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MWp集中式光伏電站組件混凝土灌注地樁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4935
2023-06-14
15頁
70.04KB
1、致: xx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現報上 xx鎮30MWp集中式光伏電站 混凝土灌注地樁施工方案附件:混凝土地基施工方案 施工項目部(章): xx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項目經理: 日期:監理項目部審查意見:xx30MWp光伏電站并網項目光伏組件樁基施工方案編制人:審核人:審批人: 編制日期:光伏組件樁基施工方案光伏組件樁基施工方案 本項目共有10個光伏方陣,共計9MW,共有樁基6512根。每個樁基深1.8m,地上部分1000mm,樁基直徑260mm,采用C30混凝土澆筑而成。樁基鋼筋規格為12、6兩種。其中12為主筋,每根樁內6根,6為螺旋箍筋。 樁基總體施工流程為:放線測量基礎中心定位鉆孔鋼筋籠放2、置地面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筑預埋件放置模板拆除混凝土養護. 1. 測量工程施工方案 1.1 工作依據 現有施工藍圖和3個定位樁(W1.W2。W3)。 1.2 測量人員 本工程共分為10個施工段,10個分區。本工程現場配備現場管理人員10名,測量員10名,后勤人員2名,工人按需配備.職責如下:(1)管理人員對測量工作安排部署; (2)測量員收集整理測量資料,負責具體的測量放線與復核工作。 1.3 配備的測量儀器 為滿足工程施工測量放線的需求,擬配備的主要測量儀器如下:儀器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全站儀 拓普康GTS102N 1 臺GPS科力達1臺水準儀新華測繪X81 臺 鋼卷尺7。5m(50m)10把(5把3、)1。4 測量儀器檢測 本工程施工所配備的測量儀器均經專業維修人士檢測校核,檢測合格后才會投入使用。投入使用的測量儀器會做好日常的使用與保養工作。一經發現問題,立即停用并送檢專業維修單位維修校正. 1.5 測量總體規劃: (1)對原始控制網復查及保護,對控制網現場交接后,我們對一級控制網進行了復查,復查所得橫縱坐標誤差均在20mm以內(可能受溫度、大氣、棱鏡立不穩等原因造成),而后,我們對控制樁做了保護,在樁四周澆筑了混凝土護墩(護墩尺寸大約為300mm300mm*200mm),作為永久性控制點。 (2)測量放樣 為了便于施工,我們對整個施工板塊采取了3級布控,一級控制網為甲方提供的W1、W24、W3(三個控制點組成);由于一級控制網各點距施工現場較遠,施工不方便,我們從一級控制網導出二級控制網,二級控制網有2個點(即控制點樁,樁上均釘有小釘子作為坐標點,樁身噴有紅漆,并有編號),分別為001、002#、;三級控制網為地塊邊緣4角樁位(樁身上用黑筆具名各樁號位置及所屬地塊)。 (3) 測量內業方面,根據總平面布置圖及各方陣樁定位圖,可得到各方陣定位坐標,從地坪標高圖得知設計地坪標高。將這些數據整理匯總,以便在工地測量放線時使用. (4) 測量外業方面,我們將圖紙上標示的構筑物位置放樣到實際地形,并在構筑物位置四角做了編號標記(標記用長約50cm,樁頂截面10cm*10cm的木樁,編號5、順序從各方陣西北角開始,按Z字形排序,分別為、.各樁均編號上屬:方陣XX-X點,該樁頂標高XX,該地塊設計標高XX,是挖是填一目了然,因方陣跨度大,為方便尋找邊樁,在樁邊都插有彩旗。 (5) 方陣具體操作如下: a) 由技術員用GPS將每個方陣的每組軸線打上定位樁; b) 由技術員用GPS將每排定位樁加密并且引出控制樁并加固,確保軸線不移 位及二次放線時使用; c) 由技術員用100m鋼尺及GPS進行樁孔定位放線,然后用筷子進行定位撒 上白灰點; d) 由質檢員組織各部門人員進行驗線,對樁基定位點進行自檢,若發現樁基位 置有偏差的進行重新定位放線,確保樁基的準確位置。