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站項目引水隧洞圍巖工程及壓力管道工程施工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675947
2023-06-14
19頁
543.84KB
1、一、工程概況xx水電站位于xx省xx縣境內,系雅礱江中游右岸最大支流xx河干流水電規劃一庫六級方案中的第三級梯級電站,裝機容量240MW。引水隧洞長約18。7km,洞形為圓形,直徑7。2m.引水隧洞一共分為九段,其中末段(第九段)含調壓井。樁號K17+400K18+775.732引水隧洞及調壓井布置于三疊系下統領麥溝組(T1l)的板巖夾千枚巖、硅質板巖山體中,以類圍巖為主;調壓井為開敞式調壓井,調壓井筒高約140。0m,斷面為圓型,下部內徑5。8m,上部內徑16.5m,調壓井上部置于薄層狀板巖夾千枚巖中,圍巖以類為主.調壓井中下部置于硅質板巖中,圍巖屬類。受xx局基礎處理分局委托,xx中x承擔2、了引水隧洞樁號K17+400K18+775.732段、調壓井及壓力管道的灌漿工程施工任務,按合同工期2009年8月份進場施工,于2009年12月底灌漿工程竣工,總工期5個月。二、引水系統施工段地質簡介2。1 引水隧洞樁號K17+400K18+775.732段工程地質條件簡述段長1375。732m,隧洞軸線方向由S143819E(在18+449。05)轉為S7374E。垂直埋深260410m。巖性為三疊系下統領麥溝組(T1l)板巖夾千枚巖、硅質板巖,巖層產狀N3050W/SW3050,走向與洞軸線夾角2540.層間錯動帶較發育,主要發育3組裂隙:N3050WSW3050(層面)、N4050ESE3、6570、N10WSW85,裂隙較發育,圍巖不穩定,圍巖以類為主,不利結構面組合易在洞頂形成的不穩定塊體,組裂隙對洞壁穩定不利,需加強支護,千枚巖發育段可能存在有害氣體,施工時應加強監測和通風等措施。2.2 調壓井工程地質條件簡述調壓井位于廠房后坡山體內,開敞式調壓井,調壓豎井高140.0m,斷面為圓型,下部內徑5.8m,上部內徑16.5m。調壓井巖性為板巖夾千枚巖、硅質板巖,層間錯動帶較發育,主要發育3組裂隙:N4060W/SW5070(層面) N4060W/NE3040EW/N4560,延伸310 m,間距0。21m。層面裂隙密集發育.據地表地質調查及調壓井平硐PDS301(高程2570m4、)揭示:淺表層1020m有彎曲變形現象,強風化水平深度達2040m,強卸荷帶水平深度達6080m,弱風化、弱卸荷帶水平深度100120m,發育四條較大層間錯動帶(見表11),支0+75m硐底硐段,硐頂普遍滴水,巖性為薄層狀板巖夾千枚巖,巖性較軟弱;支0+0.00m0+75m巖性為薄層狀硅質板巖,巖性較堅硬(見表1-2調壓井勘探平硐PDS301圍巖工程地質特征表).調壓井中下部置于硅質板巖中,圍巖屬類;上部置于薄層狀板巖夾千枚巖中,圍巖以類為主。調壓井坡外側邊墻由于層面裂隙與其它裂隙的不利組合,在施工過程中易產生小規模的坍滑,井壁有滲水現象,需采取相應防護措施,千枚巖發育段可能存在有害氣體,施工5、時應加強監測和通風等措施。xx水電站調壓井平洞PDS301層間錯動帶一覽表表11編號樁號(m)產狀帶寬(m)描述齡值(萬年)f10+280+49N4060W/SW506023由糜棱巖、片狀巖、石英團塊組成.強風化呈黃褐色、糜棱巖軟化、泥化,松弛。15。1f20+520+57N70W/SW550.50.8由片狀巖、石英團塊條帶、少量糜棱巖組成.強風化呈黃褐色。/f3支+7.5支+8。3N60W/SW600。70.8由片狀巖、糜棱巖、石英團塊組成。強風化呈黃褐色。擠壓緊密./f4支+77支+79N4045W/SW50601。