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二環西路地面道路及環境建設工程深基坑支護專項施工方案(2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2171
2023-06-12
25頁
817.53KB
1、xx市二環西路地面道路及環境建設工程標段深基坑支護專項施工方案深基坑支護專項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xx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為本工程提供的設計圖紙。2、xx市勘察測繪研究院為本工程提供的地質勘察報告。3、建設部及交通部頒布的設計規范、市政施工技術規范、質量驗收評定標準,國家及有關部委頒發的標準、規范、規程、法規及政策.4、現場調查所獲得的有關資料。5、適用的標準:序號類別標準規范名稱編號1國家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2國家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20023國家工程測量基本術語標準GB/T50228964國家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2、范GB5008620015國家建筑基坑圍護技術規程GB50205-20016國家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027國家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7-20098行業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 18-20039行業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10行業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200311行業施工機械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12行業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13行業鐵路隧道噴錨構筑法技術規范TB10108-200214行業建筑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范JGJ/T1119815行業工程網絡計劃技術規范JGJ/T121-99163、行業基坑支護規范JGJ120-99二、參建單位建設單位:xx市市政公用事業局項目管理單位:理有限公司設計計單位:xx計院有限責任公司監理單位:xx有限責任公司施工單位:xx三、工程概況1、工程概況本段綜合管廊樁號為k5+867.18k5+943。53,共三節。位于新建道路東側,距道路中心線約70m,長度81。75m.綜合溝平均下挖深度約9m.綜合溝斷面形式為兩室鋼筋砼箱涵結構,溝內敷設給水管道、熱力管道、通信管線及電力管線.結構為兩孔鋼筋砼箱涵,本段結構尺寸為8.34。9m。溝身采用C30鋼筋防水混凝土,墊層采用C15素混凝土。 綜合溝斷面圖(一) 綜合溝斷面圖(二)2、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4、(一)地質情況擬建場區上部第四系地層主要為黃河、小清河沖積形成的粉土和粘性土。在鉆探深度范圍內地層按地質年代、成因類型及巖性的不同,可分為7層,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填土(Q42ml):雜色,稍密。由碎石、角礫及粘性土組成,含少量灰渣、碎磚塊,頂部30cm為路面。層厚:0。803.20米,層底標高:22.0527。20米.(2)、粉土、粉質粘土、粘土(Q4al):該層以粉土層為主,夾粘土、粉質粘土層。粉土:褐黃黃褐色,稍密,濕,搖振反應迅速,含氧化鐵條紋.在粉土中取原狀土試樣5件,取擾動樣2件,進行標準貫入試驗4次,其土的主要物理力學性指標統計如下表:指標項目粘粒含量(%)()e(kN/m5、3)L()p(%)IpIL12(Mpa-1)Es12(Mpa)Cq(kPa)q(度)N(擊)n6755777755334Xmin2.824.60.72318.726.019。