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災后重建工程項目深基坑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0987
2023-06-09
17頁
96.07KB
1、xx市中小學災后重建工程項目xxxx九年制深基坑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設計審批表(深基坑施工專題方案)工程名稱xx市中小學災后重建工程項目xxxx九年制結構形式框架框剪結構面 積6664。9m2層 數4層、3層、2層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編制部門編制人審核人審定人審批人審批時間審批意見(填寫討論的主要結論包括應修改部份)單位 年 月 日監理單位意見單位 年 月 日建設單位意見單位 年 月 日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三、組織結構1四、降水及護壁施工2五、深基坑土方開挖的注意事項3六、土方開挖3七、土方開挖施工機械5八、土方工程質量要求6九、土方工程施工安全和深基坑安全防護7十、深基坑保護措施8十一2、深基坑周圍環境監測8十二、土方回填施工9十三、質量保證措施13十四、土方開挖階段的應急措施13十五、環境保護措施14十六、深基坑施工工期安排14xxxx九年制建設工程系災后重建工程,該工程教學樓基礎部分地質條件復雜,造成超挖較多(超挖深度約4.5米),實際開挖深度約57米,屬于深基坑施工.一、編制依據(一)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J500072002(二)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三) xxxx九年制巖土工程勘察報告(2008年10月)(四)xx市重災區中小學災后重建工程項目施工比選(第三批學校)1標段投標文件及xx九年制相關圖紙(五)本工程開挖實際情況(六)3、建筑施工計算手冊(第二版)江正榮編著二、工程概況(一)教學樓工程呈U形。0。000標高相當于絕對高程749.450m。(二)本工程無地下室,基礎為鋼筋混凝土柱下獨立基礎。設計基底標高為-2.5m,考慮超挖部分(2m-4.5m),教學樓實際土方工程量約為18000m3.(三)土質情況:根據實際開挖后,本工程場地土質由上而下為:人工填土、泥夾石、卵石(局部夾砂層),本工程地基持力層為稍密卵石層.三、組織結構組 長:劉 波副組長:龔 波 王飛勇組 員:駱 華 張 鵬組長對深基坑工程施工的質量、安全、進度負總責;副組長負責深基坑施工方案的編制和技術資料的辦理;組員負責深基坑施工具體措施的執行。四、降水4、及護壁施工查閱地勘資料,。本次勘察為豐水期,場地穩定水位較低,僅在33#鉆孔中測得地下水,穩定水位10。0m左右,高程737。96m。場地地下水主要受受大氣降水補給,具有隨季節變化的特點,據調查其年變化幅度為2。0m左右,根據附近場地地下水文資料,場地最高潛水位在標高在740.00m左右.地下水位低于開挖深度,因此可不考慮降水.根據地堪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該基坑主要土質系含粘性土稍密卵石層,該土的重度=22.0KN/m3,內摩擦角=38黏結力C=10KN/m2。本次基坑開挖坡角=70,同算得該土坡穩定最大高度為:由公式h=h=13.32m大于該次土方開挖最大深度6.2m,可不考慮護壁,采用自然5、放坡的方式.五、深基坑土方開挖的注意事項(一)土方開挖順序、方法必須與設計工況一致,并遵循“開槽支撐,先撐后挖,分層開挖,嚴禁超挖”的原則。(二)防止深基坑挖土后土體回彈變形過大為了避免土體回彈,應在挖至設計標高后及時驗槽,盡快澆筑墊層和基礎.