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方案(2021-2025年)(2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1228
2023-06-09
25頁
421.36KB
1、新干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新干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02121-202-2025 5 年)年)新干縣人民政府二二一年十一月目錄前言.1第一章 現狀與形勢.2第一節 礦業現狀.2第二節 形勢與要求.5第二章 指導原則與規劃目標.6第一節 指導思想.6第二節 基本原則.6第三章 規劃目標與規劃指標.8第一節 2025 年規劃目標與指標.8第二節 2035 年展望.9第四章 規劃布局.10第一節 礦業發展布局.10第二節 能源資源安全保障布局.10第三節 重點工作布局.10第五章 規劃部署與管理.13第一節 調查評價與勘查.13第二節 開發利用與保護.13第三節 砂石資源管理.15第六章 礦業高質量2、發展.18第一節 礦產資源高效利用.18第二節 綠色礦業發展.18第三節 礦山生態修復.19第七章規劃實施與保障措施.21第一節 建立完善規劃實施目標責任考核制度.21第二節 健全完善規劃審查制度.21第三節 健全完善規劃實施評估調整機制.21第四節 加強規劃實施情況監督檢查.21第五節 提高規劃管理信息化水平.221前言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為強化礦產資源安全保障,優化資源勘查開發保護布局,推進礦產資源規模開發和集約利用,加快礦業綠色發展,支撐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戰略,構建新發展格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及其實施細則、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實施辦法(修正)、江西省礦產資源管理條3、例等法律法規要求,依據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21-2025 年)、江西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吉安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 年)、江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吉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新干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等有關規劃,編制新干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 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江西省礦產資源規劃體系的組成部分,是新干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的細化和落實,是指導新干縣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的規范文件,是依法審批和監督管理地4、質勘查、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活動的重要依據。涉及礦產資源開發活動的相關行業規劃,應當與規劃做好銜接。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規劃期2021-2025年,展望到2035年。規劃適應于新干縣所轄行政區域,面積1248.29平方千米2第一章 現狀與形勢新干縣位于東南造山帶的武功山會稽山前緣成礦帶,礦產資源豐富,鹽鹵藥化作為本縣首位產業,列入全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試點,2020 年礦業及延伸產值突破 100 億,礦業開發為新干縣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成為新干縣重要支柱產業之一。第一節 礦業現狀一、礦產資源特點新干縣成礦地質條件較好,礦產資源較豐富的有巖鹽、螢石、飾面用花崗巖及玻璃用石英、高嶺土等5、。截止 2020 年底,新干縣資源有礦產地 18 處,9 處達大中型儲量規模,其余均為小型,主要分布于本縣北部、南部及東部,已開發利用礦產地 12 個。新干縣優勢的礦產有巖鹽、螢石、飾面用花崗巖及玻璃用石英,優勢礦種資源儲量分布集中。巖鹽資源儲量集中分布于新干縣最北端之大洋洲鎮,是我省重要的鹽化工基地。螢石集中分布于新干縣城東南的城上鄉境內。高嶺土集中分布于新干縣西南的金川鎮與沂江鄉境內,飾面用花崗巖分布于桃溪鄉和金川鎮內。見專欄 1。