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棚戶區(qū)安置房改造項目滿堂支撐架專項施工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0578
2023-06-09
16頁
188.80KB
1、B2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報審表工程名稱:醫(yī)療暨康復養(yǎng)老中心及健康小區(qū)城市棚戶區(qū)安置房改造項目 編號:致:宜昌市工程建設監(jiān)理有限責任公司(項目監(jiān)理機構)我方已完成 滿堂腳手架 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制和審批,請予以審查.附件: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施工項目經理部(蓋章) 項目經理(簽字) 年 月 日審查意見:專業(yè)監(jiān)理工程師(簽字) 年 月 日審核意見:項目監(jiān)理機構(蓋章) 總監(jiān)理工程師(簽字、加蓋執(zhí)業(yè)印章) 年 月 日審批意見(僅對超過一定規(guī)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建設單位(蓋章) 建設單位代表(簽字) 年 月 日注:本表一式四份,項目監(jiān)理2、機構、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城建檔案管理機構各一份。醫(yī)療暨康復養(yǎng)老中心及健康小區(qū)城市棚戶區(qū)安置房改造項目滿堂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審 批: 審 核: 編 制: 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工程名稱:醫(yī)療暨康復養(yǎng)老中心及健康小區(qū)城市棚戶區(qū)安置房改造項目工程地點: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jiān)理單位:勘察單位: 施工單位: 醫(yī)療暨康復養(yǎng)老中心及健康小區(qū)城市棚戶區(qū)安置房改造項目1、2為醫(yī)療暨康復養(yǎng)老中心,4為住宅樓。其中1、2#含住宅78套,位于1#樓五十層.社區(qū)醫(yī)院用房位于1#樓一四層及2#樓一層五層,托老所(托老病房)位于2樓六八層;4樓含住宅255套,地下室一層為地下車庫。工程名稱醫(yī)療暨康復養(yǎng)老中心1、3、2#樓(社區(qū)醫(yī)院、托老所、住宅)總建筑面積(含地下建筑)15706.1m2建筑占地面積1478.7 m2工程性質綜合樓地上(住宅)面積12000。3m2建筑層數1樓10層 2#樓8層其中:住宅建筑面積2598.7 m2建筑高度1#樓32。7m 2樓29.7m社區(qū)醫(yī)院、托老所建筑面積9401.6 m2建筑層高住宅層3.0m社區(qū)醫(yī)院、托老所:4.2/3。6m地下建筑面積3705.8 m2結構形式鋼筋砼剪力墻設計使用年限50年建筑分類一類居住建筑抗震烈度6度安全等級一級耐火等級一級地下室防水等級II級(頂板I級)屋面防水等級I級工程名稱健康小區(qū)城市棚戶區(qū)安置房改造項目4#樓總建筑面積(含地下建筑)24、8040.42m2建筑占地面積796.8 m2工程性質住宅地上(住宅)面積24025.22m2 建筑層數32層,地下2層地下建筑面積4015。2m2建筑高度94。7m車庫建筑面積3206.6m2建筑層高地下車庫:5.1m住宅層2.95m結構地下室建筑面積808。6 m2結構形式鋼筋砼剪力墻設計使用年限50年建筑分類一類居住建筑抗震烈度6度安全等級一級耐火等級一級地下室防水等級II級(頂板I級)屋面防水等級I級 2.編制依據:1)醫(yī)療暨康復養(yǎng)老中心1,2(社區(qū)醫(yī)院、托老所、住宅)項目施工圖紙及施工組織設計編制本施工方案;2)型鋼懸挑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計算依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5、JGJ130-2011);3)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 50009-2012);4)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7-2003)等規(guī)范編制。5)建筑施工計算手冊江正榮著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6)建筑施工手冊第五版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7)建筑施工腳手架實用手冊(含垂直運輸設施)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8)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2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3.構配件材料要求:3.1鋼管:采用483.5型鋼管。表面平直光滑,不得有裂紋,分層壓痕等硬傷,端面應平直,新鋼管應刷防銹漆,舊鋼管銹蝕的深度不超過0。5mm。3。2扣件采用直6、角扣件、旋轉扣件、對接扣件,表面不得有裂紋、氣孔等。3.3腳手板:腳手板采用竹串片腳手板,墊板為木跳板,寬2030cm,厚度50mm,每塊長25m.4腳手架搭設: 一般要求:腳手架地基應平整夯實;腳手架的立桿不能直接立于地面上,應加設墊板;遇有坑槽時,立桿應下到槽底或加設道木;腳手架地基應有排水設施(基礎施工方案四周設有排水溝),防止積水浸泡地基;腳手架旁有開挖的溝槽時,應控制距離:在架高30 m以內時,不小于1。5 m等,需加固措施;位于通道處腳手架底步墊板應低于其兩側地面,并在其上加蓋板,避免擾動。4.1滿堂腳手架(模板支撐架)搭設:4。1.1滿堂腳手架構造要求滿堂腳手架構造參數(單位: 7、m)項目立桿縱橫間 距橫桿豎向間 距縱向水平桿設置操作層支撐桿間距根據需要而 定腳手板鋪設架高4 m以內架高大于4 m承重教大時0。81.5兩側每步一道,中間每兩步一道0。75根據需要而定滿鋪滿鋪一般裝飾用11.5兩側每步一道,中間每兩步一道1。00.50。6板間空隙不大于20cm滿鋪4.1.2根據梁、板實際位置及縱、橫距要求放線定位。4。1.3立桿基礎在夯實土上的,設置墊板,滿堂腳手架需滿鋪木跳板,且每塊木板兩端采用12號鐵絲綁兩道,綁扎牢固。4。1.4搭設方法:4.1。4。1立桿:橫、縱間距都為0。8m,梁兩側局部立桿加密,間距為0。