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水泵房供冷供熱工程模板及腳手架施工方案(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73894
2023-06-14
23頁
585.34KB
1、1、編制依據1)xx供冷供熱工程施工設計施工圖;2)鋼管腳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選用技術規程(DB11/T583-2008);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4)建筑施工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662008);5)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2006;6)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2、工程概況取水泵房:地面高程約194m,底面設計最低標高約為150。291 m,深度約43.709m,其中土層厚度21。7123。39m,主要為素填土及少量原生土層,主要為褐色,有粉質粘土混砂泥巖塊碎石,局部見少量的塊瓦片、混凝土塊等建筑垃圾組成。砂泥巖塊碎石及磚瓦片2、混凝土塊等硬質物含量約占3060%,為隨意堆填,未經壓實處理,呈松散狀。下部強風化厚度1。22。5m,為泥巖,紫紅色,泥質結構,薄-中厚層狀構造,巖體破碎。強風化泥巖下伏中分化巖層,巖層厚度19。11919.89m,中風化與強風化過渡段夾雜少量中風化泥巖,下部全為砂巖,砂巖呈灰黃色、麻黃色,中-厚層狀構造,礦物成分主要由石英、長石組成,巖體完整。取水泵房位于取水泵站內,為圓形深井,深度較深,為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同時基坑采用垂直開挖,為確保基坑邊坡的穩定性,土層范圍內基坑四周設置擋護樁,擋護樁直徑1.5m的圓樁,間距3。312m樁基底部嵌入穩定的中風化層不小于6m,擋護樁平均深度約為28.3、3m,共計24根;擋護樁中心距筒體中心半徑為12。65m.筒體上口在擋護樁上設置一道厚1.2m,寬1.5m的環形冠梁,筒體開挖內部在擋護樁上設置牛腿及圈梁支撐,圈梁豎向間距4。5m(3.0m);筒體上部土層范圍內擋護樁間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擋板形式支護;下部巖層范圍內采用錨噴支護,錨桿采用332普通砂漿錨桿,錨入破裂面穩定層內6.0m,錨桿間距3.312mX2.5m,巖層表面采用掛網噴射混凝土護面,噴射混凝土厚度0。25m。筒體開挖以及初期支護完成后,筒體底板厚度采用鋼筋混凝土澆筑,澆筑厚度為2。5m。筒體內側壁混凝土采用C30鋼筋混凝土,抗滲等級P8,襯砌厚度1。5m,初期支護上部圈梁處等空隙4、均采用同等混凝土回填.筒體內襯砌至高程184。85,襯砌完后筒體內凈空18。0m底板厚度為2.5m。3、施工順序筒體襯砌分為2個層次施工(見圖1),首先施工筒體底部混凝土,再做側壁混凝土施工,由下至上逐步施工。底部混凝土分層澆筑完成,側壁混凝土按照1。5m的高度分層向上澆筑圖1 筒體主體結構施工流程圖筒體二襯結構側墻擬采用1500(高)2000mm(弧長)鋼模板+滿堂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體系.環形接頭處根據周長要求適當減短點弧長,以便拆模。鋼模板面板厚6mm。4、模板及腳手架支撐體系4.1底板模板支撐體系底板為圓弧形底部,圓弧形底部完成后,將澆筑至H155。303,形成取水泵房底部。底部邊緣底板厚5、度為2500mm,筒體中心處底板結構高為4912mm,根據施工要求,在澆筑筒體底板時要同時施做500mm的筒體邊墻(小邊墻),模板用焊接在底板上的鋼筋做支撐,且采用對拉桿將模板拉設.如圖2所示.圖2 底板以上500mm井身邊墻模板圖大樣圖4.2側墻模板支撐體系圖3筒體腳手架及模板支撐體系圖(1)面板選擇井身邊墻采用15002000mm弧形鋼模板,面板厚度為6mm。(2)背楞選擇緊靠模板安裝100100水平木背楞和100100豎向木背楞,如圖3所示。在模板安裝的同時,筒體內搭設100010001000mm滿堂腳手架,為便于H184.85處平臺梁板施工,梁下腳手架按照縱橫間距500mm搭設。在便于6、支撐的同時方便施工作業。5、模板及支撐體系檢算 5.1邊墻模板檢驗計算邊墻模板計算載荷主要有:新澆混凝土對模板側面的載荷(永久荷載)、傾倒時產生的荷載和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可變荷載)。