專欄1新干縣主要礦產資源保有資源儲量情況表類別礦產名稱資源儲量單位保有資源量全市占比(%)冶金輔助原料非金屬礦普通螢石CaF2 萬噸212.5837.40化工原6、料非金屬礦巖鹽NaCl 萬噸31134.9499.80建材和其它非金屬礦高嶺土礦石 萬噸1353.8472.40陶瓷土礦石 萬噸224.806.80玻璃用脈石英礦石 萬噸514.1250.40飾面用花崗巖萬立方米1044.6969.40截止 2020 年底,全縣共有勘查許可證 14 個,面積 20.38 平方千米,占全縣面積的 1.63%(見專欄 2),主要勘查礦種為銅礦、飾面用花崗巖、玻璃用脈石英、地熱等。3專欄2新干縣探礦權設置情況表發證機關礦種數量(個)勘察詳查普查合計省級金礦22銀礦11銅礦11玻璃用脈石英11地熱22市級飾面用花崗巖55陶瓷土22截止 2020 年底,全縣共有采礦許可7、證 26 個,面積 8.18 平方千米,占全縣面積的 0.65%(見專欄 3),主要開發礦種為普通螢石、巖鹽、飾面用花崗巖等,其中大型 13 個、小型 13 個。專欄3新干縣采礦許可證設置情況表發證機關礦種數量(個)生產籌建停產合計省級普通螢石11玻璃用脈石英11市級巖鹽123飾面用花崗巖2215縣級建筑用石料2114磚瓦用頁巖(砂巖)8412二、上輪規劃實施成效與不足(1)地質勘查成果顯著“十三五”期間,新干縣礦產勘查中新增 3 個礦產地。其中高嶺土、玻璃用脈石英巖非金屬礦產地達中型以上規模;普通螢石、巖鹽、高嶺土等礦產新增資源量超額完成指標,江西新干新衡螢石礦區達大型規模。(2)礦產資源開8、發穩定“十三五”期間,新干縣玻璃用脈石英產量持續穩步增長,新增螢石礦開采,飾面用花崗巖產量減少,建筑用石料開采量增大,磚瓦用頁巖開采量減少。(3)礦山結構優化4“十三五”期間,新干縣礦山總數從 2015 年的 50 個減少到 26個,減少比例 48.0%,完成了上輪規劃目標。礦業采選業規?;⒓s化程度不斷提高,大中型礦山比例由 2015 年 29.0%提高到了 50.0%,達到上輪的規劃目標。(4)礦山環境治理得到有效恢復“十三五”期間,新干縣用于礦山環境治理資金達 2679 萬元,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面積達 140.75 公頃。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恢復。專欄 4新干縣礦產資源主要指標情況完成表9、類別指標名稱單位2020 年指標屬性完成情況或比例規劃目標完成情況礦業經濟礦業及其延伸產業總產值億元300126.2預期性42.1其中礦業產值億元43.83預期性95.7礦產資源勘查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處12預期性200新增資源量巖鹽NaCl 萬噸200023269.25預期性1163螢石CaF2 萬噸50124.16預期性248高嶺土礦石萬噸2001250.46預期性625地熱立方米/日15000預期性0礦泉水立方米/日2000預期性0玻璃用脈石英礦石萬噸033.04預期性100飾面用花崗巖礦石萬立方米04094.2預期性100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開采總量礦石萬噸855372.46預期性4310、.5主要礦種開采總量巖鹽NaCl 萬噸13060預期性46.1礦石萬噸520240螢石CaF2 萬噸1.162.33預期性200礦石萬噸32.33玻璃用脈石英礦石萬噸155預期性33.3高嶺土礦石萬噸30預期性0飾面用花崗巖萬立方米51.20預期性24.0礦石萬噸143.36建筑用石料礦石萬噸20064.6預期性32.35類別指標名稱單位2020 年指標屬性完成情況或比例規劃目標完成情況磚瓦用頁巖(砂巖)礦石萬噸10053.5預期性53.5礦產地儲備數量處00預期性-礦業轉型升級礦山數量個4526預期性480大中型礦山比例%2950預期性100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面積11、公頃61.46140.75預期性229其中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面積公頃40.16113.27約束性282礦區土地復墾面積公頃2.524.50約束性180其中歷史遺留礦山土地復墾面積公頃00預期性-2.存在問題(1)礦產資源勘查資金投入不足,地熱、有色金屬礦產勘查程度偏低,制約了礦業經濟的發展;(2)礦產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矛盾依然突出,綠色礦山建設推進管理制度與激勵措施需要進一步完善;(3)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有待進一步推進;部分礦山規模偏小,規?;?、節約集約化水平有待提高。(4)“砂石土”礦市場需求與供給矛盾突出,投放“砂石土”采礦權,保證有效供給,進一步加強監督和管理。第二節 形勢與12、要求新干縣堅持以經濟為中心,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核心戰略,圍繞構建“1+4+N”現代工業體系,充分發揮豐富的巖鹽、螢石、硅石等資源優勢,立足現有產業基礎,突出培優扶強、招大引強,不斷優化產業布局,更加注重環保和安全度,鞏固提升鹽鹵藥化產業優化升級省級試點成果,進一步凸顯鹽鹵藥化產業的首位度,打造全國知名的專業化工園區。