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廈工程主樓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2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675038
2023-06-14
26頁
327.81KB
1、*大廈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編 制 人:審 核 人:審 批 人:目 錄一、 編制依據2二、 工程概況21、工程性質 22、工程概況 2三、主樓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 31、主樓基礎底板工程概況 32、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準備工作 33、施工程序 54、墊層混凝土施工 55、底板鋼筋施工 66、基礎模板施工 87、大體積混凝土施工 98、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裂縫控制 109、大體積混凝土測溫控制 1910、針對測溫成果采取的措施 19附圖1:厚大體積底板鋼筋面筋支撐圖 20附圖2:基礎磚模示意圖 21附圖3:筏板(FB6)與基礎底板連接處模板大樣圖22附圖4:筏板大體積混凝土隔斷帶示意圖 23附圖52、:筏板(FB6)混凝土澆筑泵管布置圖24一、編制依據1、 *大廈工程施工招標文件。2、 *大廈工程答疑紀要.3、 大廈工程建筑設計圖紙(設計號2004-2-111)。4、 *大廈0。00以下施工組織設計.5、 *大廈0。00以下設計交底、圖紙會審紀要。6、 現行國家及湖北省的有關規范、規程和標準及強制性條文的規定,湖北省及武漢市現行的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規定。7、 我集團公司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二、工程概況1、工程性質(略)2、工程概況*大廈工程為一綜合性辦公大樓,總用地面積為17281平方米,大廈由二十三層主樓,五層裙樓及二層地下室組成,建筑高度84.6米,建筑面積約67580平方米,建筑功3、能地上為發行總公司用房,大樓物業管理,廣告公司用房,辦公,資料庫,采編辦公用房、會議室及其配套用房等,地下為機動車庫及設備用房。結構形式:本工程采用的基礎型式裙樓為柱下獨立基礎、主樓為筏板基礎;主樓部分為框架核心筒結構,裙樓部分為框架結構,建筑造型部分采用鋼結構裝飾構架。結構抗震等級:主樓部分-框架為三級,框支梁XKL,框支柱ZXKZ為二級,核心筒為二級。 裙樓部分框架為四級.建筑總層數:地下二層,地上裙樓五層,主樓二十三層。本工程建筑耐久年限為50年,建筑防火分類為一類高層。建筑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三、主樓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1、 主樓基礎底板工程概況 地下室主樓基礎底板由主樓筏板基礎(4、FB6,H=2400)、獨立基礎(J-1J-4,H=1000)及基礎底板(H=500)組成,總面積為2538,基礎底板總混凝土量為4798m3,其中主樓筏板基礎(FB6)混凝土量為4020m3,屬大體積混凝土底板,施工中要采取措施進行溫度控制,以防止混凝土內外溫差過大產生結構裂縫(溫差引起的混凝土拉應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強度時,將出現裂縫。)2、 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準備工作1) 技術準備(1) 對施工圖紙認真仔細閱讀及熟悉,參加圖紙會審,從施工角度提出意見及建議。(2) 根據設計圖紙及有關施工規范,編制施工方案.選定商品混凝土供應商,并按設計混凝土強度、抗滲及溫控要求,提出混凝土級配試配,進行混5、凝土配合比優化,最后選定配合比.(3) 認真進行技術交底,根據批準的施工方案,交底到技術人員和班組長,并強調嚴格執行.(4) 根據設計和施工方案,對所需主要材料,如鋼筋、直螺紋套筒、各種模板、螺桿等,核算所需數量,作出備料計劃,選用材料必須嚴格把好質量關,材料必須有質量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2) 基坑排水根據地質報告提供的地下水情況,本基坑不設井點降水系統,基坑排水采用明溝系統,排除雨水、施工用水及少量基坑滲漏水,在基坑四周設置排水溝及集水井,低標號混凝土鋪底,用磚砌墻后抹灰,有積水時用移動潛水泵將積水排至基坑頂部排水溝,降大雨時增加排水泵,并及時將水從基坑中排出。