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樓建筑基坑降水工程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0663
2023-06-09
17頁
79.65KB
1、-辦公樓基坑降水施工方案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編制單位: 編制日期:目 錄1.工程概況12.編制依據13.3.場地工程地質情況13.1地層結構及巖性特征13.2場地水文及氣象情況34.降水施工方案54.1方案選擇54.2降水設計施工方案54.3施工技術措施54.4施工工藝流程64.5主要施工方法及技術要求74.6降水井監測84.7降水運行95.基坑降水對周邊環境影響及對策96.主要機械設備及施工進度107.工程質量保證措施118.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措施119.應急措施及注意事項1410.降水井現場平面布置圖 151. 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市,-路北側。場地原地貌-市郊,地形平坦,周邊尚無2、其它建筑物,基坑施工對環境的影響較小。辦公樓基坑為地下一層,整體一個基坑,基坑呈“L”形狀,深度約5.7米。基坑面積約1500m2,基坑采用放坡開挖,基坑開挖最深處5.7米。根據勘察報告提供的降水范圍內土層的綜合滲透系數、影響半徑等條件編制此施工報告。2. 編制依據1)、建筑與市場降水工程技術規范(JGJ/T111-98)2)、供水管井技術規范(GB50296-99)3)、水文地質鉆探規程(DJ/T0148-94)4)、水文地質手冊第二版(地質出版社)5)、工程地質手冊第三版(建筑工業出版社)6)、已經批準的初步設計和施工圖紙及資料3. 3.場地工程地質情況3.1地層結構及巖性特征根據勘探及土3、工試驗成果,勘探深度范圍內,本場地地層主要由第四系沖洪積形成的粘性土、粉土及砂土。根據地層巖性特征和沉積新老關系從上而下劃分為、 、 、 、 、共9 個工程地質層現分述如下:第 層粘土(Q4m ) :黃褐色,稍濕,松散-稍密,無光澤反應,搖震反應中等,韌性低,干強度低,遇見少量鐵錳質銹斑,有砂感,該層0.5m以上含少量植物根系,為耕地。該層厚度1.203.40m。平均厚度2.27m,層底埋深1.203.40m,層底標高43.3845.83m。第層粉質黏土(Q4al )黃褐色,軟塑-可塑,切面稍有光澤,無搖震反應,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見少量鈣質結核,該層局部夾粉土薄層,呈透鏡體存在,砂感較強,4、漸變為粉砂。該層厚度1.504.20m。平均厚度2.37m,層底埋深3.506.60m,層底標高40.3843.26m。第層粉質黏土(Q4al )褐黃色,灰褐色,軟塑,切面稍有光澤,無搖震反應,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偶見少量鐵錳質結核,局部為淤泥質土。該層厚度2.906.0m。平均厚度4.17m,層底埋深7.8011.0m,層底標高35.9839.15m。第層粉土(Q3al+pl ):黃褐色,很濕,稍密-中密,見少量鐵錳質銹斑,無光澤反應,搖震反應中等,韌性低等,干強度低,該層局部砂感較強,相變為粉砂。該層厚度0.404.70m,平均厚度,2.22m,層底埋深8.8013.7m,層底標高32.5、2538.09m。第 層粉砂夾粉土(Q3al+pl ):褐黃色,飽和,中密-密實,主要礦物成分以石英、長石為主,偶見少量云母碎片,該層局部粉粒含量較高,相變為粉土,且呈護層狀分布。該層厚度1.905.80m。平均厚度3.82m,層底埋深14.4015.50m,層底標高30.1832.72m。第層細砂(Q3al+pl):灰黃色、淺黃色,飽和,密實,主要礦物成分以石英、長石為主,偶見少量云母碎片,局部夾粉土薄層,呈透鏡體存在。該層厚度5.608.20m。平均厚度7.23m,層底埋深20.5023.40m,層底標高25.5826.45m。第層粉土(Q3al+pl ):黃褐色,很濕,中密-密實,見少量6、鐵錳質銹斑,無光澤反應,搖震反應中等,韌性低等,干強度低。該層厚度40.207.80m,平均厚度5.63m,層底埋深27.6028.40m,層底標高18.5819.56m。第層粉質黏土(Q3al ):黃褐色,可塑,切面稍有光澤,無搖震反應,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見少量鈣質結核,該層局部夾粉土薄層,呈透鏡體存在。