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下循環水池項目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675944
2023-06-14
13頁
529.54KB
1、 一、 編制依據(一)設計文件及相關文件;(二)施工圖及說明;(三)我公司質量體系標準文件;(四)建筑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序號規范編號規范名稱1GB50026-2007工程測量規范2GB502022002建筑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3GB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4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5JGJ182003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6GB14991998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7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8JGJ/T1782009補償收縮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9JGJ/T109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程(五)施工現場資料及施工工況;(2、六)施工組織設計。二、工程概況1.簡述本單體工程為塔下循環水池,水池軸線長48米,軸線寬度16米,斜坡長2。1米,首層層高在B、C軸線部分區域高度6.3米,在A、B軸線區域高度4.80米。水池四周為鋼筋混凝土池壁,墻體厚度分為300mm和400mm兩種。底板墊層為C15素砼墊層,水池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為C30,抗滲等級S8,抗凍等級F150.水池底板,總混凝土量約1046m,自后澆帶劃分,后澆帶與9軸線區域,混凝土方量約571m,后澆帶與1/2軸線區域,混凝土方量約475m。塔下水池底板面標高為-3。40m至1.90m,局部底標高3。90m。池內及池壁設計800mm800mm柱共6根、600m3、m800mm柱共15根,柱子總計21根.2.施工重點難點本工程結構施工專業性強,標準要求高,尤其是底板、池壁的防滲、抗凍砼施工,要求施工工藝高。本工程施工正處于冬季,施工地點屬于寒冷地區,為保證混凝土的設計使用壽命和使用功能,必須采取安全可靠的冬季施工措施。結構混凝土采用C30抗滲防凍混凝土,要綜合考慮冬季施工的不利因素,采取可靠的施工、保溫、養護措施。混凝土一次性澆筑量大,因此必須做好嚴密的施工組織和施工安排。施工重點及難點:水池大方量混凝土澆筑施工、斜坡模板支設、后澆帶的處理.三、施工部署(一)施工段劃分水池底板計劃分為二次完成混凝土施工。具體先后順序及部位是:水平后澆帶1/2軸線底板區域4、-水平后澆帶9軸線底板區域(底板頂面向上550mm高度設置水平施工縫)。第一施工段:水平后澆帶1/2軸線底板區域,混凝土方量475m,按照35m/小時泵車計算,采用2臺泵車,則合計每小時澆筑混凝土70m,共需要7小時,考慮在底板以上墻體和柱子澆筑高度為550mm為吊模、混凝土供應,移泵等不利因數,澆筑速度較慢,則綜合考慮完成上述混凝土澆筑時間為:8。5小時。計劃從早上8:00開始澆筑,計劃到16:30分完成混凝土澆筑。