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集水井、消防水基坑支護結構工程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673076
2023-06-14
18頁
77.54KB
1、目錄1編制依據22工程概況23工程地質水文情況24基坑支護結構設計45基坑支護結構的主要技術參數及技術要求46鋼板樁支護施工67基坑監測128基坑驗收139施工注意事項及要求1310深基坑施工安全措施1411基坑工程鋼板樁支護計算書1612應急救援預案191編制依據1、行業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94);2、行業標準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3、國家標準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4、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5、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6、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7、2、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96;8、建設部頒發的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規定9、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T-97;10、水池標準圖集JGJ94-2008;1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2工程概況工程概述:工程名稱:xx市朱村中學二期工程一標段建設單位:xx市教育局設計單位:xx南方電子工程設計院監理單位:xx海外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施工單位:xx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工程地點:xx市朱村街朱逕(土名)本工程集水井、消防水為地下構筑物.吸水坑標高為-4.2m;消防水池頂板面標高0.25m,底板面標高3.7m,,長度尺寸8m,寬度尺寸8m,底板厚0.4m,墊層厚0.1m,池壁厚0.3m.33、工程地質水文情況根據鉆探揭露,場地巖土層層次較多,見有人工填土層,殘積土層和花崗巖風化巖帶等,巖土層分布變化不大.現根據場地巖土層夠曾及特征,自上而下描述如下:第(1)層 第四系填土層,為素填土:人工堆積。濕,結構松散,密實度差,為新近填土,尚未完成自重固結。組成物質為花崗巖風化成因的殘破積粘性土組成。層厚1。403.70米。第(2)層 第四系殘疾土層,由花崗巖風化殘積而成,呈可塑狀到硬塑狀。該土層分布在大部分鉆孔中.2-1 砂質粘性土層,層頂埋深0.003.70米,層厚1.309。70米。22 砂質粘性土層,層頂深度0.009.7米,層厚12.3031.40米第(3)層 基巖(花崗巖),314、 全風化花崗巖,層頂埋深12。3031。40米,層厚18。7043。30米.32 強風化花崗巖,層頂埋深18.7043.30米4基坑支護結構設計消防水池基坑較深,根據地質資料不宜采用自然放坡開挖,且考慮到開挖土體卸荷后對業已完成的相鄰管樁基礎有不利影響,基坑必須采取支護措施,先支護、后開挖。擬采用拉森型鋼板樁作為基坑圍護體系,樁長9米。