內緣不小于2m的范圍內進行分層回填壓實.2.分層回填壓實時,嚴格控制回填土的含水量,并且每層松鋪厚度不超過20cm,按1:1。5的坡度交至路基頂面.臺背回填從填方基底至路床頂面的壓實度均不小于95%。3.13、為確保臺背回填質量,回填材料保證有良好的透水性,且不含草根、腐植物或摻5%的灰土進行回填。4.回填時遵照兩邊對稱的原則進行回填壓實,并做到在基本相同的標高上兩側同步進行回填壓實,防止不均勻回填造成對蓋板涵的破壞。5.在雨季回填時,備足防雨布和遮雨柵并對填筑面做成3%4%的坡度,以利于排水。6。施工過程中,若涵頂覆土厚度小于0。5m時,嚴禁任何重型機械和車輛通過。(六)洞口處理河床與洞口翼墻和基礎及洞口邊墻隔水墻的砌筑,依據設計采用坐漿法作業.后附:蓋板涵施工工藝圖七、箱涵的施工技術方案箱涵的施工放線、基坑開挖與處理類同圓管涵,并報批分項工程開工報告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再進行施工.(一)基礎鋼筋綁14、扎基坑開挖經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打砼墊層,支底板模板,然后綁扎基礎鋼筋、預埋墻身鋼筋。按設計圖紙加工安裝鋼筋并做到不少筋、不漏筋,鋼筋無銹斑。(二)基礎鋼筋澆筑鋼筋混凝土箱涵采用現澆.基礎鋼筋報驗合格后,混凝土基礎清理無雜物時,再進行澆筑,基礎一次澆筑完成。澆筑過程中設置沉降縫。(四)墻身和頂、底板鋼筋綁扎、立模、澆筑1.待基礎鋼筋強度達到規范要求時,進行墻身鋼筋的綁扎,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再安裝模板并加固再進行澆筑作業,然后搗實,澆筑完畢后進行養生。在澆筑過程中如有施工不便,可在墻身外側留窗口,待混凝土澆至窗口處再封死。2。當箱涵高度超過2m時,箱涵混凝土澆筑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澆筑底板15、與墻高30cm-40cm的范圍,然后進行清洗施工縫并鑿毛,最后再立模澆筑第二次混凝土。(五)模板拆除當混凝土經過養護后強度達到要求時,即可拆除模板。拆模后及時進行清理,保證現場干凈整齊。(六)沉降縫設置沉降縫每隔46m設一道,規格為46cm,沉降縫設在頂、底板上面、側墻外面,過水箱涵底板沉降縫的頂面不設油毛氈 ,而在填塞瀝青麻絮后再灌注熱瀝青即可。(七)臺背回填 箱涵臺背回填詳見蓋板涵臺背回填。(八)洞口處理箱涵建成后及時清理通道內雜物,做好兩側洞口的排水與原有道路的配套工程,保證箱涵的正常使用。 后附:鋼筋混凝土箱涵施工工藝圖八、倒虹吸施工要點倒虹吸的施工方法類同于圓管涵,另外還需注意以下幾16、點:1。施工時管節接頭及進出水口的砌縫要嚴密,確保不漏水。2。填土前做灌水試驗,符合要求后,方可填土。3。倒虹吸管的進出水口,在竣工后及時蓋土。九、雨季的施工安排1.做好防雨水設施,備足防雨布和遮雨棚,以防新澆筑混凝土被雨水沖走。2.低洼地段的材料、設備、庫房提前轉移至安全地點,嚴防水泥等施工材料受潮.3。臨時設施建造充分考慮洪水標高,保證臨時設施建在安全位置上,并做好排水措施。 4。考慮雨季對材料供應分得影響,雨前備足料,保證施工正常進行。十、質量安全和工期保證措施(一)質量保證措施1.建立五保證措施建立“組織保證、思想保證、技術保證、目標保證、經濟保證”的五保證質量體系,確保工程質量。在施17、工中依據我單位的ISO9000質量體系要求進行運轉。詳見附表“質量保證體系框圖“2。質量目標分項工程優良率達90以上,合格率100%,確保優良工程。3.質量保證措施推行TQC活動,建立各專項QC活動小組,提高質量意識,用全員工作質量來保證工程質量.嚴格按照技術規范和技術文件組織施工,制定詳細的施工工藝和操作規程,合理安排施工.嚴格技術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堅持技術復核和工序驗收制度,認真處理施工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嚴把進場材料關,不使用不合格材料。