(三)防止邊坡失穩深基礎的土方開挖,要根據地質條件、基礎埋深、基坑暴露時間挖土及運土機械、堆土等情況,擬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挖土速度快即卸載快,迅速改變了原來土體的平衡狀態,降低了土體的抗剪強度,呈流塑狀態的軟土對水平位移極敏感,易造成滑坡。應控制挖土速度,保持邊坡穩定。基坑邊嚴禁堆土,組織土方外運,避免滑坡事故.六、土方開挖由于本工程系災后重建,施工工期6、緊張,我們考慮采用機械開挖。(一)土方開挖方式1、先用白灰撒出土方開挖邊線,土方開挖平面圖及剖面圖見下頁(根據現場情況,避免學校圍墻被破壞,我們采取較小的放坡系數):土方開挖平面圖2、組織2臺履帶式挖掘機(斗容量1.6m3)、2臺50裝載機、6臺自卸汽車。根據基礎的特點,按1:0。33放坡開挖至持力層。土方先由履帶式挖掘機把土方開挖放置基坑邊,再由裝載機鏟運到自卸汽車,最后由自卸汽車外運,外運運距為5公里。3、基坑采用機械挖至基底設計標高上300mm高位置,再采用人工撿底。4、本工程屬原址重建,開挖范圍內存在原有建筑物鋼筋砼基礎,施工過程中應該及時通知業主和監理,見證后及時處理。5、由于開挖深7、度深,恪守“分層開挖,嚴禁超挖”的原則,我們開挖采用分層開挖方式,每次開挖深度約1。5米.(二)人工挖基坑1、人工撿底,基底設計標高以上300mm采用人工撿底.2、土方堆運:人工將撿底土方用斗車運至坑邊地表臨時堆場堆放,待基礎回填時使用,堆場要遠離基坑.七、土方開挖施工機械考慮工期緊張、土方工程量大,我們選用斗容量較大的WY160型履帶式挖掘機,根據該挖掘機計算臺班產量Pd挖=83600qKbKc/(Kp Tc)q:挖掘機斗容量(m3)Kb:時間利用系數。一般為0.600.80,本工程取0。70 Kc:鏟斗裝土的充盈系數。一般取0。801.1。本工程取0.95;Tc:每次挖土作業的循環時間(s8、)。本工程取35s;Kp:土的可松性系數,本工程取1.151.5Pd挖=1。583600qKbKc/(Kp Tc)=1。5836001.60.70。95/(1。1535)= 1142。06 m3本工程土方約18000方,土方機械開挖考慮10天完成,需投入2臺型號為WY 160型履帶式挖掘機挖土,投入2臺5.0型裝載機轉土,同時與之相配備的自卸汽車數量為:N=T/tN:自卸汽車需用量(臺),本工程考慮采用黃河QD362自卸汽車,裝載質量9T,功率161。8kw;t:自卸汽車每次裝車時間(min),該值=355/60=2.5;T:自卸汽車每一工作循環的時間(min),根據該工程情況運土路程較長,車9、輛來回路上時間加卸土、調頭等共需20分鐘時間,則T總值為22。5min。N=22。5/2。59,則二臺挖掘機共需18臺自卸汽車.機械名稱型號鏟斗容量最大挖掘半徑最大挖掘深度履帶式挖掘機WY1601.6m310.4m6.1m土方機械經濟技術指標:序號機械名稱型號數量(臺)每日臺班臺班產量(m3)每日工作量(m3)1履帶式挖掘機1。6m322120018002自卸汽車45t183m3/車2003003裝載機5。022八、土方工程質量要求(一)挖土深度的控制 1、開挖前先進行地面標高的抄測,初步定出各幢建筑基坑開挖深度,在挖土接近設計底標高上300mm時,在基坑底側部打控制標樁,標出基坑底標高以上310、00mm高的控制線。設計基低標高上的300mm采用人工撿底。2、在挖土接近基底時,現場工長應在坑底隨時檢查,嚴格按本方案設計要求施工,發現問題及時通知項目經理部解決。3、在基坑土方挖至設計標高后,及時進行再次放線檢查,并通知監理、建設、質監、施工單位共同驗槽及簽字后及時進行封基。4、如開挖過程中發現砂層或軟弱土層,應立即通知設計、地勘、業主、監理到現場確定下一步處理措施。(二)土方放坡的控制1、按坡角70放坡開挖至基底。2、所有需放坡的邊坡進行開挖,預留一部分邊緣由人工修理邊坡。3、超挖部分的邊坡根據放坡系數同比例擴大進行處理。九、土方工程施工安全和深基坑安全防護(一)坑邊防護措施施工1、基坑11、開挖時的棄土及時運走,棄土不得堆放在基坑四周。