在基坑頂部適當位置用砌塊砌筑排水溝,用以攔截地表水,并排出場外,基坑底部沿支護樁側用砌塊砌筑臨時排水溝,基坑底部各拐角點設置集水井,用以排除基坑內積水.5基坑支護結構的主要技術參數及技術要求鋼板樁(1)材料要求鋼板樁選用拉森型,截面抵抗矩W=2270cm3;進場5、鋼板樁需進行外觀檢驗及樁身缺陷矯正;施打前板樁咬口處宜涂抹黃油以保證施打的順利和提高防水效果。(2)打樁作業要求宜選擇對周圍影響較小的振動錘施打;為保證板樁的垂直度及咬口閉合,選用屏風式打入法;為保證轉角處咬口的閉合可通過軸線或板樁塊數來調整。(3)拔樁作業要求宜選用振動錘進行拔樁;為防止拔樁后地面沉降及對其它構筑物的影響,應及時回填。6 鋼板樁支護施工6。1鋼板樁支護施工流程鋼板樁的打設雖然在基坑開挖前已完成,但整個板樁支護結構需要等地下結構施工和回填完成后,在許可的條件下將板樁拔除才算完全結束。因此,對于鋼板樁的施工應考慮打設、挖土、支撐、地下結構施工、回填、支撐拆除及板樁的拔除。6。2鋼6、板樁吊運及堆放裝卸鋼板樁宜采用兩點吊。吊運時,每次起吊的鋼板樁根數不宜過多,注意保護鎖口免受損傷。鋼板樁應堆放在平坦而堅固的場地上,必要時對場地地基土進行壓實處理。在堆放時要注意:(1)堆放的順序、位置、方向和平面布置等應考慮到以后的施工方便;(2)鋼板樁要按型號、規格、長度、施工部位分別堆放,并在堆放處設置標牌說明;(3)鋼板樁應分別堆放,每層堆放數量一般不超過5根,各層間要墊枕木,墊木間距一般為34m,且上、下層墊木應在同一垂直線上,堆放的總高度不宜超過2m。6。3鋼板樁的打設施工機械采用40T履帶吊車,配合振動錘及200KW專用(三相220V)發電機施工。(1)打樁圍檁支架(導向架)的設7、置。為保證鋼板樁沉樁的垂直度及施打板墻墻面的平整度,在鋼板樁打入時應設置打樁圍檁支架,圍檁支架由圍檁及圍檁樁組成。圍檁采用雙面布置形式,雙面圍檁之間的凈距應比插入板樁寬度放大810mm,如果對鋼板樁打設要求較高,可沿高度上布置雙層或多層,這樣對鋼板樁打入時導向效果更佳。下層圍檁可設在離地面約500mm處。圍檁支架采用H型鋼.圍檁與圍檁樁之間用連接板焊接。(2)鋼板樁打設單樁打入法以一塊或兩塊鋼板為一組,從一角開始逐塊插打,直至工程結束,這種打入方法施工簡便,可不停頓地打,樁機行走路線短,速度快。但單塊打入易向一邊傾斜,誤差積累不易糾正,墻面平直度難控制。先用吊車將鋼板樁吊至插點處進行插樁,插樁8、時鎖口要對準,每插入一塊即套上樁帽,輕輕加以錘擊;在打樁過程中,為保證鋼板樁的垂直度,用兩臺經緯儀在兩個方向加以控制;為防止鎖口中心線平面位移,可在打樁進行方向的鋼板樁鎖口處設卡板,阻止板樁位移.同時在圍檁上預先算出每塊板樁的位置,以便隨時檢查校正;開始打設的一、二塊鋼板樁的位置和方向應確保精度,以便起到樣板導向作用,故每打入1m應測量一次,打至預定深度后應立即用鋼筋或鋼板與圍檁支架焊接固定。(3)鋼板樁的轉角和封閉合攏.由于板樁墻的設計長度有時不是鋼板樁標準寬度的整數倍,或板樁墻的軸線較復雜,或鋼板樁打入時傾斜且鎖口部有空隙,這些都會給板樁墻的最終封閉合攏帶來困難,采用軸線修整法解決。軸線修9、整法通過對板樁墻閉合軸線設計長度和位置的調整,實現封閉合攏,封閉合攏處最好選在短邊的角部。具體作法如下:沿長邊方向打至離轉角樁約沿有8塊鋼板樁時暫時停止,量出至轉角樁的總長度和增加的長度;在短邊方向也照上述辦法進行;根據長、短兩邊水平方向增加的長度和轉角樁尺寸,將短邊方向的圍檁與圍檁樁分開,用千斤頂向外頂出,進行軸線外移,經核對無誤后再將圍檁和圍檁樁重新焊接固定;在長邊方向的圍檁內插樁,繼續打設,插打到轉角樁后,再轉過來接著沿短邊方向插打兩塊鋼板樁;根據修正后的軸線沿短邊方向繼續向前插打,最后一塊封閉合攏的鋼板樁,設在短邊方向從端部算起的第三塊板樁的位置處。6.4基坑土方開挖土方開挖應配合兩層10、內支撐的安裝分三次進行出土,選用1臺斗容量1m3的挖機于基坑頂作業,較深部位的掘土換用1臺長臂挖機施工;出土沒有外運,全部用于場內回填。