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改建線路基工程布袋注漿樁工藝試驗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74067
2023-06-14
17頁
229.38KB
1、目 錄 一、編制依據31、編制依據32、編制目的33、編制范圍3二、工程概況41、工程簡介42、工程地質43、水文地質5三、試樁的內容及主要目的51、試樁內容52、試樁目的5四、施工進度計劃6五、施工組織及資源配置61、施工組織機構62、人員配置73、機械設備配置74、材料配置8六、主要施工工藝及方法81、施工工藝流程82、樁機定位93、鉆孔、成孔94、漿液拌制95、沉管布袋綁扎、下放106、注漿117、樁基檢測11七、質量控制措施121、鉆孔保證措施122、注漿保證措施123、檢驗方法13八、安全保證措施13九、環境保護及文明施工措施151、防止水源污染152、防止空氣污染153、綠色植被保2、護164、水保措施165、防止噪聲污染16布袋注漿樁工藝試驗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編制依據(1)xx線路基工點設計圖xx施路01-13;(2)xx線路基工點設計圖xx施路01-14; (3)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4-2003); (4)鐵路土工試驗規程(TB10102-2004); (5)鐵路工程地基處理技術規程(TB10106-2010); (6)蘇北公司關于做好xx鐵路、徐鹽鐵路2016年工藝試驗工作的通知(蘇北工201610號); (7)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8)鐵路布袋注漿樁地基處理工藝試驗工作指南;上海路局著;(9)鐵路工程地基處理技術規程(TB3、10106-2010/J1078-2010)。2、編制目的確保xx上、下行、既有xx線路基幫寬和xx改建線布袋注漿樁施工安全順利進行,正確處理在施工工藝中遇到的各類問題。3、編制范圍本方案適用于新建xx鐵路站前工程xx-標xx改建線XDK225+100XDK225+120段布袋注漿樁施工工藝試驗。二、工程概況1、工程簡介xx改建線路基工程施工起訖里程XDK224+400XDK225+525,全長1425米。 xx上、下行聯絡線路基和既有xx線路基幫寬工程施工起訖里程LYDK224+400LYDK224+808.16,全長408.16m。屬于軟土地基地段,其中部分軟土地基共采用3641根/4254、07延米布袋注漿樁進行處理。樁徑為0.5m,樁長分為1012.5m,樁間距1.5m,呈三角形布置。本次工藝試驗樁選取XDK225+100XDK225+120段進行工藝試驗,該處距既有xx線75m,屬于非鄰近既有線施工。樁間距1.5m,樁長12m,樁徑0.5m,呈三角形布置,單樁承載力設計值97.19KN,復合地基承載力設計值111.2KP。本次擬采用12根,采用3種水膠比,每種為4根。樁位編號為:X1-1、X1-3、X1-5、X1-7;X3-1、X3-3、X3-5、X3-7;X5-1、X5-3、X5-5、X5-7。具體如下圖: 2、工程地質工點內地層為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堆積填筑土、雜填土,沖積黏5、土,海積淤泥質粉質黏土、淤泥質粉質黏土與粉砂互層、粉質黏土、粉砂,上更新統沖海積粉質黏土、粉土、粉砂、粉質黏土與粉砂互層等。3、水文地質工點內地下水主要為第四系孔隙潛水,孔隙承壓水,孔隙潛水主要賦存于第四系全新統淤泥質粉質黏土、淤泥質粉質黏土和粉砂中,水位埋深0.63.9m。承壓水主要賦存于上更新砼粉土、砂類土層中。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側向徑流和地表水補給,水位年變化1-3m。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具氯鹽及硫酸鹽侵蝕性,環境作用為L2,H1。三、試樁的內容及主要目的1、試樁內容 本次試樁選定xx上行聯絡線XDK225+100XDK225+120段進行工藝試驗,樁間距1.5m,樁長12m,樁徑06、.5m,呈三角形布置,本次擬試樁12根,采用三種水膠比,每種做4根。