砂石土礦是各類基礎設施和城鄉建設不可缺少的資源,依據新干6縣砂石土類資源供需形勢,需加大本縣砂石土類產量,提高礦山規模,保障新干縣民生建設。礦產資源的開發有力支撐了新干縣經濟社會的發展,同時礦產資源的開發需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促進礦產資源高效利用,加13、快綠色礦業發展,促進生態和諧。第二章 指導原則與規劃目標第一節 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聚集“作示范、勇爭先”目標定位和“五個推進”重要要求,緊扣吉安市“產業興市、工業強市”戰略目標,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核心戰略,鞏固具有礦產資源優勢的特色產業,打造礦山綠色化,產業綠色化,構建綠色產業結構。提高礦產資源保障能力,推進資源高效高利用,統籌安排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保護等各項工作,努力建設生態和諧和幸?,F代化的新干縣。第二節 基本原則1堅持需求導向,保障資源安全立足我縣經濟社會和礦業發展需求,以增14、強礦產資源保障程度和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為目的,統籌勘查開發布局,提高礦產資源對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加強對重要礦產、特色礦產、優勢礦產的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2堅持節約資源,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將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落實到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全過程,加強綜7合勘查與綜合利用,提高先進適用技術普及率與轉化率,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加強監管,提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和綜合效益。3堅持生態優先,實現礦業綠色發展。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優先,開展綠色勘查,積極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加強生態保護,形成符合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要求,節約高效、礦地和諧的綠色礦業發展格局。4.堅持科15、技創新,促進礦業經濟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增資源,轉方式,依靠高新技術產業、推動特色高新礦業發展、傳統礦業優化升級,提高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利用的經濟效益,促進礦業經濟高質量發展。8第三章 規劃目標與規劃指標第一節 2025 年規劃目標與指標至 2025 年,新干縣優勢礦種找礦進一步取得新突破,礦產資源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礦山開發布局與結構進一步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明顯提高;綠色勘查與綠色礦山建設穩步推進,礦產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進一步協調,礦山地質環境狀況有效改善。砂石土類礦山結構進一步優化,嚴格控制礦山總量,優化礦產資源開采設計。提高礦山綜合利用率。2025 年,預期全縣礦業16、及其延伸產業總產值達到 185 億元,其中礦業產值為 6 億元。落實和細化吉安市在縣域內部署的礦產資源勘查工作,規劃本區域的礦產資源勘查工作,預期巖鹽礦新增資源量4800 萬噸,螢石礦新增礦產資源量 160 萬噸,玻璃用脈石英礦新增礦產資源量 10 萬噸。高嶺土、瓷土新增資源量 400 萬噸,地下熱水新增資源量 1400 立方米/日。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 1 個。2025 年,預期全縣礦山開采總量為 1246 萬噸,礦山數量不超過21 個,礦山總數相比 2020 年減少 19.2%,大中型礦山比例力爭達到95.2%,新增礦產地儲備數為 0 個。見專欄 5。