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貿港區(qū)停車樓扣件式雙排鋼管腳手架搭設專項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0911
2023-06-09
17頁
224.92KB
1、xx國際商貿港D區(qū)1停車樓腳手架搭設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審核:施工方案報審表工程名稱:xx國際商貿港D區(qū)1停車樓致: 置業(yè)有限公司(建設單位)監(jiān)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監(jiān)理單位)我單位已完成腳手架搭設專項施工方案 的編制,并經我單位上級技術負責人審查批準,請予以審查。 施工單位(章): 項目經理:日 期: 年 月 日 審查意見: 建設單位(章):項目負責人:日 期: 年 月 日 審查意見:監(jiān)理單位(章): 監(jiān)理工程師: 日 期: 年 月 日 一、 工程概況:此工程位于xx縣人民路與永興路交匯處,為地上三層;施工程序扣件式雙排普通鋼管腳手架的搭設順序為:地基夯實 澆砼墊層 鋪設木墊板 擺放掃地桿 逐根2、樹立立桿并隨即與掃地桿扣緊 裝掃地小橫桿并與立桿或掃地桿扣緊 安第一步大橫桿與立桿扣緊 安第一步小橫桿 安第二步大橫桿安第二步小橫桿 第三、四步大橫桿和小橫桿 連墻桿 接立桿加設剪刀撐 鋪腳手板。二、 技術參數雙排外架立桿縱向間距 1.8m,橫向間距0.8m,大橫桿步距第一步1.8m,以上為1。8m,腳手架在外則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xù)設置剪力撐,每道剪力撐跨立桿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米,搭設角度45-60度,扣件應扣在立柱上,小橫桿靠墻的一端離墻面15cm。剪力撐斜桿兩端扣件與立桿節(jié)點的距離不應大于20cm。最下面的斜桿與立桿的連接點離地面不宜大于50cm,腳手架各桿件相交伸出的端頭應3、大于10cm以防桿件滑落。四、技術要點:連接大橫桿的對接扣件,開口應朝架子內側,螺栓向上,避免開口朝上,以防雨水進入,螺栓應適度擰緊。必須設置連墻桿,每兩步三跨設置一個,使腳手架與墻體保持垂直;可采用埋件連接或內撐拉桿連接方式,盡量連接在橫桿層,接點處設兩根水平斜桿層,開口朝墻外側。腳手架外側采用安全網封閉,圍網設于靠外側立桿的內側,與立桿、橫桿綁扎牢固,綁點間距30cm;安全兜網兩層設置一道,綁扎牢固,不得漏設。在鋪設腳手板的操作層上必須設防護欄桿和踢腳板。欄桿高度1。2m.在外腳手架搭設過程中,必須嚴格按規(guī)定的構造方案和尺寸進行搭設,并及時與結構拉結或采用臨時支頂,確保搭設過程的安全。對于4、有變形和不合格的扣件桿件不得使用。搭設過程中應隨時校正桿件垂直度和水平偏差,避免偏差過大。五、安全通道為保證施工人員進出施工現(xiàn)場時安全,防止高空墜物傷人,特在建筑物首層入口及井架出入口設置安全通道。安全通道采用鋼管架支撐,上部鋪雙層住夾板及防護網以防止墜物.安全通道如圖。其余臨時進作業(yè)面通道必須搭設防護棚,防護棚搭出約2m,其支撐是靠支在外架上的鋼管,在鋼管上鋪設七夾板和安全網。其搭設示意如圖。六、構造措施 立桿要注意桿件的長短搭配使用,立桿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桿和對接扣件連接。 立桿的接頭與相近大橫桿的距離不應小于步高的三分之一,相鄰兩立桿的接頭應相互錯開,不應在同一步高和同一間距內.相鄰接頭的5、高度差應500mm. 大橫桿的長度不宜小于6m。立桿和大橫桿必須用直角扣件扣緊,不得遺漏.上下相鄰的大橫桿應錯開布置在立桿的里側和外側,以減少立桿的偏心受荷情況。同一排大橫桿的水平偏差不大于該片腳手架總長度的1/300。同一水平內的內外大橫桿的接頭和上下相距的兩根大橫桿的接頭均應相互錯開,錯開距離大于500mm. 小橫桿應搭于大橫桿與立桿交叉上,分別兩種扣件扣緊,在搭設和使用過程中不得拆除貼近立桿的小橫桿。A、 搭設作業(yè)應注意事項 嚴禁48mm和51mm鋼管及其它相應扣件混用。 連墻件和剪刀撐應及時設置,不得滯后超過2步架。 桿件端部伸出扣件之外的長度不得小于100mm。 在頂排連墻件之上的架6、高不得多于兩步. 剪刀撐的斜桿與基本構架結構桿件之間至少有3道連接,其中斜桿的搭接接頭部位至少有一道連接。 嚴格控制作業(yè)面上的施工荷載。同時限制作業(yè)和鋪板的層數,以免荷載過大,或產生較大的偏心。 必須有良好的防電、避雷裝置。 加強對施工人員及施工管理人員的技術安全培訓,實現(xiàn)持證上崗,以保證質量、安全措施要求得以切實實施。 堅持做到分層驗收交付使用,驗收簽證必須存檔備查.七、腳手架拆缷措施拆除順序為:安全網 擋腳板 護身欄 腳手板 小橫桿 大橫桿 立桿 連墻桿、縱向支撐、剪刀撐。拆除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連墻桿應待其上部桿件拆除完畢才能拆去,嚴禁出現(xiàn)拆除了多步連墻件后再拆除構架桿件的違章危險作7、業(yè)。 松開扣件,平桿件等應隨即撤下,不得松掛在架上. 拆除長桿件時應有兩人同時作業(yè),以避免單人作業(yè)時的閃失事故。 拆下的桿配件應吊運至地面,不得向下拋擲。 應設專人警戒監(jiān)護. 必須安排泥工班配合隨拆除過程及時補做外墻面和補洞口工作。八、安全防護措施:安全施工在施工方案中已多處提及,對于腳手架有牢固的骨架,可靠的連接,穩(wěn)妥的基底.并需按正確的順序架設和拆缷。這此均是保證安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除此之外,尚需重視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的安全防護問題。避免高處墜落物品砸傷地面活動人群,它的主要措施是設置安全的人行通道或運輸通道。通道的頂蓋應滿輔腳手板或其他能可靠承接落物的材料。篷頂外側尚應設高于篷頂不小于0。8m8、的擋墻,以免落物又反彈出去。在腳手架邊有可能出現(xiàn)人員墜落的地方,設能承接墜落人和物的安全平網。根據氣象預報,在臺風到來前,應停止腳手架的搭設作業(yè),進行檢查加牢,臺風過后要對腳手架全面檢查加固。 