82。0由片狀巖、石英團塊條帶、糜棱巖組成。強風化、破碎,洞頂普遍滴水。/6、調壓井勘探平硐PDS301及支硐圍巖工程地質特征表表1-2樁 號(m)巖性結構面及地下水狀態巖體結構類型圍巖類別主0+000+49板巖、千枚巖強風化、強卸荷.發育層間錯動帶f1,主要發育層面裂隙, 030m干燥,3049m滴水.薄層狀主0+490+70板巖夾硅質板巖、千枚巖弱風化、強卸荷。發育層間錯動帶f2,主要發育層面裂隙,滴水。薄層狀主0+700+109.5硅質板巖弱風化、弱卸荷,主要發育層面裂隙,滴水。薄層狀支0+000+75硅質板巖弱風化、弱卸荷。發育層間錯動帶f3,滴水。薄層狀(f為)支0+750+101板巖夾千枚巖強風化,發育層間錯動帶f4,滲滴水,硐底小股流水。薄層狀2。3 壓力7、管道工程地質條件簡述壓力管道采用埋管式,在調壓井后分為二條主管,圓形斷面,內徑為4。2m,分別長363.517m、372.752m,由上平段、斜管段、下平段組成,其中上平段長63.4m,斜管段長192。7m,下平段長117.6m。壓力管道管線方向為N7374W,巖性為板巖夾千枚巖、硅質板巖,層間錯動帶較發育,受斷層F1的影響,巖層產狀由N4050WS W5060逐漸變為N4050ESE7080。在空間上與壓力管道的交角由20變為60.壓力管道前半段與巖層在空間上交角較小,上游壁層面裂隙與其它裂隙的不利組合,易形成不穩塊體,應及時支護。壓力管道圍巖不穩定,以類為主,部分類,千枚巖發育段可能存在有8、害氣體,施工時應加強監測和通風等措施。綜上所述,施工段地質圍巖以類為主,類次之,巖體完整性差,自穩能力低,施工開挖過程中,在洞頂及邊墻部位,由小斷層及不利結構面組合切割下導致圍巖局部失穩,造成超挖現象。地下洞室開挖后,圍巖中應力調整重分布,因圍巖變形形成的洞室周邊應力松馳帶巖體、斷層破碎帶巖體及軟弱夾層,是本次回填固結灌漿重點處理的對象.巖體中裂隙發育,洞內滲滴水,透水性較強,可灌漿性較好,耗漿量較大。鉆孔進入千枚巖發育段可能遇見有害氣體,施工時應加強洞內通風及施工人員安全防護等措施.19xx水電站隧洞圍巖初步分類及物理力學參數建議值表 表1-3圍巖類別巖性描述巖體完整性巖體結構類型地下水活動9、狀況干密度(g/cm3)變形模量Eo(GPa)泊松比巖體抗剪斷強度巖石堅固系 數fk單位彈性抗力系數Ko(MPa/cm)fC(MPa)微風化新鮮變質石英砂巖夾不等厚板巖、千枚巖完整性差中厚層狀輕微2。652.688.010。00。300。81。00。71.0353040弱風化、弱卸荷中厚層中厚層狀變質石英砂巖夾不等厚板巖、千枚巖較破碎中-厚層狀輕微中等2.602。652.04.00.350。400。500。30.523810微風化新鮮板巖、千枚巖薄極薄層強卸荷中厚層狀變質石英砂巖夾不等厚板巖、千枚巖破碎中厚層狀中等強烈2。502.601.02。00。350.300.400.20.30。51.010、1.53.0弱風化、弱卸荷板巖、千枚巖薄極薄層層間錯動帶、斷層破碎帶極破碎破碎狀散體狀中等強烈2.002。200。21。0/0.200。300.020.05/0。51。5三、施工編制依據xx水電站引水系統灌漿施工技術要求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范DL/T51482001四、臨時設施4.1 住宿區建房450(住宿、食堂、會議室、辦公室、庫房、浴室、廁所).4。2 施工制漿站200。布置在引水隧洞內和調壓井筒之上開闊處。4.3 機修房20。4.4 洞內施工用電、用水、通風由土建施工單位負責提供接線點,高峰期灌漿施工用電300千瓦。五、組織機構5。1 組織機構示意圖5。