該層厚度2.503.20m。平均厚度2.87m,層底埋深30.7030.80m,層底標高16.2516.36m。第層粉質黏土(Q3al ):黃褐色,可塑-硬塑,切面稍有光澤,無搖震反應,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見少量鐵錳質結核,該層下部砂感較強,漸變為細砂。該層在勘探深度內未能揭穿,最大揭7、露厚度9.30m。3.2場地水文及氣象情況水文氣象:工程位置處屬暖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多年平均降雨792.7mm左右。降雨特點為年內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年內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份,占年降雨量的61%。降雨的時空分布不均導致旱澇災害時常發生。全區多年平均氣溫14.6C左右。全年一月份氣溫最低,平均氣溫0.3C;七月份氣溫最高,平均氣溫27.6C。極端最低氣溫-16.7C,極端最高氣溫43.2C,超過14C的日數為190210天。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190.3小時,日照百分率約50%。無霜期平均216天。地形地貌:地勢平坦,地面坡降為1/7000左右,平原特征明顯。地形變化西北高,東南低,由西8、北向東南傾斜。地面高程在45.046.50m(85黃海高程,下同)之間,地形地貌特點為大平小不平,即整體平坦,微地形起伏不平。水文地質:地質構造單元屬-臺穹和-臺穹相交處。地表為第四紀松散沉積物所覆蓋,厚度為150200m,成因為沖積沉積型,巖性以亞粘土、亞砂土和細砂層為主,沿沙潁河一帶,存在亞砂土(或砂土)類鈣質結核層。工程地處豫東黃河右岸微斜平原和豫東淮北低平原的分界處,以沙河為界,沙北為黃泛區沖積扇的南沿,沙南為淮北沖擊扇的北沿構成兩個水文地質體系,又受沙河、潁河和賈魯河的直接影響,水文地質條件較為復雜,參考觀測綜合考慮因素,全區淺水可分為富水帶、弱富水帶、貧水帶三個類型帶。地下水主要分9、布在細砂層和中砂層,為淺層承壓水。地下水流向除沿河受河道水位影響外,其他地區基本上以西北流向東南,平均坡降1/3840,含水層厚度320m。單位涌水量5 8 m3/hm。4. 降水施工方案4.1方案選擇目前基坑開挖降水方法很多,有深井點降水,明排降水和輕型井點降水,根據本場地降水時間集中、離補給邊界近、水位降深及排水量較大的特點,結合多年降水經驗,采用深井點降水方法及明排方式降水,能夠保證基坑開挖與基礎施工正常進行的施工要求。4.2降水設計施工方案 采用深井點降水方法進行降水,降深-7.4米,鉆井間距為15-20米,沿基礎兩側在保證不影響土建施工位置鉆井。臨時排水管線小于50米為乙方自行負責。10、降水井井深為16米,井徑300,辦公樓布降水井約為8眼。4.3施工技術措施由于本基坑上部含水層屬上層滯水含水層,地下水位較高變化較大,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和地下管線滲漏補給,其含水介質滲透性差;因此,含水層進行降水具有一定的難度,為了確保本基坑降水效果,本次降水在布井和施工中采用如下幾個方面的技術措施:、加深降水井深度從水文地質資料分析,含水介質為粘質粉土、砂質粉土,滲透性差,涌水量小的特點,因此加大降水井深度以增大滲流梯度,確保降水效果。、合理布井依據本基坑平面形態,基坑內側地下水的補給源較小,外側補給源相對較大,因此,布置降水井時,外側加密布井,內側可增大降水井間距。、完善成井工藝、確保11、成井質量由于本次降水涉及到含水層屬上層滯水含水層,且各含水層滲透性較差,含水層賦存層位變化較大。因此,只有完善成井工藝才能確保成井質量。在降水井施工過程中,采用多次反復、內部循環洗井法成井。、加設引排設施依據本工程水文地質條件,含水層含水介質均為粉質粘土、砂質粉土,其持水度大,均勻性差,基于上述特征,在施工中如出現坑壁、坑底滲水現象,可采用加設引排設施,以確保基坑及基礎施工的正常進行。4.4施工工藝流程場地平整測量施放井點鉆機對位成孔下放井管充填濾料洗井下放水泵抽水。工藝流程圖如下:場地修整安裝鉆機材料準備井點定位鉆機、成井沖洗鉆孔鉆機、成井檢查孔深安裝試抽設備洗 井下濾水管充填濾料抽水試驗試12、 抽優化設計安裝抽水設備驗 收降水、觀測水位4.5主要施工方法及技術要求1、成孔:采用直徑f300mm反循環鉆機成孔,泥漿比重1.05。下管前保證井底沉渣厚度不大于20cm,方可下放濾管。 2、井管安裝:井管安放嚴格按現場技術交底進行,用4根竹片,10號雙鐵絲捆綁;管口內壁不錯位,選擇透水性良好的濾管安裝于含水層對應部位。 