3) 安全及防護設施搭設進入6、基坑的安全通道,并在二側設置欄桿,在基坑頂部四周設置安全欄桿,并達到安全標準。施工中隨時注意基坑圍護結構的安全,特別注意基坑坡頂的地下管道、排水管、窨井、房屋等處有否變化,在降大雨時,注意基坑邊坡有無異常。4) 底板施工放線測量將地面上測設好的軸線控制點,用經緯儀引入基坑,并設置好臨時控制點,澆灌底板前在墊層上測量放線,先進行上下校對,高程控制用已設置的水準基點轉入基坑,控制底板高程,測量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規范要求。3、施工程序先施工主樓筏板基礎,后施工獨立基礎及基礎底板,先深后淺,一次澆灌。外墻水平施工縫留在離底板350高度處,內墻不翻邊,留在底板面,水平施工縫采用3厚鋼板止水帶.底板主要施工7、程序:主樓筏板墊層墊層上防水層-磚模獨立基礎及底板墊層防水層底板鋼筋-后澆帶模板后澆帶止水鋼板安裝-隱檢底板混凝土澆灌覆蓋保溫及養護4、墊層混凝土施工墊層混凝土是底板施工的一個重要環節,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和規范進行。1) 基坑土方開挖到近基礎高程時,留200300左右土層,以免擾動原狀土,預留土層用人工修土,基坑修整后抓緊基槽驗收,并隨即安裝側模澆灌墊層混凝土,施工中應對基槽進行保護,并防止基底土反彈、基槽粘土遇水軟化,當墊層混凝土澆筑前遇到下雨應盡可能用塑料布覆蓋,作臨時性保護。2) 按設計后澆帶底部增設的厚100寬2400的防水墊層混凝土,應最先施工,墊層混凝土澆完后2-3天再施工上面的二8、氈三油防水層,防水層施工按防水層施工規范進行。3) 側模采用50100方木或10#槽鋼,用25鋼筋打入地面作立楞,間距10001500.5、底板鋼筋施工1) 按設計要求,筏板基礎、獨立基礎、基礎底板鋼筋接頭采用等強度滾軋直螺紋套筒連接技術,等級為A級,直螺紋連接工藝簡單,施工速度快,連結強度高,連接質量應滿足國家現行標準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的要求.對施工滾軋直螺紋套筒連接接頭的工人必須經過培訓,采用滾軋直螺紋套筒連接時應先檢查鋼筋的車絲情況是否合格,不合格的要切除重新車絲。鋼筋連接施工質量的控制分三個步驟:加工質量控制,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檢驗驗收。這三個步驟都很關鍵,加工時嚴格按照有關規范9、及技術規程進行并及時做預檢,加工質量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送至現場安裝,安裝過程中人為因素較多,故施工員應提前做好培訓及交底工作,且選擇認真負責、訓練有素的專職人員進行操作,現場施工過程中應及時通知質檢員進行現場取樣送檢,檢驗合格后再進行下一工序施工。鋼筋的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同一構件中相鄰縱筋的機械連接接頭宜相互錯開,機械連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d(d為縱筋的較大直徑),位于同一連接區段內的受拉縱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大于50。直螺紋套筒連接接頭(500個接頭為一個檢驗批)必須按要求取樣送檢,試驗結果必須合格,鋼筋綁扎安裝完畢后,由班組組織進行自檢,合格后報專職質10、量員組織復檢,最后由質檢、資料部門填寫報驗單報監理,并會同監理一起進行鋼筋隱蔽驗收,并辦理好隱檢手續。2) 500厚的底板采用與底板面筋同規格的鋼筋制作的馬凳來支撐面筋,間距為800800。1000、1200厚的承臺及底板采用與承臺、底板面筋同規格的鋼筋制作的馬凳來支撐面筋,間距為800800,并用扎絲固定在板筋上,墊層及平臺模板驗收后,根據圖紙鋼筋間距彈線,受力鋼筋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板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差為+8mm,-5mm。主樓部分2400厚的大底板,由于鋼筋層數多,重量大,在施工過程中,采用角鋼焊成支架支撐面筋,具體詳見附圖1厚大體積底板鋼筋面筋支撐圖,支撐架排距為120011、。