05.60。540.124.5615。026.14。0Xmax5.633.60。87920.029。821。69.91.380。4113。8026.027.95。04.227.40.78419。428.020。17.90.890。267。8020。326。94.51.03。20。0810。51。30.81。60.290。113。590.250。110.100.030.050。040.210.320.420。461粉質粘土:6、呈黃褐色,可軟塑,刀切面稍光滑,含鐵錳氧化物,零星灰色條紋,局部夾粘土、粉土團塊.在粉質粘土中取原狀土試樣9件,進行標準貫入試驗6次,其土的主要物理力學性指標統計如下表:指標項目(%)e(kN/m3)L(%)p(%)IpIL12(Mpa1)Es12(Mpa)Cq(kPa)q(度)N(擊)n999998999556Xmin22。20。69516.828。517.010。60.330。352.3814.010.23.0Xmax64。41。70120.055.331。015.81。371.134.8537.016.25.029。30.85619。134。120.012。80。600。504。09227、。413.14.113.20。3201.08。34。21。70.320.250。879。62。90.70。450。370。050。250.210.140.530.500。210。430。220.182粘土:黃褐色,軟可塑,濕,刀切面光滑,含鐵錳氧化物。在粘土中取原狀土試樣7件,進行標準貫入試驗6次,其土的主要物理力學性指標統計如下表:指標項目()e(kN/m3)L(%)p()IpIL12(Mpa-1)Es12(Mpa)Cq(kPa)q(度)N(擊)n777776777226Xmin27.60.75517.028.818.517.50。490。333。1315.016。23.0Xmax46.718、.37319.752。732.726。70。880。765.2821.017.27。035.91.02418。543.323.721.10.650。454。6718。016.74。86.30。2060。97。94.53。30.140.140。761。50.170.200。050。180.190.160.220。320。160。30層厚:3.606.50米;層底深度:6.007。50米;層底標高:17.8322。40米.(3)、淤泥質粘土:淺灰色,流塑,濕,刀切面光滑,含有機質。在淤泥質粘土中取原狀土試樣2件,其土的主要物理力學性指標統計如下表:指標項目()e(kN/m3)L(%)p(%)IpI9、L12(Mpa-1)Es1-2(Mpa)n222222222Xmin45。71.29016.544。722。318.41.050.732.16Xmax52。51.55117.546.926.324.61.231.183。1349。11.42117。045.824。321。51.140。952.65層厚:0.200。60米;層底深度:6。307.30米;層底標高:17.7019.11米。(4)、粘土(Q4al):深灰色,可塑,濕,刀切面光滑,無搖振反應,含腐殖質。在鉆孔中取原狀土試樣10件,進行標準貫入試驗5次,其土的主要物理力學性指標統計如下表:指標項目()e(kN/m3)L(%)p(%)Ip10、IL1-2(Mpa-1)Es1-2(Mpa)Cq(kPa)q(度)N(擊)n101010101010101010445Xmin24.30.70317.036.119。017.10。290.223。1517。016.46.0Xmax52.01.46820.657。934.423。50。750.788。4723.024.58.030。30。85019.440.321。718.60。450。375.3818。518。47.07.90。2291。06。44.61。90。140.161.523。04。00.710.260。270。050。160.210。100。300.420。280。160。220.111、0層厚:0.602。00米;層底深度:8.008。70米;層底標高:16.5821.16米。(5)、粉質粘土、粉土(Q4 al):該層以粉質粘土層為主,夾粉土層.粉質粘土:黃褐灰褐色,可塑,濕,刀切面光滑,含鐵錳氧化物.