合格后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6、 e) 自檢合格后通知監理驗線,經監理復檢合格同意進入下道工序后開始打樁, 樁基施工過程中配專人進行過程控制; f) 打樁完畢后,質檢員進行驗樁孔、自檢,如發現樁基孔有偏差及時整改,整 改完成后重新檢查; g) 自檢合格后通知監理驗收樁孔,待全部驗收合格后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h) 樁孔成型后,用GPS通過控制木樁進行二次放線,每組釘上軸線控制樁及 標高控制樁,然后在軸線控制樁上拉上細線,以方便樁模板及模具支架安裝; (6) 報驗、檢查 在施工過程中,我們會將每次測量和放樣的資料同步上報給業主、監理. 2、 鉆孔施工方案1) 鉆機就位 就位時,鉆頭尖對準樁位,對位誤差2.0cm,調整鉆機平整穩固7、,保證主鉆桿垂直地面,主桿垂直度10mm.2) 成孔 采用機械成孔,鉆桿直徑260mm,鉆孔機就位時,保持平穩,不發生傾斜、位移,保持鉆桿垂直,在鉆桿上標注1800mm刻度線,以便控制鉆孔深度不低于1800mm。成孔質量要求:樁孔的中心位置偏差:10mm,樁孔深度允許偏差10mm(只能深不能淺),鉆孔垂直度偏差:10mm樁長,孔低虛土須清理干凈。3、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3.1 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澆筑前的具體準備工作如下: (1)混凝土澆筑前的模板、鋼筋、預埋件等全部安裝完畢,經檢驗符合設計規范要求,并辦完隱檢手續;(2)模板內的雜物及鋼筋上的污物等已清理干凈。模板的縫隙及孔洞已堵嚴,并辦完隱8、檢手續;(3)混凝土原材料的各項指標已經過檢驗; (4)技術交底全面完成,各專業負責人已在澆筑申請書上簽字; 混凝土施工工藝流程中,自拌混凝土人力拉車沿施工便道運至離澆筑地點最近點,運至澆筑地點后,掛好料斗,倒入樁基內,快到頂部時停止倒料,工人用鐵鍬裝混凝土至模板上平面,用鐵抹子壓實抹光?;炷翝仓c震搗的要求:(1)混凝土自吊斗口或布料管口下落得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5m,澆筑高度如超過2。5m時必須用溜管伸到樁的下部,澆筑混凝土;(2)澆筑混凝土時要分層連續進行;(3)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應快插慢拔,插點要均應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震實。移動間距不大于振搗作用半徑的1。9、5倍(一般為45cm).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5c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4)澆筑混凝土時應派木工、鋼筋工隨時觀察模板、鋼筋、預埋件等有無移動,變形或堵塞情況,發生問題應立即處理并應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初凝結前修正完好。 3。2 混凝土養護 (1)基礎要在澆筑混凝土強度達1.2Mpa后拆模,拆模后立即采用塑料薄膜覆蓋進行養護,養護過程中保證塑料薄膜內應有凝結水; (2)養護時間不少于3天;(3)混凝土澆筑完,在混凝土強度未達到1.2Mpa之前不得進行下一步施工。 3。3 混凝土試驗 (1)混凝土試件制作要求 混凝土如模前,在現場隨機取樣制作混凝土試件,有見證取樣的試件不少于30,試件的留置應符合10、如下規定: (1)強度試塊:每100m3同一強度等級、同配合比、同班組混凝土取樣不少于一次,同批同配合比混凝土少于100m3時,取樣不少于一次。 (2)試塊留置組數按照規范要求留置. 3.4 混凝土質量標準 (1)混凝土技術資料要齊全并符合規范及設計要求,包括水泥、骨科、外加劑的材質證明和復試報告,配合比通知單等;(2)混凝土的配合比、養護處理,必須合乎上述規定; (3)混凝土的試件取樣、制作、養護和試驗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要求.4、模板工程施工施工方案4。1 材料規格 波紋管管外徑300mm,內徑268mm,環形箍用鐵絲制作。4.2 施工準備 砼樁模板按設計圖紙尺寸裁斷波紋管,11、按設計圖紙統計每種類型波紋管用 量,按比例下料,分類堆放備用。 為了固定螺栓,保證螺栓不移位,我施工單位采用電焊焊接至鋼筋上。 4。