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道預制構件水下安裝工程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5037
2023-06-14
14頁
82.04KB
1、滑道預制構件水下安裝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況 本工程下水滑道共有12道24股,每道滑道水下部分共有13個排架。滑道水下基礎為1000 mm組合樁樁基(1000mmPHC樁+2m1000mm鋼管樁),樁頭經切割處理后上面安裝帽梁,每2股用1個帽梁連接,帽梁上面安裝軌道梁。帽梁底標高最高排架(M軸)為-2.48嗎m,最低排架(A軸)為-11.74m,具體可參見附圖1:滑道立面圖和附圖2:滑道梁布置圖。 滑道水下部分共有預制構件468件,其中帽梁156件,單件最重25.56t;軌道梁312件,單件最重36.98t。各構件規格和數量如下:滑道預制構件規格和數量表部位名稱型號數量主要尺寸(mm)砼方量(m2、3)重量(t)滑道帽梁ML1241040016008008.8322.08ML2120840016008007.8719.68ML3210400185080010.2225.56ML410840018508009.2623.16軌道梁GL11604960133421009.7124.27GL1324960133421009.7124.27GL28059601334210011.5128.77GL21659601334210011.5128.77GL32073302100193614.7936.98GL3473302100193614.7936.98二、施工船機設備選擇1、預制構件由預制作業線內3、80t龍門吊或堆場上80t履帶吊吊裝運至出運碼頭,由“粵工起5”船裝駁, “粵工起5”船主要性能參數如下表所示:尺寸 & 性能起重作業性能船長45米起重量74噸型寬20米起吊高度42.3米型深3.75米起吊跨度24噸/31.9米-30平均吃水1.8米74噸/8.5米-70總/凈噸1086/422變幅范圍3070過橋高度16.5米起重形式360旋轉變幅抗風能力5級起重機型號SKK-13010GDT2、水上運輸構件至安裝現場采用700t自航駁,其船艙尺度為(長*寬*高):31.2*8.1*2.6。3、水上起重主要設備船機考慮施工雙溝吊重能力為80t的“粵航工09”,主要性能參數如下:主尺度:總長24、7.5m、設計水線長26.35m、型寬11.8m、型深2.3m,樁架高度(距設計水線)48m;樁鉤吊重:雙鉤最重80噸;滿載吃水1.26m、空載吃水1.08m;錨機:11KW,4臺,21鋼絲錨繩。三 施工工藝流程及施工方法1、施工工藝流程水下安裝施工工藝流程見以下框圖:水下樁頭處理水下測量構件出運安裝帽梁 水下現澆樁芯砼和節點安裝軌道梁接點水下焊接2、施工方法(1)構件出運滑道預制構件的預制施工在本工程南端的我公司預制廠完成,利用預制廠原有沉箱出運碼頭作為本工程構件的臨時出運碼頭。預制構件出運根據安裝順序裝車,由預制作業線內80t龍門吊或堆場上80t履帶吊吊裝至平板車上,由平板車運到出運碼頭。5、然后,由“粵工起5”吊至700t自航駁運至現場等待安裝。構件出運前應逐件檢查,以防出錯。構件達到規范要求強度后,才可進行出運安裝。出運前,要派專人檢查預留孔的混凝土殘渣是否清理干凈,觀察構件底部是否有還有粘連雜物,逐件檢查構件編號是否正確。構件吊環和起重設備吊鉤之間采用鋼絲繩和卸扣連接,鋼絲繩和卸扣要滿足起重安全系數的要求,并定期經常檢查磨損情況,發現有問題及時更換。(2)帽梁安裝1)概述本工程滑道由24股下水軌道組成,需要水下安裝帽梁156件,每件重量在19.68t25.56t之間,各型號規格帽梁的數量請見:滑道預制構件規格和數量表。