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鐵路特大橋墩掛籃預壓專項施工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3638
2023-06-14
20頁
1.55MB
1、新建xx至xx鐵路xx特大橋78/79#墩掛籃預壓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審 批: 目 錄一、編制依據、原則及編制范圍11.1 編制依據11.2 編制原則21.3 編制范圍2二、工程概況3三、掛籃結構4四、預壓的目的與意義6五、試驗項目及收集的資料6六、預壓控制梁段的確定6七、掛籃預壓工況6八、人員安排6八、掛籃預壓總體施工方案78.1 預壓方法78.2 預壓配重88.3 觀測及數據處理12九、 安全、質量保證措施129.1掛籃安裝前施工準備129.2 掛籃安裝規定129.3 掛籃模板安裝規定139.4 預壓前安全檢查措施149.5 預應力張拉預壓施工安全技術措施159.6 高空作業的2、安全措施16xx特大橋78/79#墩掛籃預壓專項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原則及編制范圍1.1 編制依據 國家現行有關技術標準、規范、規程、質量驗收標準、參考書籍和設計圖紙:、有碴軌道48+80+48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雙線、懸澆);、客貨共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03-2008;、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752-2010;、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12;、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3-2009;、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T5224-2003; 建設單位下達的工程施工安排、工期及安全質量文明施工、環境保護等要求; 企業標準、制度及本單位擁有的科3、技成果、機械設備、施工技術、施工工藝、工法、管理水平及施工經驗。 新建哈佳鐵路HJZQ-7標項目經理部組成、技術人員配備、施工隊伍安排、機械設備和測量、試驗檢測儀器配備情況;1.2 編制原則結合工程特點,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采用科學的組織方法,合理地安排施工順序、優化施工方案。做好勞動力、物資、機械的合理配置,推廣“四新”技術,采用國內外可靠、先進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藝,力求施工方案的適用性、先進性相結合,做到施工方案科學合理、技術先進,確保實現設計目標。連續梁質量標準高,必須保證足夠的技術裝備和人員投入,采用機械化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合理安排人員、材料和機械設備,優化資源配置。充分考慮氣候4、季節及交叉施工作業對工期的影響,采取相應措施,以一流的管理,確保工期。1.3 編制范圍編制范圍:xx特大橋跨規劃環城高速路(48+80+48)m連續梁三角掛籃反支點預壓施工。二、工程概況xx特大橋(中心里程DIK325+001.08)全長3159.05m,其中跨規劃環城高速路為(48.85+80+48.85m)雙線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連續梁全長177.7m,起訖里程為DIK326+002.99DIK326+180.69,新建哈佳鐵路與既有哈同高速相交里程為DIK326+091.73。該位置地質為:表層分布有約3m厚的粘土,向下為礫砂、中砂、細圓礫土和黏土層交替,樁底為細圓礫土及礫砂。土質交5、替層疊,地質較復雜。主墩基礎形式設計為鉆孔灌注樁基礎,78號主墩采用16根直徑1.5m的鉆孔樁,樁長40m,79號主墩采用16根直徑1.5m的鉆孔樁,樁長為43m。