第二施工段:水平后澆帶9軸線底板區域,混凝土方量571m,按照35m/小時泵車計算,采用2臺泵車,則合計每小時澆筑混凝土70m,共需要8小時,考慮在底板以上墻體和柱子澆筑高度為55、50mm以及混凝土供應,移泵等不利因數,澆筑速度較慢,則綜合考慮完成上述混凝土澆筑時間為:9。5小時。計劃從早上8:00開始澆筑,計劃到17:30分完成混凝土澆筑.(二)施工機械布置要求:第一施工段澆筑時,在位于目前鋼筋場地與木工場地,靠近提升水池旁邊,架設1臺天泵,并預留足不小于4。5米寬度的車行通道。在后澆帶的西側原有公路上架設第2臺天泵,并將已有建筑房屋旁的廢棄汽車移開,并同時保證車行通道4.5米寬度位置及1臺混凝土運輸車卸料的空間。保證卸料車輛、運輸通道及兩泵車的工作空間。在西側公路上的兩臺泵之間現有的土方移開,搭設23個直卸溜槽,部分混凝土運輸車輛直接從卸料槽卸料。第二施工段澆筑時,6、在位于1/2軸線的西面,架設1臺天泵,并預留足不小于4。5和卸料通道。在后澆帶的西側原有公路上架設第2臺天泵,并時保證車行通道4.5米寬度位置及1臺混凝土運輸車卸料的空間。保證卸料車輛、運輸通道的工作空間.卸料槽的搭設根據現場實際,同上搭設23個卸料槽。(三)泵站生產能力及混凝土運輸車配置商砼公司利用生產能力為每小時生產180m的全數字化控制攪拌站1臺進行攪拌,則生產最大方量571m只需要3。5小時左右,生產能力遠滿足該工程的最大需求量。工程施工計劃安排臂架泵2臺,綜合核算平均每小時兩臺泵可泵送混凝土為70m,完成571m混凝土澆筑工程約需8.1小時.根據攪拌車的平均車速,平均運輸方量和在工地7、上累計卸料時間,以及從攪拌站到工地間的往返距離即可算出所需攪拌車的總量.混凝土運輸車數量 =13.2車14車 實際配車14臺,即每臺臂架泵具有7臺運輸車供料。四、主要施工技術措施(一) 施工工藝及測量定位1、施工工藝:水池底板下部鋼筋綁扎水池底板上部鋼筋綁扎后澆帶模板安裝柱子及剪力墻插筋水平方向止水鋼板安裝基礎模板安裝底板砼第一次澆筑底板砼第二次澆筑。每次混凝土澆筑完畢后人工收面,并同時采用彩條布或地膜加保溫棉進行覆蓋.2、測量定位根據業主提供的坐標控制點和水準點,復核起點坐標和水平基準點標高,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施工測量工作。并建立矩形控制網,將控制樁引測到基坑的周圍,并對控制樁加以保護.再8、利用全站儀來完成水池的測量放線定位工作。水池測量定位:利用業主方指定的已知點坐標,測設水池控制點及控制線。已知點的坐標為:點1:A=262。597,B=178。442;點2:A=277.245,B=297.611,H=500。478根據總平面布置圖,水池待測坐標為:第1點:A=265。000,B=213.800;第2點:A=265.000,B=197.800;第3點:A=217.000,B=213。800;第4點:A=217.000,B=205.800.利用已知點的坐標分別測設出水池的4個坐標點,將4個點首位相連形成矩形控制網,復核合格后,作為最終施工控制線.因設計圖紙0。000=500.009、米,因此控制點高程相對高程為+0。478米,并以此作為高程控制的依據。(二) 施工縫位置留設根據前述施工部署,底板混凝土澆筑以后澆帶為界限,即設置在1/4軸線與1/5軸線之間,并分兩次澆筑。根據設計圖紙,考慮止水鋼板的便捷設置與施工規范要求,因在每根柱根部位置高出板頂面400mm高度具有凸臺,且止水鋼板按照埋設150mm深度考慮,因此水平施工縫留設在底板頂面向上550mm高度處。止水鋼板采用3mm厚鋼板,以后澆帶界線劃分,每邊寬度150mm。(三)鋼筋工程鋼筋工程中制作、安裝要求及主要技術措施在施工設計中已詳述,在此不再敘述。針對底板雙層雙向鋼筋的情況,要求底板鋼筋安裝順序及對設置的馬凳位置和10、數量要求是:1、鋼筋安裝順序:水池底板下部橫向鋼筋底板下部縱向鋼筋安裝-底板柱子位置下部網片筋安裝馬凳筋安裝-底板上部縱向鋼筋安裝-底板上部橫向鋼筋安裝-柱子插筋水池側壁鋼筋安裝柱下凸臺加強筋安裝-底部加腋鋼筋安裝。