7m,立桿根據層高要求,選用合適長度的鋼管,最多搭接一次8、,搭接長度不小于1m,搭接點應錯開,應至少采用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cm.4。1。4.2水平桿:第一層步距1.6m,以上每層步距為1。5m,水平桿連接采用對接接頭錯開,上下鄰桿接頭不得設在同跨內,相距應大于500mm,且應避開跨中,橫向水平桿擱在縱向水平桿之上,滿堂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墊板上表面距離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靠近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4。1.4。3剪刀撐:9、梁底支撐架的斜支桿也以剪刀撐代替,滿堂模板支架四邊與中間每隔四排支架立桿設置一道縱向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xù)設置。剪刀撐應隨立桿縱向和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各底層斜桿下端均須支撐在墊板上或基面砼面上,每道剪刀撐應連接34跨,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0600之間。4。2雙排外架搭設:4。2。1施工順序:夯實地基-放線定位-鋪設墊板-搭設作業(yè)-鋪跳板-掛密目網-拆除.4。2。2施工要點:4.2。2.1間距:(1)大橫桿間距1m,立桿間距0.8m且底部必須設置掃地桿,距墊板20cm左右。(2)雙排立桿間距1。0m,小橫桿挑向墻面懸臂長0。5m。(3)掃地桿與第一步大橫桿之間設置兩道紅白條紋欄桿等分10、其間距,不圍密目安全網,間距由與一層結構頂面平的大橫桿向推算。桿件應橫平堅直。(4)掃地桿的小橫桿在大橫桿的上面。4.2。2.2小橫桿:(1)應在立桿與大橫桿的交點處設置,小橫桿應緊靠立桿用扣件與大橫桿扣牢。(2)當遇作業(yè)層時,應在兩立桿中間再增加一道小橫桿,以縮小腳手板的跨度。(3)雙排腳手架搭設的小橫桿,必須在小橫桿的兩端與里外排大橫桿扣牢;當采用竹笆腳手板時,雙排腳手架的小橫桿兩端應固定在立桿上,大橫桿擱置在小橫桿上固定,大橫桿間距40cm。4。2。2.3搭設高度在25m以下時,可素土夯實找平,上面鋪5cm厚木板,長度為2m時垂直于墻面放置,長度大于3m時平行于墻面放置。4.2。2。4連11、墻(柱)桿采用每二步三跨與墻(柱)連結;連墻桿應靠近主節(jié)點并從第一步大橫桿處開始設置,距主節(jié)點不應大于300cm.4。2。2.5剪刀撐:(1)每組剪刀撐跨越立桿根數為57根(大于6m)斜桿與地面夾角在4560度之間。(2)高度在24m以下的腳手架均必須在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組剪刀撐,由底部隨腳手架搭設連續(xù)設置,中間部分可間斷設置,各組剪刀撐間距不大于15m,剪刀撐采用紅白花桿.4。2。2。6密目網、腳手板鋪設:(1)作業(yè)層上滿鋪腳手板,應鋪穩(wěn),離開墻面120150mm;在拐角上的腳手板,應與橫向水平面桿可靠連接,防止滑動。腳手架鋪設腳手板應設兩層,上層為作業(yè)層下層為防護層;作業(yè)層進行墻面裝修12、時腳手板與建筑物之間縫隙不大于15cm。否則應將腳手板滿鋪。在出口處設置安全通道,通道頂棚為雙層,間距50cm,頂棚可用5 cm木板滿鋪。(2)密目網搭設:在腳手架外側根據步距規(guī)格選用安全密目網滿掛,并用12號鐵絲綁牢,搭接部孔的大小符合安全規(guī)范要求.在靠近作業(yè)層設置安全平網,向下每10m一道。在鋪腳手板的操作層上必須設兩道護欄,上欄桿高度為1。1M,下欄桿高度距腳手板0.3m。4.2.2。7腳手架拆除:拆除前應全面檢查腳手架的扣件連接,連墻件、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構造要求,清除腳手架上雜物及地面障礙物;拆除作業(yè)必須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yè);連墻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13、或數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一步。如高差大于2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當腳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立桿的高度(約6.5m)時,應先在適當位置搭設臨時拋撐,加固后,再拆除連墻件;松開扣件的桿件應隨即放下,不得松掛在架上,拆下的桿配件應吊運至地面,不得向下拋擲.4。3單排里腳手架:4.3。1步距、橫距同雙排外架,搭設程序基本同雙排外架;4.3.2底部必須設置拋撐,間距6m;4.3.3立桿距撐邊距離為1.2m;4.3.4連接點的設置數量為二步二跨一點,相鄰兩橫桿穿墻后用鋼管抱墻,并用有角扣件固定;4.3.5桿件的對接接頭應盡量靠近桿件的節(jié)點。4.3.6腳手板及密目網基本同雙排外架。4。5.14、7斜道兩側和休息平臺外圍均應設置擋腳板和欄桿,欄桿高度應為1。2m,擋腳板高度不應小于180mm。4.5.8斜道腳手板搭設:腳手板橫鋪時,應在橫向水平桿下增設縱向支托桿,縱向支托間距不應大于500mm。腳手板順鋪時,接頭宜采用搭接,下面的板頭應壓住上面的板頭,板頭的凸棱處宜采用三角木填順。斜道的腳手板上每隔斷250300mm設置一根防滑木條,木條厚度宜為2030mm.5安全技術措施:5.1當腳手架基礎下有設備基礎、管溝時,在腳手架使用過程中不應開挖.5。2定期檢查桿件的設置和連接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扣件是否松動,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主節(jié)點處和縱、橫向水平15、桿,縱、橫向掃地桿;5.3作業(yè)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帶、穿好防滑鞋,在架上作業(yè),應注意自我安全保護和他人的安全,避免發(fā)生碰撞、閃失和落物,嚴禁在架上戲鬧和在腳手架上等不安全處休息;5.4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yè)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5。5拆除腳手架時,應設專人負責指揮,地面應設圍護欄桿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腳手架拆除時,防止蠻干、防止違章造成架子坍塌事故。