專欄 5新干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指標一覽表17、類別指標名稱單位2025 年指標屬性礦業經濟礦業及其延伸產業總產值億元185預期性其中礦業產值億元6預期性礦產資源勘查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處1預期性新增資源量巖鹽NaCl 萬噸4800預期性普通螢石CaF2 萬噸160預期性玻璃用脈石英礦石萬噸10預期性建筑用石料礦石萬噸6000預期性高嶺土、瓷土礦石萬噸400預期性地下熱水立方米/日1400預期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開采總量礦石萬噸1246預期性主要礦種開采總量巖鹽NaCl 萬噸130預期性礦石萬噸520螢石CaF2 萬噸2.33預期性9類別指標名稱單位2025 年指標屬性礦石萬噸6玻璃用脈石英礦石萬噸10預期性飾面用花崗巖萬立方米75預期性18、礦石萬噸210建筑用石料礦石萬噸400預期性磚瓦用頁巖礦石萬噸100預期性礦產地儲備數量處0預期性礦業結構優化礦山數量個21預期性大中型礦山比例%95.2預期性第二節 2035 年展望到 2035 年,地質找礦突破取得新成果,礦產資源保障能力有顯著提高;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布局持續優化,礦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礦產資源實現規?;⒓s化、綠色化利用,礦業可持續發展;礦山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基本完成全縣綠色礦山建設,形成綠色礦業發展新格局。10第四章 規劃布局第一節 礦業發展布局根據省級區域綜合分區和吉安市區域分區,新干縣屬贛西地區安福-新干分區。結合新干縣礦產資源分布,本行政區發展多個重點區域,分別為:19、特色礦業重點區域:位于新干大洋洲鎮、城上鄉以及潭丘鄉,依托巖鹽、螢石、硅石的礦產資源優勢,發展新干特色鹽化工產業、氟化工產業。傳統礦業優化升級區域:位于新干縣金川鎮、桃溪鄉,依托飾面用花崗巖、高嶺土礦產資源,建設傳統非金屬生產基地。砂石土類礦業重點區域:位于新干縣界埠鎮、城上鄉和金川鎮,依托區域內砂石土類礦產資源豐富,建設大中型規模的砂石土類綠色礦山。第二節 能源資源安全保障布局落實省級和市級規劃,在本行政區內劃定 1 個國家規劃礦區,面積 1.4628 平方千米。見專欄 6。專欄 6新干縣能源資源安全保障布局情況表區劃種類名稱礦種面積(平方千米)國家規劃礦區江西新干縣新衡普通螢石1.462820、第三節 重點工作布局一、重點勘查區落實省級和市級規劃,在本行政區內劃定 2 個重點勘查區,面積981.2534 平方千米。見專欄 7。11專欄 7新干縣重點勘查區設置情況表名稱主攻礦種面積(平方千米)玉華山地下熱水602.6787km2(其中屬于新干縣轄區的面積 247.7355 km2)新干-峽江地區陶瓷土(瓷石)、普通螢石378.5747km2(其中屬于新干縣轄區的面積 236.4109 km2)二、勘查規劃區塊落實省級和市級規劃在本行政區內劃定的勘查規劃區塊 4 個,總面積 11.5891 平方千米,見專欄 8。專欄 8新干縣勘查規劃區塊設置情況表序號數量面積(平方千米)備注普通螢石1521、.9016落實省規玻璃用石英巖12.9971落實省規鹽礦12.0312落實市規飾面用花崗巖10.6592落實市規三、重點開采區落實省級規劃,在本行政區內劃定 1 個重點開采區。面積 1.4628平方千米。見專欄 9。專欄 9新干縣重點開采區設置情況表名稱主攻礦種面積(平方千米)新干縣新衡螢石礦區普通螢石1.4628管理措施:1.區內加強礦產資源監管和保護工作;2.區內新建礦山按照集約化、規?;_發原則要求,提高準入門檻,限制低水平開發企業進入;3.已有礦山以優化礦業布局和產業結構為目的,鼓勵礦山企業進行資源和產業整合;4.礦產資源配置上優先向技術先進的大型礦山企業傾斜;5.探索建立多部門協調機22、制,在生產力布局、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配置、重大項目安排及相關產業政策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和保障;6.加強監管,防止區內戰略性礦產資源壓覆。四、開采規劃區塊12根據縣域內砂石土類礦產資源儲量的賦存條件、開采技術條件、交通運輸電力條件、礦山企業的優化和聚集、便于礦產資源監督管理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等因素和要求,通過野外實地踏勘,結合 1:1 萬地形圖,充分考慮交通、需求等因素,規劃本行政區砂石土類開采規劃區塊 2 個,面積 0.7858 平方千米。見專欄 10。專欄 10新干縣開采規劃區塊設置情況表礦種數量面積(平方千米)備注建筑用花崗巖10.4859縣級規劃建筑用砂巖10.2999縣級規劃13第五章 23、規劃部署與管理第一節 調查評價與勘查以滿足新干縣縣經濟社會發展為目的,根據國家緊缺與戰略性礦種及礦業產業發展要求,確定新干縣勘查方向,堅持綜合勘查與評價,實施綠色勘查,加強深部找礦理論方法研究,實現找礦突破。重點勘查礦種:地熱等清潔能源礦產、巖鹽、螢石、玻璃用石英、高嶺土、瓷土等非金屬礦種、建筑用石料。落實上級規劃在本縣部署的勘查重大項目 1 個。預期成果:預計提交 CaF2 資源量 160 萬噸。見專欄 11專欄 11新干縣礦產資源勘查重點項目重點勘查區名稱主攻礦種工作部署預期成果新干縣潭丘螢石礦勘查普通螢石至 2025 年,依托省級財政項目結合引入社會資金,發現 1-2處螢石礦預計提交 C24、aF2 資源量 160 萬噸第二節 開發利用與保護一、明確開發利用方向以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為基礎,統籌兼顧新干縣經濟發展需求及產業規劃,確定新干縣礦產資源開發方向。