2、馬凳設置:每個馬凳成型尺寸,:采用直徑22的鋼筋,撐角水平長度200,上部水平段長度400,豎向長度830,每個馬凳總長度2460。排布:馬凳鋼筋采用底板鋼筋同直徑鋼筋,橫向排距2。5米,縱向間距1.8米對整個水池平面進行布置。(四)模板工程:模板工程中制作、安裝要求及主要技術措施在施工設計中已詳述,不再敘述。在此重點針對后澆帶和斜坡模板進行要求如下:1、后澆帶模板施工:后澆帶11、模板采用鋼筋架子、密目鋼絲網、止水鋼板、支撐鋼筋共同組成。其中豎向通長鋼筋分別與上下底板網片鋼筋焊接,間距600,斜撐鋼筋采用直徑16的鋼筋,且兩端分別焊接在豎向鋼筋和底板鋼筋上。位置要求等見下圖.2、獨立柱及水池側壁模板:在柱子區域400mm高度凸臺頂部設置止水鋼板,其余墻體均在此位置設置止水鋼板,并將混凝土澆筑高度控制在距離板頂550mm高度.吊模區域的豎向模板,在模板下口設置鋼筋支架,其下口高度控制為底板上口高度.水平位置止水鋼板安裝示意圖見下:3、斜坡模板:斜坡位置模板支設采用對拉螺栓,下部焊接在底板鋼筋的下層鋼筋上,上部焊接在上部面層網片鋼筋上,外部模板拉線鉆孔,模板安裝采用蝴蝶卡和12、螺母加固.自下而上,施工順序依次是:三排拉桿上下焊接-鋼筋保護層設置-鉆孔模板安裝-設置斜向鋼管設置水平向鋼管支設蝴蝶卡及緊固螺母。詳圖見下。(五)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拌制將按照設計文件的要求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標號及選用材料均必須符合施工圖紙要求,即:C30,P8,F150。在本工程的混凝土中采用摻入適量的級粉煤灰,粉煤灰為球狀玻璃體,具有良好的滾珠效應,有利于泵送;同時粉煤灰中含有豐富的活性SiO2,與水泥水化反應釋放出的Ca(OH)2進行二次水化反應,生成對強度有貢獻的水化硅酸鈣凝膠,可填充混凝土孔隙,提高混凝土后期強度和密實度。同時粉煤灰在水化時發熱量較低,速度較慢,起到延13、緩熱峰期降低熱峰值的作用,可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內外溫差。其次,本工程混凝土中摻入了適量的高效緩凝減水劑,用減水劑來調節混凝土的初終凝時間,以控制和延緩水化熱的集中產生和釋放,從而大大降低了熱峰值,達到有效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的目的。本工程計劃于2012年1月9日10日施工,混凝土入模溫度To=10,其中心最高溫度為: 每立方米砼水泥用量水泥比熱 260337000Tmax=To+ =10+ =46.6 混凝土比熱混凝土密度 9962400若混凝土表面覆蓋一層塑料模和保溫棉材料,混凝土表面溫度預測:通過計算得混凝土表面最高溫度Tb=30。即混凝土中心與表面溫差(46.630)=16。625。2.混14、凝土坍落度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水灰比控制在0.5,池底坍落度控制在160mm20mm,柱、斜坡底板、墻混凝土坍落度為160mm。3。混凝土澆筑在澆筑混凝土前,對地基先按標高和軸線進行校正,并清除淤泥和雜物。下料時應對稱下料,均勻施振,不可碰撞模板,以免產生偏移。應及時對軸線、標高進行校核,保證其平面位置正確無誤.合理安排好澆灌順序,確保砼澆灌強度,避免出現冷縫;水平結構砼自短邊開始,沿長邊方向澆筑,砼澆筑方法采用斜面分層,豎向結構采用水平分層,層厚控制在300mm以內,并加強砼振搗,保證砼的密實度。水池先澆筑-2。50米區域,再澆筑1米標高區域,再澆筑斜坡區域和豎向550mm高度柱、墻區域。抗滲15、砼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1)水泥來源應統一,不能混用,以避免產生膨脹不均勻現象,采用不低于32。