承臺尺寸均為14.6m14.6m3m,墩柱為7.8m4m的直坡圓端型實心墩,其中78#墩高12m,79#墩高11.5m。77#和80#邊墩基礎分別采用12根樁徑1.25m的鉆孔樁,77#墩樁長40m,80#墩樁長38m,承臺尺寸分別為12.5m9.1m2.5m。77#墩高15.5m,80#墩高14m。xx至xx鐵路中心線與規劃環城高速路在DIK326+091.73處相交,夾角為117,高速公路距設計梁底面最小凈高不小于5.5m。邊支6、座中心線至梁端0.75m,中支點處梁高6.4m,邊支點及跨中梁高3.6m,中跨跨中直線段長10米,邊跨直線段長13.75米。采用整體橋面形式,橋面板上設置擋砟墻、電纜槽、欄桿。接觸網支柱基礎處橋面需局部加厚。梁體為單箱單室直腹板、變高度、變截面結構,三向預應力體系。頂板厚度除梁端附近外均為35cm,腹板厚486070100cm,底板由跨中的40cm按二次拋物線變化至根部的100cm。線間距由467.3cm變化至469.9cm,橋面寬度13m,底板寬度6.4m。支座及中跨跨中共設置5個橫隔板,橫隔板及梁端底板設有孔洞,供檢查人員通過。箱梁截面見圖1,主要結構參數見表1。圖1 中支點和邊支點處箱梁7、截面圖表1 梁體節段主要結構參數節段名稱0#塊1#節段2#節段3#節段4#節段5#節段6#節段節段長度(m)122.52.52.53.03.53.5節段體積(m3)318.6749.8247.2844.9749.2249.4747.05節段重量(t)828.55129.54122.94116.93127.97128.62122.32節段名稱7#節段8#節段9#節段10#節段11#節段12#節段節段長度(m)3.54.04.04.027.75節段體積(m3)44.4746.7744.0543.8221.91108.52節段重量(t)115.62121.61114.54113.9456.962828、.15三、掛籃結構本聯連續梁施工擬采用2套三角形掛籃進行懸臂施工, 掛籃設計取最大塊段為最不利工況進行計算,單個掛籃總重量約78t,掛籃行走沖擊系數取1.2,抗傾覆穩定系數不小于2.0;主梁后錨由6根32級精軋螺紋鋼筋承擔,單根最大錨固力F=17t,單根32級精軋螺紋鋼筋允許應力F=62.3t,錨固安全系數:K=62.3/17=3.662。因此,滿足規范要求;掛籃空載前移時,吊桿安全系數n=3.922。因此,滿足規范要求。掛籃結構示意圖見圖2圖2 掛籃結構示意圖掛籃對稱拼裝縱斷面圖掛籃對稱拼裝橫斷面圖四、預壓的目的與意義 通過預壓的手段檢驗掛籃整個系統在各種工況下的結構受力以及機具設備的運行情9、況,確保系統在施工過程中絕對安全和正常運行。 通過預壓掌握掛籃的彈性變形和非彈性變形的程度和大小,更加準確地掌握掛籃的剛度等力學性能指標,借以指導掛籃的立模標高,為施工監控提供可靠的參照數據,確保主梁施工線形、標高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五、試驗項目及收集的資料 掛籃系統在受力狀態下的各個主要構件的變形值收集。 各個構件和連接接頭的安全性檢驗。 錨固系統變位觀測和安全性檢驗。 整個掛籃的承載能力和安全保障系統的檢驗。六、預壓控制梁段的確定按照節段最大體積進行預壓重量的確定,通過比較,1號節段為最重梁塊,按照預壓重量為最大塊重量+施工機具、人群等臨時荷載+掛籃模板重量的1.2倍進行預壓。七、掛籃預壓10、工況掛籃全部構件安裝完畢,底板底模、腹板側模、頂板底模、翼緣板底模及內模安裝完畢后進行掛籃預壓工作。掛籃預壓應根據梁體的線形及混凝土的分布情況模擬進行反支點預壓分配。八、人員安排為了保證預壓的順利進行,并且完全保證預壓安全,預壓時人員安排如下:序號姓 名職務職責1韓 帥工區經理施工總負責2齊有文工區技術主管技術負責、預壓監控、現場預壓協調3趙忠文工程部部長掛籃預壓、量測技術指導4王海洋安質部部長掛籃預壓現場安全管理指導5張 龍技術主管預壓觀測及計算6賈曉楠技術主管預壓觀測及計算7羅鳳彪技術員預壓觀測及計算8楊志強測量主管預壓觀測及計算八、掛籃預壓總體施工方案8.1 預壓方法預壓方法采用反支點張11、拉法,按照1#梁段懸臂部分自重+施工機具、人群等臨時荷載+掛籃模板重量的60%、100%、120%分三級加載,利用承臺施工時預埋的鋼絞線接長固定于掛籃底模縱向分配梁和側模分配梁上,每根鋼絞線張拉約15t。