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學校教學樓工程模板支撐專項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3615
2023-06-14
18頁
302.54KB
1、 模板支撐專項施工方案 第一節編制依據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2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2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12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第二節 工程概況 xx經濟開發區xx實驗學校工程位于信都路與富強路交叉口,其中中學教學樓框架結構,地上5層,建筑總高度23。3米,建筑總面積9847平方米,標準層層高3.9米,一層4。25米,施工過程中為了滿足施工進度的要求,在基礎回填土到基礎地梁的位置支設一層模板支撐體系,高度為4。9米 第三節2、 模板方案選擇 本工程考慮到施工工期、質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選擇方案時,應充分考慮以下幾點: 1、模板及其支架的結構設計,力求做到結構要安全可靠,造價經濟合理。 2、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使用期限內,能夠充分滿足預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選用材料時,力求做到常見通用、可周轉利用,便于保養維修。 4、結構選型時,力求做到受力明確,構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檢查驗收; 5、綜合以上幾點,模板及模板支架的搭設,還必須符合JCJ59-99檢查標準要求,要符合省文明標化工地的有關標準。 6、結合以上模板及模板支架設計原則,同時結合本工程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了以往的施工經驗,決定采用以下1種模板及其3、支架方案:模板高支撐架。 第四節 材料選擇按清水混凝土的要求進行模板設計,在模板滿足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表面光潔度。 模板高支撐架 板底采用40mm70mm方木支撐。承重架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由扣件、立桿、橫桿、支座組成,采用483.5鋼管。 第五節 模板安裝 1、模板安裝的一般要求 豎向結構鋼筋等隱蔽工程驗收完畢、施工縫處理完畢后準備模板安裝。安裝柱模前,要清除雜物,做好測量放線工作,模板下口留設沖洗口. 2、基礎混凝土澆筑完成,框架柱鋼筋驗收完成。 1、樓板模板采用40mm70mm木方做板底支撐,中心間距200mm,扣件式鋼管腳手架作為撐系統,腳手架排距1.05m,4、跨距1.05m,步距1。7m。 2、樓板模板施工時注意以下幾點: (1)橫板支撐鋼管在基礎回填土上墊通長的架板要求寬度不小于300MM,厚度為50mm; (2)鋼管排架搭設橫平豎直,縱橫連通,連接件需連接牢固,水平拉撐連通; (3)模板底第一排楞需緊靠梁邊,如有縫隙用密封條封孔,模板與模板之間拼接縫小于1mm; (4)根據房間大小,凡跨度大于4米的板及跨度大于6米的梁,支模時必須起拱,起拱高度為3. (5)模板支設,支撐下墊墊板.頂板鋪完后,用水準儀校正標高。對變形和四周破損的模板及時修整和更換以確保接縫嚴密,板面平整;模板鋪完后,將雜物清理干凈。 第六節 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根據現場同條件5、的試塊指導強度,符合設計要求的百分率后,由技術人員發放拆模通知書后,方可拆模。 2、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時混凝土強度要達到如下要求。在拆除側模時,混凝土強度要達到1。2MPa(依據拆模試塊強度而定),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后方可拆除。混凝土的底模,其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下表規定后方可拆除。 3、拆除模板的順序與安裝模板順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 第七節 模板技術措施 1、進場模板質量標準 模板要求: (1)技術性能必須符合相關質量標準(通過收存、檢查進場木膠合板出廠合格證和檢測報告來檢驗). (2)外觀質量檢查標準(通過觀察檢驗) (3)規格尺寸標準 2、模板安裝質量要求 6、必須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042002)及相關規范要求。即模板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澆筑混凝土的重量、側壓力以及施工荷載”. (1)主控項目 1)安裝現澆結構的上層模板及其支架時,下層樓板應具有承受上層荷載的承載能力,或加設支架;上下層支架的立柱應對準,并鋪設墊板。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對照模板設計文件和施工技術方案觀察. 2)在涂刷模板隔離劑時,不得沾污鋼筋和混凝土接槎處.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2) 一般項目 1)模板安裝應滿足下列要求: 模板的接縫不應漏漿;在澆筑混凝土前,木模板應澆水濕潤,但模板內7、不應有積水;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并涂刷隔離劑;澆筑混凝土前,模板內的雜物應清理干凈;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2)對跨度不小于4m 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按要求起拱。 檢查數量:按規范要求的檢驗批(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應少于3 件;對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得小于3 間。)檢驗方法: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 3)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預留孔洞均不得遺漏,且應安裝牢固其偏差應符合規定; 第八節模板計算 模板高支撐架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4米,根據有關文獻建議,如果僅按規范計算,架體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證.為此計算中還8、參考了施工技術2002(3):扣件式鋼管模板高支撐架設計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內容。一、參數信息:1。腳手架參數橫向間距或排距(m):1。05;縱距(m):1.05;步距(m):1.70;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m):0.10;腳手架搭設高度(m):4.90;采用的鋼管(mm):483。5 ;扣件連接方式:雙扣件,考慮扣件的保養情況,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板底支撐連接方式:方木支撐;梁底立桿支撐短向設置斜向支撐;2.荷載參數模板與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與鋼筋自重(kN/m3):25.000;樓板澆筑厚度(m):0.140;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kN/m2):1.009、0;3.