3)框架柱、剪力墻、外墻按設計圖紙在澆灌底板前須埋入基礎底板,a、 裙樓框架柱縱筋全部伸入柱基及筏板基礎底,并彎折15d。b、 主樓框架柱縱筋四個角筋伸入柱基或筏板基礎底部且每隔一根縱筋伸入柱基或筏板基礎底部,并且都彎折15d。c、 筒體剪力墻縱筋每隔一根伸入基礎底部,并彎折15d。d、 筒體暗柱同主樓框架柱.e、 地下室外墻、內墻縱筋錨入基礎內不少于30d,每隔兩對鋼筋有一對鋼筋插入基礎底部。f、 所有框架柱及筒體暗柱在柱基或筏板基礎內設三道定位箍筋,規格同上部箍筋。4)鋼筋保護層厚度a、 地下室外墻外側、筏板基礎、獨立基礎、基礎底板板底為50b、 地下室外墻內側為15;筏板基礎板面為2512、;獨立基礎面為16-22(不小于面筋的直徑);基礎底板板面為20。6、基礎模板施工按照施工進度計劃,提前計劃、采購模板工程所需材料,保證充足的材料供應,以保證工程施工進度。基礎底板模板采用磚模,M10灰砂磚,M5水泥砂漿砌筑。1) 獨立基礎在底板以下部分都采用磚模,獨立基礎、基礎梁、筏板周邊采用磚模砌筑至基礎面標高。詳見附圖2基礎磚模示意圖2) 筏板(FB6)與底板連接處,采用25短鋼筋焊在角鋼支架上,在短鋼筋上插入48鋼管,并且定位模板下邊線,用木枋和48鋼管組成支撐系統.詳見附圖3筏板(FB6)與基礎底板連接處模板大樣圖3)集水井模板配成定型模板,并在底部開幾個小孔,用以釋放澆灌混凝土時產13、生的空氣,以利于降低浮力。在安裝集水井模板時,在集水井底部焊接豎向支撐鋼筋,支撐于底板墊層上,用鐵絲把模板綁扎于筏板基礎鋼筋上,在澆灌混凝土前,吊一個塔吊標準節壓于模板上,防止集水井模板上浮,以保證集水井的尺寸及標高位置準確。4)由于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大、流動性大,大體積混凝土底板厚度達2400,長度有62.68m,混凝土澆搗時,如果順其自然流淌,混凝土斜面坡度將達到1:20左右,坡底處混凝土將會發生離析現象,造成坡底處都是水泥漿,影響混凝土強度及質量,因此需在筏板(FB6)大體積混凝土澆灌時,在筏板長向設置兩道雙層鋼絲網隔斷帶(隔斷帶高1400),限制混凝土過多流淌,保證混凝土的澆灌質量.具體14、詳見附圖4筏板大體積混凝土隔斷帶示意圖。7、大體積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供應A區底板一次性澆筑混凝土總量為4789m3,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省構的供應、運輸能力,計劃80小時澆筑完成。省構余家頭站有HZS120型攪拌站一座,雙臺班(24小時)可生產混凝土2000 m3,計劃本次大體積混凝土澆筑使用兩臺高壓地泵(泵送能力40 m3/小時。臺),投入18臺混凝土攪拌運輸車(8臺6 m3車、10臺8 m3車),正常情況每小時運輸能力在110 m3左右,可滿足現場連續澆筑的需要。澆灌混凝土前,由試驗室技術人員對混凝土的攪拌質量進行監控,對粗、細骨料進行事前檢查,碎石應符合連續的顆粒級配,混凝土的坍落度、15、和易性應符合泵送混凝土的工藝要求,應對輸送泵等機械進行維修,并加強保養.隨著天氣條件的變化,對混凝土坍落度及外加劑進行適當的調整,以滿足不同條件下的施工需要.本次大體積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0P6,內摻12%UEA微膨脹劑,控制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在810小時,坍落度在1618cm。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應進行開盤鑒定,其工作性能應滿足設計配合比的要求,開始生產時應至少留置一組標準養護試件,作為驗證配合比的依據。混凝土拌制前,應測定砂、石的含水率,并根據測試結果調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結構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用于檢查結構構件混凝土強度的試件應在混凝土澆灌地點隨機抽取.2)地泵、泵16、管布置及保護合理布置混凝土輸送管道,是保證泵送混凝土施工順利進行的首要條件,根據線路最短、彎頭最少的原則布置,本次大體積混凝土澆筑使用兩臺高壓地泵,兩條輸送管道同時進行連續澆筑.泵管布置詳見附圖5筏板(FB6)混凝土澆筑泵管布置圖.8、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裂縫控制(1)底板混凝土內外溫差計算基礎底板長62.642m,寬36.365m,厚2.40m,采用C40P6,配筋率為0.5455%,地基土為粘土層。