加載順序為從墩中心向兩側依次,由近及遠前后左右對稱進行,先壓載底板和腹板,再加壓載翼緣板。加載過程中,必須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對稱預壓,大小里程、左右對稱,保證最大不平衡重不超過5t。預壓測點布置在后錨、前上橫梁、后上橫梁、前下橫梁、翼緣板等處。預壓觀測點位布置見圖3。圖3 預壓觀測點位布置圖8.2 預壓配重根據要求掛籃按1#梁體節段懸臂部分重量+施工機具、人群等臨時荷載+掛籃模板重量的1.2倍進12、行預壓。反支點預壓時,根據節段線形及混凝土的情況進行分配。掛籃靜載試驗采用鋼絞線反支點張拉逐級加載的預壓方法。預壓荷載按最大梁段重量(1#段)+施工機具、人群等臨時荷載+掛籃模板重量的1.2倍進行加載,本聯連續梁梁段中1號節段重量最大,單側重為129.54t,施工機具、人群等臨時荷載單側按5t考慮,掛籃模板重量單側15t考慮,按混凝土重量+施工機具、人群等臨時荷載+掛籃模板重量的的1.2倍進行預壓,需加載重為179.45t,單側布置12根鋼絞線,每根鋼絞線需加載約14.95t。由于鋼絞線張拉時存在夾角,按照力的方向性進行分解:78#墩底板第一排每根鋼絞線張拉噸位為:14.96t;第二排每根鋼絞13、線張拉噸位為:15t;(掛籃預壓鋼絞線布置見圖4)79#墩底板第一排每根鋼絞線張拉噸位為:14.97t;第二排每根鋼絞線張拉噸位為:15t;(掛籃預壓鋼絞線布置見圖5)預壓按照壓載重量的60%,80%,100%(即1.2倍值)分三級加載,即:78#墩第一排預壓荷載:8.98t11.97t14.96t,第二排預壓荷載:9t12t15t。79#墩第一排預壓荷載:8.98t11.98t14.97t,第二排預壓荷載:9t12t15t。張拉采用四臺25t千斤頂,布置型式為大小里程各兩臺,左右對稱各一臺;張拉時,大小里程同時從D1排中間向兩側對稱張拉,再張拉D2排,卸載時,先卸載第D2排,再卸載第D1排,14、均從兩側向中間卸載。承臺上點位采用D1、D2排預埋鋼絞線,連接前先檢查是否有滑絲或鋼絞線。預壓時,掛籃底縱梁預壓點位處設置雙拼I25b工字鋼作為分配梁,工具錨及工具夾片錨固。工字鋼懸空處采用鋼板支墊保證工字鋼頂面水平,且與底模縱梁點焊,防止張拉時工字鋼移位傷人。張拉過程中,同時檢查鋼絞線是否與有啃絲現象,工字鋼是否有滑移現象。張拉時,張拉區域采用警戒封閉,嚴禁人員通過。鋼絞線張拉完畢后,不得私自切割損毀,其他墩預壓張拉可以重復利用。張拉用千斤頂和配套油表必須經過校正,且在合格使用期內,張拉前,每級加載油表讀數必須下發給施工隊伍,或在油表上標注明確。圖4 78#墩掛籃預壓鋼絞線布置示意圖圖5 掛15、籃預壓鋼絞線布置示意圖8.3 觀測及數據處理預壓觀測采用二等水準測量。采用DZS2級水準儀和配套直尺進行,配備專業測量人員4人分兩班作業。在預壓前對觀測點進行初始標高的觀測。每級荷載加完后,持荷2小時后進行一次沉降觀測,并檢查掛籃各部位連接及變形情況,記錄觀測數據(見附表)。當全部重量壓完后至少要持荷觀測24小時,每6小時觀測一次數據,并檢查掛籃各連接部位變形及穩定性,當連續兩次觀測變形量不超過2mm時,判定掛籃變形處于穩定狀態。卸載按照預壓的反過程進行,即卸載60%80%120%,卸載完成6小時后進行觀測,至回彈穩定后測得掛籃標高回彈值,綜合測試結果,算出沉降值和彈性變形值,根據實際情況確定16、主桁架及吊桿的變形系數K,為澆筑混凝土提供預拱值。根據預壓彈性變形值結果,重新調整底板和翼緣板標高。掛籃必須根據預壓結果求出預壓重量和彈性變形之間關系式及相關系數,為其它不同重量梁段施工提供彈性變形數據,確定掛籃預拱度。九、 安全、質量保證措施9.1掛籃安裝前施工準備1、 掛籃安裝前應進行測量檢查,確認預埋孔和預埋件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掛籃拼裝。2、 掛籃吊裝前應調試、準備好吊裝機具,清理好0#塊梁段梁面。3、 掛籃吊裝前應精確測設、標明橋梁的中線和高程控制點、掛籃滑軌和前支座位置。4、 掛籃安裝前,宜由設計、制造和施工單位對各個構件的外觀尺寸及質量進行一次聯合檢查,確認合格后才能進行吊裝。9.17、2 掛籃安裝規定1、 掛籃應在0#塊梁段的縱向預應力筋壓漿完成后對稱進行安裝,并應按施工工藝設計要求及時在主桁架尾部采取穩定措施保證后續的施工安全。