2、車輛進出頻繁,因此大門處設置安全交通員,確保行人、車輛的安全行駛,另設質安員對邊坡情況經常檢查,避免塌方傷人.3、基坑作業,嚴禁向坑內拋物體,進入施工現場要戴好安全帽。4、土方開挖在夜間進行時,要有足夠的照明設施,坑內照明用36V低電壓、坑外照明用220V電壓,坑內使用電器設備要求全部接上漏電開關。5、基坑形成后,在坑邊四周用鋼管搭設防護欄桿,用安全網全封閉。6、做好基坑邊排水工作,嚴禁地表水流入基坑內侵蝕邊坡。(二)邊坡安全監測1、由項目安全員每日對邊坡進行觀察,仔細查看邊坡頂、坡斜面有無裂縫,如出現裂縫應及時通知施工作業人員離開,并向項目經12、理部匯報。2、一旦邊坡出現裂縫應立即停工,并對邊坡進行加固處理后才能繼續進行施工.十、深基坑保護措施(一)基坑邊采用C15混凝土進行封閉,并在坑邊設置排水溝,防止地表水侵蝕邊坡引發滑坡.(二)邊坡采用彩條布進行遮蔽,防止突發降雨引起邊坡失穩。(三)基坑邊搭設防護欄,并掛設安全標示。(四)設置專職安全人員對邊坡進行監測。十一、深基坑周圍環境監測受基坑挖土等施工的影響,基坑周圍的地層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形.必須對周圍的環境進行監測.監測的內容主要有:坑外地形的變形;臨近建筑物的沉降和傾斜;地下管線的沉降和位移等。(一)坑外地層變形基坑工程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范圍大約有12倍的基坑開挖深度,因此監測測點就13、考慮在這個范圍內進行布置。該工程對地層變形監測的項目有:地表沉降、土體測斜變化等。(二)臨近建(構)筑物沉降和傾斜監測建筑物變形監測主要內容有3項:即建筑物的沉降監測;建筑物的傾斜監測和建筑物的裂縫監測.在實施監測工作和測點布置前,應先對基坑周圍的建筑進行周密調查,再布置測點進行監測。本工程重點是對塔吊進行沉降和傾斜監測。十二、土方回填施工本工程土方回填要及時,基礎結構驗收后立刻組織人員進行回填.回填土排除雜質物品分層夯實,每填200厚夯實后不大于150mm,密實度不小于93。(一)施工要點1、基底清理:填土前,將基底的垃圾等雜物清理完畢,清除干凈,抽除坑內積水、淤泥。2、檢驗土質.檢驗回填土14、料的種類、粒徑,有無雜物,是否符合規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圍內;若含水量偏高,采用翻松、晾曬或均勻摻入干土等措施;若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預先灑水潤濕等措施。3、基礎施工完成及時回填,回填在基礎四周同時進行,采用素土分層,回填夯實,每層虛鋪厚度300mm,夯實系數按設計圖紙要求。當填方超出基底表面時,保證邊緣部位的壓實質量。填土后,針對設計要求進行邊坡修整.4、回填土每層壓實后,按規定進行環刀取樣,測出干土的質量密度;達到要求后,再進行上一層的鋪土。5、填方全部完成后,進行表面拉線找平,檢查標高、邊坡坡度、壓實程度等,凡超過標準高程的地方,及時依線鏟平;凡低于標準高程的地方,補土15、找平夯實。6、施工時,對定位標準樁、軸線控制樁、標準水準點及龍門板等,填運土方時不得碰撞,定期復測檢查這些標準樁點是否正確.(二)施工注意事項1、按要求測定土的干土質量密度:回填土每層都嚴格按規定測定夯實后的干土質量密度,符合設計要求后才能鋪攤上層土.試驗報告要注明土料種類,試驗日期、試驗結論及試驗人員簽字.未達到設計要求的部位,明確處理方法并提供復驗結果.2、控制回填土下沉:徹底清理基底有機物或樹根、落土等雜物,嚴格控制鋪土厚度和壓實遍數,不得漏夯,以免造成回填土下沉。3、填方按設計要求預留沉降量,如設計無要求時,可根據工程性質、填方高度、填料種類、密實要求和地基情況等,與監理共同確定。(三16、)施工方法及工藝流程本工程土方回填量較大,考慮場外買土回填,施工采用履帶式挖掘機在取土方堆場處挖土進行回填。挖土時,應取較好的粘土作為回填土,回填土用挖掘機挖好后,用自卸汽車運輸至基坑邊5m處,運距5公里。