木方參數木方彈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13.000;木方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400;木方的間隔距離(mm):200.000;木方的截面寬度(mm):4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70。00; 二、模板支撐方木的計算:方木按照簡支梁計算,其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4.0007。0007。000/6 = 32.67 cm3;I=4.0007.0007。0007.000/12 = 114.33 cm4; 方木楞計算簡圖1。荷載的計算:(1)鋼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 25.0000.2000.140 10、= 0。700 kN/m;(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q2= 0。3500.200 = 0.070 kN/m ;(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p1 = (1。000+2。000)1。0500.200 = 0.630 kN;2。方木抗彎強度驗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 = 1.2(0.700 + 0。070) = 0。924 kN/m;集中荷載 p = 1。40.630=0。882 kN;最大彎距 M = Pl/4 + ql2/8 = 0.8821。050 /4 + 0.9241.0502/8 11、= 0.359 kN。m;最大支座力 N = P/2 + ql/2 = 0.882/2 + 0.9241。050/2 = 0。926 kN ;方木的最大應力值 = M / w = 0.359106/32。667103 = 10。986 N/mm2;方木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0 N/mm2;方木的最大應力計算值為 10。986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13。0 N/mm2,滿足要求!3.方木抗剪驗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ql/2 + P/2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其中最大剪力: V = 1.0500。924/2+0.882/2 = 0。912、26 kN;方木受剪應力計算值 T = 3 926。100/(2 40。000 70.000) = 0。496 N/mm2;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 T = 1。400 N/mm2;方木受剪應力計算值為 0.496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剪強度設計值 1.400 N/mm2,滿足要求!4.方木撓度驗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 = q1 + q2 = 0。700+0。070=0.770 kN/m;集中荷載 p = 0。630 kN;方木最大撓度計算值 V= 50.7701050.0004 /(3849500。0001143333.33)13、 +630.0001050。0003 /( 489500。0001143333。33) = 2。521 mm;方木最大允許撓度值 V= 1050.000/250=4.200 mm;方木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2。521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許撓度值 4.200 mm,滿足要求!三、木方支撐鋼管計算: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縱向板底支撐傳遞力,P = 0.9241.050 + 0.882 = 1.852 kN;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計算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計算變形圖(kN。m) 支撐鋼管計算剪力圖(kN) 最大彎矩 Mmax = 1。040 kN。m 14、;最大變形 Vmax = 3.083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 10.714 kN ;鋼管最大應力 = 1.040106/5080。000=204。626 N/mm2 ;鋼管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000 N/mm2 ;支撐鋼管的計算最大應力計算值 204。626 N/mm2 小于 鋼管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05。000 N/mm2,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1050.000/150與10 mm,滿足要求!四、扣件抗滑移的計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培訓講座劉群主編,P96頁,雙扣件承載力設計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15、雙扣件承載力取值為12.80kN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R= 10。714 kN;R 12.80 kN,所以雙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五、模板支架立桿荷載標準值(軸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腳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204。900 = 0.590 kN;鋼管的自重計算參照扣件式規范附錄A.(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501。0501。050 = 0.386 kN;(3)鋼筋混凝土樓板自重(kN): NG3 = 25.0000。1401.0501。050 = 3.85916、 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 = 4。835 kN;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1.000+2.000 ) 1。0501.050 = 3。308 kN;3。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N = 1。2NG + 1.4NQ = 10。432 kN;六、立桿的穩定性計算: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kN) :N = 10.432 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cm) :i = 1。58 c17、m;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cm2):A = 4。89 cm2; W -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5。