5.6龍門架的安全裝置必須齊全,正式使用前要進行試運轉。6節(jié)能環(huán)保措施:6.1施工時應注意施工機械對周圍環(huán)境的噪聲影響,嚴格控制在白天75分貝,夜間55分貝以下.6.2施工時應注意四周污水的排放,應做好排水16、設施,保證現(xiàn)場排水通暢,腳手架與龍門架體四周無積水。6.3施工車輛出場前應及時作好清潔工作,防止污染道路。6。4施工時應具體了解環(huán)境當地管理條例等。附計算書:一、參數信息:1.模板支架參數橫向間距或排距(m):0.80;縱距(m):0.80;步距(m):1。50;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m):0。10;模板支架搭設高度(m):4.00;采用的鋼管(mm):483.5 ;扣件連接方式:雙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板底支撐連接方式:方木支撐;2.荷載參數模板與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與鋼筋自重(kN/m3):25.000;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kN/m2):1.017、00;3。樓板參數鋼筋級別:三級鋼HRB 400(20MnSiV,20MnSiNb,20MnTi);樓板混凝土強度等級:C35;每層標準施工天數:8;每平米樓板截面的鋼筋面積(mm2):360.000;樓板的計算寬度(m):4。00;樓板的計算厚度(mm):300.00;樓板的計算長度(m):4.50;施工平均溫度():15。000;4.材料參數面板采用膠合面板,厚度為18mm。面板彈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13;板底支撐采用方木;木方彈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13。000;木方抗剪強度設計值(N/18、mm2):1。400;木方的間隔距離(mm):300.000;木方的截面寬度(mm):6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 圖2 樓板支撐架荷載計算單元二、模板面板計算:面板為受彎構件,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取單位寬度1m的面板作為計算單元 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1001。82/6 = 54 cm3;I = 1001。83/12 = 48.6 c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連續(xù)梁計算. 面板計算簡圖1、荷載計算(1)靜荷載為鋼筋混凝土樓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 250。31+0。351 = 7.85 kN/m;(2)活荷載為施工人員及設備荷19、載(kN):q2 = 11= 1 kN/m;2、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q=1。27。85+1.41= 10.82kN/m最大彎矩M=0.110.820。32= 0。097 kNm;面板最大應力計算值 = 97380/54000 = 1。803 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 N/mm2;面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為 1。803 N/mm2 小于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13 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撓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q = 7。85kN/m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6777.853004/(100950025620、0000)=0。018 mm; 面板最大允許撓度 V=300/ 250=1。2 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18 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 1.2 mm,滿足要求!三、模板支撐方木的計算:方木按照三跨連續(xù)梁計算,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688/6 = 64 cm3;I=6888/12 = 256 cm4;方木楞計算簡圖1.荷載的計算:(1)鋼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 250。30.3 = 2.25 kN/m;(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q2= 0.350。3 = 0。105 kN/m ;(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p21、1 = (1 + 2)0。80.3 = 0.72 kN;2。強度驗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 = 1.2 (q1 + q2) = 1.2(2.25 + 0。105) = 2。826 kN/m;集中荷載 p = 1。40。72=1。008 kN;最大彎距 M = Pl/4 + ql2/8 = 1。0080.8 /4 + 2。8260。82/8 = 0.428 kN;最大支座力 N = P/2 + ql/2 = 1。008/2 +2。8260.8/2 = 1。634 kN ;方木最大應力計算值 = M /W = 0.428106/64022、00 = 6.683 N/mm2;方木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0 N/mm2;方木的最大應力計算值為 6.683 N/mm2 小于方木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13.0 N/mm2,滿足要求!3。抗剪驗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ql/2 + P/2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其中最大剪力: Q = 2。