在粉質粘土中取原狀土試樣5件;進行標準貫入試驗2次,其土的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如下表:指標項目()e(kN/m3)L(%)p()IpIL12(Mpa-1)Es12(Mpa)Cq(kPa)q(度)N(擊)n999999999447Xmin22.60。63918。828。616.110.50。350.135。5113。012.47.0Xmax28.10.84820。436。721.12、116。40.650。3313。6037。022。89.025。60。73919。732。519。213。30。480。286。7222.815.68。12。10.0690.53.01.51.90.090。062.6210。84.90。90。080。090。020。090。080。140。190。220.390.470。310。111粉土:褐黃灰黃色,稍密,濕,刀切面粗糙,搖震反應迅速,含氧化鐵條紋。在粉土中取原狀土試樣5件,取擾動樣1件,進行標準貫入試驗1次,其粘粒含量c=10。616。3%;N=6。0 擊。其土的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如下表:指標項目()e(kN/m3)L(%)p(%)IpI13、L1-2(Mpa-1)Es12(Mpa)Cq(kPa)q(度)N55555554422Xmin18。30。57319.425.616.43。30.050。0904.9222.026。6Xmax23.10.65920。428。022.39.90.240。32018。5132.028。420。00。61120。126.519.07.50.150.18511。5027.027。5層厚:3。30米4.50米;層底深度:11。5012。70米;層底標高:16.5819.97米。(6)、粉質粘土(Q4 al):灰黃色,可塑,濕,無搖振反應,刀切面較光滑,含鐵錳氧化物,少量姜石,局部姜石含量較高。在該層中取14、原狀土試樣10件,進行標準貫入試驗8次,其土的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如下表:指標項目()e(kN/m3)L(%)p()IpIL12(Mpa1)Es1-2(Mpa)Cq(kPa)q(度)N(擊)n101010101010101010448Xmin20。10。59518。728.417.710.20.220.175。1032.014.09。0Xmax33.30。89920.444.627。816.80.580。3510。1868.026。112。025。40。73619.734。120。213。90.380。247。4143。519.210.53.70。0960.55.43。12。80。110。0615、1.6216。65。31.10.150。130。030.160。150.200.300。230.220.380。280。10該層大部分鉆孔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為5。00米,最大揭露深度為15。60米。(7)、粉質粘土(Q3 al+pl):棕黃色,可硬塑,濕,含鐵錳氧化物、零星姜石,無搖振反應,刀切面較光滑。在該層中取原狀土試樣7件,進行標準貫入試驗5次,其土的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如下表:指標項目(%)e(kN/m3)L()p(%)IpIL1-2(Mpa1)Es12(Mpa)Cq(kPa)q(度)N(擊)n777777777224Xmin22.80.68017。329。219。010。20。2816、0。224.1020。014。616.0Xmax32。70。98420.040。524。516.00.550。417。9837。015.118.026。60。81019.134。821。213.60。390.335.6828.514。917。53。30.1240.93.72.11.80.110.071。240.120。150.050.110.100。130.270.220。22該層未揭穿,最大揭露深度為20。00米。(二)水文情況場地內地下水為第四系孔隙潛水,地下水受季節影響較大,埋藏較淺,勘探期間在鉆孔中測得地下水靜止水位埋深1.004.20米,相應標高21。6-24.53米。現階段由于雨量17、較大,地下水靜止水位埋深約4米。(三)基坑開挖支護所需參數(1)、各巖土層地基承載力基本容許值fao及垂直滲透系數Kv如下表:層號土層名稱Kv(cm/s)fao(Kpa)粉土2.25E051001粉質粘土3。