掛籃的前支座必須用鋼板調平。2、 掛籃拼裝完畢,應全面檢查按照質量和復核掛籃中線、高程。掛籃使用前,按規定進行走行性能和靜載試驗。3、 掛籃四周應設置操作平臺及圍欄,操作平臺下應設置安全網,人員上下應有安全扶梯。4、 掛籃吊、安裝應符合現行鐵路橋涵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3)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1) 掛籃安裝前,應根據施工現場環境、起重機械性能、位置和吊物情況等,編制掛籃吊裝、安裝施工方案和操作安全技術細則,并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18、技術交底。(2) 吊裝每個構件前,必須計算確定出構件的吊裝重心。吊裝時應使吊鉤和理論重心在同一豎直線上。(3) 6級及以上大風和雷雨、大霧及可見度差的天氣,不得進行掛籃吊裝作業。(4) 起重吊裝作業必須由專職人員統一指揮,高處作業人員應系牢安全帶,戴好安全帽。(5) 主桁吊裝到位后,必須首先安裝后錨。各吊帶吊桿連接銷軸和插銷必須按規定安裝齊全,并由專人檢查確認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9.3 掛籃模板安裝規定1、 底模和底模支架宜采取在墩下施工平臺上拼裝成整體,然后用滑輪組提升到位安裝。安裝在底模支架上的底模頂面高低位置應由底模支架的吊桿(帶)進行調整。2、 掛籃外側模宜采用桁架式,并宜按懸19、臂節段的高度分成兩節,內側模一般也應采用桁架式鋼模,內頂模應采用可調寬度的組合鋼模,外側模和內側模之間用拉桿固定位置。起吊安裝時,用塔吊或吊車平穩吊裝外側模放到外滑梁上、吊裝內側模到內滑梁上,就位后安裝滑梁下滾輪;拼裝立模時用千斤頂和拉桿調整定位。接縫處應用密封膠條貼封嚴密。3、 梁段變高度模板安裝,應按懸澆梁段模板設計規定的調整方法進行實施。梁體側模因梁段高度分段變化,外側模下部多余的部分可割除或拆除,內側模一般宜采用木模抽條的方法進行調整。4、 封端模板因梁高、預應力管道位置不同及拆模時易損壞等原因,一般宜采取木模重新改制方法進行調整。表9.3.1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模板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20、方法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梁段長10尺量檢查不小于5處2梁高+10 03頂板厚+10 04底板厚+10 05腹板厚+10 06端、橫隔板厚+10 07腹板間距108腹板中心偏離設計位置109梁體寬+10 010模板表面平整度31m靠尺測量不少于5處11模板表面垂直度每米不大于4吊線尺量不少于5處12端模孔道位置1尺量13梁段縱向旁彎10拉線測量不少于5處14梁段縱向中線最大偏差10測量檢查15梁段高度變化段位置1016底模拱度偏差317底模同一端兩角高差29.4 預壓前安全檢查措施 預壓前工程部組織相關部門對安裝的掛籃進行驗收,包括結構型式、錨固系統、提吊系統、構件之間連接情況,21、必須保證各個環節符合設計要求,經驗收合格后再進行預壓。 預壓前后吊桿一定要用千斤頂張緊,且兩處要均勻。 施工平臺必須搭設好防護設施,底部滿鋪木板。 加載前應布置好觀測點,及時測量標高初始值,做好原始記錄。 加載時必須保證大小里程、左右對稱加載,保證兩個掛籃偏壓值不超過5t。 操作人員屬于高空作業,必須按照高空作業施工安全要求進行,戴安全帽、穿防滑鞋、系安全帶。 必須按照要求進行分級預壓,每加載一級后,派專人對掛籃的各個部位進行仔細觀察,發現異常立即停止施工。 掛籃下嚴禁站人,并對預壓影響區域進行封閉,嚴禁人員通行。 現場預壓人員和機具必須由專人統一指揮。 預壓前技術人員必須進行現場安全交底,做22、到每個人員都清楚操作要點。 測量人員按照方案要求頻率進行測量,發現標高明顯變化及時上報,查找原因,解決處理后方可進行下級加載。 安裝足夠的照明設備,保證夜間施工有良好的照明條件。9.5 預應力張拉預壓施工安全技術措施(1)預應力鋼絞線下料,在清理干凈的硬化場地進行。