(1) 新澆混凝土對模板側面的載荷澆筑混凝土最大側壓力計算公式為:F=0.22c12V1/2F=cH取二者較小值。參數: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KN/m2 )荷載標準值; 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 ),取24KN/m3 ; -新筑混凝土的初凝時間(h),根據現場情況,取6小時;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m/h);取2。0 m/h; 1-外加劑影響系數,取1。2; 2-混凝土塌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1.17、5;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入至新澆筑混凝土頂面的總高度(m),在二襯斷面分層中,最高澆筑一層為3m(每模按照1.5m高度設計澆筑,考慮三套模板,第一套模板未拆除前,立設第二套模板,澆筑第二層,以此類推,故澆筑高度按照3m考慮);由此得: F=0。222461.21。1521/2=61.8KN/m2 。 F=243=72 KN/m2 取二者中的較小值,即F=61.8 KN/m2 。(2) 傾倒時產生的荷載 傾倒混凝土產生的水平荷載作用在有效壓頭范圍內,根據工程特點,澆筑時采用導管,水平荷載取2。0 KN/m2.(3) 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 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作用在有效壓頭高度之內,取4。8、0KN/m2 。(4)荷載組合 永久載分項系數取1.2,可變荷載分項系數取1。4。鋼模板及支架設計荷載值乘以0。95進行折減。模板側向荷載設計值為:F=(61。81.2+21。4)0.95=73。1 KN/m2(5)結構檢算模板為15002000mm布置,橫肋即為支點,間距600mm,將單塊模板按近視水平布置設置,將每塊模板簡化為更小單元進行計算,當作為單向板考慮時,因此將單塊模板簡化為二跨等跨連續梁,面板區格中三面固結、一面簡支,作用在梁上的均布線荷載為:其計算簡圖如圖4所示:圖4 模板計算簡圖強度驗算:選用面板區格中三面固結、一面簡支的最不利受力情況進行計算.模板設計圖:一個單元格有 lx9、=333mm,ly=375mmLx/ly=333/375=0.9.查表得:K0x=-0.0663, K0y=0。0563,Kx=0。0289,Ky=0。0138,Kf=0.00196。其中K0x、 K0y、 Kx、 Ky為內力計算系數。當取1mm寬板條作為計算單元,荷載q為:q=0。07311=0。073N/mm求支座彎矩:M0x=K0xq*(lx)2=0。06630。073(333)2=-536。69 NmmM0y=K0y*q(ly)2=-0.05630.073(375)2=577。95 Nmm面板的截面系數:W=bh2/6=152/6=4。17mm3則應力為:max=Mmax/W=577.10、95/4。17=138.6 Mpa 215Mpa可滿足要求。求跨中彎矩:Mx=Kx*q*(lx)2=0。02890.073(333)2=233。94 NmmMy=Ky*q*(ly)2=0。01380.073(375)2=141。67 Nmm鋼板的泊松比v=0.3,故需換算為:M(v)x=Mx+vMy=233.94+0。3141。67=276。44 NmmM(v)y=vMx+My=0。3233.94+141。67=211.85 Nmm應力為:max=Mmax/W=276.44/4.17=66.29 Mpa 215Mpa可滿足要求。擾度驗算Bo=Eh3/(12(1-v2)=(2.110553)/(11、12(10。32)=24。04105 Nmm max=Kf*ql4/Bo=0。001960.073(333)4/24。04105=0。73mmmax=333/400=0。83mm 可滿足要求。(6)橫肋計算圖5 橫肋計算簡圖橫肋支承在豎向大肋上,可作為支承在豎向大肋上連續梁計算,如圖所示,其跨距等于豎向大肋間距。橫肋上的荷載:q=F.h1=0。073375=27。4 Nmm8的截面系數的截面系數W=25.3103mm3,慣性矩I=101.3104mm4。將橫肋簡化為帶懸臂三等跨連續梁,查表可得最大彎矩Mmax=0。0927.43332=2.73105 Nmm強度驗算 max=Mmax/W=2.12、73105 /25。3103=28。8 Mpa 215Mpa可滿足要求.