21E-051002粘土5。73E-07100淤泥質粘土9.31E-0870粘土7.54E-07140粉質粘土2.04E-06140粉質粘土6。71E-06160粉質粘土1。53E-06220(2)、基坑開挖支護所需的抗剪強度指標(Ck,k)是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的有關規定并結合建筑經驗綜合分析確定如下表:層號土層名稱(kN/m3)Ck(Kpa)k(度)填土18。510。010。0粉土18、19.418.025.0粉質粘土19.116.513。0粘土19.018。016。5淤泥質粘土17.512。010.0粘土19。418.016。0粉質粘土19。116.512.9粉質粘土19.016.313.0粉質粘土19。016。312。9四、深基坑開挖支護施工方案選擇本段綜合管廊溝槽平均深度約9米,埋深較大,考慮到安全因素和綜合管廊在無水條件下施工,本著“安全第一、經濟合理、施工方便、技術先進”的原則,結合現場實際,本段綜合管廊溝槽開挖考慮大開挖與噴錨支護結合方式。五、開挖及支護方案(一)綜合溝溝槽開挖及錨噴支護布置形式綜合溝溝槽開挖采取二步坡面形式,第一步開挖深度4m,邊坡采取1:0。719、5,留2米工作平臺;第二步按照1:0。5放坡、槽底以上2。5米高度采用錨噴支護,錨桿豎向布置2排,水平間距1。5 m,第一排在槽底以上2.5 m位置,第二排在槽底以上1m位置,錨桿采用20鋼筋,孔徑130 mm,俯角15。錨桿的長度第一排為7m,第二排為6米。綜合溝基礎兩側4。5米處打設DN400mm降水井,間距10m,井深15m.面層采用噴射混凝土與鋼筋網組成鋼筋混凝土板結構,噴射混凝土采用C30細石混凝土,噴射混凝土支護面層厚度為80mm;網筋采用8200鋼筋綁扎而成,為了增加面板的整體強度,橫向設1根16級鋼筋加強筋、縱向設1根16級鋼筋加強筋,縱橫向加強筋與錨桿焊接.加強筋沿錨桿呈雙向20、布設。溝槽開挖形式、錨噴支護、錨桿長度及類型如下圖表所示:綜合溝錨噴支護、降水平面布置圖溝槽開挖、錨噴支護、降水示意圖錨桿布置示意圖錨桿錨桿說明:1、鋼筋網采用8圓鋼 2、鋼筋網間距200200mm 3、與錨桿連接處加16二級螺紋鋼焊接鋼筋網及連接筋布置示意圖(二)、深基坑降水計算書1、降水井該工程所處地段地下水位在現狀地面下4米左右,綜合溝埋深平均在9米左右,埋深較大,考慮到安全因素和綜合溝在無水條件下施工,擬采用D400大口徑降水井降水。該地區水文地質資料:填土:雜色,稍密。由碎石、角礫及粘性土組成,含少量灰渣、碎磚塊,頂部30cm為路面,層厚1.52.50米.粉土:褐黃黃褐色,稍密,濕,21、搖振反應迅速,含氧化鐵條紋,層厚2。003。60米。粘土:深灰色,可塑,濕,刀切面光滑,無搖振反應,含腐殖質。層厚:1.602。50米。粉質粘土:該層以粉質粘土層為主,夾粉土層,層厚3.30米4。50米。根據上述地質資料,參考橋涵施工手冊(上),按無壓非完全井考慮。1。1滲透系數K取1。0m/d,1.2水位降低值 S=S0+0。5=5。5+0。5=6m上式中S0為地下水位距基坑底的距離1。3有效含水層厚度Ho:系數S/( S+L)=(6+1.5+4。7)/ ((6+1。5+4。7)+1。5)=0.89Ho=1.93(S+L)=1。93(6+1。5+4。7+1.5)=26.44m1.4查橋涵施工22、手冊,抽水影響半徑:R=1.95 S(KHo)0.5=1。956(1.026。44)0.5=60。2m式中:R影響半徑(m):S抽水井降深(m)取現狀水位降深6m:Ho含水層厚度(m),取26。44m;K滲透系數(md)。1.5 降水井深度、間距地下水位到井底的距離L=S+IR=6+1/1060。2=12。0m考慮施工期間可能發生的沉淀淤積,及土質不均勻等情況,需對降水井實際深度進行調整,經驗調整系數為1。1,故有效井深為:H=12。0*1.1=13.2米;打井深度:H= H+(h1+h2)=13。2+(3。5-2)=14。7m;式中H:為有效井深h1:為現狀地面下水位深度h2:為一步臺階高度23、取15m井深,間距選用10米。1.6涌水量計算及水泵選擇采用無壓非完全井計算基坑涌水量:Q=1.366K(2HoS)S/((R+r)- r)式中:Q基坑總涌水量(m3d);S水位下降值(m),取6mHo含水層厚度(m),K-滲透系數(md)。r采用最不利點計算,降水井距溝中心9。4米,兩降水井間距10米。 r=(9。42+52)0.5=26.7m Q=1.366KS*(2Ho-S) /(lg(R+r)-lgr)Q=1.366*1。