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垣縣國家氣象觀測站總體規劃設計方案(54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5478
2023-06-14
54頁
4.55MB
1、河南河南長垣縣國家氣象觀測站長垣縣國家氣象觀測站總體規劃設計方案總體規劃設計方案2019.03廣州智海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總規中的位置及影像圖的位置 項目概況:長垣縣氣象局老址位于長垣縣衛華大道西段路南,區站號53998經度11439E,緯度3512N,觀測場海拔高度61.6米,長垣縣氣象局新址位于蒲西一路東側,懷德路南側,地塊南側和東側均為耕地,場地平整。項目性質為:國家氣象觀測站。在滿足觀測功能要求的前題下,充分利用現有空間,著力打造“示范性,標桿性,綜合性”氣象科普觀測區。項目以智慧氣象為目標,將氣象觀測,氣象科普等整合在一起。業務區以對稱的空間形式為主,簡潔大氣,主次分明。觀測區大面積草2、坡結合局部植物組團為主,保證觀測要求的同時為場區增綠。項目總規劃用地:占地約30畝,占地面積約20001平方米;建筑面積:1485平方米;綜合容積率:0.097;總建筑密度:4.96%;綠地率:77.6%。土地證書 宗地圖 前期分析 長垣縣,位于豫東北地區,居鄭州、新鄉、安陽、濮陽、開封、菏澤等城市之間,東隔黃河與山東省東明縣相望,南與封丘縣、蘭考縣毗連,北與滑縣、濮陽縣接壤,因古時“縣有防垣”而得名。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位分析 長垣縣氣象局老址位于長垣縣衛華大道西段路南,區站號53998經度11439E,緯度3512N,觀測場海拔高度61.6米,長垣縣氣象局新址位于蒲西一路東側,懷德路3、南側,占地約30畝,占地面積約20001平方米,地塊南側和東側均為耕地,場地平整。項目概況現址位置 設計理念 “注重生態、塑造特色、激發活力”為主題,將生態與辦公相結合,創造出生態辦公的環境,人與環境的和諧共生。在建筑整體設計中,我們將整個建筑設計成新中式風格,并且加入了斜面的造型,凸顯建筑的主入口;通過現代的造型和手法修飾了傳統建筑中的中式窗戶和飛檐,讓中式建筑以一種更生態、更現代、更具生命力的品相出現。在空間布局中引入中式庭院理念,保證空間的通風與采光,增加了空間的多變性和層次感,富有情趣,創造出生態辦公的環境,人與環境的和諧共生。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方案 壹 總體設計 總體平面4、圖圖例:01主入口生態停車位業務樓3FH=12M氣象賦廣場清風亭文化長廊休息平臺陽光草坪氣象輔助觀測場輔助用房氣象觀測場生態停車位 道路分析圖圖例:圖例:市政道路內部道路人行道路 消防分析圖圖例:圖例:城市消防消防環道 功能分析圖圖例:圖例:生態停車區氣象業務區科普游園區氣象觀測區輔助用房區景觀分析圖圖例:圖例:主景觀軸線次景觀軸線 日照分析圖圖例:圖例:8小時+7小時6小時5小時4小時3小時2小時1小時0小時 豎向分析圖圖例:建筑定位分析圖圖例:鳥瞰圖1(由北向南)圖例:項目占地約30畝,東西向長200米,南北向寬100米。業務辦公樓及附屬用房位于場地東側。氣象觀測站位于場地西側。觀測站探測5、環境保護標準 1.1.核心保護區范圍核心保護區范圍 建設保護控制范圍:觀測場圍欄外移0-200米,建設保護范圍不得建設與氣象站無關的建、構筑物;其中觀測場圍欄外移30米范圍內不得種植高于1米作物、樹木。其中:1)在觀測場圍欄外移30米范圍內不得建設公路;2)在觀測場圍欄外移50米范圍內不得建設大型水庫;3)在觀測場圍欄范圍外100米不得建設鐵路;4)在觀測場圍欄外移200米范圍內不得新增各種影響探測環境的源體;5)觀測場圍欄與四周障礙物的水平距離,為該障礙物高度的8倍以上或障礙物遮擋仰角小于7.13,觀測場日出、日落方向的建、構筑物的高度角小于等于7。鳥瞰圖2(由西向東)圖例:景觀軸線鳥瞰(由6、東向西)建筑設計 業務樓透視圖1(由西向東)圖例:業務樓主體建設面積約1500,共三層(依據探測環境保要求)樓內功能用房為綜合業務平臺、國家突發預警信息發布平臺、人工影響天氣指揮中心、農業氣象觀測試驗平臺等材質分析圖例:業務樓透視圖2(由北向南)圖例:業務樓透視圖3(由北向南)業務樓透視圖4(由東向西)圖例:附屬用房透視圖1(由北向南)圖例:附屬用房建設面積約200,用于職工食堂、人工影響天氣車炮庫等。材質分析圖例:附屬用房透視圖2(由東向西)圖例:附屬用房透視圖3(由南向北)圖例:附屬用房透視圖4(由西向東)圖例:大門效果圖(由北向南)景觀分區 氣象業務區圖例:門前廣場(由西向東)附屬用房廣場(由東北向西南)水景廣場(由東向西)圖例:氣象科普區圖例:氣象賦景墻透視(由西向東)氣象史話景墻透視(由南向北)圖例:氣象標識牌(由西南向東北)圖例:氣象文化長廊透視1(由東向西)圖例:氣象文化長廊透視2(由東南向西北)圖例:氣象文化主題雕塑效果圖1(由西向東)氣象文化主題雕塑效果圖2(由東向西)清風亭透視1(由東向西)氣象游園及氣象觀測區圖例:休息平臺效果圖(由南向北)觀測場效果圖(由東北向西南)生態停車區圖例:生態停車位節點1(由北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