擾度驗算懸臂部分擾度 =(ql4)/(8EI)=(27。43334) /(82.1105101.3104)=0。198mm =333/500=0。666mm滿足要求.跨中部分擾度 =(ql4)(5242)/(384EI)=(27。43334)(52412)/(3842.1105101。3104)=-0.078mm=333/500=0.666mm滿足要求。(6)豎肋計算 圖6 豎肋計算簡圖大模板主要承受混凝土的側壓力,3米高模板穿4道拉桿為支承點,按300+800+400+400+800+300mm分布。選用扁鋼705,W=13、12.24103mm3,I=42.87104mm4。豎肋下部荷載q1=Fl=0.0730。253000=54.75N/mm 豎肋為一端帶懸臂的三跨連續梁,查表可得: 最大彎矩:Mmax=0。0754.758002=24.5105 Nmm強度驗算 max=Mmax/W=24.5105 /12。24103=200 Mpa 215Mpa可滿足要求。擾度驗算最大擾度max=(ql4)(5-242)/(384EI)=(54.758004)(5-24(300/800)2)/(3842.110542.87104)=1.054mm=800/500=1.6 mm可滿足要求。組合的擾度為:面板+橫肋組合:=0.714、3+0.198=0.928mm面板+豎肋組合:=0。73+1.054=1。784mm故模板滿足施工要求。5。2墻腳手架檢算5。2。1側墻腳手架橫桿檢算,鋼管截面特性外徑(mm)壁厚(mm)面積(cm2)截面慣性矩(cm4)截面模量(cm3)回轉半徑(cm)483。54.8912。195.081.58腳手架采用483.5鋼管,A=489.31mm2,I=12.19104mm4,W=5.08103mm3,i=15。78mm。腳手架布設為100010001000。澆筑混凝土時模板產生的最大側壓力=73。1KN/m2,腳手架單根橫桿承受荷載為N=73。11.01.0=73.1KN。強度驗算:N/A=715、3.1103/489。31=149。4 =205N/mm2穩定驗算:中為鋼管的計算長度,驗算時按取=1.0m根據=1000/15。78=63,查規范=0.863。所以N/A=73.1103/0.863489。31=173 =205N/mm2扣件式滿堂腳手架抗風驗算由于該扣件式滿堂腳手架位于深基坑內且四周被筒體包圍所以風荷載對該腳手架影響較小甚至沒影響,因此不進行該扣件式滿堂腳手架抗風驗算。經過驗算,側墻模板支撐體系滿足要求。5.2。2梁板支撐系統檢算上圖為取水泵房H184。85處平臺梁板平面示意圖,是施工過程中,考慮到同時和低水位管道同時施工,在低水位管道處正上方一直預留一個2m4m的通道,在16、施工側壁混凝土時,可在通道處加設橫桿,施工完畢可將橫桿去掉以保證低位水管的管節吊裝和出碴.平臺板厚250(其中涉及板厚有150mm.200mm,此處均按250mm進行計算考慮),層高29。547m計算,平臺梁寬為700,高1600,跨度取16。368m,板底模采用483.5mm鋼管(實測平均壁厚達到3。2mm,為保證支撐架的安全性,允許承載力按0.85的折減系數)支承竹膠合板。樓板底立桿縱距、橫距取la=lb=1.0m(考慮直接支承在肋梁上),梁底立桿橫距lb1=0。5m,立桿縱距la1=0.5m,模板支架立桿伸出頂層橫向水平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100mm,頂層橫桿上鋪枋木以增大接觸17、面,竹膠合板厚17mm.如圖所示5.2。2.1、支架計算所需的荷載參數、板底一縱、橫距內(取計算單元)模板支架自重:0。267)0.0384=1。12KN橫桿:1.040.0384=0.1536KN縱桿:1.040.0384=0。1536KN直角扣件(支架頂主節點處按增加一扣件考慮):413.210-3=0。0528KN對接扣件:(18。410-3/16.368)1。04=0.0045KN24.331.00.0384sin6004.33ctg600剪刀撐(每隔四排垂直兩個方向設剪刀撐,計算支架自重時,考慮含剪刀撐計算單元,剪刀撐斜桿與水平的傾角近似取為=600,)1.04.33ctg600 =18、0.1 =0。1382KN 旋轉扣件:814。6103 =0。042KN 合計: 1.6647KN、平臺梁底一縱一橫距內(取計算單元)模板支架自重:立桿:(29。547-1。6-0。10-0。267)0。0384=1。0591KN橫桿:40.500.0384=0。0768KN縱桿:40.500。0384=0.0768N直角扣件(梁底主節點處按增加一扣件考慮):413.210-3=0.0528KN對接扣件:(18.4103/16。368)0.54=0。