2 人員配置六、進場施工設11、備名 稱型 號數 量回轉鉆機XY-22灌漿泵3SNS6風 鉆28mm6空壓機6 m3空壓機20 m1砂漿泵2。5/1004污水泵WQ9226清水泵Q9-226排污泵W10254高速制漿機TT4003錨桿機YX1004砂輪機30cm1電焊機Bx63002汽車江鈴皮卡、東風小貨各1臺七、施工進度表810月主要進行引水隧洞及調壓井施工,11月進行壓力管道施工,12月質量檢查補灌收尾。施工中如遇特殊情況工期順延.見下表:八、施工工藝流程九、引水系統分部灌漿工程施工9。1 調壓井灌漿91。1調壓井開挖澆筑完成移交工作面后進行調壓井回填灌漿及固結灌漿,施工所需風、水、電利用前期土建形成的洞內風、水、電線路12、設施,并在規定的部位進行搭接。升降機、空壓機及制漿站含(灰棚)設在調壓井頂部開闊處。施工設備、材料及施工人員從調壓井頂部乘吊籠到達工作面上施工。9。1.2調壓井灌漿施工采用自上而下的順序開展施工,鉆灌施工前在調壓井底部搭建寬約3m的環形(360)施工平臺,最大承重荷載2噸/m2。盡量可能利用灌漿孔預埋管搭建施工平臺,不能利用灌漿孔部位的,應先在調壓井壁不同高度(上下相差1.5m)水平鉆孔埋設架管(40)。鉆孔深度2.0m。上下孔距1。5m,環上孔距1.4m,外露架管長3m的與后期搭建的施工平臺架管相連,采用扣件連接牢固可靠.搭設架子的高度應根據設計上下兩排灌漿孔距離、施工要求進度、施工安全及施13、工方便而合理確定搭設.高度一般1。5m,環形上一排布孔36孔,孔距1.4m,為避免鉆孔時打斷鋼筋,可在綁扎鋼筋后預埋竹竿,留下標記,以方便鉆孔施工。施工平臺外側設置扶手及掛安全網,架內鋪木板。工作人員進入高空作業必須佩戴安帽、安全繩.9。1。3調壓井底部建沉污池,讓污水歸類,不能讓污水進入兩根壓力管道內,設置專職人員管理排污設備運行,24小時排污。9。1.4 鉆機選用回轉式鉆機或錨桿沖擊鉆機成孔。9.1。5 灌漿材料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強度等級不低于32.5,細度要求通80m方孔篩余量不大于5%。水泥必須符合質量標準。嚴格防潮并縮短存放時間,受潮結塊水泥不得使用.9.1.6 調壓井底板、連14、接管、井筒布孔,孔深參見設計圖紙圖號:CD182SG431。施工首先進行回填灌漿,然后再進行固結灌漿。其中固結灌漿孔深入圍巖315m不等,回填灌漿僅深入圍巖0.1m。如下圖所示.9.1。7灌漿設備9.1。7.1 高速制漿機9.1。7.2 3SNS灌漿泵9。1。7.3 灌漿自動記錄儀9。1.7。4 超聲波測試儀9。1.8 灌漿方式:灌漿采用純壓式,孔口漿液循環。9.1。9固結灌漿試驗固結灌漿試驗的目的:通過鉆孔壓水試驗,對各種地層(、類)段獲取準確灌漿技術參數,給設計提供修改灌漿壓力,孔距、排距的依據,為大面積灌漿施工提供可行性的灌漿壓力.9。1。10 固結灌漿試驗孔的布置在調壓井不同部位,設計15、布置的排距1.53m,相鄰排錯1030,每排618孔,孔深315m。固結灌漿試驗宜在設計布置范圍內選擇孔排距。固結灌漿試驗孔按環狀時鐘型布置,分序如下圖所示。類圍巖中,奇數為1序孔 類圍巖中,奇數為1序孔偶數為2序孔,相鄰兩孔圓心角為20偶數為2序孔,相鄰兩孔圓心角為30共布置18孔共布置12孔9.1。11 灌漿試驗采用的灌漿壓力范圍0.31.8Mpa。調壓井頂底在、類圍巖各做一段試驗,段長12m。灌漿試驗前應對試驗段進行鉆孔壓水試驗、超聲波測試或鉆孔取芯試驗。根據灌漿前后波速、彈性模量、壓水試驗呂榮值、物探成果等綜合評價確定固結灌漿壓力、施工工藝及程序。固結灌漿試驗應在洞內回填灌漿完成7天后16、進行。9。1.12 調壓井固結灌漿壓力按如下要求采用:2607.00m2560.00孔深:04。00m 灌漿壓力:0。30。