回填土運至基坑邊后,避免機械對結構造成傷害,采用人工挑運至基礎內回填,平均運距約50m。人工分層攤鋪、機械打夯的方法。回填土每層虛鋪厚度為250mm,用蛙式打夯機打夯,夯打時應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每遍縱橫交叉,分層夯打,不得漏夯。夯實后的回填土密實度檢測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規定。合格合格不合格上層工序含水量檢測打夯機分層壓實土方質量密實度自檢翻松晾曬或其它措施合格取土料填方材料17、物理指標試驗復檢填方、推土機推平基底壓實換土不合格土方回填工藝流程圖(四)土方回填施工機械的選擇土方回填施工機械配備一覽 序號設備名稱規 格數 量備 注1履帶式挖土機斗容量1。6m31挖土裝車2自卸汽車15t3場外土方轉運3蛙式打夯機HW705對回填土進行壓實(五)土方回填技術措施1、基坑回填土在基礎驗收完畢后即可進行。填土前,應將基坑的松散土及垃圾、雜物等清理干凈,要求基坑底無積水,干凈平整并把基層整平,。另外要嚴格控制填土含水率,應對土料的含水量進行檢測,方法是以手握成團,落地開花為宜.土料過干不易夯實。在實施分層填筑中,當天填鋪的土層要確保在當天完成并壓實,防止表面被浸軟。2、在攤鋪土料18、前,應做好水平標高的控制標志,以基礎磚砌體的皮數,作為虛鋪上層厚度的控制標高。3、基坑回填應分層鋪攤,每層虛鋪厚度為250mm,用蛙式打夯機從坑邊按回形路線夯向中間,夯打34遍。夯打時應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不得漏夯。4、為使本工程回填土的質量能符合設計要求,必須對每層回填土的質量進行檢驗,采用環刀法取樣測定土的干密度。當檢驗結果達到設計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層土。室內填土,每層100-500m2取樣一組,但每層均不少一組;基坑回填每20m-50m取樣一組,每層均不少一組,取樣部位在每層壓實后的下半部.回填土壓實后測試土的密實度應100達到設計要求。若達不到設計要求的干容量,應根據測驗情19、況,進行補夯1-2遍,再測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上層的鋪土工作.5、當整個土方回填完成,應進行資料整理.試驗報告要注明土料種類,設計要求的土干密度,試驗日期,試驗結論和試驗人員簽字歸檔。十三、質量保證措施1、嚴格按設計建筑物四大角的軸線進行控制,根據土方施工方案控制土方開挖線及基底標高。2、根據業主移交的標高,在基坑周邊多處及開挖進程中的坑壁設置控制樁,使用水準儀控制土方開挖深度.3、若機械開挖至基底設計標高上200mm時基坑土層走向仍不明朗(未達持力層),則繼續開挖至持力層。若超挖深度不大于500mm,則用墊層同標號混凝土換填,基底標高不變;若超挖深度大于500mm,由設計、地堪共同決定做法.十四20、土方開挖階段的應急措施土方開挖有時會引起圍護墻或臨近建筑物、管線等產生一些異常現象。此時需要配合有關人員及時進行處理,以免產生大禍.基坑開挖后,坑內大量土方挖去,土體平衡發生很大變化,對坑外建筑或地下管線往往也會引起較大的沉降或位移,有時還會造成建筑的傾斜,并由此引起房屋裂縫,管線斷裂、泄漏。基坑開挖時必須加強觀察,當位移或沉降值達到報警值后,應立即采取措施.十五、環境保護措施為了不影響城市街道的環境衛生,粘在車胎上的泥土應清掃干凈,用高壓水槍沖洗,大門口設置水篦子、鋼板和草墊;車上泥土拍實裝好,防止途中散落,在挖土期間派專人負責清掃工作。十六、深基坑施工工期安排本工程教學樓深基坑施工工期安排如下:土方機械開挖10天,人工檢底3天,基礎墊層1天,基礎承臺5天,基礎柱及地梁施工10天,結構強度等待時間7天,土方回填10天,該部分總工期為4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