0023KN合計:1.2678KN、永久荷載標準值板底模板支架自重標準值:1.6647KN梁底模板支架自重標準值:1。2678KN板竹膠合板自重標19、準值:0.3KN/m2板鋼筋自重標準值(每立方米鋼筋砼):1。42KN/m3梁鋼筋自重標準值(每立方米鋼筋砼):2.5KN/m3新澆筑砼自重標準值:24KN/m3、可變荷載標準值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 1。0KN/m2振搗砼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2.0KN/m25.2。2.2、驗算砼樓板模板支架板底支架計算簡圖計算簡圖如下:、大橫桿驗算:砼樓板下大橫桿按二跨連續梁計算(計算變形按三跨連續梁計算)作用大橫桿永久線荷載標準值qk1=0.31.0+1。421.00.25+241。00。25=6。655KN/m作用大橫桿永久線荷載設計值q1=1.2qk1=1。26。655=7.986KN/m作用大20、橫桿可變荷載標準值qk2=11。0+21。0=3KN/m作用大橫桿永可變荷載設計值q2=1.4qk2=1.43=4。2KN/m作用大橫桿線荷載設計值q=q1+q2=7.986+4。2=12.186KN/m大橫桿受最大彎距qlb2= 12.1861.02 =1.5233KN.m1818M=抗彎強度:1.523310625.08103MW= = =149。93N/mm2f=2050.85=174.25N/mm2滿足要求。lb4100EI按三跨連續梁計算的撓度:9004(0.6776.655+0.993)1002.0610512.19104= (0。677qk1+0.99qk2) 16368100021、 = = =1.953mm 0。85=16。3680.85=13。91mm滿足要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計算:大模板傳給立桿最大豎向力設計值R=1。25qlb=1。2512。1861。0=15.2325RC=8KN不滿足要求,必須采用雙扣件.、砼板模板支架立桿計算支架立桿的軸向設計值為大橫桿傳給立桿最大豎向力與板底模板支架自重產生的軸向力設計值之和。即:N=R+1。66471.2=15。2325+1。66471.0=17。2301KN模板支架立桿的設計長度:l=h+2a=1.0+20.1=1.2m取長度系數=1。5 取=1,=210 取=1.155, 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附錄C表22、C得=0。656由規范公式5。3.11驗算支架立桿穩定性f=2050.85=174.25N/mm2 5.2。2.3、驗算平臺梁模板支架、荷載計算:梁底模板自重標準值:0。31.0=0.3KN/m梁鋼筋自重標準值:2。51。01.6=4.0KN/m新澆筑砼自重標準值:240.71.6=26.88KN/m振搗砼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為21=2KN/m合計:恒載標準值為Gk=0.3+4。0+26.88=31。18/KN/m 活載標準值為Qk=2KN/m、橫向水平桿計算圖 梁底支架計算簡圖砼梁模板下按二跨連續梁計算,考慮最不利布置,計算簡圖如下橫向水平桿間距l1=0。5m.。作用橫向水平桿線荷載(恒載)標23、準值qk1=Gkl1/l3=31。180。5/1.0=15.59KN/m作用橫向水平桿線荷載(活載)標準值qk2=Qkl1/l3=20.5/1。0=1KN/m作用橫向水平桿線荷載(恒載)設計值q1=1。2qk1=1。215.59=18.709KN/m作用橫向水平桿線荷載(活載)設計值q2=1.4qk2=1。41=1。4KN/m作用橫向水平桿線荷載設計值q=q1+q2=18.708+1。4=20。108KN/m0.12520.10850025.081030.125ql22WMmaxW最大彎曲正應力max= = =123.70N/mm2f=2050。85=174.25N/mm2 20.61720.24、1085004892VmaxA20.617ql2A最大剪應力為max= = = = l24100EI=25。37N/mm2fv=1200。85=102 N/mm2, fv為鋼材抗剪強度。50041002.0610512.19104撓度max=(0。677qk1+0.99qk2)l2250=(0.67715.59+0。991) =0。287mm 0。85=20。85mm=1.7mm。以上計算表明搭設滿足要求。、扣件計算橫向水平桿通過扣件傳給立桿豎向力設計值RA=(0.5q1+0。5q2)l2=(0。518。709+0。51.4)0。5=5。0273KNRC=8KN(為直角扣件、旋轉扣件單件抗滑承25、載力設計值).