0*6*(226.446)/(lg(60。2+26。7)-lg26。7)=749.7 m3/d根據涌水量結果,選用3B-19型潛水泵(揚程21。515.6m,流量3024、55m3/h,功率4。0kw)滿足抽水要求.1。7降水井布置降水井沿溝槽兩側沿線布置,距離二步臺階邊緣1。0m,間距10m,井深15m。1.8降水井施工(1)鉆進管井采用反循環鉆機成孔,為防止粉細砂滲入井內,鉆孔直徑比井管外徑大300mm,直徑800mm。首先將鉆機移到井位上,架立穩固,四腳墊平.安裝時,使鉆架頂的起重滑輪、鉆頭中心、井中心三者在一條豎直線上,以保證鉆孔豎直方向。護壁泥漿采用地層自動造漿,在鉆孔過程中保證泥漿補給,保證孔內漿面穩定。(2)換漿鉆進結束后,因泥漿粘度很大,過濾管進水縫隙可能被堵塞,井管也可能放不到預計深度,因此在下管前進行換漿。井內稀泥漿控制要求:黏度在1618s25、,密度為1.051。1g/m3.(3)下管換漿完成后即可進行下管工作,為保證濾水速度快,降水效果好,井管全部采用無砂混凝土井管,外徑500mm、內徑400mm;由于降水管井井身較淺,井管安裝方法相對簡單,采用鉆機提吊下管。井管安裝時應安裝在井正中,以保證濾料厚度均勻。 (4)濾料濾料是成井工藝的一個關鍵工序,直接影響管井的質量,甚至導致管井報廢,因此充分做好準備。在填濾料前井內泥漿稀釋至密度小于1.1 g/m3,備齊測量填料深度的測繩。濾料采用23mm豆石或干凈礫石,填料前,檢查濾料的質量和數量.填料時,沿井管四周均勻連續填入,隨填隨測,當填入數量及深度與備料有較大出入時,有可能出現濾料“棚堵26、”現象,應及時排除,方可繼續填料。井管與井孔之間填濾料至現狀地面下2.0m,濾料為2-3mm豆石或干凈礫石,井管口高出地面0.3m,并加井蓋防護。(5)洗井洗井是成井工藝的一項重要工序。為防止泥皮硬化,下管填料后,立即進行洗井.洗井采用水泵抽水洗井,當井內水基本澄清后,即可達到洗井目的。1.9降水井降水臨時排水管道:根據現場具體情況,在西側2米處沿線設置一道D150鋼管,作為集水總管,降水井內潛水泵抽水至總管內,由總管再將水匯集到現狀雨水溝內。在溝槽施工前,提前降水5天,在觀察地下水位達到要求降低深度后方可進行溝槽開挖,直到回填完成為止。在降水時間和影響范圍內,每天派專人進行觀測和監控周邊相鄰27、建筑物、構筑物等,使其不受破壞。1.10施工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1)觀測井的布置及保護.觀測井能直觀的反映降水的效果,應給予保護。施工前,先打試驗井,觀察其與中間水位的關系,確保能夠準確確定溝槽中心降水效果。(2)觀測記錄及時整理,分析水位變化,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提出調整措施。(3)對抽水設備定期保養,保證設備正常運行,降水期間不得隨意停泵。現場必須備有足量潛水泵,安排降水人員隨時檢查水泵的工作情況,及時更換運轉不良的水泵。(4)降水井長時間抽水后可能出現淤井、死井現象,應采用洗井設備重新洗井至抽水正常。(5)保證降水施工期間連續供電,在發生供電障礙時應立即啟用現場發電設施供電,避免因停電造28、成井內水位上升,影響施工。(三)、深基坑支護計算書-驗算項目: - 驗算簡圖 - 驗算條件 - 基本參數 所依據的規程或方法: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 12099基坑深度: 9.000(m)基坑內地下水深度: 10。000(m)基坑外地下水深度: 5。000(m)基坑側壁重要性系數: 1.000土釘荷載分項系數: 1。250土釘抗拉抗力分項系數: 1。300整體滑動分項系數: 1.300 坡線參數 坡線段數 3序號 水平投影(m) 豎向投影(m) 傾角() 1 2.504 5。000 63.4 2 2。000 0。000 0.0 3 3。000 4。000 53。1 土層參數 土層層數 7序29、號 土類型 土層厚 容重 飽和容重 粘聚力 內摩擦角 釘土摩阻力 錨桿土摩阻力 水土 (m) (kN/m3) (kN/m3) (kPa) (度) (kPa) (kPa) 1 素填土 2.300 18。5 19.2 10。0 10.0 20。0 20。0 合算 2 粉土 1.100 19。4 19.2 18.0 25.0 45.0 45。0 分算 3 粘性土 1。500 19.0 19。2 18。