3、填礫:填礫前井管必須居中,使填礫厚度均勻,濾料應從井管兩側慢慢對稱填入,以防濾料中途卡塞及井管錯位,填至井口1-2m米時用粘土填實。在填濾時如發生井口反礫現象,應及時停止填礫,查明原因進行處理。4、洗井:洗井為關鍵性工藝,在濾料充填完之后,要立即進行洗井,洗井采用井管外13、注清水循環法工藝,抽、停交替,直至水清砂凈為止。洗井結束前測量井深,清理井底,使井底沉淀小于0.3-0.5m。5、下泵:下泵深度-14.5左右。6、井點保護:降水井施工完成后,降水井井管應高于自然地坪15-30cm。7、觀測記錄:應及時、準確地記錄觀測井水位,以次檢驗施工方案的正確性。必要時對方案作適當調整,以確保基坑降水效果。4.6降水井監測為了掌握場地含水層水文地質條件變化,做到降水井點布置合理,達到較好的基坑降水效果,在降水進行施工及降水過程中對降水井進行監測,監測內容包括如下幾個方面:、在降水井施工過程中,及時采取含水層巖樣,分析含水介質變化,及其水文地質條件變化,為合理布井提供依據。14、在洗井過程中監測井深、地下水位變化,并實時進行試驗抽水,確定各單井涌水量,為選擇降水泵型據供參數。、降水工作開始后每天早、中、晚對降水井水各測一次,以便及時掌握降水效果。、地下水位達到穩定后確保每天觀測一次水位,依據地下水位變化歷時曲線,調整水泵投入量,達到降低能耗、保護地下水資源目的。、每二天測量一次降水井深度,掌握降水井沉砂量,以便發現失效的降水井,做到及時處理,延長降水井壽命。4.7降水運行1、可采用分次降水,即邊打井邊洗井邊抽水,用調整泵深來調整控制降水深度,以使水位緩繪平穩下降,因劇烈水位下降會增加沉降量。 2、嚴禁挖土機、吊車等設備撞擊進管。 3、井管口有保護措施,防止雜物掉入井15、內。 4、降水井要保證晝夜連續運轉,防止因停泵使水位上升,造成“涌槽”事故。 5、防水做好,底板做完后,建筑物荷載大于地下水頂托力時,降水即可逐步停止運行直至水位穩定。 6、基坑內的降水井停后把潛水泵取出,以便甲方采取措施,進行回填處理。5. 基坑降水對周邊環境影響及對策一、基坑降水對周邊環境影響及對策 降水設計應考慮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問題,影響的因此主要是對地基土的破壞問題,降水時應保證地基土的結構不受破壞。深井點降水技術主要特征是抽水不抽砂,不擾動原始地層結構。 為了將降水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減到最小程度,在開挖基坑邊坡穩定的前提下,采取如下對策: 1、降水井抽水含砂量符合國家有關規范要求。 216、成井時,濾水管外填細質礫料保持砂層不與濾水管直接接觸,防止細砂土地基受到破壞。 3、限定單泵出水量,防止因出水量過大,地下水流速過急,帶動細砂涌入井內,造成地基層破壞。 4、在保證地下水降深設計值前提下,盡量減少抽水量,即用最小的由水量達到降水要求。 二、水資源保護措施 1、對本工程進行精心設計,施工中排水量達到基抗開挖和基礎施工要求即可,盡量減少地下水排水量。 2、打井原土自造泥漿護壁,不得使用化學劑。 3、封井應使用原砂土或其它無污染材料回填,避免造成地下水及土層污染。6. 主要機械設備及施工進度一、基坑降水主要施工機械 1、采用泵吸式反循環100型鉆機。 2、潛水泵15臺。二、工期安排17、: 1、前期準備:包括現場井位確定、鉆機進場、材料進場、挖泥漿坑,工程成井時間約為 天左右(保證施工現場通暢)。 2、降水井點施工包括抽水試驗、水井施工、送電線路及排管線輔設等。 3、降水運行:運行工期,按甲方要求安排。7. 工程質量保證措施加強科學管理,開工前對全體職工進行技術質量交底,確保合同內容全面按期完成,全面貫徹質量標準,確保達到質量目標。 1、打井前要摸清地下障礙物情況,以保證施工質量。 2、專人負責進料,確保井壁管、過濾管、圍填砂、粘土等材料的質量。 3、進行測量放線,進出場、定位、埋設護孔管,由甲方提供“三通一平”,鉆機進場。鉆進井位雙方按設計方案校核井位,保證鉆機移到位,基礎18、牢固平穩,各項準備工作就緒,井管、砂料到位,埋設護孔管要求垂直,護孔管盡可能進入原狀土層內20-50cm,外圍用粘土填實,保證泥漿返出孔外,孔斜誤差不超過1%。 保證成井質量,井孔直徑、井深不得偏小。 4、濾料要符合要求,水泥(屑)量小于5%。 5、管井降水井,排水含砂量不大于1/20000。 6、降水井運行期間,必須保證現場連續供電。 7、降水運行期間,值班人員不得擅自離開現場,應定期檢查井的出水量大小、出砂量情況、電氣設備和泵的情況。 8、遵守值班制度,夜班值班人員不得睡覺。8. 