計算滿足要求。、腳手架立桿計算橫向水平桿及立桿間距均為0。5m,即計算單元為0。5m范圍,計算單元內立桿自重NG=0.4589KN。48鋼管回轉半徑i=1.58cm,計算長度系數=1.6取=1,長細比=h/i=1.6120/1.58=122=210取=1.155,長細比=h/i=1.1551。6120/1.58=140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0.277計算立桿段軸向力設計值5.57801030.277489NAN=RA+1.2NG=5.0273+1。20.4589=5。5780KN則有 = = = 41.18N/mm2f=2050.85=174.25N/mm2 計算滿足要求。6、26、模板及腳手架施工方法6。1腳手架施工6。1。1腳手架搭設 腳手架采用滿堂方法搭設,采用立桿的縱距1。0米,立桿的橫距1.0米,橫桿縱橫距均為1.0m,步距為1。0m,梁下腳手架采用縱橫間距0.5米的方式進行搭設,搭設高度為29.547m。腳手架搭設流程:在底板上彈線、立桿定位擺放掃地桿豎立桿并與掃地桿扣緊裝第一道橫桿和縱桿并與各立桿扣緊裝第二道橫桿和縱桿并與各立桿扣緊加設臨時斜撐桿逐層安裝縱桿、橫桿及斜撐鋪設腳手板。1)立于土地面之上的立桿底部應加設寬度200mm、厚度50mm的墊木、墊塊或其他剛性墊塊,每根立桿的支墊面積應符合設計要求且不小于0。15m2.2)腳手架底部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27、。縱向掃地桿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板表面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 3)立桿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200。 4)立桿接頭除在頂層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頭必須采取對接扣件。 5)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相鄰立桿接頭不應設在同步同跨內,兩相鄰立桿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步距的13,同一步內不允許有二個接頭. 6)橫桿長度不宜小于3跨,并不小于6m. 7)橫桿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應符合以下要求:對接接頭應交錯布置,不應設在同步、同跨內,相鄰接頭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00mm。并應避免設在縱28、向水平跨的跨中。 8)同一排橫桿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1300。9)桿件在節點處的端頭伸出長度應不小于100mm。 10)腳手板一般應設置在三根以上橫桿上,當腳手板長度小于2m時,可采用兩根橫桿,并應將腳手板兩端與其可靠固定,以防傾翻。腳手板平鋪,應鋪滿鋪穩,靠墻一側離墻面距離不應大于150mm,拐角要交圈,不得有探頭板。 11)斜撐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桿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150mm。 6.1。2腳手架拆除腳手架拆除工藝流程為:拆除可調托架拆除腳手板逐層拆縱桿、橫桿、斜撐拆立桿清除扣件按規格堆碼。1)拆架前在地上用繩子或鐵絲先拉好圍欄,施工現場沒有監護人,沒有29、安全員,沒有責任工程師在場的情況下,不準拆除.2)架子拆除程序應由上而下,按層按步拆除.先清理架上雜物,如腳手板上的混凝土、砂漿塊、U型卡、活動桿子及材料.3)拆桿和放桿時必須由23人協同操作,拆橫桿、縱桿時,應由站在中間的人將桿傳遞,其余人員接到桿拿穩拿牢后,傳桿人員才準松手,嚴禁往下亂扔腳手料具。4)拆下來的腳手桿要隨拆、隨清、隨運,分類、分堆、分規格碼放整齊,要有防水措施,以防雨后生銹.扣件要分型號裝箱保管。5)拆下來的鋼管要定期重新外刷一道防銹漆,刷一道調合漆,扣件要上油潤滑。6)嚴禁架子工在夜間進行架子搭拆工作。未盡事宜工長在安全技術交底中做詳細的交底,施工中存在問題的地方應及時與技30、術部門聯系,以便及時糾正.6.2模板施工6.2.1模板安裝施工模板安裝工藝:按位置拼裝組合模板連接豎向背楞連接水平背楞與腳手架用可調托架連接調整平整度、弧度、垂直度檢查驗收。