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酒店外線工程機電預留洞口開洞及封堵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74609
2023-06-14
14頁
93.90KB
1、xx溫泉酒店-外線工程 機電預留洞口開洞及封堵施工方案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目 錄一、編制依據31.1圖紙及變更31.2主要施工標準、規范與規程3二、工程概況32.1工程簡介32.2施工重點3三、施工安排331人員組織安排332技術準備433現場準備43.4材料資源準備4四、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44.1施工工藝流程44。2主要項目施工54.2.1測量彈線確定洞口位置及洞口標高54。2.2回填土開挖54。2。3水鉆開洞54.2。4套管安裝64.2。5封堵洞口74.2.6洞口加固方案84。2。7防水施工134.2。8原套管封堵14五、工程質量要求14六、安全用電措施14一、編制依據1.1圖紙2、及變更圖紙名稱圖紙編號出圖日期外線-管溝預埋管修改圖結施062014。09外線-管溝平面圖、管溝詳圖建總012014.081.2主要施工標準、規范與規程名 稱編 號類 別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02國家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國家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驗收規范GB50204-2002國家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國家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行業二、工程概況2.1工程簡介xx溫泉-外線,建筑面積32978。鑒于室外綜合管溝給排水及機電孔洞已預留及安裝完畢,因此若想按照圖紙變更內容施工,必須在墻體(墻體厚度203、0mm)重新開洞并將孔洞周邊封堵。2。2施工重點2.2。1對已澆筑完的混凝土墻進行開洞并剔鑿,并加裝相應的套管。2。2。2對預留洞口周邊用灌漿料進行封堵。三、施工安排31人員組織安排由本次開洞及封堵涉及較多,洞口分部較廣,涉及質量、安全等問題比較多,為了加強全面控制和管理,保證施工質量。項目部決定由杜博忠簽頭并全面負責。由魏雙來對本次施工的安全負責。32技術準備給排水及機電孔洞預留及安裝,墻體屬于套管安裝,并且是剛性防水套管.根據設計圖紙測量施工孔洞標高及位置,用水鉆專業開孔,采用高強度無收縮灌漿料。根據甲方的時間安排及審批結果,回填土開挖階段每天平均投入6人以上,開洞及修補洞口7人以上,積極4、整合現場資源,合理安排工序,保證日工作效率,確保早日完成。33現場準備因現在回填土已完成,所以要人工挖土方,挖土深度保證不影響開洞作業為宜,由于洞口比較分散,故須由杜博忠統一指揮,要有步驟的由北向南依次施工,不留尾活。 3。4材料資源準備主要材料機具用量一覽表名稱數量進場時間備注套管127個根據甲方審批時間灌漿料12m根據甲方審批時間臺式水鉆3臺根據甲方審批時間電錘4臺根據甲方審批時間鐵鎬、鐵鍬10把根據甲方審批時間小型攪拌機1臺根據甲方審批時間手推車4架根據甲方審批時間四、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4.1施工工藝流程測量彈線確定標高 回填土開挖 臺式水鉆固定 水鉆開洞 磨邊剔鑿 套管安裝 支模板 洞5、口灌漿料封堵 加固處理 防水施工 土方回填4.2主要項目施工4。2。