8260.8/2+1。008/2 = 1.634 kN;方木受剪應力計算值 T = 3 1.634103/(2 6080) = 0。511 N/mm2;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 T = 1。4 N/mm2;方木的受剪應力計算值 0。511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剪強度設23、計值 1。4 N/mm2,滿足要求!4.撓度驗算:最大撓度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 = q1 + q2 = 2.355 kN/m;集中荷載 p = 0。72 kN;最大撓度計算值 V= 52.3558004 /(38495002560000) +7208003 /( 4895002560000) = 0.832 mm;最大允許撓度 V=800/ 250=3.2 mm;方木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832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許撓度 3。2 mm,滿足要求!四、板底支撐鋼管計算:支撐鋼管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xù)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縱24、向板底支撐傳遞力,P = 2.8260。8 + 1.008 = 3.269 kN;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計算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計算變形圖(mm) 支撐鋼管計算剪力圖(kN) 最大彎矩 Mmax = 0。708 kN.m ;最大變形 Vmax = 1.261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 9。466 kN ;最大應力 = 707986。668/4490 = 157.681 N/mm2;支撐鋼管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支撐鋼管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157.681 N/mm2 小于 支撐鋼管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05 N/mm2,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為 1。225、61mm 小于 800/150與10 mm,滿足要求!五、扣件抗滑移的計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培訓講座劉群主編,P96頁,雙扣件承載力設計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雙扣件承載力取值為12。80kN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guī)范5.2。5): R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12.80 kN; R-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 9。466 kN;R 12。80 kN,所以雙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六、模板支架立桿荷載標準值(軸26、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腳手架的自重(kN):NG1 = 0。1294 = 0。516 kN;(2)模板的自重(kN):NG2 = 0。350。80。8 = 0.224 kN;(3)鋼筋混凝土樓板自重(kN):NG3 = 250。30.80。8 = 4。8 kN;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 = 5。54 kN;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活荷載標準值 NQ = (1+2 ) 0。80。8 = 1。92 kN;3。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1.4NQ = 9。27、336 kN;七、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kN) :N = 9。336 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wěn)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cm) :i = 1.59 cm;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cm2):A = 4。24 cm2; W -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4。49 cm3; -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mm2; L0- 計算長度 (m);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guī)范,由下式計算 l0 = h+2a a -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1 m;得到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0 = h + 2a = 1。5+20。1 = 1。7 m ;L0 / i = 1700 / 15.9=107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wěn)定系數= 0。537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9336。48/(0。537424) = 41。006 N/mm2;立桿穩(wěn)定性計算 = 41。006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mm2,滿足要求!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