根據設計要求,帽梁安裝在同一軸向(南北向)的相鄰組合樁樁頂6、上,縱向13排(東西向),橫向12排(南北向),帽梁安裝的平面位置請參見附圖3:滑道帽梁安裝平面示意圖。組合樁切割或接長達到帽梁安裝標高要求后,即可進行帽梁的安裝。安裝時帽梁的兩端分別擱置在兩根組合樁的樁頭之上,并保證帽梁的預留孔完全置于樁孔的正上方。安裝完成后,預留孔內與樁芯一同水下澆注混凝土,使帽梁與樁身連接為一整體,具體情況參見附圖4:帽梁安裝示意圖。各軸帽梁安裝底標高如下表所示:軸號ABCDEFG標高-10.74-9.86-9.11-8.36-7.61-6.86-6.23軸號HIJKLM標高-5.61-4.98-4.36-3.73-3.11-2.482)安裝工藝流程構件出運裝船 安裝樁7、芯鋼筋 裝運構件駁船指定位置拋錨定位 起重船移船吊起帽梁 水面之上初定位 松鉤至水下安裝位置 水下潛水指揮精定位安裝 潛水配合陸上測量檢查構件安裝偏位和標高 解扣松鉤進行下一件安裝3)安裝順序總體安裝順序為由北向南逐道軌道安裝,每道軌道的安裝順序為由海向岸(即即從下而上),施工時階梯行流水作業。4)帽梁安裝工藝和方法作業船機定位方式帽梁安裝采用700t自航駁配合“粵航工09”船起吊安裝的工藝。安裝時,起重樁船船體與滑道零軸線垂直,艏向岸側。700t自航駁擬與“粵航工09”船體垂直擺放,考慮到起重船的吊重跨距和船舶作業的安全距離,兩船相距可在50100米之間,根據實際需要調整。潛水工作船可系在安8、裝船的另一側。船組作業平面布置參見附圖5:滑道構件安裝船舶布置圖。起重樁船可利用陸上沉樁時所埋設的地牛,共6個,具體位置等情況詳見附圖6:地牛預埋布置圖。測量方法A、現場主要采用經緯儀(或全站儀)進行構件安裝的偏位測量,采用水準儀配合導桿進行安裝后的標高測量。B、帽梁起吊前,在構件的正側面將縱橫方向的中軸線用紅油漆標示出來。在構件吊至底面接觸水面時,利用經緯儀(或全站儀)的安裝位置進行初定位。C、帽梁下水后,利用吊繩上的標示點(事先計算好每個位置帽梁相應標示點的坐標值),進行過程定位,以便帽梁中的樁芯鋼筋能夠順利插入樁孔中。D、帽梁底下的樁芯鋼筋吊至離樁頂安裝面約3050cm時,潛水工水下進行9、探摸,核實樁孔與鋼筋是否基本一致,指揮水上移動待安裝帽梁至合適位置,然后才下放帽梁至擱置面上。E、帽梁安裝座底完成后,利用導桿接長伸出水面,進行構件的標高測量。偏位測量點考慮在橫向中軸線兩端預埋鋼板上設置,標高測量點為帽梁的四個角點。具體安裝施工方法A、帽梁出運和運輸帽梁由平板駁運至出運碼頭,利用“粵工起5”起重船吊裝至自航駁的船艙中,可雙層擺放,每一次可運輸12或18件構件,然后運至施工現場拋錨定位。為了防止帽梁吊至運輸船船艙中和運輸途中發生碰撞損傷,各構件之間要放置木枋。B、安裝樁芯鋼筋為了方便帽梁的對位安裝,組合樁的樁芯鋼筋隨帽梁安裝一起裝入樁內。本工程滑道1000組合樁需要安裝樁芯鋼筋10、籠的工程量為312個,長度在3.68米1.68米之間,主要取決于鋼管樁的長度。帽梁在起吊后,底面到達水面時停止松鉤,進行樁芯鋼筋的安裝,即將伸入帽梁預留孔內的鋼筋與孔內的預留鋼筋焊接在一起,使樁芯鋼筋固定在帽梁的下方。C、起吊安裝安裝前,要對樁周圍的泥面情況以及反吊托架的情況進行潛水探摸,發現有回淤等不正常情況,要及時清淤后才能進行安裝施工。安裝時,“粵航工09”船根據安裝的位置拋錨定位,然后移船到自航駁的西側起吊構件。起吊過程中,兩船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可利用樁架的變幅來調整吊鉤的跨距。吊鉤使用“粵航工09”的兩個吊樁鉤,每個吊鉤能夠承受的最大為40t,完全滿足帽梁吊重的要求。樁船吊鉤與構件11、吊環之間選用滿足要求的卸扣和鋼絲繩連接。帽梁吊起后,“粵航工09”船根據陸上測量指揮移船至帽梁待安裝位置,逐漸松鉤至帽梁底面貼近水面,利用樁鉤的松放將構件調至水平后,初定位在帽梁樁基的正上方。