08 cm3; - 鋼管立桿最大應力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000 N/mm2; L0- 計算長度 (m);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按下式計算 l0 = h+2a 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155; u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u = 1。700; a -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100 m;上式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0 = h+2a = 1。700+0。1002 =18、 1.900 m; L0/i = 1900.000 / 15。800 = 120.000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452 ;鋼管立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10432。002/(0.452489.000) = 47.198 N/mm2;鋼管立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47。198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000 N/mm2,滿足要求!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下式計算l0 = k1k2(h+2a) k1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1。185;k2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h+2a = 1。900 按照表2取19、值1.003 ;上式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o = k1k2(h+2a) = 1。1851。003(1。700+0.1002) = 2.258 m; Lo/i = 2258。255 / 15。800 = 143.000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336 ;鋼管立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10432。002/(0.336489.000) = 63.492 N/mm2;鋼管立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63。492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000 N/mm2,滿足要求。標準層模板支架一、參數信息:1。腳手架參數橫向間距或排距20、(m):1。1;縱距(m):1。1;步距(m):1.50;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m):0。10;腳手架搭設高度(m):3.70;采用的鋼管(mm):483.5 ;扣件連接方式:雙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板底支撐連接方式:方木支撐;2.荷載參數模板與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與鋼筋自重(kN/m3):25。000;樓板澆筑厚度(m):0。12;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kN/m2):1.000;3.樓板參數鋼筋級別:三級鋼HRB 400;樓板混凝土標號:C30;每層標準施工天數:10;每平米樓板截面的鋼筋面積(mm2):1440。000;計算樓板的寬度(m):3.21、00;計算樓板的厚度(m):0。12;計算樓板的長度(m):9.00;施工平均溫度():25。000;4.木方參數木方彈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13。000;木方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400;木方的間隔距離(mm):200.000;木方的截面寬度(mm):4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70。00; 圖2 樓板支撐架荷載計算單元二、模板支撐方木的計算:方木按照簡支梁計算,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6.0008。0008.000/6 = 64。00 cm3;I=6.0008.0008。0008。000/12 = 2522、6。00 cm4; 方木楞計算簡圖1.荷載的計算:(1)鋼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 25。0000.2000。120 = 0。600 kN/m;(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q2= 0。3500.200 = 0。070 kN/m ;(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p1 = (1。000 + 2.000)1.0700。200 = 0。642 kN;2.強度驗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 = 1。2 (q1 + q2) = 1。2(0。600 + 0。070) = 0.804 kN/m;集中荷23、載 p = 1.40。642=0。899 kN;最大彎距 M = Pl/4 + ql2/8 = 0。8991.070 /4 + 0。8041。0702/8 = 0.355 kN;最大支座力 N = P/2 + ql/2 = 0.899/2 +0。8041.070/2 = 0。880 kN ;方木最大應力計算值 = M /W = 0。355106/64000.00 = 5。555 N/mm2;方木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0 N/mm2;方木的最大應力計算值為 5。555 N/mm2 小于方木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13。0 N/mm2,滿足要求!3。抗剪驗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ql24、/2 + P/2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其中最大剪力: Q = 0。8041。070/2+0。899/2 = 0。880 kN;方木受剪應力計算值 T = 3 0.880103/(2 60.00080.000) = 0。275 N/mm2;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 T = 1。400 N/mm2;方木的受剪應力計算值 0.275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剪強度設計值 1.400 N/mm2,滿足要求!4.撓度驗算:最大撓度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 = q1 + q2 = 0.670 kN/m;集中荷載 p = 0。642 25、kN;最大撓度計算值 V= 50。6701070.04 /(3849500.0002560000.000) +642.0001070。03 /( 489500。0002560000.0) = 1。144 mm;最大允許撓度 V=1070。000/ 250=4.280 mm;方木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1.144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許撓度 4.280 mm,滿足要求!