施工采用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用量控制在252/m3,采用一次性澆筑不留施工縫,預計混凝土的澆筑時間在9月中旬,月平均氣溫為28.1)由于水泥水化熱引起混凝土內部絕熱溫升: T=WQ0(1-17、emt)/C式中:T-混凝土不同齡期的絕熱溫升(),W-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3)取252/m3Q0-單位水泥28天的累計水化熱(J/)取410103J/kgC-混凝土的比熱,取993。70 J/K混凝土容重,取2400/m3t-混凝土齡期(d)m常數,與水泥品種、澆筑時溫度有關 設計C40P6混凝土絕熱溫升計算如下: 令e-mt =0時,Q0=410000J/(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T=252410000/(993.72400)=43。32根據有關資料,混凝土的實際最高溫升在澆筑后的第3天,由圖7-2查得:T3=43.320.65=28.162)混凝土澆筑時,要求入模溫度控制在3018、以內。 T0=303)混凝土澆筑后三天時,最高內部溫度值; T3max= T0+ T3=30+28.16=58。164)混凝土澆筑時預計為9月中旬,平均氣溫為28,則混凝土的內外溫差為: 內外溫差=58.16-28=30.16 25 通過以上計算,主樓地下室底板必須采取相應技術措施,否則,易產生表面溫度裂縫。(2)底板混凝土收縮溫度應力計算:預計底板混凝土澆筑30天左右,底板混凝土的溫度就可降至周圍大氣的溫度,驗算底板混凝土整體澆筑后,是否會產生收縮性裂縫。底板L=62。642m,H=2.40mH/L=2.4/62.642=0。038 0。20 符合計算假定1) 阻力系數:Cx=60N/cm319、=0.06N/mm32) 底板厚度 H=24003) 各齡期的混凝土彈性模量: E(t)=E0(1-e0.09t) 式中:E0= 3.25104N/mm2由于3天后開始降溫,所以從第3天開始計算:E(3)=3。25104(1e0.093)=3。25104(1-0.7634)=0.769104Mpa同樣方法求得:E(6)=1.356104 Mpa E(9)=1。804104 Mpa E(12)=2.146104 Mpa E(15)=2。408104 Mpa E(18)=2.607104 Mpa E(21)=2.759104 Mpa E(24)=2.875104 Mpa E(27)=2。9641020、4 Mpa E(30)=3。032104 Mpa 4)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 =110-5/ 5)結構長度 L=62462 6)結構計算溫度: T=Tm+Ty(t) a、混凝土各齡期階段的降溫溫差Tm水泥水化熱引起的最大絕熱溫升:Tmax=43。32混凝土的實際最高溫升在澆筑后的第3天 T3=28。16根據圖72和Tmax計算各齡期階段的降溫溫差:T3-6=43.32(0。650.62)=1.30T6-9=43.32(0。620.57)=2。17T9-12=43。32(0。570.48)=3。90T1215=43。32(0.48-0。38)=4。33T1518=43.32(0.380.29)=3.21、90T18-21=43.32(0.290。23)=2.60T2124=43.32(0.23-0。19)=1。73T2427=43。32(0。190。16)=1。30T27-30=43.32(0.160。13)=0。43B、混凝土的收縮當量溫差Ty(t)根據式(7-22): Ty(t)=y(t)/式中:Ty(t)-混凝土各齡期的收縮值-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 1105而根據式(723):y(t)= y0(1-ebt)M1M2M3M10式中:y0-標準狀態下混凝土的極限收縮值,一般為3.24104 b經驗系數,取0.01 t混凝土齡期(d) M1M2M3M10各種修正系數,經計算總值取為1。50y(322、0)= 3。2410-4 (1- e0.0130)1。5=1。26104y(27)= 3。2410-4 (1 e-0。0127)1.5=1。15104同樣方法求得:y(24)= 1。03710-4y(21)= 0。920510-4y(18)= 0。8010-4y(15)= 0。67710-4y(12)= 0.55104y(9)= 0.41810-4y(6)= 0.28210-4y(3)= 0。