單樁承載力設計值97.19KN,復合地基承載力設計值111.2KP。按照布袋樁的施工規范要求進行施工,主要工序包括:定位樁、鉆機就位、鉆孔、挖漿池、配置漿液、沉管鉆、制作管袋、注漿、增壓注漿、封管、成樁等所有布袋注漿樁施工程序。2、試樁目的(1)提供滿足設計和施工要求的各種操作參數,確定施工配比。(2)確定該地質條件下符合質量要求的各合理參量和配比。(3)檢驗施工設備,確定該地質條件下合理的工藝流程。(4)檢驗確定進入設計地質層的判別方法及對地質情況進行復核。(5)確定進入持力層的判別方法。(6)驗證布袋樁的膨脹系數和成樁直徑7、。四、施工進度計劃 2016年3月25日至4月4日布袋注漿樁工藝試驗施工準備時間;2016年4月5日開始布袋注漿樁工藝試驗施工。五、施工組織及資源配置1、施工組織機構本項目采取項目法施工,組建項目部組織機構如下表:施工組織結構圖工藝試驗組織機構序號部門及崗位人數部門職責1項目經理1負責項目的實施,落實項目安全、質量、進度、成本目標2項目書記1領導組織實施安全生產工作目標、規劃及實施計劃。3項目總工1負責項目的技術管理,質量目標,技術交底工作4安全總監1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的總體策劃與部署,建立安全生產監督保證體系并組織落實。5副經理1負責落實安全生產和材料、設備、后勤、文明施工等各項管理68、工程部8負責現場技術工作,負責分項工程方案的制定和交底,負責現場試驗和技術資料工作,負責現場施工計劃制定7安質部2負責落實項目安全生產、各分項工程的實施、落實、檢查各項安全制度的執行;負責現場質檢8物機部4負責項目所需各類物資、設備的采購、進場和現場管理9綜合辦公室2負責項目部生活后勤、信息、接待、環境衛生及其他事務10財務部2負責項目資金、財務管理11工經部2負責計量和成本控制2、人員配置 項目管理人員見上表,施工協作隊伍施工人員見下表: 序號 工種名稱人數備注 1布袋樁機司機 2 2拌漿人員 2 3 普工 4 合 計 8 3、機械設備配置 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我方擬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機械見9、下表:擬投入的施工機械配置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工程鉆機SZJ-B型臺1布袋注漿樁鉆孔2灰漿液壓泵臺1泵送漿液3攪拌機臺1漿液拌制4電子稱500kg臺1原材料計量5泥漿泵臺1制備泥漿6全站儀臺1定位放樣7泥漿比重測試儀套1測試漿液比重4、材料配置普通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為二級,由各材料供應商供應,材料原材由試驗室人員提前檢測,以保證原材質量。六、主要施工工藝及方法1、施工工藝流程2、樁機定位根據導線加密成果,采用全站儀現場布置控制網并復核,用坐標法放出布袋樁中心點,打入標樁,安裝打樁機定位鉆孔。3、鉆孔、成孔鉆機采用普通工程旋轉鉆機,樁基開孔直徑不小于50cm,鉆孔深度為地基處理深10、度。鉆孔時慢檔鉆進,保證樁孔垂直度,最大偏差不超過1%;在線路外側設置一處12*6*1.5m泥漿池,泥漿池四周設置高度1.2m網眼為50*50mm的鋼絲網防護并掛設置警示標識。 4、漿液拌制水泥是布袋注漿樁漿液的主要成分,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制備好的水泥漿在1h內注漿完成,漿液在灰漿攪拌機中要不斷攪拌,現場擬采用12根樁,三種水膠比,每種4根進行試樁試驗確定水泥用量。水:水泥:粉煤灰=1: 1:0.65每延米水泥漿用量(kg):水水泥粉煤灰13113185單根試驗樁水泥漿用量(kg)水水泥粉煤灰157215721020水:水泥:粉煤灰=1:0.8:0.65每延米水泥漿用量(kg):水水泥粉煤灰11、13110585單根試驗樁水泥漿用量(kg)水水泥粉煤灰157212601020水:水泥:粉煤灰=1:0.6:0.65每延米水泥漿用量(kg):水水泥粉煤灰13178.685單根試驗樁水泥漿用量(kg)水水泥粉煤灰1572943.210205、沉管布袋綁扎、下放布帶選用直徑500mm卷筒型尼龍纖維袋,單樁長度為12.5m,單位面積230g/m2,CRB頂破強度5.5KN,等效孔徑O900.070.5mm,撕裂強度0.9KN,滲透系數K110-210-3cm/s。