3 模板安裝的一般要求(1)模板安裝前應掛出模板就位線及檢查線,以保證模板安裝的準確性; (2)模板成型后截面尺寸偏差應控制在2mm; (3) 安裝模板后,應拉通線調整模板,檢查模板標高、截面尺寸、平整度、 垂直度、確認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4。4 模板安裝工藝(1) 將波紋管固定就位,放入鋼筋籠,安裝好螺栓固定支架,將預埋螺栓按外露尺寸固定;(2) 校驗柱子位置;(3) 模板安裝工序完成,準備下道工序施工。4.5 模板成品保護措施 (1)安裝模板時應輕起輕放,12、不準碰撞,防止模板變形;(2)模板安好后一定要刷脫摸劑,防止沾摸;(3)拆下的模板如發現表面不平或損壞時,應及時修理或更換;(4)模板在使用過程中應加強管理,碼放整齊;(5)模板應注意防雨保存,避免受潮生銹及變形;(6)在澆鑄混凝土過程中,派專人看摸,檢查緊固情況,發現變形、松動等現象及時修整加固。4。6 模板拆除要求(1) PVC模型的拆除,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驗收規范所要求的混凝土強度;(2)拆模時嚴禁使用大錘或硬撬;人員不得站在正在拆除的橫板上操作;一定要等到混凝土初凝后方可拆模,并且輕拿輕放,防止預埋螺栓松動移位。(3)拆除下來的PVC管一定要分類堆放,設立尺寸標牌,碼放整齊,以備13、下次使用。4.7 對于部分已經澆筑至地面的樁,施工步驟如下:(1) 先將上的土清理干凈,將樁頭周圍的土下降10cm;(2)把樁頭上的石子清理,用吹風機將樁頭上的浮土清理干凈; (3)波紋管模具的安裝時必須埋入地下10cm;(4)定模固定后報監理單位進行驗收,合格后進行砼澆筑施工;(5)澆筑砼時用震動棒振搗密實,抹面壓光;(6)澆筑完成24小時后拆除模板,并養護。5、鋼筋工程施工方案 5.1 鋼筋加工機械設備名稱型號數量切割機SQ-5002電焊機BX44發電機YT8000DC2鋼筋折彎機15。2 原材料進場檢驗 (1)所有運至現場的鋼筋,其品種、規格、牌號、質量等級均應符合設計要求,進廠時資料員14、負責收集出廠質量證明或廠家的試驗報告單,鋼筋表面或每捆鋼筋均應有標志,且與報告單中批號吻合,否則不得進場; (2)所有運至現場的鋼筋,均應進行外觀檢查。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不符合要求的鋼筋禁止使用; (3)鋼筋的取樣:鋼筋進場時,應按批進行檢查和驗收.每批由同牌號、同規格、同交貨狀態的鋼筋組成,重量不大于60t。 5.3 鋼筋、加工及貯存 (1)建立嚴格的鋼筋生產、安全、文明、環保管理制度,并制定節約措施,降低材料損耗。下料前要熟悉圖紙,依據圖紙審核材料單。下料過程中,注意設計和規范的各項要求。鋼筋的彎折長度、彎折角度、搭接長度、平直長度以及高度等都需注15、意,發現問題及時與技術人員聯系,防止下料中尺寸出現偏差.鋼筋加工前由技術部門做出鋼筋配料單,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審批后進行下料加工 (2)鋼筋切斷應根據鋼筋號、直徑、長度和數量,長短搭配,先斷長料后斷短料,盡量減少和縮短鋼筋的短頭,以節約鋼材。 (3)制作的半成品鋼筋,應在制作場內預檢,合格后方可用于現場,并做好記錄。 (4)垂直運輸采用汽車吊進行根據需要吊運至指定部位。長鋼筋吊運時,應進行試吊以確定吊點,防止吊點距離過大,鋼筋產生變形。水平運輸采用板車運輸,運輸過程中要捆綁牢靠,防止擠壓變形. (5)成型鋼筋按規格、使用部位等整齊碼放,掛標識牌,做到整潔清楚,一目了然。 (6)鋼筋加工質量要求: 鋼筋拉直應平直,無局部曲折。 鋼筋切斷端口不得有馬蹄形或起彎等現象,鋼筋的長度應力求準確。 鋼筋彎曲成型形狀正確,平面上沒有翹曲不平現象 5.4 鋼筋電焊準備工作 (1)核對半成品鋼筋的鋼號、直徑、形狀、尺寸和數量等是否與料單牌符合,如有錯漏應糾正增補; (2)鋼筋電焊,先按施工圖紙要求,標出尺寸線,電焊時按放線尺寸確定鋼筋位置; (3)鋼筋的接頭位置,搭接長度,抗震構造鋼筋及鋼筋錨固長度要符合施工規范和設計要求; (4)準備電焊機及電焊條,搭設操作架.電焊條采用2.5號電焊絲,電焊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移位,雙向受力鋼筋必須全部電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