5R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經過試驗確定。(2)對池底個別較深部位,混凝土應分層澆筑,一次澆筑高度最好在0.50.7m,防止一次成型,保證模板及支撐的穩定性.(3)因天氣溫度低,混凝土澆筑完畢即采用地膜或彩條布與保溫棉共同覆蓋養護。(4)澆筑完畢后,由人工進行二次壓面,防止裂縫的形成。(5)加快澆筑速度,不使其產生冷縫.(6)加強混凝土振搗,即增加二次振搗,保證混凝土密實性.運輸:根據計算,計劃采用14臺運輸車,保證兩臺臂架泵每小時澆筑70m混凝土。振搗:采用50振動棒振搗3臺對混凝土進16、行連續不斷的振搗,混凝土在上層振搗界面前進行二次振搗,下層混凝土初凝前必須完成上層混凝土澆筑施工,并在表面用木抹子搓平,壓光。4。振搗方法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時,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為了防止產生表面混凝土振實而與下層混凝土發生分層、離析現象,慢拔是為了使混凝土能填滿振動棒抽出時所造成的空洞和氣泡。在振搗過程中,宜將振動棒上下略為抽動,以使上下振搗均勻.每點振搗時間為20-30s,視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氣泡,表面泛出灰漿為準。插點要均勻排列,采用交錯式的次序移動,不能漏振,每次移動位置的距離應不大于振動棒作用半徑的1.5倍。要均勻施振,嚴禁采用振動鋼筋骨架或模板方式以達到17、下料和振搗目的.分層澆灌振搗時,振搗上層混凝土要將振動器插入下層砼中50mm左右,以保證結合密實度。5.混凝土養護循環水池施工期處于冬季,混凝土澆筑后立即進行保溫養護,采用:先蓋一層薄膜或彩條布,再蓋一層棉被,因施工區域風較大,蓋好棉被后用木枋壓緊封嚴接頭,并在覆蓋過程中,隨抹平,隨覆蓋,不得在覆蓋后留下腳印或凹坑。6.質量控制措施混凝土攪拌均勻坍落度適合,澆灌應分層下料,分層搗固,防止漏振,模板縫應堵塞嚴密,澆灌中,應隨時檢查模板支撐情況防止漏漿。模板清理干凈,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漿等雜物;混凝土應分層均勻振搗密實,至排除氣泡為止;防止出現麻面.澆灌混凝土應保證鋼筋位置和保護層厚度正確;鋼筋密18、集時應選用適當粒徑的石子,保證混凝土配合比準確和良好的和易性;澆筑高度超過2米時,應用串筒或溜槽進行下料,以防離析;混凝土振搗嚴禁撞擊鋼筋,在鋼筋密集處,可采用直徑較小的震動棒進行振搗;正確掌握拆模時間,防止過早拆模,碰壞棱角,導致露筋.嚴格按施工規范操作,灌混凝土后,應根據水平控制線找平、壓光,終凝后保溫養護;模板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應支承在堅實地基上,有足夠的支承面積,并防止浸水,以保證不發生下沉;可以避免混凝土表面不平整.五、質量通病防治措施1.模板工程支模時遵守邊模包底模的原則。梁模與柱模連接處,考慮梁模板吸濕后膨脹的影響,下料尺寸要略為縮短,使混凝土澆灌后不致嵌入柱內。柱支19、模前必須先校正鋼筋位置;根據柱截面的大小及高度,柱模外面每隔50cm加設牢固的柱箍,防止炸模,保證拼縫嚴密。2。鋼筋工程加強鋼筋配料管理工作,根據設備情況和傳統操作經驗,預先確定各種形狀鋼筋下料長度調整值,配料時考慮周到.綁扎時將多根鋼筋端部對齊,防止鋼筋綁扎偏斜或骨架扭曲,檢查保護層厚度是否準確,并根據平板面積大小適當,注意澆搗操作,盡量不碰撞鋼筋,澆搗過程中由專人隨時檢查,應及時校正。鋼筋遺漏預防措施:綁扎鋼筋骨架之前要熟悉圖紙,并按鋼筋材料表核對配料單和料牌,檢察鋼筋規格是否齊全、準確,數量、形狀是否與圖紙相符,在熟悉圖紙的基礎上,仔細研究鋼筋綁扎安裝順序和步驟;整個鋼筋綁扎后,應清理現20、場,檢查有沒有鋼筋遺漏。