1)按配板設計循序拼裝,以保證模板系統的整體穩定.2)配件必須裝插牢固。支柱和斜撐下的支承面應平整墊實,要有足夠的受壓面積。支承件應著力于外楞.3)預埋件與預留孔洞必須位置準確,安設牢固。4)基礎模板必須支撐牢固,防止變形,側模斜撐的底部應加設墊木.5)安裝模板時,模板應有可靠的支承點,其平直度應進行校正。6)局部須加強水平撐與剪刀撐的位置,應按構造與整體穩定性布置。7)同一條拼縫上的U形卡,不宜向同一方向卡緊。8)嚴禁在31、鋼模板上采用電、氣焊灼孔。6.2.2模板的拆除模板拆除的時間,受新澆混凝土達到拆模強度要求的養護期限制。側模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持其表面不致損壞時,方準拆除模板.底板在其混凝土強度達到1。2N/mm2以后,始準在其上來往行人和安裝模板及支架,荷重超過時應進行計算,并采取相應措施.模板拆除的順序和方法,應按照配板設計的規定進行,拆模時,嚴禁用大錘和撬棍硬砸硬撬.拆模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安全處,以免發生安全事故。待該段模板全部拆除后,方準將模板、配件、支撐等運出堆放。拆下的模板等配件,嚴禁拋扔,要有人接應傳遞,按指定點堆放。并做到及時清理、維修和涂刷好脫模劑,以備下一循環使用。7、質量標準及保證措施732、.1質量標準模板安裝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如表2所示。表2 模板安裝允許偏差及檢查方法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底模上表面標高5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截面內部尺寸柱、墻、梁+4, -5鋼尺檢查層垂直高度不大于5m6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大于5m8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鋼尺檢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檢查鋼模板及配件的容許撓度如表3所示。表3 鋼模板及配件的容許撓度部件名稱容許撓度部件名稱容許撓度鋼模板的面積1。5柱箍b/500單塊鋼模板1。5桁架L/1000鋼楞L/500支撐系統累計4。0注:L為計算跨度,b為柱寬。鋼模板施工組裝質量標準如表4所示。表4 鋼模板施工組裝質量33、標準項 目允許偏差(mm)兩塊模板之間拼接縫隙2。0相鄰模板面的高低差2.0組裝模板板面平整度2.0(用2。0m長平尺檢查)組裝模板板面的長寬尺寸長度和寬度的1/1000,最大4.0組裝模板兩對角線長度差值對角線長度的1/1000,最大7.07.2保證措施1)把好驗收關。搭設好的每一段架子,都必須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技術、安全與搭設工長進行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上人使用。驗收合格的架子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需局部拆改時,要經設計負責人同意,由架子工操作.2)節點連接可靠。其中扣件的擰緊程度應控制在扭邊矩達到4060N。m。 3)使用按3kNm2考慮,因此架子上不準堆放成批材料,零星材料可適當堆放.34、4)架子上不準有任何活動材料,如扣件、活動鋼管、鋼筋,一旦發現應及時清除。5)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泵送混凝土輸送管等支撐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任意懸掛起重設備。6)模板應涂刷脫模劑。結構表面需作處理的工程,嚴禁在模板上涂刷廢機油。脫模劑要經濟適用,不粘污鋼筋。7)按配板設計循序拼裝,以保證模板系統的整體穩定。8)配件必須安裝牢固,支持和斜撐的支承面應平整堅實,有足夠的受壓面積。9)經檢查合格的模板應按要求進行堆放或運輸。堆放底部模板應墊離地面不少10cm。8安全保證措施8。1腳手架工程1)腳手架搭設以前,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和進行安全技術交底。2)腳手架35、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按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合格者方可持證上崗。