經過水面上調平和初定位后,同步松鉤至樁芯鋼筋底端接近樁頂。然后,在潛水的指揮下,調整構件的位置,使樁芯鋼筋籠徐徐插入樁中直至構件座底在樁頭上。構件座底后,陸上測量人員觀測吊具下鋼絲繩,根據測量所得的偏位情況,指揮樁船將構件稍微吊起,逐步移動使構件位置滿足要求后再次座底。座底后,對構件偏位和標高進行測量復核,確認滿足安裝要求后,才由潛水解扣進行下一件的安裝。(3)軌道梁安裝本工程滑道需要水下安裝帽梁312件12、,每件重量在24.27t36.98t之間,軌道梁為空心結構,各型號規格軌道梁的數量請見滑道預制構件規格和數量表。總體安裝順序為由北向南逐條軌道安裝,每條軌道的安裝順序為由海向岸。在帽梁與樁頭節點現澆完成后達到規定的強度,才可進行軌道梁的安裝。安裝的工藝類似于帽梁,在帽梁安裝前設置定位桿(在帽梁正中位置,由膨脹螺栓固定在帽梁側面上),帽梁安裝后,利用中間開槽的定位鋼板,先對軌道梁安裝邊線進行定位,測出正確位置后,將定位鋼板固定。安裝完成后經測量達到設計要求,就可進行與帽梁預埋接點的焊接固定,具體情況參見附圖2:滑道梁布置圖和附圖7:軌道梁安裝立面圖。四工期安排滑道預制構件安裝(包括安裝樁芯砼底模13、水下澆注樁芯砼)施工計劃從2008年12月1日開始,至2009年2月28日完成,工期約為90天。其中帽梁安裝計劃從2008年12月1日開始,至2009年1月29日完成,工期為50天;其中軌道梁安裝計劃從2008年12月31日開始,至2009年2月28日完成,工期為60天。考慮到構件預制進度的實際情況,水下安裝開始后,各工序要逐漸形成流水施工。五施工主要船舶機械設備主要施工船舶機械設備如下表所示: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主要用途1粵航工09雙鉤吊力80t艘1安裝構件2自航駁700t艘1運輸構件3工作船50-100t艘2潛水、測量用4粵工起5130t艘1出運構件5交通船12座艘1運送施工人員14、或測量6平板車40t臺1預制構件轉運7龍門吊80t臺1預制構件轉運8履帶吊機80t臺1預制構件出運六質量保證措施和控制要點(1)質量保證措施1)測量、試驗設備的檢定校正 用于工程測量、試驗的儀器和設備、各種計量器具均按照我國計量法規規定和四航局貫標程序文件要求,經有資質的檢定機構檢定,取得合格證書后方能使用,以確保其測量數據準確、精度符合要求。2)施工工序的質量控制根據交通部港口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J 221 98)的要求,對本工程進行分部、分項工程的劃分,施工時按檢驗評定程序進行檢查控制、驗收評定,以確保本工程質量目標的實現。3)領會設計意圖,遵循施工規范和標準組織本工程的施工人員在施15、工前學習與承建項目有關的技術文件和圖紙,領會設計意圖和要求;明確施工中應遵循的施工技術規范、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和操作規程;了解各自在施工中的質量責任,并在施工中認真貫徹執行。4)確保施工人員的技術素質 本工程的施工人員,其技術水平應達到所在崗位的要求,能勝任本崗位的工作,對特殊崗位的工作人員和操作人員應具有相應的崗位上崗證。5)加強工程質量的“三檢” 每項分項工程施工前,項目技術主管要向作業人員進行口頭和書面施工技術交底。 分項工程的質量等級評定應在工序交接驗收的基礎上進行,并經專職質檢員和監理工程師核定通過,才能進行下個分項工程施工。隱蔽工程的質量經自檢合格后,再由監理工程師復查核定,必要16、時還應由設計代表、業主或工程質量監督部門參加驗收,通過后方可進行覆蓋隱蔽。