0 16.5 43。0 43.0 合算 4 粘性土 0。300 17。5 17。5 12.0 10.0 20.0 20。0 合算 5 粘性土 1。200 19.4 19。4 18。0 16。0 55.030、 55。0 合算 6 粘性土 5。900 19。1 19。1 22。8 15。6 55.0 55。0 合算 7 粘性土 3。500 19。0 19.0 43.5 19.2 70.0 70.0 合算 超載參數 超載數 0序號 超載類型 超載值(kN/m) 作用深度(m) 作用寬度(m) 距坑邊線距離(m) 形式 長度(m) 土釘參數 土釘道數 2序號 水平間距(m) 垂直間距(m) 入射角度(度) 鉆孔直徑(mm) 長度(m) 配筋 1 1。500 6.500 15。0 130 7。000 1D20 2 1。500 1.500 15。0 130 6。000 1D20 內部穩定驗算條件 考慮地下水31、作用的計算方法:總應力法土釘拉力在滑面上產生的阻力的折減系數: 0。500* 驗算結果 * 局部抗拉驗算結果 工況 開挖深度 破裂角 土釘號 土釘長度 受拉荷載標準值 抗拔承載力設計值 抗拉承載力設計值 滿足系數 (m) (度) (m) Tjk(kN) Tuj(kN) Tuj(kN) 抗拔 抗拉 1 6.800 39.3 0 2 8.300 39。4 1 7。000 18.7 103。5 94。2 4.425 4.029 3 9。000 39.4 1 7.000 12.3 96。7 94.2 6.277 6。115 2 6.000 19.0 94.0 94。2 3。960 3.971 內部穩定32、驗算結果 工況號 安全系數 圓心坐標x(m) 圓心坐標y(m) 半徑(m) 1 1.357 0.479 13。869 11.686 2 1.311 0。430 12。034 11.335 3 1.304 0.600 11.700 11。715 外部穩定計算參數 所依據的規程: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土釘墻計算寬度: 10.000(m)墻后地面的傾角: 0。0(度)墻背傾角: 90.0(度)土與墻背的摩擦角: 10.0(度)土與墻底的摩擦系數: 0。300墻趾距坡腳的距離: 0。000(m)墻底地基承載力: 200。0(kPa)抗水平滑動安全系數: 1.300抗傾覆安全系數33、: 1.600 外部穩定計算結果 重力: 775。9(kN)重心坐標: ( 6。544, 4。279)超載: 0。0(kN)超載作用點x坐標: 0.000(m)土壓力: 95.5(kN)土壓力作用點y坐標: 3。060(m)基底平均壓力設計值 79。2(kPa) 200。0基底邊緣最大壓力設計值 132。5(kPa) 1.2*200。0抗滑安全系數: 1。366 1。300抗傾覆安全系數: 13.296 1.600 噴射混凝土面層計算 計算參數 厚度: 80(mm)混凝土強度等級: C20配筋計算as: 15(mm)水平配筋: d8200豎向配筋: d8200配筋計算as: 15荷載分項系數:34、 1。200 計算結果 編號 深度范圍 荷載值(kPa) 軸向 M(kN.m) As(mm2) 實配As(mm2) 1 0.00 6。50 2。7 x 0.747 188.6(構造) 133。0 y 0。000 188。6(構造) 133。0 2 6.50 8。00 3。1 x 0。259 188.6(構造) 133。0 y 0。259 188。6(構造) 133.0 3 8。00 9.00 22。0 x 0.620 188.6(構造) 133。0 y 1.602 188.6(構造) 133.0六、關鍵部位監測為保證基坑在開挖暴露期間的安全,保證鄰近建筑物、構筑物和周邊管線的正常使用,根據我公35、司的施工經驗,結合xx地區一般的做法,本工程基坑支護監測內容有基坑坡頂水平位移和坡頂沉降,周圍建筑物、構筑物外觀記錄、周圍管線觀察等.通過監測取得數據,指導基坑工程施工安全。1、基準網的建立為了科學地預測溝槽支護的穩定和周邊環境的變化,及時預報和提供準確可靠的變形數據,因此建立溝槽支護施工變形與沉降觀測網,定期進行變形沉降觀測。2、溝槽支護變形觀測(1)溝槽水平位移觀測在溝槽邊坡頂上兩側布置基線,每條基線上每隔10m設置一個變形觀測點,同時又作為沉降觀測點.(2)溝槽沉降觀測利用遠離場區的城市高程系水準控制點或獨立水準點作為沉降觀測的起算點,與以上點聯測,構成溝槽支護沉降觀測網。