在施工期間應派人專定期和不定期檢查腳手架的安全情況,做到無事故隱患,發(fā)現(xiàn)有隱患及時處理。 在安裝作業(yè)時應做好安全防護,作業(yè)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和工具袋等。 在首層各通道出入口必須搭設雙層防護棚,并掛上安全標志。九、施工進度控制外腳手架的施工待主體工程上施工至0.0以上開始進行。腳手架材料和構件的采購工作可分段分期采購.腳手架的搭設要在每層主體施工前完成該層的搭設工作,腳手架的高度必須始終保持高于作9、業(yè)層1。2m。直到頂層高出1。2m。連墻件和剪刀撐應及時設置,不得滯后超過2步.十、文明施工:施工現(xiàn)場按平面圖堆放材料及半成品,材料要編碼,堆放整齊.施工現(xiàn)場要經常保持整潔衛(wèi)生,搭設后應當班把余下來的材料堆放整齊、雜物清理動走。安全立網掛設要整齊、美觀。在每層施工完成后要檢查場地的雜亂情況,如有不符合安全文明施工要求的要馬上整改。十一、腳手架的計算。計算的腳手架為雙排腳手架,立桿采用單立管。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1。8米,立桿的橫距0.8米,立桿的步距1。80米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5,連墻件采用2步3跨,豎向間距3。60米,水平間距5。4米。施工均布荷載為3kN/m2,同時施工2層,腳手板10、共鋪設2層.鋼材的強度設計值f=205N/mm2,彈性模量E=2。06X105慣性矩I=12.19X104一、大橫桿的計算: 1。均布荷載值計算 P1=0.038kN/mP2=0。350。8/20。140kN/m Q=30。8/21.200kN/m q1=1。2(0。0380。140)0。214kN/m q2=1.41.2001。680kN/m 大橫桿計算荷載組合簡圖(跨中最大彎矩和跨中最大撓度)大橫桿計算荷載組合簡圖(支座最大彎矩) 2。強度計算跨中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跨中最大彎矩為 M1=(0。080.214+0.11。680)1.81。80.600kN。m支座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支座11、最大彎矩為 M2=(0.10.214+0.1171。680)1。81。80。706kN.m=0.7061000000/5080138。976N/mm2大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q1=p1+p2=0.0380.1400.178kN/m q2=1。200kN/m三跨連續(xù)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 V=(0.6770。1780。9901.200)1800。01800。01800.01800.0/(100206000121900。0)5.470mm大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81000/150,并且小于10mm,滿足要求!二、小橫桿的計算: 1.荷載12、值計算P1=0.0381。80.068kN P2=0.350。81.8/20.252kN Q=230。81.8/31.440kN P=1.20。0681.20.2521.401。4402.400kN小橫桿計算簡圖 2。強度計算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1.20。0380。80。8/82.4000.8/30.644kN.m=0.6441000000/5080126。772 N/mm2小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均布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集中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 V1=50。0313、8800.0800。0800。0800.0/(384*206000*121900)0。008mm集中荷載標準值P=0。0680.2521。4401。760 kN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 V2=10001。760800.0(3800。0800.04800。0800.0/9)/(72206000121900)1。274mm最大撓度和 V=V1+V2=1。282mm小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0.81000/150,并且小于10mm,滿足要求!三、扣件抗滑力的計算: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guī)范5。2。5): R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14、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1.荷載值計算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0。80。030kN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351.80。8/20.252kN活荷載標準值 Q=31.80.8/22.160kN荷載的計算值 R=1。20。0301。20.2521.42.1603.362RC8.0kN滿足要求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65N.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四、腳手架荷載標準值: (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取0。1259; NG1 =0.125922。802.87 kN(2)腳手板的自15、重標準值(kN/m2);標準值為0.35 NG2 =0。352(1。80.3)/20.693 kN(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標準值為0。