5MPa孔深:48.00m 灌漿壓力:0.5MPa2560.00m2503.00孔深:03.00m 灌漿壓力:0。7MPa孔深:38.00m 灌漿壓力:1。5MPa2503。00m2482。00: 灌漿壓力:1。8MPa9。2 引水隧洞灌漿9.2。1 回填灌漿9.2。1。1 洞內施工利用土建原有設置的風水電系統,在規定的接線點接線,灌漿施工風、水、電線路及制漿站(含灰棚)設在洞內兩側,留足施工通道,布置以不影響洞內交通為原則。搭設活動施工平臺.9。2.1。2員工空中作業必17、須佩戴安全帽、安全繩。9。2。1.3回填灌漿孔的鉆孔孔徑不宜小于38mm,孔深進入基巖10cm。成孔后混凝土厚度和混凝土與圍巖之間的空隙尺寸進行記錄。9.2.1.4灌漿分兩個次序進行,兩序孔中都應包括頂孔。9.2.1.5灌漿施工應自低端開始,向較高端推進,同一個區段內的同一次序孔可全部或部分鉆出后,再進行灌漿,也可單孔分序鉆進和灌漿.9.2.1.6低處孔灌漿時,高處孔可用于排氣、排水.當高處孔排出漿時(接近或等于注入漿液的水灰比)后,可將低孔堵塞,改從高處孔灌漿,依此類推,直至灌漿結束.9.2。1.7漿液的水灰比采用0.5:1或0.6:1??障洞蟮牟课灰斯嘧⑺疂{或高流態混凝土.水泥砂漿的摻砂量18、不宜大于水泥重量的200.9.2.1.8回填灌漿壓力應視其混凝土襯砌的厚度和配筋情況決定,宜選用0.3MPa。鋼襯段回填灌漿壓力選用0。2MPa。9。2.1.9回填灌漿前宜對混凝土襯砌頂拱進行雷達測試,記錄脫空情況,對脫空厚度超過5cm,長度大于200cm段應灌注水泥砂漿;脫空厚度超過10cm,長度大于500cm應灌注高流態一級配C20混凝土?;靥罟酀{后應對砼襯砌頂拱進行雷達檢查,對脫空段進行補灌。9。2。1。10灌漿結束條件:在規定壓力下灌漿孔停止吸漿后,延續灌注10min可結束灌漿。9.2.1.11回填封孔,灌漿孔灌漿結束后采用閉漿法,當漿液達到初凝期時取出阻塞器,使用干硬性水泥砂漿進行補19、封,并把孔口抹平.9。2.2固結灌漿固結灌漿孔可采用風鉆或其它型式鉆機鉆孔,終孔孔徑不宜小于38mm,孔位、孔向、孔深應滿足設計要求.9。2.2。1灌漿孔的壓水試驗應在裂隙沖洗后進行,壓水采用單點法。沖洗壓力為灌漿壓的80%.9。2。2。2 固結灌漿孔基巖段大于6。0m時,應分段進行灌漿。9。2.2.3 灌漿孔應按環間分序,環內加密的原則時行。環間宜分為兩個次序。9。2.2.4 采用單孔灌漿時,在注入量較小的情的地段,同一環上的灌漿孔可并聯灌漿,孔數不宜多于3個,孔位宜保持對稱。9。2。2。5 灌漿水灰比:3:1 2:1 1:1 0。6:1 0。5:1。9。2。2。6 灌漿結束標準:在規定的壓20、力下,灌漿孔段注入率不大于0.4/L時,延續30min即可結束灌漿。9.2。2.7 灌漿孔灌漿結束后,應排出積水和污物,采用“全孔灌漿封孔法”或“導管注漿法”封孔。9。2.2。8 鉆孔沖洗:固結灌漿孔各孔段灌前采用壓力裂隙沖洗,沖洗時間可至回水清凈時止或不大于20min,壓力為灌漿壓的80%,并不大于1MPa.9.2。2。9 壓水: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時,各灌漿孔段可在孔底段進行一次性簡易壓水。壓水時間20min,每5min測讀一次壓入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為計算流量,其成果以透水率q表示,單位為呂榮(Lu)。9.22。10 漿液變換原則當灌漿壓力保持不變,注入率持續減小時,或注入率不變而壓力持21、續升高時,不得改變水灰比。當某級漿液注入率已達300L以上,或灌漿時間已達30min,而灌漿壓力和注入率均無改變或改變不顯著時,應改濃一級水灰比.