由于鋼絞線的彈性比較大,下料、運輸時應注意人身安全,嚴禁采用電焊設備,防止電焊弧擊傷鋼絞線,造成鋼絞線在張拉時斷裂傷人。(2)張拉時兩端頭處的工具錨應打緊,嚴禁在兩端頭處站人。(3)張拉時在安全范圍處應懸掛警示牌、設置防護,非作業人員不得入內。 (4)嚴格按照機械使用說明進行操作,現場懸掛機械安全操作規程及張拉控制數據。 (5)必須23、經過專業培訓,掌握預應力張拉的安全技術知識并經過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必須按照檢測機構檢測、編號的配套組使用張拉機具。 (6)張拉時服從統一指揮,嚴格按照技術交底要求讀表,油壓不得超過技術交底值,發現油泵有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機。 (7)高壓油泵操作人員必須佩帶護目鏡。 (8)作業前應檢查高壓油泵與千斤頂之間的連接,連接件必須完好、緊固,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作業。 (9)在張拉施工時,精確調整油頂位置確保油頂、工具錨、錨具、錨墊板位于同一條線上,確保預應力施工安全。 (10)此作業屬高空作業,操作人員應正確佩帶安全帶,水上作業人員應穿救生衣。作業人員應在牢固、有防護欄的平臺上作業,上下平臺必須走安全24、梯。 (11)正確規范用電,嚴禁亂拉、亂接電線,操作人員應具有電工證件。 (12)施工預應力所用的設備及儀表由專人使用和管理,并應定期維護和校驗。千斤頂應與油表配套校驗,以確定張拉力與壓力表之間的關系曲線,校驗應在經主管部門授權的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定期進行。 張拉作業前應明確各束對應張拉數值,認真核對,對不夠明確的地方及時與技術人員進行聯系,于第一時間解決。(14)張拉或退錨時,張拉油頂后面嚴禁站人,并在張拉作業區后方設置木防護板以防預應力筋拉斷或錨具、夾片彈出傷人。(15)技術人員應作好重要過程的原始數據記錄工作。 9.6 高空作業的安全措施從事高空作業人員,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凡不適宜高空作業25、的人員,不得從事此項工作。高空作業人員應配給工具袋。小型工具及材料應放入袋內,較大的工具,拴好保險繩。不得隨手亂放,防止墮落傷人,嚴禁從高空向下亂扔亂丟。從事高空作業的特殊作業人員,經過勞動部門專業培訓并考試取得合格證后,方準持證獨立操作。高處作業必須設置防護措施,設置安全網和操作平臺圍欄,操作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帶。安全帶在使用之前必須經過詳細檢查,并經必要的技術鑒定后方可使用。使用時,不得將安全帶接長,要搭扣在牢固安全的地方,高掛低用。登高作業人員必須短裝緊束,不得穿戴釘和易于溜滑的鞋,或打赤腳,以防滑倒、墜落或刺傷。作業人員休息時應到安全地帶,嚴禁高空嬉戲、休息。高空作業時,其垂直26、下方一般不得同時工作,如不能避免時,下層作業人員必須戴安全帽,且作業區域必須設置臨時防護棚架,并且交叉施工必須有專職安全人員進行旁站指揮。如有行人過往者,需用臨時圍欄,并懸掛禁止通行的標志牌,如果運料必須頻繁過往時,應掛安全網,網上并鋪草袋。高處作業平臺,應在四周掛設安全網。安全網應使用寬度不小于3m,長度不小于6m,網眼不大于10cm的維倫、錦綸、尼龍等材料紡織的標準安全網,每塊網應能承受不小于1600N的沖擊荷載。六級以上大風時,必須停止作業,風、雪、大霧天應停止工作。腳手板一般應使用5cm厚的堅實板子,不得使用腐朽、結疤、扭絞、彎曲、破裂的板子。同時腳手板的端頭必須搭于支承之上,不得將兩板之接縫放于兩支承中間,木板兩端必須擱置穩固,不準懸空。高處作業場所必須做到有臺必有欄桿(高1.2m),有洞必有蓋。單獨登高作業,須設專人防護,高處作業必須要有安全措施,嚴禁在無安全措施和無人監護下,任意攀登高空作業。高處作業與地面聯系,應有專人負責,或配有通訊設備。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2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