鉆機成孔后及 時下放套有布袋的注漿管,第一節注漿管連同綁好的布袋放入后,用鉆機懸吊進行第二節接長,依次進行,直至布袋下放到設計樁底,注12、漿管上端露出地面0.5 m以上。布袋按照設計注漿長度套在注漿管上,布袋的底部向上300mm用細鐵絲綁扎牢固,以免漏漿,中部每隔0.5m用鐵絲綁扎一道,上端綁扎位置在設計樁頂0.5 m以上,用鐵絲將其和塑料套環扎牢。塑料套環套在注漿管上,與注漿管能相對滑動,在注漿完畢后,保證注漿管能順利拔出已經撐開的布袋,同時在帶眼管節下端套有的塑料堵頭會將塑料套環堵塞住,避免注人的漿液外溢。注漿管起到注漿通道和布袋導向撐的作用。注漿管由40mm,壁厚3mm不銹鋼管組成,分為標準管節和帶眼管節。6、注漿攪拌桶直徑85cm高度1.2m。制備好的水泥漿液不得離析,水泥漿從灰漿攪拌機中倒人儲料斗中時,經由孔徑3 mm13、孔篩過濾,清除雜物。采用灰漿液泵,經膠管與儲料斗、注漿管連接,開動灰漿泵注漿。注漿速度保持在50-75 L/min,注漿壓力保持在0.2-0.6 MPa,試樁過程采用直接注漿法,注漿到設計標高時,一次性拔管,剩余一節注漿管,等待補漿。7、樁基檢測(1) 取芯檢驗 在成樁7d后,在X1-1、X3-1、X5-1三根試驗樁樁徑的1/4處用雙管單動取樣器在樁長范圍內取芯,檢驗樁體完整性和均勻性,每個孔在不同深度取3個試樣做無側限抗壓強度。取芯后的孔洞應采用水泥砂漿灌注封閉,取芯后應進行無側限抗壓強度檢測,要求無側限抗壓強度不小于2Mpa。(2) 靜載荷試驗 在成樁7d后,在X1-3、X3-3、X5-314、三根試驗樁進行單樁載荷試驗,承載力設計值不小于97.19KN。成樁28d后,進行復合地基載荷試驗,且每項單體工程不應少于3點,復合地基承載力均不小于111.2KP。單樁復合地基載荷試驗按鐵路工程地基處理技術規程(TB10106-2010)要求進行試驗。(3) 開挖檢驗 根據施工質量情況,經鉆探取芯試驗和載荷試驗對樁身強度和樁身完整性有懷疑時,可選取一定數量的樁體進行開挖,檢查加固主體的外觀質量、搭接質量和整體性等。七、質量控制措施1、鉆孔保證措施 (1)鉆孔角度控制在1%的誤差范圍之內。 (2)鉆孔施工記錄詳細、完整,對底層情況等數據以及鉆孔難易等情況,詳細說明。2、注漿保證措施 (1)注漿材15、料應根據設計要求、鉆孔資料情況確定,采用合適類型的漿液配比。 (2)配置漿液所用的水不應涵有影響水泥正常凝結和硬化的有害物質,不應使用污水。 (3)漿液應攪拌均勻,攪拌時間在3-5min以上,嚴格按照設計施工要求進行漿液配制,隨攪隨用,并應在初凝前用完。 (4)漿液使用前采取過濾措施,清楚其中的粗顆粒,以免堵塞注漿管道,影響注漿進度與效果。 (5)注漿過程中應遵循“先稀后濃,慢速均勻”原則進行,以免過早造成對細微空隙通道的堵塞,影響注漿施工的整體效果。 (6)注漿泵的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考慮輸漿過程中管路損失對注漿壓力的影響,確保足夠的壓力,如注漿量偏小,則可適當提高注漿壓力。(7)注漿速16、度可根據漿液離析情況及注漿施工時吸漿量具體控制。3、檢驗方法 布袋注漿樁所用的水泥、粉煤灰、尼龍纖維袋品種、規格及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布袋注漿樁施工的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序號質量控制質量標準和要求檢驗方法1進場原材料檢查水泥:袋裝水泥200t為一批,散裝水泥500t為一批;粉煤灰:120t為一批;尼龍纖維袋每批次試驗檢測2樁的數量及布樁按設計樁間距和布樁形式布置,統一編號測量3漿液制備黏度:30”-50”。相對密度1.4-1.5;析水率:3%試驗檢測4成孔直徑不小于設計值鉆頭型號、尺寸5樁位(縱橫向)允許偏差50mm尺量6樁體垂直度允許偏差1%經緯儀或吊線測鉆桿傾斜度7鉆孔深度-10017、mm可根據注漿管投放結束判斷孔深8注漿壓力滿足試樁工藝參數施工記錄9成樁檢查滿足設計要求施工記錄八、安全保證措施1.進入現場人員一律佩戴安全帽,不準穿拖鞋、高跟鞋,不得赤腳作業,并持證上崗。2.施工現場應對電工和用電人員進行安全用電教育培訓和技術交底。電工必須持證上崗,現場施工用電線路一律采用絕緣導線,移動式線路使用膠皮電纜。 