如下示:6.6基坑排水降水措施根據地勘資料,本場地地下水位較淺,現場局部開挖施工過程中可見有地下水涌出,因此污水處理水池深基坑開挖前與開挖過程中,需采取相應排水降水措施,以確保基坑施工的安全。在基坑頂部適當位置用砌塊砌筑排水溝,用以攔截地表水,并排出場外;基坑底部沿支護樁側用砌塊砌筑臨時排水溝,基坑底部各拐角點設置集水井,用以排除基坑內積水。6.6拔樁6.6.1拔樁順序對于封閉式鋼板樁墻,拔樁的開始點離開樁角5根以上,必要時還可間隔拔除。拔樁要點:(1)攏樁時11、,可先用振動錘將板樁鎖口振活以減小土的阻力,然后邊振邊攏。對較難拔出的板樁可先用柴油錘將樁振打下100300mm,再與振動錘交替振打、振拔。為及時回填拔樁后的土孔,在把板樁拔至此基礎底板略高時(如500mm)暫停引拔,用振動錘振動幾分鐘,盡量讓土孔填實一部分;(2)起重機應隨振動錘的起動而逐漸加荷,起吊力一般略小于減振器彈簧的壓縮極限;(3)供振動錘使用的電源應為振動錘本身電動機額定機功率的1.22。0倍;(4)對引拔阻力較大的鋼板樁,采用間歇振動的方法,每次振動15min,振動錘連續工作不超過1.5h.6。6。2樁孔處理鋼板樁拔除后留下的土孔應及時回填處理,特別是周圍有建筑物、構筑物或地下管12、線的場合,尤其應注意及時回填,否則往往會引起周圍土體位移及沉降,并由此造成臨近建筑物等的破壞.7基坑監測7。1本基坑監測項目包括支護結構的水平位移、周圍地下管線的變形、地下水位、樁內力、支撐軸力、土體分層位移等.7.2監測點的位置及數量(1)在基坑頂部各轉角處應設置沉降、傾斜及水平位移觀測點;(2)支護板樁、支撐、圍檁的應力及應變觀測點應設置在受力較大位置,數量及位置宜結合現場條件確定。(3)地下水位的觀測宜在基坑四周設四個觀測井。(4)基坑底部回彈及隆起觀測視現場情況確定。7.3監測與測試的控制指標(1)支護樁頂水平位移累計不大于30mm,位移速率不大于3mm/d.(2)樁身、圍檁、支撐構件13、及立柱的應力值不大于設計值的80%;(3)周圍道路及管線水平位移總量不大于30mm;(4)地下水位應低于設計指標。7.4監測要求(1)在圍護結構施工前精確測定初始值。(2)施工中應加強對測試點及測試設備的保護,防止損壞;(3)應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測試基準點的可靠性及測試設備的完好,以確保測試數據的準確性.(4)應及時向設計人員提供監測數據及最終測試評價成果,以便進行分析及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7。5監測周期從基坑土方開挖至基坑回填土.在圍護施工時,正常情況下,臨近監測對象每2天觀測1次,當日變化量或累計變化量超警戒值時,監測頻率適當加密,每天觀測1次。特殊情況如監測數據有異常或突變,變化速率偏大等14、,適當加密監測頻率,直至跟蹤監測。在地下結構施工階段,各監測項目觀測頻率為23次/周,支撐拆除階段1次/天。8基坑驗收8。1基坑驗收應采取分步驗收法進行。每道工序完成經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8.2驗收應符合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及相關驗收規范的規定。9施工注意事項及要求9.1基坑土方開挖應遵循分層、平衡、適時的原則,分層高度應與內支撐的豎向間距相對應,以內支撐下0.5米深為分層界限。采用機械開挖時,坑底設計標高以上20cm由人工清除,不得超挖.開挖到位后,應及時施工管道,嚴禁基坑暴露時間過長.9.2做好基坑內的排水工作,雨季施工必須準備足夠的抽排水設備。9。315、支護板樁施工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好樁位、垂直度及保證咬口及轉角處的閉合。