144104所以: Ty(30) =1。2610-4/110-5=12.60 Ty(27) =1.15104/1105=11。50同樣方法求得: Ty(24) =10。37 Ty(21) =9.21 Ty23、(18) =8 Ty(15) =6.77 Ty(12) =5.50 Ty(9) =4.18 Ty(6) =2。82 Ty(3) =1。44各齡期階段的混凝土收縮當量溫差為:Ty(3-6)= Ty(6) Ty(3) =2。821。44=1。38Ty(69)= Ty(9)- Ty(6) =4。182。82=1。36同樣方法求得:Ty(912)=1。32 Ty(12-15)=1.27Ty(1518)=1。23 Ty(1821)=1.21Ty(2124)=1.16 Ty(24-27)=1。13Ty(27-30)=1。10所以,結構計算溫差為:T(3-6)=T3-6+Ty(3-6)=1.30+1。38=24、2。68T(69)=T6-9+Ty(6-9)=2。17+1。36=3.53T(9-12)=T9-12+Ty(912)=3.90+1.32=5。22T(12-15)=T1215+Ty(1215)=4.33+1。27=5.60T(1518)=T15-18+Ty(1518)=3.90+1.23=5.13T(18-21)=T1821+Ty(1821)=2.60+1.21=3.81T(2124)=T21-24+Ty(2124)=1.73+1。16=2.89T(24-27)=T2427+Ty(24-27)=1。30+1.13=2.43T(27-30)=T27-30+Ty(2730)=0。43+1.10=125、.537)應力松弛系數S按下表采用各齡期混凝土的應力松弛系數St(d)36912151821242730S0。570。520。480.440。410。3860.3680。3520.3390。3278)計算溫度應力:max=ET(1-1/chL/2)s式中:=(CX/HE)0.5(36)=0.5(0.769104+1。356104)11052.68 1-1/ch(0.06/24001.0625104)0。531321(0.57+0。52)/2 =1。062510411052.68(1-0。4177)0。545 =1。062510411052.680.58230.545=0。0904Mpa同樣方法26、求得:(6-9)=0。1306Mpa (912)=0.1933Mpa (12-15)=0。2009Mpa (1518)=0.1774Mpa (18-21)=0。1273Mpa (21-24)=0.0934Mpa (24-27)=0。0761Mpa (2730)=0。0465Mpa 總的溫度應力為:max =(3-6)+(69)+(912)+(2730) =0.0904+0。1306+0。1933+0。2009+0.1774+0。1273+0。0934+0。0761+0.0465=1。1359 Mpafl=1.71 Mpa所以,底板整體澆筑后不會由于降溫溫差和混凝土收縮而形成收縮裂縫。(3)溫度27、裂縫控制的技術措施混凝土澆筑后,由于水泥水化熱導致混凝土內部溫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熱較快,形成內外溫差,使混凝土內部產生壓應力,表面產生拉應力,此時,混凝土的齡期很短,抗拉強度較低,因此,在混凝土澆筑后的升溫階段,混凝土的表面易產生表面裂縫,本底板通過計算,升溫階段混凝土的內外溫差大于25,因此,必須采取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縫的措施。當混凝土降溫時,由于逐漸散熱而產生收縮,再加上混凝土硬化過程中,混凝土的內部拌合水的水化和蒸發以及膠質體的膠凝等作用,促使混凝土硬化時的收縮,在收縮時由于受到基底及結構本身的約束,會產生很大的收縮應力(拉應力),當收縮應力超過當時的混凝土抗拉強度時,就會產生收縮裂縫,本28、底板通過計算,收縮應力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因此不會形成收縮裂縫。 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縫的措施:1)優化混凝土配合比配合比中水泥用量,每增加10其水化熱將使混凝土溫度上升1,因此,首要的措施是選定合理的配合比,即要滿足設計強度及抗滲要求,也要盡量減少水泥用量,或采用低水化熱水泥,以控制水化熱溫升,要求使用普通硅酸鹽42.5級低熱水泥,每m3混凝土水泥用量控制在252以內。為增加混凝土可泵送性,配合比中摻加粉煤灰(按水泥用量的10-20左右摻加)也可以減少水泥用量,混凝土配合比中要適當摻加減水劑及緩凝劑,可以減少配合比中用水量及增加混凝土和易性,設計配合比要求按以上要求調整試配,并經檢驗后選定。