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措施一、安全要求 參加該工程施工的全體職工積極努力,克服各方面困難,建立健全施工現場安全管理體19、系,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負責人具體負責,現場設專職安全員一名,負責監督施工現場和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發現安全問題,及時處理解決,杜絕各種隱患。嚴格執行國家制定的有關施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按照保質保量完成水井施工任務。 1、施工機械安全防護 (1)各種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都必須經過專業與安全技術培訓,經有關部門考核合格方準上崗,嚴禁無證人員操作。 (2)各種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懂得所操作機械的性能、安全裝置。熟悉安全操作規程,能排除一般故障和日常維護保養。(3)工作時,操作人員必須穿載好防護用品,集中思想、服從指揮、謹慎操作,不得擅自職守或機械隨意交給他人操作。 (4)交付現場使用的機械設備,必須性20、能良發了,防護裝置齊全,生產及安全所需備品配套,并經設備部門和現場負責人認可,方能使用。 (5)機械設備進入作業點,單位工程負責人應向操作人員進行作業任務和安全技術措施的詳細交底。 2、現場用電一般規定: (1)必須建立健全電氣安全管理制度和各級崗位責任制,應加強施工現場的各類電氣設備和線路管理。技術部門和安全部門負責監督檢查。現場的值班與維修電工應負責管轄電氣設備及線路的正常運行。 (2)照明燈的相線應經開關控制,不得將相線直接引入。 (3)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輸電干線,采用電纜埋地或局部架設。 (4)發生電氣事故,必須認真查處,并立即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及時按事故報告規程上報。 3、配電箱安全21、要求: (1)施工現場配電系統應設置室外配電箱和分配電箱分級供電,各級配電裝置的容量應與實際負載匹配。 (2)各級配電箱中使用的各種電氣元件和漏電保護器應符合國家質量要求。 (3)漏電保護器應嚴格按產品說明書使用,并定期進行試驗和作好運行記錄。 (4)每臺用電設備應有專用的開關。 二、文明施工措施 貫徹文明施工的要求,推行現代管理方法,科學組織施工,做好施工現場的各項管理工作。 1、按照現場條件及甲方要求堆放材料和機具設備,不得侵占場內道路及安全防護等設施。 2、施工現場的主要管理人員在施工現場應當佩帶證明其身份的證卡。 3、施工現場的各種安全設施和勞動保護器具,必須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及時消22、除隱患,保證其安全有效。 4、職工生活設施符合衛生、通風、照明等要求,職工的膳食、飲水供應應當符合衛生要求。 5、做好施工現場安全保衛工作,采取必要的防盜措施,非施工人員不得擅自進入降水施工現場。 6、嚴格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的規定,在施工現場建立和執行防火管理制度,設置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設施。 7、搞好公共關系的協調工作,為最大限度地減少施工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由專人負責公共關系的協調工作,隨時聽取有關方面對我方施工匠意見和建議,滿足有關部門的要求,使工程能順利進行。9. 應急措施及注意事項1、為防止停電水井停泵使水位上升帶來場地淹沒事故,現場應備用電源并隨時啟動備用電源,保證其能正常運轉。 2、如雨季施工,防止降雨過大致使地下水位上升過快,場地降水井抽水量不能滿足水位降水要求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增加降水井方法加以解決。 3、若出現其它不可預見或不可抗力因素,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補救措施,以減少甲方不必要的支出。10. 降水井現場平面布置圖降水井間距18-20m,管徑300mm,共計8口井,各距離坑邊往里1.25m。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