1測量彈線確定洞口位置及洞口標高 按照圖紙位置標高,用測量工具將需要開洞的位置在墻上標明,并在回填土測量出需要開洞的工作面,以方便施工為主要目的,后組織人員開挖施工。4。2.2回填土開挖因回填土已完成,所以要人工挖土方.室外土方開挖至施工洞口工作面,坑底必須低于管道洞口0.4米,便于臺式水鉆安裝,開挖土坑的寬度1米,長度2米,當深度超過2米時就做適當的放坡處理,以方便坑內蹲人,工人方能進入坑內把持水鉆作業和其他工序的施工,土方須堆放于安全距離以外。(分別寫:單管開挖多寬;三管開挖多寬。深度按自然地坪絕對高程12米到相應管中)46、。2。3水鉆開洞按照事先測量的標高及位置,用水鉆專業開孔,嚴禁用錘鑿和風鎬開孔.1。根據設計要求對于新增套管直徑200的部分(不含200),可不必再埋設預留套管,直接在管溝壁上開孔,開孔應使用相應直徑水鉆開單孔。DN200開孔直徑對照表實際管徑DN25DN32DN40DN50DN65DN80DN100DN150開孔直徑DN50DN65DN80DN100DN125DN150DN150DN200管道安裝完畢后進行封堵,封堵做法參見國標圖集02S404第15、18頁;2。對于新增套管直徑不小于200的部分,可按以下做法提供的預留洞口開洞及封堵深化方案進行套管埋設及加固。 (對于大于200的管應列開孔7、對照表) 如圖:DN200孔洞開孔形式注:孔洞距頂板最小間距為100mm。采用水鉆依次開孔。菱角部分人工剔除。2. 用臺式水鉆開孔時,首先量好孔洞中心點至臺式水鉆螺栓的位置并做好標記,再用電錘在混凝土墻上鉆出16的螺栓孔洞眼,眼內安裝12的膨脹螺栓,將臺式水鉆用膨脹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墻上.開機鉆孔前,水鉆上的吸水管放置在吊高的水桶內(也可以直接接自來水管上),水鉆作業時必須保證水充足,嚴禁無水時使用,否則水鉆容易損壞.鉆孔時施工人員對水鉆鉆進的速度快慢要控制得當,嚴禁猛推猛鉆,要做到用力均勻,緩緩慢進,依次完成所有孔洞。當遇到孔洞旁邊有毛邊時要用手持砂輪鋸對洞邊進行打磨處理,并將洞口邊緣清理干凈8、。4。2。4套管安裝在墻體安裝帶翼環的剛性防水套管,套管長度與墻寬相等(套管兩端與墻面平齊).套管內壁涮防銹漆兩遍,剛性防水套管中間焊接翼環,做到焊縫均勻、飽滿、無砂眼、咬肉等卻缺陷。套管安裝在孔洞內放置平直后,在套管外的縫隙處用灌漿料封堵密實,嚴禁使用普通砂漿或普通混凝土封堵。封堵洞口堵洞材料采用灌漿料,堵洞時,先清理洞口內的雜物,洞口的一面用竹膠板封閉,另一面也采用竹膠板封堵,但要預留一小點孔洞作為灌漿料進口,填灌漿料時先用水澆濕洞口內,再用工具向內塞灌漿料,邊塞邊搗實,以保證洞內灌漿料密實,待灌漿料凝固后,拆除竹膠板,用抹子修整,用水養護兩次。 如圖:孔洞開孔封堵示意圖青色線:木方加固(9、粗)藍色線:套管(中粗)黃色線:模版加固(細)綠色線:10圓鋼連接,中焊接止水板,螺母固定.(中粗)白色線:墻體注:墻體厚度200mm。線條實際長度按孔洞直徑計算。孔洞加固前需對套管兩端采取臨時封堵措施,防止灌漿料進入套管內。4。2。6洞口加固方案1、開洞加固示意圖地溝1、2、3(D200開洞)加固示意圖,按最不利情況考慮切斷3根C18)管溝開孔洞,按最不利情況考慮鋼筋破壞根數外墻外部橫筋受力:3(根)(993.14)(截面積) 210(系數)=160234。2N外墻內部橫筋受力:3(根)(773。14)(截面積) 210(系數)=96931.8N單邊碳纖維布受力:0。167(厚度)200(規10、格)2300(系數)2(層數)=153640N160234.2N+96931。8N1536402=307280N結論:碳纖維布補強承受力受破壞鋼筋承受力,滿足要求。2、施工準備現場清理定位放線安裝調試水鉆機具水鉆切割渣土清運驗收定位放線:由總包方配合按圖紙準確放線。安裝調試水鉆機具,由專業水鉆機具操作工人施工,水鉆機具安裝調試,正常后方可進行施工,拆除部位施工前應該做好臨時支撐,施工部位周圍及下層樓板四周采用鋼管架做好圍擋并掛警示牌,嚴禁非拆除人員在施工區域走動,施工所切割下來的混凝土塊重量不宜超過100kg,便于清運。