重點開發巖鹽、高嶺土、普通螢石、玻璃用脈石英、飾面用花崗巖等非金屬礦產,建筑用石料、磚瓦用頁巖。二、調控開發利用強度至 2025 年,預期全縣礦石開采總量 1246 萬噸,規劃期內,穩定生產螢石礦,加大開發巖鹽、玻璃用脈石英、飾面用花崗巖、高嶺土、建筑用石料、磚瓦用頁巖(砂巖)礦。14三、優化開發利用結構加強礦山結構調整,大力推進高嶺土、飾面用花崗巖等礦產資源結構優化,調整開發利用結構,促進大中型礦山建設,實現礦山規?;?、集約化發展。25、至 2025 年,本縣礦山總數不超過 21 個,其中大中型礦山達到20 個。相比 2020 年的 26 個,礦山總數減少 5 個,減少比例 19.2%,大中型礦山比例 95.2%。專欄 12新干縣主要礦種礦山結構調整情況表礦種2020 年2025 年預期備注礦山數大中型礦山數礦山數大中型礦山數巖鹽3333減少 1 個,新建 1 個普通螢石1111玻璃用脈石英1011整合 1 個高嶺土0011新建 1 個飾面用花崗巖5566新建 1 個建筑用石料4444磚瓦用頁巖(砂巖)12654減少 7 個四、嚴格礦山準入條件嚴格執行新建礦山準入條件,服務年限需與礦產資源儲量相匹配。新建礦山最低服務年限不小于26、 5 年。其中新建建筑用石料、磚瓦用頁巖、高嶺土服務年限不低于 10 年。見專欄 13。專欄 13新干縣重點礦種新建礦山最低開采規模一覽表礦產名稱開采規模單位最低開采規模最低服務年限備注鹽礦萬噸/年305落實上級規劃普通螢石萬噸/年105落實上級規劃玻璃用脈石英萬噸/年105落實上級規劃高嶺土萬噸/年510落實上級規劃磚瓦用頁巖萬噸/年1310縣級規劃調整建筑用花崗巖萬噸/年10010縣級規劃調整飾面用花崗巖萬立方米/年(荒料)0.505落實上級規劃15建筑用石料:規劃期內不再新建開采規模小于年產 100 萬噸的礦山。磚瓦用頁巖:規劃期內不再新建開采規模小于年產 13 萬噸的礦山。第三節 砂石27、資源管理一、優化砂石礦山布局(1)科學設置采礦權。嚴格落實江西采石取土管理辦法、江西省自然資源廳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露天礦山管理的通知(贛自然資辦發202186 號)等有關文件要求,嚴格禁止在各類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等禁止限制開采區域內設置采礦權;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沿線兩側公里可視范圍內不得設置礦山,新設礦山應避讓永久基本農田。新建礦山開采規模、服務年限按照江西省自然資源廳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露天礦山管理的通知(贛自然資辦發202186 號)等文件要求的最低開采規模和最低服務年限要求執行。新建礦山原則上按照整體開發原則,適合整體開發的應整體出讓;嚴禁以自然山脊為界設置,切實做到最終28、邊坡高度最小化、最終底盤面積最大化;嚴禁“一面墻”式開采,砂石土類礦產禁止開采最低標高設在侵蝕基準面以下以凹陷式方式開采。(2)有序出讓采礦權。組織開展開采規劃區塊前期勘查,建立砂石采礦權出讓項目庫,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系統謀劃、科學布局,分批次投放砂石采礦權,保障砂石市場需求??h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礦業權市場需求,從項目庫名單中擇優篩選,在征求地方人民政府和發改、生態環保、應急、林業等相關部門意見后,合理確定出讓項目范圍。二、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1)優化已設采礦權。針對區內已有布局不合理砂石采礦權進行優化。已設礦區范圍不合理的礦山,進行優化礦區范圍后,以招拍16掛方式依法重29、新出讓;已設礦區范圍間距小于 300 米礦山,要積極引導相鄰礦山通過市場收購等方式,實現同一主體統一開采;已設與禁采區重疊的礦山,實行逐步退出,明確退出計劃,提出妥善解決方案。(2)合理利用廢棄礦山砂石資源。針對廢棄礦山剩余砂石資源,提出妥善處置的方案。根據關于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的意見要求,能用于礦山生態修復工程的,直接開采后,無償用于生態修復;對不能用于生態修復工程的,重新出讓采礦權,進行整體開發,消除殘山殘坡,礦山土地經綜合修復后再利用。三、推進“凈礦出讓”(1)高位推進部門聯動形成合力。成立“凈礦出讓”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明確部門工作職責,構建“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社30、會監督”凈礦出讓工作格局。每周召開工作列會,確保擬出讓資源實現“凈礦出讓”。(2)提高標準實現“出讓即開工”。以“用地用林有保障、無干擾無阻礙無糾紛地順利進場施工并能直接辦理礦業權登記”為標準,實現礦產資源的綜合開發,充分發揮了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3)前期綜合論證消除潛在隱患。