3)搭設腳手架人員必須佩戴檢驗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帶和防滑鞋.4)腳手架的構配件質量與搭設質量,應按規范要求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準使用.5)搭拆腳手架時,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6)架子工在高處(距地高度2m以上)作業時,不得在一根順水桿上不扶任何支點行走,不得跳躍架子.在架子上操作精力集中,禁止打鬧和玩笑。嚴禁酒后作業.7)遞桿、拉桿時,上下左右操作人員應密切配合,協調一致。拉桿人員應注意不碰撞上方人員和已綁好的桿子,下方遞桿人員應在上方36、人員接住桿子后方可松手,并躲離其垂直操作距離3m以外。8)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嚴禁懸掛起重設備,不得將模板支架、泵送混凝土和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9)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10)拆除前,班組要學習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班組必須對拆架人員進行安全交底,交底要有記錄,交底內容要有針對性,拆架子的注意事項必須講清楚。8.2模板工程1)模板運到現場后,要認真檢查構件和材料是否符合設計要求。2)拼裝、存放模板的場地必須平整堅實,不得積水。存放時,底部應墊方木,堆放應穩定,立放應支撐牢固,防止滑倒傷人。3)地上碼放模板的高度不得超過1.5m,架37、子上碼放模板不得超過三層。4)模板工程作業在2米和2米以上時,要根據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操作和防護,要有可靠的操作架子。考慮本工程為豎井工程,作業人員在腳手架上作業時應佩戴安全帶。5)操作人員上下通行,必須通過馬道,不許攀登模板或腳手架上下,不許在高處狹窄而無防護欄的模板面上行走.6)模板支撐體系完成后必須經過技術人員、質檢人員、安全員驗收合格并簽任后方可進行下步工序施工。7)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必須對模板進行監護,仔細觀察模板的位移、變形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必須及時采取穩固措施.當模板變位較大,可能倒塌時,必須立即通知現場作業人員離開危險區域,并及時報告上級。8)在拆模過程中,如發現混38、凝土有影響結構安全的質量問題時,應暫停拆除工作,經過研究處理后方可繼續拆除。9)拆模以后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應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等級后,方準承受全部計算荷載。如果施工荷載產生的效應比使用荷載效應更不利時,必須經過核算并加設臨時支撐,保證結構在施工階段的安全.10)拆除的模板和支撐,及時清理和整修,妥善保管,防止模板拆壞或變形與銹蝕。11)拆模板必須按拆模方案和安全技術交底的要求作業,統一指揮,分工明確。嚴禁在模板下方用撬棍撞、撬模板。12)暫停拆模時,必須將活動件支穩后方可離開現場。8。3冬季施工保證措施(1)冬施作業,要做好防風防火防滑的工作。(2)六級以上大風或大雪大雨大霧,腳手架搭設應停止工作。(3)對腳手架搭設作業面上的霜凍冰塊積雪及時消除。(4)現場腳手架安全網等安全防護,必須按有關規定執行。9異常情況應急預案拆除鋼支撐施做筒體二襯時如發現模板變形過大,應停止施工,及時補加支撐。如施工中發現邊墻失穩引起塌方,立即用草袋、木板、方木等支撐邊墻,或采用插板封堵,同時立即向邊墻噴射混凝土并預埋注漿管。邊墻失穩應立即處理,避免塌方擴大。邊墻封堵處理后立即組織進行空洞處注漿回填。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必須對模板進行監護,仔細觀察模板的位移、變形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必須及時采取穩固措施。當模板變位較大,可能倒塌時,必須立即通知現場作業人員離開危險區域,并及時報告上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