3。混凝土工程砼和易性不佳的預防措施:采取在混凝土拌和物中摻外加劑,以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防止麻面。須使模板足夠濕潤,嚴密拼緊,搗固時不發生漏漿,并充分振搗。振搗后很好的養護.防止露筋。固定好墊塊,使其不能移位;保證足夠的砼保護層,振搗密實保護層砼,使模板足夠濕潤避免其吸水過多造成吊角。防止蜂窩.砼出料時充分攪拌,縮短砼出料與澆筑的時間間隔,防止粗骨料與砂漿或水泥漿與粗細骨料的離析.防止露漿并充分振搗砼。防止孔洞.孔洞現象是由于結構內存在空隙,局部地或全部的沒有砼.要求澆筑砼時,嚴格按照方案中振動棒的安排充分振搗.并且避免砂漿嚴重分離,石子成堆。防止板面不平整。規21、范振搗方式,在砼尚未達到規定強度前禁止上人操作。防止變形.須規范安裝模板并提供牢固的支撐,選用強度和剛度足夠的模板,嚴防跑模現象的發生。防止構件位移。準確放線定位,必須把誤差控制在規范規定誤差范圍內.牢固支設模板及預埋件,在砼澆筑前校正、核對或調整.振動棒工作時應盡量避免碰到預埋件,以免構件位移。防止砼強度不足.現場澆筑時充分振搗,砼入坑后應防止離析現象產生;砼澆筑完成后,初凝后立即用濕潤的麻袋覆蓋基礎結構面,并派專人對其澆水進行養護。防止保護性能不良。嚴禁破壞砼結構保護層;采取措施防止進場鋼筋銹蝕。六、 成品保護措施(1)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防止墻體和柱子鋼筋人為或機械因素的破壞或移位; (22、2) 振搗混凝土時,嚴防損害或破壞模板支撐系統; (3) 混凝土澆筑完畢進行覆蓋保溫材料前,根據控制線,先進行第一次大面收平,在覆蓋時,隨抹平隨覆蓋,并不得留下腳印或深凹坑,覆蓋完畢之后,嚴禁人員進入底板混凝土區域任意踐踏;(4)在混凝土能夠上人后,對其進行二次抹壓;(5)因進入冬季施工,氣溫低,水池底板上的覆蓋材料,在春節之后再對其欣開。七、人力、機械、機具計劃(一)作業人員準備作業人員計劃:1、混凝土工:計劃3人一組,共3組人對混凝土進行振搗,2人配合泵工控制天泵澆注走向.其余配備4人對吊模腳部的混凝土人工翻鏟到墻、柱內并及時振搗。合計混凝土工15人;2、木工:配合3個木工在澆注過程中守模23、;3、鋼筋工:2人對澆注過程中出現偏移的鋼筋進行及時調整和處理;4、電工:1人,保證澆注過程中的施工用電和夜晚照明的充足;5、泵工:每臺天泵配1名泵工,共用2臺天泵,卸料由各混凝土運輸車司機負責卸料.合計用:4人。6、澆注完成后,由上述混凝土工對水池進行保溫覆蓋.(二)施工機械、機具、工具計劃本方案中,僅對底板混凝土施工分項工程中所使用的施工機械、機具、工具進行列舉,其余部分在施工組織設計中已闡述,不再重復。投入底板混凝土施工主要施工機具一覽表序號施工設備名稱型號、規格及主要參數數量產地制造年份完好狀況備 注1臂架泵47米2-良好輸送混凝土2混凝土運輸車9m容量14-良好運輸混凝土3全站儀博飛24、BTS-812CLA1臺北京2011年良好測量、放線4水準儀DS321臺四川2011年良好測量、放線5插入式振動器503臺中國2011年良好砼振搗6電焊機500A2臺中國2011年良好7塑質抹子10淌平、壓光8木制收面工具4淌平、壓光9照明燈410照明線足夠11移動配電箱212其余必要的工具、用具等(三)、保溫材料準備: 1、塑料地膜和彩條布:不少于1200;2、保溫棉被:不少于1200;3、利用現場木方,對上述保溫材料接頭位置進行壓蓋.(四)施工準備1、混凝土澆筑之前,提前4-6天與商品混凝土預定預計澆筑的混凝土方量;2、做好鋼筋、預埋件、模板的檢查與驗收工作;3、組織調配好勞動力及物資材料計劃及準備;4、做好施工安全技術交底工作;5、做好施工機具、用具及臨時用電安排;6、保溫棉覆蓋;7、其他必要的準備工作。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