定期觀察噴錨網36、砼是否有裂縫,錨頭是否位移變形。(3)操作方法沿基坑坡頂,每隔10米設置觀測點,固定后依次編號。分別用精密水準儀進行監測。測量頻度:施工中每天測兩次;若邊坡不穩定,則應每隔2h測一次。以第一天的測量數為原始數據,以后的讀數與前讀數之差,即為該次測讀的位移值或沉降值,將各次測讀值繪制時間位移曲線邊坡穩定標準:每當支護一層后610h邊坡頂部位移和沉降不再增加,則邊坡是穩定的。否則就是不穩定的,應立即增加支護或采取其他措施。(4)容許變形邊坡頂部容許水平位移每日不超過3mm,超過3mm需報警,加大觀測頻率,累計超過10mm需高度重視,并制定加固措施,累計超過20mm需立即停工進行溝槽支護加固。3、溝37、槽周圍建(構)筑物等的監測措施開工前,請建設單位組織,監理單位與項目部參加,對附近建筑物作訪問了解,看原建筑、構筑物是否存有舊裂縫,如果發現應逐一記錄,對裂縫取點用石膏餅法等封蔽觀測,并拍照留底。還在建筑物的外角記上水平標志,定時進行訪問和觀測,記錄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施工期間,在周圍建筑物、構筑物建立沉降觀測點,定時監測建筑物、構筑物的沉降,并以此為依據計算沉降差和傾斜。本工程對溝槽周邊50米范圍內的所有建(構)筑物進行監測,并特別對臨近坑邊1.5H2。0H范圍內建(構)筑物,包括道路、市政管道、電力電纜、電信管網等加強監測力度。具體監測措施是:(1)對建(構)筑物,定期進行沉降變形觀測。(38、2)施工前,了解地下管線的分布情況,對整個場地的地下管線進行摸底,并在地面投影其軸線走向,布置變形觀測點進行監測。4、數據分析 當坡頂位移和沉降值,超出容許值時,說明基坑變形不正常,則應引起警覺,及時分析變形過大的原因及采取應對措施,如偏差值有加大趨勢時,應及時提出搶險措施,從技術、人員、管理、物資等方面為搶險提供保證。鄰近建筑物發現新裂縫,或舊裂縫有發展應加強觀察,也應及時進行分析及采取果斷的措施.七、關鍵部位預防措施1、由于溝槽降水后,不可避免地造成溝槽周圍地下水位的下降,從而使溝槽周邊地面原有建筑物和地下構筑物因不均勻沉降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為了減少以上影響,在溝槽與要保護的重要建(構39、)筑物之間采取回灌措施,根據本工程的地層特點,回灌措施采用坑外回灌井,此外為了解地下水位變化,及時調整回灌水量,還應在溝槽一側設置水位觀測井.2、 在溝槽兩側距坑邊沿2m設置擋水壩,將降水引入現狀雨水管道。3、 檢查、并堵塞溝槽邊附近的雨水溝、管道等,防止滲水和雨季大量積水引起邊坡坍塌.4、土釘必須避開降水井。5、在溝槽底部設置排水溝和集水井,將降水抽出溝外.6、施工現場進行24小時水泵的看管及維護,確保施工期間連續抽水,現場配備發電機,確保降水井雙電源,停電后能夠及時更換電源。7、溝槽回填至底板以上1。8m后方可停止基坑排水。八、雨季施工措施1雨季施工準備1。1 搜集、整理我市降雨分部情況,40、擬定科學合理的雨季施工方案和雨季施工應急預案.1.2 施工區內的水流匯集及排水情況,提前疏通排水溝渠,在雨季中派專人進行維護,保證施工區內的排水通暢。 1。3 根據工程場地特點,合理布置施工現場,修建擋水壩、排水溝,保證雨后場區內不積水、漬水。現場機械設備按規定配備必要的防護棚。1.4 施工現場配備足夠的水泵、棚布、塑料薄膜等防雨用品,保證暴雨后能在較短時間內排除積水。1。5 水泥等防潮防雨材料應架空,倉庫屋面防水防漏.堆放鋼筋時,采用枕木、地壟等架高,防止沾泥、生銹.2 組織措施2.1 成立施工現場防汛領導小組,汛期和暴風雨期間組織晝夜值班,密切注意天氣預報和臺風暴雨警告,降雨后及時組織采取41、措施,減少對施工的影響。2.2 派專人與氣象臺保持連系,及時掌握天氣變化情況,避免雷暴時施工。2.3 定期檢查各類防雨設施,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做好記錄特別是汛前和暴風雨來臨之前的檢查工作。3 溝槽雨水施工措施3。1 雨天盡可能不安排溝槽開挖或回填,若必須施工時采用小范圍作業,并及時覆蓋防雨用品,大雨時不安排施工。3.2 溝槽驗收完畢后,及時進行管溝墊層施工,避免基底被雨水浸泡。3。3 溝底兩側設排水溝,并在一定的距離設置集水坑以便抽水,槽頂兩側根據現場情況設置截水溝.3。4 溝槽浸泡后,及時排除積水,溝槽晾干后方可進行下一工序施工。3。5 回填溝槽土方時,對當日不能填筑的填料應大堆存放,以防42、雨水浸沖,取土坑應做好臨時排水設施,避免取土范圍積水。