9。4鋼結構的焊接,必須是持有特種作業上崗證的人員操作,確保安全與質量。9.5土方開挖期間,應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及可靠的保證措施防止挖土機械碰撞支護結構,基坑四周嚴禁堆土或堆載,地面施工荷載不超過15Kpa。9.6應作好可能發生事故的預防和搶險準備工作。施工時發現地質情況與鉆探資料相差較遠,應立即會同業主、設計、監理等單位商量研究解決.9。7加強基坑監測,監測數據應及時通知有關人員。10深基坑施工安全措施10。1深基坑施工屬于負高空作業,必須遵守高空作業之規程。施工過程中及時作好基坑口的臨邊圍護,禁止高空拋物、嚴防墜落。1016、.2進入工地一定要戴硬質反光安全帽,操作工必須手戴防護手套,電工戴電工專用絕緣手套。10.3用機械開挖時,應設專人盯測,以防坑底和坑側超挖.坑底的控制標高應比設計標高提高1530厘米,坑壁的控制線應比設計標線提高1015厘米或先打樁后挖土,機械挖完后,再用人工清坑。10。4對設內支撐的基坑,在每層土開挖中,同時開挖的部分,在位置及深度上,要保持對稱,防止基坑結構承受偏載.基坑開挖應分層進行,高差不宜過大。土質越軟,高差應越小。10.5基坑開挖到設計標高后,一定要將支護樁根部的淤泥清挖,否則會造成支護樁倒塌。10。6基坑底面不能暴露時間過長。基坑開挖中間間歇間過長,變形會隨著時間不斷增加.這種情17、況下,應考慮增加支護結構的強度。10。7遇有粉、細砂層時,要采用恰當的排水方式,以防產生流砂造成基坑坍塌。10.8如果基坑開挖后,不能立即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時,可在基坑設計標高之上,預留0.150.3m厚的一層土不挖,待下一工序開始前,再用人工開挖至槽底的設計標高。否則在下雨時,基坑會浸水坍塌。10。9驗收合格方可進行作業,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不準作下一道工序作業。10.10打拔拉森鋼板樁安全操作規程(1)吊車或震錘工作時發現異常,應立即停車檢查。(2)吊車作業點地面應平坦,地面不平應墊平,防止翻車事故。若地面松軟,支承腳底部應鋪墊板.(3)吊樁時要用專用的鋼絲繩和鎖扣扣緊樁身,并輕起輕放。打18、拔樁前要檢查震錘是否夾緊,防止應震錘未夾緊損壞鋼板裝或造成事故。(4)不得在架空輸電線下面打拔樁.在高壓線附近工作,吊臂端應離開高壓線2以上。(5)作業范圍內嚴禁站人,以防各種突發事件造成事故.(6)打拔樁嚴禁超負荷作業,不準超力矩,仰角也不得超過限度,以防“翻車“折臂事故。(7)不得在風力超過6級及大雨、雪、霧等惡劣天氣下作業;臺風來臨,現場吊機應收臂臥放,材料及其它設施采取遮蓋、壓緊等措施。(8)嚴禁非司機作業。回轉操作要平穩地接觸回轉離合器,盡量減少鋼板裝的擺動,起吊時應先鳴笛示警,要穩妥操作。(9)做支撐要隨挖隨做,及時做好,不得拖延。支撐要水平直順,不得傾斜彎曲。燒焊支撐時要注意動火19、作業安全和深基坑作業安全.(10)隨時檢查鋼板樁和支撐是否完好,發現松動要及時補焊,發現彎曲要及時加撐并采取安全措施。(11)要統一信號,專人指揮,夜間作業,必須有良好的照明。11基坑工程鋼板樁支護計算書支護類型基坑側壁重要性系數墻頂面標高(m)消防水池1.002。90基坑深度(m)內側水位(m)外側水位(m)嵌固長度(m)3。90-2.100.604.50土層號厚度m重度kN/m3)粘聚力(kPa)內摩擦角(度)錨固體與土摩阻力(kPa)水土分算m13.0018.0012.0012.0020。002。8820。1018.0012.0012.0020.002。8831。5018。009。00920、。0020.001。6242。8018.5022.005。0040.002。2052。5019.0020.0033。0040。0020。