14NG3 =0。141。82/20.252 kN(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kN/m2); NG4 =0.0051.822.800.205 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K = NG1+NG2+NG3+NG4 = 2。870。6930。2520.2054。02kN。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K =321.80。8/24。320 kN風荷載16、標準值應按照以下公式計算其中 W0基本風壓(kN/m2),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的規(guī)定采用:W0 =0.5 Uz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的規(guī)定采用:Uz =0.74 Us風荷載體型系數:Us =1。3 經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Wk =0.70.50。741。30。337 kN/m2。(注意:若不能同時滿足三個條件:1、基本風壓不大于0.35KN/m2,2、僅有欄桿和擋腳板,3、不是敞開式腳手架,則不用計算“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組合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1k+NG2K) + 0.851。17、4NQK= 1。2(00.6930.2520.205)1.44。3207。428KN其中NG1k腳手架結構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G2k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G2k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可按一縱距(跨)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N = 1。2NG + 1.4NQ_ =1.24。021.44。32=10.87 MW = 0。851.4Wklah2/10=0。851.40。3371.81.801。80/100。234kN/m2其中 Wk 風荷載基本風壓值(kN/m2); la 立桿的縱距 (m); h 立桿的步距 (m)18、。五、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不組合風荷載時,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公式其中 N=7428.000N;根據長細比=197查表取值:0.186;長細比,=lo/i=3119。000/15。8197 l0計算長度 (m),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 kuh =1.1551。51.803.119m3119.000mm;i 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5.8; k 取1.155; u 查表確定,u=1.50; A ,A=489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不組合風荷載時,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值7428.000/(0。186489)81。67Nl,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19、!經過計算,連墻件普通螺栓的抗撥強度度必須大于連墻件的軸向力計算值N1=14.172KN七、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不組合風荷載時,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其中p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 (N/mm2),p = N/A =7。428/0。15=49.5 N/mm2; N 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kN);N =7.428 A 基礎底面面積 (m2);A =0。15 fg地基承載力設計值 (N/mm2); fg = kc fgk =0.511557.5 N/mm2其中 kc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 =0.5 fgk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gk =115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必須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經計算,P=49.557.5地基承載力的計算滿足要求!組合風荷載時,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其中 p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 (N/mm2),p = N/A =6.521/0。15=43.5 N/mm2; N 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kN);N =6.521 A 基礎底面面積 (m2);A =0。15 fg地基承載力設計值 (N/mm2); fg = kc fgk =0。511557.5 N/mm2其中 kc =0。5 fgk =115 p fg經計算,P=43.557。5 地基承載力的計算滿足要求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