當注入率大于30min時,可根據具體情況越級變漿。9.2。2。11灌漿過程中特殊情況的處理a灌漿時出現地表冒漿:進行嵌縫,表面封堵,降低灌漿壓力,限流,限量,加濃漿液,加速凝劑,間歇灌漿,待凝等。b灌漿過程中串漿,用阻塞器把串漿孔阻塞.使灌漿孔正常灌漿至灌漿結束。然后掃開串漿孔進行洗孔,再灌漿.c灌漿過程中如遇回漿返濃,應變稀后繼續灌注,若無效,再次改稀灌注,回漿如仍然返濃,即可結束灌漿。d灌漿過程中如遇灌漿中斷,盡可能縮短中斷時間,及時恢復灌漿。中22、斷時間超過30min時,應進行沖洗掃孔重新灌漿。e灌漿時如吸漿量過大,應加濃漿液,限流、限量、間歇、待凝。 引水系統固結灌漿壓力建議值如下:引水隧洞K17+400K18+775。732段固結灌漿壓力采用1.8MPa;9.3 壓力管道灌漿9。3.1 鋼襯接觸灌漿:灌漿施工所需風、水、電線路從調壓井底部進入壓力管道上平段,斜管段及下平段制漿站布置在上平段進口處。壓力管道管徑較小,管內施工搭移動式腳手架施工平臺進行施工。9.3.1.1 鋼襯接觸灌漿壓力采用0。1Mpa.9.3.1.2 鋼襯接觸灌漿應在襯砌混凝土完成60后進行。9.3.1.3 鋼襯接觸灌漿孔的位置宜在現場經錘擊檢查確定。每一個獨立的脫23、空區布孔不應小于2個,最低處和最高處都應布孔。9.3.1.4 在鋼襯上鉆灌漿孔宜采用磁座電鉆,孔徑不小于12mm。每孔宜測記鋼襯與混凝土之間的間隙尺寸.9.3.1.5 鋼襯接觸灌漿孔也可以在鋼板上預留,孔內宜有絲扣,在該孔處鋼襯外側襯焊加強鋼板.9.3.1.6 在鋼襯的加勁環上應該設置連通孔,以便于漿液流通??讖讲灰诵∮?6mm。9.3.1.7 灌漿前應使用清潔的壓縮空氣檢查縫隙串通情況,吹除空隙內的污物和積水。風壓應當小于灌漿壓力。9.3.1.8 灌漿應自低處孔開始,并在灌漿過程中敲擊振動鋼襯,待各高處孔分別排出濃漿后,依次將其孔口閥門關閉,同時應記錄各孔排出的漿量和濃度。9.3.1.9 灌24、漿短管與鋼襯間可采用絲扣連接,也可焊接.灌漿結束后用絲堵加焊或焊補法封孔。焊后用砂輪磨平。9.3.1.10 鋼襯接觸灌漿采用的漿液水灰比分為0。8:1、0.6:1兩個比級。在脫空范圍較大,排氣管出漿良好的情況下,應以最濃級漿液進行。9.3.1.11 在規定壓力下灌漿孔停止吸漿后,延續灌注5min,灌漿即可結束。灌漿實施時須密切監測鋼管變形,防止鋼管壓屈。9。3。2 壓力管道鋼襯起點(管0+36。1348)前阻水帷幕灌漿9。3。2.1 壓力管道鋼襯起點(管0+36.1348)前設阻水帷幕灌漿,雙排,排距1。5m,每排12孔,孔深15m.9.3.2。2 阻水帷幕灌漿壓力:孔深05m段采用0.6Mp25、a,孔深510m段采用1。2Mpa,孔深1015m段采用1.8Mpa。9。3。2.3 阻水帷幕灌漿必須按先固結后帷幕的順序、分序加密的原則進行.在灌漿以后,根據地質條件和檢查孔壓水試驗情況,確定是否加密鉆孔和灌漿或結束灌漿.9.3.2。4 灌漿實施時須密切監測鋼管變形,防止鋼管壓屈.十 質量保證體系 10。1 質量班子建立以項目部為龍頭的質量班子,層層監管,層層督促,層層落實,責任到人,樹立“質量第一,百年大計”。將質量目標、質量控制、質量檢查、質量考核評比辦法下達到作業隊,各作業隊設一名兼職的質量監督管理員,檢查、督促、協調各環節的質量工作。加強質量教育,使每個員工都明確工程質量的方針、目標26、和計劃,積極參加質量管理。10。2質量控制措施10。2。1 組織員工學習施工方案,施工技術要求,掌握施工技術和工程質量的關鍵控制點。對所用于本工程的設備,儀器進行檢查,防止因儀器、設備誤差影響施工質量。10。2.2建立質量檢查制度,不定期對工程質量進行抽檢,發現不合格工程,立即責令其返工。10.2。