4865。4018.0022.005.0060.002.276。5019。0025。0025.00150。0012。50放坡級數坡度系數坡高(m)坡腳臺寬(m)11.002.002。00內支撐道號豎向間間距(m)水平間距(m)12.54。022.54。0內支撐材料類型:鋼管內支撐強度設計值(N/mm2):310.00荷載分項系數:1。25彎矩折減系數:1.00計算結果;計算方法土壓力模式坑內側彎矩(kN。m)位置(m)坑外側彎矩(kN。m)位置(m)剪力(kN21、)位置(m)經典法規程土壓力51.906.2062。227.5372。027。40m法矩形模式98。295.60123。799.00123.997.60設計采用內力:64.88,77。42,90.02。抗傾覆安全系數:1.300整體穩定計算方法:瑞典條分法整體穩定安全系數:1.358滑移面圓心座標(m):x=-0。234y=0。309半徑(m):R=12.311抗隆起安全系數:PrandtlTerzaghi1.8321.915隆起量(mm):0抗管涌安全系數:2.108鋼板樁強度驗算:鋼板樁強度驗算:型拉森鋼板樁截面抵抗矩W=22703=M/W=90.02(KN/m)/2270(cm3)10622、=39。66MPa=295MPa12應急救援預案12。1成立基坑應急安全小組應急救援第一責任人:陳娟應急救援直接責任人:陳娟技術負責人:雷宅榮質量安全員:李啟輝序號姓名職務電話應急救援職務1陳娟項目經理13710452698應急救援指揮2雷宅榮項目技術負責人13580329418應急救援主管3黃羨堯施工組負責人15018445833應急救援保衛、通迅4李啟輝質安組負責人13112291358應急救援物資供應機電維護5鄧海龍機電組13711139809應急救援營救6高木林材料組15889822790應急救援營救12.2基坑使用和維護要求(1)嚴格控制基坑周邊和坡頂的荷載施工總平面布置必須征得業主23、設計單位和監理單位的審批.基坑開挖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周邊荷載,基坑邊荷載不得大于15KPa,在開挖過程中控制超載.(2)沿基坑坡頂澆筑1。5m寬,10cm厚素砼層,防止地表水對基坑邊坡沖刷。(3)按基坑設計方案要求,做好基坑內排水,開挖過程中修建臨時排水溝,底板設排水孔,用潛水泵將基坑內積水抽至地面排水溝。在雨季施工,更應該加強基坑內積水抽排.(4)施工過程中應經常檢查排水溝,確保排水通暢,并作好基坑邊坡及臨近構筑物、管樁基礎的沉降、位移觀測,發現變化異常時及時分析,進行補救。(5)惡劣天氣暴雨前后對基坑支護結構做全面的安全檢查,重點查看基坑周邊、鄰近的道路的沉降及開裂情況、支護樁的變形、滲漏24、等情況,如有異常,及時上報并作加固處理。(6)施工期間應按要求切實做好基坑的降水工作。(7)施工中若發現支護剖面段實際地層較設計選用的鉆孔地層軟弱,或有其它可能危及支護結構、基坑周邊構筑設施的情況,應立即通知監理和設計人員,及時采取有效加固處理措施。12。3應急措施當監測項目超過控制值時,必須迅速撤離基坑內施工人員和設備(如有可能),停止施工,會同監理、設計和建設單位有關人員查明原因,對支護方案進行修改,待加固后方能進行后續施工.一般應急措施有:(1)施工前準備好鋼筋、水泥、足夠的砂袋等加固材料,以及挖土機、水泵等工具,以備搶險用。(2)迅速回填或反壓,保證位移值不再增大。(3)進行回固。(4)坡頂支護結構后開挖卸載.(5)當支護結構因碰撞后出現滲漏水時,應及時進行止水處理,必須時原位回填。(6)必要時,采取深層攪拌樁加固或者進行水泥注漿。12。4注意基坑的時空效應根據以往的工程經驗,基坑邊坡的時效性問題比較明顯,雨季更為顯著。我公司將充分考慮土層的蠕變性,盡快完成支護結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