會同發改、水利、林業、生態環境等相關部門聯合踏勘科學劃定出讓范圍。組織開展儲量核實、礦業權出讓收益評估、開發利用方案編制等出讓前期工作,對礦區環境評價、水土保持、基本農田和林地占用、征地拆遷、信訪維穩等方面進行綜合論證和風險評估,涉及相關部門和單位的,征求其意見,做到權屬調查和政策處理到位,“凈礦”出讓涉及部門意31、見到位。四、強化監督管理依法履行對礦山企業開采監管職責,及時發現礦山企業超層越界開采、以采代探、采礦權證到期非法開采、未按照批準的勘查設計或者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施工等違法行為,對排查發現的問題要責令整改,未按要求整改的違法行為及時移交執法部門依法依規查處。依法履行對礦山企業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情況的監管職責,重點排查不按17礦山地質環境進行恢復治理、土地復墾義務人違反土地復墾法規行為、未按照批準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治理或者在礦山被批準關閉但閉坑前未完成治理恢復的、對應當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而未編制的,未經批準擅自擴大開采規模、變更礦區范圍或者開采方式,未重新編制礦山地質32、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并經原審批機關批準的等違法行為,對排查發現的問題要責令整改,未按要求整改的違法行為及時移交執法部門依法依規查處。18第六章 礦業高質量發展第一節 礦產資源高效利用積極推進礦產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鼓勵礦山企業改造升級設備,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引導企業實施設備、工藝、產品的換代升級改造,提高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通過建設干化壓濾生產線等方式,對礦石骨料進行精深加工,讓資源得到高效利用。延伸產業鏈,探索建立礦產品產業鏈條,實現從“賣資源”到“賣產品”的轉變,提升價值鏈、拓寬效益鏈。第二節 綠色礦業發展依據新干縣礦山開發利用實際情況,從礦區環境、資源開發方式、33、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減排、科技創新與智能礦山、企業管理與企業形象等方面,加快綠色礦業發展。規劃期內,基本形成以大中型礦山為主體,小型礦山按照綠色礦山要求規范管理的綠色礦山格局。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嚴格按照國家綠色礦山建設要求,新建礦山要全部達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要求,既有生產礦山加強改造升級,達到綠色礦山要求,實現礦業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出讓采礦權時,應將綠色礦山建設要求、建成具體時間、未建成違約責任等內容納入采礦權出讓公告和采礦權出讓合同。新建礦山正式投產后 1 年內原則上須通過綠色礦山驗收評估,未通過的給予 6 個月整改期,整改期滿仍未通過綠色礦山驗收評估的,按出讓合同約定停產整改至34、通過驗收評估方能繼續生產,發證機關按照出讓合同中相關約定及時追究其相關違約責任。完善促進綠色開采的政策措施,在采礦權出讓合同書中,明確綠色開采的要求。19第三節 礦山生態修復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誰投資誰受益”、“全面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實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差別化管理,優先安排“三區兩線”的礦區生態保護修復工作。1.新建礦山生態保護修復新建礦山必須具備礦山開發利用方案、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及土地復墾方案、礦山環境影響評價和水土保持方案等相關資料,必須簽訂礦山環境保護承諾書,并足額計提礦山生態修復基金。同時應嚴格實施礦山環境保護方案。將礦區35、土地治理、復墾任務完成情況納入礦業權公示實地核查內容。2.生產礦山生態保護修復完善環境保護與治理管理制度,建立相應的考核制度,遵守和履行礦山生態環境保護治理責任書承諾。加強礦山企業礦業權公示監管,對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和土地復墾任務提出具體要求,嚴格按照審查通過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履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義務,制定礦山年度生態修復計劃,依據計劃逐年開展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確保生態修復工程與礦產資源開采活動同步開展。