使用時提前認真檢查確保電纜無裸露現象,地上線路架空設置,以絕緣固定。施工現場嚴禁私拉亂接電線、電纜。作業完拉閘斷電鎖好電閘箱,防止發生意外事故。3.機械操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機械工況,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工作區域或操作室內;按照機械有關保養規定,定18、期進行各級保養工作,保持機械的完好狀態。4.樁機移位前應進行場地整平,確保機架前后高度相同,移位時兩端同步進行,設專人指揮。5.建立安全教育制度 對所有進場的職工、民工進行入場安全教育,針對不同工種分別進行安全操作規程教育,建立安全教育卡片。需持證上崗的特殊工種工人首先經過培訓考試,在取得有關部門頒發的合格證書后上崗。每天上班前,由機長進行安全施工教育。6.安全生產負責制在項目經理部領導下,安全員、機長、班組長、操作工人,逐級建立安全管理責任制度。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管理者堅持安全生產“五到位” :即“健全機構到位,批閱安全文件到位,深入現場到位,檢查到位,處理問題到位” 。實行“四全”管理19、, 即: “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安全管理。7.堅持安全交底制度 技術人員在編制施工方案、技術措施時,同時編制詳細的、有針對性的安全措施,并向操作人員進行書面交底。 8.安全事故處理制度 現場發生任何安全事故,都本著“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 九、環境保護及文明施工措施1、防止水源污染(1)施工場地不設在水體旁,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和糞便設化糞池處理,并定期清理,生活垃圾裝入垃圾桶定時清運到環保部門指定地點堆放。(2)施工中的廢燃料、廢油及其它固體廢物不得傾倒或排入河流、池塘、水渠等水體,也不得堆放在水體旁,應及時清運至當地允許設置的地點。(3)生產廢水不得排入河流,不得在飲用水源附近20、清洗施工器具、機械等,防止水環境污染。(4)含有害物質的建材不得堆放在水體附近,并設蓬蓋,必要時設圍欄,防止被雨水沖刷入水體。(5)機械嚴禁漏油,嚴禁化學品灑落水體。 (6)砂石料沖洗、磚石砌體及混凝土養護、拌合站及運輸設備沖洗等,產生的施工污水應經沉淀池處理后排放。(7)橋梁樁基鉆孔施工產生的泥漿,按規定的方式在指定場所棄置。2、防止空氣污染(1)粉狀材料禁止散裝運輸及運輸途中揚塵、散落,堆放時以蓬布遮蓋,必要時設圍欄,并定時灑水防止揚塵。(2)運土車輛盡量避免通過人口密集的村鎮,如必須通過,則用帆布封閉車輛,防止灰塵污染。(3)出入料場的道路、施工便道及未鋪裝的道路應適時灑水,以減少粉塵污21、染,防止施工揚塵對大氣、地表植被、農作物產生不利影響。(4)禁止焚燒油氈、橡膠、塑料、皮革等有毒、有害氣體的物質。(5)加強施工車輛維修保養,安裝凈化消聲器,減少尾氣排放。3、綠色植被保護(1)因修建臨時工程破壞的地范圍之外的現有綠色植被,在拆除臨時工程時予以恢復。(2)施工期間,嚴格控制破壞植被的面積,除不可避免的工程占地,不再發生其它形式的人為破壞。4、水保措施(1)在施工期間始終保持工地排水系統良好,臨時排水系統與永久排水設施相連接,不得淤積和沖刷。(2)施工過程中的廢棄物在工程完工時及時清除干凈,以免堵塞河道或妨礙交通。(3)施工便道在工程施工完畢后,及時按設計要求整修、復耕、恢復植被。5、防止噪聲污染(1)臨近居民區、學校和醫院等噪聲敏感地帶的施工,要采取措施嚴格控制機械作業噪音;噪聲大的施工作業應盡量安排在白天,確需夜間施工的,應經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后方能進行夜間施工同時要做好對周邊居民的公告、宣傳和溝通工作。(2)采取低噪聲設備、優化施工工藝、加強機電設備保養、設備嚴禁超負荷運轉等措施盡量降低噪聲產生的強度。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4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