229、) 混凝土中摻加UEA微膨脹劑(水泥用量的12)配成補償收縮性混凝土,混凝土中由于加入UEA微膨脹劑(限制膨脹率0。020.04),混凝土產生微膨脹能轉化為自應力(0。20.7Mpa預壓應力),使混凝土處于受壓狀態,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一般經驗,補償溫差可達5-10。)3)盡可能降低混凝土出機溫度和入模溫度 澆灌厚大體積混凝土時應盡量避開高溫天氣,商品混凝土廠家生產的混凝土盡可能采取一此措施(如加冷水攪拌、骨料遮陽降溫等),爭取混凝土出機溫度盡可能低一些,確實保證混凝土澆灌強度,以加快現場澆灌速度,縮短上下層覆蓋時間,減少每層混凝土日照時間,以爭取降低混凝土入模溫度.1) 混凝土澆搗必須30、設二排振搗器,坡頂和坡腳各一排,仔細振搗,每一振點的振搗時間以混凝土表面呈現浮漿,混凝土不再下沉為止,振搗工作應從澆灌層的下端開始,逐步上移,振搗器振搗時伸入下層的深度不應小于50,振搗器的移動間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徑的1.5倍.泵送混凝土由于坍落度大,混凝土內泌水量可能比較多,要在磚模板上留小排水孔,及時排出多余的水分。由于泵混凝土表面水泥漿較厚,在澆搗后24小時初步按標高用長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搓板反復搓壓數遍,使其表面密實,在初凝后終凝前再用木搓板二次抹壓閉合收水裂縫,控制混凝土表面龜裂,減少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發,有利于混凝土養護。2) 蓄熱保溫,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混凝土澆搗完成后(終凝)在31、混凝土表面覆蓋一層塑料薄膜,上部蓋二層毛氈,頂上再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對混凝土進行蓄熱保溫,達到控制混凝土表面降溫速率,減少溫度梯度(溫度梯度控制,按JBJ22491規程規定,混凝土澆筑塊體的降溫速度不宜大于1.5/d,因為混凝土總體降溫緩慢,可充分發揮混凝土徐變特性,減低溫度應力),使混凝土表面溫度與混凝土中心溫度差始終控制在25以內。集水坑、電梯井及底板側壁,拆模后掛一層塑料薄膜和二層毛氈。進行蓄熱保溫養護。毛氈養護材料的厚度由下式計算得:=0。5H(TaTb)K/1(TmaxTa)式中: -毛氈厚度 mH - 大體積混凝土厚度 2.4m-毛氈的導熱系數 0。04W/(m。k)1-混凝土的導熱32、系數 2.3W/(m.k)Ta-混凝土與養護材料接觸面溫度,當混凝土內外溫差控制在25時,Ta=Tmax-28=71。3228=43.32Tb-施工時大氣平均氣溫 28K -傳熱系數修正值 1.3=0。5H(Ta-Tb)K/1(Tmax-Ta)=0。50.042.4(43.3228)1.3(2.3(71.3243.32)=0.0148m=1。48cm通過理論計算,采用上下各一層塑料薄膜,中間夾二層毛氈進行大體積混凝土養護時,其內、外溫差值可控制在25以內,以滿足規范規定的要求.9、大體積混凝土測溫控制隨時掌握混凝土內部溫度變化情況是指導大體積混凝土養護工作的關鍵所在。為及時控制和了解底板混凝土33、內部各階段、各部位溫度變化情況,做到信息化施工,要定時對混凝土中心溫度進行測量,隨時掌握混凝土內外溫差情況,以調整覆蓋養護層厚度.本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測溫由專業單位采用智能計算機監測控制系統進行監測。10、針對測溫成果采取的措施根據計算機所提供的測溫數據,在混凝土升、降溫過程中,如混凝土內外溫差值超過25,而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周圍環境溫差較小,應加蓋保溫層,以防止結構裂縫;如混凝土內外溫差值較小,而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周圍環境溫差超過25,應減少保溫層,以防止表面溫度裂縫。當兩者出現矛盾時,以混凝土內外溫差控制為主要矛盾。在混凝土降溫過程中,當混凝土內外溫差趨于穩定并逐步減少時,在底板混凝土表面逐層取走毛氈,有意識地加快混凝土降溫速率,使其逐漸趨于常溫,順利完成大體積混凝土的養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