3灌漿施工情況記錄必須如實、準確、詳細,不得涂改,對原始資料及時進行整理分析,并為驗收作準備,其驗收要求按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范(DL/T5148-2001)規范執行。10。2.4回填灌漿質量檢查,可采用檢查孔阻漿試驗或地質雷達測試兩種方法,檢查時間應在該部位灌漿結束7天或28天以后進行。檢27、查孔應布置在拱頂中心線、脫空較大和灌漿情況異常的部位,孔深應穿過襯砌深入圍巖10cm,每10m15m布置1個或1對檢查孔。地質雷達測試拱頂一線,對補灌后懷疑無法灌滿的部位采用鉆孔取芯檢查,找出原因,確定進一步補灌及檢查措施?;靥罟酀{工程質量檢查的合格標準為: 單孔注漿試驗。向檢查孔內注入水灰比為2的水泥漿,壓力與灌漿壓力相同,初始10min內注入漿量不大于10L為合格。 雙孔連通試驗。在指定部位布置2個間距為2m3m的檢查孔,向其中一孔注入水灰比為2的水泥漿,壓力與灌漿壓力相同,若另一孔出漿量小于1L/min為合格。 檢查孔及芯樣檢查.探測鉆孔及觀測巖芯,漿液結石充填飽滿密實滿足設計要求為合格28、??蛇x用上述一種或兩種檢查方法。10。2。5 固結灌漿質量檢查采用壓水試驗方法。壓水試驗檢查孔的鉆進在灌漿施工完成7天后進行。檢查孔的數量應不少于灌漿孔總數的5,設計規定:引水隧洞灌漿后透水率為3Lu,調壓室灌后透水率為3Lu,檢查孔的合格率應在85以上,其余孔段的透水率不超過設計規定的150%,且分布不集中;檢查資料提供設計方研究確定是否補充灌漿。10。2。6 鋼襯接觸灌漿在灌漿施工結束后7天采用錘擊法檢查脫空范圍,脫空面積大于0。5m2的脫空應進行補灌。10.2.7 阻水帷幕灌漿檢查孔的鉆孔在灌漿施工完成14天后進行。質量檢查采用壓水試驗的方法,設計規定透水率為2Lu10.2。8 嚴格按照29、施工技術規范要求(DL/T5148-2001)編制竣工資料、竣工報告及竣工圖紙,并及時歸檔。十一施工安全措施11。1 設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下屬項目具體負責貫徹執行有關勞動保護政策、法令、指導和監督本工程安全生產工作。各作業隊設一名專職技安員,負責布置、檢查安全工作。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11。2 施工隊制定安全生產獎懲制度,將員工的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掛鉤,并檢查實施。施工之前,組織所有員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使員工明確“安全生產、重在預防”,樹立牢固的安全生產意識.11.3 工程施工前,應根據施工現場地下洞室所處的地質條件及施工環境制定出安全作業方案。井口、井底設置施工安全指示牌30、及安全巡視員。員工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配戴安全防護用品,高空作業必須配戴安全帶、安全繩。切實做到每一單項工程施工前,均有具體的安全措施,對施工過程中存在不安全因素時,技安員有權通知停工,待隱患消除后方可施工。特別是調壓井施工,不允許上下同時作業,防止上部井口提物砸傷井下作業人員.11。4 每月至少進行一次安全大檢查,及時查找安全隱患,并針對查出的安全隱患制定出整改方案,制定出預防措施。11。5安全用電,搭火時由專人負責.照明采用低壓電。11。6 本工程施工區位于原始森林區,不準在林區吸煙;不準在林區野炊、烤火取暖。十二 環境保護在施工區域內設置專職環保員,督促清理施工場地的啦圾,隨時保持施工場地清潔,施工區域的廢棄物排泄到指定位置。十三 通訊使用場內的移動通信電話網