6)確保施工用機械數量足夠、設備完好 施工中要投入足夠的機械設備來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要加強對施工機械設備的保養和維護,以保證有良好的工作狀態,防止因施工機械發生故障,無法連續施工而影響工程質量。7)質量記錄和保存 為了確保工程質量記錄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項目部將按公司制定的工程施工技術資料管理規定(試行)認真實施,按規定要求將制定工程施工技術資料收集責任制,明確和落實主辦技術人員在工程質量記錄的記錄、填寫、收集和整理方面的責任;使用經監理工程師確認的統一質量記錄表格式;同時,項目部還將設有專人對質量記錄進行管理,使完工資17、料符合竣工歸檔要求。(2)質量控制要點1)安裝前,檢查樁頭周圍泥面有無回淤、擾動或障礙物;檢查構件有無粘底雜物、預留孔殘渣是否清理干凈;2)根據安裝計劃編制據裝駁計劃圖和裝車計劃表,進行出運出運前應按照計劃圖逐件檢查,以防出運出錯。3)加強產品保護意識,構件出運、安裝要采取相應保護措施防止碰撞。4)測量人員要全過程監控,使構件安裝的偏位和標高滿足規范允許范圍之內,測量時要注意導桿的垂直度。七安全及環保保證措施1施工船舶必須取得船檢部門的有效適航證書,各類安全設施配備齊全,船機性能保持良好。2為確保構件安裝的安全,須確保構件混凝土強度達到100%后才可出運安裝。3.施工前要對報有參與人員進行詳細18、的施工技術和安全交底。施工過程中,機械、電氣設備嚴格按公司的安全操作規章使用。4各類船員必須持證上崗,嚴格按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操作。如在甲板上作業必須戴安全帽、穿救生衣,高空作業須系安全帶。5船泊移動時,應注意周邊水上其他各類船舶的動態。6.卸扣和鋼絲繩等吊具符合起吊受力要求,并經常定期或不定期檢查,發現異常及時更換。7.構件安裝要選擇:波高0.5m,橫向流速0.5m/s,風力6級的天氣進行。8安裝后,應在海側前排構件上設置安全警示燈,避免發生船舶碰撞事故。9岸上地牛設置警示牌,附近嚴禁站人,不得在船舶周圍施工作業,過往船舶必須注意纜繩位置。10夜間施工必須保證足夠的燈光照明,施工現場必須有值班19、交通船。11每天專人收聽本地天氣預報,隨時掌握天氣變化情況,保證生產安全。12船舶進場前,先和相關部門落實防臺錨地,當受到臺風襲擊本區域警報時,及早組織安排拖船防臺避風工作。13. 嚴格按海事局核批的施工水域拋錨,落實大型船舶進出港避讓措施。14. 船上人員不得把生活垃圾倒進河里,必須裝好送到岸上的指定垃圾收集點。15. 做好噪音、廢氣和污水排放的控制,不得超過有關標準。16. 施工的廢棄物,如替打鋼絲繩,帶有油氣的抹布必須集中處理,禁止直接投放到河道,造成水的污染。17視作業水深、水下停留時間及水下作業強度,潛水員每年應至少進行12次高壓氧艙減壓治療。遇有水下突發事故造成損害,應在規定有效時20、間內進入減壓艙及時治療。18潛水員要定期進行身體檢查。19常見潛水疾病及傷害事故的預防:常見疾病和人身傷害有減壓病、肺氣壓傷、潛水擠壓傷和缺氧等,采取如下預防措施:自覺遵守各項潛水規則; 明確作業任務,正確選擇減壓方法和減壓方案;身體不適或體檢不合格嚴禁下潛;潛水員上升出水,必須沿入水繩上升,在上升過程中嚴禁屏氣;潛水過程中發生呼吸困難等癥狀時,應立即停止工作,并加強通風,如無明顯改善效果,應按減壓程序出水;使用通風式潛水裝具時應保證有足夠通風量。如發生供氣不足或中斷,應充分利用頭盔內的余氣及時排除故障。如故障難以排除,應立即上升出水。潛水作業現場應按實際情況配備應急潛水員及應急氣瓶,以備隨時下水救援。20水下設備泄漏:潛水作業中所使用的水下設備應有良好的性能。如遇接合部份有油污滲出,應即行停止使用。如有較大面積油污,應使用吸油攔油裝置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