嚴把模板質量關,保證混凝土外觀質量。配備完善的試驗檢測設備和先進的測量儀器,保證試驗及測量工作的科學性、準確性.(二)安全保證措施 施工全過程嚴格堅持“18、科學施工、安全生產”的原則,全面落實各項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建立安全保證體系,設立安全小組,各部門設立專職安全員,從上到下形成安全保證體系。詳見“安全保證體系框圖2。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和安全操作技能。3。推行安全生產責任制,搞好現場標準化作業,掛牌施工。4。安全用電,做好防火工作,雨季做好防風、防汛及防洪工作.5。對電纜等管線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三)工期保證措施1、對工程進行分項工程劃分,對各分項工程編制施工組織計劃,指定切合實際的季、月、旬計劃.2.實行動態網絡管理,組織連續、均衡的施工程序,保證關鍵路線暢通無阻。當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不符時,及時進行調整,保證總工期不變.3。搞好19、物質供應和后勤保障工作,保證施工順利進行.4。大力推廣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杜絕安全質量事故,保證工程順利進行.5.收集好氣象資料,合理安排雨季施工,減少雨季對施工的影響。6。進度滯后時的趕工措施在思想上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增加資金、設備的投入,增加作業面、作業點;增加人員的投入,進行兩班或三班作業;加大后勤保障力度,保證施工機械的正常運轉。十一、施工中的環境保護措施1。含有有害物質的材料堆放點遠離水源,并用防雨材料遮蓋,施工完后,工程廢料及時運走。2。地表土集中堆放,施工結束后恢復臨時占地原貌,并把地表土覆蓋于耕作的土地表面.3。機械施工時,盡量減少噪聲、廢氣、廢水及塵埃等污染.B后附: 質20、量保證體系框圖安全保證體系框圖 質量管理體系框圖圓管涵施工工藝圖蓋板涵施工工藝圖鋼筋混凝土箱涵施工工藝圖擋墻施工方案(一)定位放線擋墻施工前,先用測量儀器放出擋墻軸線、縱橫控制線和基礎開挖線,再根據設計要求的基底平面尺寸及標高來確定基坑的開挖范圍。(二)基坑開挖 基坑開挖前,上報分項工程開工報告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再進行基坑開挖施工。根據施工放樣確定的基坑開挖范圍和測量的原地面標高,采用挖掘機開挖,開挖時留足工作面,坑壁設一定的斜坡度.為防止泡槽,設置排水溝和集水坑用水泵排水。挖至距基底20cm左右時,再用人工整修坡面并挖至設計標高,對基底進行夯實,再對基坑底部測量實際高程和測試地基承載力報監理21、工程師并做好記錄。(三)基坑處理開挖好的基坑進行清理后,報請監理工程師并做地基承載力試驗,若地基土質較差,其地基承載力小于設計基底應力時,根據監理工程的意見進行處理。在砌筑前,基底必須整平夯實干燥。(四)擋墻砌筑擋墻砌筑時,應分層砌筑,2-3層砌塊組成一工作層,每一工作層的水平縫應大致找平。各工作層豎縫應相互錯開,不得貫通。較大的砌塊應使用于下層,安砌時應選用形狀及尺寸合適的砌塊,尖銳突出部分應敲除。豎縫較寬時,應在砂漿中塞以小石塊,不得在石塊下面用高于砌縫的小石片支墊.施工過程中采用坐漿法砌筑。砌筑過程中,嚴格控制砂漿的配合比,砂漿飽滿、密實、表面平整、勾縫均勻平順。(三)沉降縫及泄水孔的設置擋墻沉降縫每隔10米設置一道沉降縫,縫寬12cm,用瀝青麻絮填塞.泄水孔應在設計水位以上0.5米開始設置,其孔徑為10cm10cm,孔距為2米,交錯呈梅花狀排列。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