水鉆施工時做好環保措施,在鉆機施工范圍內做好防護,以免施工用水四處流淌,施11、工完畢及時清理現場。 施工時做好環保及安全措施,拆除前四周邊做好防護,所拆除的結構下鋪設腳手板,拆除下來的渣土全部落在腳手板上,施工中的渣土及時清理,所有施工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拆除順序由下向上施工。渣土清理:每層產生的渣土,派專人及時清理,切下的垃圾的清理及外運,水平運輸以手推車為主,輔以人工搬運,垂直運輸以垃圾道為主;渣土清運至現場指定的垃圾堆放處,每天必須做到活完場清。3、粘貼碳纖維加固本工程為新開管溝洞口加固.所用碳纖維復合片材型號為單位面積重量300g/,厚度為0。167mm,使用的膠粘劑是與碳纖維復合材配套的改性環氧樹脂膠粘劑,采用A級膠。根據現場施工工地的情況,現確定采用現場實地12、下料的方式簡單易行,而且可靠,效率有保障.3。1 粘貼碳纖維復合片材材質選用及性能碳纖維復合片材與粘結膠的選用必須經過相關權威部門鑒定,滿足設計及規范的要求。其中碳纖維復合片材的基本性能須達到高強I級,單位質量300g/,抗拉強度標準值3400MPa,厚度0。167mm,粘結膠的基本性能(包括老化性能的快速檢測)須達到A級膠要求。3。2粘貼纖維復合片材的施工環境1)施工環境溫度應符合膠粘劑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規定。2)作業場地應無粉塵,且不受日曬、雨淋和化學介質污染。3。3 粘貼纖維復合片材施工工藝流程粘結劑儲存、自檢、供應系統配制修補膠配制浸漬粘結膠防護面層施工刷膠、粘貼碳纖維材料修補并找平或抹13、曲面施工準備粘貼部位的混凝土表面處理 3.4施工準備認真審讀設計圖紙,有疑問的地方及時提出予以解決。材料按照建設單位指定存庫,應避免火源、高壓電源、高溫、易燃物品等.在施工前對所使用的碳纖維復合片材、粘結膠、機具等材料再次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對作業人員的調度、工作區的劃分、材料的現場搬運、粘結膠的試配、作業面的清除和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等一定要分開分清實施。3.5表面處理應先清除被加固構件表面的剝落、疏松、蜂窩、腐蝕等劣化混凝土,露出混凝土結構層,并用修復材料(如1:3水泥砂漿)將表面修復平整。待粘貼的混凝土表面打磨平整,除去表層浮漿、油污等雜質,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結構新面。轉角粘貼處應進行倒角處14、理,并打磨成圓弧狀,圓弧半徑不應小于20mm。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凈,并保持干燥。應按產品生產廠提供的工藝規定或產品說明書上提供的數據、方法及注意事項配制找平材料;應對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用找平材料填補平整,不應有棱角;轉角處應采用找平材料修理成光滑的圓弧,半徑不應小于20mm;宜在找平材料表面指觸干燥后或達到產品說明書要求干燥的程度,盡快進行下一工序的施工;3。6粘貼碳纖維復合片材應按設計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纖維復合片材;應按產品生產廠提供的工藝規定配制浸漬粘結膠,并均勻涂抹于粘貼部位;將碳纖維復合片材用手輕壓貼于需粘貼的位置,采用專用的滾筒順纖維方向多次滾壓,擠除氣泡,使浸漬粘結膠充分浸透碳纖維復合15、片材,滾壓時不得損傷碳纖維復合片材;多層粘貼時應重復上述步驟;3。