三、板底支撐鋼管計算: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縱向板底支撐傳遞力,P = 0.8041.070 + 0。899 = 1。759 kN;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計算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計算變26、形圖(kN。m) 支撐鋼管計算剪力圖(kN) 最大彎矩 Mmax = 1。011 kN。m ;最大變形 Vmax = 3.104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 10。332 kN ;最大應力 = 199。060 N/mm2;支撐鋼管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000 N/mm2;支撐鋼管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199.060 N/mm2 小于 支撐鋼管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05.000 N/mm2,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1070。000/150與10 mm,滿足要求!四、扣件抗滑移的計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培訓講座劉群主編,P96頁,雙扣件承載力設計值取16.0027、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雙扣件承載力取值為12。80kN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 R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12。80 kN; R-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 10。332 kN;R 12。80 kN,所以雙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五、模板支架立桿荷載標準值(軸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腳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293。700 = 0.478 kN;(28、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501.0701。070 = 0。401 kN;(3)鋼筋混凝土樓板自重(kN): NG3 = 25.0000.1201.0701。070 = 3。435 kN;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 = 4.313 kN;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活荷載標準值 NQ = (1。000+2.000 ) 1.0701.070 = 3.435 kN;3.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1。4NQ = 9.984 kN;六、立桿的穩定性計算: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29、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kN) :N = 9.984 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cm) :i = 1。58 cm;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cm2):A = 4。89 cm2; W -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5.08 cm3; -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000 N/mm2; L0- 計算長度 (m);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由下式計算 l0 = h+2a a -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100 m;30、得到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0 = h + 2a = 1。500+20。100 = 1.700 m ; L0 / i = 1700.000 / 15.800=108.000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530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9984。282/(0。530489.000) = 38.524 N/mm2;立桿穩定性計算 = 38.524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000 N/mm2,滿足要求!七、樓板強度的計算:1。 樓板強度計算說明驗算樓板強度時按照最不利情況考慮,樓板的跨度取9.0M,樓板承受的荷載按照線荷載均31、布考慮。寬度范圍內配置級鋼筋,配置面積As=1440 mm2,fy=360 N/mm2。板的截面尺寸為 bh=3000mm120mm,截面有效高度 ho=100 mm。按照樓板每10天澆筑一層,所以需要驗算10天、20天、30天.。.的承載能力是否滿足荷載要求,其計算簡圖如下: 2。驗算樓板混凝土10天的強度是否滿足承載力要求樓板計算長邊9。0m,短邊為3。0 m; q = 2 1.2 ( 0.350 + 25.0000。120 ) + 1 1。2 ( 0。47893/9。000/3。000 ) + 1.4 (1。000 + 2.000) = 12。810 kN/m2;單元板帶所承受均布荷載 32、q = 9.00012.813 = 115。319 kN/m;板帶所需承擔的最大彎矩按照四邊固接雙向板計算 Mmax = 0。0829115.3203。0002 = 86。039 kN.m;因平均氣溫為25,查施工手冊溫度、齡期對混凝土強度影響曲線得到10天齡期混凝土強度達到69.10,C30混凝土強度在10天齡期近似等效為C20.730.3.驗算樓板混凝土20天的強度是否滿足承載力要求樓板計算長邊9。0m,短邊為3。0 m; q = 3 1。2 ( 0.350 + 25.0000。120 ) + 2 1。2 ( 0。47893/9.000/3.000 ) + 1.4 (1。000 + 2。033、00) = 17.410 kN/m2;單元板帶所承受均布荷載 q = 9.00017.406 = 156。658 kN/m;板帶所需承擔的最大彎矩按照四邊固接雙向板計算 Mmax = 0.0829156.6603。0002 = 116。882 kN。m;因平均氣溫為25,查施工手冊溫度、齡期對混凝土強度影響曲線得到20天齡期混凝土強度達到89。90%,C30混凝土強度在20天齡期近似等效為C26。970。4.驗算樓板混凝土30天的強度是否滿足承載力要求樓板計算長邊9。0m,短邊為3.0 m; q = 4 1.2 ( 0.350 + 25。0000。120 ) + 3 1。2 ( 0。47893/9.000/3.000 ) + 1。4 (1。000 + 2.000) = 22。000 kN/m2;單元板帶所承受均布荷載 q = 9。00022.000 = 197.997 kN/m;板帶所需承擔的最大彎矩按照四邊固接雙向板計算 Mmax = 0。0829198。0003.0002 = 147.725 kN。m;因平均氣溫為25,查施工手冊溫度、齡期對混凝土強度影響曲線得到30天齡期混凝土強度達到102。07%,C30混凝土強度在30天齡期近似等效為C30.620.所以在三層混凝土澆筑完成時一層混凝土強度達到百分之百,但我們結合拆模試塊強度進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