3.閉坑礦山生態保護修復建立閉坑礦山的礦山生態環境審查制度。礦山企業應及時編制礦山閉坑生態修復計劃,按規定報請審查批準。自然資源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對礦山恢復治理情況進行審36、查驗收,達到驗收標準的方可閉坑。4.廢棄礦山生態保護修復廢棄礦山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堅持“誰開采、誰治理,邊開采、邊治理”原則,責任主體滅失的,應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帶動作用,積極探索構建“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開發式治理、市場化運作”的模式,進行廢棄礦山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5.礦山生態修復基金管理措施20(1)礦山生態修復基金計提和使用實行專賬管理,礦山企業應當如實記錄棄置費用攤銷情況,建立基金支出季報制度。(2)市縣兩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會同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等按職責對基金計提、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3)對于未按要求履行生態修復義務的企業,責令限期整改,對于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37、列入礦業權人異常名錄或嚴重違法失信名單。21第七章規劃實施與保障措施第一節 建立完善規劃實施目標責任考核制度1.建立健全礦產資源規劃體系按照下級規劃服從上級規劃,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服從總體規劃的原則,在本級行政管理部門的領導下,完成本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制,建立和完善全省礦產資源規劃體系。下級規劃要逐級落實上級規劃的目標任務、指標、分區、重大工程和政策措施,充分發揮本級規劃對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保護的統籌和宏觀調控作用。2.完善規劃實施檢查考核評估制度本級人民政府及其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對規劃中開采總量、礦山數量、大中型礦山比例、綠色礦山建設比例等主要指標進行考核,確保規劃全面實施。實施規劃評估制度38、,建立和完善規劃實施年度執行情況報告和中期評估報告制度,開展規劃實施效果的評價。第二節 健全完善規劃審查制度本規劃一經批準,即具有約束力,必須嚴格執行。本行政區內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礦產資源儲備、礦產資源節約集約等工作必須嚴格遵照本規劃。礦業權的審批、出讓等,必須符合規劃的準入條件和礦業權設置區劃,對不符合規劃準入條件和礦業權設置區劃的,不得審批。第三節 健全完善規劃實施評估調整機制加強礦業形勢分析、產業發展的統計和監測,強化對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和動態評估。因地質找礦新發現、新成果、或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等發生變化,及自然資源部和縣人民政府有關規定的情形等,確需對規劃內容進行修改的,嚴格按照有39、關規定程序辦理。第四節 加強規劃實施情況監督檢查221.加強規劃實施的監督檢查縣級人民政府及其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切實加強對礦產資源規劃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并將其列入礦產資源執法監督的重要內容。建立規劃約束性指標的年度實施檢查制度,嚴格執行礦業權勘查開采信息公示制度,加強礦產資源儲量、開采總量、指標、綠色礦山建設等動態監測。2.建立規劃實施社會監督制度礦產資源規劃涉及各方面利益關系,要逐步建立公眾參與、規劃聽證、規劃公示、管理公開等制度。加強規劃宣傳,依法對須公開的信息及時進行公示,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暢通監督舉報渠道,為公眾參與規劃管理提供有利條件。第五節 提高規劃管理信息化水平建設規劃管理信息化系統。充分運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進一步完善信息化頂層設計,構筑以信息化為支撐的自然資源管理運行體系,完善本級礦產資源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轉變管理職能,創新監管方式,提高規劃管理信息化水平,促進規劃管理的科學化和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