7粘碳纖維復合片材施工控制要點1 材料1)粘碳纖維復合片材用的膠粘劑應采用改性環氧樹脂膠,其性能和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2)膠粘劑進場時,應對其品種、級別、型號、包裝、中文標志、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并應對其粘接抗剪強度、纖維層間剪切強度及鋼混凝土粘結正拉強度等三項性能進行復驗.嚴禁使用過期粘結劑、包裝破損或無耐濕熱老化性能檢驗合格證書的粘接劑。2 界面處理1)經清理、修整后的混凝土結構、構件,其粘貼部位的混凝土表面應按要求進行打磨處理,若局部有凹陷,應先用修補膠填充找平;對有斷差16、及內轉角的部位應抹成平滑曲面,再進行處理。2)對梁、柱的棱角進行圓化處理時,應采用機械打磨成設計要求的圓弧角;若設計未規定圓弧半徑r,應取R20mm.3)粘貼碳纖維材料部位的混凝土,其表層含水率不應大于4。對含水率超限的混凝土和澆筑不滿90d的混凝土應進行人工干燥處理。4)若粘貼纖維材料的施工工藝有涂刷底膠的要求時,應按底膠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涂刷和養護.5)為徹底清除混凝土粘合面殘留的雜志,應在粘貼纖維材料前用軟布擦拭混凝土表面.3 粘貼碳纖維復合片材施工控制1)碳纖維復合片材可采用特制的剪力剪斷或用優質美工刀切割成所需尺寸,織物裁剪的寬度不宜小于 100mm,嚴禁折疊。2)粘膠的配制應17、按產品說明書的配比調配;拌合應采用低速攪拌機充分攪拌;拌好的膠液應均勻、無氣泡,并應防止水、油、灰塵等雜質混入。3)碳纖維復合片材的粘貼位置,與設計要求的位置相比,其中心線偏差不應大于10mm。4)按膠粘劑生產廠商規定的膠粘固化時間,養護至規定時間,經檢查確認固化(以邵氏硬度大于等于70為判定標準)后,進行施工質量檢驗、驗收。若達到規定的時間尚未完全固化,應揭去返工。3.8粘碳纖維復合片材檢查驗收1) 碳纖維復合片材與混凝土之間的粘貼質量可用錘擊法或其他有效探測法進行檢查。按檢查結果確認的總有效面積不應小于總粘貼面積的95%。2)當采用錘擊法檢查時,應將粘貼的復合材分區,逐區測定空鼓面積,即無18、效粘貼面積;若單個空鼓面積10000mm2,可采用注射法充膠修復;若單個空鼓面積10000mm2,應割除修補,重新粘貼等量纖維復合材,且各邊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00mm.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檢查檢測報告及處理記錄。3) 碳纖維復合材料與混凝土間的正拉粘結強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安全性能檢驗合格指標的要求.若不合格,應剝去重貼,并重新檢查驗收;4) 纖維復合材料粘貼位置,與設計要求相比,其中心線偏差不應大于10mm;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鋼尺測量4。2.7防水施工基面處理:鑿去基面松動、空鼓的混凝土,對非常光滑的基面要打磨粗糙.清理基面的塵土和其他垃圾,同時需用水對基面進行清洗,并充分濕潤。以上條件滿足后分層次各刷四層防水滲透結晶。4。2.8原套管封堵五、工程質量要求5。1套管安裝應垂直、平直、翼環焊接應符合規范要求.5.2竹膠板封堵應密實平整,不得有漏漿等情況。六、安全用電措施對所有電路和用電機械進行檢查,有用電安全隱患的線路和機械及時處理,對施工人員加強安全用電教育。加強用電管理,現場禁止使用裸線,不得私架電線;加強線路檢查,防止漏電及電路失火,尤其是要在大風雪后對供電線路進行檢查,防止斷線造成觸電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