九、應急預案1、成立應急組織機構項目部成立應急組織機構,負責項目部突發事件的組織和指揮.工作小組分工明確,當事件發生時,不需要指示,立即進入工作狀態.機構設置見下圖。應急領導小組組織機構組長:項目經理副組長:技術負責人成員:項目分部負責人、施工員、安全員2、 應急資源配置2.1勞動力資源配置施工人員配置表序號班組人數備注1噴射手班組42 噴射機司機班組43上料工班組104 攪拌機司機班組45吊車班組46雜工班組307管理人員72.2 應急材料及應急機械設備資源配置材料及機械設備配置表序號機械設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槽鋼(6m)根2402水泥t43、203挖掘機臺24吊車(35T,配打樁錘)臺25潛水泵(4.0Kw)臺206發電機(75kw)臺27配電箱個58漏電保護器個203、應急救援預案3。1成立應急搶險小組,由項目經理擔任組長,項目部其他成員、各施工分部負責人任組員,全員參與。(1)事故現場搶險組人員組成:由項目經理任組長,作業隊負責人、專業工長等相關人員組成。(2)事故現場救護組人員組成:由項目總工任組長,相關人員組成.(3)事故現場保護組人員組成:由安全負責人任組長,現場保安人員組成。(4)事故現場通訊組人員組成:由辦公司主任任組長、現場其他應急小組負責人組成。3.2緊急情況的處理程序和措施(1)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應急專業組人44、員應立即開展工作,及時發出報警信號,互相幫助,積極組織自救;在事故現場及存在危險物資的重大危險源內外,采取緊急救援措施,特別是突發事件發生初期能采取的各種緊急措施,如緊急斷電、組織撤離、救助傷員、現場保護等;及時向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報告,必要時向相鄰可依托力量求助,事故現場內外人員應積極參加援救。(2)事故現場由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組長任現場指揮,全面負責事故的控制、處理工作.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組長接到報警后,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不能及時趕赴事故現場的,必須委派一名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成員或事故現場管理人員,及時啟動應急系統,控制事態發展。(3)各應急專業組人員,要接受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45、,立即按照各自崗位職責采取措施,開展工作.4、施工過程應急及搶險措施4。1土體開挖發現土體側向變形較大(視開挖深度及開裂位置分析而定),若變形超出設計控制范圍時,必須及時通知現場項目經理部、監理和設計單位,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措施一:用錨噴加固。措施二:插打槽鋼加固。措施三:現場挖掘機進行挖土回填處理,并分層用挖掘斗壓實,適當調整下一層開挖深度和錨桿的水平高度。4。2做到土方開挖機械手即叫即回。4。3常備適量包裝水泥以作回填土開挖工作面緊急堆壓使用。4。4與有關自來水公司、煤氣公司、公安、消防等部門,保持密切聯系。4。5基坑做到及時排水。預防雨水、地下水對地基土的滲泡軟化。準備彩條布遇雨保護覆蓋開挖面和噴射砼不受雨水沖刷破壞。4.6保證降水施工期間連續供電,在發生供電障礙時應立即啟用現場發電設施供電,避免因停電造成井內水位上升,影響施工。十、新舊方案費用及時間對比表開挖、支護及回填每延米費用對比序號工序新方案費用原方案費用差額備注1土方開挖5267.54823444。52噴錨支護25906656-40663回填4124.53623.3501.24彩條布800805合計1198215102。33120.3開挖、支護及回填時間對比6土方開挖9817噴錨支護511-68回填101009合計2429-5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5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